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医养托老中心哪家条件好,生态环境部网站适合养老吗

原标题:部委“三定”方案陆续公布

  始于今年“两会”的第八次政府机构改革,正迎来新的节点。近日,多个新组建部委的“三定”方案陆续公布。从公布的方案看,这轮涉及范围广、职能调整深刻的机构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三定”即“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是指中央编办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对国务院所属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等所作规定的简称。

不难看出,今年“两会”期间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各部委的“三定”方案得以落实和体现。同时,由于“三定”方案涉及将来各部委的具体事项,比如机构如何设置、人员编制有多少、承担什么样的职能,因此格外受到关注。

按照这轮改革的时间表,各部委的“三定”方案要在今年6月20日前报批印发,年底前落实到位。

在这轮机构改革中,环保部“升级”为生态环境部。除了之前的职责外,还增加了国家发改委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等近10项与环保相关的职责。

这些变化在“三定”方案中都得到了体现。比如在生态环境部21个内设机构中,新成立的应对气候变化司、海洋生态环境司,分别整合了国家发改委和原国家海洋局的相关职能。

根据方案,应对气候变化司将牵头承担国家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相关工作,承担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具体工作;海洋生态环境司将负责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监督陆源污染物排海,组织划定海洋倾倒区。

此外,新成立的内设机构还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按照方案,这个新机构将承担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织协调工作,负责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情况,拟订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中国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新成立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应该是由原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演化而来。

2016年1月4日,根据《环境保护督察方案》,由原环保部牵头,中纪委、中组部的相关领导参加,成立了中央环保督察组。这个部际间联合工作组也就是媒体俗称的“环保钦差”,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的环境保护督察。

此后,为了负责中央环保督察组的日常工作,又建立了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简称国家环保督察办。

2017年3月,时任环保部部长的陈吉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介绍说,“在中编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现在已经建立了国家环保督察办,中央督察组和将来所有的督政任务都由督察办公室来承担,来统筹。”

从2016年到2017年的两年间,中央环保督察已完成对全国31省份的全覆盖,问责人数超过1.7万。

在马军看来,作为负责环保督察的国家机关,此前国家环保督察办并不隶属于生态环境部。此次,“三定”方案将这一机构纳入生态环境部的内设机构,意味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制度予以确立。

另外,之前按照环境元素管理的原则,原污染防治司已经划分为水环境管理司、大气环境管理司、土壤环境管理司。这次在此基础之上,又新成立了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

根据方案,增设的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将负责全国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及出口核准、固体废物进口许可、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等环境管理制度。

此外,依据“三定”方案,生态环境部下属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区域督察局,承担所辖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作为生态环境部设在七大流域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相关工作,实行生态环境部和水利部双重领导、以生态环境部为主的管理体制,具体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从原来的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转向保持合理人口规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这轮机构改革中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卫健委)最重大的指导理念变化之一。这一变化,在卫健委的“三定”方案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按照方案,卫健委对原卫计委计划生育的职能进行了调整,改为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开展人口监测预警,研究提出人口与家庭发展相关政策建议,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同时,新增了一项职能,即组织拟定并协调落实应对认可老龄化政策措施,负责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

与职能相协调,对内设机构也做了调整。撤销了原来的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司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新设了老龄健康司、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

老龄健康司负责组织拟定医养结合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同时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则承担人口监测预警工作,并提出人口与家庭发展相关政策建议,完善生育政策并组织实施,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新设老龄健康司、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前人口形势的需要。据统计,2017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从1999年的10%增至17.3%。

王广州表示,将老年健康和养老方面的职责纳入卫生部门,将有助应对中国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养老产业也有望迎来黄金时代。

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养老问题,在卫健委与民政部的职责分工上,本次方案明确卫健委负责拟订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承担老年疾病防治、老年人医疗照护、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等老年健康工作。

民政部则负责统筹推进、督促指导、监督管理养老服务工作,拟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法规、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承担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求助工作。

另外,根据方案,卫健委还将增设职业健康司,负责拟定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相关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专项调查、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职业人群健康管理工作。

这轮机构改革,对一些设置重叠、职能交叉的机构进行了整合,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这个新机构整合了三个正部级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不仅将传统的工商、质检、食药监等监管职能合并,还将反垄断、标准化等职能也并入其中,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实现了除金融之外的一般性市场监管的大统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这轮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而不是单纯的精简机构。

在他看来,这轮机构改革与前几轮改革中的“大部制改革”并不完全一样,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功能管理”,打破了行业分割管理的局面。

