涨姿势 解决饼干面团太黏如何补救越揉越黏,我用了这个几个方法

馒头也能这么多花样?涨姿势!
馒头的营养价值高,而且馒头的做法简单,夏季的时候可以和粥其一吃,营养又养胃,那么馒头有哪些做法?馒头怎么做更营养?接下来就来看看馒头的做法吧。
原料:中筋面粉(普通面粉)500g,水250g,酵母5g
1、酵母加入水中,搅拌几下,静置十分钟,酵母会自己溶解。
2、将酵母水倒入面粉中,用筷子搅拌成面絮。
3、将面絮揉成粗糙面团,用东西盖住(可以直接用面盆扣住),放置十分钟。放置了十分钟的面团,揉起来就更加轻松,不信你试试!
4、揉成光滑面团。将面团分成小剂子。将小剂子滚圆。用掌根慢慢地把面团底部收拢滚圆,面团滚得挺立一些,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才好看。
5、将馒头放进蒸锅。一般为了防粘可以在蒸笼上刷油或者垫上油纸。盖上蒸锅盖子,饧发到变成两倍大小。
6、开大火,蒸锅冒气后转中小火,蒸十五分钟左右。蒸好后放几分钟再揭盖,避免馒头预冷表皮收缩。
胡萝卜馒头
材料:胡萝卜,面粉,酵母,水。
1.胡萝卜洗干净,蒸熟,料理机打成萝卜泥儿,胡萝卜泥儿和面粉用1:2的量就可以。
2.胡萝卜泥儿和在面粉里,加入化开的酵母水和成面团,揉匀,(我因为做的太多,具体的用量就不写了)
3.面团和好以后发酵成内里蜂窝状。
4.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排气,就是使劲揉光滑,分成等量大小的剂子,揉圆成型,放在加好冷水的锅中,加盖儿,再发酵15-20分钟左右,开火,大火烧开,改中火,半小时左右,关火三分钟后再开盖儿取出食用即可。这个大蒸锅,双层的,一次可以蒸二十个大馒头。
材料:面粉1200克、酵母粉6克、泡打粉6克、温水580克、白糖20克,合成偏硬的面团
大枣馒头的做法
1、材料:面粉1200克、酵母粉6克、泡打粉6克、温水580克、白糖20克,合成偏硬的面团。
2、发酵到2倍大。
3、成分割成8个小块,揉成半球形,用干净的纱布盖着醒10分钟。
4、在馒头上插些大枣。
5、放到蒸屉上,锅里加些温水,盖上盖醒发一会。
6、感觉馒头变轻了,热水上锅蒸制。中火蒸20分钟,关火后5分钟掀盖。
果酱千层馒头
材料:李子果酱,发酵面团,食用碱,猪油
果酱千层馒头的做法
1、面团发酵两倍大。
2、碱少许倒入面粉中拌匀,揉进发酵后的面团里。
3、压成大片刷一层薄薄的油。
4、反复三次,刷油擀平。
5、抹上果酱,卷成卷,切成馒头状。发酵膨胀后,大火开蒸15分钟。焖三分钟开盖子。
原料:面粉750克、莲蓉馅350克、面粉改良剂100克、泡打粉50克
调料:干酵母、红绿食用色素、白糖
寿桃馒头做法
1.将面粉、泡打粉拌匀,加入白糖、面粉改良剂、酵母、水和匀,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团。
2.将面团静置10分钟后援条,下剂,擀皮,包入莲蓉馅.收好口,包捏成桃子的形状,再片面团捏成绿叶的形状,拼摆在一起即为寿桃生坯。
3.将寿桃生坯放入蒸笼,常温下静置50~60分钟,上火蒸8一10分种即熟。取出后喷少量红绿食用色素即成。
完美老面馒头
配方:面粉550克,水250克,老面100克,糖5克(可不加),食用碱少许,面粉120克(呛面用)。
完美老面馒头的做法
1、老面撕小块放入大盆中。
2、加入水和糖。
3、倒入面粉,搅拌成光滑的面团,放温暖处发酵至2到2.5倍大。
4、撕开面团,可以看到里面布满小孔。
5、取出放案板上,揉搓排气后,加碱水,并洒适量面粉用力揉面。
6-7、揉面过程中逐步加入呛面用的120克面粉,可以单手转圈揉,也可以双手顺长揉,关键是要用力按压,尽量将发酵的气孔排干净。
8、揉透的面搓成长条。
9、分割成大小均匀的12个小剂子,每个约80克,剩下近70克的面团作为老面保留。仔细看切面,基本无孔洞揉面才算过关。
10、取一个小剂子,再次单手转圈揉透,标准大概是揉100下。
11、用手扣住面团,在案板上滚圆。
