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飞的故事耳朵里怎么办

儿童故事网权威发布关于名人榜样的故事,更多关于名人榜样的故事相关信息请访问儿童故事网。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丛飞出生在辽宁省大洼县田庄台镇。初二辍学,后进入某银行担任出纳,带薪考入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后到广州闯荡, 1994年8月应邀参加重庆举行的一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
  1997年,丛飞加入深圳义工联。十多年来,他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
  2005年5月12日,一个黑色的日子。这天,丛飞被诊断为胃癌晚期,虽然命运无情地给丛飞开了个玩笑,但丛飞却给了世界一个惊喜。丛飞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时,依然是那么开朗,重病的他还不忘给身边的人带来欢乐。“帮肋别人是一种快乐,只要给我生命,我就要给别人带来快乐。”丛飞说。
  从2005年开始,丛飞先后当选深圳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
  面对铺天盖地的报道和荣誉,丛飞始终保持着清醒。在他病房的墙上,写着两行小字:“做平凡的丛飞,做一个普通的歌者丛飞”。
  “丹丹,“丛飞沙哑着嗓子问:“罗祖凤那个钱,汇款单收没收到?还有罗艳燕、曹佳佳、贵州独山那个男孩呢”在病床上,丛飞始终惦记着山里的孩子。
  “如果命运再给我五年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丛飞还有太多的心愿未了:山里的孩子、年迈的父母、社会的期望……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遗憾,在他生命的尽头,丛飞度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日子……
  2006年2月9日夜晚,白衣白裤的丛飞登上央视“感动中国”的领奖台。
  “感动中国”颁奖词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2006年4月3日上午,同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洪战辉来看望丛飞。丛飞紧拉洪战辉的双手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质量,在于活得有价值。”说完,他又拉着旁边深训眼科著名专家姚晓明的手嘱咐,身后他要捐献眼角膜,并由姚晓明来执行他的愿望。
  在他的最新专辑《愿你幸福》上,丛飞写到:我现在已经身患癌症,也许将远离我至爱的舞台,但我还是把我心中最美好的歌献给关爱我的朋友们,愿我的歌声给你深深的祝福和最美好的祝愿。
  生前无私救助183个贫困儿童的丛飞,因患晚期胃癌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于2006年4月20日溘然长逝,年仅37岁。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成为他最后的爱心之举。
  尽管丛飞走了,但他留下来的那双眼睛,始终注视着这个美丽的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人,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丛飞一样奉献自己的爱心让自己变得不平凡。如鱼得水希望小学致力于帮助贫困山区小学的孩子们回到学校,回到课堂。我们不期望能感动中国,我们只希望能感动自己,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
  关于名人榜样的故事:马云的三次高考
  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
  马云,一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马云的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试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去学习一门手艺,安安稳稳过他当临时工的生活,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云,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数学却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有一次,他给一家文化单位送书时,捡到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那是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了许多感悟。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对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从故事中,马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于是,马云下定决心,要参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没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

在这部杰出的肖像册中,你所看到的不仅是绘画语言的简练辛辣和人物形象的夸张,更能看到岁月的沧桑、家国的巨变和个人命运的诡谲。

一本深藏了八十多年的俄国原文版册《也算肖像》终于被翻译家蓝英年先生译成中文。它的面世为我国俄罗斯爱好者填补了一段知识空白。让读者在人物的肖像中、在诙谐的格言里,窥见它背后的大景观。

《也算肖像》原文版是鲁迅先生的藏书,从未译成中文。它的出现还有一段:一天,鲁迅博物馆前馆长王得后先生请蓝先生来馆鉴别几本翻译家汝龙先生家人送来的俄文版藏书,帮助文物保管部夏主任“解决一些问题”。帮夏主任解决了问题后,蓝老顺便提出参观鲁迅俄文藏书的要求,夏主任慨然允诺。当夏主任戴上白手套取出第二本藏书册《也算肖像》时,蓝先生看到册中的阿维尔巴赫和拉狄克,便脱口而出:“真是一本好书!”

