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了中药祛毒清润汤处方几个疗程,第一个疗程的时候有些不舒服,中医讲不通则痛,通了之后就是修复治疗了?

外露、湿气淤滞。所以张仲景用大量的茵陈,在化湿气的同时用于升肝,这个比较柔弱的苗、草,有缓和的生发之气。这就是茵陈和柴胡、桂枝的区别,它有很好的化湿气的作用,疏肝的同时能化湿。

而茵陈这个药也稍微有点偏凉,所以用于急性肝炎黄疸期效果很好;如果到了慢性期阳虚的时候,茵陈就不太合适。所以临床上有个药叫茵栀黄,茵陈栀子大黄,临床上有这个成药,新生儿的黄疸茵陈的效果不错。这都是阳气比较盛的时候可以用,就是阳气不虚、郁热比较盛。一旦人体整个偏阳虚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谨慎,不能用太多。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源于《本草衍义》。有一个僧人感冒了,发汗不彻底,就有表气的淤滞,再一个就有湿气的停留。如果发汗发透了,汗出表解热退,这个病就好了。如果治疗不当,会有余热就是发烧,身上也都黄了,一年多了也好不了。后来就有人教他用茵陈为主药,然后加了一些其他的药,一起打成细末,煎服。吃了一段时间,大概二十天,这个病就好了,还有详细的记录,吃五天病好了三分之一,吃了十天的时候这个病就减了三分之二了,吃到二十天的时候病就完全好了。用的就是茵陈的化湿气、疏肝气的效果。我以前给大家讲,木气的淤滞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身上忽冷忽热,小孩甚至会发烧,你看这个僧人就是,表症治疗不彻底,就留下一个低热缠绵不退、总觉得发热,这就是木气淤滞、表气不开,同时还有湿气的停留,表现出黄疸的症状,“身面皆黄”。这时候如果用解表的药,麻黄汤之类,也有效果,但是麻黄汤本身化湿气的效果比较差,不如茵陈;而且本身也只是一个余留的病根,表气淤滞得也比较轻,而麻黄汤就是比较重的药了,茵陈呢比较柔和,刚好比较合适,所以一个以茵陈为主的方子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用的量也不大。讲这个病例呢,就是让大家进一步熟悉茵陈的作用,就是肝气淤滞,加有湿气停滞,主要表现为面色发黄的时候。面色发黄就是这个湿气淤滞在皮肤上了,这个时候呢用用茵陈比较好,茵陈走散啊,走散又偏于走肌表。这是茵陈。

再讲一下薄荷。茵陈、薄荷都是比较矮小的植物,茵陈比较柔弱细小,薄荷相比显得稍微高大一些。薄荷味道比茵陈大一些,茵陈味道比较淡,薄荷味比较浓郁,非常的清凉。薄荷的茎有一个特点,长得都是四四方方的,很有规律,叶子比较大一些。药房里的饮片都是全草,就是叶子和茎都有。但是薄荷的作用主要是在薄荷叶上。如果你摘几片薄荷叶子揉一揉,闻一闻,薄荷那个味清凉辛香,很冲、非常浓郁。但是这个味道虽然很大,跟桂枝相比就差一些了。桂枝的浓郁香味甚至会让你喘不过气来,而薄荷的浓郁香味是非常清的,比较清透。鼻子不透气的话闻一下薄荷可能就通了,但是闻桂枝的话就不会有这个效果;桂枝的香味更浊一些,薄荷的香味更清一些;桂枝偏温,薄荷偏凉。这就是区别。所以薄荷的清新气下的效果、辛阳通散的效果就比茵陈来得更快、更强、更好,但是没有茵陈的化湿气的效果,薄荷偏散,都散掉了。所以《药性论》里讲薄荷能“去愤气、杀毒汗”,去掉你胸中的愤怒。现在很多人容易发火,如果用薄荷做饮料可能会好一些,这里面说不定还蕴藏什么商机。薄荷因为它的发散的效果比较强,散的比较厉害,所以人气虚得比较厉害,就不能用太多,就跟柴胡一样,气虚用柴胡就不能量大。柴胡在里面散,薄荷相当于是在外面散。

什么时候薄荷能用的比较大量呢?有一种情况,就是很多小孩经常感冒打针,往往会嗓子疼,就是扁桃体发炎、肿大,从经络循行的角度来讲呢,这是少阳经的淤滞了,木气淤滞了,扁桃体在上面。这时候你可以用薄荷。我说的是扁桃体刚开始肿大、红肿甚至化脓了,这时候用比较好。如果是慢性咽炎,扁桃体都肿大好几年了,结滞成块了,都硬了,这时候用薄荷效果也不好。刚感冒、发烧,扁桃体又红又大,有点化脓,用点抗生素烧退了,但是扁桃体还是红肿痛,这时候就可以用上薄荷,可以适当量大,二十克以上。薄荷的清新宣散之力、疏通之力,对扁桃体的肿大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你临床上试用一下,大部分一剂见效,可能一两天就好了。这种情况可以暂时、大量地用。

还有一种情况,肿瘤病人。我以前给大家讲过,肿瘤也是木气的淤结,一种比较沉重的淤结。这个时候也可以用上薄荷,把郁结往外散一散。其他的情况,薄荷不用大量。

疏肝的时候我一般用于老人和小孩,因为薄荷相对比较柔和。柴胡呢,比较硬,是一个植物的根,来得比较生硬;而薄荷很软很薄很柔和,药力也是很柔和。小孩和老人这个气比较弱了,木气淤滞需要宣散疏通的时候,可以用薄荷来代替柴胡,那就更好一些。用量十克以下就有很好的效果。所以知道这个弊端,就知道人体比较虚弱的时候,就要慎用,尤其不能长时间大量地用。所以药物要善于运用它的偏性,要让它的副作用变成疗效,不要让疗效变成副作用。一个大夫用药和用人是一样的,药尽其用,用在合适的地方就治病,不合适的地方就跟你捣乱。这就是薄荷。

薄荷和茵陈主要用地上的部分,就是全草。

最后讲一下麦芽。麦芽不是小麦芽,是大麦芽,没脱皮的大麦,刚刚发出芽,甚至刚刚长出一个根来,芽还没冒出来。大麦和小麦有什么不一样呢?小麦是比较平和的,偏温的;大麦有点偏凉。大家看图片。小麦的麦粒比较圆润,大麦的麦粒呢,一个比较小,一个比较狭长,跟这个小麦粒相比,大麦芽显得比较坚硬一些。要是磨面的话,小麦能磨出面来,大麦呢皮多面少。大麦芽偏于收敛、偏凉的东西。张仲景的甘麦大枣汤用的就是小麦,不是大麦,小麦就是补益中气。小麦是养人的,大麦就没有养人的效果。大麦是整个的,没有发芽,偏于静;一旦发芽就偏于动了,冒芽了,有一股生发之气。所以我们用麦芽用的就是大麦芽的生发之气。大麦尽管是偏凉的,也是跟小麦相对而言,大麦也是五谷之一。大麦如果跟柴胡薄荷相比,还是偏于性平的药,尤其是发芽之后,一股生发之气,基本就是一个性平、柔和、带有生发之气的药。大麦芽的生发之气比小麦芽好一些,因为大麦收敛得比较紧,收藏之气比较甚,收藏愈甚根基愈深,一旦发芽生发之气就比较强。所以麦芽也是一个疏达木气的药。

为什么要用麦芽来疏达木气呢?主要是用在正气比较虚的时候,就是跟柴胡桂枝茵陈薄荷相比较,麦芽就更柔和一些,更接近人体的本气,更缓和。所以麦芽的用量就不能太少,太少的话就体现不出这股生发之气。薄荷用几克就有效果,麦芽用几克可能感觉不到什么,至少要用几十克才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所以木气淤积比较明显,时间久了,摸的脉都很涩,人的体质也很差,用柴胡薄荷去散又怕耗气,但是不疏达又不行,就用大量的麦芽,三十克以上甚至五六十克,就有很好的效果,既能疏达木气,同时由于它又是五谷之一,就有补益中气的作用,一举两得,没有耗散的弊端。但是来得比较慢,当然本身这些都是慢性病,来得也比较缓和,用药快了也不行。所以麦芽就用在病体比较虚、病情比较缓和的情况下比较好。有时候老年人胃口不好,用大麦芽三十克以上煎水喝,就能改善食欲。

上面讲的都是麦芽,生麦芽有股生发之气;一旦麦芽炒了,就没有生发之气了,就没有这个作用了。炒麦芽主要是化食积,用的大麦本身的加强中气的作用了。所以临床上基本上是生麦芽为主来疏达肝气,炒麦芽没有这个效果。