12、蒸笼垫上打湿后拧干的笼布,逐个放入馒头坯。
13、静置约25分钟,馒头明显变大。
14、开大火,上气后蒸约18分钟,关火后不开盖虚蒸5分钟即成。
15、蒸好的馒头取出放烤网上晾凉。
16、多出来的一块约70克的面团,两面沾上面粉,放入保鲜袋,扎紧放冰箱冷藏保存即为老面。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选对发酵剂
1、发面用的发酵剂有三种:小苏打、面肥(老面)和干酵母粉。它们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在合适的条件下,发酵剂在面团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再通过受热膨胀使得面团变得松软可口。
2、小苏打释放的气体并不丰富,所以用它发面的成品松软度不是非常好。而且它是弱碱性物质,会破坏面粉中的维生素,降低面食的营养价值,不建议选用。
3、面肥有些地方又叫老面,是上次发酵之后留取的一块面团,适当保存之后用它来做菌种启动发酵。面肥必须要搭配碱来使用,是因为它会使面团产生酸味。但碱会破坏面粉的营养,而且用量非常不好掌握,成品容易造成浪费,呵呵~所以也不建议使用。
4、活性干酵母(酵母粉)是一种天然的酵母菌提取物,它不仅营养成分丰富,更可贵的是,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还不仅自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它对面粉中的维生素还有保护作用。还不仅仅如此,酵母菌在繁殖过程中还能增加面团中的 B族维生素。所以,用它发酵制作出的面食成品要比未经发酵的面食如饼、面条等营养价值高出好几倍。
展开剩余94%
发酵粉的用量宜多不宜少。
发酵粉是天然物质,用多了不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只会提高发酵的速度,也许还能增加更多的营养物质也说不定。所以,对于面食新手来说,宜多不宜少能保证发面的成功率。我常用的安琪酵母和丹宝利酵母,在超市碰到哪种就买哪种,效果都不错。
活化酵母菌对新手比较重要。
加干酵母的方法我其实是不讲究的。有时候偷懒就直接和面粉混合了,再加温水和面。不过对于新手来说,酵母的用量多少和混合不均匀等问题,会对发面结果产生一些影响。所以,建议新手先活化酵母菌:适量的酵母粉放入容器中,加30度左右的温水(和面全部用水量的一半左右即可,别太少。如果图省事,全部水量也没问题。)将其搅拌至融化,静置3-5分钟后使用。这就是活化酵母菌的过程。然后再将酵母菌溶液倒入面粉中搅拌均匀。
和面的水温要掌握好。
和面用温水。温度在28-30度之间最好。但很多朋友家里没食品用温度计怎么办?用手来感觉吧。别让你的手感觉出烫来就行。特别提示:用手背来测水温。就算是在夏天,也建议用温水。当然你也可以用冷水,我只是希望发面过程尽量短一些,能节约时间不是,呵呵~
面粉和水的比例要适当
面粉、水量的比例对发面很重要。不少朋友总是说发不起来,可能是因为面团太硬了。水少面多,面团就硬,这样的面团适合做手擀面。水多面少,发出来的面团软踏踏,成品口感差。什么比例合适呢?我给个大致的配比:500g面粉,水量不能低于250ml,即约等于:2:1的比例。当然,做馒头还是蒸包子,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饮食习惯来调节面团的软硬程度。同时也要注意,不同的面粉吸湿性是不同的,还是要灵活运用哈~
面团要揉光滑。
面粉与酵母、清水拌匀后,要充分揉面,尽量让面粉与清水充分结合。面团揉好的直观形象就是:面团表面光滑滋润。水量太少揉不动,水量太多会沾手。
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成功的关键。
