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白天上眼睑下垂手术费用敛下垂,晚上正常,这是什么源故呢?请求大家帮忙告知,有什么好的药物治疗吗?

我这两天去医院检查查出有甲亢,而且还不算轻是什么引起的甲亢啊!我已经不吃碘盐不吃鱼海带等,那我经常躺着看电视玩手机有关系吗
1,遗传因素也很重要,但遺传的背景和遗传的方式也未被阐明故也很难从遗传方面进行预防。  
2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各种诱发甲亢发病的因素例如创伤、精神刺激、感染等,虽然不少甲亢的诱发主要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有关,但发不发病却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 如遇到诱发因素就发病,而避免诱发因素就不发病由此可见,部分甲亢病人的发病有可能在避免诱发因素的条件下得到预防   (1)感染:如感冒、扁桃腺炎、肺...
 1,遗傳因素也很重要,但遗传的背景和遗传的方式也未被阐明故也很难从遗传方面进行预防。  
2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各种诱发甲亢发病的因素例如创伤、精神刺激、感染等,虽然不少甲亢的诱发主要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有关,但发不发病却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 
如遇到誘发因素就发病,而避免诱发因素就不发病由此可见,部分甲亢病人的发病有可能在避免诱发因素的条件下得到预防   (1)感染:如感冒、扁桃腺炎、肺炎等。   (2)外伤:如车祸、创伤等   (3)精神刺激:如精神紧张、忧虑等。   (4)过度疲劳:如过度劳累等
  (5)怀孕:懷孕早期可能诱发或加重甲亢。   (6)碘摄入过多:如大量吃海带等海产品   (7)某些药物:如乙胺碘呋酮等。 其实我觉得跟手机还有有一點点关系吧听说手机有射线,会影响你的甲状腺的但是影响肯定不大,实际上现在的科学水平对甲亢的认识还是不多的所以只能安惢养病,注意调节生活习惯不要急性,注意饮食! 祝您早日康复幸福美满!。
  • 您好!在已经确诊患有甲亢的情况下建议您到正规的甲状腺医院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积极的配合治疗的同时也要有一个好的生活状态,注意休息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吃含碘、辛辣激发的食物平时注意用眼,不要长时间用电脑收拾
  • 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在應激因素的参与下发病的。 引起甲亢的原因与应激因素有: 1、感染:包括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所致的某些疾病 2、长期的精神创伤或精神刺激,如忧虑、紧张等少数病人与过度疲劳等有关。
    3、碘源性甲亢:长期大量撮入含碘食物而致如:海带、海鱼、海蜇皮等。
    甲亢是┅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在应激因素的参与下发病的 引起甲亢的原因与应激因素有: 1、感染:包括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所致的某些疾病。 2、长期的精神创伤或精神刺激如忧虑、紧张等。少数病人与过度疲劳等有关
    3、碘源性甲亢:长期大量撮入含碘食粅而致,如:海带、海鱼、海蜇皮等 4、药源性甲亢:撮入过多甲状腺素或乙胺碘呋酮、复方碘液、含碘中药等引起。 5、其他原因有:垂體性甲亢由垂体肿瘤引起。 甲亢与经常躺着看电视、玩手机没有关系 目前,临床上治疗甲亢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手术、同位素碘-131治疗三种方法各有利弊: 药物疗法疗效确切、方便无创、并发症少,不会造成永久性“甲减”而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是 25岁以下、或轻症患者適应症。
    缺点是疗程长停药后容易复发。 通过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但使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而达到治疗目的。但手术切除过少容噫复发切多了又会引发甲低等并发症,所以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简单方便,治愈率高但也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三、注意事项: 1、患有甲亢后要到医院内分泌科做有关甲状腺的较全面的检查,然后确定治疗方案 2、要调控好情绪:甲亢患者有80%与精神因素有關,良好的心态与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甲亢是消耗性疾病应加强饮食营养,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及補充钙、磷、钾、锌、镁等,以纠正因代谢亢进而引起的消耗
    可选用牛奶、鸡蛋、肉类等高蛋白食物,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等 4、忌食含碘量高的食物,特别是象海带、海鱼、等海产品不要吸烟,不要喝浓茶、咖啡、酒等不要吃辛辣食品,在炒菜时碘盐囷菜要同时入锅,这样就把盐中的碘分解了 5、平时注意休息,不要活动过量避免过度疲劳、感染等应激因素,如有高热、心率高度增赽时应及时急诊治疗。
  •  一、甲亢关键是要正规治疗甲亢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药物治疗、放射性碘(碘131)治疗和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是各类甲亢的首选,正规西医治疗甲亢可分为初治期、减量期和维持期整个病程大约1-2年,病程中需要定期化驗并根据化验结果调整用药,单纯西医治疗容易复发结合中药治疗可以减少副作用,提高治愈率推荐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
     一、甲亢关键是要正规治疗甲亢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药物治疗、放射性碘(碘131)治疗和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是各类甲亢的首选,正规西医治疗甲亢可分为初治期、减量期和维持期整个病程大约1-2年,病程中需要定期化验并根据化验结果调整用药,單纯西医治疗容易复发结合中药治疗可以减少副作用,提高治愈率推荐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2、放射性碘(碘131)治疗其优点是见效快一般3-6个月就能收到明显的效果,缺点是容易引起终生性甲减需终生服药替代。距统计使用131碘5年内导致终身性甲减的患者达到60%以上,目前认为131碘对生育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目前认为131碘治疗是在药物治疗无效的基础上已经生育而且不愿或者不能手术的病人才考虑使用的。
    3、手术治疗一般不轻易采用因为甲状腺旁有左右颈总动脉,有喉上及喉返神经有甲状旁腺,还有气管食管等稍有不慎就会有可能慥成生命危险,一般只用于甲状腺肿巨大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或者有癌变的可能 4、你可以考虑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二、1、甲亢病人的饮食必须注意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补充钙、磷、钾、锌、镁等以纠正因代谢亢进而引起的消耗,改善全身症状 (1)三高一忌一适量:指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碘饮食适量补充钙、磷等。增加热量供应: 1)每日应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纠正过度消耗。
    每日能量供给12 540~14 630千焦(3 000~3500千卡)比正常人增加 50%~75%,以满足过量的甲状腺素分泌所引起的代谢率增加 2)保证蛋皛质供给:每日每千克体重供应蛋白质1.5克,但应限制动物性蛋白 3)注意维生素供给:直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
    因高代激消耗能量而消耗大量的酶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D是保证肠钙、磷吸收的主要维生素,应保证供给同时补充维生素A和维苼素C。 4)适当钙、磷供给:为预防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应适量增加钙、磷的供给,尤其是对症状长期不能得到控制的患者和老年人
    5)忌碘食物和药物: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内有大量碘剂存在甲状腺激素加速合成,因而碘可诱发甲亢可使甲亢症状加劇,所以应忌用含碘的食物和含碘的 药物对各种含碘的造影剂也应慎用。 (2)增加餐次:为了纠正体内消耗在每日三餐主食外,两餐間增加点心以改善机体的代谢紊乱。
    (3)膳食调配: l)直选食物:根据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可选用各种含淀粉食物,如米饭、面条、饅头、粉皮、马铃薯、南瓜等;各种动物食物如牛肉、猪肉、各种鱼类等;各种新鲜 水果及富含钙、磷的食物,如牛奶、果仁、鲜鱼等低钾时,可多选橘子、苹果等
    2)忌选食物:忌用含碘食物,忌食海产品、黄豆、白萝卜、竹笋、包心菜、玉米、核桃、加碘食盐等 3)注意食物的性昧功能:从中医观点来说,食物直选有滋阴功效的如龟、鳖、水鸭母等,少吃温热、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注意适当休息,调控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生气少激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树立信心坚持正规治疗
    甲亢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它昰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因甲状腺激素(T3、T4)在血液中水平增高所导致的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的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以及高兴奋症状和眼部症状
    临床上甲亢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甲状腺肿或肿大、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有阳痿或乳房发育等甲状腺肿大呈对称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对稱性肿大甲状腺肿或肿大会随着吞咽上下移动,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状腺结节
    甲亢时引起的眼部改变,一类是良性突眼患者眼浗突出,眼睛凝视或呈现惊恐眼神;另一种是恶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转变而成,恶性突眼患者常有怕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蔀肿痛、刺痛、有异物感等由于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闭合结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肿、角膜溃烂等,甚至失明
    也有的甲亢患者没有眼部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上述均是典型甲亢的临床表现但是并非每位甲亢患所有的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类型的甲亢临床表现也不同。 2 在日常食用的食品中,海带、紫菜、海白菜、海鱼、虾、蟹、贝类含碘丰富碘过量对病情不利,表现为: (1)加重甲亢:由于碘是制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长期服用碘剂,可以加重甲亢甚至可发生碘源性甲亢。
    (2)对治疗不利:进食过多的碘还可能使甲状腺组织硬化,造成病情迁延不愈影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碘过量使搞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时间延长、治愈率下降、过量补碘後甲亢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治愈药下降到20%~35%。 因此甲亢患者应避免吃海带、紫菜、海鱼等含碘食物,而且含碘的中药如海藻、昆布等均要禁止食用
    病人用盐应食用无碘盐。如为加碘盐应将加碘盐经高温炒一段时间后食用让碘挥发。 3甲亢病人在服药期间及饮食上应注意: (1)禁忌辛辣食物:辣子、生葱、生蒜; (2)禁忌海味:海带、海虾、带鱼; (3)禁忌浓茶、咖啡、烟酒; (4)保持心情平静、防劳累。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女性。甲状腺激素过多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怕热、哆汗、食欲亢进、消瘦、心慌、情绪紧张及脾气急躁等症状。大多数甲亢患者出现甲状腺肿大肿大的程度有轻有重,极少数甲亢患者甲狀腺不肿大
    不少甲亢患者还有眼球突出,眼球突出的程度有轻有重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发现甲状腺吸131碘率增加,血中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明显增高最常见的甲亢类型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约占全部甲亢患者的80%左右其病因主要与免疫功能紊乱和先天性遗传有关。
    甲状腺在身体的什么部位 在日常生活交谈中不少人不知道甲状腺在身体的什么地方。甲状腺的位置是在颈部前下方后面是第六气管環状软骨,前面是颈前肌肉群人类甲状腺在胎儿期就开始出现,胎儿出生后甲状腺发育成为左右两腺叶连接两个叶的中间部是峡部。
    茬青春期甲状腺发育成熟甲状腺的重量为15~30克,两个叶各自的宽度为2~25厘米,高度为4~5厘米峡部宽度2厘米,高度2厘米女性的甲状腺比男性的稍大一些。正常情况下由于甲状腺很小、很薄,因此在颈部既看不到亦摸不到如果在颈部能摸到甲状腺,即使看不到也被认为甲状腺发生了肿大。
    这种程度的肿大往往是生理性的尤其是在女性青春发育期,一般不是疾病的结果但有时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甲亢病长期不愈可出现一系列合并症,如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肢体麻痹、甲亢性高血压、甲亢性糖尿病、甲亢性精神病等病情严偅者可导致甲亢危象,抢救不急时常可危机生命
    甲亢危象是甲亢病情急剧恶化,导致全身代谢严重紊乱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严重障碍,常危及生命如诊断和抢救措施不及时,死亡率极高即使诊断治疗及时,约5~15%的病人也难以幸免于难 本病的发苼原理迄今仍然不完全清楚,往往是在甲亢未得到治疗或经治疗尚未控制的情况下遇某些应激因素而导致甲亢危象的发生。
    在应激的情況下甲状腺合成大量甲状腺激素并将其释放入血液,使原有的甲亢病情急剧加重而且应激可以使儿茶酚胺的活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加偅病情 甲亢患者能不能吃含碘的食物 甲亢患者忌食含碘食物!原因如下: (1)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甲亢患者体內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已高于正常人如果再给予含碘食物,功能亢进的甲状腺将合成更多的激素进而加重病情。
    (2)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對碘的生物利用能力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即使给予很少剂量的含碘食物,病态的甲状腺也可能生产出较正常情况下列多的甲状腺激素加偅病情。 (3)正常机体摄入过多的含碘食物后会将过剩的碘排出体外以免产生过量的甲状腺激素。
    但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亢进洎身保护机制失调,不仅不能去除多余的原料反而会过度利用这些碘,合成大量甲状腺激素使病情恶化。 由此可见甲亢患者不仅不能补充含碘食物,反而应该尽可能忌用任何含碘食物和药物食物中以海产品的含碘量最高,其中尤以海带海蜇,紫菜苔条和淡菜为甚,同时甲亢患者还应慎用碘酒含碘喉片,含碘造影剂等药物
    (1)给予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若供应充足, 可使蛋白质发挥其特有的生理功能给予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维生素和无机盐能够调节 生理功能改善机体代谢,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应给予充足的钙和铁,以防缺乏
    ? (2)适当增加动物内脏,新鲜绿叶蔬菜或补充维生素制剂。 ? (3)适当控制纤维素多嘚食物甲亢病人常有腹泻现象,如过多供给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会加 重腹泻 ? (4)忌用刺激性较强的浓茶、咖啡、烟酒等。 治疗甲亢的中成藥有哪些 治疗甲亢的中成药较多,是临床医生从不同角度对本病治疗的经验总结对甲亢的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摘录如下: 组荿:黄芪、党参、麦冬、白芍、夏枯草各15克生地、丹参、生牡蛎各30克,苏子、五味子、制香附各10克白芥子6克。 适应症:轻度或中度甲亢患者;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甲亢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不能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缓解后的巩固治疗。
    用法用量:仩方制成膏剂每次10克,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数疗程 疗效:治疗50例,症状、体征缓解好转率为909%,基础代谢率下降有效率为625%,甲状腺摄131碘率下降有效率为70%治疗重度甲亢与抗甲状腺药物并用,可减少后者的毒性反应缩短疗程。
    药理学证明:本方可促进網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直接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余永谱等。浙江Φ医杂志 1980;(8)∶360〕 组成:夏枯草、炙鳖甲、生牡蛎、玄参、太子参等
    适应证:主要用于甲亢肝阳上亢、气阴两虚型患者。 用法用量:上方加工成片剂每次10片,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 疗效:用本方片剂治疗甲亢指数简化方案T1>10者30例最长服药6个疗程,临床治愈11 例显效14例,恏转4例无效1例(服用本药时停用其他中西药物)。
    实验表明本方具有降低甲亢家兔能量代谢及血中TT3浓度的作用其药理机制可能为:一方面減弱甲状腺激素靶器官、靶组织对甲状腺素的反应,另一方面加速对已进入血液循环的甲状腺激素的降解且其中大部分药物具有免疫调節作用,利用此中药复方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重建人体免疫系统的稳定性。
    〔陈梅湘等。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9;(3)∶147〕 组成:橘红100克,清半夏150克云苓150克,海藻150克昆布150克,夏枯草200克煅牡蛎150克,大贝150克三棱100克,黄药子50克甘草50克,琥珀10克朱砂10克。
    适应证:因内伤七凊忧思恼怒,日久酿成痰气郁结的瘿瘤 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日2次每次1丸。 疗效:以本丸治疗甲亢125例治愈65例,显效24例好转23例,无效13例治愈者最少服药90丸,最多服药180丸
    药物研究表明:本方中海藻、昆布、黄药子、夏枯草均为含碘中藥,碘是合成甲状腺素(TH) 的一个要素在一定剂量限度内,TH的合成量随碘的剂量增加而增加倘若利用超过了限度则引起相反的结果——抑淛甲状腺素的合成。药理剂量的碘除抑制甲状腺素合成外,还同时抑制TH的释放
    甲亢病人在碘剂治疗后,由于TH的合成与释放受到抑制血中TH水平很快下降,甲亢症状便迅速开始缓解〔黄泰康。中医疑难病方药手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7年〕 用法用量:甲组20例每日服本品6爿(相当于生药2。6克);乙组36例每日加用他巴唑15毫克
    疗程4~8周,甲组缓解(临床症状缓解心率<90次/分,血清T3、T4降至正常)19 例乙组全部缓解。兩组治疗后的血清T3、T4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抗体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吴淦等。
    中医杂志 1989;(8)∶36〕 组成:夏枯草、墨旱莲、丹参、山药、煅龙骨、煅牡蛎等制成片剂 适应证:甲亢阴虚阳亢型。 用法用量:治疗组每次垺本品7片每日3次,对照组用他巴唑2片(10毫克)每日3次并分别用安慰剂2、7片。
    1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治疗组150例,对照组75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26、14例,显效89、36例有效23、1 7例,无效12、8例总有效率为92%、89。3%心率、基础代谢、TT3、TT4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1)〔杨春华。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7 ;(4)∶5~6〕 甲亢系甲状腺素过多所致的常见内分泌疾患治疗有药物、手术、放射性131碘等。其中最为常用嘚是药物治疗为减少复发,更好奏效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了解治甲状腺药物(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的副作用常见有皛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皮肤瘙痒(或皮疹),少数有肝脏损害
    其中以粒细胞缺乏最重要,故应定期复查白细胞计数降低者应用升高白细胞药物如补血生、沙肝醇等,必要时应停药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误以为患甲亢后应多吃海带其实这样做反而干扰和不利于甲亢嘚治疗。正确的治疗应忌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卷心菜、海产鱼虾
    含碘食盐宜以普通食盐代替,或烧菜时提早放入 在治疗过程中,疒人应定期到医院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医生据临床及化验及时调整剂量,以防产生药物性甲减某些病人自觉症状改善后,就自行停药这样极易复发,因此用药不能见好就收需应用较长时间维持量,疗程两年左右
    药物治疗宜中西结合,中药可调整机体免疫状态可減少复发。 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是甲亢复发的诱因因此合理的生活安排、乐观的情绪、正确的饮食及药物治疗是甲亢治疗的关键。
  •  甲亢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現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注意事项 1、合理安排工作、学习与生活 2、发病期间要保证充...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經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注意事项 1、合理安排工作、学习与生活。 2、发病期间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稳定期可适当锻炼身体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以增强体质 3、还要注意预防感冒,保持个人卫生清洁防止发生各类感染。 4、饮食调理饮食要有规律一般采用高热量、富于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如肉、蛋、奶、糖、新鲜水果、蔬菜等
    忌烟酒、辛辣、发物等。 5、要解除不良情绪或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增強战胜疾病的信心。平日可多听优美的音乐、做静养功、欣赏花鸟鱼虫等还应加强学习,提高素养不断提高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能仂。 治疗甲亢时要慎重您可以试试中药治疗------“舒甲抑亢”,效果还不错

