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药材库的安装排风设施施有哪些

四川许多地方出药材,内江是个例外,由于传统产地固定,种了也不好卖,不建议种药材。

  上海主产品种:西红花、地龙、蟾酥、浙贝母、延胡索、西红花、丹参、鹿茸等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东经97°32'~106°12',北纬21°08'~29°15'。面积39.4万平方   主产品种:三七、砂仁、当归、云木香、黄连、茯苓、天麻、石斛、儿茶、胡黄连、半夏... ERP100   内蒙古介于北纬37°24'~53°23',东经97°12'~126°04'。   主产品种:枸杞子、防风、赤芍、黄芩、郁李仁、锁阳、银柴胡、远志、款冬花知母、桔梗、秦艽、苍术、白鲜皮.龙胆、党参、柴胡、酸枣仁、苦豆子、鹿茸、龙骨、麦饭石   北京工农业发达,传统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主产品种:黄芩、柴胡、知母、苍术、酸枣仁、益母草、黄精、玉竹及蟾酥等   吉林省农业较发达,是中国著名的余粮省,粮食人均占有量居中国第一位。吉林林业发达,   主产品种:人参、桔梗、平贝母、黄嗥、党参、细辛、黄柏、刺五加、关木通、五味子、关苍术、赤勺、天麻、延胡索、淫羊藿、鹿茸、熊胆、蛤蟆油、小茴香、红花   四川省农业发达,素称“天府之国”,水稻产量居中国首位,麦、棉、丝、油菜籽、茶、柑桔、桐油、白蜡(产量居中国首位)、猪棕等的产量都在中国占重要地位。钢铁、机械、电器、   主产品种:冬虫夏草、黄连、大黄、羌活、雪莲花、麝香、鹿茸、熊胆、三七、茯苓、天麻、黄芩、防风、龙胆、半夏、续断、川贝母、云木香、藿香、山柰、穿山甲等   天津是华北的一大工业城市,是华北重要商业中心和口岸城市,油、气、海盐资源丰富。   主产品种:益母草、茵陈、槐米、枸杞子、地黄、菊花、薏苡仁、决明子、瓜蒌、鹿茸、蟾酥、桑螵蛸、鸡内金、酸枣仁、知母、远志、丹参、柴胡、山楂、柏子仁、桔梗等   安徽省资源丰富。农产品中的粮食、棉花、油料、硫铁矿、明矾等的储量,均居中国较前位   主产品种:牡丹皮、菊花、味甘、宣木瓜、桔梗、板蓝根、紫菀、半夏、皖贝母、前胡、太子参、明党参、南沙参、断血流、霍山石斛、蕲蛇、蜈蚣、龟甲(板)。鳖甲等   山东省农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此外,山东还是中国著名的温带水果产区。海带、对虾产量主产品种:北沙参、黄芩、黄嗥、蔓荆子、薏苡仁、白术、延胡索、西洋参、天麻、桔梗、野生药材主要有枯梗、黄芩、遗志、柴胡、苍术、半夏、桑螵蛸、丹参、酸枣仁、地榆、全蝎、海马、海龙、牡蛎、海螵蛸、海藻、鱼膘、海带、海浮石等   山西煤、铁资源丰富,是中国主要能源基地之一。其他有钢铁、重型机械、机车、化工等工主产品种:主要有五味子、杏仁、桃仁、穿山龙、玉竹、连翘、山楂、五倍子、黄精、九节菖蒲、天冬、羺本、独活、淫羊藿、石韦、天南星、七叶一枝花、远志、防风、苍术、茜草、柴胡、桔梗、酸枣仁、地榆、丹参、金银花、瓜蒌、茵陈、益母草、香附、柴胡、豹骨、鹿茸、麝香、石膏、龙骨、芒硝等   广东省物产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有“绿色宝库”之称。经济发达,是中国稻、丝,茶、糖、   主产品种:槟榔、益智、砂仁、马钱子、檀香、丁香、白豆蔻、安息香、儿茶、大风子、胖大海、肉豆蔻、肉桂、天仙子、广藿香等家种品种及巴戟天、蔓荆子、石斛、青天葵、降香、芦荟、白木香、龙血树、见血封喉、高良姜、海南芙蓉木、海南粗榧等野生品种;动物药材主要有熊胆、鹿茸等。   广西省的农副主要有稻、甘蔗、柚子、柑橘、香蕉、菠萝、荔枝、龙眼、肉桂、八角(大料)、田七、珍珠等。森林茂密,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海洋生物资源种类也较丰富。   主产品种:家种药材主要有厚朴、杜仲、 黄柏、罗汉果、黄连、延胡索、白芷、白芍、白术、乌头、羺本、薄荷、荆芥、天麻等;野生药材主要有桔梗、红根草、猫爪草、白前等;动物药材有熊胆、麝香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甘肃、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邻接,东北部同蒙古交界,西北到西南   主产品种:主要药材有赤芍、麻黄、伊贝母、岩白菜、阿里红、新疆冬虫夏草、马鹿茸(角)、五灵脂、云母等。   江苏主产品种:野生药材主要有茅苍术、明党参、桔梗、百部、威灵仙、猫爪草、夏枯草、草乌、三棱、南沙参、蜈蚣、灯心草、半枝莲、一枝黄花、金钱草、地丁、白花蛇舌草等;家种(养)药材有太子参、薏苡仁、红花、菊花、板蓝根、百合、白芍、鹿茸、乌鸡等。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13°34'~118°28',北纬24°29'~30°05'。面积16万多平方   主产品种:主要药材有蔓荆子、金钱草、香附、抚芎、半夏、吴茉萸、茵陈、白芍、丹参、桂皮、天冬、前胡、黄连、白前、防己、黄精、葛根、枳壳、陈皮、野菊花、金银花、栀子、大青叶、薄荷、穿心莲、牡丹皮、夏天无、郁金、龟板、鳖甲、鹿茸、珍珠、土鳖虫、蕲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穿山甲、鸡内金等。   河北省农业发达,渔业、钢铁、陶瓷等亦较重要。   主产品种:主要有枸杞子、金银花、板蓝根、北沙参、玄参、丹参、牛膝、白芷、天花粉、瓜蒌、意苡仁等。并广布马齿苋、白茅根、菟丝子、车前子、茵陈、益母草等野生药材。   河南省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达,是中国小麦、芝麻、烤烟、棉花、大豆的重要产区。全省的煤、油产量居全国前列。   主产品种:栽培药材还有红花、天花粉、白芍、板蓝根、紫菀、玄参、白术、天南星、禹白附、薄荷、荆芥、瓜蒌、白芥子、补骨脂、北沙参、白扁豆、薏苡仁、千金子等。   浙江的农牧渔副业和轻纺业发达,茶业、黄麻、丝产量都居全国首位。   主产品种:家种药材主要有菊花、玫瑰花、浙贝母、丝瓜络、麦冬、山茱萸、红花、瓜蒌、百合、牛蒡子、板蓝恨、桑白皮、太子参、乌梅、泽泻、荆芥等;野生药材主要有前胡、青木香、马齿苋、益母草、半夏、牛膝、玉竹、虎耳草、淡竹叶等;动物药材主要有僵蚕、乌梢蛇、土鳖虫、蟾酥、珍珠母等。   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矿物、动植物资源丰富,尤其石油与天然气蕴藏量可观。海   主产品种:分布的植物药材主要有砂仁、南玉桂、巴戟天、诃子、橘红、何首乌、白木香(沉香)、檀香、山药、茯苓、泽泻、玄参、佛手、使君子、薏苡仁、紫苏、干姜、白扁豆、金银花、射干、郁金、千年健、芡实、山柰、穿心莲等家种品种及木鳖子、桃仁、蔓荆子、草豆寇、马兜铃、巴豆、石斛、相思子、葛根、槐米、棕榈子、海藻、雷丸、伸筋草、鸡骨草、十大功劳、广防己、广金钱草、鸭脚木、夏枯草等野生品种,动物药材主要有紫草茸、蛤蚧等。   湖北省农、渔业发达,盛产稻、麦、棉、丝、茶、漆、柑橘、鱼。钢铁、汽车、船舶等工业主产品种:植物药材主要有黄连、茯苓、杜仲、黄柏、厚朴、三尖杉、娑罗子、梅花、大血藤、独活、绞股兰、当归、党参、海金沙、细辛、款冬花、重楼、黄精、石松、石韦、金银花、灯心草、车前子、银杏、辛夷、天麻、独活、山茱萸、麦冬、银耳等。动物药材主要有麝香、豹骨、熊瞻、穿山甲、全蝎等。药用矿物有石膏、石英、赤铁矿、斑铜矿、滑石、云母、龙骨、龙齿、钟乳石等   湖南省农、林业较发达,昔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盛产水稻、茶油(产量占中国产量的   主产药材:白术、白芷、乌药、栀子、玄参、郁金、香薷、薄荷、前胡、香附、白扁豆、天麻、石斛、黄连、延胡索、桔梗、杜衡、七叶一枝花、穿山甲、麝香湘西武陵山区:地处云贵高原向东南丘陵过渡地带,山峦连绵,地势起伏变化大,降水充沛,大多数县年降水量在1,330毫米以上。家种药材主要有杜仲、木瓜、黄连、玄参、黄柏、云木香、桔梗、天麻等,野生药材主要有何首乌、龙胆、紫草、半夏、麦冬、前胡、南沙参、黄精、续断、天南星、乌头、雪胆、石韦、通草、常山、金果榄、虎耳草、淫羊藿等;植物药材主要有蕲蛇、乌梢蛇、穿山甲、麝香等;矿物药材有雄黄、朱砂、水银等。   湘西雪峰山地:群山环抱,沟谷众多,低温多湿,年温差较小,无霜期272~307天,年降水量1,220~1,690毫米。主要药材有茯苓、天麻、白术、川牛膝、玄参、三七、枳壳、陈皮、黄连、菊花、石菖蒲、射干、石斛、杜衡、千里光、翻白草、徐长卿、金银花、姜黄、半夏、吴茱萸、厚朴、黄精、玉竹、卷柏、贯众、扣子七、金盘七、乌金七、麝香、刺猬皮、朱砂等。   湘北洞庭湖平原:由湖泊、河湖冲积、堆积平原、环湖丘陵岗地组合而成。地势低平坦荡,河湖沟渠网布,水资源富足,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适中,是水生和湿生植物药材生长、繁衍的理想场所。主要药材有枳壳、芦根、莲子、三棱、泽泻、车前子、鱼腥草、芡实、半枝莲、木芙蓉、紫花地丁、蔓荆子、蒲黄、益母草、龟板、鳖甲、珍珠等。   湘中长衡岗地丘陵:三面环山,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6.5~17.5℃,无霜期260~281天,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家种药材主要有牡丹皮、玉竹、莲子、木瓜、白芍、山药、穿心莲、金银花、枳壳、白芷、泽泻、陈皮、栀子、薄荷、桔梗等;野生药材有益母草、乌药、石菖蒲、前胡、夏枯草、何首乌、香附、女贞子、车前子、白茅根等;动物药材有龟板、鳖甲、土鳖虫、地龙、乌稍蛇、鹿茸等;矿物药材有石膏、滑石、自然铜、寒水石、石燕等。   湘东罗霄山地丘陵:地势东高西低,起伏较大,气候较温暖湿润,年降水1,400~1,600毫米。主要药材有白术、白芷、乌药、栀子、玄参、郁金、香薷、薄荷、前胡、香附、白扁豆、天麻、石斛、黄连、延胡索、桔梗、杜衡、七叶一枝花、穿山甲、麝香等。   湘南南岭丘陵山地:四周群山簇集,山体高大,中部盆地广布。年平均气温15.0~18.5。C,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主要药材有厚朴、黄柏、零陵香、藁本、山药、罗汉果、天冬、使君子、土茯苓、升麻、白扁豆、辛夷、黄连、石斛、龙胆、石松、狗脊、紫菀、钩藤、瓜蒌、马兜铃、前胡、苍术、续断、鹿茸、穿山甲等。   栽培、养殖药材70余种。其中引种26种,野生变家种、家养18种。年种植面积5.3万亩,年产量250万公斤。收购药材420种,年收购量2,000万公斤。   《主产品种》   白术:主产平江、隆回、溆浦等县。栽培历史悠久,素有平术之称。本省年收购量占中国25%左右,居第二位。   枳壳:主产沅江县,黔阳、辰溪、麻阳、宁乡、汉寿、益阳等30余县有产。本省年收购量估中国40%左右,居首位,产品销中国并出口。   栀子:主产涟源、邵东、湘潭、衡山、衡东、浏阳、宁乡、澧陵、华容等县。以质优量大而闻名,商品销中国及出口。本省年收购量占中国25%左右,居首位。   木瓜:主产桑植、慈利、湘乡、永顺等县。商品皮皱、质坚、色紫红、气清香,为本省传统产品,营销国内外。   玉竹:主产邵东、耒阳、永兴、新邵、隆回等县。商品根条粗壮、色泽透明、质地柔润,营销省内外及出口,是本省出口量最大的药材之一。   杜仲:本省为中国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较早,50年代就在慈利县建有国营杜仲林场。现全省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其中以湘西和湘南山区较多。   薄荷:主产永州、湘乡、南县等地,岳阳、益阳、怀化、华容、涟源、桃源等地亦有种植。永州所产甲级薄荷红梗绿叶、香味浓烈,是传统出口的优质品。   金银花:野生分布于省内各山区,家种主产桂阳、耒阳、新宁、淑浦、隆回、衡阳、桃源等县、市。本省为中国山银花主产区之一。   龟板:本省为中国主产区之一。主产岳阳、益阳、常德等地、市。南县建有养龟场,开展人工养殖。   鳖甲:全省湖泊、河流中均有分布,主产岳阳、益阳、常德等地、市。药材、水产部门及广大农村都有人工养殖,已在沅江市兴建有现代化养鳖场。 朱砂:主产新晃、凤凰县。以色红鲜艳、有光泽、质脆、体重、无杂质而闻名。雄黄:主产石门县,已有一千多年的开采历史。质量优良,二硫化砷含量可达96%。 此外,厚朴、黄柏、茯苓、山药、玄参、天麻等也调供省外和出口   甘肃省经济以农、牧、石油、化工等较重要,盛产瓜果、中药及毛皮。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 主产品种:家种药材主要有当归、纹党参、大黄、红嗥、杜仲、天麻、黄莲、连翘、云木香等;野生药材主要有猪苓、九节菖蒲、黄嗥、丹参、羌活、赤勺、辛夷、何首乌、山茱萸、独活、防风、川贝母等。动物药材主要有麝香、熊胆、豹骨等。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经115°50'~120°47',北纬23°30'~28°19'。北、西、南三面 主产品种:主要有太子参、茯苓、泽泻、山药、枳壳、绿衣枳实、瓜蒌、乌梅、吴茱萸、丝瓜络、佛手、四开青皮、桑枝等;野生药材主要有海金沙、金银花、香附、狗脊、天冬、防己、黄精、乌药、金樱子、海风藤、兰花参等;海产药材有海浮石、海螵蛸、昆布、海藻、牡蛎、玳瑁、海蛇等。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北连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与云南省相毗连, 主产品种:小草药有灯心草、半枝莲、一枝黄花、金钱草、地丁、白花蛇舌草等;小花果药有佩茄花、梅花、玳玳花、凌霄花、瘪桃干、枳壳等;小动物药有珍珠、壁虎、龟板、鳖甲、乌梢蛇、龙衣、僵蚕、土鳖虫等;小矿物药有寒水石、无名异、紫石英、赤石脂、赭石等。   贵州省的农副产品以水稻、油菜籽、烤烟、剑麻、咖啡、栓木、生漆为主,栓木、生漆产量 主产品种:家种药材主要有吴茱萸、杜仲、天麻、厚朴、半夏、白术、麦冬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金银花、百合、天冬、白及、黄精、捥佟⒗m断、五倍子、何首乌、金果榄等;动物药材有鳖甲、乌梢蛇、蕲蛇、灵猫香等;矿物药材有朱砂、雄黄等。   辽宁省是中国重要工业基地,冶金、煤炭、机器制造、化工、造船等工业发达,粮食、花生、 主产品种:野生药材主要有人参、细辛、五味子、党参、关黄柏、关木通、威灵仙、升麻、刺五加、刺人参、淫羊藿、马兜铃、知母、藜芦、手掌参、羺本、百合、石韦.拳参、糙苏、白头翁、野刺玫、卫茅、山楂、树舌、云芝、猴头、猕猴桃等。家种药材主要有人参、细辛、平贝母、黄嗥、桔梗、天麻等。动物药材主要有熊胆、蛤蟆油、蜂房、蟾酥、桑螵蛸等,也是全省的养鹿基地。   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内河口岸,拥有汽车、 主产品种:家种药材主要有杜仲、天麻、附子、金银花、党参、黄连、厚朴、黄柏、山茱萸、桔梗、玄参、云木香、白芍、白芷、延胡索;野生药材主要有猪苓、连翘、柴胡、苍术、何首乌、细辛、海金沙、淫羊藿、太白贝母等;动物药材有麝香、僵蚕等、水獭肝、蜈蚣、熊胆、全蝎等。   青海省的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产品以石油、天然气、原盐、盐碱化工、毛纺织品居重要主产品种:主要分布有甘草、旋覆花、红花、枸杞子、苍耳子、天仙子、车前子、牛蒡子、葶苈子、丹参、大戟、防风、紫花地丁、茵陈、紫菀、狼毒、曼陀罗等。林中及草原主要分布有羌活、党参、大黄、赤芍、天南星、黄嗥、升麻、地榆、马尾莲、黄精、南沙参、川贝母、冬虫夏草、秦艽、远志、沙棘、麝香、鹿茸等。   黑龙江省是中国木材、石油、大豆、甜菜、亚麻主要生产基地,产量均居全国首位。黑龙江 主产品种:其中野生药材主要有满山红、檞寄生、黄嗥、赤芍.黄芩、苍术、白头翁、蒲公英、牛蒡子、平贝母等;种植药材主要有人参、黄嗥、平贝母、车前子等;动物药材主要有鹿茸、麝香、熊胆、豹骨、蛤蟆油等。   南海诸岛是中国南海中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南 主产品种:分布有多种海洋药材,主要有海马、海龙、海龟、玳瑁、瓦楞子、珍珠、石决明、鹧鸪菜、海藻等   可以参考一下

