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宁腿综合症的表现的表现在哪几个地方

RLS),该病又称为Ekbom综合征,其临床表现通常为夜间睡眠时,双下肢出现极度的不适感,迫使患者不停地移动下肢或下地行走,导致患者严重的睡眠障碍。该病虽然对生命没有危害,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国外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其患病率为总人口的1-10%,我国的患病率估计在。

原标题:不宁腿不安腿综合症症状表现

不宁腿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上,男女均可累及,但以女性为多,常反复发作,夜间或安静休息时为重,主要症状表现为:

1、下肢感觉异常:出现肢体不定部位蚁走感、虫爬感和游走不定的难以言状的不适,处于肌肉深层,有些病人诉在“骨头”内,这种感觉异常多限于下肢(膝和踝之间),主要在小腿区,有时把双足部和膝包括在内。一般为双侧对称性,左右交替出现者较为少见。上肢累及罕见,既使发生,程度比下肢轻得多。

2、腿动不安:由于双下肢一阵不适感仅几秒钟或1分钟即过,反复出现,工作忙时不发生,休息、下班、夜间甚为严重,故喜欢用走动来缓解不适,或不停地揉搓、捶打局部肌肉,除此之外,难以找到缓解不适的方法,躺在床上也翻来覆去移动下肢,严重者难以入睡。醒时、卧位或坐位休息情况下常发生小腿不自主的屈曲运动。

3、常伴有夜间肌阵挛:又称睡眠中周期性动作为睡眠中重复性的下肢肌肉收缩,在6小时睡眠中至少可发生40次以上的腿动。

4、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脑电图、肌电图检查正常。

不宁腿综合症大多是正虚邪恋,局部经气不利,肌肉筋脉失养所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很多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会有这样的经历:小腿部麻痹、胀痛、紧张、酸痛、蚁行感,不知道把腿应该放在哪里,这有可能就是不宁腿综合征哦。

不宁腿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多与遗传基因有关,继发性主要源于营养素缺乏、某种疾病、妊娠、免疫系统疾病等。不宁腿综合征以老年人群好发,女性多于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27岁,约50%不宁腿综合征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尤其是40岁以前发病的患者大多具有家族史,50岁以后发病的患者虽鲜有家族史但常伴发周围神经病。据文献报道,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一级亲属罹患不宁腿综合征的风险可增加3.30倍、具体病因有以下几种1.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能系统功能障碍。2.脊髓上位神经元抑制功能障碍。3.中枢神经系统阿片系统功能异常。4.下肢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感觉异常以下肢为主,但有半数患者上肢也可发生,单侧或双侧肢体均可受累。休息或静止时症状出现或加重,越是舒适,越易出现症状。活动后症状可部分或完全缓解。轻症者不必起来走动,重症者要来回踱步、搓揉下肢以减轻症状。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在平躺或坐位时,数分钟至1小时后再次出现。症状一般在夜间出现或加重,一般以夜间至凌晨(23:00~4:00)最为严重,清晨至中午(6:00~12:00)较轻。清醒时出现周期性腿动可伴有痉挛或抽搐。

不宁腿综合征与多巴胺能系统异常有关,;铁离子是多巴胺合成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的重要协同因子,铁缺乏导致多巴胺能系统功能失调与不宁腿综合征发病有关。可适量补充铁剂,血清铁蛋白<50ug/L时需补充铁剂,但要避免铁过量。同时发现,脑组织内源性阿片释放越多,不宁腿综合征的症状越严重,服用的外源性阿片类药物与内源性阿片竞争结合其受体,可缓解症状,这可以解释为外源性阿片类药物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常于运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可在睡前热水足浴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来改善其症状。

参考文献:不宁腿综合征 吴伟 薛蓉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宁腿综合症的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