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盛怎么调理用什么药可以快速治愈

  本人男 现今21岁,家住河北承德 现在还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在南京上学。暑假开学后大四
  出现症状在高二的时候,(可能是压力比较大,感觉食欲不怎么好,饭量减少很多,不清楚有没有用就写上了)由于是夏天,比较热,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出一身汗,就脱光膀子,对着电扇直接吹,大约有1星期左右吧,就感觉不适,然后发烧,那次挺严重的,我自认为身体还是不错,一年到头基本也不会感冒什么的,那次持续了有7天,烧退之后,显示感觉轻微的肱二头肌无力,有胀感,也没当回事,后来就是感觉手指中有胀感(我不清楚是不是这个名字,就是手指俩个关节中间的部位)。逐渐发展到腿和脚指头。后逐渐四肢乏力,面色发黄,开始有痘痘。舌苔很厚,而且油腻,有齿痕。从发病到现在有4年了,期间吃过很多次汤药和中成药,因为上学,基本是假期吃。感觉在学校症状就会好多,这几天暑假刚到家,感觉又比在学校加重。每次看病医生都说没事,问需不需要忌口,也说正常吃就行。但是到了现在已经有四年,也没见好转,求医生帮我看看需要如何调理。诚心求教,谢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湿气很重的表现,之前都在哪里用过药?现在什么情况?

核心提示: 出现脾虚湿盛体质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想要改变这种体制首先就要注意饮食,在平时要保持饮食清淡和好消化,同时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除湿等作用的食物,比如白果黄氏乌鸡汤、扁豆山药汤、三味薏米羹等食疗方的效果都不错。

   湿盛的人、、面色萎黄、神倦、带下量多、、、痘痘等等多种症状。而发生脾虚湿盛也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患者朋友们应该注意调理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具有治疗脾虚湿盛作用的食疗方,供大家参考:

  1、白果黄芪乌鸡汤:这种食疗方当中的成分主要包括了米酒、白果、乌鸡、黄芪等四种。制作方法:首先需要把乌鸡宰杀,去掉内脏,冲洗干净后把洗好的白果放入鸡腹中,外面用线缝好,防止其掉出来。接下来把砂锅中放入适量的水和酒,连同洗好的黄芪一起放入,打开小火慢慢的炖熟,在食用之前加盐调味即可,服用方法为饮汤吃肉。中医认为此汤可以健脾益气、止带固肾,经常吃就能提高脾胃功能。

  2、扁豆山药茶:要准备的配方成分主要为白扁豆、山药等两种。制作方法:首先需要把白扁豆放入锅中炒黄,取出捣碎后备用,接下来把山药去皮后洗净切片,两者同时放入锅中水煎20分钟,加糖搅拌融化后即可饮用。经常饮用可以起到健脾化湿、益气止带等功效。

  3、三味薏米羹:这种食疗方的成分包括了薏米、山药、莲子等三种。制作方法:把这三种材料处理干净后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大火煮开,转小火煮成粥后即可服用,每天可在早晚各服用一次。功效和作用是健脾除湿、益气止带。

    脾虚湿盛的人在平时可以经常吃上述食疗方,同时还应注意保持饮食清淡,以好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过于油腻以及生冷的食物。其次,应尽量远离潮湿闷热、寒冷的环境,必要时应在中医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才能防止身体健康受到更多危害。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QQ:

是湿盛的原因,湿盛是脾虚结果。而且两者又会互为因果。脾虚容易生湿,生湿又会加重脾虚。多是身体免疫力下降所致,导致脾胃虚弱,虚弱之后运化水湿的能力减弱,这样身体就会停留水湿。所以治疗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健脾化湿、饮食配合。至于饮食上的调理:一般宜清淡易消化饮食;药粥一般用山药,薏苡仁,等为基质,并可长期服用。

健脾化湿法常与芳香化湿、温脾、利水渗湿等治法配合使用。如脾虚湿阻,证见,腹胀,不思饮食,倦怠,宜与芳香化湿法配合,方如:“钱氏七味白术散”;脾阳不足而致、腹胀,宜与温脾法配合,方如:“实脾散”脾虚湿盛,妇女带下清稀,宜与淡渗利湿法配合,方如完带汤。

祛湿法,运用补益脾气的药物以消除湿邪的治法。健脾可以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使水湿消除。健脾化湿法适用于脾虚水湿不化证,证见面色萎黄,神力,胃脘痞满,肢体困重,饮食不化,薄或,水肿,妇女带下,苔白厚腻,等。常用的健脾化湿药有白术、党参、茯苓、扁豆、砂仁、莲子肉、薏苡仁等。

常用的健脾化湿药有白术、党参、茯苓、扁豆、砂仁、莲子肉、薏苡仁等,

粳米粥: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适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炖煮至稀烂即。

番薯: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大枣: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中养脾”的记载。明·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健脾:可用山药、白术、苡仁、土豆、白扁豆、红薯等,只要是长在地里深处的都可以健脾。用它们熬粥、炖肉、单煮均可,如果放一点荷叶,醒脾效果会更好。

益脾饼:白术120克、干姜、鸡内金各60克、熟枣肉250克。将前三味轧细焙熟,共合枣肉,同捣为泥,作成小饼,炭火上炙干,晨起空腹,细嚼咽之。

100~150毫升,隔水蒸熟后,于食前空腹一次服下,每日2~3次,坚持每日服用。 薏米莲子粥:薏苡仁30克、莲子肉(去皮心)30克、冰糖适量。先煎苡仁,继入莲子肉,待粥成后加入冰糖,作早点食用。

山药扁豆糕:鲜山药200克、扁豆50克、陈皮3克、红枣肉500克。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再将枣肉切碎,共合均匀后蒸糕,做早餐食之,每次50~100克。

大麦汤:羊肉100克、草果5个、大麦仁50克。羊肉切片后,与草果熬汤,过滤后用汤煮大麦仁,熬熟,加盐少许即成,亦可在滤汁后与肉同煮食之。

脾虚一般不会单一出现,或夹寒,或兼热,或有气滞之象等,所以一般没有固定的方剂。要调理好脾虚,你需要请中医为你辩证清楚后,用药才会收全功,否则虽脾虚有所好转,而其它症随之而起,得不偿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脾虚湿盛怎么调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