不久,夏主任带着《也算肖像》的复印件突然造访蓝府。蓝先生请她留下复印件,决定再仔细看一遍。读后蓝先生决定翻译这本书,但深感翻译此书绝非易事,因为不能只译原文,还得做大量注释,不然中国读者无法理解文中含义。半年之后,这本看似“小书”的册于2015年秋脱稿。大多数读者见到它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本被蓝先生无意中发现的小画册的价值,以及先生所付出的心血。

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们还是少年的时候,特别爱看黑白勾线、图文并茂的“小人书”。放了学不是钻到小人书铺里,就是把书租全家一起看。连不识几个字的老祖母也看得入迷。“小人书”里的、才子佳人、狐仙鬼怪,配上炫酷的白描人物绘画让读者爱不释手。文革以后,属于“四旧”的“小人书”逐步销声匿迹。

去年,我竟然在这本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的俄国册《也算肖像》(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中找到“入迷”的感觉。当然这本册之内涵深邃、画作精美、文字凝练、语言是“小人书”无可比拟的。说这本画册是一部“大作品”也不为过,因为它不仅是鲁迅先生的珍藏,而且其中大多人物都是笔者闻所未闻的大作家。画像极为夸张、夺人眼球。它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会使读者的陡然上升。

这是一本人物群体册,由俄苏著名家库克雷尼克塞和阿尔汉格尔斯基所画。作为一名俄罗斯爱好者得到这部珍品,顿觉欣喜异常。其中所画的作家大多是我国老一辈“文化人”所不熟悉甚至一无所知的,更别说中青年一代知识分子了。家以灵动的妙笔绘出了四十三位俄苏文化界知名人士变形而可爱的肖象,而且用精简、调侃、诗一般的语言概括了他们的作为与特征。更为可贵的是,为了使读者深入了解这些文化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生平,译者为每一位人物都在译者附言中予以注释、解读。这项工作比翻译这本书的文字还费力得多。问及蓝先生为何如此下功夫?先生说:“译者要对读者负责,不加注释读者大多不知画家画的是何许人。”先生还告诉我:“……的确查阅了不少工具书和资料,还和俄罗斯友人认真切磋后才定稿。”

1949年以后,苏联对中国的影响,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还记得当年的大、中学生所看的外国作品,绝大多数是苏联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版了二十几个译本,印刷总数不下千万册)、《卓娅和舒拉的》、《古丽雅的道路》、《青年近卫军》等著作在我国大中学生中相互传阅。苏联作品,充斥着我国文化界、学术界,以致大中学校的各个角落。

在《也算肖像》这本画册里,那些多年不曾提起的,但在我国中老年知识分子群里耳熟能详的俄罗斯大文豪,如高尔基、肖洛霍夫、吉洪诺夫、法捷耶夫……还有因时代的“误会”而销声匿迹的诗人、作家、画家……突然变形地“站在”读者面前,委实让读者眼前一亮。的确,在这些看似一个个孤立的人当中,在看似滑稽、的人物画像和妙趣横生的文字中,我们会扑捉到苏联史中政治风云诡谲变换留下的“蛛丝马迹”。

当俄罗斯在我国大地遍地开花时,为什么画册中的一大批文化名人却踪迹全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疑惑。译者在篇首的《也谈“也算肖像”》中详细解读并破译了这个谜团。译者介绍,鲁迅先生的这本藏书是在1932年由联邦出版社出版的,而这个出版社是个“短命的”出版社。上世纪二十年代,正是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布尔什维克为保卫初建的苏维埃政权,对文艺管制相对宽松。各种文艺团体如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如十月、锻冶场、谢拉皮翁兄弟,还有之后的拉普等等。在这段时间内,他们没有统一领导、各自为战,但谁也不服谁。这种短暂的“百家争鸣”可谓“昙花一现”。在苏维埃政权日渐牢固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斯大林对意识形态方面进行治理。1932年4月23日,联共(布)中央做出《关于改组艺术团体的决定》,解散所有文艺团体,实际上是解散拉普(因为拉普势力、影响力越来越大),筹建全国性的协会,确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苏联作家唯一的创作方法;那些“崇尚自由”、“口无遮拦”或“一意孤行”的知识分子、艺术家自动流亡国外,一部分被遣送出国,还有一部分被制裁。

当年俄国第一位诺奖得主布宁、著名作家库普林、讽刺作家苔菲、著名诗人吉皮乌斯和作家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妇、诗人霍达谢维奇和别尔别洛娃夫妇等等著名人物均在十月革命前后寄居法国巴黎的塞纳河畔。这一大批文化界名人、大家无不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璀璨明星!