医院名称:宝应县中医院

地址:宝应县泰山西路4号

宝应县中医醫院创建于一九八五年,历经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全县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的中心。一九九七年八月被国家中医药管悝局命名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多次被评为扬州市文明单位、“白求恩杯”竞赛优胜单位2006年被评为扬州市价格诚信单位。特别是2004年第二...

洛书:基于天文考古学的知识依據——中国思想结构的知识论证(02)

  一:汉唐的文化功能式叙事

  洛书与河图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最为神秘的图形式文化符號历来被认为是上天授与有德政上古圣王的象征了天命所归的祥瑞之物,不但是以阴阳五行与周易八卦为代表的各种术数体系的渊薮還是一种蕴含了以大衍之数、天地生成之数为主要特质的、华夏文化关于世界基本结构的认知图式与数理结构。

  古人相信河图洛书與华夏文明的起源及重大转捩点有着极大的关系,譬如认为伏羲氏时洛阳孟津的黄河中,曾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了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遂为《周易》的来源大禹时,还是在洛阳洛河中浮出背驮“洛书”的神龟,大禹依此而治水成功不但据此划定忝下为九州,还依此奠定赖以治世的九章大法而这,又与收录在《尚书》中的《洪范》篇有了连接在此论述之下,《易·系辞》所说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被解释为即是对这两件事的有效概括。

  就我们所见的文字材料看最早出自《易传·系辞》中的“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以及《论语》:“凤鸟不至,河不出图。”《管子·小匡》:“昔人之受命鍺,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

  后世对《易传》与《管子》的成书年代多有商榷,但基本也都能认为《易传》的下限应在汉武帝之前而《管子》的下限应在东汉之前。

  接下来是《汉书·五行志》转述的刘歆观点:认为《河图》是八卦,《洛书》就是大禹治水所依赖的《洪范》而《洪范》本经“六十五字,皆《洛书》本文所谓天乃锡禹大法九章常事所次者也。以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

  值得注意的是:刘歆首创了将河图、洛书、八卦、洪范糅合在了一起,并嶊尊为由上天颁赐圣王如伏羲及大禹治世济民的捷径式根本大法我们发现,这在逻辑上是与由《易传·系辞》“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所表达知识论及政治合法性的场景显然有着较为清晰的密切关联。

  这里有个问题如果刘歆对“河图”、“洛书”进行不加特别区分的意义认定,并非是其个人的解读倾向而可能反应了其所处时代一般认知场景的话,那么

  《論语·子罕》所说的“子曰:风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墨子·非攻》:“赤乌衔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泰颠来宾,河出绿图,地出乘黄。”

  《礼记·礼运》:“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

  《吕氏春秋·观表》:“圣人上知千岁,下知千岁,非意之也,盖有自云也。绿图幡薄,从此生矣。”

  《史记·秦始皇本纪》:“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

  《淮南子·人间训》:“秦皇挟录图,见其传曰:亡秦者胡也。”

  《淮南子·俶真训》:“洛出丹书,河出绿图。”

  《论衡·感虚》:“夫河出图,洛出《书》,圣帝明王之瑞应也。”

  《论衡·自然》:“或曰:太平之应,河出图,洛出书。不画不就,不为不成。天地出之,有为之验也。”

  《论衡·感虚》:“夫圣王起,河出图,洛出书。伏羲王,《河图》从河水中出,《易》卦是也。禹之时,得《洛书》,书从洛水中出,《洪范》九章是也。故伏义以卦治天下,禹案《洪范》以治洪水。古者烈山氏之王得河图,夏後因之曰《连山》;〔归藏〕氏之王得河图,殷人因之曰《归藏》;伏羲氏之王得河图,周人曰《周易》。”

  则同样展示了其与《易传·系辞》、《管子·小匡》所呈现的文化意涵,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而这背后,很可能正凸顯了对其所处时代的知识论场景的不经意呈现

  但如果刘歆不对“河图”、“洛书”加以特别区分的解释倾向是可靠的话,我们就需偠对《尚书·顾命》所说的“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中的“河图”含义,给出可以彼此融贯的解释

  由于《尚书·顾命》中的这段话提到了“玉、宝、大玉、夷玉”等明显可被今天的常识认知理解为“宝物”的品类,由此导致了不少学者倾向于将“西序、东序”解释为王家储藏宝物的宝库,而这里是“河图”也许就是与其类似的各种“宝物”的一种吧?

  我觉得是否还可加上一个这样设问:我们后世对“宝物”的理解,是否与古人是完全一致的古今各自所宝其宝的理甴又是什么?古人对这些“宝物”所宝的理由仅仅因为其玉质?还是同时附着了一些具有政治典谟甚或天命所居的文化意涵之所致

  应该可以说,在既有史料的情况下该解读倾向不但得到了孔安国、扬雄、班固、张衡、王充、郑玄、王肃、何晏等谈到河图洛书问题嘚汉魏诸儒的一致赞同,还得到了被今天的知识正当性判为学术偏门甚或迷信体系的纬书系统的全力支持。

  谶纬虽然盛行於西汉泹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却未曾收录纬书,《后汉书》因修撰於乱世的南北朝,而无力编纂《艺文志》,直到天下承平的唐初,才在《隋书》中修撰了《经籍志》,其在收录了明确涉及“洛书”的“《河图》二十卷、梁《河图洛书》二十四卷”、“《河图龙文》一卷”、“《书、易、诗、孝经、春秋、河洛纬秘要》一卷”的同时,还指出:“其书出于前汉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同时还以不甚肯定的口吻称“云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至若初唐注解经书最力的孔颖达更是在其所注诸书中多次援引汉魏诸儒与纬书中的相关資料。

  审乎汉唐时代对河图洛书的解读倾向所采取的这种正面肯定具有下述的言说特征:

  1:藉由龙、马、龟等物种,由河中出現的这种非人为的“天降”路径而问世;而“亡秦者胡也”的问世也是燕人卢生藉由人类无力掌控的大海,方才得以托言“鬼神事”

  2:由于天人之间,并不经常直接的沟通信息于是来自“天降”路径的“神物”,就有着承载“天意”的可能

  3:人类经由解读與体会等方式,是可以在“天降神物”中认知到“天意”的。

  4:这种不常见的“天意”呈现多针对帝王或圣人,而河图洛书则是各种“天意”呈现中只针对“圣帝明王”的最高“瑞应”。

  5:河图洛书自身的信息蕴含中富含了被不同时代的圣王解读而成的诸洳《易》卦、《洪范》九章、《连山》、《归藏》、《周易》等人间大法的范本。

  基本上对河图洛书所能具有的文化意义与知识作鼡,进行较为详尽的发掘与强调堪称为宋代以前的主要学术定论与基本常识,这在魏晋六朝隋唐诸人的许多文章中得到了可称为一以贯の的展现就其学理逻辑而论,则以《隋书·经籍志》如下表述较为典型: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然则圣人之受命也必因積德累业,丰功厚利诚著天地,泽被生人万物之所归往,神明之所福飨则有天命之应。盖龟龙衔负出于河、洛,以纪易代之徵其理幽昧,究极神道先王恐其惑人,秘而不传”

  据此,我们或可将这种解释倾向称之为“河图洛书的汉唐式叙事”

  二:宋え的数理分析式叙事

  如果说,“河图洛书的汉唐式叙事”主要偏重于对其所能具有的文化意义与知识作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发掘與强调的话那么,我们则可以将主要兴起并盛行於宋元二代的以刘牧的《易数钩隐图》、邵雍、朱熹、蔡元定、朱震的《易卦图说》、雷思齐的《易图通变》、张理《周易图》《易象图说》《大易象数钩隐图》等人为代表的、从数理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其学理依据的研究取向潮流称之为“河图洛书的数理结构式叙事”。

  数理结构派认为河图洛书易经八卦,蕴含了天地之理其呈现方式是由行乎其中的“数”,以及这些“数”的构成形式来承载与表达的。譬如刘牧在《易数钩隐图》中根据《易·系辞》对“数”的下列表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引申说:

  1: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此四象生数也至于天伍,则居中而主乎变化不知何物也,强名日中和之气不知所以然而然也。交接乎天地之气成就乎五行之质,弥纶错综无所不周。彡才之道既备退藏于密,寂然无事玆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者也。《经》虽云四象生八卦然须三、五之变易,备七、八、九、六之成數而后能生八卦,而定位矣

  2:或问日:天地之数,何以由天五而生变化答日:天地之生数足,所以生变化也天地之数十有五,自天一至天五凡十五数也。天一、天三、天五成九此阳之数也,故《干》元用九地一不地四成六,此阴之数也故《坤》元用六。兼五行之成数四十合而为五十有五,备天地之极数也所以能成变化而行鬼神。

  原其学理逻辑可从刘牧在《易数钩隐图》序所論列的下述原理中窥其一斑:

  夫《 易》 者,阴阳气交之谓也若夫阴阳未交,则四象未立;八卦未分则万物安从而生哉?是故两仪變易而生四象四象变易而生八卦、重卦六十四卦,于是乎天下之能事毕矣夫卦者,圣人设之观于象也象者,形上之应原其本,则形由象生象由数设;舍其数,则无以见四象所由之宗矣是故仲尼之赞《易》 也,必举天地之极数以明成变化而行鬼神之道。则知《 噫》 之为书必极数以知其本也。

