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75了有房颤瓣膜性房颤反流还有高血压心衰能做手术吗

病情描述: 后出院回家调养,开始前三天很好,心率稳定在77次左右,轻微活动不影响,再过两天,心率下降,在65下左右,还是比较稳定,但最近三天出现全天性的缓慢型房颤,心率在40-65不稳定。想问下各位专家,射血分数不高会是什么原因,缓慢型房颤如何处理,会是什么原因导致,谢谢!

主治医师 临沂市中医医院

擅长: 单纯胸腰椎骨折,颈椎退行性疾病,腰椎退行性疾病,腰

你好,患者左心室本来就扩大有心的基础发病原因。手术对他本身的体质就有很大损害。

所以,手术后身体虚弱自然射血分数也会下降。中药补中益气汤,西药阿司匹林配合服用一个月。

医师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射血分数不高可由房颤、心率减慢、心功能减退等引起,房颤可因原发病、放流引起。

和你的治疗医生保联系,因他给你治病了解你病情,他会根据你病情给你用药,平时注意身体,不要疲劳、不要过份激动,饮食营养易消化。

以上是对“心脏瓣膜手术后的缓慢型房颤”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消化道疾病:肠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心率在40-65不稳定,是由冠状动脉共血不足引起的可能性较大。

冠状动脉共血不足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按照目前情况,应该需要安装起博器。

我看过了你的病历,我刚才看这个“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心律失常与药物治疗”,建议你看看这个!
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心律失常与药物治疗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李莉)
随着不同病因的心脏病外科治疗的进展,其术后心律失常的特点也日趋显现,并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认知总结和提高。本文将近10年来心脏手术后心律失常的特点和药物治疗作以综述,以复习其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并遵循心律失常药物指南对其治疗作以介绍。
一、瓣膜病术后心律失常特点及药物治疗
(一)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换瓣术后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70-84%,是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1227例瓣膜置换术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77.9%,其中二尖瓣置换术为82.2%,主动脉瓣置换术为46.9%,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为77.7%,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为98.3%,双瓣替换术+三尖瓣成形术或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分离术为100%。多于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发生率较低。二尖瓣置换术后心律失常多于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多瓣膜手术后多于单瓣手术后。双瓣置换术后心律失常占早期心源性因素死亡率的8.3%,仅次于术后低心排,占晚期心源性因素死亡率的12.2%,仅次于充血性心衰,因此防治术后心律失常对于维持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二)术后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处理
心律失常是围术期常见的合并症,术前心肌缺氧或缺血、心肺功能障碍、术中麻醉、传导系统损伤、术后缺氧、水电解质改变、药物影响都可引起心律失常。常突然发生,变化迅速,严重者影响血流动力学,危及生命,须立即处理。
l.室上性心动过速对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伴有突发性室上速的病人治疗最佳方案是停用多巴胺。心率>160次/min,须处理:(1)西地兰,血钾>4.0mmol/L时可静注西地兰0.2mg,成人一日用量0.4-0.8mg。(2)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静注,如室上速终止立即停止给药,这两种药物都有负性回力作用,也都有抑制传导系统功能的副作用,故对于心衰,基本心律有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患者应慎用。
