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如何排除宝宝脑瘫的可能是脑瘫?

原标题:如何在早期判断孩子是否脑瘫

崔绍杰主任,解放军306医院神经外科

脑性瘫痪的表现是小儿发育过程中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同时可伴有视听感觉、行为、智力的异常。但临床实践证明,由于儿童未成熟脑组织的可塑性,随着他们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不断完善,如果能够早期干预,完全可以使由于脑损伤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其他伴随的功能障碍得到改善,甚至正常化。这需要医务人员与家长密切配合,及时掌握高危新生儿的异常征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要做到这三点,必须先了解脑瘫患儿一些主要的早期临床表现:

1、不注意看人,不凝视,追视差,不笑;

3、头不稳定,颈不能竖直,头左右摇动;俯卧位不能抬头。抬头动作标志抗重力肌的发育情况,正常时2—3个月可抬头45度—90度;

4、肌张力增高:拇指内收,手紧握拳或上肢内收、内旋。背屈呈对称性,有时头偏向一侧,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全身发硬,躯干硬性伸展;

5、肌张力低下:全身发软,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

1、反应迟钝:不追视,不注意看人,眼不灵活;表情呆板不灵活,逗时无反应,叫名无反应。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2、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3、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4、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5、身体扭转: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6、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或下肢交叉,坐位呈后倾;如果全身发硬持续生后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7、俯卧位抬头小于90度,拉起时头不跟,坐位呈全前倾,全身仍发软;如果“全身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持续生后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8、拇指内收和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9、不能伸手抓物:手不灵活,不伸手抓物或用一只手抓物;如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10、不会翻身,6个月以后还不能翻身,有诊断意义;

11、斜视: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12、残存原始反射,如非对称性姿势。

13、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7-12个月的早期症状

有些脑损伤较轻微,在婴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后半期(7-12个月)则有一些其他症状表现:

1、8个月后还用脚尖站立。

2、8个月后下肢不使用或短暂地支持体重;

3、9个月后不能独坐。

4、手笨:手的精细动作如捏小东西、解扣、系腰带、等不灵活,不协调;在10个月后出现手笨有诊断意义。

5、10个月后的婴儿不用单手抓玩。

6、12个月后不能抓站。

7、15个月以后,还不会迈步。

8、12个月以后不会与人再见,有诊断意义。

9、12个月以后流口水及"吃手" ,有诊断价值。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袪瘫醒脑汤是治疗脑瘫的中药,以醒脑恢复肌体平衡为主。建议去医院确诊,从正规渠道拿药,遵医嘱服用,避免用到假药起到相反的效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排除宝宝脑瘫的可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