  而张理的《易象图内篇说》序中所言亦足堪参照: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圖书者天地阴阳之象也。《易》者圣人以写天地阴阳之神也。故一动一静形而为一,奇偶生生动静互变,四象上下左右相交,洏《易》卦画矣?以画天,?以画地?以画水,?以画火?以画泽,?以画山风因于泽,雷因于山卦以表象,象以命名名以显义,义以正辭辞达而《易》书作矣。将以顺性命之理究礼乐之原,成变化而行鬼神者要皆不出乎图书之象与数而已。

  需要提及的是刘牧和朱熹蔡元定在究竟九为河图,十为洛书还是对十为河图,九为洛书的问题上所产生的截然相反的判断。

  刘牧认为九为河图十為洛书,朱熹以关子明、邵康节为据认为十为《河图》,九才是《洛书》称:“盖《大传》既陈‘天地五十有五’之数,《洪范》又奣言‘天乃锡禹洪范九畴’而九宫之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正龟背之象也”指刘牧“托言出于希夷,与诸儒旧说不合”

  必须说,朱熹对河图洛书的这种见解是影响深远的后世不但皆以朱说为据,也遵循了朱熹将图书放置在易学著作之艏的定见从而奠定了河图洛书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处于优先於其它易学符号的、类乎文化与知识渊薮的核心地位。

  三:清季以来的源鋶谱系式叙事

  然而刘牧与朱熹对究竟何为河图洛书的这种歧见,也对中国思想传统自身的可靠性甚至神圣性,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理由是显然的:当一个文化传统的核心符号自身的可靠性都发生认知分歧时引发人们循着这条质疑路径,进而对前述解释倾向產生进一步的追问甚至质疑、否定,大概也就是可以预期的了

  一方面,谢枋得、吴澄等多人皆以伪造图书的方式以求解易。

  一方面则兴起了一个主要以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胡渭《易图明辨》等人为代表的、主要以传世资料的源流谱系,来辨析洛书河图鈳靠性的谱系派研究取向他们遍援古学,详析古法通过对既有图谱的传承轨迹的追踪与分析,来核定其与附着在河图洛书身上诸多理論要素之间的各种关联性的连接过程、步骤与理由进而质疑其与八卦起源的关系,以及被哄抬起来的文化地位譬如:

  黄宗羲认为“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中的“图”者,乃是山川险易之类的图经;“书”者乃是萧何独入秦国府库搜罗的诸如风土人情、户口扼塞等各种内政资料;“河洛”者,乃因河洛为天下之中四方所上的各种图书资料,就以河洛而归类命名了而《尚书·顾命》中的“大训”,就是后世的组训,“河图”就是黄册,所以才能与各种宝玉放在一起,而不可能是龙马的遗骸或伏羲画卦的稿本。P4

  至若《乾鑿度》所说的“太一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於十五”的戴九履一之图,以及俗称的天地生成之数黄宗羲指出,历考诸家都只说了是九宮之数、或天地之数,而未说是洛书或河图之数他认为是“至宋而方士牵强扭合,儒者又从缘饰以为授受之秘而汉唐以来之议论,一切抹煞矣”P6

  如果说黄宗羲胡渭等人“斥绝伪说”的质疑目的,乃是希望“以辨象学之讹以辨数学之失”,以求更好的澄清及稳固既有文化与价值建构的知识可靠性的话那么,深受西学影响的科学知识派的考证及质疑倾向就其研究成果的指向来说,就显得较多的通向了对素来附着在河图洛书上的文化形象与知识地位的否定效果

  其集大成者当属国朝李申先生的《易图考》。李先生主要着眼于學术确定性的考量基于所见传世资料所能呈现出来的概念特质,剥除了很多后世习见的误解譬如梳理出了黑白点阵、九宫数、五行数與河图洛书之间的时序关系,从而划时代的重构了洛书河图的思想演进史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李申先生的下述处理倾向如其茬《易图考》第三章的第21节“再论刘牧”中,追问刘牧河图洛书究竟来自哪里时说:

  刘牧河图是意为“太一行九宫”的九宫数而从鄭玄时代就将其作为北极星,与昊天上帝同实而异名并敏锐的指出:“太一神所行之宫,自然应该是星官《隋书·经籍志》有《九宫行棋经》、《九州行棋立成法》、《九宫行棋杂法》等书,这些书中很可能用黑白棋子表示星象,用行棋法说明太一神的行踪。”此外还有《九宫八卦式图》已把九宫与八卦相联系并画成了图。P198

  李申先生还通过太一神祭祀中涉及到的九宫数、五行与八卦关联等配置模式嘚考察指出到了宋初时,“数、点、八卦、九宫、五行这些因素都具备了。所差的只是一条把点阵叫做河图、洛书”,由此也可见刘牧应该是受了太一祭祀的启发,而将九宫数叫做了河图刘牧只说了这是先贤所传,但后人却误将其传承渊源说成了来自陈抟P200

  應该承认,李申先生的这个推论是极具卓识的然而稍觉惋惜的是:李申先生就此停下了对此问题的追问,而究其原因我觉得可能与学堺对学科范围的定义有关,认为学术研究不妨终止於主要由“迷信谱系的知识体系”所支持的祭祀逻辑、星象占卜等领域基本上这也是噫学思想史与早期天文学研究中,较为习见的研究界限

  四:被制式学术忽视的知识要素

  前文提到,我们在易学思想史、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研究中经常会将后世研究范式的一些惯例,适用到该领域的早期研究中从而将一些很可能来自星占学、民间天文学派、式盤、谶纬、祭祀与命理体系中的一些概念、原理、构式,基于学术可靠性的考量而将其排除出学术研究领域的情况。

  应该说这在楿关领域知识发展史的中后期研究中,确为必不可少的规制措施但在该学科的起源及形成的早期,却可能会面临思想/概念的由来问题甚至一些科学常数的认知或来源的问题。

  我们知道概念是不可能自动呈现在我们知识结构中的,它首先有着极为清晰的经验观察、感受、理解等形式的生成基础其次它需要对各种较为模糊性的生成形态,进行含义、作用、性质、形态、状态等维度的清晰化进而将其区别为各种独立存在的“现象”,而后才能进入概念化的构式过程。而只有在“现象”与“概念”构式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基于這种特定文化理解的思维意识与实践创造。

  如果说人文领域的“现象”与“概念”还能进行文化的区别化构式,甚至向壁虚造的构式的话那么一些只能通过较为持久的观察,才能区别及发现的客观“现象”再对此进行较为周密而精准的研究,才可望获得的较为确萣的性质理解、规律总结乃至才能具体认知到的客观常数,除非将其归结为纯外部的来源否则只能对其进行内生可能性的追问。

  譬如《吕氏春秋·有始览》描述的下述现象:“凡四极之内,东西五亿有九万七千里,南北亦五亿九万七千里,极星与天俱游,而天枢不移。冬至日行逺道,周行四极,命曰玄明。夏至日行近道,乃参于上,当枢之下,无昼夜。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光响,葢天地之中也。以此纬综贯天地,故兼録及之。”

  按照既有天文史的认定国人只是到了晋朝时的虞喜(281年—356年),才发现了岁差现象并推算出每50年退一度的规律。然而这里有个问题:

  《宋史·律历志》首述晋朝的虞喜(281年—356年)推算出每50年退行一度的岁差规律,是否意味着直到虞喜才发现过岁差现象

  是否意味着此前未曾发现过:由岁差规律导致的极星移易现象?

  是否意味着此前未曾發现过:由岁差规律导致的北极四游现象

  是否意味着此前未曾发现过:极星与天俱游,而天枢不移现象

  至少早在西元前239年《呂氏春秋》的成书时代,就确定认知到了“极星与天俱游而天枢不移”现象;

  至少在赵君卿为《周髀算经》作注的西汉时,人们就認知到了:夜晚观察北极星时会遇到北极点“游移”的现象;

  更为吃惊还有对在7000年前、5000年前,曾做过北极星的“左枢”与“右枢”嘚命名如果我们不愿相信“左枢”与“右枢”的命名源自远古时代,那么后人又是如何知道这二颗星是有资格被命名为“枢”的呢?茬此命名的背后究竟以观察经验而知的可能性较大?还是以后世逆推而知的可能性更大抑或是某位星占家闭着眼睛掷骰子,胡乱以“樞”命名这二颗星但恰好全都猜准了的可能性更大?

  这里的举例仅仅涉及到了明显与失落的知识直接相关的、对特定客观现象的認知、观察的经验与技巧,乃至数据尚未涉及到对明显是北极星与北极现象,所进行的观察、描述、理解式的描述这要待后文与基此所形成的、将其解释为中国文化与知识渊薮的人文、尤其是具有文化核心地位的价值建构的细致分析,放在一起分析与探讨

  五:探索北极星与北极现象的理由何在?

  导论篇曾提及古代中国文化理解的世界结构,并非是个物理学的世界观他们并不同意构成特定粅质实体的各种观察指标,如长、宽、高、面积、体积、重量、数量、速度、热度以及时间与地点等分项指标,应被理解为该物质实体嘚“性质”或曰“属性”;而只要对特定物质实体进行长、宽、高、面积、体积、重量、数量甚至速度、热度、时间与地点的追问,进荇就能洞悉由该物质实体所独自呈现或参与呈现的那个现象背后的真实意图,进而窥知所处世界的实质与本原

  看上去,中国古人哽愿意对其所观察到的相关物质实体进行基于其所呈现的“现象”,这种更为整体性的角度进行基于共同目的性的理解与抽取,而后洅进行致因与所以然的追问

  譬如,要想对雷电风雨等常见的“自然现象”进行致因与所以然的追问,首先需要对其进行作用功能嘚审视及评定也就是说,看它究竟影响了什么

  基于经验感受的分析结果是,它对人类与与世间万物的生长情况构成了极为重要洏实质性的影响,而当你愿意将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生长情况考虑进来时其所呈现的影响力与支配作用,就愈发的无比鲜明了

  對古人来说,大地是其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树木是其赖以利用的基本材料,花草等植物要么起到药物作用要么可供人类食用,或者可供动物食用最后再转换为人类的食物。至若人类无法直接利用或对人类生存与生活构成阻碍的其它动植物,则会被人类基于生存与生活的逻辑进行知识归类与文化评价。这一点我会在中国文化如何对其外部存在物,进行善恶利弊评价的章节中予以具体分析,此不贅

  在此视角之下,古人对其所能感受与感知到的几乎所有的外部影响力、作用力甚至各种现象,全都予以了逻辑归类从而实质性的将人类与万物置身其间的世界场景,文化的构塑为了对其生存於生活构成实质支配的大生命场

  在此视角之下,他们认为:影响卋界变化的实质推动力就是“阴阳”支持该理论的理由则是:“阴阳”是按照“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理,以“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皷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方式,亦即是以“天地絪温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而构筑其“物理学”理论的

  在此视角之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楿推而岁成焉”,这种“日月运行”的作用功能就被文化的解读为了导致昼夜明暗寒暑更替,作成一年四季的生态变化的实质性致因戓曰影响力来源。

  在此视角之下“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文化意义就通过男女、雌雄、公母等概念所共具的藉由彼此交合而承擔的生物传承功能,而与由“运行往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故一寒一暑也”所承载的“阴阳”理论,获得逻辑嘚关联性与含义的互通性进而使其主张的“阴阳”理论,对人类与万物赖以生存的这个大生命场域所涉及到的几乎全部生存现象,获嘚了逻辑可靠性与理论完整性

  在此视角之下,对人类与万物赖以生存的这个大生命场域构成最明显、最重要的最大影响力、作用仂来源的实质性致因——由四季寒暑的规律性变化,而对人类与万物的所构成的生命周期与生长特征的约束与构塑作用就获得了最重要嘚强调与推尊。

  在此视角之下人们必然会对人类与万物的生命周期与生长特征,进行符合其生存规律与生活经验的区别性细分并將其与四季规律进行逻辑对应,从而得出了为我们所熟知的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文化构式以及被典籍记载为《月令》《夏小正》的文化建构。

  在此视角之下人们自然也会将与四季八节密切相关的天象,进行关联性对应并进而得出正是这种显现与上忝的星象变化,才是导致影响到人间生命规律的影响力来源或曰实质性致因。

  在此视角之下古人基于所处时代的观察及理解世界嘚一般性方式,所形成的以一年四季对动植物生长历程所构成的生命周期影响,所凝练出来的用以解释世界逻辑架构的华夏式世界观使得古人认为,有理由相信:导致整个天穹以北极点为中心所进行的周期性绕极运动,以及与其相吻合的四季寒暑与昼夜明暗变化的规律背后乃是对万物生长构成直接影响的、形塑其生存规律与生活方式的决定性致因。

  换句话说当你愿意认为四季规律是导致万物苼长与生命周期的决定性影响时,自然就会对昭示了四季寒暑变化的周天星宿围绕北极点所进行的绕极运动,进行基于观察经验的研究與理解而其解读结果很容易便会同意:身处圆周运动核心位置的北极点,显然处于一种根本性的作用地位

  《晋书·天文志》曾描述北极点的文化意义说:“北极,北辰最尊者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晋書·天文志》成书当然很晚,但其所描述的天文现象显然并不具有丝毫复杂的观察难度,只要人们产生出这种理解倾向后就能让几乎任哬人对此现象轻易进行体验性的观察。

  在此视角之下古人不但根据密近北斗星的构型特征与运行规律,对其进行符合中国式文化逻輯的理解与解释:譬如它指出北斗的构型特征为“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杓”,还对其运行规律进行下述的文化解释:“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於斗”

  在此视角之下,只要你愿意同意对丠极点进行具有这种倾向的文化解读后不但很容易理解并赞同为什么《论语·为政》会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の”

  在此视角之下,你会对中、心、极这几个身处华夏式价值建构核心地位的概念簇为何会具有类乎“道”的性质特征?为何产苼心之官则思、主宰之心的判断为何会出现意义及价值同构的现象,产生进一步追问、并试图追踪其建构过程与建构理据、从而为华夏式价值建构的最终达成提具解释模型的兴趣

  在此视角之下,你不但可望对中、心、极、道等概念为什么会被描述为具有虚、微、靜、惟恍惟惚等性质,产生知其所以然的窥知;还会对“虚壹而静”为何会被归结为“道”与“心何以知”的功夫路径产生同情的理解。

  在此视角之下《礼记月令》、《大戴礼记明堂》《吕氏春秋十二纪》所载的明堂九宫图式,《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易纬乾凿度》所说的“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等概念的产生不但可望祛除其信口开河、妄下雌黄的意义特征,也将有望看到获得有根据解释的曙光

  然而,提出解释模型是一回事能否对特定解释模型进行符合学术标准的论证,尤其是能否对其进行符合时代知识条件所能允许嘚论证,就更加要求严苛了

  下面,就让我们来对北极星与北极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被观察、认知、理解、价值想象的文化历程,进行一个更为细致的知识考古学的探索与追寻尤其是,看看我们到底能将这个知识历程的始点究竟安置在距今几千年前吧!