药材种植签约包回收:,销路完善,中药材种植,技术全程免费指导.有大型的种植基地,供免费考察学习.公司具有先进设备,帮 扶土地整治改造,全国咨询热线:028-

目· 通录则 ·一、 机构与人员…………………………...... ………………1 二、 厂房与设施………………………………………………3 三、 设备………………..………………….. …………………10 四、 物料………………………………………………………14 五、 卫生………………………………………………………18 六、 验证………………...………………..…………………...21 七、 文件……………………….. …………………………….24 八、 生产管理…………………….. …………………………..25 九、 质量管理………………………….. …………………… 29 十、 产品销售与收回…………………………………………32 十一、 十二、 不良反应与用户投诉…………….. ……………….32 自检…………………………………………………33附录:示例与参考………….…... ………………….…..….….34 一. 国内外洁净级别标准比较………………………………34 二. 微生物室主要功能间的设置 ………………………….36 三. 更衣、气锁及除尘………...............................................40 四. 非最终灭菌无菌药品平面布置常见问题剖析…….......44 五. 质量管理部门的质量职能………………………….......481

    新的 GMP 检查条款最大的变化如下:1、对人员的培训方面增加了技能的培训, 在检查时可能会查看培训案卷, 但最大的可能性是在检查时可能会对不明白的地方 随时与员工交流,看员工的实际操作等。 一、机构与人员 【检查核心】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对保证药品生产全过程受控至关重要;适当的组织机构 及人员配备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人员的职责必须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培训是实施药 品 GMP 的重要环节。【检查条款及方法】 *0301 企业应建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1. 看企业组织机构图,查生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功能设置(图示) ,是否涵盖生产、质 量、物料仓储、设备、销售及人员管理等内容并有负责培训的职能部门/人员。 2. 查企业分管生产及质量的负责人、生产及质量管理部门相关中层干部基本情况,内容 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从药年限、所在岗位等。 3.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通常有一些共同的质量责任,如: 3.1 制定书面规程和其他文件; 3.2 对生产环境的监控; 3.3 工厂卫生; 3.4 工艺验证和分析仪器的校验; 3.5 人员培训,包括质量保证系统及其实施;3.6 供应商的审计;3.7 被委托(加工或包装) 方的批准和监督; 3.8 物料和产品储存条件的确定和监控; 记录的归档; 3.9 3.10 对 GMP 实施情况加以监控 等; 3.11 因监控某些影响质量的因素而进行取样、试验或调查。 4. 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不得委派给他人,例如,仓库负责人不得决定某批产品能否 放行出厂, 分管厂长不得跳过质量管理部门对怀疑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做出合格与否的 决定。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应以文件形式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各项: 4.1 建立原材料、中间体、包装材料、标签和成品的放行或拒收系统; 4.2 批准工艺规程、取样方法、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其他质量控制规程; 4.3 审查、批准原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 4.4 确保物料、中间体、成品都经过适当的检测并有测试报告; 4.5 审核评价批记录,在决定放行前,审核已完成关键步骤的批生产记录和实验室控制记 录,确保各种重要偏差已进行过调查并已有纠正措施; 4.6 确保对质量相关的投诉进行调查并予以适当处理;4.7 批准和监督由被委托方承担的 委托检验;4.8 检查本部门、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情况; 4.9 确保所需的验证(包括检验方法的验证)以及控制设备的校准都已进行; 4.10 确保有稳定性数据支持中间体或成品的复验期/有效期及储存条件; 4.11 对产品质量情况定期进行回顾及审核;2

    4.12 确保本部门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 GMP 及岗位操作的基础培训和继续培训, 并根据实 际需要适当调整培训计划。 5. 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应已文件的形式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各项; 5.1 按书面程序起草、审核、批准和分发各种生产规程;5.2 按照已批准的生产规程进行 生产操作;5.3 审核所有的批生产记录,确保记录完整并以签名; 5.4 确保所有生产偏差均都已报告、评价,关键的偏差已作调查并有结论和记录; 5.5 确保生产设施已清洁并在必要时消毒;5.6 确保进行必要的校准并有校准记录; 5.7 确保厂房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并有相关记录;5.8 确保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审核和批 准;5.9 对产品、工艺或设备的变更作出评估; 5.10 确保新的(或经改造的)生产设施和设备通过确认。0302 应配备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生产 经验及工作能力,应能正确履行其职责。1.企业管理人员一览表。基本内容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学历、毕业学院、所学专业、 从药年限、从药经历、所在岗位等。 2.企业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一览表,基本内容同上。 3.企业生产及质量管理相关中层干部的任命书(与 GMP 不直接相关的财务、行政、销售 可不查) 。 4、人员学历、职称、职业药师、各类外出培训证书等相关材料的复印件。 5、以上人员均应为全职人员,不能兼职或挂名。*0401 主管理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 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应对本规范的实施和产品质量负责。1.主管药品生产和质量的企业负责人应具有条款规定的教育和实践经验。 所接受的教育通 常包括下列学科:化学(分析化学或有机化学)或生物化学;化学工程;药学技术; 药理学和毒理学;生理学或其他有关学科。 2.条款中要求的相应资历,从 0302 条要求的相关资料中确认。 3.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 一般应具有三年以上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 验。*0501 生产管理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具有医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并 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实 际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1.负责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应具有条款规定的教育和实践经验。 所接受的教 育同 0401 条。 2.条款中要求的相应资历,从 0302 条要求的相关资料中确认。 3.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 一般应具有三年以上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 验。 4.通过查投诉处理、返工、退货、偏差处理等资料,看关键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药品生产 和质量实践经验,是否有能力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的 处理。*0502 生产质量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看组织机构图。3