发酵的最佳环境温度在30-35度之间,最好别超过40度。湿度在70-75%之间。这个数据下的环境是最利于面团发酵的。温度还好办,夏天室温基本上能保证正常发酵的需要。但湿度就不好控制了。教朋友们一个四季皆可用的方法:在一个大蒸锅中放入60-70度左右的热水,将面盆放入锅中(面盆不可与热水接触),盖上蒸锅锅盖。在蒸锅这个小环境里温度、湿度都有了。当然,如果你习惯用微波炉或者烤箱也都是可以的:)我自己是习惯用大蒸锅地:)
二次发酵别忘了。
从蒸锅中取出的面团你能看到丰富的气孔。不过发酵不应该这样结束。呵呵~~如果就此结束也不是大错,但发面的成品在口感和外形上会有所区别。应当将面团放置在面板上揉,将面团内的空气揉出去,然后放在相对密封的容器中,让它于室温下再发酵30分钟左右。二次发酵对发面成品的松软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哟。
巧用发酵辅助剂。
1、添加少许白糖,可以提高酵母菌活性、缩短发面的时间。
2、添加少许盐,能缩短发酵时间还能让成品更松软。
3、添加少许醪糟,能协助发酵并增添成品香气。
4、添加少许蜂蜜,可以加速发酵进程。
5、添加少许牛奶,可以提高成品品质。
6、添加少许酸奶,能让酵母菌开足马力去干活。
7、添加少许鸡蛋液,能增加营养……
活性干酵母的生产日期很重要。
和面、揉面团的技巧
你先把发酵粉用温水化开
然后把它均匀的和到面里面去
再 不断的揉面和拉面
大概10来次以后 用刀划开面团
再把划开的面团 堆积 再重复的揉面和拉面
如此的过程反复 大概20分钟
这个是开始的工作
接下来,你就把面团放那里,让发酵粉在其中发挥作用,温度以35C左右等1个小时 你划开面团 看见里面充满了 孔洞
和面和发面 就好了
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抄拌法。将面粉放入盆中,中间掏一个大坑,倒入一定量的水,双手伸入缸中,从外向内,由下向上,反复抄拌成团,要求用力均匀适当,手不沾水,以粉推水,促使、粉结合成团,为应用最多的和面方法,主要适用于和制用量较大的各类面团。
二、调和法。将面粉放在案板上,围成中间薄四边厚的圆形(大圆坑形),将水倒入中间,双手五指张开,从内向外,或一手掺水(或下油),一手和面,边掺边和,调和成团。要求手法灵活,动作迅速,不让水溢出。主要适用于用量较少的各类面团。
三、搅和法。将粉放在盆内加水等搅和,或用锅将水煮沸后再将粉倒入迅速搅和,使水、面尽快混合均匀。一般适用于保暖性强的热水面团或稀调的面浆、蛋浆等。
和面要领:
一、姿势正确。站立端正,两脚分开成丁字步,上身稍弯向前,便于用力。
二、掺水量合适。掺水量应根据面粉的含水量、气候、制品要求等确定。掺水一般分二、三次进行,第一次掺水拌和时,注意粉料吸水情形,如粉料吸不进水或吸水少时,第二次加水量则要减少。
三、操作动作干净利落。动作迅速,面和得均匀而不夹粉粒,和完后手不沾面,面不沾盆。
调制面团:
根据各类面点制品的性质和要求,?#092;用不同的技法,调制出符合要求的面团的过程。是面点制作工艺的工序之一,包括和面、揉面。调制时,冷水面团采用捣(捶、压)、揣(扎)、摔及反复搓揉等手法,使面团吃水均匀,光滑柔润;热水面团采用边和、边搅、边搓,搓捏面团的方法,或一般不揉、少揉,以防止产生筋性,失去糯柔的特点;发酵膨松面团揉面要灵活?#092;用腕力,不能用劲过大,揉匀揉透即可,加碱时用揣的手法,保证碱水均匀;油酥面团的干油酥调制采用擦法,使油、面很好地结合成团,不可用揉法,水油面调制则用揉法;其它面团多采用搅、和、揉、搓等法。面团量大可借用机器等调制。
操作时注意掌握主要原料的性质(包括粉料中淀粉、蛋白质各种含量),辅助原料(如糖、油脂、精盐、化学膨松剂等)对面团的影响,掺水量、水温以及搅拌程度和炀发时间,根据成品要求适当处理。如制作皮薄、馅大、多卤的面点,要求面团具有良好的伸展性与韧性,仨氝x用面筋蛋白质相互接触,提高面筋生成率,还可加适量盐使面团组织更紧密。
对面团揉、捣等,使其均匀、柔润、光滑、增劲或酥软的过程,是调制面团的程序之一,也是调制面团成败的关键。一般可分成捣、揉、擦、迭等种方法:
捣。双手紧握成拳,在面团各处用力向下捣压的方法。适用于加工劲力大的面团,要求捣遍,捣透,当面团捣压扁,可将其迭拢后继续捣压,如此反复多次,直至面团捣透上劲。
揉。是使用最多、最基本的方法。主要依靠手臂与手腕之力,用力适当。按面团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揉法。劲力较大或质较硬的面团,一般用双手掌根交替向向前推揉,面团揉长迭起起来再揉,至面团揉透、光洁为止;大快的发酵膨松面团,一般用双手交叉向两侧推摊,然后由前向后卷迭起,翻身接口向上,双手拖住面团左侧一头,向身边拉过,在重复用前述方法揉至均匀;小块的发酵或质软面团,一般用左手按住面团一头,右手五指张开,以掌根将面团向前推摊,再随手卷拢,左手将面团翻身,接口向上,继续用前述方法反复揉至均匀。
摔。根据面团的不同软硬度及品种要求,用力摔打面团的方法,可用双手抓住面团的一端,拿起后用力扔在案上或盆中;也可将面团搓成长条后,双手握住面团的两端,边拉边将面团中部摔在案板上,再将二端绞和,一手抓起另一头反复进行;或用一只手抓住面团的一端,举起后往下摔打在案板上,再换抓面团的另一端照前方法反复进行。
擦。用手掌根将面团一层层向前边推边擦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加工油酥面团和部分米粉面团。
迭。用铲板或手将面团分割后迭起的方法。一般适用于加工松酥类不宜起劲的面团。
先在案板上把面团按扁,案板上撒一点面粉
把一边折到2/3处,用手掌根部按压,把接缝处压紧
从另一边折起一半,按压紧
把面团搓成圆柱状,用手指将两端收口,接缝朝下
和面有哪些技巧?
包饺子的面和软一点,一定要醒一会再用;作饼时要用60~70度的温水和面,饼才会软和好吃,不用发面的话就要现和现用。饺子和包子面要醒一会,饼面可以和好就用而且必须的特别软。
拉面的做法大体是这样:选上等精面,用适量的盐水和面,盐多了抻不开,盐少了缺乏韧性,拉不长,一拉就断。所以放盐一定要适量。面和好以后,把面切成小节,搓成 30 厘米长的粗条,盘在大盘子里,上面抹上清油,盖上湿布,“醒”上 20 分钟,俗称“醒剂子”。“醒”好后,面即可拉开。为了拉细,有时可先把面再捻搓成细条盘在涂油的案板上,然后拉细下入开水锅内煮,待煮熟捞出放在凉开水中过一下,使其具有韧劲,不粘糊,就可盛入盘内拌以炒好的菜,并放入醋、辣子食用。
在大饭馆里就不是这样拉面了,白案厨师做拉面都是大把子面,每拉一把最少也有一两公斤,技术高超的厨师一次可拉十几公斤面。面团在厨师手中晃来晃去,啪啪作响,双臂轻盈,动作和诺,姿势优美,拉面上下抛弧飞舞,看起来真有点象杂技表演,不过三、五分种,一块面团竞成数百根银丝飘飞入锅。
饭馆里的拉面,一种食法是将过水的面盛进盘子,浇上汤菜食用,另一种吃法是将拉面切成短节,然后在炒锅内放上清油、肉丝、大葱西红柿辣子、花椒粉、盐、蒜等佐料,进行爆炒,即成炒面。其风味与拉面迥然不同。略酸带辣,吃起来油而不腻,开胃爽口,也颇受人们喜爱。
开封拉面的做法:
一、原料:
精粉十斤、盐二至三两、碱二钱。
二、制作方法:
1.面粉放在盆里,把碱面、盐和水根据季节的不同,适当增减用量,一次倒进面里,和成面块,再用漓水一直把面拃的筋软好盘、好拉为止。
2.把和成的面,取出二斤一块,在案子上反复盘揉二分钟左右,至面发筋时,两只胳膊伸成半弯曲形,相离一尺远左右;两脚自然站立分开,相距一尺半左右;两手托住面的两头,使其吊兜,两臂用力平衡,使面上下抖动;当面向上抖动即将下落时,用臂力使面自然扭上劲;同时把面的上端交给左手,稍向上提使右手抓住面的下端,照以上姿势反复操作,直到软硬均匀、粗细一致时,即可出条。
3.开条的方法:将盘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掐去两头,撒上干面,两手同时拉着面的两头,向怀里靠拢伸长,合到一起时,随即将右手的面头交给左手,拢成半圆形;右手中指伸进圆形的中间,挑起另一端;迅速向左右伸展,如此反复拉至要求粗细的面条即成。