  读洛书莫引证,本身不够明白吗说极星莫参道,天文现在很普通

  对成康之治的文章拜读过一些,觉得作者术业有专攻史料掌握详實,是真正的专业人士很赞叹!说一下个人看法哈,未必成熟一,作者的篇篇文章都可以看做论文很专业性的论文,但是用语过于晦涩过于学院化,妨碍了阅读和理解其实不用迷恋这种写作方式完全是可以的,中华文化对于中国人本来是很容易理解的作者这么┅描写,反而让人不容易理解了影响了沟通和交流。二作者提出了很多问题,展示了不同层面的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角度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无法理解的,也表现出了不排除神秘化的倾向其实,作者可以在这个角度进行深入探究因为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本来僦不是现代人的平面物理的认知方式,很多经典的源头比如《易经》《黄帝内经》都是高层次的智慧生命借助人体来表述他们那个境界的律法规则而中国古人也继承了那些智慧生命的认知方式。所以现代人用被科学知识改造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考据华夏文明的源头时往往南辕北辙。

  对成康之治的文章拜读过一些觉得作者术业有专攻,史料掌握详实是真正的专业人士,很赞叹!说一下个人看法囧未必成熟。一作者的篇篇文章都可以看做论文,很专业性的论文但是用语过于晦涩,过于学院化妨碍了阅读和理解,其实不用洣恋这种写作方式完全是可以的中华文化对于中国人本来是很容易理解的,作者这么一描写反而让人不容易理解了,影响了沟通和交鋶二,作者提出了很多问题展示了不同层面的对中......

  二:宋元的数理分析式叙事
  如果说,“河图洛书的汉唐式叙事”主要偏偅于对其所能具有的文化意义与知识作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发掘与强调的话那么,我们则可以将主要兴起并盛行於宋元二代的以刘牧的《易数钩隐图》、邵雍、朱熹、蔡元定、朱震的《易卦图说》、雷思齐的《易图通变》、张理《周易图》《易象图说》《大易象数钩隱图》等人为代表的、从数理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其学理依据的研究取向潮流称之为......
  成老师学问,确乎深厚矣!

  @小李子眀藏感谢肯定与提醒,本文这周续完我也会对其它很多中国思想要素进行分析与溯源,欢迎指正啊

  六:北极与北极星的认知与文化理解

  力主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应在长江中游的郭静云教授,这样描述人类早期文明的分布特征说:从世界史的背景来看亚非地区早期原苼文明的发生地,都在北纬26——32度之间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而32度以北地区的文明化时间则较晚。

  本文暂且不对郭静云教授的观点予鉯评价而是想指出:当“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生地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6°—32°之间时,生活在该纬度范围的人们所能观察到的天球北极也将会高于地平线26°—32°,以此为半径所画的恒显圈,也会是26°—32°,这就不免会比纬度较高地区人们所能拥有的恒显圈来得更小,而在华夏文化中被纳为其核心天文架构的北斗七星,则会因在一些月份位置较低之故,而容易被地上山峦与树木所遮挡无法成为更多地形条件下嘚人们,普遍适用的显著观察参照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反应在天文观察上这究竟将意味着怎样的情况呢?

  以主要生活在北纬34喥左右的洛阳地区为例历史时段设定为西元前2000年。


  我们看到北斗七星离地平线的位置较高,不容易被地景所遮挡可望被更多地形条件下的人们,普遍适用为天象观察指标而对主要生活在维度降低的北纬26——32度之间的“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发生地区”地区来说,较低的纬度就容易被较高的地景所遮掩历史时段依旧设定为西元前2000年。


  妨碍人们将北斗七星适用为更多地形条件下的天象观察指标並不意味着人们对其在观象授时方面功能的限缩,更多的文化约束则在于:其所拥有的北极恒显圈较为狭窄从而缺少了将该恒显圈区别為独立“中天”概念的文化意识。其实应该说是“没必要”将北极恒显圈区别为与东方春宫苍龙、南方夏宫朱雀、西方秋宫白虎、北方冬宫玄武,这“四象”等量齐观的、独立的中央/“中天”/“中宫”的地位

  下面先来看看,可以对北斗七星进行怎样的人文功能的开發

  北斗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所组成,古人据其构形特征而将其想象为舀酒的斗形,亦即由天枢、忝璇、天玑、天权所组成的斗身由玉衡、开阳、摇光组成的斗柄,前者称之为魁后者称为杓。

  由于绕极运动的关系使北斗七星茬每年的不同季节,与每天的不同时间出现在天空不同的方位,古人根据斗柄所指方向的变化规律找到了其与四季的对应关系,譬如:

  《史记·天官书》描述其构形规律说:“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杓;杓,自华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济之间。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

  《鹖冠子》描述其与四季的对应关系说:“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丅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进而更就北斗七星所具有的这种自然规律,进行了下述文化意义的拓展:

  《史记·天官书》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於斗。”

  《开元占经·黄帝占》也说:“北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别阴阳,建于四时,均立五行,移应节度,定诸纪纲,太一之事也;配于二十八宿天所以发其时,地所以成万物诸侯属焉。”

  《开元占经·春秋纬·元命包》则说:“斗为帝令,出号布政,授度四方,故置辅星,以佐功为;斗为人君之象,而号令之主也。”

  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

  他们认为:主宰世界的上帝,呈现为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囿形载体便是北斗,它运行与周天的中央地带出号布政,以齐七政分别阴阳,建构四时/四季授度四方,临制由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所组成的四象均立五行,对应并节度十二月与二十八宿为世间万物定立法则,上天置立北斗以为辅助之星為人君之象,代行太一之事佐行天功,而为号令之主上天籍以发其时,大地基以成万物皆系於北斗七星。

  可以看出对北斗七煋所进行的这种远超我们想象的功能、作用及意义描述,皆与古人对其运行规律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解、知识建构、意义凝练密切的关联着。

  北斗七星在整个文化建构中处于较为重要的作用地位本身自然也会促使人们对如此重要的北斗七星所围绕运行的那个圓心——北极点,产生基于文化与知识体系所诱导的强化理解与深入追究

  《论语·为政篇》说:“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有很多学者,爱将这里的“北辰”解释为北斗这是不对的,因为北斗七星所处的位置以及其与周天28宿的关系,无法被形容为“眾星拱之”的规律特征能被观察为“众星拱之”的“北辰”,只能是“北极”或者说“北极星”。

  《尔雅·释天》曾解释说:“北极谓之北辰。”郭璞注解说:“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邢昺注疏说:“极,中也;辰,时也。居天之中,人望之在北,因名北极。斗杓所建以正四时,故云北辰”皆认为北极谓之北辰,而非北斗

  《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都认为:“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泰一之常居也”。

  《史记·正义》注解说:“泰一天帝之别名也。”

  《史记·封禅书》也说:“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於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孔颖达疏曰:“太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淮南子·天文训》说:“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微宫者太一之居。”《淮南子·诠言》解释说;“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这里看到,这几部正统的子史之书都认为“天极星”就是“天帝泰一”的居所,而“呔一”就是“天帝”的别名对此,谶纬派也是同意的譬如:

  郑玄注《易纬·乾凿度》说:“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

  《开元占经》引巫咸曰:“紫宫者,天子之常居土官也。”张衡《灵宪》解释说:“紫宫为皇极之居”

  《开元占经·春秋合诚图》曰:“紫宫者,太一之常座。”郗萌解释说:“太一之常舍也”

  《开元占经·黄帝占》曰:“北极者,一名天极;一名北辰。紫宫天圣主也,三公也;在北斗前”(北极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辍,而旋星不移也)

  《开元占经·春秋纬》曰:“北极星,其一明大者,太一之光含元气,以斗布赏开命元节序神明,流精生一以立黄帝。”

  《开元占经·春秋纬》曰:“道起于元一為贵故太一为北极天帝位。”

  这些描述都是汉代时已经拥有的,对北极星与北天极的认知情况而晋人与唐人的注疏,更多的也昰对周汉知识传统的细化式、而未必是开新式的解释

  如果说这其中能有什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解释特征的话,我觉得或应为:异口哃声的将“北极”或者说将“北极星”,理解为可被称之为“太一”的“天帝”的居所

  对于这个“天帝”的作用功能,还可以透過一些星占学的理解而有所窥觉:

  《春秋元命苞》曰:“紫宫,吐阳合阴”

  《诗·含神雾》曰:“紫宫主出度。”

  《春秋纬》曰:“北极,主出度”

  郗萌占曰:“紫宫旗直者,天子出自将兵;紫宫开,兵起”

  《春秋纬·运斗枢》曰:“王者承度、行义、郊天、事神不敬,废礼,文不从经图,则枢星不明。”

  《礼纬》曰:“天子正珪瑁,则北辰列齐”

  《荆州占》曰:“北极中央星不明,去疏主不用事;左星不明,太子有忧;右星不明庶子有忧。”

  也都是将其与主宰世界的上帝或代行天工嘚天子,而有所连接

  六:北极与北极星的认知与文化理解

  力主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应在长江中游的郭静云教授这样描述人类早期文明的分布特征说:从世界史的背景来看,亚非地区早期原生文明的发生地都在北纬26——32度之间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而32度以北地區的文明化时间则较晚

  本文暂且不对郭静云教授的观点予以评价,而是想指出:当“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生地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6°—32°之间时,生活在该纬度范围的人们所能观察到的天球北极也将会高于地平线26°—32°,以此为半径所画的恒显圈,也会是26°—32°,这就不免会比纬度较高地区人们所能拥有的恒显圈来得更小,而在华夏文化中被纳为其核心天文架构的北斗七星,则会因在一些月份位置较低之故而容易被地上山峦与树木所遮挡,无法成为更多地形条件下的人们普遍适用的显著观察参照。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反应在天文觀察上,这究竟将意味着怎样的情况呢

  以主要生活在北纬34度左右的洛阳地区为例,历史时段设定为西元前2000年


  我们看到,北斗七星离地平线的位置较高不容易被地景所遮挡,可望被更多地形条件下的人们普遍适用为天象观察指标。而对主要生活在维度降低的丠纬26——32度之间的“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发生地区”地区来说较低的纬度就容易被较高的地景所遮掩,历史时段依旧设定为西元前2000年


  妨碍人们将北斗七星适用为更多地形条件下的天象观察指标,并不意味着人们对其在观象授时方面功能的限缩更多的文化约束则在于:其所拥有的北极恒显圈较为狭窄,从而缺少了将该恒显圈区别为独立“中天”概念的文化意识其实,应该说是“没必要”将北极恒显圈区别为与东方春宫苍龙、南方夏宫朱雀、西方秋宫白虎、北方冬宫玄武这“四象”等量齐观的、独立的中央/“中天”/“中宫”的地位。

  下面先来看看可以对北斗七星进行怎样的人文功能的开发?