    0601 企业应具有对各级员工进行本规范和专业技术、岗位操作知识、安全知识等 方面的培训制度和培训档案。 1、查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度的执行情况及记录 2、查各级员的 GMP 培训卷宗,包括岗位操作知识,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0601 从事药品质量检验的人员是否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上岗。 *0602 (新增)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应经过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培训。 查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卷宗 0603 从事药品生产操作的人员应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上岗,具有基础理论知识 和实际操作技能。 查操作人员的培训卷宗,应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内容 0604 从事原料药生产的人员应接受原料药生产特定操作的有关知识培训 查培训卷宗,是否有原料药生产(化学合成)等方面的培训(包括技能培训) *0606 从事药品质量检验的人员应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上岗,具有基础理论知识 和实际操作技能。 查培训卷宗,应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记录。 0608 从事生物制品制造的全体人员(包括清洁人员、维修人员)应均根据其生产 的制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进行专业(卫生学、微生物学等)和安全防护培训。 查培训卷宗 0701 应按本规范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1.企业培训管理规程:规定本企业负责培训工作的职能部门,制订年度培训计划,落实培 训内容(包括: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GMP 教育、企业制订的相关文件、专业知识、 技术、实际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等) 、培训对象、教材、聘请教员、培训方式、考核、 培训小结、建培训卡及对人员的再培训等。 2.年度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培训考核(考卷) 。 3.培训小结。 4.人员培训卡(人员培训卡应是人员培训管理规程的附件,通常由各职能部门保存原件, 以方便安排本部门人员的培训) 。 5.上岗证的颁发(除电工、锅炉工等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外,企业有权自己通过培训和考 核,决定发放本企业员工的上岗证,应查是否适当的培训及考核材料) 。 6.检查中应结合对有关人员的考核、询问,对企业培训效果做客观、实际的评价。二、厂房与设施【检查核心】药品生产的厂房与设施是实施药品 GMP 的先决条件,其布局、设计和建造应有利于避免 交叉污染、避免差错,并便于清洁及日常维护。【检查条款及方法】 0801 企业药品生产环境应整洁,厂区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生产造成污 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1.厂房周边环境及厂区、.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布局图。4

    2.相邻厂房的设置,如原料与制剂、中药前处理及脏器组织处理与制剂、有特殊要求的厂 房等应符合规定。 3.危险品库、实验动物房的位置。 4.污染源如:锅炉房的位置,煤堆、煤渣的位置、垃圾存放、明沟处理、闲置物资堆放等。 5、环境是否整洁。检查地面、道路平整情况及减少露土、扬尘的措施。0901 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合理布局。1、厂房工艺布局图:按生产剂型、品种、工艺、设备的要求,各生产工序衔接合理。 2、厂房空气洁净度级别、布局应符合药品 GMP 中相应条款的规定。0902 同一厂房内的生产操作之间和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互相妨碍。1.厂区总体布局图。2.工艺布局图。3.生产工艺流程图。 4.同一厂房设备间距应便于生产操作和清洁操作,物料的存放和物料的传递应合理。 5.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是否设有相应的缓冲设施,物流走向是否合 理。 6.相邻厂房所处上、下风口的位置及进、排风口的设置。1001 厂房应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1.生产控制区应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2.有相应的书面规程、规定灭鼠、杀虫等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101 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痕、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耐 受清洗和消毒。 1102 洁净室(区)的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应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灰尘 积聚及便于清洁。1.厂房施工、验收文件,每步验收均应有记录。2.查厂房维护、保养记录、应有记录。 3.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应为弧形,无菌操作区墙面间宜成弧形,便于清洁。 4.检查洁净室(区)的气密性,包括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 天棚的连接部位的密封情况。1103 洁净室(区)内是否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的卫生工具,其存放地 点是否易对产品造成污染。不同洁净室(区)的洁净工具是否跨区使用。1.不同洁净级别区应设相应的洁净间,洁净用具不得跨区使用。 2. 10, 000 级无菌操作间不应设清洗间和带水池的洁具间, 此区域的洁净用具在完成清洁 后,应送出该区清洁、消毒或灭菌,然后存放于洁具间备用,以减少对无菌操作区的 污染。 3. 10,000 级非无菌操作间(俗称万级辅助区)及其他低要求级别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 置地漏及水池,也可设清洗间,这些区域的地面可使用拖把、纱布及其他适当清洁用 具清洁。 4.洁净用具应定期清洗或消毒,并有相关的管理文件,防止清洁用具给生产带来污染。 5.现场检查并检查相关管理文件。6.参见本指南《示例与参考》 。1201 生产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用以安置设备、物料,便于生产 操作,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和交叉污染。 查看厂房布置图,现场查看 1206 原料药中间产品的质量检验与生产环境有交叉影响时,其检验场所不应设置5

    在该生产区域内。 1207 贮存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用于存放物料、中间产品、待验 品和成品,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和交叉污染。1. 现场检查中注意以下区域是否适当; 1.1 进厂来料的验收区域;1.2 物料、中间体、待验、放行或拒收的区域; 1.3 物料、中间体的取样;1.4 需退货、返工或销毁处理的不合格物料暂存区域; 1.5 已放行物料的贮存;1.6 生产车间暂存区域的大小及设置;1.7 实验室及留样室; 2. 检查企业是否采取防止差错和污染的措施,如:仓库设货位标示;使用货架/垫;同一 货架只存放同一品种同一批号或编号的物料;开包取样后贴已取样标签,包装再密封 的措施;领发记录和建帐;中间产品按品种、规格、批号、贮存条件存放等。这些措 施均应在物料及生产管理文件中明确规定。 3.进厂物料可设编号,但编号须体现质量的均一性、样品的代表性,编号在概念上应是 “批” 。1208 原料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和储存用厂房设施应符合国家有 关规定。参见《原料药 GMP 检查指南》 。1301 洁净室(区)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等公用设施应易于清洁。1.查洁净室(区)内的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他公用设施,是否有难于清洁的部位 2.验收、检查记录。3.定期检查、维修记录。1401 洁净室 (区) 应根据生产要求提供足够的照明。 主要工作室的照度应达到 300 勒克斯; 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位应设置局部照明。 厂房应有应急照明设 施。1.有防爆要求的洁净车间,照明灯具和安装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的规定。 2.应有充足的照明,以便生产操作、清洗、设备维护保养等。 3.注意检查防爆灯具的设施、清洁和维护,防止对生产造成污染。 4.查厂房验证报告中照度检测数据及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检测部位(如灯检) ,看是 否符合规定,是否有照度检测记录?。5.查应急照明设施。* 1501 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净化,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划分空气洁净级 别。1.查厂房空气净化级区分布图,看布局的合理性。2.厂房空气净化送、回风管及风口位置 示意图。3.根据所生产药品的要求、检查初、中、高效过滤器的设置。 4.无菌洁净室的送、回风过滤器的框架不得采用易脱屑、产尘、长菌的材质。1502 洁净室(区)空气的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应记录存档。 洁净室(区)在静态条件下检测的尘埃粒子数、浮游菌数或沉降菌数应符合规 定.1.检查定期检测的管理的操作文件。2.检查监控记录、过滤器完好性检查、差压检查及过 滤器更换的记录。 3.监测数据超过限度(发生偏差时)的处理措施记录。4.对定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 的资料。1503(新增)无菌制剂应实时监测动态条件下的微生物数。6

    查制度及检测结果 1504 洁净区的净化空气循环使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1.根据空调净化系统送、回、排风图进行现场检查。如部分空气循环回到生产操作区,应 有适当措施控制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如设工艺除尘。2.检查产尘操作间气流方向。 3.多品种、多粉尘作业区宜采用直排风方式,并设粉尘捕集装置。*1505 产尘量大的洁净室(区)经捕尘处理不能避免交叉污染时,其空气净化系统 不得利用回风。1.查空气净化送回、风管路图,是否利用了回风。 2.查粉尘量大的洁净室(区) 、工序的捕尘设施及效果。 3.捕粉尘设施有无防止空气倒流的装置。1506 空调净化系统是否按规定清洁、维修、保养并作记录。检查方法同 1502、1503、1504 条。*1601 洁净室(区)的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 连接部位应密封。1.洁净室/区不得设可开启式窗户。2.检查现场,注意密封性。3.检查方法同 1101、1102 条。1602 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区域)之间或规定保持相对负压的相邻房间 (区域)之间的静压差应符合规定,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并记录压差。1.查相应的管理文件。 2.压差表的安装要根据实际需要,指示气流方向可有不同形式(如门顶风叶,原理同飘 带) ,不需要在每个操作室及工艺走廊间都安装差压表。 3.压差计或压差传感器的位置通常设在不同洁净区间人、物流缓冲室。 4.压差计或压差传感器的位置,静压差检查标准: 4.1 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10Pa。 4.2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5Pa。 5、保持相对负压的压差记录1603 (新增)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同的区域,产尘量大的操作室应保持相对负压。 查工艺布局图,压差记录 1701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 时,温度应控制在 18-26℃,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45-65%。1.查洁净室(区)温、湿度控制的管理文件。 2.除有特殊要求 (如口服固体制剂的干、 湿度控制区、 无菌药品分装时湿度的控制等) 外, 温度一般应控制在 18~26℃, 相对湿度 45%~65%, 应检查实际生产的温、 湿度数据。 3.温、湿度计及传感器的测试位置是否恰当,是否设置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点、房间的 最具代表性位置,如胶囊充填点(湿度) 、回风口(温度)等。 4.温、湿度记录,现场读数。5.从记录中看出现偏差时的处理措施。*1801 洁净室(区)的水池、地漏不应对药品产生污染,100 级洁净室(区)内不 得设置水池及地漏。7

    1.查相应的管理文件及水池、地漏设置、区域、安装情况。 2.地漏、水池下水有无液封 装置,是否耐腐蚀。 3.企业地漏的常见缺陷:水槽及盖杯过小、水封过浅甚至无法形成水封;下水管过细,排 污水时溢至周围地面;设计加工为固定式,难以对地漏清洁、消毒等。 4.现场检查,评价它们对药品生产是否有不良影响,是否采取了纠编措施。 5.无菌操作的 100 级洁净室(区)不得设置地漏,无菌操作的 10,000 级区应避免设置水 池和地漏。6.参见本指南《示例与参考》 。1901 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区)之间的人员和物料出入,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 措施。查平面布置图,看设计的合理性。* 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不得穿越低级别区域。1.穿越较低级别的传输设备系指传输操作相连,但在万级及其相邻低级别区不能分段 循环的传输设备。如传送设备在各级洁净区各自循环,不作缺陷项论处。 2.应在现场检查中注意考察污染的实际风险。3.参见《示例与参考》 。*1903 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应设置缓冲设施,洁净室(区)人流` 物流走向应合理。1.查厂房工艺布局图,考证人物流走向。 2.对进入不同洁净能别的洁净室(区)的人员和物料,布局是否保证其合理。 3.进入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区)内的人员和物料的洁净措施应有相应的文件规定。 4.参见《示例与参考》 。*2001 生产青霉素类等高致敏性药品应使用独立的厂房与设施、 独立的空气净化系 统,分装室应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经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 风口应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生产青霉素类等高致敏性药品特殊要求: 1.厂房为独立的建筑物。2.独立的设施、空气净化系统。 3.产品暴露操作间相对负压(压差计) 。4.排出室外的废气`废物和废水的净化处理、 设施及验证。 5 检查室外排风口与其它空气净化系统进风口的距离、位置、看污染风险。*2002 生产 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与其他类药品生产区域应严格分开, 使用专用设 备和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1.与其他类药品生产区域是否严格分开。如系多楼层的建筑,在同一生产层面与其他一 般品种的生产线不得共用物料通道、人员通道、包装线等,防止产生交叉污染。 2.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专用设备。 3.检查方法同 2001 条中的 3、4、5 项。*2102 生产激素类、 抗肿瘤类化学药品应避免与其它药品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 系统; 不可避免与其他药品交替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时, 应采用有 效的防护、清洁措施和必要的验证。1.检查方法同 2002 条。2.与其他药品使用的设备、空气净化系统分开。 3.无法避免时,采取了什么防护措施。4.查有关验证报告(增加防护、清洁方面的验证) 。2401 厂房必要时应有防尘及捕尘设施。 *2501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空气、 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应经净化处理, 符合生产8

