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脚痛尿酸高脚痛是痛风吗在家可以食什么调理谢谢

痛风引起的脚痛 别盲目降尿酸应这样治

  痛风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专家表示,许多痛风患者常伴脚痛的症状,而患者认为血尿酸增高,就用降尿酸的药物,其实是不合适的。这个时候使用排泄尿酸的药物只能加重急性炎症。主要治疗原则是消炎、消肿、止痛。
  1、使用消炎止痛药物,我们常用的是芬必得、双氯酚酸钠等非甾体类消炎药,其他的比如说二甲基砜、虾青素类消炎药。如果有肾功能不全就要避免使用芬必得、双氯酚酸钠等;
  2、还可以用一些外用止痛药,主要是控制急性炎症,当急性炎症过去后,再逐渐从小量到大量抑制尿酸的药物;
  3、另外,患者尿的PH值是低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用一些偏碱的药物,比如碳酸氢钠、枸橼酸钾之类,有利于尿酸外排。
  专家建议,以上就是一些药物治疗痛风引起的脚痛的方法,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必须在治症的基础上,坚持服用中成药温肾补血、舒筋活络的药膏,可以及时修复虚弱受损的肾脏。(文中所提到药物,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得了这么多年的痛风,或许是对这病没有太多信心之由,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弄明白,请痛风杀庸医及各位病友指教:不痛时尿酸就一定不高吗?或者说尿酸超过临界值才会痛吗?我一直以为只有脚痛了尿酸才会高,所以一般不痛时我就以为自己是安全的,这次来了痛风吧。看了不少帖子,感觉自己的这种观念好像有些问题,敬请指教。


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根据病情进展特征,痛风病程可分为4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无症状的间歇期;慢性期。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有尿酸性尿路结石。痛风常与中心性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伴发。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痛风的典型症状:是 尿酸盐在关节内沉积增多,脚趾痛风, 关节局部刺痛,疲乏,类风湿结节,肉芽肿。早期痛风不加以重视,很容易发展为晚期痛风,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痛风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肝肾等功能受损,肾衰竭尿毒症死亡。痛风简单的止痛治疗只有减轻痛苦的作用,容易复发。而且通风如果不注意,后期可能形成痛风石,关节变形。痛风并发一些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致命性心律紊乱以及糖尿病引起的一些急慢性并发症等。

  痛风的治疗应当配以健康合理的饮食,饮食治疗应避免进食含高嘌呤饮食。动物内脏、骨髓、海味等含嘌呤最丰富;鱼虾类、肉类、豌豆、菠菜等亦含有一定嘌呤;水果、蔬菜、牛奶、鸡蛋等则不含嘌呤。宜多饮水,以利于血尿酸从肾脏排出。多吃菜,有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增加维生素C,增加纤维素。

2预防痛风不妨从饮食开始

  效果很好。饮食预防痛风,从如下几点开始做起。

  预防痛风不能吃的食物

  (1)戒吃高嘌呤的食物:动物内脏(肝、肠、肾、脑)、海产(鲍鱼、蟹、龙虾、叁文鱼、沙甸鱼、吞拿鱼、鲤鱼、鲈鱼、鳟鱼、鳕鱼)、贝壳食物、肉类(牛、羊、鸭、鹅、鸽)、黄豆食物、扁豆、菠菜、椰菜 芦笋、蘑菇、浓汤、麦皮。

  (2)戒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动物内脏(肝、肠、肾、脑)、肥肉、鱿鱼、鱼、墨鱼

  (3)戒酒:不可饮酒、尤其是啤酒、绍兴酒。一旦血中酒精浓度高达200mg/dl,血中乳酸会随着乙醇的氧化过程而增加,令肾脏的尿酸排泄受阻,结果使血中尿酸增加。

  (4)戒吃酸性食物,如咖啡、煎炸食物、高脂食物。酸硷不平衡,会影响身体机能,加重肝肾负担。

  预防痛风能吃的食物

  (1)多吃高钾质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等。钾质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助将尿酸排出体外。多摄取充足的碱性食物,如海带、白菜、芹菜、黄瓜、苹果、番茄等疏果。

