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血液检查呈阳性早泄在血液中查得到吗

您好,您的情况是中毒的宫颈炎,检查结果解脲支原体呈阳性,药敏结果除红霉素和氧氟沙星中敏外其它药都敏感,那么可以考虑用阿奇霉素,一般多时间的抗生素的应用是不会引起真菌如念珠菌感染的,建议您不用过于担心,正常的应用抗生素一周看效果,您现在用药了吗?
我在医生嘱咐下做了身体检查,医生看到我的检查结果告诉我。我的血液中有抗精子抗体阳性,这该怎么办?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 你好,男性抗精子抗体阳性即属于精子免疫性不育而在男性,则是自身产生“自卫”,引起自己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导致“自相残杀”,使精子难以生存。这个疾病严重危害到你的生育能力,建议你及时到正规的不孕不育专科医院接受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下药,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答: 这个不是很清楚最好是听医生的安排就可以了
  • 答: 抗精子抗体检查一般是在孕前检查的。
  • 答: span你好,抗精子抗体是一个复杂的病理产物,男女均可罹患,其确切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男性的精子、精浆,对女性来说皆属特异性抗原,接触到血液后,男女均可引起免疫反...
  • 答: 你现在这种情况可能是自身免疫力的原因导致的抗体阳性,只要是检查结果,没有其他问题的话,可以做一下进一步的检查。 你可以到其他医院做一下检查,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
  • 答: 病情分析: 你现在这种情况可能是自身免疫力的原因导致的抗体阳性,只要是检查结果,没有其他问题的话,可以做一下进一步的检查。 指导建议: 你可以到其他医院做一下检...
  • 答: 漳州芗城男科咨询电话
  • 答: 早泄在临床上引起的病因病情复杂如:精神性因素、包皮过长、过频手淫、慢性前列腺炎、性神经过于敏感等都可引起所以建议您可以到性功能障碍专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专...
  • 答: 指导意见: 你好早泄治疗主要使用一些抗抑郁及镇静剂对器质性病变者使用一些抗生素以治疗原发病等也使用一些麻醉剂或类似药物降低龟头的敏感性,必要时看看中医医生是不是...
  • 答: 你好,一般来说,针对附睾炎,往往还会伴随有一个睾丸炎的症状表现,所以在医学上,又称之为睾丸附睾炎,主要表现睾丸肿胀,疼痛,严重者,可以表现尿血,射精疼痛等症状的...

中国人的饮食可谓五花八们,各个地方都创立了自己饮食特色,总共有八大菜系,听起来嘴就直痒痒。民以食为天吗,吃饭是人最根本的事情,他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一顿不吃饿的慌,几天不吃死光光,是人的铁血准则。

科学饮食是人长寿所必须的,是不以自己的意志所改变的

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食物的生熟和人体的关系,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大自然中,他们的食物都是来自于自然,采野果,吃生肉,喝河水。这些食物都是现成的,没有经过加工,换句话说都是生的。我们都知道野果尚可生吃,吃起来不费力,也比较容易消化。但是生肉吃起来可就费力了,消化起来也比较困难。在那时我们的祖先尚未学会生火,他们大部分以生肉为生,生肉难以咀嚼,过早的磨掉他们的牙齿,生肉难以消化,使他们的肠胃出现病变。因而他们的寿命很短,大部分人只能活十多岁。

自从人类学会了生火,并且学会使用它来烘烤食物,人类的进化大大加快了,人类在也不需要费力的去咀嚼食物,因而牙齿越来越小,食物越来越容易消化,身体需要的营养越来越充沛,我们大脑容量越来越大。由此可见食物的生熟,对我们的身体影响很大。

有些人认为熟的食物比生的食物有营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说熟的食物是没有生的食物有营养,只不过熟的食物对于人类来说更容易消化吸收。我们举个例子,用水煮的鸡蛋和用锅煎的鸡蛋是不一样的,我们说开水只能达到一百摄氏度,而锅里可以达到几百度,所以后者鸡蛋的化学物质分解的更彻底,我们更容易消化它。

一般来将我们把食物做熟,不仅可以使食物更美味可口,更容易消化吸收,还可以杀灭食物中的细菌,使我们少得病。

由此可见,当我们饮食时,最好吃熟的食物,这也是我们人类寿命越来越长的原因之一。

葡萄皮:抗衰老,不得心脏病,降血压,降血脂。

豆浆。黄豆、豆腐:抗五种癌,含有钾、钙、镁,钙含量比牛奶多。

酸奶:维持细菌平衡,可以少得病。

骨头汤:骨头汤里含琬胶,延年益寿。

老玉米: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脸上不长皱纹。

荞麦: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白薯、红薯、土豆:润滑肠道,吸收脂肪、糖类、吸收毒素。

燕麦:降血脂、降血压。

小米:除湿、健脾、镇静、安眠。

胡萝卜:美容、养头发、养皮肤、不得感冒。

南瓜、苦瓜:刺激维生素细胞,产生胰岛素。不得糖尿病。

西红柿:抗癌、男人吃西红柿,不得前列腺炎;女人吃西红柿,不得子宫癌、卵巢癌。

吃法有讲究:必须加温,西红柿炒鸡蛋或西红柿鸡蛋汤都可以,生吃西红柿不抗癌。

大蒜:抗癌之王!注意!吃法有讲究:必须先把它切成片,一片一片的薄片放在空气里15分钟,她跟氧气结合以后产生大蒜素。大蒜本身不抗癌,大蒜素才抗癌,而且是抗癌大王。

黑木耳:使血不粘稠,治疗心脏病。

花粉:美容、清除肠道杂物,维持体型。

要到正规大商店买花粉。

螺旋藻:百病全治。平衡饮食,补充能量,如糖尿病、胃炎、肝炎。提高免疫力:抵抗各种辐射,预防白血病,对抗原子弹。

肉类:总原则:越小的东西越好,海洋的比陆地的好,虾米比小鱼好,小鱼比大鱼好,大鱼比鸡肉好,鸡肉比羊肉好,羊肉比猪肉好,猪肉比牛肉好。最好的是跳蚤。

水果:维生素、预防食道癌。

其它在吃的方面要注意的事情:

牛奶可以不喝(含乳糖,而大多数人特别是黄种人不吸收乳糖);牛奶里没有抗癌物质,钙的含量也比豆浆少。喝牛奶远远不如喝酸奶和豆浆。

花生米不要带皮吃。花生皮没有营养,它只能治血凝片,提高血小板,止血用的。中老年人千万不要吃皮。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大腹便便。

苹果:每日吃一个苹果可以大幅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苹果含有的栎精不仅具有消炎作用,还能阻止癌细胞发展。苹果同时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

鱼:关心心脏健康的人应当多吃鱼,每周做三顿鱼菜或每天吃30g鱼肉,能够使中风风险降低50%。医学研究证明,经常吃鱼的日本人和爱斯基摩人与很少吃鱼的民族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

大蒜:大蒜不仅能够防治感冒,还能降低胃癌、肠癌风险,增强消化功能。另外大蒜还能很好地净化血管,防止血管堵塞,有效预防血管疾病……

草莓:只要多吃草莓就能充分补充维生素C,草莓同时富含铁,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草莓中的染色物质和香精油,能形成特别酶,预防癌症……

胡萝卜: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不仅能够保护基因结构,预防癌症,还能改善皮肤,增强视力……

辣椒:红辣椒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减肥,辣椒素能刺激胃液分泌,防止肠胃中有害细菌的滋生。甜辣椒同样有益健康,它富含维生素C,能够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

香蕉:香蕉是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水果,还含有各种各样的微量元素,能阻止糖迅速进入血液,其中镁含量丰富,吃上1根香蕉就能满足人体24小时所需镁元素的1/6……

绿茶:决定绿茶神奇功效的成分是儿茶酚,这种生物活性物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前列腺癌,同时对减肥也大有帮助,不过为了燃烧多余脂肪,每日至少应喝4大杯绿茶水……

大豆:大豆富含卵磷脂和维生素B,能够提高思维能力,促进神经系统功能。大豆还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尽管欧洲人还不习惯这种食品,但最新研究证实它确实对健康有益……

牛奶:牛奶是主要营养食品,富含高蛋白、易吸收的脂肪和乳糖。牛奶富含钙,从小喝牛奶积聚的钙能在年老时预防骨质疏松症,同时也是保障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正常功能所不可缺少的……

蜂蜜:每天早晨空腹吃一匙蜂蜜,能安五脏,止痛解毒,常吃能防止血管硬化,久服可延年益寿。生姜:每天吃早饭时数片生姜佐餐,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

花生:含有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经常食用能增强记忆,降低血压,延缓衰老。

大枣: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糖、维生素、矿物质,有“天然维生素”之称。

大蒜:有很强的杀菌、抗菌作用,人们把它誉为“地里长的青霉素”和“天然抗生素”

众所周知,食物是有冷热之分的。老年人的体质不同,对食物的适应程度也有不同。有热证的人如果多吃了属热的食物,或有寒证的人多吃了属寒的食物,都会加速病症的发展,所以,在吃的方面,不要只图“口福”而造成伤害身体。