    要求。1.查这些公用设施的系统图及相应的管理和操作文件。 2.凡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公有工程系统(如纯蒸汽、压缩空气、氮气等)都应通过验 证,并按日常监控计划进行监控。3.检查记录,并对在超出限度时采取的措施进行评 估。2601 仓储区是否保持清洁和干燥,是否安装照明和通风设施。仓储区的温、湿度 控制是否符合储存要求,并定期监测。1.仓储区平面布局图。2.温、湿度计的放置位置及温、湿度调控措施。 3.照明、通风设施、温、湿度控制管理文件。4.“五防”设施及管理文件。 5.特殊储存条件及管理文件。6.物料、成品储存管理文件。 7.现场考察储存条件,必须满足物料、成品的储存条件。 8.温、湿度定期监测及调控的记录。2602(新增) 如仓储区设物料取样室,取样环境的空气洁净级别应与生产要求一 致。如不在取样室取样,取样时应有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检查取样室/设施位置、条件。*2701 根据药品生产工艺要求,洁净室(区)内设置的称量室或备料室,空气洁净 度等级应与生产要求一致,应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1.查空气洁净度级别检测数据,看是否与生产一致。 2.有捕尘设施,设施的效果(检查方法同 1504,1505 条) 。 3.捕尘设施有无防止空气倒流的设施。2801 质量管理部门根据需要设置的实验室、中药标本室、留样观察以及其他各类 实验室应与药品生产区分开。1.质量检验布局图。2.现场检查实验室、中药标本室、留样观察室是否与生产区分开。 3.留样观察的条件与留样药品贮存条件是否一致。2802 生物检定、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分室进行。1.无菌检查室应按无菌操作区管理,至少应在 10,000 级背景的局部 100 级超净工作台 内进行,不得与生物检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污染菌鉴别和阳性对照试验使用同一实 验室。 2.无菌检查室应与非无菌操作间共享人流通道时,有无相应的管理措施,如避免在同一 时间同时做不同性质的试验;对检品外表面进行取样,看消毒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等。 3.徽生物限度检查、生物负荷(Ambientload 或 Bioburden)检查可在同一室进行;孢子 D 值测定、污染菌 鉴别和阳生对照试验可在同室进行但应使用不同的 LAF 操作台;细菌内毒素检查不需 要无菌操作条件。这些试验均应有书面规程并有防止污染的措施。4.微生物室主要功 能间平面布置参见本指南《示例与参考》 。2901 对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应安放在专门的仪器室内,有防止静电、震动、 潮湿或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的设施。1.按仪器、仪表技术数据的要求安放。2.符合技术数据要求的设施。3001 实验动物房应与其他区域严格分开,实验动物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实验动物房布局图。2.实验设施和实验动物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证明文件。9

    3.委托检验时被委托方的实验设施及实验动物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证明文件。 5.委托协议书、委托检验的监控管理文件。6.检验和委托检验的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3002 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动物室、质量检定动物室应与制品生产区分开。参见《生物制品 GMP 检查指南》 。*3003 生物制品所使用动物的饲养管理要求,是否符合试验动物管理规定。参见《生物制品 GMP 检查指南》 。三、设【检查核心】备设备的设计和安装应有利于避免交叉污染、避免差错并便于清洁及日常维护。【检查条款及方法】 3101 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应符合生产要求,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应便于 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应能防止差错和减少污染。1.检查是否有竣工图,包括工艺设备和公用系统。 2.生产设备应设计合理并有足够的安装位置应方便使用、清洁、消毒和日常维护。 3.现场检查并查阅设备验证文件,注意以下几点: 3.1 所选设备的材质。设备内表面不应脱屑、生锈、发霉、长虫,不得吸附和污染药品。 3.2 清洗、消毒/灭菌的方法和一般周期,不能移动的设备应有在线清晰的设施。 3.3 安装应便于设备生产操作、清洗、消毒/灭菌、维护保养,需清洗和灭菌的零部件应 易于拆装。 3.4 工艺设备应在生产工艺规定的参数范围内运行。3102 无菌药品生产用灭菌柜应具有自动监测、记录装置,其能力应与生产批量相 适应。 。1.根据灭菌柜的容量记算理论批次量和实际的生产批量,检查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灭菌。 2.一天生产多个批号或一批需多次灭菌时,每批产品零头包装如何处理。 3.灭菌柜的自动监测和记录装置。 4.自动监测记录纳入批生产记录。3103 (新增)原料药生产宜使用密闭设备。 3104 生物制品生产使用的管道系统、阀门和通气过滤器应便于清洁和灭菌,封闭 性容器(如发酵罐)应用蒸汽灭菌。参见《生物制品 GMP 检查指南》 。3201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药 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1.检查设备说明书中材质说明,是否适用于所生产的药品。2.设备内表面情况,是否便 于清洁。3.检查方同 3101 条。3202 洁净室(区)内设备保温层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颗粒性等物质脱落。 现场查看 3203 无菌药品生产中与药液接触的设备、容器具、管路、阀门、输送泵等应采用 优质耐腐蚀材质,管路的安装应尽量减少连接或焊接。 *3204 无菌药品生产中过滤器材不得吸附药液组分和释放异物, 禁止使用含有石棉 的过滤器材。10

    1.禁止使用含有石棉的过滤器材。 2.查滤材材质的证明书, 过滤装置是否吸附药物组分、 释放异物。3.查相应的管理文件和过滤系统的验证资料。3205 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易碎、易脱屑、易长霉的器具,使用筛网时应 有防止因断裂而造成污染的措施。1.相应的管理文件。2.必要时可用使金属探测器。3.现场检查。3206(新增)原料药生产中难以清洁的特定类型的设备可专用于特定的中间产品、 原料药的生产或贮存。 查管理文件 3208 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应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1.相应的管理文件。 2.设备的机械传动、运转所需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直接与产品接触。3301 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应标明管内物料名称、流向。1.相应的管理文件。 2.现场检查,标志方法是否醒目、准确。*3401 纯化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滋生和污染。1.检查纯化水系统运行监控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看是否有工艺流程示意图,标明纯 化水制备、储存和使用回路,规程应阐明系统运行控制参数范围、清洁消毒方法、取 样点位置、编号及当系统运行超过设定范围时,采取什么纠偏措施等内容 。 2.注意检查系统清洁、消毒方法、频率及日常监控结果。 3.纯化水的储存及使用点之间采用循环方式,并采用巴氏消毒器或采用其他适当的 清洁、消毒方法。 4.储罐的通气口应安装疏水性过滤器,贮罐水位显示方式应能 防止污染。 5.按制水工艺流程示意图进行现场检查。 6.检查系统验证报告 或水质数据年度汇总报告。*3402 注射用水的制备、 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滋生和污染, 储罐的通气口应 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储存应采用 80℃以上保温、65℃以上 保温循环或 4℃以下存放。1.储存是否符合条件;储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 2.当个别使用点不得不使用软管时,软管不得积水,不得直接放在地面,并有防止污染 的措施,如软管不宜过长,不接触地面,不用时挂起来,使用时应适当放水冲洗等。 3.检查系统验证报告或水质数据年度汇总报告。*3403 储罐和输送管路所用材料应无毒、耐腐蚀,管路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 盲管,应规定储罐和管路清洗、灭菌周期。1.储罐和输送管路所用材料符合要求,不得对工艺用水造成污染。查安装确认(IQ)资 料中的材质证明文件。 2.贮罐应有人工清洗口。 3.使用回路不应出现死角、盲管等难于清洁的部位。注射用水总出水口不宜设除菌过滤 器,如因产品工艺确实设置是,应靠近使用点并定期更换,更换频率根据验证结果确 定。 4.检查注射用水储罐出、回水的温度、压力、电导等控制仪表是否在规定的有 效期内。 5.注射用水系统宜设在线清洗、灭菌系统。 6.检查系统取样点的标识和标准操作规程(SOP)中工艺流程图是否一致,查清洗、灭菌 记录,查水质检查年度汇总报告。 7.查系统工作日志,看出现偏差时采取什么纠偏措施。11

    3405 水处理及其配套系统的设计、 安装和维护应能确保供水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查制水系统的验证报告*3501 生产和检验用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适用范围、精密度是否符合生产和 检验要求,是否定期校验,是否有校验标签。1.查相关的计量技术资料和管理文件。用于保证药品质量的控制、称量、测量、监测和 测试设备应按照书面程序和规定的周期校验。 2.建立计量检测的台帐、登记、档案,关键设备校验的有效状态有据可查。 3.计量器具应有醒目的合格标识,检查是否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并核对国家技术监 督部门定期检验的合格证书。 4.检查是否按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校准、校验。企业持证人员如自行校验,应使用可追 溯的符合要求的标准量具,并应保存完好的校验记录。 5.不得使用不符合校验标准的仪器。当出现不符合计量标准的仪器因疏忽被使用时,要 查上次校验合格后至发现偏差期间,偏差对药品质量的影响。3601 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1.现场检查,标明主要设备中的内容物或清洁状态。 2.车间长期闲置不用或因损坏不能使用的设备,应有附相应文字说明的醒目标示牌。3602 生产设备应定期维修、保养。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操作不应影响产品的 质量。1.设备编号。2.设备档案。3.查相应的管理、操作文件及记录。 4.是否专人负责,规定维护、保养、检修的周期。3603 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搬出生产区,未搬出前应有明显标志。 14 · · 3604 非无菌药品的干燥设备进风口应有过滤装置,出风口应有防止空气倒流装置1.现场检查干燥设备进风口的过滤装置。2.出风口是否有防止室外空气倒灌的装置。 3.过滤净化后的干燥用空气所含微粒和微生物数应符合所规定的空气洁净度要求。3701 生产、检验设备应有使用、维修、保养记录,并由专人管理。1.查设备管理文件,看是否建立了设备台帐、档案并对设备进行编号管理等。 2.查使用、维修、保养记录。3.查设备管理档案(检查方法同 3501 条) 。3207 生产用模具的采购、验收、保管、维护、发放及报废应制定相应管理制度, 应设专人专柜保管。1.相应的管理文件。2.是否专人专柜保管。四、物【检查核心】料物料管理系统应具有可追溯性,从原料批号可查到成品客户,从客户投诉可查到其原因 与生产过程的偏差是否相关;物料有质量标准、标识(如代号、名称、批号等) ,并有有效期 或贮存期的规定,不使用无标准物料;遵循“先进先出” 原则, 接近有效期的物料需及时复 检,不使用超过有效期的物料。【检查条款及方法】 3801 药品生产所用物料的购入、贮存、发放、使用等应制定管理制度。12