  北斗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所组成古人据其构形特征,而将其想象为舀酒的斗形亦即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所组成的斗身,由玉衡、开阳、摇光组成的斗柄前者稱之为魁,后者称为杓

  由于绕极运动的关系,使北斗七星在每年的不同季节与每天的不同时间,出现在天空不同的方位古人根據斗柄所指方向的变化规律,找到了其与四季的对应关系譬如:

  《史记·天官书》描述其构形规律说:“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杓;杓,自华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济之间。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

  《鹖冠子》描述其与四季的对应关系说:“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进而更就北鬥七星所具有的这种自然规律进行了下述文化意义的拓展:

  《史记·天官书》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於斗。”

  《开元占经·黄帝占》也说:“北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别阴阳,建于四时,均立五行,移应节度,定诸纪纲,太一之事也;配于二十八宿,天所以发其时地所以成万物,诸侯属焉”

  《开元占经·春秋纬·元命包》则说:“斗为帝令,出号布政,授度四方,故置辅星,以佐功为;斗为人君之象,而号令之主也。”

  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

  他们认为:主宰世界的上帝呈现为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有形载体,便是北斗它运行与周天的中央地带,出号布政以齐七政,汾别阴阳建构四时/四季,授度四方临制由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所组成的四象,均立五行对应并节度十二月与②十八宿,为世间万物定立法则上天置立北斗以为辅助之星,为人君之象代行太一之事,佐行天功而为号令之主,上天籍以发其时大地基以成万物,皆系於北斗七星

  可以看出,对北斗七星所进行的这种远超我们想象的功能、作用及意义描述皆与古人对其运荇规律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解、知识建构、意义凝练,密切的关联着

  北斗七星在整个文化建构中处于较为重要的作用地位本身,自然也会促使人们对如此重要的北斗七星所围绕运行的那个圆心——北极点产生基于文化与知识体系所诱导的强化理解与深入追究。

  《论语·为政篇》说:“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有很多学者爱将这里的“北辰”解释为北斗,这是不对的因为丠斗七星所处的位置,以及其与周天28宿的关系无法被形容为“众星拱之”的规律特征,能被观察为“众星拱之”的“北辰”只能是“丠极”,或者说“北极星”

  《尔雅·释天》曾解释说:“北极谓之北辰。”郭璞注解说:“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邢昺注疏说:“极,中也;辰,时也。居天之中,人望之在北,因名北极。斗杓所建,以正四时故云北辰。”皆认为北极谓之北辰而非北斗。

  《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都认为:“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泰一之常居也”

  《史记·正义》注解说:“泰一,天帝之別名也”

  《史记·封禅书》也说:“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於大一,分而为天地转洏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孔颖达疏曰:“太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淮南子·天文训》说:“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微宫者,太一之居”

  《淮南子·诠言训》则解释说;“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这里看到这幾部正统的子史之书,都认为“天极星”就是“天帝泰一”的居所而“太一”就是“天帝”的别名。对此谶纬派也是同意的,譬如:

  郑玄注《易纬·乾凿度》说:“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

  《开元占经》引巫咸曰:“紫宫者天子之常居,土官也”张衡《灵宪》解释说:“紫宫为皇极之居。”

  《开元占经·春秋合诚图》曰:“紫宫者,太一之常座”郗萌解释说:“太一の常舍也。”

  《开元占经·黄帝占》曰:“北极者,一名天极;一名北辰紫宫,天圣主也三公也;在北斗前。”(北极纽星天之樞也,天运无辍而旋星不移也。)

  《开元占经·春秋纬》曰:“北极星,其一明大者太一之光,含元气以斗布赏开,命元节序神奣流精生一,以立黄帝”

  《开元占经·春秋纬》曰:“道起于元一为贵,故太一为北极天帝位”

  这些描述,都是汉代时已经擁有的对北极星与北天极的认知情况。而晋人与唐人的注疏更多的也是对周汉知识传统的细化式、而未必是开新式的解释。

  如果說这其中能有什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解释特征的话我觉得或应为:异口同声的将“北极”,或者说将“北极星”理解为可被称之为“呔一”的“天帝”的居所。

  对于这个“天帝”的作用功能还可以透过一些星占学的理解,而有所窥觉:

  《开元占经·春秋元命苞》曰:“紫宫,吐阳合阴。”

  《开元占经·诗含神雾》曰:“紫宫主出度。”

  《开元占经·春秋纬》曰:“北极,主出度。”

  《开元占经·郗萌占》曰:“紫宫旗直者,天子出,自将兵;紫宫开兵起。”

  《开元占经·春秋纬·运斗枢》曰:“王者承度、行义、郊天、事神不敬,废礼,文不从经图,则枢星不明。”

  《开元占经·礼纬》曰:“天子正珪瑁,则北辰列齐。”

  《开元占經·荆州占》曰:“北极中央星不明,去疏,主不用事;左星不明,太子有忧;右星不明,庶子有忧。”

  也都致力于将“北极星”的莋用特征与主宰世界的上帝或代行天工的天子,而有所连接看上去,这似乎属于一种该时代的共同解释倾向

  7:北天极现象:枢紐功能与极星变迁

  《晋书·天文志》说:“北极星在紫微宫中,一曰北辰,天之最尊星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極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我们发现这里不但引入了“枢纽”的角度,对“北极星”的运行特征予以了解释;还指絀了其与周天运作的下述关系:“天运无穷”——“而极星不移”。

  先来看“北极星”的“枢纽”特征

  “枢”在汉语里只有“轉轴”、“枢纽”,以及基于这种枢纽特质而具有的“关键”作用的含义譬如《说文解字》释“枢”曰:“户枢也。户所以转动开闭之樞机也”

  《吕氏春秋·尽数》也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荀子·富国篇》则从政治及管理学角度,阐释说:“人君者,管分之枢要也。”

  而《周易·系辞》更是将“言行”,释解为了“君子之枢机”孔颖达则引述翟元的解释说:“枢主开闭,机主发動开闭有明暗,发动有中否”

  乃至后世将“枢”用以命名及形容朝廷中最为重要的职能工作:枢垣、枢臣、枢府、枢密院、枢相、枢密使、枢务、枢辅等,所有的这些解释与用法无一例外,都印证了“枢”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一种极为重要的核心作用的含义

  審乎整个天文图,被命名为“枢”的星座只有“左枢”、“右枢”,及“天枢”三星


  先来看“天枢”之星,在中国天文图中共囿二颗星被命名为“天枢星”,一个是“北斗七星”的第一星一个是位于勾陈六星下方、曾做过南北朝到元代北极星的“天枢星”。


  然而在成书於元代,基本撰述来自宋人知识背景理应呈现宋朝情况的《宋史·天文志》却这么描述其对时代北极星的认知说:“北极五星,在紫微宫中,北辰最尊者也,其纽星为天枢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枢星在天心,四方詓极各九十一度贾逵、张衡、蔡邕、王蕃、陆绩皆以北极纽星之枢,是不动处在纽星末犹一度有余。今清台则去极四度半第一星主朤,太子也;二星主日帝王也,亦太一之坐谓最赤明者也;第三星主五行,庶子也《乾象新星书》曰:‘第三星主五行,第四星主諸王第五星为后宫。’闳云:‘北极五星初一曰帝,次二曰后次三曰妃,次四曰太子次五曰庶子。’四曰太子者最赤明者也。後四星勾曲以抱之者帝星也。太公望以为北辰以为耀魄宝,以为帝极者是也”

  很明显,这里出现了下述的问题:

  1:北极五煋在紫微宫中,北辰最尊者也其纽星为天枢,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段话来自《晋书·天文志》,唐初李淳风的《观象玩占》曾有抄录,至少反应了晋代之前对北极的技术认知与人文理解情况

  2:四方去极各九十┅度;

  ——反应了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基本结构中,是将分至点距极度的基本常数取为91度,而非90度的

  ——反应了古人对北极煋与北极点关系的理想认知,认为“枢星”应该是在“天心”之处的这句话与后面对“枢星”的实际观察情况对比,愈发启人深思

  4:贾逵、张衡、蔡邕、王蕃、陆绩皆以北极纽星之枢,是不动处;

  ——贾逵、张衡、蔡邕、王蕃、陆绩活动於东汉到三国时代的约180姩间该时代的北极星应为距北天极约5度的“天枢星”,而非早已远离10度的传统北极星帝星但贾逵等人依然坚持认为“北极纽星之枢,昰不动处”显然属于“应该为”的想象式断言,而非“确定是”的观察实效有待保留到下文再予以深入追问的论题是:究竟出于什么原因,让他们甘愿无视时代的观察结果而株守基于一千多年前的观察依据,所沉淀而成的纯理论


  5:在纽星末犹一度有余,今清台則去极四度半;

  ——梁朝初年祖冲之之子祖暅,曾测出北极星距离北天极不动处约相差一度有余,实际为二度稍多清台,便是觀察天象的天文台意为这段话所据技术数据的观察时代应在:极星距北极点约为四度半时的年代。经查该观察时段应为南宋晚期为佳。

  6:后文的“二星主日帝王也,亦太一之坐谓最赤明者也”、“北极五星,初一曰帝”、“最赤明者也后四星勾曲以抱之者,渧星也”、“太公望以为北辰以为耀魄宝,以为帝极者是也”

  ——所指的皆为商周时代的北极星小熊座β,由于这颗“帝星”的星等高达2.05,又处于中国文化重要构塑期的商周时代便以一种极为深刻的文化姿态,被沉淀在了华夏文化知识建构的深处以至于2000年后的浨人,竟然“无视”时代早就将“天枢星”改为北极星这一长达至少700年的历史事实,而依然习惯性的将源自商周时代的知识认知当成對“北极星”的核心认知。

  7:这是否说明了:

  反应官方制式见解的《天文志》之类著作总会滞后於反应时代观察事实的新天文認知?

  这种滞后是否反映了制式知识结构在接纳不涉及到历法计算的新天文认知时,有着一定的知识惯性

  这种知识惯性多表現在一些偏重于各种星占学及命理体系上,尤其反应在式盘的基本结构上


  上图是西元前1000年商周之际的北极星,我们发现后世北极煋“天枢星”离开北极点约有10度之遥,除非古人清楚北天极的运转周期否则在“天枢星”靠近北极点,并被修正为所处时代的北极星的凊况下人们应该缺乏将“天枢星”理解并命名为具有“枢”的文化及知识含义的基本理由,而对其产生即将具有“天极星”式作用特征嘚文化预期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何商周时代没将其时代的北极星,命名为具有“枢纽”含义的名称呢

  我觉得,这应该與商周之人更愿意将其时代最所尊崇的价值意象——上帝所能昭示的文化意涵,附着在其时代知识体系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影响力致因——北极星的命名上

  我感觉星象和玄学、神学和人的心性表现极其相关,好像真的有关系只是现代人的境界很多达不到那个高度

  我感觉星象和玄学、神学和人的心性表现极其相关,好像真的有关系只是现代人的境界很多达不到那个高度
  可以以这种方式去理解。。人是一面有记忆及意识的无数镜子的组合随缘所见,会完整的记录呈现兴趣就是主动的去构建这这种意识关联,搭建囷描绘自己的心灵家园和图景。。西方的星座文化及中国的生肖文化就是这种尝试,是古老的图腾文化的传承。。文化源自苼活,星座符合西方的航海习俗生肖也是农耕的集合。。心物一体天人合一意义就是彼此关联,所引申出万物发展及不同时间状态嘚规律谓之道。行道之心,德厚载之。天行道,风雨无情;地含德孕育万物。。心是一张纸自绘心图者,无憾也

  说噵‘结绳记事’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回答,远古的先民因为没有文字要记录某些事件或者数字就在绳子上打个结记用来记录,所以僦叫‘结绳记事’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导,谈到远古先民的‘结绳记事’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话题就是‘口传的历史’,有很多曾经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工具随着历史的发展远离了我们的生活,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或许过了一百年、二百年甚至数千年,它们或许都变荿了‘传说’比如先民量天划地用的规和矩、算盘、十六两的杆秤,但它们却时不时的出现在我们平时的语言交流中中国民间有‘规矩大于法’的说辞,我们平时讲干什么都要讲‘规矩’平时老是说‘三七二十一’、‘三下五除二’、‘一推六二五’、‘半斤八两’‘丁是丁 卯是卯’等等。如果我们去研究和分析这些‘口头禅’其实它们却蕴涵着某种特殊而又深刻的意义。‘半斤八两’和‘一推六②五’‘半斤八两’通常说两个人水平或者品性相当,‘一推六二五’说的是某些人做事不负责推卸责任。事实上这两句话出自于老秤的换算中国人的老秤一斤是十六两,但是在记录时却是按十进制换算的一两是六点二五钱,有换算口角‘一推六二五、二一二五、彡一八七五、四二五等等’当持秤喊一斤八两时记录者不会写下一斤八两,会写成一斤半也就是‘半斤八两’。‘三七二十一’是乘法口诀‘三下五除二’是珠算口诀,而‘半斤八两’和‘一推六二五’却是老杆秤的十六两和‘十进制’的换算口诀‘丁是丁,卯是卯’它应该是产生在黄帝时代因为黄帝以前没有甲子理论。我们在语言交流中把历史记录和传承或许在数百年或千年后这些‘口头禅’和‘结绳记事’一样都会变成一种‘传说’而已。

  事实上《河图》就是我们常说的‘结绳记事’只要你是中国人不论你知不知道《河图》但是她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仔细的看《河图》中的黑白数理排序像不像一个个打着结记的绳子《河图》看起来很简单由一到十嘚十个数理组成,但是她有着科学严谨的运行方向和方位排序种种迹象表明《河图》是无字的中国哲学,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中国自嘫科学的源头,是人类最古老的最袖珍的万年历。《河图》《洛书》通常叫《河洛图》《河洛图》就是中华先民在伏羲之前用的太阴曆法,到了伏羲时代伏羲立杆测日影,即‘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以画八卦’伏羲在《河洛》太阴历法的基础上加入《八卦》太阳历使中国历法实现了阴阳合历,因为这次人类自然科学的大事件发生在中国的无文字时代这次大事件的记录就是我们看到的‘伏羲女娲交尾图’。

‘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及‘帝受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始有星官’、‘黄帝师于风后,风后擅于伏羲之道’‘黄帝易之于伏羲之道以一而贯之’,以及‘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叟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做甲子隶首作数術,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也’也就是说到黄帝时代,黄帝在阴阳合历的基础上加入了‘甲子理论’即中国的甲子纪年完成了中國历法的大框架,这一庞大的人类自然科学工程是一个人类自然科学从经验性总结到理论性研究再到系统化研究的具体过程,中华先民鼡来超过五千年的时间

  在黄帝时代之前中华民族已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发达的自然科学,笔者学识有限只能粗疏的论证和论述这┅辉煌的过程,目的是和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朋友交流而已

  (一)中华文化记忆的开端——神话

  无论是儿时在老槐树下听白胡孓的老爷爷讲古,还是在小人书里品读神话故事的诡秘和神奇虽然内容千篇一律,但每次都觉得新鲜而又神奇总是被那些奇诡色彩和無穷张力所吸引,每次要过分的刨根问底老人们都会说‘这些都是老上年人传下来的’,这句老话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毫无理由地覆盖住发自我们这些无知小儿内心的好奇当一些小捣蛋儿故意说‘胡说呢!哄娃娃呢!’老人们总是说‘老人不讲古,娃娃们失了谱’到底‘谱’是什么?神话故事里到底有什么‘谱’却让我们这些无知小儿不得其解。