麦芽的生发之气比较缓和,但是量用多了,能动,所有有禁忌症。怀孕的时候用麦芽多了,能动胎、下胎。这就是麦芽的食用禁忌。

如果跟前面这些药作用途径比较一下,前面几个疏肝的药都是直入肝经,随口入,而麦芽主要是补中焦入中土来缓缓生动,所以麦芽有个特殊的功效,麦芽能催乳也能回乳。生孩子奶水下不来,用生麦芽,量大,用上150克以上、200克的样子,煎水,它的疏达疏通之力就可以把奶水通下来。阳明经经过乳房,属于胃土;麦芽呢补中焦,疏达效果比较好。如果把麦芽炒香,新鲜炒制的,有香燥之气,无生发之气,用上个一二百克,给有奶水的妈妈喝了,这个奶水就回去了。一味药既能催乳又能回乳,功效不同。一个往外升散,一个往里收藏,完全不一样。

这是今晚的几个药,主要是柴胡和桂枝,其他的顺带讲一下。讲课内容就这么多,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咱们再聊一下。


那这种情况可能就是《伤寒论》上讲的炙甘草汤的症状,我们在临床上也会碰到这样的病人,摸上去这个脉,三五不调,就是脉结代,他自己觉得心怦怦乱跳、心慌、心悸,这种病人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是心阳虚,心阳虚的根本就是肾阳虚。我在给大家讲心火为病的时候给大家提到过这个问题,心火的根源在于下面的肾阳,所有的心脏病病人、心阳虚的病人都伴有肾阳虚,所以往往会伴有一些水肿,脸肿啊腿肿啊这些症状。那么我们对这种疾病的治疗要从驱通淤浊和温通阳气的角度着手。炙甘草汤走的也是这个路子,但是偏柔润一些,驱逐邪气的力量不够。为什么脉会摸着不流畅、有结代,病人本身觉得心慌得很明显呢?这实际上是木气不够通畅。有人说脉结代摸着是一种风象,说的很对,所有的结代脉、不流畅的脉都是一种风象,这种风象不像弦脉那种肆虐的风象,这是一种郁结的风象,可以这么来理解,还是木气的淤滞,不够通畅。肾阳虚的时候体内会很多淤滞,血淤、痰淤、气滞,这些脉象大部分都不是很清楚、摸着比较模糊,这时候不能单纯用疏肝行气的药,要用破结的药物,然后加上一些温阳益气的补益之药,这样效果比较好。

脾胃虚导致脸上长痘痘,如何来理解?


这个很简单。阳明主面,脸上长痘痘主要是阳气不降;阳气不降呢,由于中焦土气比较淤,转不动了,运转中焦就可以了。所以青春痘很好治,中焦一运化,再加上一些疏通道路的,譬如疏肝气化痰之类的。也有可能是木气本身的道路上有问题。一般情况下,还是中焦的问题,比较好治。具体的方药就没法说,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只能讲讲一般情况。没有脉象,很难把握用药。
给大家讲药象,就是想让大家把脉象和药相结合起来,这时候用药就比较准了。
柴胡和大黄的推陈致新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都是推陈致新,柴胡主要是从无形之气的角度来推陈致新,恢复木气的通畅,把淤滞之气给去除;大黄主要是入中土,走中土脾胃,偏于有形的淤滞,涤荡有形湿邪。柴胡偏于升,大黄偏于降。都是推陈致新,但层次不太一样。

脉结、心脏悸动、脸浮肿可不可以用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具体的用药一定要根据具体的病人,我很难笼统地说。临床上我可能不会这么用。

甘遂用量用几克比较好?


如果确实有顽痰,非常坚实的顽痰,一般的药排不下来,就早上空腹服用甘遂。甘遂要炒过,炒的稍微有点黄黄的,再打碎成粉末,效果比较好。一般一克起步量,然后视效果再每次加半克。一般一克就有效果,两克就有明显效果。当然个别情况下,肿瘤病人用到五克,也能耐受。一般还是不要用大量,我个人觉得一两克就比较好,每天吃一次,即便不见效当天也不要再吃,到第二天再吃,早上空腹吃。一般不要晚上吃,一旦有什么反应,找医生处理也不太方便。

葛根有没有潜阳的作用?


葛根没有潜阳的作用,它是补阳明经的一个药,主要也是下行的药物,疏达阳明通降之路的。阳明之路通降以后,阳明自然可以下降。它本身没有明显的潜阳的作用。
小孩的看几岁。普通的三四岁的,看体重,按大人的四分之一的量就可以,就比较合适。

根尘不偶老师讲药象体会:三棱、莪术、元胡、三七

今天接着往下讲,还是讲左路木气的药物,今天争取把左路木气的药物讲完。

上次主要是讲了细辛、威灵仙这些通破的药物,这一次接着讲三棱、莪术、元胡和三七这四味药。在讲这几个药之前,我们把前面讲的药的性味稍微梳理一下。我们知道左路木气的药都是气味比较浓郁、比较浓厚的一些药物,所以它适合左路木气升发的特点,适合左路许多症状的治疗。因为左路木气它是以疏达为性,疏达是他的本性,所以左路木气也最容易发生瘀滞,不同程度的瘀滞我们会用不同的药物去疏通、去治疗。

郁结比较轻、比较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气味比较浓郁、辛香走窜、比较峻猛的药物来治疗,象桂枝、麻黄;如果郁结比较久了,比较结实一些了,我们也可以用柴胡、威灵仙这些气味稍微淡一点,但通破的力量强大一些的药物去破散、去破结疏通,相当于是寓补以泄,是这个意思;如果这个郁结瘀滞的更严重,已经不能够用一般破气的药去治疗,普通的破气药也不能把这个郁结给通破开,象柴胡、威灵仙这些疏通、破结的药,可能有时候也没有效果了。

那么对于这种更深的郁结,或者说更顽固的郁结,我们怎么去治疗?这种郁结一般带有着有形的邪气,不单纯是无形的气结了。到这个程度,都已经有有形瘀滞了,必然会有的。它在脉象上的表现呢,如果临床你去摸脉,它的脉象不但是结涩不畅,它甚至说是板结一块,硬硬的,一整块,不说是铁板一块,完全就跟盐碱地板结那种感觉是类似的。摸着脉非常的不清晰,没有任何的柔和的感觉,柔和的感觉非常少,那么这种时候,我们用一些药力更峻猛的药物。

今天晚上我要讲的三棱、莪术、元胡、三七就是这样的药物。如果大家在临床上见过这些药的话,都知道这些药都是非常硬的,很硬。三棱、莪术、元胡、三七如果没有切片的话,它的整个的药材就跟石头一样,非常硬。所以以前有很多老大夫讲,药物长的越硬,它破结的能力就越强,这个说法是对的。但是呢,同时我也要反问大家一句,砂子石头也很硬呀,它有没有破结的效果呢?你找块石头,放在药里煎一煎,它有没有非常好的、非常强大的破结效果?这个不用去考证,肯定没有。所以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药物长的越硬的,它破结的力量越强,它的道理在哪里?为什么石头砂子很硬却没这种破结的效果?

所以咱们讲,我们治病是为了恢复和疏通人体本身的一气周流,我们是为了治气,我们的治疗目标是人体的气,同样我们用的药物,所有的天然中药,我们也是用的药物的气,所有的植物药,它都有一股天然的生发之气。植物都属于木气,中药还是植物居多。那么植物性中药的这股生发之气,它是很有规律的,它都是符合天地之道的。天地之道,那就是升则为阳,降则为阴,它就是一气周流的这种模式。所有植物性中药之所以为效,被我们拿来治病,就在于它们本身这股生发这气,也是符合天地之道的。跟人体本身的这个一气,同属天地之间的同一股气。所以我们才能用药物的这股药气,来治疗本身的不正常的自身的一气。也就是说,我们讲这个药象,说到底,讲的是药物的气,我们用的是药气。石头砂子它没有生发之气,没有药气,所以它对人体没有一个明显治疗作用。

当然天气万物都有自己的一气,从生命的角度来讲,植物的一气表现的更灵动一些。所以不要以为一个药长的很硬,跟石头一样,就以为这个药它就真是一块石头了,它还能治什么病?不要这么去想。你比妨三棱、莪术这两个药,他用的都是根茎,这个根茎晒干了之后,三棱这个切片偏白,接近白色,莪术的切片偏黑,接近黑色,一白一黑。从硬度上讲,莪术比三棱还要硬一些,还要结实一些。莪术的生长环境,它喜欢长在什么地方呢,他长的那个地方,那个土壤越结实、越紧密的地方,莪术长得越好。