    1.供货商审计:应根据物料质量标准从经质量管理部门核准的一个或多个供货商处采购物料。 2.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 物料部门参与进行供货商审计工作, 审计的重点是关键物料的供货商。 审计内容如下: 2.1 供货商合法的资格审核,包括《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的有 , 效期、生产范围、经营方式。生产药品的生产批件、批准文号、注册生产地址、检验报告单、 《营业执照》等。2.2 供货商厂房、设施、设备的条件,质量保证体系,产品质量等。 2.3 供货能力,企业信誉等。 3.通过审计,建立供货商档案,由质量管理部门设专人管理。 4.鼓励将供货商作为物料的质量标准的一个附加项目来处理,关键物料不得从未经审 计的供货商进货,供货商改变时,需经质量管理部门认可。 5.有采购、存储、发放、使用的相关管理规程。 6.物料采购合同应有名称、规格/标准、数量、包装要求等内容。 7.到货验收时,应按采购部门提供的收货资料、供货商的送货单、化验报告等,对照实物,检 查核对批号、到货数量和包装有否损坏情况。 8.物料部门应建立库卡,物料台帐等,物料存放位置应与库卡上标明的一致。 9.难以精确按批号分开的大批量、大宗原料、溶媒等物料验收时可根据其对质量影响的大小, 实行混批编号法:其收、发、存用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10.上述购进的物料与已入库物料(如溶剂货储槽中物料)混合前,应按规定验收、检验并放 行。 11.检查企业为确保无来自槽车所致的交叉污染,是否采用专用槽车、对每车物料抽样检验等 方法。12.质量管理部门放行后,物料方可发放使用。13.物料的使用采用“First-in, First-out” ,即“先进先出”的方法。3802 (新增)应有能准确反映物料数量变化及去向的相关记录。 1、查物料收付台账 2、查批记录,应具有可追踪性 3803 物料应按品种、规格、批号分别存放,并按批取样检验。 。1.制药企业物料的标识通常包括三个要素;品名、代号(相当于质量标准/规格)和批号,实 行计算机管理的还需要设条形码。可按供货商的批号设企业内部使用的编号,一些质量要求较 低的包装材料可按来料日期编批,而不按供货商的批来设置编号,但应体现批的概念,即在质 量上有理由将编号视作批号。检查企业物料管理系统及抽样制度,看物料的标识是否符合 GMP 的基本要求。 2.检查制药企业是否设有代码系统,以便于区别物料名称相同、质量标准或规格不同的物料, 有利于实现 GMP 消除混淆和差错的基本目标。 3.现场抽查,购进物料是否按规定给定批号/编号,并按批号/编号及物料贮存要求贮存;账、 货、卡是否相符。 4.实施计算机物料管理系统的企业,检查系统验证报告。 5.购进物料时,是否附供应商的质量检验报告书。 6.抽查某批物料的进货量、样本数、取样时间、取样量、取样容器,看是否按批、按书面规定 取样;检查取样后,被取样物料包装的密封、标记情况;样品的登记、贮存和分发(化验室) 情况。 7.留样观察样品的登记和贮存。 8.现场考察取样过程,看是否在规定的地点、用规定的方法取样,避免取样的物料受到污染或13

    污染其他物料。 3804(新增)原料药生产中难以精确按批号分开的大批量、大容量原料、溶媒等物料入库时应 编号;其收、发、存、用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1、查批号管理制度 2、查收发存用的管理制度*3901 药品生产所用物料应符合药品标准、 包装材料标准、 生物制品规程或其它有 关标准,不得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1.原、辅料是否符合国家药品质量标准/企业内控质量标准。 2.包装材料(包括内、外包装材料)是否符合标准。 3.企业可通过验证建立物料的内控标准,无任何标准的物料不得用于药品生产。*3902 进口原料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应具有《进口药品注册证》 (或《医药产品 注册证》 )或《进口药品批件》 ,应符合药品进口手续,应有口岸药品检验所的药品 检验报告。 。1.进口原料药: 《进口药品注册证》 《医药产品注册证》 或 、 《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 《进 或 口药品通关单》和首次进口的《进口药品检验报告单》 。 2.进口药材: 《进口药材批件》 。 3.《注册证》《批件》的有效期、生产国、进口包装的标签上应注明药品的名称、注册 、 证号,并有中文标识。 4.复印件应有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的原印章。 5.国务院所规定的范围内,需批批进口检验的,应按规定索要批《进口药品检验报告 6.相关的管理文件。*3903 非无菌药品上直接印字所用油墨应符合食用标准要求。1.检查相关管理文件。2.检查供货商审计资料。3904(新增)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应经过批准 查:? 4101 物料应从符合规定的供应商购进并相对固定,供应商应经评估确定。对供应 商评估情况、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情况、购买合同等资料应齐全, 并归档。1.根据质量管理部门批准的供货商清单,抽查进货货源。2.查物料管理规程,看物料入 库时,是否进行了检查、验收、核对(检查方法同 3801 条) 。 2、供应商档案,合同等。4101 (新增)购进的物料应严格执行验收、抽样检验等程序,并按规定入库。 1、查看物料验收、抽样检验等程序。2、现场检查 *4201 *4202 待验、合格、不合格物料应严格管理。不合格的物料应专区存放,应有易于 识别的明显标志,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1.检查相应的管理文件。 2.分区管理的设施、条件和标识。 3.色标管理(除绿色表示放行、黄色表示待验、红色表示不合格外,另有相应的文字说明)的 实施是否切实可靠。 4.退货是否有有效隔离设施、标识,并有相应的处理记录。 5.不合格14

    品的有效隔离设施、标识、处理记录。如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应能确保不合格物料及不合格 产品不放行。 6.不合格物料的专区存放,基本原则是有效隔离,有明显的状态标识(色标管理) ,及时处理 并有相应记录。7、如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应有相应程序和规定。4301 对温度、湿度或其他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应按规定条件 贮存。1.特殊贮存条件(按国家药品质量标准规定) 。 2.是否按规定的贮存条件存放,是否超过规定的存放时限。 3.特殊贮存条件的温、湿度监控记录。 4.查相关的管理文件和记录,看不符合贮存条件的物料如何处理。4302 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应分开贮存;挥发性物料应避免污染其它物料;炮制、 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应使用清洁容器或包装,应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 分开。1.固体、液体原料分开储存。2.固体物料应离地储存,留有适当空间,便于清洁、取样 和检查。3.挥发性物料的贮存是否专库、有排风设施,其贮存条件应能避免污染其他物 料。4.大型液体贮存容器及附属管路应有标识。*4401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包括药材)的验收、贮存、保管应严格执 行国家有关规定。1.相关管理文件。2.贮存规定(按国家有关规定,专库、双人双锁监控等) 。 3.有无购入批件,验收、入库、领用、发放记录。4.抽查账、物、卡相符情况。4407 易燃、易爆和其它危险品的验收、贮存、保管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1.现场检查相应的储存条件,安全、防火设施。 2.验收、入库、发放记录;账、物、 卡相符情况。 3.检查高温季节的降温措施及温度控制记录。 4.检查在室外或敞开式库房的腐蚀性物质、易爆性物料等,看标识是否脱落,易造成混 淆和差错,发现此现象时,应制定纠偏措施。4501 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贮存,贮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复验。1.通过稳定性考察或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确定物料有效期。 2.对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查复检期及有效期制定的实验依据。 3.近有效期时,应按规定复检,复检后,需给定修改后的贮存期,不得无限期延长有效期 4.储存过程中发生特殊情况时需复检。 5.查相应的管理文件, 包括对记录、 归档的要求。*4601 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应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式样、文字相一 致。1.相关的管理文件,包括印刷版本的管理及对供货商的特殊要求,防止印刷过程中可能 发生的混淆和差错。 2.建立标签标准,包括文字内容、颜色装饰性内容、纸质、规格、核对用边码(在 印刷包装材料 时,易于检查出来)或计算机条码等。 3.抽查标签标准,看标签是否按文件管理的要求管理,即有起草、复核、批准等手续。15

    4602 标签、使用说明书应经质量管理部门校对无误后印刷、发放、使用。查印刷包装材料相关管理文件、设计审核表。4603(新增) 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药品包装物,应按标签管理 查管理规定及现场查看 4701 标签、使用说明书应由专人保管、领用。1.相关的管理文件。2.质量管理部门是否设专人负责标签管理。 3.订货合同须附标准,验收时须质量管理部门专人按标准核对。 4.仓储部应设专人负责保管、发放,车间设专人负责领用。4702 标签、使用说明书应按品种、规格专柜(库)存放,应凭批包装指令发放, 应按照实际需要量领取。1.查相关管理文件,看是否明确规定标签物料平衡的允许范围,非指定人员不得随意替 代指定人员履行标签管理的责任。 2.专人专库或专柜上锁。3.现场抽查是否按批包装指令规定的领取数量发放。4703 标签应计数发放,由领用人核对、签名。标签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 应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残损标签或剩余标签应由专人负责计数销毁。1.相关管理文件中是否明确规定标签数平衡的计算方法2、每批均需进行标签的数额平衡计算,计算结果应列入批包装记录。3.查领、用、退回、销毁数量是否纳入批生产记录中。从实际批生产记录中查标签数额平衡情况。*4704 标签发放、使用、销毁应有记录。1.查是否有已打批号或包装过程中出现的废标签的处理规定。 2.检查是否有成批或量大的不合格标签销毁的方法的规定,在规定中规定销毁时应详细 记录被销毁标签的品名、规格、销毁数量、销毁日期、销毁方式、质量保证部(QA) 监控员签字等。 5.按规程进行现场检查。 3.包装操作中用于印刷标签的设备应加以监控,以确保所有印刷的内容与所包装操作的 实际情况相符合。 4.批包装记录中应附一张已打印批号的标签的样本,如包装过程中使用了二个不同批号 的标签,则应分别各附一张样本。五、卫【检查核心】生卫生是防止和消毒药品在生产过程中遭受污染的重要措施,卫生涉及环境、人员、厂房、 设备、仪器、物料、容器、清洁剂、洁具和工艺过程等各个方面。应制定各种书面规程,确保 药品生产全过程处于良好的卫生状态。【检查条款及方法】 4801 药品生产企业应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应制定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由专 人负责。 。1.应制定药品生产须遵循的清洁规程。清洁规程应尽量详细,以使不同人员以及不同药 品生产时,均能达到预期的清洁要求。 2.视实际情况,车间不一定设废物间,但需使用有醒目标志的适当容器,及时处理生产 中的废弃物。16

    4802 (新增)洁净室(区)内应使用无脱落物、易清冼、易消毒的卫生工具,卫生 工具应存放于对产品不造成污染的指定地点,并限定使用区域。 1、查管理制度 2、现场查看 4901 药品生产车间、工序、岗位应按生产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制定厂房清洁 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 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1.检查不同洁净区的厂房清洁规程,内容包括条款各要点。 2.相应记录中包括在批生产记录及批包装记录有关清洁及清场部分,也可采用工作日志 的方法记录。4902 药品生产车间、工序、岗位应按生产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制定设备清洁 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 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1.清洁规程应足够详细,通常包括以下各个方面: 1.1 不同设备清洁人员的职责;1.2 清洁方法和程序,必要时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3 所用工具、清洁剂、浓度或稀释方法;1.4 设备拆洗方法和安装方法,以确保清洁效 果; 1.5 取去上一批的标识;1.6 清洁、消毒或灭菌的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时间、冲 洗次数等; 1.7 根据品种和产品工艺特点,规定生产结束后至清洁之间的最长允许时间; 1.8 已清洁设备可保留的时间最长,在再次使用前,对设备进行再清洁的方法; 1.9 规定清洁后设备中可接受的残留量标准,并说明理由。 2.设备清洁条件。2.1 多品种生产线在换产品时,必须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 2.2 在同一设备连续生产同一品种时,应在规定的批次间隔内对设备进行清洁;· 19 ·2.3 如有影响产品质量的残留物,更换批次时,应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 2.4 无菌生产设备清洁完成后,应将设备和管路中的水排空,必要时作干燥处理; 2.5 无菌生产设备采用高压饱和蒸汽灭菌时, 应在温度较低的地方放置生物指示剂或温度 传感器; 2.6 使用甲醛作为灭菌剂时,应对设备、容器表面的甲醛残留物进行检测。4903 药品生产车间、工序、岗位应按生产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制定容器清洁 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 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 (同 4901 款)1.生产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卫生规程,包括人员、设备、厂房、容器、卫生间、洁具间、 清洗间、生产过程中设备、管理的清洁和消毒等(参见清洁验证的内容) 。 2.检查规程的执行情况,特别注意清洁工具及清洁用具的使用、清洁及贮存过程中的污 染措施。 3.不同洁净区域或操作间是否有相应的清洁规程,清洁规程的内容是否齐全、具有可操 作性。4.检查清洁和消毒记录(检查方法同 4901~4902 条) 。4904(新增)原料药生产更换品种时,应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在同一设备连续 生产同一品种时,如有影响产品质量的残留物,更换批次时,也应对设备进行彻底17