根据“三定”方案,新组建的市场监管总局人员编制为805人,比整合前3个总局的人数有所减少,内设机构也缩减为27个司局。

从这27个司局的设置来看,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变化最大,原有的司局基本上都做了调整。比如,撤销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将消费者维权工作纳入各业务司局。另外,新增了信用监督管理司、网络交易和监督管理司。

有分析认为,信用监督管理司体现的是对新型监管工具应用的创新,而网络交易和监督管理司则体现出对新兴业态和领域的及时跟进。

在食品监管领域,相关的业务司局有5个,分别是食品安全协调司、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司、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和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与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相比,增加了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

舆论认为,这表明食品安全监管在市场监管总局未来的工作中仍居于重要位置,同时抽检的作用和地位将会进一步增强。

根据机构改革方案,在组建市场监管总局的同时组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由市场监管总局管理,主要职责是负责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注册并实施监督管理。

与外界此前的预期相比,国家药监局的内设司局要少一些,只有9个。其中,和药品直接相关的有两个——药品注册管理司和药品监督管理司;而和医疗器械相关的司局则从原来的一个增加到两个——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司。

此外,根据方案,原食药监总局的稽查局被撤销,具体办案将分散到各个业务司局,具体执法稽查职能可能交由市场监督总局统一履行,由省里来负责。

国家药监局“三定”方案最大的变化是新增了化妆品监督管理司。2013年之前,化妆品由质监和卫生部门分头管理。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化妆品归由原食药监总局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管理。

分析认为,此次将化妆品的监管独立出来,是适应这一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近些年,由于公众需求的日益增强,化妆品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再加上化妆品与药品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放在一起监管,已经不合时宜了。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刘璇

(您填写的称谓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

2018襄阳马拉松报名入口

保康南顶草原音乐节落幕

2018襄阳落实年 2017十件实事 作风建设年 2017襄阳两会 襄阳市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 市场外迁专题 2017年襄阳市区禁鞭工作全面启动 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进行时 2016年农博会 县域经济现场会专题
我市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王铭德出席全市小龙虾产业发展推进会 党外知识分子要争做新时代奋斗者 确保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达标 市公安局召开实习生座谈会 党建引领红色物业 七色服务温暖万家 老河口:高质量建设“一城两心” 襄城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襄州区:果蔬飘香绿意浓 宜城窑湾社区“有事儿好商量”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作为主城区的美丽后花园,巴南区不仅“宜居”,更“宜养”。

  如何选好让老年人健康养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巴南区积极作为,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大力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和鼓励医疗机构发展养老服务,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强化高层倡导,全面落实责任。巴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内容,明确鼓励支持医养结合机构发展,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巴南卫计发﹝2016﹞536号),明确全区医养结合工作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相关单位责任。

  抓好产业规划,发展“医养结合”。围绕全区打造“生态健康体验区”的要求,发展养老、养生、养心产业,落实老年医疗、康复资源配置,开辟设置审批绿色通道,放宽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上的准入条件,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医养领域,现全区有市第一福利院(福康医院)、第二福利院(颐康医院)、市总工会南温泉疗养院护养中心(重庆工会医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樵坪老年护养中心(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樵坪卫生所)、善行老年养护院(善行康复医院)、花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新屋医院)、同济老年医院(爱民养老服务中心)、怡心园老年公寓(云康医院)、重庆颐宁医院等医养结合机构9个,共设养老床位3329张,医疗床位1161张,基本满足了周边群众康复养老需求。

  深化共建合作,促进“医养融合”。巴南区卫生计生委和区民政局相互配合,积极构建和谐医、养合作关系,全区22个公立医疗机构与49家养老机构(含医养结合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急诊急救、预约就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等方面为养老机构老人提供便捷绿色通道,签约率达98%。

  依托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居家养老”。以家庭医生服务团体为依托,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进社区、进院坝、进家门”的“三进”服务方式,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

  满足医疗需求,鼓励“医院助养”。巴南区人民医院、区二院、区中医院等设立了医养护一体化的瘫痪病房、心血管病房或老年病专科,市七院开设康复保健科,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在全区所有公立机构设置中医馆或中医理疗科、针灸推拿科,在区中医院开设“治未病”科,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护理综合服务,探索中医药特色养生、养老新模式,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可及性明显提升。

巴南区人民医院 特色老年科满足老人就医需求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坐落在长江之滨、秀丽的云篆山下,至今已有77年历史。为满足辖区内老年人“老有所医”,巴南区人民医院一方面开设老年病科,满足老年人的就医需求,另一方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健康服务送到老年人的家中。