那么在我们看来,这个三棱、莪术长的这么结实,这么致密,硬的跟石头一样,它的一气怎么流通呢?它是个植物,肯定有自己的一气,它的一周也要周流呀,它怎么流通呢?如果按照我们的观点,长成这么硬的话,恐怕一气周流都走不动了,可是实际上呢,人家三棱、莪术自己的一气周流的非常好,非常通畅,无任何异常。这就是药物跟人体的一气它所处的层次不一样,各自有各自正常的状态。对三棱、莪术来讲,如果以我们人体自已的标准来看,那就是郁结很重了,都郁结成一块了,它在这么一种环境中,它感觉正好,正符合它的一气的周流。

所以呢,我们用三棱、用莪术的时候,用的是三棱、莪术在比较坚实的郁结当中仍然可以通行的这股气。人体本身的气,总体上还是一股土气,还是比较温和、比较温柔的,所以说自身的郁结,有时候如果这个郁结太结实了,太坚实了,自身的一气很难通破开,自己的问题自己很难解决掉,这个时候,我们就用三棱、莪术这些药,借用它的药气,在它的辅佐下,可以引导人身自身的一气,也能从郁结非常坚实、比较重的地方仍然可以通行过去,可以疏通开。

所以有时候我就想,这个三棱、莪术,相对于人体的一气,它就象一个工具一样。你比方说,可以理解为象一个锥子,象一个凿子一样,能把这个郁结给你凿破,通开,好让这个一气还能周流过去。因为他本身,三棱、莪术本身它就有这个能力,它擅长在这个环境下工作。所以你看咱们中医治病,这个用药是很有意思的,你碰到什么情况就用什么药,非常的灵活。所以我们从象的角度、从气的角度用药的时候,完全不必要去拘泥于药物的归经呀,药物是治什么的呀,不必要去死记硬背。你就完全都对比两者之间的象,两者之间是什么情况。所以这个察象用药,比这个归经用药要灵活的多,非常方便。

三棱、莪术这两个药还是多少有一点区别。三棱呢,它的气味稍微小一点,莪术呢,稍微有一点气味,气味比三棱稍微大一点,但都是气味比较小的药,这个药物的气味越小,它的药性越接近于平和,它的药效主要集中体现在药物本身所具有的那股气势。所以实际上三棱、莪术,它并不是单纯走左路的一个药,一气周流任何一个环节上,这种比较深比较坚实的郁结,都可以用它来通破,只不过不种郁结在左路比较常见,比较多一些,所以把这两个药放在左路来讲。

因为这种药物非常的坚实,很结实呀,所以这样的药物如果用煎剂,就是煎汤药,它的效果也稍微差一点。对于这种药物来讲,把它打成粉剂,直接冲服,或者是做丸剂来服用,它的效果是最好的。为什么这样呢,就是因为它本身呀,自己的这股药气破结的效果虽然很好,但是同时呢它也比较难于释放出来。一个自身长得很坚实的药,它自身也是一股收敛之象,所以它本身向外发散的力量不是很强,或者说它流通的速度比较慢一些。因这我们煎中药,汤剂煎的时间比较短些,不是很长,所以这个药物能够释放出来的药气有限,尤其是这种破坚癥的药物,长得太结实了,释放出来的有限的药气有时候效果不好。所以呢这种药有时候打成粉末冲服,把汤药煎好了,再把三棱、莪术单独打成粉末冲服,配合着,这个效果要比入煎剂效果更好。

如果我们把这个三棱、莪术用醋炒一下,这个酸味能柔呀,那么它这个药气,这个三棱、莪术它相对就变得疏松些,药气就容易释放出来。如果临床上用三棱、莪术,如果是用煎剂的话,用醋炒过的三棱、莪术效果相对好些,药气更容易释放出来,更容易发挥作用。那么三棱、莪术历来都是被作为破结、疏通、除坚癥、破血结,女科要药,妇科常用的比较重要的药物,许多疑难杂病,尤其是慢性结滞,比较坚实,比较难以通破的这种郁结的时候,用三棱、莪术也是医生的常规手段,经常用的一些办法。

那么三棱、莪术这两味药,虽然气味不是非常的大,通行的不是很迅猛,但是它同样是非常耗气的。原因就在于破坚癥虽然不要速度,但是对力量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要把身体内非常坚实的瘀结给破开,还是需要人身的一气周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要消耗相当大的正气,药物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它本身并不能代替人本身之气去做什么,所以对于这个正气比较虚、体质比较弱的患者,也需要用三棱、莪术的,用的时候呢,要佐上辅助的药物,不要长期的、单纯的只是用破结的药物,那就犯了虚虚之戒。

刚才讲这个三棱、莪术,三棱稍微偏凉一些,白色的,莪术稍微偏温一些,气味稍微大一点,黑色的。所以他们这两个,在破结癥的时候,被历代医家分为偏于气份、偏于血份的不同,这个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实际上我们可以直接理解为,有形的瘀滞相对少的时候,你单纯用三棱就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它通破的力量要比莪术相对稍弱一点,如果有形的瘀滞比较多,相对于偏于瘀血了,偏于血份了,就可以用莪术多一些,莪术本身气味稍微浓厚一些,更坚硬一些,它的力量更大一些。

所以有时候,在临床上你买三七粉的时候,三七我们知道,好的三七很贵啊,如果你买这个现成的三七粉,磨好的,有的三七粉很便宜,比三七便宜多了,这种三七粉里面往往是这个,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啊,并不是三七粉,它是莪术粉,因为莪术啊多少有点味道,颜色和三七也差不多,混到一块啊,比较难区分,关键是也有一些类似的治疗效果,莪术就便宜多了啊,三七就贵得很。

所以如果大家想用比较好的三七粉啊,最好自己去磨,自己去买一些好的三七自己去粉碎去,或者去买一些正规的三七粉。那么三棱、莪术这两个药,相对来说呢,它的气味还是比较小一些,后面两个药,元胡和三七这两个药它的气味明显得就比三棱、莪术大一些,大得多。这个元胡和三七也是非常结实的药物,元胡要小一些,圆圆的,大概跟人的手指肚那么大吧,三七呢这个就跟半个大拇指那么大了,这个长得要大一些了。好的三七,一定要长三年或七年以上,效果才好,据说这也是叫做三七的来由,为什么叫三七呀?这是一个说法。

元胡和三七呢,你如果用这个锤子去砸的话,你会感到这个元胡比这个三七更硬一些,元胡小啊,它反而长得更坚实,更硬。三七呢相对比这个元胡啊,碎一些,容易碎,没有元胡那么坚实,没有那么结实。

那么元胡和三七呢,也是我们在临床上,经常用的,活血破淤,常用的药。那么这两个药呢,它们跟三棱、莪术的区别,如果说三棱、莪术纯粹是破邪气、破郁结,没有什么补益的作用。而元胡三七呢,因为它气味就稍大一些了,由于一种气味呢就跟着左路木气的特性相对离得近一些,因为这个左路木气本身就是由阴出阳,气味聚能这第一个状态,所以它就相对来说呢,它就有一些补益作用,补血的作用。

你看这个三七啊,主要用来治疗外伤,出血啊,伤科啊,非常常用的一个药,各种成药也很多。之所以有这么广泛的应用,跟三七本身的这个特性是分不开的,三七本身是五加科的植物,跟人参是一个科的,这就说明它这个本身它有补益的作用,为什么它有这个补益的作用,有它的道理。其实它是有根源的啊,有家族上的渊源。

所以三七呢,因为它本身就很硬啊,很硬的这个药啊,我们刚才讲了对于这种破郁结的效果很好,这是因为这种药物的药气能够在人体郁结很严重的地方它依然可以流通过去,相当于有这个相当好的磨积开通的作用。所以三七呢它是既能活血,又能养血,既能化淤,又能生血,一物两得,补泻兼具。这么好的药物确实比较难得。

所以现代人都是富贵病比较多啊,血脂比较高啊,或者查一查自己身上各种胆固醇之类的,这个也高了,那个也高了,这种人很怕啊,怕得心脑血病疾病,怕得脂肪肝。一般还都是富贵人家的人家容易得这些病,跟亚健康一样,对于这种病呢,三七就有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你就用这个好的三七粉啊,每天早上空腹,饭前吃上五克左右,它就能有一个很好的活血养血,疏通排淤的效果,这个养通兼具的,运用了它的这种治疗作用。所以为什么三七这么贵呀,就是因为它适用面这么广,效果这么好,供不应求。所以才贵,物以稀为贵嘛。