用此方法可将面拉成宽厚条、窄厚条、宽薄条、窄薄条、帘子棍、筋条面、一窝丝、龙须面等。
二:做包子的面
按人口多少挖出适量(略少200-400克)的面粉,买一袋安琪孝母按照说明方等于面粉重量的0.3%,使用温水(30摄氏度)化开倒到面盆里,把面活匀最好略软一点(一斤面使用0.4斤水)
放到暖和的地方大约4小时使面发酵,然后向发酵的面里掺入干面(变柔边掺)柔到面有韧劲(俗话说软饺子硬面=饺子面要活的稍软、手杆面使用的面要活的硬)
三:包饺子面
500克面粉加50~60%的温水,放2%的精盐,最好放个鸡蛋,充分揉和,醒面30分钟开始操作。面中放盐不仅会增加面筋,出锅的饺子也不粘皮。
冷天发面宜加白糖
冷天用发酵粉发面,加上一些白糖,可缩短发酵时间,效果更好。
酒能加快发面
如果面还没有发好又急于蒸馒头时,可在面块上按一个 坑窝,倒入少量白酒,用湿布捂几分钟即可发起。若仍发得不理想,可在馒头上屉后,在蒸锅中间放一小杯白酒,这样蒸出的馒头照样松软好吃
揉发面盐可代碱
发好面后,以盐代碱揉面(每500克面放5克盐),既能去除发面的酸味,又可防止馒头发黄。
如何使用小苏打发面
小苏打的化学名称叫碳酸氢钠,家庭时经常用它当发酵粉做馒头。但蒸熟的馒头往往不太暄软,这因为小苏打遇热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不多,馒头中产生的小气孔少,面起发的不好。另方面小苏打本身是碱性物质,如用量稍多,馒头就会产生碱味,色泽发黄,维生素被破坏,效果很不理想。如果在小苏打中加入一定量的醋酸(食和醋)就可弥补以上的不足。不仅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而且也不会有很大的碱味。
将1斤面粉倒入盆内,放入3两小苏打,倒入1两醋,立即用手搅拌(再加点温水)合面面团,稍醒后,做成馒头,上屉用旺火蒸30分钟即熟。
用盐水发面更加松软
发面时,若放一点盐水调和,可以缩短发酵时间,蒸出来的馒头也更加松软可口。
中筋面粉1000g、温水500ml、发酵粉3茶匙。
1、将发酵粉倒入温水中,搅拌使其混合后静置10分钟左右;
2、面粉放入盆中,在面粉中间挖一个小洞,逐渐的加入发酵粉和温水的混合物并搅拌面粉至絮状;
3、和好的面揉光,盆地撒上一层薄薄的干面粉,把揉好的面团放在盆中,用一块湿布盖上,放置温暖处(30度左右)进行发酵;
4、大约1小时后,面团发至两倍大,用手抓起一块面,内部组织呈蜂窝状,醒发完成。(参考图7、8)
1、干酵母的用量,根据季节、温度还有酵母存放时间的长短可以增减用量。如果酵母买回家放的时间较长,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下用量。冬季或者温度低的时候,也需要适当增加用量。
2、发酵的时间也是根据季节有长有短的,具体判断方法:面团要大至原来的2倍,撕开后有均匀的蜂窝出现即为发好。冬季可以放置在暖气周围,但不要直接搁在温度过高的暖气片上;
3、水的温度,水的温度在35-40°最好,即伸手进去,有微烫的感觉。水温过高会烫死酵母,过低又会导致温度不足难以发酵,这一步很关键。夏季水温可以稍低一些;
4、盖一块湿布:面团发酵时,要盖一块湿布,将干布在水中浸湿后,拧干上面的水分形成一块不滴水的湿布。这个做法是为了防止因为干燥而使面团表面龟裂,也可以用保鲜膜代替。
5、发酵介质:我一直用的是安琪和燕山的发酵粉,个人感觉简单好用。其他的鲜酵母之类的还没有用过,没有发言权。
高筋粉、中筋粉和低筋粉是我们厨房中比较常用的三种面粉。筋度,指的是面中所含蛋白质的比例,具体为:
高筋面粉:蛋白质含量为12.5%—13.5%,常用来做面包或馒头面条,筋度较大;
中筋面粉:蛋白质含量为8.5%—12.5%,市场上最常见的面粉,适合做各种家常的面食、面条、饼;
低筋面粉:蛋白质含量为8.5%以下,最常用来做蛋糕、饼干或者酥皮小点心之类的。
