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检测孕妇的孕妇防辐射服怎么检测有没有用?

  对这个问题最大规模的调查来自于2005年6月份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个研究[4]。在这个研究中,牛津大学儿童癌症研究组的杰拉德?德拉珀(Gerald Draper)等人通过对1962年至1995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29081个儿童(0-14岁)癌症病例进行统计发现,生活在高压输电线附近的儿童患上急性白血病的概率更高。高多少呢?德拉珀在文中做了这样的计算——以2003年的数据,英格兰和威尔士有970万名儿童,其中有8万名生活在距离高压线200米以内的住宅里,有32万名生活在距离高压线200-600米范围内的住宅里。以当时发病率进行计算,这近千万孩子中大约有400名急性白血病患者。如果高压线的低频电磁辐射的确能造成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话,那么这些高压线要为5名儿童的命运负责。

  首先,你没看错,是5人。其次,别忘了那个前提——“如果”。作者在文中明确提醒大家他们的研究结果不能做出这些辐射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事实上某种疾病的发生与太多的因素相关,而流行病学调查又很难理清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影响。就高压线与白血病之间联系的研究而言,有人就推测,可能是高压线附近社区的房价较低,因而其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也较低,于是与收入水平相关的生活因素导致了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率的轻微升高。

  即便如此,这个结果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相关”的,但实际也不过增加了九百七十万分之五的发病率。所以你明白科学论文中的话语体系与日常生活中的话语体系之间存在多么巨大的鸿沟了吧。

  与此类似的还有手机,由于有研究发现使用手机与脑瘤之间存在“轻微的联系”,于是将其列入了“可能的致癌因素”名单。这个消息在大众媒体上传播之后着实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可是当我们回头看那个“可能的致癌因素”的官方解释是“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与之同列的还有咖啡和泡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这些统计出来的微弱相关性,也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与之结论相反的研究也比比皆是。除此之外,其他日常非电离辐射没有发现能有影响身体健康的证据。

  天然辐射“防不胜防”,也无须去防

  与美国的情况相比,我国女性的生活中充满各种VDT还要晚十多年,然而我们的辐射恐惧症有过之而无不及。各种防辐射的秘籍充斥在生活的角角落落,比如著名的仙人球吸收辐射说,让这种浑身是刺儿的植物成了办公室里最常见的盆栽,但其实毫无用处。还有众多的防辐射食谱,同样没有科学依据。讽刺的是,传言是防辐射食品的香蕉非但不能减少你接受的电脑发出的非电离辐射,反而会微量的增加身体的电离辐射。

  何以至此?前面我们说过,我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辐射,除了可见光、红外线这些温柔的家伙,电离辐射也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各种天然放射性物质和宇宙射线带给地球人每年大约是1-3个毫西弗的辐射剂量,相当于做十几次胸片的辐射剂量。食物中也有放射性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钾。学中学化学时,我们近似使用的钾原子量是39,这是因为自然界存在最多的钾原子是钾39。除此之外,钾还有众多的同位素,其中不乏不稳定的放射性元素,比如钾40。一个人身体里大约有30毫克的钾40,而每吃一根香蕉,体内将增加0.05毫克钾40[6]。如果你每天吃三根香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雨无阻的话,它差不多将会给你带来每年0.0004毫西弗的辐射剂量,大约相当于生活在燃煤火力发电厂附近,由于放射性煤烟带来的辐射。当然了,吃香蕉带来的辐射增量相比本底辐射是极其微小的,并不用担心。

  为了照顾那些只看开头和结尾的读者,我在这里总结陈词一下。用科学的话语体系,总结是:

  1、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日常非电离辐射会导致孕妇流产率、胎儿畸形率的提高,也不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过低;

  2、只有很微弱的证据表明某些日常非电离辐射与某些疾病的发病相关,但无法证明其因果关系;

  3、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一定量的天然电离辐射,但剂量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无需恐慌。

  如果换成日常的话语体系,结论只有一句话: 防辐射服是个坑爹玩意儿,大家还是把钱花在其他地方吧。

  更正说明:原文在有关本底辐射的描述中,将胸片误认为是胸透,已做改正,感谢 @Mature 的指正。

  [5] 低剂量辐射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 刘长安,杨光,贾廷珍 中国肿瘤 2002年第 11卷第 2期

  [7] ICNIRP 导则(中文繁体版)限制时变电场和磁场曝露的导则(1Hz~100KHz)

  孕妇防辐射服是如今市面上卖的比较火热的孕妇产品,即便如此对于防辐射服有没有用还是一直饱受争议。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电磁辐射越来越多,孕妈们更是因此而担忧,其实防辐射服有没有用是可以检测出来的,但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哦!