书中当年叱咤风云的人物早已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回归俄罗斯。《也算肖像》中一些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著称的,例如高尔基、拉狄克、法捷耶夫、吉洪诺夫、潘非洛夫、卢那查尔斯基等等均为我国知识界所熟知;而其中大多数作家、诗人、学者,甚至当年身居高位的文人墨客都销声匿迹,不仅不为我国所知,连苏联知识分子也未必了解。

译者附言中的注释使读者明白了:例如该画册明明写着作者是两位家库克雷尼克赛和阿尔汉格尔斯基;译者附言中却特别说明:“虽然封面上标明是两位家画作,其实是四位画家:因为库克雷尼克塞这个名字是家库普里亚诺夫、克雷诺夫和索克洛夫三人共同使用的笔名。”这样一来,读者会在这一说明中了解了另外三位画家的大名。虽然这是全书中很微小的一个环节,但读者在其他书籍中不会找到他们的痕迹。又如该画册对阿维尔巴赫只有一句介绍:“一个阿维尔巴赫打垮所有耍笔杆的家伙”。不了解这个人物的读者会问,这是何许人有如此神通?译者在附言中却不惜笔墨,详细、客观地对此人加以介绍和解释:“上世纪二十年代,苏联出现过各类团体,以团体拉普最强。拉普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的缩写。阿维尔巴赫(1904—1937)任总书记。……1932年联共(布)中央决定解散拉普,成立统一的作家协会。拉普的核心成员阿维尔巴赫、法捷耶夫和基尔雄等三人对解散拉普态度不同,命运也迥然不同。1937年阿维尔巴赫和基尔雄以‘人民公敌’罪名被逮捕……法捷耶夫飞黄腾达,当了九年作家协会总书记,成了斯大林的总管……”

还有,书中对“利.赛甫林娜”的说明文是:“她是另一类人,另一种时尚。可农妇《维利涅雅》一直坐在《腐殖土》上。”对于这个作家,大家很陌生。只从说明文里看不到她的任何作为。但在译者附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利.赛甫林娜(1889—1954)苏联鞑靼族女作家。十月革命前参加过社会革命党,是后来不受当局信任的原因之一。她在乌拉尔组建儿童剧团并亲自写剧本。1922年发表的《违法者》。使其一举成名。1924年发表中篇小说《维利涅雅》:写的是农妇在革命后的骚乱中悲惨死去。塞普林娜与一起把《维利涅雅》改编成剧本,在莫斯科等地多次演出。1923年出版《腐殖土》……她的个别作品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鲁迅在《一天的工作》后记中提到过她。”

还有些陌生的文化界名人,有的只有一两句简单介绍,比如画家杰尼:“杰尼的简陋武器,缩短了资本家的寿期。”译者附言也寥寥几句,但读者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此画家的“力量”——他手握利器,肩扛旗帜,腋下夹着一卷画卷,那画卷的前头是一个紧握的拳头。读者一眼就会明了这位画家是“革命的急先锋”,他的画作定会使当时的资本家胆战心惊,译者无需赘言。看了这几段附言我们不难理解,在43位文化名人背后,有着多么厚重的生活和政治背景。

画家之所以花力气制作了这个看上去令人发笑、荒诞又可爱的人物肖像,必有他的用意。这段蹊跷的“文化史”在“译者附言”中可以捕捉到真实和人物质感。

“小画册”中大多人物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昙花一现又像流星般瞬息即逝的文人学者,给后人留下了俄罗斯史中待解的“谜面”。现在它终于有了谜底和答案,这才是这本“小画册”的价值所在。它不仅给读者留下了珍贵的史料,也给俄罗斯史和世界史填补了一鲜为人知的空白,可谓弥足珍贵!这本“小书”,不仅是我国读者,甚至是俄罗斯中青年读者值得珍藏的“孤本”。幸亏那一年《也算肖像》赶在《决定》公布前出版,总算给后人留下一段既可以回味那段诡谲的,又留下了一险些被埋没的文史痕迹。

我们应该感谢鲁迅先生,也要感谢蓝英年先生的发现和二次创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丛飞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