元胡呢就差一些了,元胡这个味呢比三七就淡一些,那么它就更坚实,更坚硬一些,所以元胡呢主要偏于破散,所以它这个淤血痛病的时候,它止痛的效果非常好。谁要觉得胸口疼了,来血经的时候,疼得受不了的时候,有一个叫这个元胡止痛片。这个元胡止痛片,效果非常好,吃了之后,可能真的马上就不痛了。那么用的就是元胡这个破血化淤,疏通的效果。它破这个有形的淤血,有形淤血的通破效果是非常好的。当然它这个补益的效果没有三七这那么好了,比较差一些了。

那么从这个三七和元胡这两个药的作用来看呢,它们呢是更偏于治疗有形的血淤,治血中淤结的效果就更好一些。比三棱、莪术更好,原因就在于这两个药它的气味稍微浓厚一些,与木气啊本身的本性更接近,肝主血呀,木气就是血中的温中之气。所以元胡、三七在伤科、妇科用的频率,这个适用面,比三棱、莪术更广泛、更多一些。而三棱、莪术呢,因为本身气味比较淡,所以实际上我们用的主要是它的这种通破之气。这股通破之气呢,没有什么偏好。所以它哪个地方都可以去,它的适用面更广,所有的这种淤结,有形的淤结,不管是血淤也罢,痰淤也罢,气结也罢,只要时间比较久了,淤结成形了,就可以用它。

所以它的这个适用面更广,倾向性就差一些,特色就少一些。不像元胡三七那样,偏于破血结,效果比较明显。

刚才我们讲这个三棱、莪术,我们讲它这个用药最好的方式,就是研末冲服。同样的道理,三七和元胡,它的用药方式,效果最好的方式也是研末冲服。入煎剂呢,效果都不太好。而且这些很坚实的药啊,如果咱们从溶解度来看,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很差的,溶解不了多少。所以说这个药效啊出来的很少。

当然由于这个三七比较贵啊,大家比较珍惜,都知道打成粉来冲服,但是这个三棱、莪术元胡啊比较便宜,打成粉的话,一次吃一点点,根本就不值钱,一大包都值不了多少钱。打成粉,一点点就可以打很多粉,所以在临床上呢,打粉不是很多,大多数都是直接入煎剂了。这种食用方法呢,我个人理解呢,可能更多地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可能为了多卖点钱。

你像两克莪术冲服的效果和二十克莪术煎剂的效果可能差不多。但是大家自己用的时候呢,要知道这一点,这些比较坚实破坚聚的药物呢,它的使用方法,它的使用方式还是打粉用最好,打粉用呢可以充分地利用药物本身的破结之气,水煎的话很难把这股破结之气煎出来的。

那么我们的那个从疾病发生发展的角度再来讲一下我们的药物。今晚上我也没打算讲的太多,药物呢就讲这几个药物,主要是想给大家把思路给梳理一下。

正常情况下呢,元气周流很通畅,一旦发生淤滞的时候,一旦发生疾病的时候,也就是一气周流出了问题了,肯定是有淤滞了啊,肯定是哪些地方走不动了呀,堵上了呀。如果这个淤滞呢,单纯是气上面的淤滞,也就是说它还是可以流动的,那么我们就直接用这种疏通类的药物,把它疏通开就可以了,桂枝、麻黄啊这类都可以。如果这个气呀淤结得比较多了,有点拥挤了,要吃一点点破气性的药物,像柴胡啊、威灵仙,破散它一下,这仍然是在气分的层次上来治疗的,这个气仍然是可以流动的。一旦这种淤滞的气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淤滞的时间久了之后,必然慢慢得就会有一些更加严重的的淤滞产生,这个时候会发生气结。所谓气结,主要就是结滞,不走了,就是有些气它肯定是结在一块了,就停在那个地方了,这个时候呢可能就需要我们用一些通破力量更强大一些的,或者我们把这个柴胡、威灵仙等药量用得大一些,也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或者少用一点我们今天晚上讲的三棱莪术,也有一点效果。

淤结越重,那么产生淤结的地方,一气周流越困难,一气周流通过的时候,相当于这个路径越窄,一气周流在这个地方走过的气机越少。当这个气都快走不过去了,若有若无,完全造成淤结,挡在这个地方,都快过不去了,这种情况呢,我们还有三棱、莪术、元胡、三七这些药物,帮我们把这个淤结给它凿开,打碎,再疏通开,我们还有这个办法。那么我们想,这个淤结再严重一些,可能真的是完全堵上了,一点气都没有了。三棱莪术都疏通不开了,三棱莪术如果要起效的话,它必须也得让这个药物之气,它有一点至少能进去啊,这样这才能够引着人体的一气,把这个疏通,把这些疏通开,把淤结除掉,使这个疾病得到治疗。

如果真的是疾病这个淤结,真的完全成了一个了,真的气通不过,这个时候呢,植物性的药啊,可能真的就效果差一点,我们有时候可能就会用一下动物性的药,你像鳖甲啊,穿山甲啊,土鳖虫啊,这些动物性的药,它的通破的效果,有时候比植物性的药啊更好一些。那么这是什么道理?今天呢,我有点事情,就讲一个小时,这个问题呢留给大家自己去思考,下一次讲的时候呢咱们就接着这个问题,再往后讲。

今天呢主要就给大家讲了三棱、莪术、元胡、三七这四个药,主要是用这四个药,讲了一下咱们治疗顽固性淤结的主要思路,以及这个药啊它起效的道理,为什么这个药呢能够这种情况,这次讲课的内容呢,我就讲这么多,如果有问题大家可以提出来,我们交流一下。

根尘不偶老师讲药象体会:右路敛降药物概述

今天咱们接着讲药象,上次我们已经把左路木气的药物基本上讲完了,最后给大家留了一个小问题,就是说动物类的药、虫类的药,它的破结、疏通的效果有时候比植物类的药物还要好一些,这是为什么呢?不知道上次听课的朋友有没有回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上一次讲的左路破瘀结的药物,三棱、莪术之类的,它破瘀结的效果,跟我们都比较熟悉的土鳖虫呀、鳖甲呀,跟这些也是破郁、破结、疏通的药物,有什么不同呢?

看来这个UC的效果还是很差,那就也没法给大家互动了,我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我们知道植物五行来讲属木,一股木气,升发之气。那么中药呢,就是借助药物这股升发疏通之气,来达到治疗作用。而动物相对于植物来讲,它这股升动之气更迅猛、更强烈,尤其是这些虫类的药物。什么呢虫呀?你看这个“風”,刮風的“風”,它里面就是一个虫字,所以虫子它实际上也属于木气郁勃而动的一种象,它也是一股木气,一股升发之气,这股升发之气比植物这股生发之气更强烈一些,植物它自己不会动呀,小虫子它满地跑、会飞,它这股气升动、走窜之象,这股气更迅猛,所以很多虫类药,它破郁结、疏通的效果比植物性的药还要强,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那么这是讲了动物性的药,就是虫类的药物,它的疏通效果比植物性的药更强的一个原因。临床上我基本上很少用动物类的药,小虫子再小它也是一条命,所以我是尽可能的不用动物类的药,包括这个鳖甲、穿山甲,我都是尽量的少用,象一般的土鳖虫、全虫、蜈蚣、地龙,这样的药物,我基本上用的比较少。在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一提,给大家提一个思路,大家可以回去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把各个药自己去体会一下,我那就不具体地去讲了。所以左路木气的药实际上我们就算全部讲完了。

从今天开始,咱们接着讲右路敛降的药物。今天,右路敛降咱们也不讲具体的药物,讲一个概述,就是把这些药物之间的关系再给大家理顺一下。

我们知道一气周流,左升右降,这个讲了无数次了。那么木火升上去之后,一定要降下来,大家有没有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够降下来?是什么力量让升动的木火气之气由升动转而敛降,是什么原因?一气周流,如果能升不能降的化,那就完成不了一气周流,所以由升转降,由散转为收敛,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能天天在谈论一气周流,临床上也天天在用一气周流在治病,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对木火之气升已而降,还是要有一个比较清透的认识,认识透了,这样我们

在临床上处理很多疾病,用药的时候就会更有把握。

《四圣心源》里有句话,他讲,心火能被肺金收敛而降,这个过程他解释为戊土右转,就是说左路升发它是己土(脾土)左升,而戊土(胃土),胃气右降带来了肺金之气的敛降,同时也会引导左路升达的木火之气,它升上去之后这股火气跟着也能降下来。

这就牵扯到了两个因素,就是这个一气周流为什么能够降下来,第一个是有一个引导它往下降的力量。就是肺金呀,肺金本身是收敛之性。这是很关健的,没有肺金就好象没有东西挡着它了,这股木火之气一下子就散出去了。所以你看《内经》讲,肺主皮毛,人的整体体表都是肌肤,树木它外面都是树皮,这都是肺金所主的皮毛,它都起一个保护、限制、收敛的作用,起这么一个作用。所以这股气它跑不出去,你升发的再厉害,只我到这道屏障还在这里,肺金还在这儿,你就跑不了,到我这来它就乖乖的下去,回去。所以肺金是一个很关健的因素,金气它这股敛降的力量,这是保证火气可以由升转降的一个最其码的保障。