  (2)多吃固肾的食物。中医学认为,固肾的食物有助排泄尿酸,平日可按六味地黄(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配方煎水饮用,以收滋阴补肾功效。

  (3)亦适宜多吃行气活血、舒筋活络的食物。例如可用桑寄生(一人份量为五钱)煲糖水,但不要放鸡蛋,可加莲子。

  (4)苹果醋加蜜糖。这是西方传统的治疗方法,经多项临床测试证明有效。苹果醋含有果胶、维他命、矿物质(磷和钾)及酵素。苹果醋的酸性成份具杀菌功效,有助排除关节、血管及器官的毒素。经常饮用,能调节血压、通血管、降胆固醇、亦有助治疗关节炎及痛风症。饭後可将一茶匙苹果醋及一茶匙蜜糖加入半杯温水内,调匀饮用。

  (5)每日多喝水,多上厕所,千万不可忍尿。

3痛风药物用法与用量说明

  性状:为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遇光色渐变深。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氯仿。

  作用与用途:为抗痛风药及抗肿瘤药。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对一般疼痛、炎症及慢性痛风等均无效。口服后症状可在6-12小时减轻,24-48小时内控制。并对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用于白血病、皮肤癌及何杰金氏病等有一定疗效。

  用法与用量:口服:急性痛风发作,初量每次lmg,以后每2小时1次,每次0.5mg,服至有胃肠道反应时为止。24小时内总量不得超过3mg;预防痛风发作:每次0.5-1mg,睡前服。

  副作用与毒性:1.对年老、体弱、心血管及胃肠道疾患或肝、贤功能不全等患者慎用或不用。2.本品毒性大,必需在医生指导和密切观察下使用。如出现毒性反应时,应即停药。3.静注时药液漏出血管时,应立即处理,可给半胱氨酸甲酯 0.5g,加灭菌生理盐水10ml,做局部皮下注射,效果较好。4.静滴时加入适量氢化可的松或氟美松或改为隔日1次给药,均可使毒性反应减轻。5.毒性很大,有恶心、呕吐、腹泻与便秘等,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静注时如药液漏于血管外,可致局部组织坏死。

  贮藏:避光,密闭保存。制剂:片剂:每片0.5mg。

  药品名:别嘌醇Alloptlrinolum 别名:别嘌呤醇、HPP、B1emino1、Foli-gan、IsoPurin0l、Zyloprim、Zyloric。 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细微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极微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氯仿和乙醚,溶于氢氧化碱的稀溶液。

  作用与用途: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阻断黄嘌呤、次黄嘌呤通过黄嘌呤氧化酶氧化成尿酸的过程而减少尿酸的生成,因而血中尿酸浓度降低,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着。口服易吸收,6小时左右由尿排出。

  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血清尿酸增多的各种疾病如慢性痛风、急性或慢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恶性肿瘤在化疗或放疗时的细胞大量坏死所导致的高尿酸血症,亦可防治痛风性肾病。

  用法与用量:口服:常用量,每次0.1g,每日3次,或每日 0.1-0.6g,分2、3次。①痛风;初量,每次50mg,每日2—3次,逐渐递增至每日0.2-O,4g;严重痛风:必要时可用至每日0.6g,小儿每日8mg/kg。②高尿酸血症伴有白血病者:初量,每次0.2g,每日3次;维持量,每日O.3-0.4g,分次服或按血尿酸下降情况而定。

  副作用与毒性:1.因本品在体内可使嘌呤类药物氧化代谢减慢,故与琉基嘌呤或硫唑嘌呤合用时,后者剂量应减少1/3,以免药物蓄积中毒。肾功能损害者亦应减量使用。2.禁与铁盐同服;孕妇慎用。3.服药期间应多喝水,保持尿液排出量不少于2立升,以利尿酸排出。4.较小,偶有胃肠道反应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服泻及皮疹、周围神经炎以及对肝脏和造血器官的损害等。