  巴南区老年人患慢性病居多,针对老年人慢性病,巴南区人民医院在原有的中医科的基础上开设了老年科,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和老年性疾病,按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制定特殊护理计划,开展特色护理。

  去年冬天,80岁的程文超因患有肺气肿来到巴南区人民医院老年科就诊,来的时候呼吸困难,走不得路,出行都靠轮椅帮助。

  老年科主任唐瑜之接诊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症下药,10多天后,程文超基本可以自行走路,不再需要轮椅的帮助了。出院之前,程文超专程给老年科送来了锦旗,并把自己入院时带来的轮椅送给了老年科。

  “中医在治疗老年病上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唐瑜之说,有一些西医不能解决的困难,中医却能迎刃而解。

  在巴南区人民医院龙洲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们正在进行免费体检,有的在测量血压、脉搏,有的在查心电图、腹部B超,还有的在进行自理能力评估、老年人中医体质辩识等。

  龙洲湾街道现有常住人口10万余人,地域宽,服务人口多,老百姓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低。为此,龙洲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们走出医院、走进社区、走入家庭,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送到老百姓家中,为老人提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签约后,每个老年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老人们可以进行健康咨询,家庭医生也会经常关心老人们,每年为他们进行一次免费体检,每季度为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不论严寒酷暑,从未间断过。

  此外,巴南区人民医院与辖区内的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第二社会福利院签订就医合同,为养老院的约900位老人进行多项免费服务及就诊绿色通道服务。

巴南区中医院 将中医特色融入养老服务中

  巴南区中医院成立于1981年2月,2012年6月,从鱼洞街道新市街11号搬迁至巴南区龙洲湾街道新院区。为方便老年患者就诊治疗,医院旧址建立分院,开办老年病科,服务辖区群众。

  目前,老年病科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内科科室,主要收治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类风湿、内分泌等多种慢性病、多发病的老年患者,入住老人约50人,部分长期卧床、需要全面照护。

  除此之外,医院还与百节敬老院、重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龙洲湾敬老院、鱼洞街道敬老院等6家养老机构签约合作,为老年人开通医疗服务绿色通道。

  据了解,医院为签约机构的老年人办理专用就诊卡,在签约机构的老年人,仅需持卡核对身份后,便可直接到相应住院病区接受检查、办理入院,省去了排队挂号、检查诊疗等环节。

  同时,秉承着“公立医院就要做公益活动”的思想,中医院会定期为全区敬老院的老人进行医疗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提供中医保健和健康咨询服务。

  巴南区中医院还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治未病”方面的发挥。“治未病”是中医特色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中华民族的养老模式离不开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医院加强了治未病科的人员配备,投入专项资金购置了经络分析仪器、体质辨识仪等设备,通过体质辨识、针灸推拿、药膳调理等方式,可以很好地改善老年人亚健康状态,防治老年病、慢性病。

  此外,根据中医辨质辨病辨证施治施护理论原则,还建立了中医护理门诊,开展火疗、艾灸、刮痧、火罐、药罐、穴位贴敷等十余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有效推动了中医药康养知识在群众中的普及,提高了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养身保健意识。

  “在三伏天,代萍老人来科室的时候穿着长袖长裤,特别畏寒。”治未病科的刘莉医生介绍说,2周前,65岁的代萍来到巴南区中医院的治未病科。“代萍经常感到背部冷痛,刚来的时候形容自己的背上像背了20斤大米。”

  经过一系列的针灸、艾灸等中医特色调理,代萍背部冷痛感渐渐变弱。“随着一天天的治疗,代萍跟我们形容的背上背了大米的重量也在慢慢降低。”刘莉医生说。

巴南区花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重庆新屋医院) “医”为基础“养”为核心

  巴南区花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是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三结合”的医疗、康复、护养型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被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评选为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养老服务中心。

  为给中心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中心设置了重庆新屋医院。医院门诊设在临街的地方,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可以通过快捷通道直达门诊,而周边社区的群众看病也很方便。

  “兰阿姨,您要多给陈大爷开导开导,不要背思想包袱。”在花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5楼,是重庆新屋医院的住院部,郑萍医生正带领医护团队在515房查看住院患者陈佐宇的情况。

  “我老伴因为一次摔倒后头部受伤,需要长期的护理。我们在这里住了4年多了,以前这里没有医院,每次看病要去其他地方,请护工的费用、伙食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现在这里有了医院,不用再到处跑了,给我们解决了很大的难题。”陈佐宇的妻子兰慧说。