寒体的人比较怕冷,口不渴或渴不能饮,喜饮热汤,手足发冰,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迟等,不宜多吃属寒的东西。应吃属热的食物:鸡、鹅、牛羊狗肉、牛奶、鹌鹑;黄鳝、鲫鲢带鱼、蛇肉;韭芥菜、洋葱、蒜;龙眼、荔枝、枣、栗、桃、杏、葡萄、石榴、红糖、咖啡、玫瑰花、桂花等。

热体的人平时怕热,口渴,烦躁,小便赤,大便干,容易出汗冒火,心烦气粗,面红目赤,喜冷饮,舌苔干黄,脉数等。应吃属寒的食物:甲鱼、乌龟、鸭;黑鱼、鳜鱼、田鸡、蚌、田螺、螃蟹、蛇胆、蚯蚓、蜗牛;甘蔗、生梨、生藕、柚子、马蹄、慈菇、香蕉、柿子、百合、银耳;西冬菇菜瓜、绿豆、莴苣、茭白、竹笋、茄子、苋菜、海带、蕹菜、菠菜、芹菜、萝卜、金针菜、茶叶等。

属于平性的食物:米、麦、青菜、白菜、苹果等,什么人都可吃。

中国有句古话: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食、眠、性是人生三大本能,而饮食又是重中之重。 为何要吃时令菜,运气菜?

人生各阶段的饮食原则。

注意一日三餐中的误区。

药食同源,是东方食养的一大特色。

外形长得像人体脏器的食品,大多可用于补人体相应的脏器。如核桃仁像人体大脑两半球沟回,就可用它补脑。沙苑子、腰果外形像人体的肾,就可用它们补肾。

在象形药食的基础上又有“以脏补脏”的方法。如以鱼眼治人眼、用猪腰子补肾……

如生在水中的药、食物性寒,那就用 来清火;长在石山中的矿物性热,就用来祛寒。又如蝉善于鸣叫,就用蝉衣开音等。

——人的一生饮食应如何损益?

损益是《周易》的理论。损益也就是补泻的意思。

人从生下来就不停地磨损,各个内脏在不停地消耗,需要不停地补充营养,这就是“益”。 “益”就是调补人体阴阳寒热,使其保持生命的平衡。

人的一生也在不停地产生垃圾,而“损”的目的就在于清除生命垃圾。“损”要根据 脏腑的五行生克关系来“损”。

如果人体的肝失调,导致气血壅滞,就应疏肝活血,疏肝就是“损”。同样,肾虚不能运水,就应利水,这“利”也就是“损”。

人体的“益”可以药食同源互补,“损”同样也可采用药食同源,药食互惠。如脾虚不运。形成的水肿,可用利水的苡仁配健脾的山药,共奏健脾化湿之功。

来自《黄帝内经》的启示

——从人的一生来看,少年时处在生长时期,应以动物蛋白为主,动物为阳,植物为阴,要注意这当中的阴阳平衡。少年儿童以阳长阴消为主,所以,要多吃动物蛋白,也就是说要多吃肉。

——中年时期,处在生长化收藏的“化”阶段,此时期人体的阴阳须要维持平衡,所以要保持动植物蛋白阴阳平衡,从而有利于保持身体生长的稳定而延缓衰老。

——老年时,阳衰阴盛,应该益阳消阴为主,原则上是以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为辅。

——补阳补阴的原则是因人而异。从个体来看,如果属阳性,则应该补阴,偏阴的,就应补 阳。一般而言,男多补阴,女多补阳,因为男为阳,女为阴。

——为什么说,五味调和而百味多?

五味与五行、人体的五脏及自然界气化密切相关。所以五味要相生为宜,相克为忌。这就是 食品配伍的宜忌原则。

五行相生,指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指的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生、相克与人体五脏如何相应?

《黄帝内经》中有一段话概括得很好: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大自然中植物、矿物、动物和人都是一个整体,都相通应,其间的调和就靠气味,味就指五味,五味调和,五脏才能协调。

一席宴,一盘菜,同样都应该五行、五味调和,同样要有君臣佐使关系。我国民间有很多菜肴‘食品的秘密配方’其奥秘就在《周易》和《黄帝内经》的五行、五味生克理论。

——药食配伍的奥秘何在?效果为什么好?

大自然太奇妙了,矿、动、植物与人,都有着惊人的同一性,四者其性相通,因而皆可互利互惠。这就是药食同源及药食同补。

药食之间,本来就没有严格的界限,许多食品既可以做菜,又可做药。因为大自然惊人地相通应,所以药食往往是同源的,因此药食也就可以互补、互惠。并且做菜药吃可以一举两得。如枸杞炖狗肉,狗肉属阳,枸杞属阴,阴阳配合可以互补;又如枸杞(阴)炖乌骨鸡(阳)可以药食同用,阴阳双补。

指药食的颜色与五脏相对应,如:

青入肝、赤入心、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

——赤色是心色,所以红色的食品养心入血,还有活血化瘀作用。如山楂(红果)、西红柿、红苹果、红桃子、心里美萝卜、红辣椒……

——黑色是肾色,所以黑色的食品有益肾抗衰老作用。如黑桑椹、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乌、熟地……

——白色是肺色,所以白色的食品有补肺作用。如白果、白梨、白桃、白杏仁、百合……

——黄色是脾色,所以黄色的食品多补脾。如山药、土豆、黄小米……

——青色是肝色,所以青色食品多补肝。如青笋、青菜、青豆……

人体对五味的需求存在着生物钟现象,如一昼夜之间,一年之中和一生之中,对五味的需要,都会随着阴阳的盛衰亏盈而发生周期性的改变。如日中、盛夏及青壮年时期,阳盛灼阴,人体自然地喜食酸凉以敛阴生津;入夜、隆冬及暮年阶段,阴盛阳虚又喜食甘温甜食以助阳抑阴。这就是老年人喜欢甜食的原因。

《黄帝内经》称做“食岁谷”。就是说,是什么样的气化就吃什么样的食物。如《黄帝内经 》 运气理论说:“厥阴司天则酸化”就是说是风年就多吃酸的东西,这样对肝很好,因为风气通于肝。又说:“少阴司天则苦化”。那就是说火年就多吃苦的东西,这样对心好,因为热气通于心,苦入心的缘故。

食物一要讲究“气”,一要讲究“味”。因为食物和药物都是由气味组成的,而药、食物的气味是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食物,因为能得天地之精气。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名言叫“司岁备物”,就是说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化采备药、食物,与节气相顺应的就是与阴阳气化相顺应,这样的药、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雄厚,营养 价值高,所以人们应该吃节气菜。

这就是孔子名言:“不时,不食”。就是说,不符合节气的菜,不吃。

——反季节菜有什么害处?

饮食应该与节气密切相关,人应该吃节气菜,古已有之,《周易》和《黄帝内经》早有记载。现代人违背自然规律吃反季节菜。按照阴阳气化理论,动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周期,在一定的生长周期内才能成熟,含的气味才够。

违背自然生长规律的菜,没有节令的气质,是徒有其形而无其质。如夏天的白菜,冬天的西红柿,含激素太多,对人体有害无益。冬天的西红柿,外表虽然红得好看,但质硬而无味;夏天的白菜,外表可以,但味道远不如冬天的。所以还是夏天吃西红柿、黄瓜,冬天吃白菜、萝卜为好。

当然,有的人想调一下胃口,吃点反季节菜,这也未尝不可,但长期吃就不好,对身体无益。种反季节菜常用催长素,而催长素过多对人体有害无益。就像韭菜、芹菜长成树,吃了好吗?

为什么反季节菜有害无益?

因为反季节菜违背了大自然阴阳气化规律,也就是说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寒热消长规律,从而致食品寒热不调,气味混乱,成为所谓“形似菜”。吃了达不到营养作用,如果催长激素用得多,还会导致阴盛阳衰。对人体,尤其对男性有何益处?

一样道理,违反生长规律,用激素催出来的动物,对人体违害更大,更不能吃。如甲鱼,原来几年才长成的,现在几个月就成大鳖。鸡用生长激素,两三个月就成大鸡了,所下的蛋也是激素蛋。

吃激素菜,小孩易成胖墩、易早熟,男人易“阴盛阳衰”,因为阳气被阴取代了。所以这样的食品,您敢吃吗?

——为什么要吃五谷杂粮?

《黄帝内经》强调: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就是指饮食要全面,什么都要吃,营养全面身体才好。

有的人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过去只能吃杂粮,现在又反过来只吃精米、精面,这样对身体是不好的。

——偏食对人体会有哪些害处?