(3)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并伴有明显症状者,可选用?受体阻滞剂。(4)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而血压正常,服氨酰心安12.5-25mg,低血压不用。(5)时,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拉明等,对心衰或低血压不宜使用。(6)利用心外膜起搏导线连接体外起搏器。采用超速抑制方法,起搏开始应超过自搏心律次数,控制后逐渐减慢。
2.伴有心衰的房颤治疗房颤大约可见于20%心衰患者中,伴死亡率增加。(1)尽可能转复房颤为窦性,对提高心肌功能避免血栓栓塞和快速不规则心律均有利。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快速反应性或应当立即电复律,不管心律失常已有多长时间。胺碘酮可用于复律并维持窦性心律。胺碘酮转复房颤的有效率各家报告不一,在12h内复律占25%-89%,反应不良占7%-27%。静脉注射胺碘酮要求10min给予150mg,随之以1mg/min静脉滴注共6h,然后以0.5mg/min静脉滴注。耐药性房颤可重复给予150mg补充剂量直至最大日总量2g。(2)对不宜复律或复律后难以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必须使心室率降低,并继续抗凝治疗,以尽可能避免脑栓塞的发生。降低心室率首选洋地黄(静脉及口服),地高心还是唯一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特性的胃肠外房室结阻断药物,但它的使用由于其作用相对较弱和起效慢而受限,特别是在诸如的高肾上腺素状态时。避免以降低心室率为目的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因为它们有已知的降低心肌收缩力的特性并且因为在疗效试验中病人通常被除外。用硫氮卓酮比维拉帕米或?受体阻滞剂的危险性要小。
3.伴心衰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性室速应立即进行电复律;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室速,首选胺碘酮,其次利多卡因,无效者电复律。
4.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的抢救经连续3次有效放电除颤并在加用肾上腺素后再次除颤未成功复律者:(1)立即用胺碘酮300mg静脉注射,以5%葡萄糖稀释,于10min注射完毕(切忌快速推注),然后再次除颤。(2)如仍无效可于10-15min后重复追加胺碘酮150mg,用法同前。(3)室颤转复后,胺碘酮可静脉滴注维持量。在初始6小时内以1mg/min速度给药,随后18小时内以0.5mg/min速度给药,在第1个24小时内用药总量(包括静脉首次注射,追加用量及维持用药)一般控制在2000mg以内。(4)第2个24小时以后的维持量一般推荐720mg/24h,即0.5mg/min。维持量的用法要根据病情个体化调整。
5.的治疗房室传导阻滞II度或III度,或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术后心率<70次/min,心脏指数下降,出现头晕、无力等。治疗:(1)立即停用抑制心脏传导和心肌兴奋性的药物,如钾、洋地黄等;(2)异丙肾上腺素0.1-0.2mg,静注,缓慢静滴;(3)654-2肌注,10mg/4-6h,或阿托品静注1-2mg,好转后改口服;(4)起搏器,房室传导阻滞III度者常规应用。外科术后永久性房室阻滞患者,如果不接受安装永久性起搏器以提高心率,则预后不良,这一点已得到证实。严重的II度或III度房室阻滞在心脏术后7-14天仍持续存在被认为是永久性起搏器埋置的I类适应证。对于残留双束支阻滞而曾经出现过一过性严重的房室阻滞患者,是否需要起搏治疗还不肯定,而这些患者若房室传导功能恢复正常,则预后良好。
(三)术后晚期心律失常处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其术后存在的无症状、非持续性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不主张积极抗心律失常治疗,因为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的临床试验都显示由于这类药物的负性肌力及促心律失常作用可使死亡率增高,但对下列情况例外:
l、房颤房颤使心功能进行性恶化,并且与心力衰竭互为因果使脑栓塞年发生率达16%,近年研究认为纠正并维持窦性心律可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肌重塑,是使转复为窦性心律并长期维持窦性的良好时机。无论病人术前房颤史有多长,换瓣术后都应争取一次转复窦性心律的机会,时间最好在术后3个月-1年。
体外直流电复律是很有效的传统治疗方法,只要没有临时性禁忌证,诸如低钾、洋地黄中毒、急性感染、或炎性疾病。体外电复律需全身麻醉,因此也应除外全身麻醉的禁忌证。体外电复律的成功率约60%-90%,电击复律病人多数是在药物复律失败后进行,实际上除非病情危重,房颤病人要电击复律者也通应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1-2周,选用胺碘酮600mg/日静滴或口服,以产生所谓“房颤的电生理变化”,即增加心房肌的不应期,延长房颤的周长,降低心律失常的稳定性,使复律易于成功。