小麦粉:包括所有高筋、中筋、低筋等由小麦加工的面粉,还包括全麦面粉。全麦面粉含粗纤维较多些,适合做全麦面包,或者蒸制全麦馒头等其他面食,是现在比较提倡的一种健康食品。
玉米面粉:由玉米加工而成,一般呈黄色。可以用来做玉米贴饼子,玉米窝窝头等各种面食。在陕西,常常用玉米面粉“打搅团”,一种当地食品,非常味美。
荞麦面粉:由荞麦加工而成,可以加工面条,或者一种叫做“饸饹”的陕西面食。
莜麦面粉:莜麦是燕麦的一种,莜面面粉可以用来做凉面,或者莜麦卷等山西面食。
另外还有许多比如高粱面粉、黄豆面粉、绿豆面粉等等杂粮类的,一般我们很少自己用这些面粉加工东西。我个人喜欢做面食的时候多少掺杂一些这类面粉,丰富自己饮食的种类。
比例为5:2以下,即为较硬的面团,适合擀面条;
比例为5:(2-4),较软的面团,适合做松软的馒头、包子或者包饺子、扯面等等;
比例为1:1左右,面糊糊,适合煎饼或者其他摊制的面食。
面食中的营养
在我国,面粉是主食之一。如果烹调和食用方法不当,就会造成粮食中某些营养素的破坏和损失。同时,各种不同做面食的方法,在保存营养成分方面也有很大出入。
在做馒头时,营养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对发酵的面团加碱。面粉中的维生素B,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中则容易被破坏,如果加碱过多或用苏打等碱类等发面剂做馒头,就会破坏面团大部分的维生素B,,所以做馒头最好用鲜酵母发面。酵母里有很多活酵母菌,它们不但能把面团发透变松,而且其自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等。用鲜酵母蒸熟馒头,不但香味扑鼻,松软可口,而且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大多在煮面条的过程中,某些能溶于水的营养素,如水溶性维生素、糖类、蛋白质等,就会溶于水而流失掉。吃汤面能避免各种营养素的损失,而吃捞面则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素,如损失49%的维生素B-,57%的维生素B1,22%的尼克酸及不少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等。为了减少营养损失,吃完捞面适当喝些汤,可充分利用面汤中的营养素。有句谚语:“原汤化原食”,就是鼓励人们喝这种含有大量维生素的汤。吃完饺子喝些汤也是这个道理。
炸油条、油饼、麻花等食品时,因加碱和高温油炸,可使面团中的维生素B.全部破坏,维生素B::和尼克酸各损失50%左右。为了减少油炸面食品中营养素的损失,油温不宜过高。炸制时间可适当长些。还有在烤烧饼时,维生素B。损失约30%,,维生素B:和尼克酸没有多少损失;烙饼由于受高温时间短,损失比烤烧饼要少些。用面粉加工制作面筋,假若将洗出的淀粉水倒掉,水溶性物质也会有很大损失。
面食怎么吃最有营养?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小麦的加工越来越精细,面粉越来越白,从营养学角度来讲,面粉加工越精制,其营养素的损失也越严重。面食常用的烹调方法有蒸、煮、烙、烤、炸、煎等诸多方法,制作的方法不同营养素损失也有所不同。
经发酵蒸出的馒头VitB1和VitB6的损失分别接近11~21%和6~12%;
煮面条VitB1和VitB2的损失分别近20%和3%;
烙饼VitB1和VitB2的损失分别为3%和15%;炸油条VitB1和VitB2的损失分别为65%和69%;捞面条VitB1、VitB2和尼克酸分别损失49%、47%和22%。
从列举的数字可以看出,蒸、煮(带汤)、烙营养素损失相对较少,而“捞”相对较多,(流失到汤中一部分)面条汤最好能得到利用不要弃去。
而油炸的食品由于油温高,加工过程有时加碱,使B族维生素遭到破坏较多。