味过于酸:酸味补肝,味过于酸,反能伤肝,引起肝气偏胜,就会克伐脾胃(土克水),导致脾胃消化功能障碍。

味过于咸:咸味补肾,味过于咸,反能伤肾,损坏骨头,还会导致肾气偏胜,就会抑遏心气(水克火),引起气短。

味过于甘:甘味补脾,味过于甘,反能伤脾,引起胃胀不适,还会克伐肾水(土克水),出现面黑。

味过于苦:苦味补心,味过于苦,反能伤心,导致心肺功能障碍(火克金)。

味过于辛:辛味补肺,味过于辛,反能伤肺,出现筋道弛缓不利(金克木),又因为肺主气,伤气可引起神伤而发生精神衰弱。

所以《黄帝内经》强调要饮食有节,以免伤害五脏。

泻法:经常吃点通便的食品,如萝卜、青菜可以起到清洗大肠、防癌的作用。

利尿法:用清晨空腹饮水喝茶的办法清利小便,可起到洗刷膀胱这个人体马桶、预防膀胱癌的作用。

活血化瘀法:可适当饮酒,以增强血行,排出血管瘀积之垃圾。

汗法:喝姜汤或热粥,或吃辣椒,使身体出汗,达到通窍排毒的目的。

总之,每周都应轮流用泻、利、化、汗等法清扫人体的生命垃圾。

误区之一:早点嘛,点一下就行了

早点如吃好,一天精神好。

因为早上吃好喝好,就可补足生命的水塔、营养塔,这样气足血足,气血才能上升到高巅之处,大脑才灵活,眼睛、耳朵才能目明耳聪。

误区之二:中午饭凑合一下就是了

恰恰相反,中午饭不能凑合,中午饭既要吃饱,又要吃好。因为中午阳气盛,生气足,五脏功能处在最佳状态,是消化、吸收营养的最好时候,所以要利用这一时机给人体补充营养, 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晚上如吃少,血脂高不了。

因为晚上大家都处在半休息及休息状态,能量耗损少,尤其睡眠时气血运行缓慢,如果吃得太饱,就会形成血液中营养物质浓度增高,造成血液瘀积,日子长了,就会引起血管堵塞而后患无穷。

但是也要因人而异,如果晚上还要工作、学习的人,又当别论,那就应该吃饱、吃好

味觉、食欲异常——疾病的信号

——味觉先兆意味着什么?

口苦:提示肝热或胆病。

口咸:提示肾虚。因肾虚肾液上泛之故。

口酸:是肝气上溢的征兆,多提示肝虚。

突然失味:老年人突然丧失味觉,是脑梗死的先兆。

真脏味:久榻病人或危险病人,久不饮食的,忽然思食,是回光返照的真脏味,应引起警惕。

我还是学生时,一个久病的老大娘向我要肉票,说她想吃红烧肉,我把肉票给了她女儿,她高兴地吃了几口肉后,第二天下午就悄然离世了。

——食欲异常有什么危险?

第一,食往往是癌的信号

胃癌,胰腺癌往往有畏食。另外,会使人产生高度消瘦的萎缩性胃炎也常与畏食密切相关。畏食还是尿毒症的信号,也是肝炎等疾病的先兆。此外还应检查、判断是否内分泌紊乱,如甲减、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病。

第二,食欲亢进意味着什么?

大抵畏食多虚,贪食多火。食欲亢进意味着胃中有火,也就是胃热的征兆。其次,食欲亢进,还是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功能亢进等内分泌失调的信号。此外,食欲亢进还要检查是否得了精神病。

第三,喜食异物是什么信号?

喜食异物,除小儿疳症以及成人受了精神打击肝气郁结不舒之外,就应考虑精神病前兆。

注重运动锻炼是我国古代养生保健学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以舞蹈的形式舒展筋骨,祛除病邪。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物舞蹈纹彩陶盆内壁绘有五人携手起舞的画面。《素问·移精变气论》描述上古时代,人们“动作以避寒“,使“邪不能深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介绍了“广步于庭”等运动养生法,《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这种锻炼方法具有“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的作用。《庄子·刻意》说:“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晋代李颐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意思是通过调整呼吸可使脏腑经络之气和顺,通过肢体运动可使人体动作灵活柔和。汉代张仲景也将导引列作在“四肢才觉重滞”时,“勿令九窍闭塞”的首要方法。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绘有导引姿式40余种。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引书》,用文字记述了多种病症的导引方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转录有导引法260余条。汉代华佗所倡导的“五禽戏”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健身运动,隋代杨上善称其“近愈痿蹙万病,远取长生久视也”(《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宋代出现的“八段锦”健身操影响也较大,后世所行八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都由此衍化而来。

明清时期颇为突出的是武术运动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武术是在导引的基础上,出于技击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包括徒手拳术和器械操练,具有紧密连贯的套路,有单人练和双人对练、集体同练等多种形式,其矫健优美的姿态、龙腾虎跃的动作,极有利于身体的全面锻炼,再加上武术特有的防身技击作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流传甚广。

(二)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

运动养生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晋代葛洪《抱朴子·别旨》说:“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可分为操术、拳术、械术、游戏等几大类。

操术是单一动作的成套组合,如五禽戏、八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小劳术、易筋经、少林内功、壮腰八段功、体功、祛病延年二十势、练功十八法等。

拳术是动作连贯而紧密的徒手技法操练,如舒缓柔和,轻灵圆活的太极拳;姿式舒展,动作快速的长拳;步稳势猛,刚强有力的南拳;朴实无华,刚健有力的少林拳;动作简练,发力较刚的形意拳;身灵步活,势势连绵的八卦掌;动作紧凑,节奏鲜明的查拳;放长出远,发力顺达的通背拳等。

械术主要借助于特制器械来进行。如勇猛快速,刚强有力的刀术;轻快敏捷,灵活多变的剑术;缠绕圆转,轻灵稳健的枪术;勇猛快速,全身协调的棍术等。

游戏是将运动寓于娱乐、兴趣之中,有的还带有很强的竞技性和对抗性。如举重、拔河、游泳、拍掌、拍球、扯铃(抖空竹)、捶丸、抽陀螺、跳绳、跳橡皮筋、踢踺子、爬竿、滑梯、翘板、秋千、滚铁环、放风筝、划船、骑射等。

(三)运动养生的原则与特点

传统运动养生法的主要原则是动静结合,意气相依,内外兼修,身心并重。静则收心纳意,轻松自然,全神贯注,以培育正气,即在精神舒畅和情绪安宁的状态下锻炼;动则强筋壮骨,滑利关节,行气活血,疏经通络,以壮形体,调脏腑。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中静”,即在运动时要保持精神宁静的状态,要全神贯注;“静中动”,要保持呼吸的自然和谐,只有动静结合,意、气、体三者紧密配合,才能炼精化气生神,内养脏腑气血,外壮筋骨皮肉。

运动养生贵在坚持,重在适度。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同的运动锻炼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特点,可根据自身情况(如年龄、体质、职业等)、实际需要、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而选择适宜的项目。在运动量适当的情况下,所选项目不一定局限于某一种,可综合应用或交替穿插进行;运动量和技术难度应逐渐加大,并注意适可而止,切不可勉强或操之过急;锻炼应在医生或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除作脉搏、呼吸、血压的监测外,也可参照“酸加、痛减、麻停”的原则予以调节。如运动后仅觉肌肉酸楚,抬举活动时稍有胀重感,可继续维持原运动量或按照原计划略加大;如局部稍有疼痛,应减轻运动量或更换运动项目;如出现麻木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查明原因再作决定。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并非一日之功,要想收效,必须有一个过程,所以要持之以恒。尤其是取得初步效果时,更要加以坚持,这样才能使效果得到巩固和进一步提高。当然在疾病状态下,运动并不能完全替代治疗,这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或采取其他措施。

足部按摩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种优秀的理疗保健方法。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因而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就很重视对双足的锻炼和保养,并运用足部泡脚按摩(足疗)来防病治病。中医保健理论中关于“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正是对中药足疗功能的形象概括。

现代科研表明,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穴位),刺激这些反射区,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

我国有一句古话:“热水洗脚,胜吃补药。”每天若泡脚15分钟就能发挥保健作用,如把双脚浸入到40℃左右的热水中,约15~20分钟后头痛会明显缓解。这是因为双脚血管扩张,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可相对减少脑充血,从而缓解头痛。对于感冒发热病引起的头痛,热水泡脚还有助于退热。如果在泡脚同时能不断用手按摩涌泉穴及按压大脚趾后方偏外侧足背的太冲穴,还有助于降低血压。并且,经常坚持热水泡脚足疗的应用范围很广,风湿病、脾胃病、失眠、头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瘫、脑外伤、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后的康复治疗等等都包括在内。因此,坚持科学的足疗,尤其对于缓解现代城市人群易发的各种职业病,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养生洗脚法的动作方式

比平时洗脚要多些时间。

1.在洗脚前最好先练习一下踝部运动和脚趾运动,目的是先来促进一下血液循环。

动作:伸出左腿,脚尖用力上翘,足跟外突,用内力把筋骨伸直、伸长。(开始时不可用力太大,在适应的基础上逐渐用力。)然后脚趾向下用力,足跟内收。这样一上一下为1次。

左脚运动完了,换右脚做同样的动作。

(2)从左向右转动5次。

动作:伸出左脚,以踝关节为轴,脚趾用力向上→向左→向下→向右转动为1次。

左脚转动完了,换右脚做同样的动作。

(3)从右向左转动5次。

动作:两脚尖用力向上翘,然后再用力向勾为1次(单脚练习或两脚练习均可)。

(2)从左向右转动5次。

动作:两脚趾用力向上翘→向左→向下内勾→向右上翘转动为1次。

(3)从右向左转动5次。

(1)把双脚泡于水中,用香皂简单洗一洗,达到清脏作用;

