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能引起血小板低是什么引起的吗

40万+秦皇岛人的选择!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吸烟的人更容易患上肺癌等十多种癌症。但很多人仍是对烟爱不释手,甚至笑称“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

烟民的肺,与健康人的肺

早在2012年,原卫生部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中提到: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要比不吸烟者缩短10年!

知道烟草的危害后,有一部分人转而抽起“电子烟”。这个号称能让人“健康吸烟”“不上瘾”的电子烟,真的是个“好东西”?

最近,一组国外新闻报道:电子烟,不但不健康,还会损坏重要免疫系统,引起癌症!危害是香烟的7倍!

报道刚一公布,就让多个发达国家立即掀起了“禁电子烟”运动!

新加坡是一个法律严明的国家,早在2016年12月份就颁布了禁止销售电子烟的法令,主要原因是电子烟中含有尼古丁,其次是因为新加坡政府担心“电子烟”会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的代表,避免让更多的非吸烟者加入尼古丁大军!

巴西政府认为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表明电子烟对公共卫生有益,他们担心电子烟会像传统香烟一样,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他们还担心电子烟如同传统香烟一样,难于管理,因此巴西政府在全国禁止电子烟销售。

菲律宾已经禁止电子烟,要知道在菲律宾的公共场所抽电子烟可面临最高4个月监禁。

在印度有些地方违反规定则可能入监3年。

除了以上几个国家和地区外,还有加拿大、新西兰、日本、阿根廷、奥地利、比利时、泰国、黎巴嫩、柬埔寨、越南、埃及等10多个国家禁止电子烟。

而这些电子烟必须被禁、限的理由,当下在中国却还悄无声息,很少有人知道。很多中国人却还在用!

电子烟,就是包含尼古丁溶液烟管、蒸发装置和电池的吸烟装置。2003年它问世后,就被刷上了“有助戒烟”“电子烟无瘾”等正面形象。

短短数年,电子烟就风靡全球

2015年央视新闻曾报道:在很多中小学附近,商贩给学生大量出售电子烟。电子烟号称能戒烟,其实根本没有任何依据,反倒大多含尼古丁溶液,很可能让孩子尼古丁成瘾,部分还含致癌物!

根据《2017年世界烟草发展报告》数据,2017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达到120亿美金。

放眼国内,咱们近两年不但是电子烟的消费大国,更是生产大国:2016 年中国电子烟产量为12.1亿支,预计2018年更将达到惊人的22.29亿,全球90%的电子烟都是产自中国的。

电子烟比香烟危害更大!

不久前,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名为《电子烟是奇迹还是威胁》的纪录片,拉开了对当时已极为风靡的电子烟安全性的质疑。

电子烟可致免疫抑制、致命肺病、癌症。此前美国发表的另一组研究成果,更是有力地揭示了电子烟的危害:

通过对比电子香烟使用者、传统香烟吸烟者和非吸烟者鼻子里的免疫细胞,发现吸电子烟会使人鼻子中358个免疫基因受到抑制,而普通烟民有 53 种免疫基因受到了抑制。也就是说,电子烟的危害相当于是香烟的7倍!

此后,研究人员又对电子烟的烟液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又再次让世人震惊:电子烟烟雾气溶胶还会引起血小板聚集增加,可能导致血管出现微血栓。说明电子烟在增加心血管系统风险并引发心脏病发作方面,压根不比传统香烟危害小!

随后,研究人员还发现,电池加热烟液产生的气溶胶中,还含有对心血管有害的醛,包括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等。这会导致肺癌在内的等多种癌症。

就在电子烟一步步被证实,“健康光环”压根不存在时,另一项实验发现还额外带来一个致命风险——闭塞性支气管炎。这是一种罕见、致命且不可逆的阻塞性肺病,会使人的肺逐渐走向衰竭。

提醒身边的人,警惕电子烟的危害

注:以上文字信息与图片来源于河北青年报及网络感谢各位同仁的努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原标题:阿司匹林对我没效,怎么办?

阿司匹林作为临床最为广泛使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早已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处方用药中占据大半片江山,大部分患者也能做到按剂量规律地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但是,有的患者尽管严格地遵从医嘱,认真按时服药,甚至做到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心脑血管血栓事件(如心绞痛、急性心梗、脑梗塞、短暂脑缺血发作)仍反复发作,这时,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你是否有“阿司匹林抵抗”

阿司匹林抵抗,从临床角度来说,是服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仍出现心血管事件的现象;从实验室角度来说,则是通过血小板功能检测发现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低下。

其定义以实验室检测为基准还是以临床结果为标准、抑或是兼而有之,目前尚没有定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内在机制也复杂而多样,与一般药物抵抗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也有医学专家试图找到一个更恰当的名字来定义这一现象。

多种原因均可影响阿司匹林抑制血栓素A2(thromboxaneA2,TXA2)的产生和激活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实验室阿司匹林抵抗;亦有多方面因素可导致阿司匹林治疗失败(临床阿司匹林抵抗),导致临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基因因素 可能在阿司匹林抵抗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目前许多科学家正在研究的最重要机制之一。多项研究表明,血小板膜糖蛋白、环氧合酶(COX)、ADP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呈显著相关。

2. 药物间的相互联用

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如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COX-2抑制 剂联用时,可能会由于药物间的相互竞争作用,导致阿司匹林药代动力学抵抗的发生。如布洛芬可拮抗阿司匹林引起的血小板不可逆抑制作用,萘普生亦可干扰阿司匹林对血小板COX-1活性和功能的抑制作用。还有研究显示在 使用他汀 的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率更高。因此,建议患者在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向专业医师咨询。

由于香烟中成分的促凝血作用,导致血小板聚集增加,超出所服用剂量阿司匹林的抑制能力,容易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从而出现临床“阿司匹林抵抗”。

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能力均明显增加,更新速率增快,削弱甚至逆转了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导致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了两到四倍。此外,常伴随糖尿病而来的脂质代谢紊乱会造成血小板表面脂膜结构的改变,使阿司匹林与靶点结合变得更加困难。

一些研究指出,肠溶型缓释制剂减慢了阿司匹林在消化道的吸收,降低了阿司匹林的生物利用度。同普通型制剂相比,等剂量的肠溶型阿司匹林的药效下降,且这一现象随着患者体重的增加而加剧。使用普通型制剂,可以有效提高阿司匹林的生物利用度,逆转这些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

除上述机制外,患者依从性差、冠状动脉搭桥术、感染及炎症期间血小板更新率加快也可以导致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出现,女性、较高的CK-MB水平、高血压、肥胖等都是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

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用于检测阿司匹林抵抗的手段包括血小板聚集试验、血栓弹力图等。首次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在连续服药三个月到半年内前往医院检查血小板抑制率,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规律服用阿司匹林,但仍反复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也有必要进行相关检验。

对于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治疗策略包括增加阿司匹林服用剂量、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应用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等;患者自身方面也应做到规律服药,控制体重、血压、血脂、血糖,戒烟,尽量避免同时服用可能影响阿司匹林作用的药物。

传统医学中虽然没有阿司匹林抵抗一说,但据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的中医体质研究,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阿司匹林抵抗的好发体质,而中医证候类型则以心血瘀阻、甚至瘀毒证为多见。

因此,中药改善阿司匹林抵抗多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祛湿、解毒通络之法,通过运用含丹参、红花、银杏、川芎等活血化瘀成分的中药或中成药进行多靶点治疗,同时还可调理病人伴发的其他高危因素如高血糖、高脂血症等,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和整体调节的优势,从而最大程度地解决阿司匹林抵抗问题。

文章来源 / 徐浩大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小板低是什么引起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