胺碘酮用于房颤复律后维持窦律,经多中心试验证实: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在6-12个月能够维持窦律者不及50%,而胺碘酮仍有50-73%可以维持。国内临床经验表明,对房颤往往只需要小剂量即可维持窦律,如200mg隔日1次或200mg/d,每周5天。尤其对体重较小的患者可减少用量。若是应用某个维持量仍有发作,可以适当增加剂量,以后给予新的维持量。用胺碘酮期间,如果仅有偶尔的发作,发作时频率不快,持续时间不长,不应视为失败,可以继续用原剂量维持。伊贝沙坦与胺碘酮合用预防房颤复发的临床试验发现,胺碘酮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合用,可使维持窦律者明显增高,未发房颤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复发者。
房颤不能转复为窦律或无需复律时,应该将心室率控制到合理范围,安静时60次/分左右,一般活动时70-80次/分,首选局的药物是β-阻断剂或钙拮抗剂,有心功能减低时,洋地黄制剂最为合适。
2、持续性快速心室颤动曾经猝死复苏或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快速心室率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治疗原则包括药物及电器械方法,应尽量避免使用明显具有负性肌力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发作中止后,一般需要个体化给予预防性药物治疗。
3、慢-快综合症(和房扑或折返性交替出现)是瓣膜置换术后常见的问题。反复发作或慢性房扑在术后患者中存在一定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窦性节律的丢失是以后发生房扑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长期生理性频率心房起搏和抗房速起搏一样,可用于治疗和预防或终止心动过速的反复发作。
二、冠脉搭桥术后心律失常特点及药物治疗
(一)冠脉搭桥(CABG)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
CABG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70%,其中以房颤房扑和室上速最为常见,房颤的发生率约为10%-40%。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建立体外循环时心房损伤有关,心肺转流的CABG患者血清Mg2十水平明显下降可能是发生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发生率11.3%-73.4%,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2%-6.3%。
(二)CABG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在最近ACC/AHA公布的ST段抬高(STEMI)治疗指南(2004)中指出:不建议为了抑制单个室早,室早二联律,短阵或非持续性室速而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即利多卡因)。(证据等级:B);不建议治疗单个室早,室早二联律和非持续性室速,除非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证据等级:A);对于持续(超过30秒或引起)多形性室速应给与非同步电复律。(证据等级:B);持续单形性室速伴有心绞痛,或低血压(血压低于90mmHg)应给予同步电复律。(证据等级:B);持续单形性室速不伴有心绞痛,或低血压(血压低于90mmHg)应给予胺碘酮:150mg推注10分钟(相当剂量5mg/kg);入选药可每10-15分钟后再用150mg。其他可选择的用药方案:360ms滴注6小时(1mg/min),其后的18小时续以540mg滴注(0.5mg/min)。累计总量,包括在心跳骤停时的用量,24小时内不超过2.2g;积极调整电解质水平使血钾浓度大于4.0mEq/L及血镁浓度大于2.0mg/dL。
(三)CABG术后房颤的药物预防与治疗
房颤常发生于CABG术后,许多研究提示20%-50%的CABG术后患者发生房颤。近些年来,一些研究采用预防性用药以防止CABG术后房颤发作,大多数研究采用的都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或I类抗心律失常药,最近证据显示静脉注射胺碘酮安全有效地预防CABG术后房颤。Lee等报告静脉用胺碘酮预防CABG术后房颤,将胺碘酮组(74例)术前3天先静注胺碘酮负荷量150mg,随后给予维持量0.4mg/kg/h直至术后5天。对照组(76例)对应注射5%葡萄糖溶液,结果显示,胺碘酮组房颤发生率12%,对照组34%,P值<0.01。胺碘酮组壮持续时间1.1±1.2h,明显比对照组的3.2±1.3h要短,P=0.01。胺碘酮组房颤最大心室率明显慢于对照组。结论是:CABG围术期低剂量胺碘酮能明显减少房颤的发生率,控制房颤时心室率,缩短房颤持续时间,并且能很好耐受而不增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危险。Yazigi等报告的200例CABG术后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同样的结论:CABG术后预防口服胺碘酮能有效减少房颤的发作,降低最大心室率,并且非常安全。
对于CABG术后已发生的房颤,国外多数学者认为,CABG术后房颤的治疗原则首先是控制心室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其次才是转复窦性心律。因此应选用作用于房室结的药物减慢心室率。