(2)再用手指先把脚的整体方面搓一搓,揉一揉;

(3)脚趾部位为重点部位,可搓、揉、拽、,用力要适中。

注意要求:同洗脸要求,有时间的话可稍延长些。懂经络穴位的可刺激并按摩,则疗效更佳。

中医认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所以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总的饮食养生原则是:

1.主食中选择高热量的食物;

2.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3.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所谓高热量的食物,是指除主食中米面杂粮外,适量加入豆类、花生等热量较高的食物。

所谓优质蛋白质,是指奶类、蛋类、鱼肉、禽肉、猪牛羊瘦肉等。青菜及水果的维生素含量较高,如西红柿、青椒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是增强体质,抵御疾病的重要物质。

春季的饮食调养可分为三个时期进行。

早春时期,为冬春交换之时,气温仍然寒冷,人体内消耗的热量较多,所以宜于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饮食原则为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饮食除米面杂粮之外,可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制品等。

牛奶1袋(250ml左右),主食100g,小菜适量。

主食150g,猪牛羊瘦肉(或豆制品)50g,青菜200g,蛋汤或肉汤适量。

主食100g,蛋鱼肉类(或豆制品)50g,青菜200g,豆粥1碗。

春季中期,为天气变化较大之时,气温骤冷骤热,变化较大,可以参照早春时期的饮食进行。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量,减少肉类的食用。

春季晚期,为春夏交换之时,气温偏热,所以宜于进食清淡的食物。饮食原则为选择清淡的食物,并注意补充足够维生素,如饮食中应适当增加青菜。

豆浆250ml,主食100g,小菜适量。

主食150g,鱼蛋肉类(或豆制品)50克,青菜250g,菜汤适量。

主食100g,青菜200g,米粥1碗。

每日除三餐之外,还要多吃一些水果,因为水果中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增强体质有益。

春季饮食宜忌生冷油腻之品,传统医学还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春季多风,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俗话“春捂秋冻”,说的是春天如何着衣保健;又说“春夏养阳”,则是从饮食方面来强调春天的养生策略了。春天人体阳气生发、气血流畅、肝气舒展、肌肤润泽、腠理开疏,在养生方面也应与这些特点相适应。

一宜调养情志,振奋精神。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老年人不要孤眠独坐,自生郁闷。凡事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改善不良情绪的最佳方法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怀,可约上亲朋好友外出踏春赏花,游山戏水,散步练功等,以此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二宜起居有常,防风御寒。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动,舒展形体,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早晨空气清新,有利于排出夜间沉积在呼吸道内的有害物质,促进新陈代谢。但值得提醒的一点是,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的退化,早晨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因为老年人韧带组织比较松弛,如果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不仅容易扭伤腰背部,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如果突然改变体位,还可能发生意外。老年人醒来后,可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关节,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再下床。另外,早春气温乍暖乍寒,如同孩儿脸,说变就变,常有寒潮来袭,因此在衣着方面也不可大意(见“一忌”)。

三宜饮食有节,补益阳气。由于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营养消耗相应增加,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应多选用既升发又富营养之品,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豉、大麦、小麦、大枣、瘦肉、鱼类、蛋类、花生、黑芝麻、柑橘、葱、姜、蒜、香菜、蜂蜜之类;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容易造成摄入维生素不足,所以春天来了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香椿等。

四宜强身健体,锻炼体魄。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人们可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汗淋漓而伤阳气,以运动后精力充沛、身体轻松、舒服为度。一般可选择简单易行的活动,如太极拳、散步、慢跑、踏青以及放风筝、荡秋千等。

五宜养生保健,预防疾病。春天除了注意饮食起居外,还要注意预防各类疾病。因为春天乍暖还寒,气候多变,细菌、病毒易于繁殖传播,易发生流感、肺炎、支气管炎、流脑、猩红热、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平时一定要讲卫生,勤洗晒衣被,除虫害,开窗通风,提高防御能力,传染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

一忌骤减衣物。从古至今,善于养生者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俗话有“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说法。早春之时,寒温交替,天气反复无常,衣服不可顿减,过早脱去冬衣,极易受寒伤肺,引发呼吸系统疾患。骤冷还会使血管痉挛,血液粘稠,血流速度减慢,脏器缺血,于是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关节炎、偏头痛、冠心病等便会乘机造访。此外被褥也不可马上减薄,以符合“春捂”的养生之道。

二忌春困无度。“春困秋乏”,春天人易犯困,有些老年人有睡懒觉的习惯。中医认为久卧伤气。睡眠过多,无病也会躺出病来。因为久卧会造成新陈代谢能力下降,气血运行不畅。春天的空气十分清新,老年人应走出家门参加健身活动,使身体与季节的蓬勃之气相应,从而杜绝困倦无度的状态。

三忌饮食无节。早春期的饮食以高热量为主,老年人要注意多吃富有营养而又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引发疾病。胃寒者早晚喝点姜糖水,有御寒暖胃和防治感冒的双重作用。

四忌情志失调。《红楼梦》中有黛玉葬花的情节,生活中老人看到春花暖阳,也常常会滋生一些感伤的情怀,尤其是孤寡老人,更容易沉湎于对往事的无限伤怀中。这对养生是很不利的。情志一旦失调,外邪就会乘虚而入,造成身体疾患。因此在春天老人应该更多地看到生活的美好,使自己的心情保持舒畅。

五忌过度劳累。春天是各种传染病多发的季节。老年人由于免疫力差,所以容易感染。如果过度劳累,或频繁出入商场、影剧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在身体疲劳的情况下,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从而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等疾患。因此老人要注意劳逸结合,活动适度。

春天是精神病患者易发病季节。一般人也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多梦、思维活跃而难以集中,出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等“春困”症。尤其年老体弱多病者,对不良刺激承受能力差,春季常多愁善感,烦躁不安,正如《老老恒言》指出:“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改变这种不良情绪最佳方式就是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和爱好,寻求各自的雅兴,以陶治情操,舒畅情志,养肝调神。春暖花开时,可约上亲朋好友外出踏青赏柳、玩鸟或散步练功等,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以化精血,充养脏腑。

春季食补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如偏于气虚的,可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米粥、红薯、山药、土豆、鸡蛋、鹌鹑蛋、鸡肉、鹌鹑肉、牛肉、瘦猪肉、鲜鱼、花生、芝麻、大枣、栗子、蜂蜜、牛奶等。偏于气阴不足的,可多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鸭蛋、鸭肉、兔肉、蛙肉、龟肉、甲鱼等。另外,春季饮食还要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荠菜、油菜、芹菜、菠菜、马兰头、枸杞头、香椿头、蒲公英等,这对于因冬季过食膏梁厚味,近火重裘所致内热偏亢者,还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等作用。

至于药补,是针对人体已明显出现气、血、阴、阳方面的不足,依靠食补已不能纠正其亏损时,则应在中医指导下,施以甘平的补药,以平调阴阳,祛病健身。对于体虚乏力,少气懒言,不耐劳累,经常感冒,容易出汗或内脏下垂等,可酌情选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玉屏风散等,药膳可选食黄芪党参炖鸡、人参蘑菇汤、参枣米饭、风栗健脾羹等配合治疗。另外,根据中医“春宜养阳,重在养肝”等理论,春季人体肝的功能较为旺盛,故应注意补肝,可用芡实粥以益精气,地黄粥以补体虚、防风粥去四肢气,用枸杞子、黄精、玉竹、沙参等以进补。还可选食具有开补作用的首乌肝片、燕子海参、人参米肚、赤箭凤冠等以助肝气之升发。

春季从立春开始,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6个节气,止于立夏前一天,春季阳气生发、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然而,春天不但是流感、流脑等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且冠心病、胆结石、肝炎、精神性疾病也常常容易在春天复发。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春季的养生保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早春之时,寒温交替,天气反复无常,往往早晨还是阳光明媚、春风送暖,到下午或者晚上却又寒风乍起,寒流突袭,气温骤降,甚至飘来阵阵雪花,春天可谓是“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由于人们在冬季怕冷,大部分时间都在居室内度过,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难以抵挡初春忽冷忽热的多变气候,此外春天又是各种病菌、微生物繁殖、复苏的季节,各种传染病很容易流行。

从古至今,善于养生的医学家们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民间常常流传着“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俗语。如果过早地脱去棉衣,寒气会乘虚而入,寒则伤肺,加上人体的皮肤已经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御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易患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还有一些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流脑、麻疹、腮腺炎、猩红热等多种传染病也易在这个季节流行。这些疾病虽与细菌、病毒有关,但若防范及时,“春捂”得法,体质强健,则将会减少发病的机会。因此在早春从棉衣换到毛衣或者夹衣不要匆忙,要根据天气的变化,一件一件地减,此外被褥也不应该马上减薄,以符合“春捂”的养生之道。