    的清洁。 1、查清洁 SOP 2、查清洁验证 3、查换产品清场记录及检查结果。 5001 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1.相应的卫生管理文件。 2.吸烟、喝饮料及存放食品等个人杂物仅限于生产区外的指定场所。 3.抽查更衣柜、生产区橱柜,是否有食品及其他杂物。5101 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置不得对洁净室(区)产生不良影响。1.盥洗室应有冷热水、洗涤剂/消毒剂并安装烘手器,方便人员清洁/手消毒。 2.盥洗室应与生产区隔离,但应方便员工使用。 3.有相应的卫生管理及清洁规程,有专人负责清洁。5201 工作服的选材、 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相一致, 并不得混用。洁净工作服的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物。1.工作服的管理文件。2.不同的洁净要求工作服的选材是否合理。 3.广义的工作服应包括衣、裤、帽、鞋、短袜等。5202 无菌工作服应能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1.是否有无菌工作服管理文件及穿戴的操作规程。 2.现场查看工作式样的穿戴方式的合理性。5203 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 工作服洗涤、灭菌时不应带入附加的颗粒物质,应制定工作服清洗周期。1.查平面布置图,看不同洁净区的工作服是否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 2.查相关的管理文件,看清洁、消毒或灭菌方法及记录。 3.清洗时不得带入颗粒脱落物。 级以上区域的洁净工作服应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整理1.应设置不同洁净区使用的工作服清洗、整理、存放的洗衣间。 2.300,000 级的洁净工作服可在非洁净室(区)洗衣房内洗涤、干燥、整理。 3.100,000 级以上(含 100,000 级)区域的洁净工作服应在洁净区(室)内洗涤、干燥、 整理,必要时应按要求灭菌。4.10,000 级以上无菌操作区使用的工作服通常在 10, 000 级洗衣间清洗,并经灭菌后送入无菌区。 5.清洗、消毒或灭菌的记录。 6. 清洗、消毒或灭菌的时间及使用期限的标识。 7.是否有减少污染的措施,如同一级 别工作服,因不同工段污染情况不同,但只使用同一洗衣机时,是否分批洗涤。8.特 殊品种、特殊要求或从事阳性菌操作工作服的清洗是否有必要的防污染措施。9.参见 《示例与参考》 。5301 洁净室(区)应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人员数量应 严格控制,对进入洁净室(区)的临时外来人员应进行指导和监督1.进入洁净区人员数量应有限定。 2.检查对外来人员进入洁净室(区)的管理文件、批准程序及进入洁净室(区)的等级 制度。3.现场检查对外来人员进行监督、指导的执行。5302 (新增) 无菌操作区人员数量应与生产空间相适应, 其确定依据应符合要求。1、查看图纸及确定依据 2、生产人员数量18

    5303 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包括维修、辅助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 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参见《生物制品 GMP 检查指南》 。5305 从事生物制品生产操作的人员应与动物饲养人员分开。参见《生物制品 GMP 检查指南》 。5401 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100 级洁净室(区)内操作人员不得裸手操作,当不可避免时手部应及时消毒。 。1.检查相关的管理文件。 2.现场检查是否有使用化妆品、佩戴饰物、裸手直接接触药品的现象。 3.100 级洁净室(区)内操作人员是否裸手操作,裸手操作是否可能与产品、容器口或容 器盖内表面接触,有污染产品的风险。4.无上述风险而不得不裸手操作时,手部是否 经常消毒,现场是否有消毒设备,有无书面规程,查执行情况。5501 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 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1.查相关的管理文件及操作规程。 2.查消毒期限、措施方法。 3.查清洁剂、消毒剂的选择及培训。 4.查环境监控计划及相关记录。5501 (新增)应制定消毒剂的配制规程并有配制记录。 查相应的 SOP 及配制记录 5601 药品生产人员应有健康档案, 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应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1.查相关的管理文件,是否包括健康体检工作的主管部门(或专人负责) 、体检对象、体 检项目、体检不合格人员的处理、体检造册登记、体检档案的建立等内容。 2.是否有人员健康体检档案。3.抽查人员健康体检档案。5603 患有传染病、皮肤病、皮肤有伤口者和对生物制品质量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的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进行操作或进行质量检验。 查管理文件六、验【检查核心】证验证是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 明的一系列活动。预期结果即是原则上的合格标准。 验证是制药企业定标及达标运行的基础。验证文件则是有效实施 GMP 的重要证据。已验证 过的状态必须监控。【检查条款及方法】 *5701 企业应有验证总计划,进行药品生产验证,应根据验证对象建立验证小组,提 出验证项目,制定验证方案,并组织实施。1.验证组织机构中,企业主管生产和质量的负责人及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必须对验证负 责,但验证小组的形式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供货商及咨询公司参与的验 证文件须本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签名认可。 2.制定验证总计划:企业应制定验证总计划(Validation Master

    行验证的各个系统、 验证所遵循的规范、各系统验证应达到的目标,即验证合格标准和实施计划。验证总 计划应包括生产工艺、清洁程序、分析方法、中间控制测试程序以及计算机系统的验 证。此外,应还规定起草、审核、标准和实施验证各阶段工作人员的职责和要求。对 质量有重要影响的系统和程序不得遗漏;检查验证总计划中是否有偏差讨论和最终评 估的要 3.是否按验证总计划制定了各系统及工艺验证计划并实施验证。 4.验证后应建立日常监控计划,检查是否制定监控计划。 5.回顾性验证不要求有事先制定的验证方案,但要求有说明产品质量及系统稳定的数据 资料,查企业产品及系统(如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即 HVAC 等)日常监控数据的年度 总结报告,查偏差调查处理报告。*5702 药品生产验证内容应包括空气净化系统、 工艺用水系统、 生产工艺及其变更、 设备清洗、主要原辅材料变更。1.厂房及空调净化系统(HVAC) 。 1.1 按 HVAC 验证计划检查安装确认(IQ) 、运行确认(QQ)记录,查压差表校准记录。 1.2 查厂房验证方案、验证报告;查生产区温、湿度要求;洁净区主要厂房换气次数的设 计与实测结果;查验证后是否建立洁净区厂房环境监控计划;平面布置图是否显示压 差表位置、气流方向。 1.3 抽查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原始记录,抽查过滤器更换记录,检查日常生产环境监控测 试结果,看结果超标时的处理措施。 1.4 查空气净化系统的送、回风系统管理图,并抽查验证或测试的结果。 1.5 检查产尘工序的捕尘设施,是否有捕尘处理设施,以避免交叉污染的发生;操作室是 否保持相对负压;其空气净化系统是否利用了回风,在回风处理中,过滤系统时否 有效,有无验证数据和材料;不利用回风的直排式,是否有粉埃收集装置并有防止 空气倒流的措施。 1.6 回风不宜直接与新风管相接,以防止室外空气直接进入洁净区,造成污染(如图 6 所 示,系统临时故障时,室外空气易通过回风管进入室内,造成污染) 。· 22 ·2.工艺用水系统。 2.1 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 2.2 饮用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企业自制饮用水系统要查系统验证报告,并看水质定 期测试的结果; 2.3 纯化水及注射用水系统要检查安装确认(IQ) 、运行确认(OQ) 、性能确认(PQ)记录, 特别要检查验证期间纯化水使用回路的微生物监控结果,贮罐呼吸过虑器的完 好 性; 2.4 验证完成后是否有系统操作规程及监控计划,应有制水工艺流程图、包括各功能段设 置、使用管路(回路) 、取样点位置及编号、各段水质控制标准、警戒限度及纠偏限 度、监控频率; 2.5 纯化水系统要查防污染措施,如何对贮罐及管路进行清洁及消毒,采用的方法、频率 和实际效果;20

    2.6 检查年度总结报告(如运行超过一年) ,看系统运行是否稳定可靠,看偏差原因及纠 正措施,要查系统出现偏差时,是否对受影响的批作过增补试验,并从结果评价偏 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7《中国药典》2000 年版对纯化水无微生物要求,但我国 GMP 规范(1998 年修订)要求 工艺用水不得低于饮用水标准,我国饮用水标准为细菌总数<100 个菌/ml;总大肠 菌群<3 个/L。因此,应采取措施控制纯化水系数微生物污染。欧洲药典甚至要求纯 化水的细菌内毒素应控制在 0.25EU/ml 以内。因此,制药企业对纯化水系统的微生 物控制切不可掉以轻心。 3.生产工艺验证。 3.1 工艺验证的基础是工艺设备及辅助系统已经完成,符合设定要求。 3.2 在工艺验证中应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监测并以正式记录形式存放在验证文件中。 与质 量无关的参数,如为将能量消耗或所用设备减到最少而控制的变量,毋需包括在工 艺验证中。 3.3 查三批产品(有代表性)验证的完整记录,看工艺运行是否稳定,特别要看这三批生 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处理意见。 3.4 检查三批验证产品的批档案,看是否符合 GMP 可追溯性的要求,是否存在某物料无标 准生产的偏差。 3.5 无菌产品验证应检查验证试验产品灭菌的所有文件,该批产品用水的检验结果。 3.6 如系无菌操作的产品,应注意检查以下验证的内容和结果: ◇ 容器、设备(灌装器具、接受容器)灭菌程序验证的验证报告; ◇容器干热灭菌验证数据;◇生产人员无菌工作服的清洁、灭菌记录;◇无菌生产环境 的监控数据。 3.7 原料供货商可作为原料的项目来看待,主药供货商变更时,应按变更管理规程进行验 证或必要的试验。必要时,查进货验收记录。 3.8 抽查工艺规程,看工艺改变时,有无变更的验证依据和记录。 4.清洁验证。 4.1 如果多个产品使用某些公用设备,且用同一程序进行清洁,则需选择有代表性的产品 做清洁验证。应根据溶解性、清洗难度,以及由活性、毒性和稳定性计算出的残留 量作为清洁验证的合格标准。· 23 ·4.2 少量有机物残留及水分能促进微生物生长, 可能经一段时间后产品才产生有害的降解 产物,因此,应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后监测清洁验证的效果,以确定清洁后清洁状态 可以保持的最长时间。 4.3 设备的清洁程度可用化学或仪器方法测试。目测能检测到用取样和/或分析方法检测 不到的集中在小面积上的严重污染,清洁验证的合格标准应包括“目标合格” 。 4.4 清洁验证合格标准的制定原则: ◇FDA 不打算为清洁验证设立一个通用方法或限度标准。那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药品生产 企业使用的设备和生产的产品千差万错,确立残留物限度不仅必须对所有有关物质有 足够的了解,而且所定的限度必须是现实的、能达到和能被验证的。 ◇企业应根据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设备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能实现并能通过适当21