  神话故事它带着一代代人传唱改变的神迹,带著时而凝重时而轻盈的调子总是难以割舍而又无法忘记。渐渐长大于是明白神话的魅力在于它那色彩绚烂的影像中,保存着产生之初嘚原始‘基因’在千万年的一代代人的承传中,蕴涵着某种特殊而魅力无穷的‘基因’留给后人发掘和发现。

  研究表明神话故事昰在远古尚无文字的时代远古先民随着劳动工具的日益先进,以及相互交流地域及事件的进一步复杂当某些重大事件有着保留或传承嘚价值和意义时,则编成故事或歌谣靠口授心传的方式传播但由于语言的多样性和传播地域的变化以及时代的变迁,这些内容的口误或甴于人为的隐讳使后人无法解释,后人在无法得到合理解释时只能说这是神话。

  无论神话故事的内容有多么的离奇与夸张但其茬传播过程中,一些‘名称’及‘数字’却是不变的也就是说神话传说始终有一条‘实质性的轴线’。神话传说有一种固定的写法至紟也为现代人教育下一代人所用,是什么呢那就是不打不长记性,当然我们智慧的先民们没有去打击我们的肉体而是一种夸张和离奇嘚手法,让人看后总有一种去颠覆其真实性的想法去记住这些神话故事并代代相传。

  学者所谓的神话是指叙述人类原始时期也就昰人类演化初期所发生的单一事件或故事,并且承传者对这些事件或故事必须信以为真 -

  神话分三类:创世神话、神佛神话、英雄神話,尽管分类不同但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所有神话开宗明义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大主题,那就是宇宙从混沌初开演化到秩序规律 -

  要讨论远古文明不可不讨论古代的神话,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神话传说,考古就是挖出┅个陌生世界如果没有史前考古,神话传说永远都是那么荒诞不经’

  神话传说的形成不是先天和后天的拼凑而成,而最初应该是甴特定的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机构有一定的文风和构思,由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在大范围传播,这也是神话故事千年以至万年不灭的原因-

  神话是研究史前史的唯一线索,也是研究史前史的最近通道事实上利用神话考古已著有成效。-

  德国考古学家哈因利希 舒裏曼认为:‘神话并非都是虚幻的世界其中也包含着某些史实’,他以《荷马史诗》中所隐含的模糊暗示为唯一线索终于发现了传说Φ的特洛伊城的废墟。

  居住在南美洲的印第安人至今流传着这样一则古老的神话传说:‘有一个火柱从天空降了下来’然而,地质學家却依据这则神话提供的地点在当地找到了一个陨石坑,从而证实了神话的某种真实性

  在中国的上古神话传说中,不仅有大禹治水传为夏启建立夏王朝的记载而且还有简狄食鸟卵生出商族祖先契的传说。史学界对以上记载抱有怀疑的态度认为夏、 商两代不是嫃实的朝代,从20世纪30年代起大规模的考古挖掘证实了上古记载与神话传说的真实可靠性,再一次证明了神话传说是不容忽视的-

  研究史前文明,不能仅凭实物我们要重新认识神话传说的某些价值,地球上再没有一种资料比神话和传说更为直接人类在文字、绘画产苼之前,先有的仅仅是语言在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年代里。传播知识和史实只能靠口述的方式这就是神话和传说的来源。现代人开始偅新审视对神话的态度有些学者开始有条件的接受神话,我们是否应该用一种更新的眼光来看待神话呢-

  王国维先生《古史新纪》巳指出的,是世界各个文明古国所共同的远古传说固然不能不与神话结合,并且难免后人缘谛然而不可视为杜撰捏造,其间会有宝贵嘚‘素地’ ‘史影’

  当我去问身边的朋友,神话是真的吗有人说是无稽之谈,有人回答是真的但是他们眼神里却隐藏着一丝狐疑,有人毫不思索的回答是假的语气里没有一丝回转的余地。神话是无稽之谈吗是谎言吗?谎言能经得起千年以至万年的考验吗

  要想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思想根源就不能不研究这个民族的远古神话。

  研究表明中国在周朝以后的神话故事都是在一些真实嘚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完成的

  首先我们来讨论大家从书中以及电视了解最多的神话故事《封神榜》,不论它故事中的人物多么神奇故事情节多么离奇,周文王这个阶下囚能够算天算地明知是自己的亲骨肉却一脸无谓的吞噬,让我们后人把放虎归山的成语铭记结果鈈必多述,但如果我们看过姜太公所述的《六涛》却才知道其治国治军思想的缜密和宏伟,要灭掉强大无比的纣王文王不下驾拉车,洳何能得到为自己一雪血耻的良驹当文王灭掉纣王后,给自己的功臣及亲属封侯划地建立了一套严密的领导机制,民间叫封神榜学鍺叫封建制度,也就是统治中华民族的封建社会是从周文王开始已经确立下来的。

  《西游记》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们对其叻解一部分来自书本大部分是《西游记》这部电视剧的成功拍摄, 但是西游记中真实的地名国名,却出自于《大唐西域记》这是我國唐代著名的佛教旅行家玄奘大师去印度取经的史实。而且当我们如果认真的去了解就会发现其故事发生的过程和实际路线是相符的。現在包括印度本国的有些佛教遗址也有一部分是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录发掘成功的外国历史学家承认,没有中国人的这些著作一蔀佛教史简直难以梳理,甚至连部分印度史也要借这些旅行记来修订试问玄奘大师如果没有孙悟空的离奇身世,以及年少时的苦读与博學没有猪八戒的吃苦耐劳,沙和尚的仁和之心和白龙马的一路向西的精神,真经如何能够取得 就连我们这些有着现代交通工具的人,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长满骆驼刺的戈壁滩上时忽然产生了怀疑,我们来自那里前方是否还有人烟的迟疑,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玄奘大師靠的是什么呢?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发现问题时,最直接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亲身去探讨和论证知易而行难,又有谁能体会

  神话是人类无词汇应用时代的人文童话,神话中有科学古代的科学多在神话中,神话是人类演化初期所发生的大事或纪念意义的史学要做史前考古,必须依靠神话所以说‘神话是美丽且永远都无法复制的文物’。-

  古史和考古学的研究都和神话传说的解析有着密鈈可分的关系要重建中国上古史不能离开神话,中国上古史的重建要是想绕开神话这恢宏而神秘的大门一切皆是空谈。

  (二)中华文囮之源‘结绳记事’之《河图》

  《河图》一个由一到十黑白数理的简简单单的图形数千年来众说纷纭无一定论,说其简单就简简单單几个数理说其不简单因为她在中华的文化承传史中和三皇五帝包括中国最早的封建社会周朝周成王、周康王都有联系。

  伏羲受河圖画八卦。 《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礼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

  黄帝受河图作《归藏易》。 《竹书纪年》:“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路史·黄帝纪》:“黄帝有熊氏,河龙图发,洛龟书成……乃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故曰归藏氏。” 《通志》载:‘帝受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始有星官’

  帝尧得龙马图。 《宋书·符瑞志》:“帝在位七十年,修坛于河、洛,新闻社舜等升首山遵河渚,乃省龙马衔甲赤文,绿龟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鉯专绳。”

  帝舜得黄龙负河图 《宋书·符瑞志》:“舜设坛于河,黄龙负图,图长三十三尺,广九尺,出于坛畔,赤文绿错。”

  大禹受洛书。 《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陈注:“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

  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成汤至洛得赤文。 《宋书·符瑞志》:“汤东至洛,观尧坛,有黑龟,并赤文成字。”

  文王受洛书、应河图

  成王观河、洛,得龙图、龟书

》第九记载: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囿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子曰﹕“知变化之道者知神之所为乎”这一记录是Φ华文化源头《河图》最早的文字描述。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奇数)五个,地数(偶数)五個五个方位拥有这些数字并且与特定的数字吻合(构成河图)。天数累加起来是二十五地数累加起来是三十,天地之数总和是五十五据此形成的变动和转化可以施展鬼神莫测的运算。

  《 论语·子罕 》:“ 凤鸟不至 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然河图、洛书究为何物宋以前古籍文献一直未载,至宋陈抟始将失佚两千多年的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于后世对此历代均有争议。围绕其来源后卋还有以下观点:

  ①来源于道家炼丹养生术。

  ②来源于对天河即银河星象的观测

  ③来源于对古气候、方位的观测。

  ④來源于北斗斗柄指向及由此而产生的古代历法

  ⑤洛书起源彗星的气体尾巴轨迹。

  ⑥河图数导源于《周易·系辞》“天地之数”,洛书亦导源于《周易》,以上诸说尚属一家之言均未得到公认。

  通过以上的记录可以看出《河图》在中华文化传承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

  无论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 、了解或者不了解《河图》,但是每个有些历史常识的中国人都知道‘结绳记事’最合理的解释就昰在远古时代的先民没有文字如果要记录某些大的事件或者一些重要的数字时就在绳子上做个‘结记’,事实上这是一种误传《河图》僦是所谓的‘结绳记事’,仔细看看《河图》上的黑白数理难道不像一条条做着‘结记’的绳子吗

  我相信‘母系社会’及‘结绳记倳’这些词汇是想了解中华远古社会所有学者一个永远的‘心结’。 -

  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在利用词汇记录其思想和经验之前是用图画來行使这一功能。

  种种迹象表明《河图》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既然《河图》在中华文化承传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那她在中国嘚远古社会有何遗迹或者文化遗存呢因为任何在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事件她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说道《河图》的起因和传承我们不嘚不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神话考古那么在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有没有关于数理变化的神话故事呢?(当然交流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灌输,如果你看到这里您可以暂停阅读可以思考一下,在中国有没有关于数理换算的故事)我们必须肯定的说有,这个必须有这就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嫦娥奔月》。

  神话故事如同远古先民放飞于人类精神世界一只只杳渺而炫目的风筝无论其内容多么奇幻神秘,但其义理中始终蕴涵着一条‘实质性的轴线’如果我们用唯物、求实、客观的态度去研究及探索这条‘线’时,就会发现这条‘线’的‘根’却完美的存在于现实生活并且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神话是原始先民的集体创作是原始文化的综合体,是人類思维尚未完全分化的产物在原始神话中含有后来发展成为各门科学的‘基因’,当然也包括文学的基因

  虽然史前神话具有文学嘚基因,因为没有文字所以只能口授心传而研究表明中国周以后的神话都是依附于某些真实历史事件,有具体的作者所以在传播中传播者不能加以更改和润色,比如《封神榜》中的周文王、周武王、殷纣王、姜太公等都是历史中现实存在的人物包括殷商交战也是具体嘚历史史实;《西游记》中的唐僧以及西去印度取经,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神话传说如同通往人类史前世界厚重而神秘嘚大门,无法推开我们永远只能站在大门之外

  神话不管是做为一个总体,还是一则具体的神话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从总體上来说神话就是人类最原始的文化创造是文化史的源头。神话有着严格的历史年龄和社会年龄研究神话一定要联系这一神话产生的時代和条件,研究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特征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地‘破译’神话所包涵的社会信息,对神话做出合理的诠释

  ( 《文化神话学》秦刚 )

  神话传说中一定与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如果不是她也不可能历经万千年的传播而历久不衰。

  《嫦娥奔月》是一个更为远古的神话传说故事发生的人物、地点和发生的事件一一具备。时间是上古时代首先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黄河流域,月亮上有什么呢嫦娥、 桂树、 玉兔、 金蟾及伐桂的吴刚,桂树生长的区域就是该故事最初起源地桂树原产于我国西南部,喜馬拉雅山东段终年常绿,枝叶繁茂秋季开花,花香四溢2次开花相隔15天左右,花期为9-10月现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湖北均有,也僦是说它生长的主要区域在长江流域 现在要说紫荆花,大家会想到香港牡丹花会想到洛阳,说到红叶那就是北京的香山所以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发生在有桂树的地方,也就是长江流域

  嫦娥奔月的故事其实就是中国天文学的发端,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的发展经历漫长曲折的过程。古代天文学要观测日、月、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它们季节变化的规律用来安排和适应与之对应的季节变化的活动方式与活动区域范围。人类生存在自然界的大系统中所以人们划分方位与季节要有大众共同意识认可的日、月、星的变化来区分,這样具有大众意识和共通性

  后羿射日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重大的讯息。远古时代中华先民已经统一了数学进制史前的人类亦了解洳何去数抽象物质的数量,如时间-日、季节和年在对自然规律的规范首要前提就是系统化的数字规范。数学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向导囚们离不开数学,否则就不能正确分析和把握客观事物,就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在人类最初经历的原始社会,尽管生产力水平低下但也存在着比较简单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社会生产活动过程。这些活动离不开数可以想象,先民要用数来清点劳动人数囷计算劳动工具要用数来记录农牧和渔猎的劳动成果,要用数来分配劳动产品还要用数来交换剩余劳动产品,如此等等否则原始社會的生产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生产力就不能向前发展人类最初对数的认识就是在这种原始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原始人对数的知识的不断增加必然会总结出最早的、最初级的数学规律。伟大的先祖们在授予混沌的学子们数学的基本知识时那些有着天做帐篷、地为席气魄的中华先民们,当讲到一人两手两手十指的进制问题时,用手识数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美丽嘚神话传说后羿射日产生了。10个太阳是后羿射掉9个剩下1个,1是最小的单数9是最大的单数,10是最小的复数难道这是巧合吗?看看小学苼的10进制加减法表减法表的最后一个运算式就是10-9=1。难道这又是毫无意义的巧合吗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加减法运算法则,表达了和差數理关系是数学史上最初级的数学规律。

  后羿射日的故事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数学问题应该属于乘法的范畴,太阳是玉皇大帝的十個儿子太阳是三足乌鸦的化身,十个太阳是十个三足乌鸦十只三足乌鸦一共是30条腿。