“春眠不觉晓”,春天的觉似乎总也睡不够,白天也时常觉得昏昏欲睡、精神不振,这就是“春困”现象。在生机盎然的大好春光里,为什么会春困呢?这是因为春天气温回升,皮肤和肌肉微血管处于迟缓舒张的状态,血流缓慢,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刺激信息减弱,抑制性功能相对增强,于是就出现了“春困”现象。

为了不让“春困”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克服“春困”。一、做到起居有常。每日宜早卧早起,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还要注意居室空气的新鲜流通。二、加强锻炼。每天起床后坚持到公园、田野进行早锻炼,持之以恒可精神饱满、神清气爽。三、平衡饮食。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满足春季因人体代谢旺盛而蛋白质需求的增加。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也可有效预防“春困”,这是因为“春困”与机体处于偏酸环境和维生素摄入不足有关,而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既可中和体内酸性产物,又可补充维生素。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万物更新,生机勃勃。在这春光明媚的好时节,远离都市的喧嚣,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或踏青郊野,或登山远眺,或信步观赏都是人生乐事。春天的空气十分清新,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极多,最适宜进行空气浴、日光浴,既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又可振奋精神。更多地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使呼吸、循环系统得到锻炼,改善心肺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思维能力;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使腿部力量增加,筋骨变得更加灵健。

春天是大多数花粉的散落时期,有些人一接触到鲜花就发生花粉过敏,轻者会出现眼痒、鼻塞、流涕等症状,严重者可诱发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喉头水肿、荨麻疹、神经血管性水肿等病症。

现代免疫学认为:正常人体都有一种生理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就是当外来物质(抗原)侵人人体时,人体通过免疫淋巴细胞可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将抗原中和或消化掉。对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免疫反应超出了应有的程度和范围,就会伤害机体的一些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引起局部甚至全身性的某些功能失调,发生过敏病。目前对各种过敏症还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是对症治疗。因此,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春游时一定要穿长袖衣裤、鞋袜,可戴挡风镜和口罩,并尽可能避开鲜花开放的地方,一旦发生花粉过敏要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过敏的药物。

一般认为下面一些蔬菜春季宜多食用。

野菜含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等,其含量一般均高于栽培蔬菜,还含有各种矿物质及多种微量元素。因此,采食野菜可以弥补家常蔬菜中得不到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同时,野菜又是提供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与主食搭配食用,还可使膳食中蛋白质的营养利用率提高。食用野菜一定要确定所采食野菜是否有毒性,还应注意卫生,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野菜。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韭菜以其丰富的营养、特殊的辛香、鲜美的风味备受青睐。韭菜又名起阳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调味、杀菌的功效。韭菜含粗纤维多,是人们必不可缺少的物质。春天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韭……乃肝之菜也”,对肝功能的发挥非常有益。春天常食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用于防治肾阳虚弱所致的腰膝冷痛、遗精阳萎、小便频数等。胃虚有热、下部有火和消化不良者不宜食用。

菠菜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蔬菜。春天的菠菜不仅鲜嫩,而且其蕴含的营养素还可以帮助预防多种疾病。菠菜炒熟后食用,有通小便、清积热、促进胃肠和胰腺分泌、帮助消化吸收的作用。菠菜含丰富的叶酸,能减少体内导致血管收缩和硬化的氨基酸,并增加血管弹性和促进血液循环,能够有效预防心脏病。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在人体内遇上钙和锌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被吸收而排出体外。所以,儿童及孕妇在食用菠菜时要适量。

春天是维生素B2缺乏症的多发季节,黄豆芽是含维生素B2较丰富的食品,可以有效地防治维生素B2缺乏症。烹调黄豆芽时不可加碱,要加少量食醋,才能保持维生素B2不减少。

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竹笋均鲜嫩清香、营养丰富,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中医理论认为,竹笋性味甘寒,具有滋阴凉血、清热化痰、利尿通便、养肝明目的功效。春季可用鲜竹笋煮白米粥服食,对防治咳喘、糖尿病、烦渴、失眠等症有较好的效果。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经常饮用胡萝卜汁有助于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胆固醇,也可辅疗糖尿病、贫血症,对消除代谢障碍、视力减弱和防止头发脱落也有较好的疗效。胡萝卜汁制剂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心血管、肝、肾等疾病。用胡萝卜200g~250g(洗净切片),猪肝100g~200g(切片),锅中加水、食油及少许生姜、盐炖成的胡萝卜猪肝汤可补血养肝明目,治疗维生素A缺乏所致的夜盲症及两目昏花等症。

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半成品,是脂溶性物质,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在人体小肠黏膜内转变为维生素A。因此,食用胡萝卜最好用油烹调,或切块与肉同炖。

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

然而夏季也应该注意养生。

精神调养 在炎热的夏季,要做到神气调养就必须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因此,应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这样既使人心旷神怡,又可锻炼身体。

起居调养 夏季暖热之气盛,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由于夏天气温高,晚上睡眠时间较短,要适当午睡,以保持充沛的精力。

饮食养生 夏季阳气在外,阴气内伏,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食物调养应着眼于清热消暑,健脾益气。因此,饮食要选清淡爽口,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酷暑盛夏,因出汗多,常感口渴,适当用些冷饮,可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水分、盐类和维生素,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如西瓜、绿豆汤、赤小豆汤等,但切忌暴吃冷饮、生冷瓜果等。饮冷无度会使胃肠受寒,引起疾病。

运动调养 夏天气候炎热,对人体消耗较大,若长时间在阳光下锻炼可能引起中暑,所以,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到公园、河岸、湖边,或庭院,选择合适的项目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广播操、慢跑、散步等。去江河湖海进行游泳锻炼,更令人心旷神怡,有利于调节情志,增进健康。

防病保健 夏令天暑地热,若人体正气不足,湿热之邪常乘虚而入,容易引起暑病。在夏季要科学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防止在烈日下过度暴晒,注意室内降温措施,使居室环境尽量做到通风凉爽,保证睡眠,注意饮食,家里备些防暑饮料和药物,如西瓜、酸梅汁、绿豆汤等。

进入秋季,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养生保健尤要注意衣食住行的调节。

衣 俗话说,春捂秋冻。除早、晚气候稍凉需添衣服外,一般不宜过快地增添衣服,适当冻冻,可提高皮肤和鼻粘膜的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但是,冻要冻得有度,倘若秋末气候凉寒,则应及时添加衣服。特别是重病、痼疾之人更应适时增衣,以防寒邪内侵、着凉感冒或腹泻。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突然降温后往往会诱发中风或心肌梗塞;风湿病人、慢性支气管炎、喘或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都要倍加注意,谨防秋季气温骤降时旧病复发。秋季是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以免给身体带来麻烦。

食 秋天,气候干燥,如果调养不当,人体往往容易发生咽干、鼻燥、皮肤干涩、便秘等秋燥症。故此时饮食调养应以清淡、清补、平补为宜。应适量多饮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豆腐、银耳、莲子、葡萄,这些食物皆可滋阴生津。要少食辣椒、生姜、酒等燥热食品。到了秋末,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食品较易被吸收藏纳,有利于改善脏腑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对身体素质虚弱的慢性病患者或老年人来说,可适当吃些鸡、鸭、鱼、蛋类、瘦猪肉、大枣、核桃等,有助于健身、祛病、延年益寿。

住 秋天,地气清肃,自然界的阳气由发散趋向收敛。古代养生学家认为,此时睡眠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顺应阳气的生长,使肺气得以舒张;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睡觉,养成开窗而居,露头而睡的习惯;要经常开窗通气,使室内空气流通,以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头晕、疲倦等。此外,要保持睡眠充足,神志清醒,以应收敛之气。居室还应注意有充足的阳光,充足的阳光使室内豁然开朗,阳光有杀菌抗病,清洁空气,增高室温的作用,可使人精神愉快,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让心情和身体都放松。

行 秋天是户外活动的黄金时节,天高气爽,枫林尽染,秋虫长鸣,大自然的色彩令人心旷神怡,在户外健身和锻炼都是不错的选择。此时,尤要注意耐寒锻炼,以增强机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但运动量必须适度,还需注意增减衣服和补充水分。应根据各自的体质、兴趣和爱好,积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做操、打拳、慢跑、散步、爬山、登高、跳老年迪斯科、练气功等。运动时,衣服可酎情穿单薄些,以免出大汗,也有利于提高耐寒能力;有条件的话,到野外郊游,更可使你感受秋天特有的宁静,更好地享受这金秋时光。

冬主闭藏,宜敛阳护阴。汗为阴津,汗多会伤阴,大汗则亡阳。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健脚即健身。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冬季气候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刺激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因此,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仍不应少于2000ml—3000ml。

科学证明,冬天确实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冬天改变情绪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切不可多人在一密闭室内玩乐。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或在室内放一台负离子发生器,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顺应阴阳气化是四季养生的奥秘。

春、夏、秋、冬该如何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季养生讲座

顺应阴阳气化是四季养生的奥秘。

春、夏、秋、冬该如何养生?