那么除了这一点,就是除了肺金,有肺金在这挡着了,心火来了马上可以收敛过来,不让它散出去。那我只是把它收过来,至于它能不能降下去,能不能被收藏好,就好比说把它拉了一把,拉过来又没有地方放,拉过来放哪去?回来还要给它一个出路呀,这个出路就是右路敛降这条道路。这条道路呢,《内经》里面讲,六腑以通降为和,我们讲右路,阳明主降,阳明主胃,阳明大肠,都是腑气,六腑以通降为和。这就是降明主降,右路金气敛降的出路。肺金之气,把火气拉了一把,拉过来它都去哪?都沿着这个阳明腑气这个地方下去。

所以呢,左升右降,右路这股气,它要想顺利地降,由左升转为右降,顺利地完成一气周流,由两个关键的因素:一个就是肺金本身收敛之性要是正常的,另一个右路敛降的道路要是通畅的。这实际上涉及到了肺金、胃腑、大肠腑,整个在脏腑层面组成了右路敛降的道路。这是从道理上先把一气周流由升转降的转折点,它的过程给大家讲了一下。

下面呢,我们把右路敛降的药物给大家数一数,串一串,顺便也跟前面讲的左路升发的药物做一个适当的对比。

咱们以前讲,左路升发它需要温润而升发,左路木气它是由阴出阳的一个状态,这股升发的木气它一定是温润的。温就是有升发的动力呀,润就是由阴出阳的一个状态。所以我们选用当归这个药作为左路木气升发一个代表。相对应的在右路呢,它是阳气潜降,由阳化阴。这个时候它也需要润降,没有濡润,也很难正常的敛降。这个阳气它要收回来,那么它不可能毫无根基,不可能凭空的收回来,它也是就象要有一个附着物一样。由阳化阴嘛,由一个无形之气,慢慢的要转成一个有形之体,向这个方向来发展,向这个方向来运动。所以它在往下降的过程中,就要伴随着濡润之气。没有这股润降之气,这股无形的火气它也降不下来。地气上而为云,天气降而为雨。它要下来的它,你看它变成雨滴了,一个比较滋润、比较有形的东西。所以不论左路还是右路,它在升降的时候都是有这个濡润的特性。所以我经常给大家讲,阴阳不可分,也是这个意思,那么大家对阴阳的把握,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体会的时候,可能对这个理解会更透彻一些。所以正常情况下,右路敛降之气它也是一股濡润的敛降之气,是一股润降之气,它不是一股干巴巴的单纯的阳气,不是这样的。但它跟左路温润而升的这股气还是不一样的,左路温润而升的这股气比较浓郁,气味浓厚。右路润降的这股气,比较清透。只不过是比较滋润而清透。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一个气味比较浊一些,一个气味比较清透一些,一个重浊,一个清透,大概是这么个区别。但都是比较滋润的。右路这股润降之气,正常的状态就是一股润降之气,比较清透,我们就选了麦冬这个药,作为右路润降之气正常状态的代表,这个以前都讲过了。

当然如果说一气周流它一但出了问题,必然是产生了郁滞,流通不利了,左路就是升不上去,右路就是降不下来。如果右路之气,敛降之气单纯的降不下来,没有其它问题,就是简单的右路不降,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用一些镇定潜降的药物来引导右路之气的下降。象石膏、代赭石、紫石英、活磁石,石头类的药物,都是重镇潜降的,都可以引导一气的下降。这就是但纯从气这个层次来引导右路之气的敛降。

那么讲到这里呢,顺便讲一下这些石头类的药物,为什么可以敛降?《内经》讲,东方主木,主升发,西方属金,主敛降。东方主要是平原大海,西方主要是高原高山呀。这实际上,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刚才讲这个心火之气,要想能够降下来,要有肺金的收敛,首先得有肺金来拉它一把。这些重镇敛降的药物,就相当于是肺金的代表,肺金之气负责往下走,拉一把。这种石头类的药物就是大自然中的肺金,跟人体的肺金之气是完全对应的,它的趋势就是往下走,就是把这个火气拉你一把,不要跑了,往下走,拐个弯,回来。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石头类的药物都有重镇潜降的作用呢?只要是天然的石头,应该是都有这个作用。但它们的效果各不相同,相对来讲生石膏降阳明之气的效果是最好的,我们知道的白虎汤,主要是用石膏,右路之气不降,阳明高热的时候,石膏用到几百克,二三百克的生石膏,可以退高烧,它降气的效果非常显著。但是煅石膏就没这个效果,生石膏的纹理特别规则,一条一条的,就是透明的一条一条的结晶,非常的规整,这种非常规则的结晶就是一股气,一股气势,一股疏通之气,当然这股疏通之气,向下疏通,麻黄是往上疏通,正好是相反的。所以石膏这个药它降气的效果非常好,在于它本身这个结构,蕴藏了一股非常规则的疏通之气。它的结晶越规则,它这股气越有规律,越有针对性,效果就越好。你看我们如果从地上随便找一桶砂子,砂子是不规则的结晶,它也有一定的降气的效果,但是它没有什么规律,它这个降气的效果跟石膏相比就差了很多,完全不可比拟。同样的道理,代赭石它也是比较规则的一个石头。所以大家要知道,这些石头一类的药物,它只所以能够有治疗效果,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石头很重,很沉,重坠下降,所以它就能够降气了,不是这么简单。主要还是因为它本身这个结晶、结构,蕴藏了一股疏通、通降之气,这是最主要的。

从这里如果说开去,大自然的任何东西,只要是天然的,天然生长的,它都遵循天地阴升阳降、一气周流,大的这个道理,大道都是相同的,万物都遵循这个道理,所以只要是天然的、自然的东西,它必然蕴含着符合天地之道的生发之气,或者说是疏通之气,就可以用来作为药物。相反很多我们人为加工的物品,象塑料、水泥这些东西,它几乎没有什么有规则的东西,很不规则,没有什么规律,它蕴含的气也是很乱的,这种东西对我们家居、生活肯定也是有影响的。所以你看咱们自己家里用的东西,你用天然的木制、竹制的东西,肯定要比塑料的或者人工合成一些的东西要好,原因就是天然的东西它含这股气符合天地之道,对人体的一气周流来讲,它也是不会互相违背,应该是相辅相成,并存互利的。假设你这家里用的所有东西都是塑料的,都是没有什么规律的塑料制品,可能你家里的整个气场都不太好,对人体可能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这里多说几句。

那么右路这个敛降之气,有时候我们上焦上火了,上火了很多人都愿意吃这个去火的药,吃了之后效果还很好,什么是去火药?黄连、黄连上清片,牛黄上清片等类似这些东西,都是很苦很凉的药物。这个说明了什么问题?苦味的药,它降气的力量实际上是非常强的。我在诸药合一图里面,把黄连放在了中焦里面,因为这个药它主要是走中焦,实际上它这个药,如果从降气的这个角度讲,它降右路之气的效果要比麦冬、生石膏还要强,还要厉害。苦能降,咱们讲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这是《内经》的话了。附子辛温而散,升散,向上走,黄连苦寒,往下走。这两个药可以说是相对的。

咱们把这个药物,左路升发的药物,右路敛降的药物,把它们升发、敛降的力量,根据它们药力的强弱给排排队,对比一下,左路正常的升发状态,是当归这个状态,右路正常的敛降状态它就是麦冬。当归味很大,比较滋润,偏软,麦冬味很小,也是很滋润,但是偏硬,当归偏温,麦冬偏凉。一升一降,都是比较柔和,比较正常的状态。而麻黄呢,左路的麻黄,升发之气很强盛,它的药劲来的比较快,但是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主要是作用在气分上,在无形之气的层次上,属于比较轻清的。右路的石膏,它的状态就比较重,非常的沉重,它的气非常清透,它往下降的力量也是非常迅猛的,它起效也是很快的,同样它的维持时间也是比较短,也是作用在无形之气这个层次。所以麻黄和石膏它都处在一气周流的顶端,相当于是,它们相当于并肩相对一样,麻黄在左边气的比较轻的层次往上升,石膏在右边气分这个比较清透的层次往下降,都是药性相对比较轻,作用比较迅猛,作用时间比较短暂,属于短平快,这种类型。当然它们从药性这个偏性来讲,麻黄就比当归升发力量要强,石膏就要比麦冬敛降的力度要快、要大,这是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再来看附子。附子它是左路从最底下由阴出阳,从最底下往上升,往上散,它这股升发之气不光是非常的峻猛,而且是绵绵不绝,气势非常磅礴。你看麻黄细细的一根,跟一个人家里没什么积蓄一样,就这么一点力量,用完了就完了。附子就不一样,你看它长得很结实,很墩实,就跟一个国师一样,家底比较厚好比是,所以这个药力持续时间很长,而且这个作用层次比较深,升发的力量比较大。黄连跟附子有点相对的意思,黄连也是长得比较结实。它跟石膏的清透就完全不一样了,石膏很清透,黄连很结实。黄连这股敛降、收藏的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你要用多了,那就全都给你收住。所以这个附子它是实力比较雄厚的一个药,黄连也是实力比较雄厚的,它们这个实力是跟麻黄、石膏相对比而言。左路这个附子要比麻黄长的结实,内涵就更充实一些。右路也是一样的,黄连也是很结实的,它跟石膏这股清透无物、几乎没有东西,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么所以说左路附子升发的力量最强,右路黄连往下降的力量也是最强的。