玉米比较特殊,制作玉米面粥、玉米饼等过程可以适当加入碱,即可加快烹调速度,改善口感更可使尼克酸释放出来,使结合型的尼克酸变为游离型的尼克酸,而利于人体的吸收和利用。
面食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同样是面食,可发酵后的馒头、面包、花卷、发糕就比大饼、面条等没有发酵的食品营养更丰富。原因就在于所使用的酵母。研究证明,酵母不仅改变了面团结构,让其变得更松软好吃,还大大地增加了营养价值。常吃发酵食品有如下好处:
酵母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酶类。每1千克干酵母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5千克大米、2千克大豆或2.5千克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因此,馒头、面包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比大饼、面条要高出3—4倍。酵母还是很强的抗氧化物,可保护肝脏,有解毒作用。发酵后,面粉里一种影响钙、镁、铁等元素吸收的植酸可被分解,从而提高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同时,发酵的面食一般热量较低,因为发酵过程中要消耗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是减肥人士的首选健康食品。其次,酵母有助消化的作用,但也因为如此,馒头、面包比同样体积的米饭热量要低,前者只相当于后者的一半,而且脂肪和糖类含量比米饭更低,人体可能感觉主食吃馒头、发糕会饿得快。
所以,发酵的主食最好选择早上吃。这是因为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后,清晨起床身体还未被“激活”。如果吃油炸的食物或重油厚味的食物,不易被胃肠消化吸收。吃馒头、花卷等食物再配以豆浆或牛奶等,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发面时应掌握好酵母的使用量。酵母的使用量为面粉重量的1.5%—2%时,发酵效果最佳,要使酵母充分发挥作用,可加入少量白糖,但不要过量,否则会抑制酵母菌生长繁殖,食糖与酵母的比例为1:1。以蒸馒头为例,加入酵母后,将和好的面静置一个小时,待面团膨胀到两倍大,再揉成小面团上锅蒸。
现代人应多吃点发酵食品。经过发酵的面包、馒头有利于消化吸收,身体瘦弱的人、儿童和老年人等消化功能较弱的人很适合吃。此外,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或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也应该多吃些。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人最好不要选择发酵面食。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或是添加微信公众号: xi1863关注我们每天教你怎么做美食哦,添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xi每天更新精彩军旅生活文章,个人微信号: xiji8886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信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爱烘焙、爱美食都在这里等你
在面包制作中,我们对“手套膜”都非常神往,揉一会儿就要拉扯一下,检测是否出膜了。可能累的满头大汗也不见“膜”的影踪,也可能没看见“膜”,却断筋了,怎样才能快速揉出“手套膜”呢?