四季养生的秘诀——顺应阴阳气化

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人为什么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呢?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什么相应?阴阳气化相应。所以,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就必须知道阴阳气化的规律。

问得很好!要能做到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当然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阴阳。

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

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

阴阳产生于宇宙运动,具体是日、月的运动。

日、月运动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气的变化叫阴阳气化。阴阳气化产生寒、热、温、凉四季变化及昼夜温差。

讲到阴阳,那就必须提到 《易经》,《易经》 是中国经典中的经典,一部 《易经》 就是讲阴阳运动、讨论阴阳哲理的书。

有这么一条真理:愈是简单的,就愈是实用的。太极图就是讲阴阳气化的最简单却又是最实用的图示,它浓缩了《易经》 最高深的阴阳哲理。

美丽的太极图由阴鱼及阳鱼所组成,如下图所示:

太极图浓缩了阴阳哲理,是阴阳运动的象征。

太极图的含义其实就是一句话:

说具体一点,天下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都是阴与阳的合抱体,它们互相转化,互相制约,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人的养生也要随着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而变化,那么,阴阳消长的规律是什么?

一天之中的子时(夜晚23至01点)、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而一天之中的午时(11至13点)、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阳极。

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就是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阳转化,阳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阴转化。阴极之后,进入阳长阴消阶段;阳极之后,则又进入阴长阳消时期。卯时是一天中的5至7时,是一年之中的春分;酉时是一天中的17至19时,是一年之中的秋分。简要言之,从子到午为阳时,从午到子为阴时。

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具体是:

所以中医学的经典巨著 《黄帝内经》 早已指出四季养生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进行的。

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原则是:生而勿杀,以使志生。养神志以欣欣向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伤了肝气,就会降低适应夏天的能力。

所以 《黄帝内经》 提出:春三月要夜卧早起,披发缓行,广步于庭(到庭院中散步),以使志生(使志气生发)。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要使气得泄(当汗出就汗出),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则伤心,秋天就会得痰证 (呼吸方面的病),那么就会降低了适应秋天的能力,所谓奉收者少。

正如 《黄帝内经》 所说:夏三月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不要怕阳光),使志无怒(心情要愉快),使气得泄(不要闭汗),若所爱在外(多到户外活动)。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完谷不化的腹泻),奉藏者少(降低了适应冬天的能力)。

所以《黄帝内经》说: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与鸡一起作息),使志安宁,收敛神气。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奉生者少(降低了适应春天的能力)。

所以 《黄帝内经》 说:冬三月,万物闭藏,水冰地冻,无扰乎阳(不要耗散阳气),要让神气内守,要避寒就温,少出汗。必待日光 (多晒太阳)。

为什么说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为什么要顺应大自然的阴阳气化养生?

因为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所以 《黄帝内经》 说圣人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为什么要养阳?因为春夏是阳长阴消的阶段,顺应阳长的气化趋势养阳,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所以春夏要养阳。

秋冬为什么要养阴?因为秋冬是阴长阳消的阶段,顺应阴长的气化趋势养阴,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所以秋冬要养阴。

阴阳是互根互补的,按照阴阳的关系,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化;阳为阴之动力,无阳则阴无以生。所以秋冬养阴,也就是为了春夏的阳有根基;春夏养阳,那么秋冬的阴才有动力。

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外界环境因素之一。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着气体交换,机体从空气中吸入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氧气,并且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排入空气中,以维持生命活动。通常一个成年人每天约呼吸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万公升,重量相当于公斤,空气进入体内在表面积为60㎡~80㎡的肺泡里,经物理的扩散,进行气体交换与吸收。因此,空气是否清洁和有否有毒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大气是清洁的。然而人类的活动,特别是现代工业的发展,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其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复杂,从而引起空气成分的变化,以致对人类和其它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气中污染物现在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是,已经产生危害或受到人们注意的大约有100种左右。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的是煤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和氟化氢、碳化氢、氨和氯等,世界每年排入大气中污染物约6亿多吨。

当空气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发生了一次大气污染事件,一周内死亡4703人,比历年同期多死亡3500~4000人。

所谓大气污染,一般认为是指在空气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或原有成分增加,超过了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而使大气的质量发生恶化,对人们的健康和精神状态、生活、工作、建筑物设备以及动植物生长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影响和危害,这种现象即称为大气污染。

空气污染的来源有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自然污染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大风暴等,多半是一时性的。人为污染则是经常存在的,包括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和交通运输污染。

交通运输污染是指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里边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烃类及铅化合物等多种有害气体,是目前在城市构成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尤其是排放在近地面的街道空气中,距离人很近,能直接被人吸收,危害更大。

生活性污染主要是炉灶和采暖锅炉排放的烟尘和废气。生产性污染主要是工矿企业向大气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如火力发电厂、冶金厂、炼焦厂、石油化工厂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我国的燃料以煤炭为主,石油次之,煤的含灰量为10%~30%石油为。一般情况下,工厂每烧一吨煤约有11kg的粉尘、60kg的二氧化硫排入大气。所以一个工业城市当大量锅炉集中在局部地区时,它造成的大气污染是十分严重的。

人们在空气污染不严重时,往往不介意,这时混进空气里的各式各样的有害杂质就乘人不备,闯过一道道关口,侵入人体。

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虽然是缓慢的,但潜在的威胁很大。首先受害的是呼吸器官。由于呼吸道粘膜与污染物的接触面积很大,肺泡总面积达50㎡~100㎡,并富有毛细血管,在这样大的面积上和污染物接触,吸收很快,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全身中毒。其次是消化道,空气中的污染物沉降到水、土壤和食物上,污染了水和食品,进而对消化系统造成危害。此外,污染物还可对皮肤、粘膜直接造成危害。

若大气受到严重的急性污染,能使居民发生急性中毒。在西方国家,由于大气污染而发生的急性中毒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有20多次。最严重的一次就是震惊世界的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其烟尘浓度最高达每立方米毫克,为平时的10倍;二氧化硫最高浓度达到,为平时的6倍;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4天中死亡4000人。发生事件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为前周的倍;冠心病死亡281人,为前周的倍;心力衰竭死亡244人,为前周的倍;肺结核死亡77人,为前周的倍。此外,肺炎、肺癌、流感以及其它呼吸道患者死亡率都有成倍增长,甚至在事件过后两个月内,还陆续约有8000人死亡。尸体检查所见:主要为化学烧灼性的炎症改变和因急性闭塞性换气不全造成急性组织缺氧。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中混入的致癌物质逐渐增多,如多环芳烃、砷、镍、石棉等,尤其是多环芳烃中的苯并芘,是空气污染物的主要致癌物,能诱发肺癌等多种癌症。

空气污染除了直接污染外,还有许多间接危害,如大气污染物能吸收太阳辐射线,影响阳光强度,特别是紫外线。大家知道,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照射皮肤还能使体内生成维生素D,防治佝偻病。但由于空气污染,城市的太阳辐射强度比农村低10~30%,其中紫外线减弱10~25%,城市人的健康当然会受到影响。

此外,污染物还能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飞机、车辆安全行使,使车祸增加。由于空气污染物中的灰尘和煤烟,常落满街道、庭院、居室,污染环境。若是恶臭、刺激性的气体,更使居民遭殃。

若空气一年中的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在mg/m3时,就危害植物生长,减低农业的产量,影响绿化和大气的自净作用,也可腐蚀钢铁、破坏建筑物、损害橡胶与皮革制品等。

由上可知,空气污染所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人们要想“尽终其天年”,必须保持和创造一个干净的空气环境,在这方面,人们又应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呢?