  贮藏:密闭保存。制剂:片剂:每片0.1g。

  立加利仙(痛风利仙)小剂量片 制造商:德国赫曼大药厂 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总经销

  适应证 :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

  用法用量 :对于各种类型的高尿酸血症和砂砾性痛风开始治疗时,每日早餐后服用1片Narcaricin?mite。在服食Narcaricin?mite1-3周内经检查,病情控制后由血清中的尿酸浓度而决定是用Narcaricin或用Narcaricin?mite继续治疗。

  副作用 :通常病人服食Narcaricin?mite都能适应。但在极其个别的病例中,如果出现顽固性或经常性腹泻应立即停药。

  禁忌证 :该药不宜用于中等或最重的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低于20ml/分钟)。虽然Bengbromarong在重物实验中没有预示导致畸胎的作用,但Narcaricin?mite应避免用于妇女妊娠期。

  注意事项 :通常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服食Narcaricin?mite,在治疗初期痛风是不会发作的,但如果发作,建议将所用药物减至半片。还可以根据需要用秋水仙碱或消炎药去缓解疼痛。在开始治疗时,每日饮用液量不得少于1.5-2升。为达上述目的,可使用SOLUBITRAT这类利尿茶。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石症的病人尿液的PH应调即在6.2-6.8之间。

  品名:通益风宁片 成分/剂型/包装 :30片/盒,每片含别嘌呤醇100mg、苯溴马隆20mg。

  药理作用 :通益风宁片中别嘌呤醇和苯溴马隆二者特性基本不变,通过别嘌呤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苯溴马隆抑制肾脏近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二者起协同作用使血中尿酸浓度大幅度下降,并使尿酸石溶解。可以治疗痛风、通风性关节炎,减少痛风石沉积等疾病。

  适应证 :血尿酸值>=7.5mg/dl(442.5Mmol/L)、饮食疗法不能纠正的各类高尿酸血症。各种原因所致血尿酸升高的疾病(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用量和用法 :原则上从低剂量开始,成人每日一次,每次一片,饭后口服(不得咬碎药片)。当血浆尿酸有明显升高时可暂时增大剂量,每日可服2-3次,每次一片。服药期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

  禁忌证 :对别嘌呤醇、苯溴马隆及溴化物过敏者。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40ml/分,血清肌酐>1.5mg/dl)。有肾结石形成倾向者 。严重肝损害。痛风急性发作期。妊娠和哺乳期。14岁以下儿童。

  不良反应 :石料初期由于尿酸石溶解,可能会出现痛风发作(反应性痛风)。由于排尿酸作用增强,也可能会发生尿酸结晶沉积或尿酸结石形成。偶有消化道不适(恶心、呕吐、胃饱、胃胀)。皮肤反应(红斑、荨麻疹、瘙痒等)。

  注意事项 :本品和乙醇有协同作用,能使神经系统反应迟钝。

  痛风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约10%~25%的患者有痛风阳性家族史;约1%~2%的患者有先天性酶缺陷,使嘌呤合成与分解代谢发生障碍;其他病因则至今不明,继发性痛风就是由某些疾病,如肾脏病、白血病、肿瘤等,或者由某些饕物,如利尿方、化疗饕等,或者由肥胖症饥饿疗法等引起高尿酸血症所致。

  痛风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症状:

  1.痛风早期,如果你的血尿酸持续性增高,痛风急性发作,爆发痛风性关节炎,痛风发作可不会提醒你它什么时候来,晚上正睡着,脚指关节疼的像刀割,自己关节红肿、像火烧一样、柔软的被子都不敢碰。疼痛加重,无法忍受,可服用秋水仙碱进行消炎,不过副作用明显,好去医院救治。