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个升降的力度按升降力量的大小排个队,左路附子最强,其次是麻黄,再其次是当归。但是如果我们从这个药效的持续时间,药物的整体实力来讲,升发的实力,当归升发的实力,它就比这个麻黄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从这一点来说,当归可以说界于麻黄和附子之间。所以我们从药性这个迅猛、快慢来讲,附子最强,麻黄次之,当归又次之,从整体这个升发实力上来讲,附子最强,当归次之,麻黄最次,麻黄只是比较快,整体实力还是比较弱一点。同样道理,右路也是这样,从药物敛降快慢、敛降的迅猛程度来讲,黄连最快、最猛,生石膏次之,麦冬又次之,但是如果从整个右路敛降的整体实力来讲的话,大量的麦冬它的敛降的气势要比石膏还要强,当然它来的慢一些,所以右路从实力上来讲,它敛降的顺序,应该说是黄连最强,麦冬次之,石膏又次之。你看我们把这几个药一讲,大家可以看到,左路右路这个药物基本上都是对称的。那么左路是由阴出阳,右路由阳化阴。

还有两个药,一个左路的乌梅,还有一个是右路的五味子,这两个药都是酸味。我们知道,酸味主收敛,但是乌梅偏于升发,五味子偏于敛降,这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乌梅它是一个没有长熟、没有长大的果实,正处在升发阶段,所以它偏于升发,五味子是一个成熟的果实,成熟的果实就处在一个收藏的状态,所以它偏于敛降。这是这两个药它们的不同之处,顺便也提一下。

那么讲到这里呢,我们对左路升发,右路敛降,从药物的这个层次,应该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最后讲一下右路敛降的意义。你看现在这个临床上,火神派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一个学派,擅长用姜附桂之类的药物,善于从左路升发的角度来治疗许多的疾病。《内经》里面讲,六腑以通降为和。刚才我们讲六腑,它就是一个右路敛降的通道,一个道路。那么《内经》这句话有什么含意?六腑为什么要以通降为和?你看大家每天都吃饭,每天都吃东西,哪一天谁要是吃不下东西了,这可能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了,是吧?民以食为天嘛,不吃饭的话不光是饿肚子问题,时间长了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对普通人来讲,最能体现右路敛降的功能的,就是我们每天的一日三餐,看你能不能吃的很好,能不能吃的很香,我们吃钣都讲能不能吃得下去,喝的下去,咽的下去,这是常识。没有人说把饭吃上来,把水喝上来,没有这么说的。那么这个饮食精微,一日三餐这个饮食呀,它通过右路的敛降道路进来之后,通过中焦的化源,转变为一身气血,进入一气周流这个体系,维持人体的一气周流,循环不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右路敛降它是人体后天气血生化补充的一个来源,一个窗口,人如果没有一日三餐这种源源不断的化源的资本,气血很快就衰竭了,无以化源。从这个角度来讲,右路敛降的这个功能,它实际上它不仅是把左路的木火之气由升转为降,不仅仅如此,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把外界的水谷之气纳入人体本身的一气周流,有这个作用。这个作用如果失常了,不存在了,一气周流也难以维继。你左路用再多的附子,再去升发,无济于事,后援跟不上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右路敛降的功能,他跟左路升发相比,可能更重要一些。所以从中医这个历史上来讲,各大学派,有这个张从正的攻下派,他治什么病都是通六腑,从右路的角度来治疗所有的疾病,那么我们要知道这实际上也是非常有效,非常有道理的一个办法。如果我们从这一点来讲,从右路通降这个角度来治疗,有时候可能比左路温升效果更好,可能更有意义。

如果说的再多一点,这个右路敛降这股气势,它实际上是把外界的东西纳入自己的体系。你看我们呼吸的空气是外面的,吸进来被自己利用,我们吃的各种水果饮食,是外面的,吃到肚子也变成自己的,这是什么呢,这是一种吸收的象。从精神层面上来讲,是一种贪著之念,就是贪念。人都喜欢吃呀,吃点这吃点那,都喜欢吃呀,喜欢享受,这也是种贪著之心。这一已贪念就导致了不吃饭一气就不能维持,难以维续,生命就难以继续下去。所以佛经有一个说法,佛教上讲的,六道轮回,为什么人在六道里面轮回,有一个观点同,人都有这个贪心,一念贪心,堕入轮回。这个道理实际都是一样的,但咱主要是讲药了,这个提一提。

今天主要给大家疏理了一下右路敛降药物的关系,概述性的东西,不打算讲具体的药物。当然这个右路跟左路一样,也可能会产生很多的一些郁滞,或者无形的,或者有形的。无形的我们可以用石膏、麦冬这样的比较清透的药,来帮助气从右路往下降,有形的湿气可以用黄连,有形浊邪可以用大黄之类,大黄、枳实、槟榔、巴豆,都是往下走。跟左路是一样的,既有本气比较虚的时候,麦冬可以直接补益右路敛降之气,包括百合呀、山药呀、天麻呀,这些类似。然后再分为气郁、有形之瘀、有形实邪瘀呀,不同的情况引起的右路之气不降,我们也可以用不同的药物。所以今天把框架给大家讲一下,后面再讲具体的药相对就比较容易了,比较简单一些。

今天也是只讲一个小时,具体的内容就讲这么多,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再提一下,没有问题我们就下课。