(1)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人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在闷热的夏季来到凉爽的海滨或喷水池边时、会感到心旷神治。雷雨之后,到屋外走一走,也会感到空气清新,呼吸舒畅,其原因是空气中的维生素——阴离子起的作用。

阴离子,又叫负离子或轻离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原子。这是空气在受到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宇宙间的宇宙线,以及水、土壤中微量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和闪电、雷鸣、刮风、下雨等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放出电子,与空气中的氧、氮、二氧化碳中性分子或原子相结合而形成的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这种现象就是空气的离子化现象。

阴离子对人体健康极其有利,因为它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降低血压、改善睡眠、治疗神经官能症。空气负离子能使气管粘膜上皮纤毛运动加强,腺体分泌增加,平滑肌张力增高,改善肺的呼吸功能,并具有镇咳平喘的功效。所以,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是有益的。临床对3000名哮喘病人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阴离子对于20岁以下患者的有效率高达98%,对于40~60岁的患者也有的疗效。医生们认为,这是任何药物无法达到的效果。此外,空气负离子还可使脑、肝、肾的氧化过程加强,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上皮增生、增加机体自身修复的能力,加速创面愈合。负离子能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人的抵抗力,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对贫血有一定的疗效。

也正由于空气中的负离子有上述许多作用,故被人们称为“空气维生素”。但这些阴离子太娇弱了,它在空气污染的环境里,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会“夭折”。原因是阴离子本身带电,它一旦跟尘埃等空气污染物接触,电性就会被中和,阴离子也就会消失。尤其在人口稠密、烟雾弥漫的工业城市和通风不良、空气混浊的环境里,阴离子简直难以存身。有人做过测定,在大城市的房间里,每立方厘米的空气里,只有40~50个阴离子,而在街头绿化地带,每立方厘米有100~200个;在公园里可增加到400~600个;郊外旷野,可达到700~1000个;山谷、森林、以及瀑布附处,则可多达20000个以上。所以,不难看出,美化环境、植树造林显得多么重要,尤其是由于种种污染破坏了美丽的自然环境,使生态失去了平衡的现代化社会里,人工创造一个良好优美的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

造园绿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好传统,历代养生学家对于美化环境都有不少论述。清代养生家曹慈山在其晚年生活中,“辟园林于城中,池馆相望,有白皮古松数十株,风涛倾耳,如置岩壑……至九十余乃终。”他在《老老恒言》中提倡在“院中植花木数十种,不求名种异卉,四时不绝便佳”,“阶前大缸贮水,养金鱼数尾”,并要求“事事不妨身亲之”。

环境专家认为,绿化造林是防治污染较经济有效的一项措施,因为植物有过滤各种有害毒物和净化空气的显著功能。经测定,一般有绿化的街道,距地面米处空气中的含尘率,比空旷无林地区低一半左右。国外报道,每公顷杉木林,每月可吸收二氧化硫60kg,玉米和黄瓜叶子吸收二氧化硫能力也很强。加拿大杨、槭树和桂香、柳等能吸收苯、醛、酮、醇、醚等有害气体。有调查报告指出,每公顷绿地每天能吸收900kg二氧化碳,产生600kg氧气;每公顷森林每天可消耗约1000kg二氧化碳,产生约730kg氧气。

此外,绿树还能调节温度。盛夏,街道上温度达33~35℃时,树林里只有22℃。严冬,绿化区气温比非绿化区高5%左右。在树林里,人们从不感到暴冷暴热,总是生活在宜人的环境里。树林不仅可阻挡风沙,而且还可以其枝叶吸附细菌、病毒、虫卵及微尘。除此,又能分泌挥发性植物杀菌素,杀死病菌,净化空气,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染和发生。树林还可吸收噪音,使人感到幽静,紧张的神经系统一下就会松弛下来,疲劳也会减弱。对不少疾病还有辅助治疗作用。人们说:“绿林是不收费的疗养院。”树林里氧气充足、环境优美,绿叶又能吸收强光中的紫外线,因此,有益于大脑健康,还能保护眼睛。

(2)发展新能源,减少或防止污染物的排放。

新能源在自然界大量存在,我们熟知的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以及氢能、原子核能等,都是干净的新能源。目前,世界上已有的火力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约为10亿千瓦左右。这样庞大的火力发电站能产生巨大的功率,可是,这些功率还不到太阳投送地球功率的十七万分之一。如果改用太阳能发电,按现有功率计算,每年可节约煤碳亿吨。这意味着每年可少排放46000万吨二氧化硫、6240万吨二氧化氮、1560万吨一氧化碳、78万吨致癌力很强的3、4苯并芘。目前,一些大城市的屋顶,已开始安装太阳能收集器。人们向往的太阳能炊具、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设备也已试制成功,并将逐步推广应用。

经常从我们身边刮过的风,人们并不介意,可是,哪里知道,地球上的风能比流水的功能还多呢!如果把陆地上的风能转换成电能,那就相当于全部火力发电量的一半。

除积极发展新能源外,减少或防止污染物的措施有: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燃料脱硫、煤的液化和气化),以减少燃烧时产生污染大气的物质;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如改革炉灶、采用沸腾炉燃烧等),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工业生产工艺(如不用和少用易引起污染的原料、采用闭路循环工艺等);节约能源和开展源料综合利用;加强企业管理,减少事故性排放和逸散;及时清理和妥善处置工业。生活和建筑废渣,减少地面扬尘。

生活不是平静和一帆风顺的,人的情感更不是永恒不变的。人的情感总是随着不平静的生活而变化,如果人们对自己的情感不加以适时调摄,劣性情绪便会向极端滑去,最终危及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同样一件事,给各人的情感却往往不一样。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境遇和不同的性格、教养等。

由于人的情感实际上是在感知过程中的一种自身体验,因而情感也影响人的许多生理机能,例如情感能间接地作用于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引起情绪、心血管、消化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一个人要生活得健康和美好,应从调摄情感开始,让情感处于适当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长寿的最好办法就是快乐。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长寿的人大多生活在一种恬适娴静的环境氛围里,他们在一种稳定的情感里过日子,从而获得生理上的协调。一个喜怒哀乐无常、情感与行为大起大落、动荡不定的人,往往会因意外而受到致命的伤害。当然,人的生活总是不平静的,不可能事事如意。这就会给人们带来抑郁、惊恐、失望、激动的情感,使人卷入情感的波动起伏中。当激动不已时,人便会理智迷乱,甚至伤害自身。若不及时加以调摄,则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能自觉对这种情感进行调摄,使之趋于平静,事情则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事实证明,不少人得了不治之症后,他们通过情感调摄,认真对待,“既来之,则安之”,从而增强了机体的防御机能,最终治好绝症而得以生存。我们在处理生活时,不能光凭着情感用事,必须让情感服从理智,应从调摄情感方面下功夫,以达到生理协调,就能获得祛病延年的效果。

正常气候是养人的,异常气候却是百病之端。正如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

2003年春节到香港、广东旅游、探亲的人,全国都有为什么非典独在中原、华北一带严重?

气候异常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天是一个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

人虽有万物之灵的尊称,但在广袤无际的太虚中,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个体而已,然而这个体虽小,却也是一个小宇宙,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和浩瀚的宇宙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大自然与人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气候对人的疾病、健康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和大自然密切相关的,宇宙气化影响自然的规律是:天道——气化(气候)——物候(包括病候)。

什么是天道、气化和物候呢?

天道:指宇宙(日、月、星)的运行规律。

气候:天体运动产生气候变化。

物候:万物对气候的应答反映(包括生物、非生物)。

病候:生命对异常物候的反映。

气候就是气象,候就是象,指外部征象。气候就是天气变化的客观征象。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宇宙(日、月、星)运动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作用产生阴阳气化,阴阳气化产生气候变化,包括春夏秋冬,昼夜温差,寒热温凉。

变化万千的气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体。气候主宰包括人在内的万物。气候通过气化形成六气影响人体。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养人也害人,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阴阳通过气化,即阴阳气化产生风寒暑燥火之气,六气影响人体。六气与人体相应的规律如下所示。

异常六气称为六淫,对人体有害的六气叫六淫,六淫致病又叫气化病机,也叫运气病机,《黄帝内经》运气理论其实就是一部精湛的气象医学。《黄帝内经》指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就是说人的许多疾病都是异常六气(六淫)所导致的。

——六淫是怎样伤害人的?

六气作用于人体的规律是:风气通于肝,寒气通于肾,燥气通于肺,湿气通于脾,热气通于 心(火、暑)。

第一,风邪易伤害人体哪些部位?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又因风邪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 所以多侵犯人体头面、体表、阳部。

第二,寒邪易伤害人体哪些部位?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所以叫做“阴盛则寒”,易伤人体足部、体内、阴部。

第三,暑邪,伤害人有什么表现?

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所以暑邪伤人可出现中暑、壮热、面赤、心烦、脉洪大等阳热证。

第四,湿邪有什么特性?

湿性重浊,感受湿邪易出现关节疼重、肢重、头重、便泻秽浊等。

第五,燥邪的特性是什么?

燥性干,易伤津液。燥邪伤人有口干、咽干、肤干、毛枯、尿少、便结等表现。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伤肺津则出现干咳、咯血、痰稠黏等。

第六,火为什么易伤害人体上部?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伤阳部、上部(头面),出现高热、狂躁、汗出、神昏等。

为什么2003年“非典”在中原、华北平原一带最严重?

2003年按干支纪年为癸未年,为火运不及,气候出现了至而未至的情况,即节气已到而气候 未 至,以致呈现春应温而未温反寒的反常气候。加之上半年为太阴湿土司天,所以雨雪多,雾 大,气候阴冷夹湿,有利于春温的发生。据医史记载,中原地区的发病规律与该理论的预测符合率很高;这也是今年“非典”在我国华北平原一带流行较重的原因之一。

2003年春节到香港、广东旅游、探亲的人,全国各地都有,为什么“非典”独在中原、华北 一带严重 ,就是因为上述气化异常的缘由。加之华北地年平原,地势低,人口密度大,尤其北京流动人口爆增,空气流通本来就欠佳,加之今年上半年是湿土司天,湿重雾大,风少而小,气候郁闭,阳光少,所以更形成了“非典”传播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是这些地方“非典”病势重、缠绵难愈、死亡率高的原因。这就是阴性环境为阴性病毒繁殖创造了条件。

云贵高原、西北高原,“非典”没有蔓延,与那些地方地势高、风大、紫外线强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阳性环境不适合阴性病毒的繁殖。

考虑到今年上半年一反常态的干温多风而出现阴冷夹湿的情况,所以非典在上半年高发,并多夹湿郁闭,治疗也应豁痰开闭,宣肺化湿,而不宜过用寒凉,以免损伤脾胃,影响化湿 豁痰的功能。这就是气化反常、寒温反复对疾病影响的实例。

——什么是阴性病毒、阳性环境?