你好。你说的这情况用银杏叶分散片不会引起心衰的。

建议。您要根据医生的医嘱去用药。定时体检复查。

这个主要是减少活动,一般要等心功能慢慢恢复后,再才能慢慢加大运动的,建议你可以检查心脏彩超等的。

您好,一般这种情况与手术的成功率和质量有关的。

一般的话维持时间都是比较长的,注意按时复查即可,避免重体力活动。

您好这样的话需要积极的治疗的

.通常这种情况的话如果是有病毒感染的则容易引起心肌炎或者心内膜炎的这样就是需要积极的治疗的.

尊敬的女士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您属于手术创口感染。由于创口直接与大血管相连。容易引起全身感染。

请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心血管外科就诊。请医生进行清创、抗菌、抗炎处理。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60岁以上的人有1%出现房颤,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成倍增加。其中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占3%~11%。Framingham研究发现房颤患者死亡率较无房颤者高1.5~1.9倍

我爸风湿性心脏病30余年,近一年症状逐渐增多,去年十月份因为房颤加重第一次住院,治疗中发生过很多危急症状,肺栓塞,肺积水,等等。抢救过来出院后,近三个月老因为心衰三次入院,... 我爸风湿性心脏病30余年,近一年症状逐渐增多,去年十月份因为房颤加重第一次住院,治疗中发生过很多危急症状,肺栓塞,肺积水,等等。抢救过来出院后,近三个月老因为心衰三次入院,入院后服用利尿药等两三天就能饮食行动恢复正常。这次年轻点的大夫让考虑手术,但他们的主任医师说是让保守治疗,到底要怎样治疗?我心里没底啊!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要彻底解决瓣膜狭窄就要手术,但如果心衰严重会使手术风险增加很多。可以药物治疗至病情平稳后再考虑手术,当然如果年龄比较大的话也更倾向于保守治疗。试试玉丹荣心丸,对风心病手术前后的患者效果也不错的。

换瓣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解决根本的问题。但是高龄、毛病重、并发症多,换瓣风险非常大。早个几年换就好了。

最好的还是手术治疗,但手术风险相对较大,有些主任不愿意做。具体风险要根据患者病情来评估的。

今天彩超结果出来了,现在的情况考虑手术的确是不乐观。就保守治疗吧。

咨询标题:62岁老人7年前做了心脏瓣膜更换手术,现在经常犯病

内容: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现在每个月都要犯上几次,每次一个多小时。每次犯病心跳很快,最后变慢,感觉脖子憋的厉害,眼睛看不清,头疼。

05年在做了心脏瓣膜手术,3年后犯病,心跳初期跳速为200多,后来在当地医院确定为房颤,治疗降到100多再也降不下去,去了西安西京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最后用药2个多月趋于了稳定。现在又开始频繁的犯病,每次犯过1个多小时,先是心跳快,后慢到50多次,眼睛模糊,脖子憋气,头疼。超声提示是:二尖瓣位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后


主动脉瓣返流(轻-中度)

前几个月去了做手术的北京安贞医院,做了一些检查治疗后,没什么效果。现在想问问您看看你有什么建议,目前不知道对这个病怎么办。

治疗前先确诊一下是不是病窦。 如果是病窦的话,药物治疗效果差,并且很危险。

“心律失常,房颤”问题由张峰大夫本人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瓣膜性房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