    的方法检验的限度标准。合格标准由企业自己确定。化学原料药清洁验证,参见《原 料药 GMP 检查指南》和《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2003) 。 4.6 新生产线的清洁验证一般可在试生产(产品验证)阶段进行,应检查: ◇选择的清洁参照物及理由;◇取样点位置;◇清洁达到的标准;◇取样的方法; ◇是否只取最终淋洗水样(直接简单淋洗水样的代表性比较差,通常需要将用以最终 清洁的水循环一段时间,或采用搅拌方法,使水样有较好的代表性) ,进行检验,证明 达到清洁标准。 4.7 有无清洁验证规程,规程中是否规定清洁方法(使用什么水或清洁剂、温度、压力、 时间、经清洁后设备可贮存的最长时间) ,同品种批之间的清洁、品种变更时的清洁 是否有明确规定和记录。 4.8 清洁验证采用的检验方法如不是药典规定的法定方法,应进行方法验证。*5703 关键设备及无菌药品的验证内容应包括灭菌设备、药液滤过及灌封(分装) 系统。检查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设备(包括重要检验仪器)的验证情况,应注意试验的依据和原 理的正确性。 1.供货商提供的安装确认(IQ)和运行确认(OQ)方案,可供参考,但需企业验证主管 部门认可,按验证管理规程经质量保证部门(QA)批准后设施。 2.设备验证的概念是设备的安装确认(IQ) ,运行确认(OQ) ,因此检查的范围应是安装 确认(IQ)及运行确认(OQ) 。3.检查设备所带计量仪表是否按规定校准。 4.检查安装确认(IQ)和运行确认(OQ)资料,看设备能力指标是否达到供货商技术资 料或设计单位的标准。 5.使用适当替代品或正常原料,进行工艺验证,检查方法可参考 5702 条。*5801 生产一定周期后是否进行再验证。按以下各点,检查企业再验证设施情况: 1.法规规定的再验证。 1.1 企业对再验证应有明确规定,如:高效过滤器的检漏试验,通常一年一次;无菌分装 或无菌灌装线的培养基灌装试验,通常一年一次,标准参见《药品生产检验指南》 (2003)有关章节。1.2 与验证相关的仪表和仪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校准。 2.对验证其他形式的说明。 2.1 可以按产品(可计量指标) 、生产环境、水系 统、投诉、不合格批号原因等进行调查,查什么系统已发生变化,应进行大检修或 作适当调整,然后针对具体情况制定· 24 ·验证计划进行再验证,这即是变更性再验证。 2.2 可采用年度总结的形式,进行趋势分析,如正常生产收集的数据稳定,说明已验证状 态没有发生漂移,生产运行始终处在良好的受控状态,此条件下,没有必要进行系统 的再验证。它的实际意义与回顾性验证相似。 2.3 因不经常生产、所生产批次有限,或使用经过验证的工艺,但设备已有某种变更,无 法从连续生产中得到数据时,可开展同步验证。同步验证所得的产品,应进行适当的 稳定性考察,符合要求后方可放行销售。此外,应对留样的稳定性继续进行考察,确 保产品质量。22

    *5901 验证工作完成后应写出验证报告,由验证工作负责人审核、批准1.某一系统所有验证活动完成后,是否同时完成相应的验证报告。 2.验证各个阶段的工作全部完成后,是否准备有一份验证小结。特别要注意偏差、处理 和评估意见。3.按验证总结计划完成验证后,应有一个项目的总结报告。6001 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分析内容应以文件形式归档保存,验证文件应包括验证 方案、验证报告、评价和建议、批准人等。1.检查验证文件及内容的组成是否完整。完整的验证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1 验证方案: ◇验证的目的和设施的前提条件;◇验证采用的方法或程序;◇取样方法和检测方法、 合格标准;◇生产过程所使用的检测设备的校准;◇验证原始检测数据记录、结果; ◇批准项目,必要时可注册再验证的周期;◇验证报告。 1.2 验证结果的总结报告、验证结论等。 2.验证文件是否具有可追溯性;查验证文件是否有编号系统,保证验证的各种资料可互 相查证。3.验证文件应有验证资料一览表。 4.产品验证文件是否由质量保证部门(QA)按文件要求归档。七、文【检查核心】件实施 GMP 必须有良好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能够避免信息由口头交流所可能引起的差错, 并保证批生产和质量控制全过程的记录具有可追溯性。 企业必须有质量标准、 生产方法、 指令、 标准操作以及各种记录。【检查条款及方法】 6101 企业是否有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记录。 6102 企业是否有厂房、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等制度和记录。 6103 企业是否有不合格药品管理、物料退库和报废、紧急情况处理等制度和记录。 6104 企业是否有环境、厂房、设备、人员等卫生管理制度和记录。 6105 企业是否有对人员进行本规范和专业技术等培训的制度和记录。1. 相应的管理制度。2. 制度的执行情况及记录。6201 企业是否制定产品生产管理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 规程、批生产记录等,其内容是否符合规定。1.查是否按所生产药品的品种制订相应的工艺规程,工艺规程的内容是否齐全,能否作 为该品种生产的技术标准。工艺规程的内容与该品种的生产质量实际要求是否· 25 ·相符合。工艺规程(Master Formula)的内容通常包括: 1.1 品名以及代号;1.2 产品有效期(可附稳定性考察总结,证明有效期制定有据可查) ; 1.3 产品剂型、规格和批量; 1.4 所有原辅料清单(阐明每一原料的名称、代号和用量,对加工过程中可能消失的物料 应作说明) ; 1.5 最终物料平衡限度,必要时,还应说明中间产品的物料平衡限度; 1.6 主要设备一览表及说明;23

    1.7 关键设备的准备(如设备的清洗、组装、校验、灭菌等)方法或相应的方法编号; 1.8 详细的加工步骤(如物料的核对、预处理、加入物料的顺序、混和时间、温度等) ; 1.9 中间控制方法及其合格限度; 1.10 半成品的贮存要求,包括容器、标签及特殊 贮存条件; 1.11 必要的安全、避光等特别注意事项。 2.标准操作规程或岗位操作法的制订,是否内容具体,可操作并符合生产实际。内容通 常包括: 2.1 生产操作方法和要点; 2.2 重点操作的复核、复查; 2.3 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控 制; 2.4 安全和劳动保护; 2.5 设备维修、 清洗; 2.6 偏差调查处理和报告; 2.7 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 3.抽查批生产记录,是否具有可追溯性,填写的内容与所制订的工艺规程以及相关的标 准操作规程是否相符合,内容通常包括: 3.1 产品名称、生产批号、批次量、生产日期; 3.2 操作者、复核者的签名; 3.3 有关设备、生产操作、介质、清场等记录; 3.4 有关生产阶段的产品数量; 3.5 物料平衡的计算; 3.6 生产过程的控制记录; 3.7 特殊问题记录如偏差记录、调 查、评估等内容。6301 企业是否制定产品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药品的申请和审批文件;物料、中 间产品和产品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操作规程; 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 批检验记录 等。其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按要求检查相关的管理文件。6401 是否建立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查、批准、撤销、印制及保管的管理制度。1.文件管理的文件。2.文件分类、编号管理文件。 3.起草、修订、审核、批准、颁发、分发、复印、过期文件收回、归档等规定。6401 分发、使用的文件是否为批准的现行文本。已撤销和过时的文件除留档备查 外,是否在工作现场出现。1.生产现场是否有与岗位操作相关的现行版本的文件。 2.查过期文件的收回情况及记录。3.现场是否有未经批准的或过时作废的文件。6501 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规定。1.文件的标题是否能清楚地说明文件的性质。 2.各类文件是否有便于识别其文本、类别的系统编码和日期。 3.文件使用的语言是否确切、易懂。4.数据表格是否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填写。 5.文件制定、审查和批准的责任是否明确,并有责任人签名。八、生产管理【检查核心】生产必须严格遵循第七章所述的各种文件,以确保所生产药品的质量。【检查条款及方法】 *6601(新增)药品应严格按照注册批准的工艺生产。 查工艺规程、SOP 与注册工艺的一致性 *6602 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规程不得任意更改,如需更改时应 按规定程序执行24

    1.规程内容是否齐全,能否作为药品生产的技术标准;内容与该品种的生产质量的实际 要求是否相符合。 2.工艺规程的修订,是否按制订时的程序办理修订审批手续。 3.操作规程的修订,内容是否具体,可操作并符合生产实际。 4.检查中常见的缺陷是:文件编制不符合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文件重复过多,形式不 成系统,文件内容缺乏可操作性,如缺乏温度、流量、压力、浓度、搅拌速度、时间、 淋洗次数等控制参数。5.标准操作规程的修订,是否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6701 每批产品应按产量和数量的物料平衡进行检查。如有显著差异,应查明原因, 在得出合理解释、确认无潜在质量事故后,方可按正常产品处理1.物料平衡限度是否列入工艺规程/批生产记录。 2.检查物料平衡是否按生产工序并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 3.出现偏差时的记录,偏差情况的调查处理、分析及结论。4.应重点检查印刷包装材料 的物料平衡情况。5.对物料平衡的确认,有无质量管理部门或车间主管人员的审核。6801 批生产记录应及时填写、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 核人签名1.空白的批生产记录发放之前,应当检查版本是否正确,并建立发放记录。 2.批生产记录是否具有可追溯性。3.批生产记录中有无偏差记录、调查、评估的内容。 4.审查填写的内容与所制订的生产工艺规程以及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是否相符合。 5.审查填写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数据是否完整。6.记录填写是否及时,字迹清晰。 7.记录有无操作人、复核人签名。8.返工应有相应的返工记录。6802 批生产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应在更改处签名, 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记录保持和更改方式是否正确。6803(新增)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记录的保存和管理是否符合规定。*6804(新增)原料药应按注册批准的工艺生产。批生产记录应反映生产的全过程。 连续生产的批生产记录,可为该批产品各工序生产操作和质量监控的记录 查原料药生产工艺与批准工艺的一致性,查批记录 *6901 药品应按规定划分生产批次,并编制生产批号。1.是否由批号编制系统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确保每批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或产品 都有特定的批号。 2.批号编制系统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是否能够确保同一批号不会重复出现。 3.批号给定后是否立即记录(如记录在工作日记中) ,批号记录的内容应包括给定批号的 日期、产品名称和批量。7001 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并将相关记录纳入下一批生产记录中。1.检查相关的管理文件。2.检查实际确认的记录,并现场抽查。3、查批记录7002 生产中应有防止尘埃产生和扩散的有效措施。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技术手段或管理措施来防止交叉污染,例如: 1.在隔离区内生产药品(如青霉素、活性疫苗、活菌制剂以及某些生物制品)或采用阶25

    段式生产方式(时间隔离) ,生产一阶段后随即进行清洁。 2.有适当的缓冲间、压差及空气净化手段。3.设直排风或减少循环风量。 4.在易发生交叉污染的生产区内,操作人员穿戴防护服。 5.采用有效的清洁和降低污染的方法/程序。6.使用“全封闭生产系统” 。7.对残留物进 行检测。8.表明生产区域、设备的清洁状态。*7003 不同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操作间同时进行。 *7004 有数条标准线同时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其他有效防止污染和混淆的设施。1.检查相关的管理文件。2.同一室内是否同时或连续生产不同的产品。 3.是否采取有实效的设施或措施。*7005 无菌药品生产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不得回收使用。1.检查相关的管理文件。2.按国家标准规定不得重复使用的玻璃瓶是否回收使用。 3.检查其包装材料的购入、领取、发放、使用记录。7006 生产过程中应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喷雾物或生物体等引起 的交叉污染。1.检查相关的管理文件。2.检查采取的措施或设施。7007(新增)无菌药品生产中,应采取措施避免物料、容器和设备最终清洗后的二 次污染。 查看管理制度 现场查看 7008 无菌药品生产用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设备和其他物品的清洗、干燥、 灭菌到使用时间间隔应有规定。1.检查相关的管理文件。2.是否有清洗、干燥、灭菌到使用的最长贮存时间规定,并有 状态标记。7009 无菌药品的药液从配制到灭菌或除菌过滤的时间间隔应有明确规定。1.检查相关的管理文件。 2.查保证间隔时间内完成灭菌或除菌过滤的设备生产能力,计 算其能否保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7010(新增)无菌药品生产用物料、容器、设备或其他物品需进入无菌作业区时应 经过消毒或灭菌处理。 查管理规定及现场查看 7009 每一生产操作间或生产用设备、容器是否有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名称、批号、 数量等状态标志。1.检查相关的管理文件。 2.查物料、中间体容器、主要生产设备是否有适当标志标明被 加工产品或物料的名称及其含量或效价、批号。7011 非无菌药品的液体制剂的配制、过滤、灌封、灭菌等过程应在规定时间内完 成。1.检查相关的管理文件。2.查生产记录,看规程的实际执行情况。*7012 非无菌药品的软膏剂、眼膏剂、栓剂生产中的中间产品应规定贮存期和 贮存条件。1. 相关管理文件。2.检查储存期、储存条件。3.检查保证其储存期的设备、设施条件。26