根尘不偶老师讲药象体会:半夏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野生的半夏,每年阴历5月份,半夏开花之后,根茎就长成了,就可以采挖了。阴历5月份正当夏之半,半夏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主要是根据半夏长成的时间来说的。
半夏喜欢生长在比较潮湿阴暗的地方。凡是生长半夏的地方,你去看一下,那地都是有点潮湿甚至板结,土都是非常得粘。所以半夏很不好挖,挖出来后,半夏根茎上的泥土,粘在上面半天也弄不干净。所以半夏还有一个名字叫守田,守在地里不想出来呀。
挖出来的半夏,把它洗净了,是非常漂亮的。如果刮去皮,白白的,圆圆的,有点晶莹剔透的感觉,大小就跟我们的指头肚那么大,就像一粒一粒的珠子。所以《神农本草经》把半夏叫水玉,这个比喻是很形象的。
长在地里的半夏很好认,它的叶子是三出复叶,长长的叶柄上,长着三片卵圆形的绿油油的叶子,因此半夏的学名也叫三叶半夏。半夏的花长得也很有特色,长得像细长的管子,外面是绿色的佛焰苞,里面的穗状花序长出来,最后演变成一条长长的绿尾巴,翘在上面。所以民间也有把半夏叫做蝎子草的,就是因为它的花长了一条长长的尾巴。
新鲜的半夏切开后,会有一些滑滑的粘液,这些粘液的刺激性非常大,辛辣刺喉,可以引起咽喉部的水肿疼痛,严重的会导致呼吸窒息。所以古人在用生半夏时,都要切开,用开水烫洗很多遍,洗去粘滑,直到洗得水清了才能用。
鲜半夏晒干之后,我们把它打碎,里面是白色的,粉性的,稍微尝一点,非常的麻辣而刺喉。如果这种粉末不小心飘到眼睛里,刺激性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半夏闻起来基本上没有什么气味,看似平和,实际上暗藏杀机。
半夏的这股辛烈之性,就具有很好的温化痰浊的作用。半夏长成的季节,正好是湿热之气比较盛的时候,半夏的生长环境,也是湿气郁结比较重的地方,半夏的形状圆圆的,也是入中土的特性。半夏都长不大,小小的,长得很结实,说明半夏对中土的湿气粘浊,天然地就有很好的固摄作用。而半夏的辛烈之性,则有很好的温化效果。所以,半夏化痰湿,是把湿浊先聚在一块,然后再加以温化。
这和生姜的效果正好相反。生姜长得比半夏大多了,虽然也是专入中土的药物,但生姜里面都是平行横贯的姜丝,疏通之气非常盛,所以生姜的辛辣之性,主要表现为辛散,这与半夏偏于收聚的作用正好相反。
因此,半夏和生姜就是一对很好的搭档,正好可以互补,从而达到很好的化痰的效果。痰浊都是湿气凝聚而成,湿气的特性就粘滞不行,所以痰浊大都很难除去。用半夏把中土的痰浊湿气收集起来,然后跟生姜一起,将湿浊温化疏散,达到祛除痰湿的目的。
小半夏汤,用的就是半夏生姜这两味药,用于治疗中焦痰湿之证。凡是中土湿盛,呕吐不欲饮水的,单纯小半夏汤,就有很好的效果。
正因为半夏与生姜的这种互补相反的特性,所以生半夏中毒,就是用大量的生姜来解救。一人误食半夏中毒,有医教以食生姜一斤而愈。
中焦属土,中焦的邪气主要就是湿气。半夏通过运化痰湿,就可以达到很好的运转中焦的效果。所以不仅恶心呕吐可以用半夏,凡是中焦湿气盛的病证,比如中焦痞满,甚至腹泻拉肚子,半夏都可以治疗。
伤寒论的三个泻心汤,治疗心下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胃蠕动差了,胃胀胃堵的意思。泻心汤里面都用到了半夏和姜,就是用半夏和姜互相配合来温化中焦的痰湿。当然,泻心汤证里面,无形的湿气更多一些,所以还用了黄连来收摄湿气,相比黄连,半夏更偏于敛固有形的湿气。
《本草衍义》里面还记载了一个半夏治疗腹泻的案例。一个男子湿气盛引起了拉肚子,晚上要不停地上厕所,有人就教他用生姜一两切碎,生半夏30枚,热汤洗去粘液,再加上大枣30枚,都放在一个瓷锅里,加水一升,慢火熬熟,就喝这个熬的汤,一会儿喝一口,一会儿喝一口,他这个拉肚子几天就好了。这就是湿气去,土气自运,腹泻自止。
半夏色白坚实,具有沉降之性,所以可以从中焦通降右路之气。但是半夏本身往下降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主要还是敛聚湿气而温化之。右路之气本自下降,中焦湿浊得化,道路通畅,自然下降。所以半夏的通降作用,更多的是因为半夏化去痰浊从而疏通了一气通降的右路。
《内经》用半夏秫米汤来治疗不寐,余国俊老师用大量半夏来治疗失眠,可谓善用半夏者。大量半夏不仅疏通了中焦的道路,半夏自身的通降之力也明显增加,一气因此得以顺利敛降,神气得以随之入藏归根,自然安眠矣。
由于生半夏药性峻烈,现在的人几乎都不敢用了,所以临床上半夏多炮制后入药。根据炮制的方法不同,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其实这些不同半夏的炮制方法大同小异,都是用白矾为主来炮制。半夏用白矾炮制之后,那股峻烈之气就几乎没有了,所以就比较平和了,当然疗效也就跟生半夏完全不同了。所以相对生半夏而言,不同的炮制过的半夏,实际上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都只是剩下了一点温燥化痰的效果而已。
炮制后的半夏,对中焦湿气不是很重的情况,用的量稍微大一些,用到十几克以上,也有一些化痰的效果。但是如果中焦痰湿很重,痰浊比较粘滞的时候,炮制过的半夏几乎没有效果,必须用生半夏。
比如夏天吃了凉东西,中焦痰湿壅盛,恶心想吐,嘴里不停地流清水,这时如果用生半夏和鲜生姜煎服,恶心呕吐立刻就可以缓解。如果用制半夏,往往见不到效果。再比如,食道肿瘤患者,大多中焦痰浊粘滞,用生半夏和鲜生姜,可以化通痰涎,改善饮食。如果用制半夏,根本没有效果。
所以对药物的炮制,我们除了考虑到安全性,也要考虑药效。对药物而言,我们用的就是它的偏性,如果把药物炮制得一点偏性都没有了,那也就不叫药物了。古人用半夏都不用白矾炮制,只是用开水多次漂洗,洗净粘滑。这样使用,即避免了半夏辛烈刺喉的弊端,又保留了半夏应有的药效,可谓一举两得。
李可老先生的经验,生半夏只要与等量的鲜生姜同用,就没有问题。余国俊老师的经验,生半夏重用时只要先煎1小时,就比较安全了。我在临床上常常是少量生半夏(10克以内)与大量鲜生姜(30克以上)同用,不用先煎,对于中焦湿盛的情况,效果很好。
中药十八反里面,半夏反乌头,所以临床上一般半夏不能与乌头附子之类的药同用。这种使用禁忌,对生半夏、生乌头而言,是非常必要的。生半夏偏于敛聚,生乌头偏于通破,两者药性都很峻猛,或者说都很倔强,一旦同用,谁也不让谁,人体的一气是散也不行,聚也不行,就被这两个药拉扯在那里动不了了。一气一旦不能正常地周流,危险随即而来。所以中药十八反是有它的道理在其中的。
但是现在临床上,我们也常常可以见到,半夏与附子或乌头同用没有问题的报道。这是因为,现在的半夏与附子,都炮制得几乎没有药性了,药性都没了,哪里还有什么反不反呢?
所以生半夏与生乌头或生附子,还是尽量不要一起用。如果一定要同用,那就要学习一下张仲景的做法。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的赤丸中,半夏与乌头是同用的。原文如下:
茯苓四两,乌头二两(炮),半夏四两(洗),细辛一两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张仲景在半夏与乌头同用的时候,半夏是生的,但乌头是炮过的,就是用火烤到裂开的制乌头,与今天的制法不一样。乌头炮制后,药性就比较温和,不再那么霸道了,再加上还有细辛从中疏通,所以就不至于跟半夏纠结在一起。而且整个药方是做丸药服用,每次只服用麻子那么大3小丸。麻子还没有半个麦粒大,所以这个药物的用量是限制得很严格的,不能多。
这说明张仲景对半夏与乌头之间的相互牵制还是很清楚的,但他巧妙地搭配二者的比例,并辅以他药,使一山难容之二虎,都能听候他的调遣来治病愈疾,用很少的药量物,就能把寒气厥逆这样的重证治好。这对我们临床如何正确认识十八反理论,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十八反理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有人可能会问,半夏跟生姜的作用几乎也是相对的,为什么不仅可以同用,而且还要用生姜来解半夏中毒呢?
如果我们尝一点生半夏或生乌头,都会有明显口麻的感觉,而我们吃生姜只会感到辣得出汗,不会觉得麻。麻是一种什么感觉呢?麻就是局部气血不通的症状,是一气在局部的郁滞。生半夏与生乌头的药性都很峻烈,它们一旦入口,就完全控制了局部的一气周流。人体正常的一气周流在它们的控制范围内几乎没有了自由的流通,就好比跟大本营脱节了一样,所以人就会感觉到麻木。在生乌头的控制下,一气偏于破结而疏通,在生半夏的控制下,一气偏于凝聚而温化。所以乌头中毒时要用黑小豆这类收敛的药物来解毒,而半夏中毒时要用生姜这种通散的药物来解毒。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神农本草经》对半夏的描述:
半夏,味辛,平。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这些主治或症状,都与痰湿有关。伤寒寒热大多伴有中焦不运,中焦痰湿壅滞较重时就可以加上半夏。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有现成的示范。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心下坚就是痰饮停聚于中焦,相当于《伤寒论》里面小陷胸汤的症状,小陷胸汤用的是黄连、半夏、瓜蒌。
中焦痰化气行,右路自降,自然可以下气。
治疗喉咽肿痛,是半夏敛聚温化局部痰湿之功。生半夏汁可以用来治疗外科肿痛,也是一样的道理。
头眩,胸胀,咳逆,这都是痰浊壅滞,上焦气逆之证,半夏化痰降气,釜底抽薪,其症自愈。
肠鸣是湿盛而鸣,严重的会引起腹泻,半夏治腹泻的案例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
中焦痰湿壅盛时,一气不得潜降,很多人就会失眠或多汗。《本经》言半夏止汗,则半夏治疗失眠之功可以类推。
我们这里讨论的半夏,也叫旱半夏。临床上还有一种水半夏,功效跟半夏是类似的。为什么一个叫旱半夏,一个叫水半夏呢?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水半夏主要生长在南方低洼的湿地,也就是水比较多的地方,广西的产量比较大。旱半夏全国各地都有,四川产量最大。
这两种半夏有什么区别呢?从块茎外形上来分,半夏是比较圆的,类球形,水半夏长得比较长一些,是椭圆形或者圆锥形。块茎的顶部中央都有茎痕,半夏的茎痕是凹陷的,水半夏的茎痕是凸出的。这是两者比较明显的区别。
由于半夏比较贵,而水半夏很便宜,所以就有人用水半夏来冒充半夏入药。如果是整个的半夏,我们还比较好区分,如果是切片又炮制过的半夏饮片,肉眼就比较难分辨了。
那么这两种半夏有什么区别呢?单纯从性味上来讲,生水半夏与生旱半夏的口感是近似的,都是辛辣刺喉,水半夏甚至更冲一些。但是从其块茎形态来看,旱半夏更偏于敛降,而水半夏更偏于通散。所以化痰的效果,水半夏更强一些,而止呕的效果,旱半夏更好。
目前临床上用的半夏大多都是制半夏,用白矾炮制过后,不管是旱半夏还是水半夏,原先的功效几乎都荡然无存,都是只剩下了一点温燥化痰之力,临床上实际用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只要是炮制过的半夏,旱半夏与水半夏实际上可以通用,效果也差不多。