  花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不仅为机构休养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还为辖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上门生活照料、医疗咨询和疾病诊疗等服务,并与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采取开通绿色通道、专家会诊等服务。

  花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引入社会工作理念,以关注老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中心,通过组织养生小组、老年文艺等小组活动,增加老人间的互动与交流,丰富老人晚年生活,慰藉老人的精神世界。

  中心配置有健身室、图书室、歌舞厅、棋牌室、书画室等,同时开展“微笑服务”、“老人床前好儿女”等活动,营造尊老、爱老、敬老、助老良好社会风貌,提升老人的生命质量和幸福获得感。

  以“医”为基础、“养”为核心,花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不仅为机构休养老人提供医养康复服务,还为辖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上门生活照料、医疗咨询和疾病诊疗等服务,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福康医院) 老年人的活力家园

  “我从8月6日来到这里,已经做了十几天的训练了。”在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康复中心的康复治疗室里,70岁的陈小莉老人正在做夹珠子训练,这是为她量身定做的训练手部力量的动作之一。“上午做针灸和中频治疗,下午就夹珠子、做手指操,锻炼完了双手更灵活了。”陈小莉说。

  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主要承担主城区特困老人和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服务工作。据院长杨胜普介绍,福利院全面开展集医疗康复和生活康复于一体的医养融合式服务,激发老人潜能,尽可能恢复老人的各种生理机能,增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福利院内设立的现代化福康医院,与市内多家大型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老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此外,护养中心加入医联体,老人足不出户即可预约专家门诊,享受专家上门查房、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服务。

  “李婆婆,这段时间的血糖控制得不错!但还是要坚持锻炼不能偷懒哦!”福寿楼1楼,主治医师廖红美和主管护士刘霞正在105房间查看李兴玉老人的健康状况。

  “我负责的是3区、5区、6区,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和医生一起查房。”刘霞说,福利院实行包片责任制,每个休养区都有“驻区护士”,她便是这里的“驻区护士”,除了为老人们提供健康档案管理、日常保健咨询外,还提供生活康复、药物管理等服务,让每一位老人都拥有专属的健康顾问。

  “以前一直不愿意来,如今来了就不愿意走了。”今年92岁的王清忠老人说,他和老伴从1月开始和老伴来到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老两口身体都不好,每天需要吃三次药。“‘驻区护士’会帮我们配好每次要吃的药,按时提醒护工给我们送过来,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吃药的问题了。”王清忠说。

  据了解,院方会在每个老人入院的时候详细了解用药情况,登记药品的种类与用法,然后将药品统一存放在单独的抽屉里,便于每次按量取用。

重庆善行老年养护院(善行康复医院) 为失能老人带来康复希望

  2017年2月,家住江北区81岁的刘慧老人来到善行老年养护院,入住时,老人患褥疮IV期伴感染等重病。医护人员采用独有技术,日复一日地悉心为老人进行全方位的康复护理。如今,刘慧的褥疮已经基本康复,病情也趋于稳定。

  据了解,善行老年养护院目前在院老人97%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而且老人大多来自重庆主城九区和周边区域。此类失能人群也是社会、家庭、机构中最需要照护和照护难度最大的群体。在养护院完善的管理和精心护理下,很多老人切实地得到了悉心的照顾,家人也感到安心。

  今年86岁的王福生老人来自巴南区鱼洞大江厂,2017年11月入住善行养护院。“来的时候他患有脊髓空洞症、行膀胱造瘘导尿、心房颤动等多种疾病。”王福生的主治医师说,老人来的时候长期卧床,但经过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专业康复训练,目前老人不仅可以下床,而且在辅助工具的保障下,可以不依靠外界工具而独立行走了。

  重庆善行老年养护院不仅在生活、身体上给予老人悉心照护,而且在院内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的适老性活动,让老人感觉到真正生活在“家”的感觉。

  “周静老人喜欢散步,但是散步后总也记不住自己的房间住哪里。”护工曹家群说,她护理的周静是一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年痴呆。为了丰富周静的精神生活,曹家群利用空闲时间,带她去院内常看看花草,看看医护人员的工作,带她认识新来的老人。

  此外,院内还经常组织唱歌、看电影、下棋等娱乐活动,“我爱好唱歌,每次都会自告奋勇唱歌给老人听。”曹家群说,在她看来,养护院的老人就是她的家人,和家人就应该其乐融融地相处。

  善行老年养护院由专业护理人员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同时提供医疗服务,使其轻松就医,满足了老年慢病护理时间较长的需求,免除转院的烦恼。养护院以养老、护理为核心,医疗、康复为保障,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环境部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