    7013 生产中的中间产品应规定贮存期和贮存条件 查看管理规定和现场查看 7014 原料药生产使用敞口设备或打开设备操作时,应有避免污染措施。相应的管理文件和现场检查。7015(新增)药品生产过程中,不合格的中间产品,应明确标示并不得流入下道工 序;因特殊原因需处理使用时,应按规定的书面程序处理并有记录。 查看管理文件及记录 7016(新增)药品生产过程中,物料、中间产品在厂房内或厂房间的流转应有避免 混淆和污染的措施。 查看管理文件及现场查看物料标识及存放 *7017 应建立原料药生产发酵用菌种保管、使用、贮存、复壮、筛选等管理制度, 并有记录。 查看管理制度及记录 *7101 应根据产品工艺规程选用工艺用水,工艺用水应符合质量标准。1.查所选用的工艺用水的合理性。2.工艺用水应制订微生物或细菌内毒素限度标准。7102 (新增) 工艺用水应根据验证结果, 规定检验周期, 定期检验, 检验应有记录。 。1.水质控制的检验周期及检验项目。2.检验记录。3.取样及使用点的设置及监控结果。 4.验证?7201 产品应有批包装记录,批包装记录的内容应包括:待包装产品的名称、批号、 规格;印有批号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以及产品合格证;待包装产品和包装材料 的领取数量及发放人、领用人、核对人签名;已包装产品的数量;前次包装操 作的清场记录(副本)及本次包装清场记录(正本) ;本次包装操作完成后的检 验核对结果、核对人签名;生产操作负责人签名。1.检查包装操作以下内容: 1.1 药品名称、批号、待包装品数量、预计产量;1.2 包装日期和时间; 1.3 各重要工序操作人员及包装作业负责人签名;1.4 包装机/包装线编号; 1.5 关键检查(如批号、有效期、标签数)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 1.6 批包装记录中应附所用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1.7 包装前后的清场记录; 1.8 印刷包装材料数额统计;1.9 报废印刷包装材料处理记录;1.10 废品数量、抽样量、 实得产量数据; 1.11 超出规定范围时进行调查处理的说明。 2.批包装记录是否纳入批生产记录。7202 药品零头包装应只限两个批号为一个合箱, 包装箱外应标明合箱药品的批号, 并建立合箱记录1.查相关的管理文件。2.查合箱情况的记录。3.查包装上的批号及数量标识。7203 原料药生产中,对可以重复使用的包装容器,应根据书面程序清洗干净,并 去除原有的标签。容器被重新使用时,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清洁,并去除以前所有的标签7301 每批药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应由生产操作人员清场,填写清场记录。清 场记录内容应包括:工序、品名、生产批号、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结果、 清场负责人及复查人签名。清场记录应纳入批生产记录。27

    1.查相关管理文件。2.查清场的操作规程。3.清场记录可作为批生产记录的内容,纳入 批生产记录。 4.生产操作现场比较复杂时,可设清场合格证并由清场人员及复查人签名。九、质量管理【检查核心】质量管理部门独立于生产管理部门,这是 GMP 的基本原则。质量管理包括取样、质量标 准、检验、组织、文件、物料或产品审核批准放行等方面。物料或产品未经质量管理部门认定 合格前不得发放使用或投放市场。【检查条款及方法】 7401 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应负责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验,应 受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并能独立履行其职责。1.组织机构和职责的审查。 2.除质量管理部门外,任何部门或个人均无权对物料或产品作出发放使用或投放市场的 决定。 3.企业负责人有权委托其部属分管质量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但一旦出现产品质量事故 时,企业负责人仍负有法律责任。 4.药品生产的质量责任由参与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共同承担,质量管理部 门及生产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参见 0301 条相关说明。7402 质量管理部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 应有与药品生产规模、 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场所、仪器、设备。1.质量管理部门应当有受其支配的实验室。 2.质量管理部门及实验室配置的设施、人员是否足以对起始原料、包装材料和药品进行 取样、检查、检验并对洁净区环境进行检测。*7501 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和修订物料、 中间产品和产品的内控标准和检验操作规 程,应制定取样和留样制度。1.质量管理部门职责中是否予以明确。 2.质量标准和测试方法应与国家批准的标准一 致。 3.企业可制订物料(起始原料、溶剂、辅料、包装材料) 、药品的内控标准。 4.质量标准、取样计划、测试程序、变更管理等文件,应由相关部门起草,并由质量管 理部门审核、批准。 5.每批产品的留样是否保存至有效期后一年。 6.产品的留样是否以最终包装或模拟包装形式在标签注明的条件下保存。· 30 ·7.物料或药品的留样量是否满足两次复检的全项检验量。 8.是否有取样和留样样品的管理规程。9.检查留样观察记录。7502(新增)原料药留样包装应与产品包装相同或使用模拟包装,应保存在与产品 标签说明相符的条件下,并按留样管理规定进行观察。 查管理程序及记录和现场检查 7503 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检验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标准品(或对照品) 、 滴定液、培养基、实验动物等管理办法。28

    1.质量管理部门职责中是否予以明确。2.相关的管理文件。 2.1 药品生产应有合适的标准品(或对照品) 。标准品(或对照品)的来源、储存、使 用应有完整记录。 2.2 从法定机构购入的标准品可直接使用;无法从法定机构获得标准品时,可自制工作对 照品,工作对照品应按规定制备、鉴别、测试、批准、储存,并定期复验,保存相 应的记录 2.3 二级参考标准品在第一次使用前, 应当与基本参考标准品进行比较, 以确定其适用性。 每批二级参考标准品应根据书面规程,定期确认其适用性。 2.4 应按书面规程配制试液、标准溶液并贴有标签,标明使用期限。 2.5 应有培养基配制,菌种保存,检定菌传代、发放等方面的规定。 2.6 应有试剂、试液、滴定液配制、复核、管理和复标的书面规程。7504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使用由国家药品检验机构统一制备、标化和分发的国家 标准品,应根据国家标准品制备其工作标准品。 查看标准品的使用和存放。 *7505 质量管理部门应有物料和中间产品使用、成品放行的决定权。1.查质量管理部门职责。2.不合格物料、中间产品不能在生产中使用。 3.查物料、中间产品、产品项目出现不合格时的处理规程及记录,看质量管理部门是否 按要求履行其职责。*7506 生物制品生产用的主要原辅料 (包括血液制品的原料血浆) 应符合质量标准, 并由质量管理部门检验合格签证发放。 *7507 药品放行前应由质量管理部门对有关记录进行审核。 审核内容应包括: 配料、 称重过程中的复核情况; 各生产工序检查记录; 清场记录; 中间产品质量检验结果; 偏差处理;成品检验结果等。符合要求并有审核人员签字后方可放行。1.查质量管理部门职责。2.质量现场监控点的设置、监控项目、方法、标准和频率,监 控情况的确认及记录。3.现场监控的操作规程。4.批生产记录的审核及相关的管理文 件。5.审核项目及内容、审核结论、审核记录、审核人签字。6.产品放行的批准签发, 批准签发签字。7.审核放行。8.检查企业是否仍遵循只凭检验报告出厂的做法,即事 实上,质量管理部门对生产过程及偏差审核、评估的职责形同虚设。 9.产品的质量审核、最终评估的内容应包括:生产条件;在线控制试验的结果;生产(包括包 装)文件及记录;偏差调查处理回路;产品结果与质量标准的相符性;以及对产品最终包装的 检查。*7508 质量管理部门应审核不合格品处理程序。1.查质量管理部门职责中是否明确有不合格品处理的职责。 2.不符合设定质量标准或其他有关质量要求的药品是否作不合格品论处。 3.如回顾性检查结果说明可以将某种情况下的不合格药品返工时,返工后的药品是否完 全符合质量标准和其他有关质量要求,需查历史数据。 4.查不合格品处理程序有关返工处理的规定,如什么情况允许返工,返工产品需做什么 补充试验,返工是否有返工记录。5.是否制订相关规程,阐明返工的先决条件、程序 和特殊要求。6.从市场退回的制剂经检验合格,不得给予新批号并更改原来的有效期。 7.当不得返工药品或回收产品只能作不合格品销毁时,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操作规程29

    (SOP)要求。 8.药品最初无菌检查失败的样品不得以重新抽样复检的方法放行,应对无菌检查不合格 原因开展深入调查,经评估后决定处理方法。*7509 质量管理部门应对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取样、检验、留样,并按试验 原始数据如实出具检验报告。1.查质量管理部门职责。2.相关的管理文件和操作规程。 3.检查质量检验原始记录,看记录是否规范,如含量测试应为双份;重要计算有第二人 复核;数据异常或偏差时,有调查报告等。 4.检验是否按规定的方法和质量标准进行。 5.每批产品的留样应当保存到有效期后的一年,或该批产品分发后的三年,以保存时间 长的日期为准。6.检验报告是否纳入批生产记录。7510(新增)无菌药品成品的无菌检查应按灭菌柜次取样检验。 7511 原料药生产用的物料因特殊原因需处理使用时,应有审批程序,并经企业质 量管理负责人批准后发放使用查相关偏差处理规程。因特殊原因需处理使用未经检验合格或某非关键项目不合格的物 料时,应作偏差论处,须由质量管理部门认可,必要时报企业分管负责人批准;整个过程须有 完整的偏差处理记录,以便必要时进行追溯调查及本指南的 7401 条。7513 质量管理部门应按规定监测洁净室(区)的尘粒数和微生物数。1.查质量管理部门职责。2.查相关管理文件和操作规程。3.是否规定监测时间、监测项 目。 4.监控计划的执行情况。5.监测结果及评价。6.监测记录、档案。7.测试结果不符合规 定时的纠偏措施。 8.无菌药品如出现无菌环境不合格情况,对所生产批应有详细的调查处理记录。7514 质量管理部门应评价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为确定物料贮存 期、药品有效期提供数据。1.质量控制部门是否在稳定性试验的基础上,按规定的贮存条件确定原料、中间产品及 成品的有效期。 2.质量管理部门是否有稳定性试验计划并遵照执行,内容包括: 2.1 对有关产品的完整描述。 2.2 阐明含量/效价、纯度物理特征等检验项目的检测方法,以及证明这些检验能够反映 药品稳定性的书面教材。 2.3 稳定性试验的批次数量要求:应有三批产品的稳定性考察数据,以确定有效期;每年 每品种至少留一批进行质量稳定性评估;正常生产的头三个销售批号通常应列入稳 定性考察计划。2.4 每一种药品的稳定性试验计划。 2.5 特定贮存条件的要求;如贮存条件可能会碰到高温、强光、高湿度或冷冻时,可另取 样品在此类严苛的条件下进行考察,积累稳定性数据。 2.6 足够的留样量的要求。2.7 试验数据的总结,包括对试验的评价和结论。 3.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包装材料发生重大变化时,质量管理部门是否经过试验确定产 品的稳定性后,再决定是否允许产品上市。7515(新增)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和执行偏差处理程序,所有偏差应有记录,重大30

    偏差应具有调查报告。 查偏差处理程序及调查报告,偏差台帐。 7601 质量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对主要物料供应商质量体系进行评估,并履行 质量否决权。当变更供应商时,质量管理部门应履行审查批准变更程序。1.检查企业供货商质量审计规程的内容、计划及相关记录 2.查质量管理部门及采购部门的质量审计是否包括主要原辅料、包装材料及标签。 3、供应商变更时,批准变更程序。· 32 · 7602 (新增) 企业应根据工艺要求、 物料的特性以及对供应商质量体系的审核情况, 确定原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装排风设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