  2.痛风中期,痛风发作会常伴你左右,并且每次发作对肾脏的危害加大一次,慢慢向上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先是脚、踝、膝,然后是肘关节痛风关节炎,但同时危害到肾,可见痛风患者应该加强对肾脏的保护,随着你身体里尿酸结晶不断沉积,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石”,最常见于耳轮,亦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处,若发生在心包处,常可危及生盒。但你不必过于担心,可外用痛风手足泡浴剂和痛风排酸胶囊,来消除痛风石,如果痛风石很大,严重影响到关节屈伸,需手术取石。

  3.痛风晚期,患者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日益严重,痛风石增多,体积增大,易破溃流出白色尿酸盐结晶。如果尿酸盐沉积到肾脏,则形成肾结石等也是痛风的症状,可出现肾功能受损,需透析治疗,费用高昂。

  1.高尿酸血症肾病 有10%~25%的痛风患者可发生尿酸性肾石病。部分患者甚至是以尿酸性肾石病作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细小的泥沙样结石容易随尿液排出,患者可无任何症状,较大的结石常引起肾绞痛和血尿。并发尿路感染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腰痛。

早期常表现为间歇性的蛋白尿。一般病程进展较为缓慢。随着病情的发展,蛋白尿逐渐转变为持续性,肾脏浓缩功能受损,出现夜尿增多、等张尿等。晚期则可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最终患者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少数患者以痛风性肾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关节炎症状不明显。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不全时,尿酸的排泄减少,可引起血尿酸水平的升高。故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很难判断其高尿酸血症与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3.急性肾功能衰竭 大量的尿酸盐结晶堵塞在肾小管、肾盂及输尿管内,引起尿路梗阻,导致患者突然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如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引起死亡。

缺血性心脏病:所谓缺血性心脏病,是指输送氧气及营养给心脏肌肉的冠状动脉硬化或阻塞,以致血液的流通受到阻碍,因而引起胸痛及心肌坏死,主要有狭心症及心肌梗塞,这就好像自来水管一样,由于污垢阻塞的关系,水管口径愈来愈小,终致水流量减少或完全不通。严格来说这种情况所有人均会发生,所不同的是有些人会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而加速进行而已,目前美国心脏病协会就把痛风列为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及动脉硬化的促进因子。因为痛风如未好好治疗,持续的高尿酸血症会使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沈淀在冠状动脉内,加上血小板的凝集亢进,均加速了动脉硬化的进展。

  5. 肾结石:根据统计,痛风病人出现肾结石的机率为正常人的一千倍左右;由于尿中的尿酸量越多、酸碱度越酸,越容易发生结石,因此必须多暍开水、服用小苏打以防止肾结石之发生。

  6. 糖尿病:对痛风病患做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结果发现有30-40%合并「轻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那是肥胖及暴饮暴食引起胰岛素感受性低所致,如能早期就用饮食疗法,并控制体重,胰岛素的感受性很快即可复原。

痛风患者可发生骨的缺血坏死,特别是股骨头。主要是由于高脂蛋白血症Ⅱ型和Ⅳ型,有脂肪栓塞引起骨骼的坏死。还有一些病例与慢性酒精中毒和(或)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这些病例多在手术时病理证实为痛风的。当痛风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时,应想到痛风可能为其病因。痛风患者临床上有股骨头缺血症状时,应予以警惕。除痛风常规治疗外,有手术指征者尚须进行股骨头置换手术。文献报道,个别病例进行了全髋置换手术。

  8.类风湿性关节炎 国内外文献时有报道,痛风伴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肌筋膜炎硬化等结缔组织病的报道。但对他们伴发的流行病学关系及其伴发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有人认为类风湿和痛风是互相制约的关节炎。这种关系可能与免疫有关。30%慢性痛风关节炎和10%急性痛风患者,有IgM类风湿因子低滴度升高。还认为尿酸结晶可以从滑膜中吸收IgG,刺激巨噬细胞,并使其增加。在该过程中含有细胞反应物质的尿酸结晶与血清蛋白apo B相互作用,有抑制炎症过程的作用,从而使病情自限;部分为结晶吸收的IgG退变,可增加类风湿因子的滴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酸高脚痛是痛风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