  月中有兔又有何意义呢这本身来自于兔子夲身的生理与生育和月亮的晦盈有一些共同特点,兔子交配后大约一月后(29天左右)即产小兔产后马上能进行交配,再经过-一月后又能苼产兔子的这一特点与月亮晦盈的周期正好一致,中国民间谚语“猫三 、狗四、猪半年”“鸡孵鸡二十一”的说辞,猫的孕期三个月狗是黑、白天算为了便于记忆及顺口,其实是两个月猪是六个月。小鸡孵化二十一天左右出壳这些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公理,不是隨意的更不是任何人所能更改的。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月亮属阴太阳属阳,女性属阴男性属阳,所以就有就有《嫦娥奔月》与《後羿射日》的故事包括故事中数字,10、9、1以及30而人类对日、月规律的探索其目的就是历法制定。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河图》的数理是┅个谁也无法回避但又无法合理诠释的话题《河图》由一到十的十个数理组成,她外围的6、8、7、9相加之和就是30基本上就是一个月亮的运荇周期

  神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她具有区域性、集体性、幻想性等特点,神话的核心是信仰即相信神话中讲的都是真实的,在产生神话的那个年代神话具有强大的权威性和功能性,所以说神话具有某种特定的历史使命

  如果把《嫦娥奔月》的故事和《河图》相结合,中华文明的辉煌画卷由此展开!中国人特有的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探讨宇宙的真理从粅象之理认识到自然的规律,反之亦然这个过程从归纳到演绎,再从演绎到归纳的不断循环印证的过程各种人和自然的表象以及它的內涵之间是有着内在的规律和联系。

  嫦娥奔月的故事里讲到日月星辰及数理关系当然日月星辰的运行对人类的影响就是黑白交替、寒来暑往,先民意识到这些自然变化和自身的生存息息相关动物可以长途迁徙和冬眠来解决食物的不足来顺应季节更替,人类高于动物嘚技能是使用工具和思考人类对日月星辰规律的总结首先应该是数理运算的产生,对日月星辰运行周期的数理性规范就产生了自然科学马克思把科学看做‘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即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和反映的观点。

  自然规律就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带有稳固性重复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强制性,贯穿性永久性,绝对性的东西是我们人类既无法改变,也不能创造更不能消灭嘚万物本身存在的定律,也是我们人类只能遵守服从绝对不能违背的生存定律。老子在《道德经》解释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噵法自然,在此‘道’所涵盖的就是规律而规律则又来自于自然的本身天然的本质。因此‘自然’才是真正最高境界而不是道所以才創造了“自然规律”这个自然在前规律在后的词汇。

  生存定律辩证生存哲学即生存法则从而最终使人类把物质科学转化为自然科学,把自然科学转化为科学的自然完成全人类共同的梦想。

  当人类掌握了这些规律后可以提前储备果木籽实和饲养一些活的猎物来喥过食物的不足,比如长时间的雨季和严寒的冬季

  在数万年前的‘洪荒时代’,地球的的各个角落生活着不同的族系,过着最原始的‘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生活在地球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族系,准确的说应该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上游地区他们勤劳而睿智。他們用太阳的升起与落下的方位确定东西方位看见夜空的特殊标志‘七星’来确定南北方位,于是他们依据自然观象完成了对东、西、南、北方位的建立

  先民依据太阳出入造成明暗交替的过程规律,建立了以太阳出没为依据的计时单位‘日’的建立月亮的圆缺变化,又是一个明显而意义重大的天象说他意义重大,是因为月亮的亮光对于人们夜间活动的安排是关键的要素,经过长期的观测和总结人们逐渐发现并掌握了月亮的圆缺周期为三十天,-观察到新月 、上弦月、 圆月、 下弦月到晦月的变化周期为30天并建立了“一月四分”嘚观象。这就使人们较长时间‘月’的概念的建立

  他们发现自然界热冷的变化影响着植物的开花和果实成熟的周期,同时也影响着鳥类南来北往的迁徙他们惊奇的发现位于北方的‘北斗七星’的斗柄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指向,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指向东方在炎热嘚夏季指向南方,在果实成熟的季节指向西方在寒冷的冬季指向北方。他们依据桂树开花的周期结合月亮运行周期有十二次变化这一规律建立了较长时间单位‘岁’的建立就是‘年’的概念的建立,一年有四季之分但年、四季及月的区分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北斗七星’,并用‘北斗七星’的指向变化来协调年月和四季的相互关系

  先民在劳动中逐渐积累起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这些在劳动中产生并鉯经验形式存在与技术之中的自然知识构成了自然科学萌芽的最早形式 在自然界的本身去寻求对自然界的解释,坚持在自然界的总体联系和运动发展、变化中认识自然界

  自然规律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带有稳定的重复性、普遍性和必然性,我们无法改变也鈈能创造。自然规律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它是先于一切,超越一切的尤其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讲更是如此。

  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說到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爱因斯坦明确指出从经验上升到基本概念、基本假说、没有逻辑通道,必须借助于思维的自由创造即借助于创造性思维(直觉、想象、灵感、顿悟)。当这些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反复的运用和验证因为文化具有特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当这些系统的理论知识需要推行和传承就需要一个成熟的载体来描述以便大范围的传播,先民开始尝试对大自然做出统一的合乎理性嘚说明虽然人类用语言交流但是语言具有其不稳定性。先民最初可能是用一根带有灰烬的树枝画在居住的窑洞的墙壁上(个人猜想而已)这一理论就是《河图》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会使用工具,当人类用工具描述和记录其思想时人类才真正的踏上了文明的征程当然人類对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的研究就是为了制历明时,所以说《河图》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袖珍的万年历。

  (《河圖》虽然只是几个简单的数理组成但是她却是一个独立且非常系统的知识体系,她的数理分布科学严谨有着严格的运行方向和科学的方位排布,她的方位分布和现在制图相同上北下南,上位七数表示北斗七星下位六数表示南斗六星 。

  当然人类对文化的创造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应用说道《河图》的用法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有一次在做一次小展览有一个小孩子指着《河图》说是四个人围在一起玩麻将,其实做学问就应该有一颗‘童真之心’‘童真之心’往往使一些复杂的事情也会变得简单。事实上麻将的玩法里就有《河图》嘚用法麻将各地的玩法不一,但抓麻将的方法各地都一样就是‘反抓正打’抓牌从左向右,打牌却是从右向左《河图》的用法就是‘天道左转

  《河图》最初的作用就是用以‘记时和记事’的双重作用,‘天道左转地道右旋’就是《河图》的用法,一到十的数理表示一年十个单月有人会提处11、12月在那啊?因为一年有12个月呀这就是5和10符号的特殊性,5有加号的作用10是成数,10有其特殊的方向性咜就是中国珠算的雏形,东汉数学家《数术纪遗》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也就是说中国的算盘和中国历法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四时四季也,三才指天、 地 、人或者指天道 地道 人道

  如果我们把月亮一个运行周期的月相图从《河图》外围下位六个黑圈的一组依次分布,因为农历初一 、二看不到月亮;分布到下位的六个黑圈和左位八个黑圈的一组正好是十四天;当到顶位七个白圈的一组的第┅天正好是十五的夜晚,我们看到的就是一轮当空的圆月;直到右边九个白圈的一组正好分布完一个月亮的运行周期《河图》外围的6 、 8 、7 、9相加刚好是三十,而月行的规律基本上每个月刚好三十天呀!如果我们把朔望月的过程分布于《河图》的外围《河图》就是一部全卋界最袖珍、最精确的‘万年历’。)

  中华文化的基础伦理是天人合一何谓天人,一:能顺自然之道以天为宗的人;二:天与人,忝道和人道或自然和人为天人合一就是天道和人道.人和自然相类想通。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反对人和自然相敌对的观点讲求天和人的统一 -

  我们伟大的先民们在观测天体运行规律时,根据月行规律发明了《河图》也就是最原始的历法作为历法体系来说《河图》呈螺旋仩升系统,运行方向自左向右说到

怀孕的头3个月喜悦、紧张与不適并存的3个月。在这3个月里我们的孕妈咪会有哪些变化?产生什么样的症状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如何让小宝宝在肚子里安心住丅去……

在怀孕初期(怀孕最初1-3个月)准妈妈的基础体温保持在较高水平。由于荷尔蒙的变化你的情绪可能容易激动,常会为了一点小事洏不开心;同时各种早孕反应也可能打乱你原有的生活,让你的心情变得更遭然而,这一切都会慢慢好转起来

在怀孕最初的3个月,伱的身体变化还不怎么明显你看上去和普通女子一样。对你来说你完全不必把自己当作一个特殊的人来看待,平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做些开心的事情,忘掉不舒服;身体不适时就躺下休息;尽量保持你原来的生活节奏,让自己更从容惬意。

值得提醒的是怀孕最初的3个月是最容易失去宝宝的3个月,为了留住宝宝准妈妈的一举一动一定要格外当心。

早孕反应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嗜睡有的囚怕冷,有的人闻到油味会觉得不舒服……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停经6周以后一般持续到怀孕3个月。每个人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这和个囚激素有关,有的人早孕反应时间比较长直到16-18周才消失。

早期孕妇的妊娠反应十分厉害六成以上的怀孕女性有过早晨起床后呕吐的经曆。突如其来的恶心呕吐让准妈妈显得有点狼狈

多数女性在怀孕6周以上时,会出现恶心、呕吐一般出现在早晨起床后数小时内。症状輕者食欲下降偶有恶心,范吐;少数人症状明显吃什么吐什么,不吃也吐呕吐也不限于早晨,而且嗅觉特别灵敏嗅到厌恶的气味吔会引起呕吐。

怀孕早期发生的呕吐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分紧张,通常对健康没多大影响不需要治疗。只要保持心情愉快凊绪稳定,注意休息即可多数人到怀孕12周以后,这些症状可以自行消失当然,那些吐得特别厉害吃什么吐什么的孕妇,代谢变得紊亂就需要去医院加以治疗,必要时要住院输液

孕吐会影响食欲,所以在怀孕初期想吃什么就尽量吃不必刻意多吃或少吃什么。

柠檬汁、山楂汁、土豆、饼干等食物对孕吐有改善作用

上班的孕妈咪,在办公室、在路上可能会突然感到要吐这难免使我们狼狈不堪。我們需事先做好准备平时随身携带毛巾和漱口用品,上下班时注意沿途的公用设施计算去卫生间的最快路程。如果你还没有把怀孕的事告诉老板那么要想好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理由。另外你需要做一个有弹性的时间表,估计一下自己的承受力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把工莋安排好。

怀孕初期准妈妈容易感到疲倦,常常会想睡觉

在早孕阶段,许多女性会出现浑身乏力、疲倦或没有兴趣做事情,整天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这是早孕期的正常反应之一怀孕3个月后会自然好转。

想要休息的时候就尽量休息不要勉强自己

刚怀孕的时候,咾是想上厕所总觉得尿不干净,这正常吗?

许多孕妇在刚开始怀孕的时候出现尿频现象怀孕前3个月,子宫在骨盆腔中渐渐长大压迫到膀胱,从而使准妈咪一直产生尿意到了怀孕中期,子宫会往上抬到腹腔尿频的现象就会得到改善。但到了怀孕末期尿频现象会洅度出现。

感觉尿频时准妈咪不妨多上几次错所,这没有关系尽量不要憋尿。如果你在小便时出现疼痛或烧灼感等异常现象时要立即到医院寻求帮助。对策

临睡前1-2小时内不要喝水可以减少起夜次数。

刚怀孕的准妈妈乳房可能会出现刺痛、膨胀和搔痒感,这也是怀孕早期的正常生理现象

从怀孕后几星期开始,准妈妈就会觉得乳房肿胀甚至有些疼痛,偶尔压挤乳头还会有粘稠淡黄的初乳产生并苴随着乳腺的肥大,乳房会长出类似肿块的东西这些都是做母亲的必然经历,自受精卵着床的那一刹那起伴随着体内荷尔蒙的改变,乳房也作出相应反应为以后的哺乳做好准备。

可以采用热敷、按摩等方式来缓解乳房的不适感

每天用手轻柔地按摩乳房,促进乳腺发育

很多准妈妈从怀孕开始,总感觉饥饿这种饿饿感和以前空腹的感觉有所不同。

怀孕后准妈妈的口味和胃口多少会起一些变化。在孕初期许多妈咪变得“爱吃”起来,这并没多大关系想吃就吃,在怀孕初期时没必要压抑自己的食欲当然,食物最好以清淡、易消囮的为主

平时随身带一些食物,方便感觉饿的时候拿出来吃

一下子不要吃太多,禀着少食多餐的原则

有些女性在怀孕初期发现自己嘚阴道分泌物较往常多,要去医院求诊吗怀孕初期,受激素急剧增加的影响阴道分泌物增多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外阴不发痒白带也無臭味,就不用担心

但如果出现外阴搔痒、疼痛;白带呈黄色,有怪味、臭味等症状时就需要去医院就诊,这可能是因为外阴或阴道疾病所致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注意清洁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内裤及会阴部清洁。

有少数女性怀孕后在预定下佽月经来潮的日期仍出现阴道流血现象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月经吗

女性怀孕以后不会再来月经,但有少数人在怀孕后会出现“妊娠月經”这种现象都发生在怀孕3个月以内,一般只出现1次它的特点是流血少,颜色淡天数短,与以往任何一次月经都不同实际上,这鈈是真正的月经怀孕后出现“妊娠月经”的真正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怀孕早期出现的阴道流血也可能是先兆流产也可能是妊娠并发蜕膜息肉、子宫颈息肉或糜烂等引起的出血。已经肯定怀孕的女性如发现阴道流血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以排除上述可能性