今天,请我们的达人小姿,聊一聊手工“出膜”的揉面方法。
kaoker烘焙达人
对于家庭烘焙新手,出膜似乎是一个世纪难题。“出膜”是判定面筋是否完全扩展的检测方法,当面团能拉出一块均匀完整的薄膜,说明该面团已经到达完全扩展阶段。
影响出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面粉的筋度、吸水性,面团的含水量、温度,辅料的添加,还有工具的选择等。
展开剩余80%
影响“出膜”的因素
1.面粉的选择:面粉蛋白质含量在每百克含13克以上,更容易出膜。
2.减少摩擦升温:夏季尽量用冷水冰油控制面团温度。
3.面团的液体含量:含水稍量大的面团摸起来像耳垂般柔软更容易出膜。
4.增加面包成分:高成分面包油脂类柔性原料含量高更容易出膜。
5.面团中避免果蔬的加入:如不可避免,可减少紫薯泥、南瓜泥等辅料的加入,这类辅料会阻碍筋膜的形成。
6.制作工艺的影响:使用中种、烫种、汤种法制作,不仅比直接法缩短了搅拌时间,还能促使面筋提早形成,有助于筋膜的形成。
当面团产生的面筋结构能相互支撑,就会使面包组织结构坚实细腻,做出来的面包松软可口。所以想要做出好吃的面包,这项“出膜”的技能还是必须掌握的。对于家庭烘焙新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促进“手套膜”的形成:
交替揉面摔打法
先将材料揉成团,边揉边加入黄油粒,再拿起来狠狠向前方摔打,摔长之后向上对折再次向前摔打,向前摔打会加速面筋生成。揉摔交替是手工制作面包最暴力最常用的方式,也是出膜效果最佳的一种方式。
后酵母静置面团法
预留10%的水出来,除酵母和黄油外所有剩余食材揉成团,无干粉即可。盖上保鲜膜,让面团静置。常温静置1.5小时就可以,冷藏静置可以放6小时都没问题。时间到后将面团掰成小块,将预留的水将酵母溶解加入再次揉成团
再慢慢加入黄油揉至黄油被完全吸收即可。出膜轻松,时间自由。
冷水后油搓澡法
温水会促使酵母发酵,影响出膜效果。所以先冷水和面,将面团材料揉成无干粉状态,保证能扯出大片厚膜,再分次加入硬块(冷冻)黄油反复揉搓,直到黄油被面团完全吸收不黏手,筋膜基本就形成了。搓澡法比较省力,操作时也没有太大动静。
手工揉面示范
1.可先预留10%液体,除黄油外所有材料混合成粗糙无干粉面团,再检测是否需要添加液体。
2.大幅度的分次向前搓擦面团。
3.开始会比较黏手,坚持就是胜利。
4.继续重复搓擦动作,面团开始不再粘手。
5.拉扯整块面团时,已经变得有延展性。
6.将黄油在搓擦的同时分次加入,揉至完全吸收。
7.此时面团已能拉出大片筋膜但易破洞,在结构此状态下的面团可用于制作普通甜面包。
8.继续揉搓面团,面团成撑起结实平滑的薄膜时,此结构状态下的面团可用于制作吐司。
9.将面团重新整圆,即可进行发酵和后续操作。
“手套膜”这个词,只是我们对它的昵称。其实只需撑开一点面团检测状态,并不要求拉出一整张“手套膜”来。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状态来判定是否达到了标准,祝大家都能做出好吃的面包来!
图文编辑:小姿
图片来源:实拍、网络
??关注我们,每天给你专业有趣的烘焙知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秀的团队就像面团,只会越揉越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