阴性病毒,指喜欢冷湿、阴暗、密闭、怕光的病毒,如“非典”病毒、流感病毒。

阳性环境,就是创造温暖、干燥、光亮、通风、紫外线强的环境对抗阴性病毒,使其不利繁殖。

——什么是阳性病毒、阴性环境?

阳性病毒,指嗜好温热、干燥、光亮、通风、喜光热的病毒,如流脑病毒。

阴性环境,指创造阴凉、温度偏低的环境,以对抗阳性病毒,使它不利繁殖。

“非典”属阴性病毒,喜欢阴湿、晦暗、密闭的环境,怕紫外线,所以要开窗通风晒太阳,穿衣保暖严防寒。

——《黄帝内经》提示:异常气候,多有温疫

中医学经典巨著——《黄帝内经》中的运气理论,对气化与疾病流行关系做了极为精辟的阐述。运气理论与我国有三千年历史的干支纪年法相结合,总结了中国几千年来疾病的发病规律,尤其对温病、瘟疫的发病规律做了阐述,对中华民族的健康起到了重大作用。

这样我们便可分析今年癸未年全年为火化不及,气化特点是“至而未至”,就是说节气已到而气候迟到,就会发生春应温、不温反寒的现象。今年的气候正是如此,开春就很冷,春天花开得迟,夏天不热。又由于上半年是太阴湿土加临,湿化重,所以开春就湿重,雾重、少风、窝风,这种阴冷郁闭的阴霾气候很适合“非典”病毒(阴性病毒)的繁殖。入夏,气候炎热,阳光普照,这样的阳性环境不适合于阴性病毒的活动,加上全国人民在中央领导下同心抗击“非典”,所以“非典”疫情也直线下降。今年冬天是太阳寒水加临,岁末又是湿土,所以气候阴冷寒重,雨雪多,这样的阴性环境有利于阴性病毒包括流感、“非典”等病毒 的复制 ,所以要提防这些疾病的反复。具体的办法是创造阳性环境,如开窗通风晒太阳,保暖防寒,不随地吐痰,使之不利于阴性病毒的繁殖。

气候异常对人体有些什么影响?

——气化太过易导致哪些疾病?

木化太过,风化太过,如壬年,其运风,风气通于肝,应于人体,肝气太盛 ,易患高血压、中风、肝阳过亢、过敏病、痰厥。

火化太过,如戊年运热,热气通于心,应于人体,心气太盛,易患心梗、冠心病、狂证、热郁。

岁水太过,水化太过,如丙年,寒气通于肾,应于人体,易患寒痹、关节炎、腰痛、尿多、肾病。

燥金太过,金化太过如庚年,燥气通于肺,应于人体,易患肺燥、干咳、痰稠等肺系疾病。

岁湿太过,湿化太过,如甲年,湿气通于脾,应于人体,易患泄泻、水肿、呕恶等。

——气化不及易产生哪些疾病?

岁金太过如庚年:气化特点:燥气大行,肝木受邪,收气行令,生气下。(肝木的生气被压抑)

气候特点:春应温反凉,应生不生。

病症特点:肝郁,疏泄失职,甚至生机不振。

郁病:以肝郁为主,以气郁为本,可发展为:气郁→血郁→痰郁→食郁→水郁→神郁(六郁)。现在称为抑郁症,发病相当广,心理压力加气候压力双重影响,所以症状愈来愈重,愈来愈复杂,而且愈来愈难治。中医用活血化瘀方法如桃红四物汤加味等。

易导致自杀,现在平均每1分钟有1人自杀而死,8人自杀未遂。足见其严重性。

更年期综合征肝郁重者,木郁天气会更加重其抑郁。生理抑郁、心理抑郁,再加上气化抑郁 ,就如三座大山压在身上,所以必须推翻这三座大山,而气候异常是一座很重的山。

神经衰弱、癔病、抑郁症等,在木郁天气都可能明显加重。

在治疗上,更应重视气化,如庚年,是阳干太过,金气燥化太过,金克木,所以风化受压,应于人体肝气受抑郁,此郁属气化所致,非内伤七情所郁,如一味疏泄将犯虚虚之误,当“滋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那就应补肝泻肺,而非疏肝泄木。只有滋肝、振发本气,才能克治木郁。高血压者不能降压太过,否则反而虚其肝气。

人体产生疾病的总原因是阴阳失调,治疗的总原则是调和阴阳,以平为期。所以养生防病的 总原则也是调和阴阳。

导致人体脏腑阴阳失调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气候(六淫太过或不及)阴阳失调影响人体,其二是七情内伤因素,其三是饮食劳倦。

然而又以气候因素为最重要。前已述及《黄帝内经》强调:“百病之生也,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可见异常气候与人体疾病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气候为什么会异常?

气候异常的实质是风寒暑湿燥火太过或不及,从而使六气变成六淫,侵犯人体而产生百病,包括温病、瘟疫(各种传染病)。

导致六淫的原因是大自然阴阳失调,所以养生防病的总原则,是根据大自然的阴阳变化调整 人体脏腑阴阳。

——怎样根据气候养生?

第一,根据阴阳消长转化规律

一年四季及一天之内都存在着阴阳消长转化规律,总的原则是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进行养生,不能违背,否则适得其反。如有些老年人不注意阳气潜藏去练冬泳,违反了冬藏的自然原则,对养生不利,因为易导致阳气耗散太过。

第二,根据阴阳动静规律

阳主动、阴主静,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所以阳时宜动养,阴时宜静养。

上午是气升阶段,晚上是气降之时,同样春夏气升,秋冬气降,升则长阳,降则长阴。所以要养阳的应在上午锻炼,要养阴的,就在傍晚做静摄生。

——哪些气候不宜锻炼?

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说大风、大雨、暴热、大旱、大雾、大寒及雷电、日食或月 食之日不宜做户外活动。

异常气候易降低免疫力,所以要回避。

春天易患肝病:如中风,高血压,眩晕……

夏天易患心病:如心脑血管病、卒中、脑溢血……

长夏易患脾病:如泄泻、呕恶……

秋天易患肺病:如气管炎、肺炎……

冬天易患肾病:如肾衰、肾炎、水肿……

此外,交节气时气候易恶劣,易患病,要注意。

旅游可以使我们饱览大自然的奇异风光和历史、文化、习俗等人文景观,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使人胸怀开阔,陶冶性情。并能增加知识,益智健脑。观赏自然风光,千层叠翠的山峦,飞瀑入流,鸟语花香,这一切无不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在大自然美景的熏陶下,使人消除忧愁与烦恼,可以调节神经功能,有效地消除紧张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促进身心健康。若攀山登岩,泛舟竞渡,则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进新陈代谢,强健心肺,促进身心健康。因而从古到今,人们都十分重视旅游,今天,旅游更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修身养性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古代的许多诗人、帝王都是很喜欢旅游的。他们把游历名山大川当成吟诗作赋的创作源泉,很多名篇佳作都是在旅游中诞生的。他们在旅游中有感而发,借景抒怀,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他游长江三峡和庐山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更是由于他看到衔远山、吞长江、气势磅礴的洞庭湖,而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的感慨,很好地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胸怀。清朝的乾隆皇帝可说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者,享年89岁。他喜欢长期在外旅游,传说中曾七次下江南,久居深宫的皇帝偶尔到大自然中,到民间去走一走,呼吸一下乡野新鲜空气,体会另一种生活,不为天下事所累,得到全身心的放松,这对他的心情和健康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在旅行中养生,这也是乾隆皇帝得以长寿的原因之一。

旅游虽然有利于健康,是养生的一种方式,但也要注意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具体可因旅游者的年龄、情感需求不同而作改变。比如登山涉水、长途旅行、漂洋过海、探险览胜等适合于青壮年人和体力较好者。而泛舟湖上、品茗赏月等就适合于中、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

高寒山区的人为什么寿命长?

地气的养生价值是什么?

阴气对长寿的重大意义。

体温愈低的寿命愈长,为什么?

为什么高寒山区的人寿命长?

低温养生是东方养生的一大特色。

东方人重视低温养生,这早在中医巨著《黄帝内经》就已提出:“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就是说:高处气寒温低,所以住在那里的人寿命长;而低处气温偏高,所以生活在那里的人的寿命偏短。

同样,北方偏冷、气温低,冬天尤低,所以人的寿命偏长;而南方气热,一年四季温度偏高,尤其夏天温度高,人的寿命也偏短。

这是为什么?因为寒冷能使人的体温降低,体温低则细胞分裂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性血液检查呈阳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