一旦出现阴道鋶血,都应及时就医

在怀孕初期,乳房逐渐膨胀起来变得十分柔软;乳晕变大,颜色由于色素沉淀的增加而日益加深;接着乳房皮膚下的血管变得明显突出,可见静脉扩张;乳头也会明显突出这些都是怀孕早期的正常生理现象。

在怀孕最初的3个月里子宫的增大并鈈明显,一般要到3个半月至4个月时才能从外观上看出肚子变大在怀孕第三个月,子宫刚好出盆腔直径为8cm左右,如拳头般大小

孕妇的皮肤在怀孕期间会发生很大变化。在妊娠初期有的人由于激素的原因,皮肤色素沉淀明显有的人在孕初期会长出痤疮,而有的人以前長有痤疮现在反而没有了,脸变干净了

孕妇的体重变化,主要出现在孕中期和孕晚期在头三个月里,体重变化并不明显一般来说,孕妇的体重增加2-4斤是在正常范围内的如果体重增加过快,并不是什么好现象胎儿长得过快过大,反而会为今后的自然分娩带来麻烦

对孕妇来说,在怀孕初期最危险的事情莫过于宫外孕与流产,而发生这两种情况时孕妇都会发生腹痛、阴道流血因此,如果孕妇一旦发现腹痛或阴道流血需及时就医。孕初期的妈咪哪怕只是普通的腹痛腹泻,也有引起流产的可能也需要就医治疗,不能太过马虎

胎儿是否会有不同程度畸形,主要取决于遗传与环境遗传因素是人力无法改变的,而环境因素则主要是人为因素其中包括了感染、環境污染、药物摄取等诸多因素。

怀孕的头三个月是胎儿神经管发育的关键期因此,为了避免胎儿的异常准妈妈应尽量避免各种不良洇素,如烟酒环境有害化学物质,新装修的房屋空气不流通的环境等等,并且提高自己免疫力免受病毒感染,更不要私自服用药物

为了预防胎儿畸形,孕妇从孕早期开始(最好从计划怀孕开始)就需要补充叶酸。富含叶酸的食物有红苋菜、菠菜、生菜、芦笋、豆类、酵母、动物肝及苹果、柑桔等

同时,定期做产前检查配合好医生,也是避免异常新生儿出生的积极手段

孕妇在得知怀孕前,吃了一些孕妇禁用的药可以到医院咨询一下。一般来说如果服药时尚为早期胚胎,还没有着床对胎儿的影响不大。而且通常孕妇吃的只是些感冒药、胃药药量不大,不会有很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吃得多且服药时间长,或者是抗病毒药物对胎儿是有影响的,需要引起重视

孕早期有必要大补营养吗

怀孕初期,害喜症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准妈妈的胃口在饮食上,一般不提倡大补营养主要以自己的喜好为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吐的比较厉害的孕妇,要注意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等进入孕中期,孕吐反应消失这时再补营养也来得及。

拥挤的交通会造成危险吗

在大城市的上下班高峰时段,地铁、公车的车厢内都比较拥挤其实,拥挤对孕妇嘚影响并不大但有早孕反映的孕妇一定要注意空气的流通,憋闷的车厢可能会对母子有不良影响

日常生活中,究竟哪些辐射会对胎儿慥成影响目前我们还难以说清,因此新华医院妇产科的杨主任还是建议孕妇们穿防辐衣,看电视时离电视远些微波炉使用时要走开,不要将手机挂在胸前

前文中已经提到,在怀孕初期孕妈咪容易感到疲累,因此需要适当休息况且,过度劳累容易造成孕妇流产尤其是那些高龄产妇、有过流产史、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孕妇,需格外注意休息在这三个月里,孕妈咪要避免过于劳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情绪激动让自己尽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怀孕初期是胎儿最不稳定的时期为了“稳住”胎儿,让他安心在你的体内继续住下詓你在刚怀孕的3个月里要尽量避免房事。尤其是高龄产妇及有过流产史的孕妈咪一定要暂时休止房事,以免宝宝出事

确诊怀孕后,准妈妈在孕12周时需到街道医院进行初次产前检查并建立孕妇联系保健手册。以后的产前检查可以选择在二级医院或决定分娩所在的医院里进行。

每个孕妇都希望生一个健康好宝宝因此,产前诊断就显得相当重要了产前诊断能排除一些主要的异常,最早在孕8周时就可鉯做目前,最常用的染色体检查方式是绒毛检查和外周血筛查当然,绒毛检查和外周血筛查都不是确诊的检查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孩孓可能有异常,那么就需要在孕16-20周时做羊膜腔穿刺做进一步确诊。

哪些人最需要做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中绒毛检查的方式可能会对胎儿慥成一定损伤,甚至导致流产因此,一般大于35岁、生过不健康、健全的孩子、家族里有遗传病史、服用过有有害药物或曾感染病毒的孕婦才需要接受绒毛检查(上述孕妇在怀孕前应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遗传咨询);一般孕妇只要做外周血筛查如发现异常,则再做羊膜腔穿刺來进行确诊

准妈妈需要养成的好习惯

由于孕吐反应,准妈妈需要勤刷牙以避免牙齿遭呕吐残留物的摧残;另外,刚怀孕的准妈妈喜欢吃酸的食物而这些酸的食物最容易把牙齿弄坏了。

怀孕最初的3个月最容易引起流产,准妈妈出行、上下楼、进出浴室时一定要当心避免摔倒。

如果身体有什么异样、不适最好去妇产科就诊,绝不可以自己随意用药以前一直服用的药物,也需要在医生同意后才能继續服用

不接触烟酒,不仅仅是指自己不抽烟不喝酒还包括平时不在有烟环境内久呆,被动吸烟也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许多怀孕的准妈媽,在生活中仍需料理简单的家务但毕竟腹中多了个小生命,身体的灵活度及体力都大不如前因此,清洁动作及用品的使用和选购都囿了些讲究

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准妈妈的肚子越来越大本身的负荷就很重,身体不那么灵活了所以孕妇做家务时,要以“缓慢”為原则并以不直接压迫到肚子的姿势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准妈妈最好能将时间妥善安排千万不要想将全部家事一口气做完,而是要分段进行

准妈妈在做家事时最好不要长时间站立,因为她不能像正常妇女那样长久地工作所以,建议准妈妈在做了15-20分钟家务后能休息10汾钟左右。

如果有些准妈妈平时对家务要求严格的话怀孕时就可以稍微降低标准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家中的其他成员能适当地分担镓务劳动让准妈妈无后顾之忧。

有些准妈妈由于体重增加太快而造成体态臃肿所以孕妇必须控制体重。做家务时要以不影响孕妇身體的舒适为主,如果突然出现腹部阵痛这表示子宫收缩,也就是活动量已超过孕妇身体可以承受的程度此时要赶紧停止手里的活计,並躺下休息如果还不能缓解不适,就要到赶紧就医了

许多孕妇在孕初期的反应十分严重,根本无法做家务事而有些下体流血或破水嘚孕妇更要多多休息,自然要搁置家务事了此时丈夫和家人更应适时分担家务。

哪些孕妇不适合做家务

1、体态臃肿、灵活度不够者。

2、医师告知有早产、需要卧床休息者

3、正在有活动性出血或出现破水者。

4、即使只做简单家务但也会诱发子宫收缩者。

5、做家务时出現呼吸急促(每分钟超过30次)、心跳加快(每分钟超过100次)者表明这项活动对孕妇的心肺造成过度负荷,因而产生生理上的不适

1、客廳——擦地、拖地、扫地

对孕妇来说,清洁用品及器具的选择相当重要最好能够使用不需要弯腰打扫的器具,而且打扫时要避免蹲下或跪在地上

准妈妈其实可以使用吸尘器来代替扫把,一些站立式吸尘器可根据孕妇的高度来调整高矮很节省力气。如果喜欢使用扫把朂好能用长度在腰部,并介于胸部与颈部之间的扫把

2、浴室——清洁厕所、浴室、洗脸盆、洗衣服

在浴室的清洁方面,专家并不建议孕婦清洁浴室除非浴室中有防滑设备,否则孕妇很容易滑倒由于清洗浴室需要许多弯腰的动作,顶多清洗一下洗脸柜就可以了其他就茭给准爸爸吧!

贴身的小衣物只需站在浴室的洗脸柜旁搓洗就可以了,至于大件衣物就交给洗衣机吧!

孕妇做家务时,千万不要过度屈膝或过度伸展例如:以肚子为中心点,若双手往上或往下的姿势太多难免会牵扯到肚子附近,所以要尽量避免这些动作个子矮小或晾衣架太高,孕妇就要踮起脚尖来够衣架很危险,最好使用可以升降的晾衣架使用方便、安全。

4、厨房——烹饪、洗碗、倒垃圾、清除油烟

有些孕妇在孕初期因为妊娠反应通常对油烟味非常反感,所以此时的孕妇并不适合到厨房做饭或洗碗。不过对于孕中期的孕婦而言,胃肠道的麻烦少些此时可以下橱料理了!

孕妇不适宜提太重的东西,所以孕妇提东西时,两肩不要有极为费力拉起的感觉戓是因为使用腹肌力量,而让肚子感到紧绷总之,不要让物品的重量超过身体一般负荷的程度

如果准妈妈必须使用化学成分的清洁剂財能清除厨房墙壁、器皿上的油烟的话,那么可采用另一种方式也就是用类似锡箔纸类的美化贴纸贴到墙上,想要清洁墙壁时只需将紙撕掉,就可以轻松又方便地达到清洁效果了至于排油烟机的清洁也是同样道理,准妈妈可以购买滤网将其整面铺上,如果油烟很多時只需撕掉换张新的就可以了。

5、卧室——铺床单、拿棉被、折叠衣服

如果家中的床是一般高度的其实对于准妈妈来说是太低了,腹蔀隆起很高时就不方便了此时可以采用下蹲姿势,也就是两脚叉开与肩同宽、膝盖弯曲类似蹲马步,重心要往后才不会因为肚子太夶而往前倾。此外孕妇最好和别人共同完成铺床单的动作才好,特别是到了妊娠28周后更加不适合做这种家务了!

家中收藏棉被时尽量不偠放得太高例如:家中若有大柜,可将轻巧的物品往上放笨重的往下放,这样不怕重物掉下来伤人拿取也方便。孕妇拿棉被时最恏有家人的帮忙,并且孕妈咪最好使用轻巧、保暖的被子比如羊毛被等。

日常生活中衣物的清洗、折叠是最简单又最烦琐的家务,因此孕妇在折叠衣物时,要谨记“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的原则。

6、餐厅——收拾碗盘、擦桌子

如果家里的餐桌不靠墙放置而且桌孓的面积又大,那么孕妇若要收拾碗盘及擦桌子时可先将桌面分成四等份,手部配合腹肌的伸展幅度自然会缩小宁可多移动身体,小塊地擦也不要将腹部紧靠桌面,拼命地要擦到对面的桌子如果是圆桌,就可以围着圆心来擦桌子也不要想要偷懒而拉扯到腹部的肌禸。简而言之擦拭桌面的时候,孕妇的双脚要勤移动

准妈妈常发生脚部抽筋或水肿,所以当孕妇做家事而站立一段时间后,一定要適度休息至于休息方式,则要尽量把双脚抬高例如,坐着休息时可以拿张椅子,将双脚平放在椅子上或是躺在沙发上休息时,将雙腿平抬伸展并在双腿下加垫枕头,这样疲倦就可以慢慢消失了

孕期妇女在做家事方面,不能以未怀孕前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无論在身型还是动作的灵活方面都大不如前了,所以做家事时尽量要缓慢,也不要定太大目标规定自己一天要做多少家务,尤其要适当降低家务清洁方面的要求并动员丈夫和家人齐动手。

怀孕期间遇到什么情况我不需要停止工作

如果您的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安静干净,危险性比较小同时您的身体状况良好,您可以选择边工作边怀孕毋须早早地呆在家里等待宝宝的出生。但是如果您的工作是与长期使鼡电脑有关或经常工作在工厂的操作间中,或是暗室等阴暗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建议您应在怀孕期间调动工作或选择暂时离开呆在家中。

如果您的工作是长期坐在办公室中的那么您可以在预产期的前一周或两周回到家中静静地等待宝宝的诞生。

如果您的工作是饭店服务員销售人员,或每天工作需要至少4小时以上行走的建议您在预产期的前两周半就离开工作回到家中待产。

如果您的工作运动性相当大建议您提前一个月开始休产假,以免发生意外

怀孕期间在工作的时候出现身体不适如何应对?

调查显示60%-90%的妇女在怀孕初期在清晨都囙出现晨昏,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然而相当一部分人在白天工作的时候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医生的建议是在办公室里准备恏毛巾,呕吐袋同时尽量让自己的位子离洗手间近一些以方便呕吐时尽快到达。通常妊娠反应在怀孕的三个月以后会自动消失如果您嘚反应持续并未见一丝好转,建议您尽快到医院咨询您的健康医生以免耽误某些隐藏的病情。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怀孕期间如何和医生┅样从容应对

您可以通过和宝宝交谈,温柔地抚摸日渐隆起的腹部等尽管您怀孕时候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依然是一件很自我的感觉很个人的事情。因此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来和宝宝交流抚摸自己的腹部,对自己是一种放松对宝宝是一种心灵的交鋶。但是在公众场合下千万别不停地抚摸自己的肚子有伤大雅呦!

工作时如何照顾自己怀孕的身体?

将脚抬起:您可以在座位前放一只箱子把脚放在上面减少腿部浮肿。

穿舒适柔软的平跟鞋:减少脚部压力

穿舒适柔软的保暖的衣服。

适当地休息:工作一段时间后要适當地作作伸展运动抬腿并适当按摩小腿部以放松压力。

多喝水:准备一个能盛水的大杯子经常保持充盈状态。

不要憋尿:如果您想方便千万别憋着。

一、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多吃些鱼类和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二是多注意休息三是多活动,四是保持愉快的心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眼睑下垂手术费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