  那么防辐射服如何检测呢?任何检测都应该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孕妈们可不能道听途说,轻信一些无良商家错误的方法,这样检测出来的结果是不具备可信度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些比较可信的方法

  目前防辐射服的面料主要是金属纤维和银纤维面料,我们购买的防辐射服一般都会夹带小块面料样品,首先触摸一下看样品材质是否与衣服一样,然后燃烧样品,如果是普通面料,燃烧后剩下的是一团灰烬;而金属纤维防辐射服面料燃烧后是一团金属网,因为金属在常温下无法被融化。而防辐射服之所以能够屏蔽辐射就是靠这些金属网的导电性,从而折射电磁波。银纤维面料燃烧后留下的是比较均匀的粉末,可以通过触摸粉尘的手感区分。

  我们知道防辐射服的面料之所以能够防辐射,关键在于面料里的金属纤维具有导电性能,而普通衣物是没有导电性的。可以通过万能表测试面料里的金属是否具有导电性,观察不同面料测试出的电阻值。

  通过物理原理我们知道,电阻值是与电流值成反比的,也就是说测得是电阻值越小,电流值越大,导电性就越强。观察可以发现普通面料不存在电阻值,而金属纤维的电阻值会在一定数值上下浮动,而银纤维的电阻值会稍微比金属纤维低一些,意味着银纤维面料的防辐射服效果更好一些。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我们用固话拨电话时,手机放在旁边来电或者信息,固话会出现不正常的杂音,因为手机辐射对其产生了干扰。如果我们用防辐射服盖住固话,再用手机拨打电话,杂音会减小或者消失,也就是说防辐射服屏蔽掉了手机的辐射以此降低对固话的干扰。但是要注意,必须是手机在未被防辐射服盖上时固话会出现杂音,如果没有杂音,那么这种方法就是无意义的。

  当然,还有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查防伪码,一些品牌为了防止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的产品,特意给每个防辐射服配置了专属防伪码,用户可以直接在品牌网站上查询。如果是劣质品的防辐射服,是查不到防伪码的,因为它没有正规大品牌的专属防伪码。例如知名品牌婧麒防辐射服的防伪码就是该官网独家拥有,每件衣服都是唯一的防伪码,方便孕妈们轻松辨别出防辐射服的真伪。

  各位不知道如何检测防辐射服的孕妈们可以收下以上方法哦,用科学的方式保护自己!

如今,怀着小宝宝的孕妈妈不在少数。而社会上日益加剧的电磁辐射正影响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对孕妈妈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很多孕妈妈都穿上了孕妇的防辐射服,不过问起“孕妇的防辐射服有用吗”,大多数孕妈妈都会说“求个心安”“心理作用而已”。防辐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小小一件防辐射服,真的如产品介绍所言,能完全屏蔽电磁辐射吗?咱们就根据央视《走近科学》这个节目上对防辐射服做过的两个实验,来说一说孕妇的防辐射服究竟有没有用。

科学家说过,世界上不存在绝对零度或者是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所以任何物体都有电磁辐射。平日里生活中的电磁炉、电冰箱、手机、电视、充电宝等等,都是辐射大户。连实验要用到的对讲机,辐射程度也一点都不低。

将对讲机靠近普通衣服测量辐射值

根据实验结果显示,能够测量到的对讲机电磁辐射值为66伏/米。随即,实验室人员给对讲机套上市面上的防辐射服之后,电磁辐射值降低到了1.5伏/米左右。

专家称,对讲机实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对讲机的电磁辐射值本身浮动大、不稳定,在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方面做不到完全权威。

2、国家专业实验室实验。

接下来,实验人员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电磁兼容实验室,并邀请了该校知名工程师,利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对市面上随即购买的孕妇防辐射服样品进行了评测。

市面上多种多样的孕妇防辐射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孕妇防辐射服怎么检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