这篇是根尘不偶老师自己写的。

单杠双杠的运动员比赛运动前啊手上都要沾的是碳酸镁粉,除湿,不是润滑的。


碳酸镁质量很轻,具有很强的吸湿作用。运动员在比赛时,手掌心常会冒汗,这对体操和举重运动员来说非常不利。因为湿滑的掌心会使摩擦力减小,使得运动员握不住器械,不仅影响动作的质量,严重时还会使运动员从器械上跌落下来,造成失误,甚至受伤。碳酸镁能吸去掌心汗水,同时还会增加掌心与器械之间的摩擦力。这样,运动员就能握紧器械,有利于提高动作的质量。

体育运动中“镁粉”的物理作用   河北省衡水市清凉店中学张长青
在双杠、举重、吊环等一些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在正式比赛前都会很认真地在双手和器材上涂抹上一层白色的粉末,这是在做什么?
通常,运动员在比赛时,手掌心常会冒汗,这对运动员来说非常不利。因为湿滑的掌心会使摩擦力减小,使得运动员握不住器械,不仅影响动作的质量,严重时还会使运动员从器械上跌落下来,造成失误,甚至受伤。
为此,运动员要涂擦一种俗称“镁粉”的专用防滑粉,其成分为碳酸镁(MgCO2),无毒、无味,在空气中稳定,运动员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碳酸镁被研磨的很细,质量很轻,具有很强的吸湿作用。它能吸去掌心汗水,同时还会增加掌心与器械之间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越大,静摩擦力也变大了,这样,安全系数就提高了。运动员就能握紧器械,使持握器材时手感更有力,有利于提高动作的质量。
如果不使用“镁粉”之类的防滑剂,运动员很难在单杠、吊环、双杠上完成大摆动类型的高难度动作,由此可知运动员上器械前认真地涂擦“镁粉”的重要性了。


出丑了,非常感谢锦宁的指正!真是隔行如隔山呀!

发表于 药象体会:甘草

药象体会书稿陆续发布,恳请大家指正、补充、完善。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甘草,顾名思义,就是甜味的草,甘草就是因为其特异性的甘甜之味而得名。由于甘草的这股甜味非常纯正,所以《神农本草经》又把甘草称作“美草”和“蜜甘”。据测定,甘草里面甘草酸的甜度是蔗糖的五十倍以上,甘草就是常用中药里面最甜的一味药,所以《神农本草经》给甘草的命名是名副其实的。

甘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这些地方都属于北温带的范围,气候寒热适中,具有土气中庸缓和的特点,所以尤其适合甘草的生长。


以前的甘草主要是野生的。甘草的适应性很强,喜欢生长在干旱的钙质土地上,水多涝洼的地方反而长不好。据种植甘草的药农介绍,把甘草种子随便撒到地上即可出苗,抗旱性特强,而且耐寒,自然繁殖能力非常好。
正因为甘草的这些优越的生长特性,甘草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能够有效地防止土地沙漠化。但是随着甘草使用量的迅速增加,野生的甘草在几年内几乎就被挖掘耗尽了,过度采挖还导致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国家现在已经严格控制采挖野生甘草。现在我们使用的甘草,基本上都是人工种植的了。
甘草的地面部分长得不是很高,高的大约能长到一米左右。但是甘草的根很发达,长度基本都在一米以上,有的甚至长达三四米。所以甘草的力量主要都藏在根里面,这也是它适应能力强,善固水土的原因。
甘草的叶子是奇数羽状复叶,奇数为阳,甘草就有一股生动之气在里面。甘草的一柄羽状复叶,大约有几枚到十几枚小叶。黄芪跟甘草都属于豆科植物,长得也有一些相似之处。黄芪也是羽状复叶,一柄复叶至少有二三十枚小叶,小叶长得比较多比较小。相比而言,甘草的小叶就显得大多了,让人感觉更雍容庄重一些,所以甘草固气的效果就更好。
甘草的果实,长得就像扭曲了的豆荚,它的叶片边缘,大多也有一些波浪形的起伏扭曲,都给人一种收缩的感觉。甘草的花是蓝紫色,叶子是深绿色,都是比较深的颜色。这些都是甘草这股气善于固守的表现。

我们药用的甘草的根,则集中体现的甘草的特性。甘草的根一般要长3-5年之后,才会有较好的药效。它的根系发达,长得圆直而长,侧根细而少,是一股通达之象。甘草根的表面是红棕色,切开后里面是黄白色,一圈一圈的形成层很规则,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可以看出甘草这股气是比较缓和通达的。


晒干之后的甘草饮片,多是横切片,看起来就是圆圆的一片一片的。饮片的断面是纤维性的,就是木头的感觉,比较容易掰开,这也是甘草这股气比较缓和的体现。断面的颜色是稍微偏淡的鲜黄色,是土气的正色。甘草的香甜之味很浓郁,远远地就可以闻到,沁人心脾。如果含一片在嘴里,慢慢品味,会感觉甘草那股甜味缓缓散开,久久不绝,余味无穷。
不同质量的甘草饮片,效果是不同的。好的甘草饮片,颜色鲜明,气味纯正浓郁,易掰开,粉性足,这样的甘草又叫作粉甘草,药效最好。

五行之中,土性中庸。土色黄,土味甘,土气缓,而甘草本身的特性,正好符合土性中庸的特点。所以甘草其实就是天地之间的一股比较纯正的土气。人五行属土,人身的一气,也是一股土气,所以,甘草的这股气,就与人身的一气非常接近,从而使甘草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一味中药。


甘草的这股气,缓和通达,而又有一股固守之力,不热不寒,不迟不急,很好地体现了土气缓和中正的特点,就像一位胸怀宽广的长者,善于安抚和容纳大众,

所以甘草往往可以堪当重任,坐镇大局,因此又有“国老”之称。甘草的所有功效,都是甘草这些特性的体现。
从补气的角度来说,甘草补气的效果其实是最好的,有时胜过黄芪和人参。由于甘草这股气缓缓流通之中而有固守之力,所以常被用来补益一身虚弱之气。有的病人久病气虚,药稍温则嫌热,药稍凉则觉寒,药味稍多则虚而不受,这时用一味甘草,重剂温固一身之气,则一气渐复,往往会因此而带来转机。
有些糖尿病坏疽的患者,脚趾头快烂掉了,用什么药效果都不理想。民间有一个偏方,就是用大量的甘草粉,芝麻油调成糊状,包敷在腐烂的脚趾上,每天换一次药,有些人就会慢慢长好。这就是借用大量甘草的纯和土气来补固一气,生肌长肉。
甘草又常被用来解毒。所谓的毒气,就是一股偏戾之气,就是跟人体自身的土气差别比较大的一股气。所以中毒之后的反应,就是人身一气周流突发郁滞的表现。由于中毒导致的一气郁滞比较重,人体自身的一气在体内横冲直撞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导致了各种中毒症状的集中暴发。这时用甘草就跟拨乱反正一样,就是用甘草的这股中正平和的土气,来恢复人体自身一气缓和通畅的周流。我们比较熟悉的附子乌头中毒,用大量甘草水解毒,就是用甘草的这股强大的缓和之气,去掌控化解乌头附子过于峻猛的辛散之势。
所以甘草可以解百毒,并不是甘草可以化解各种有毒物质,而是甘草能够很好地缓解中毒导致的一气周流的失正状态。只要人体的一气周流能够恢复正常,就肯定不会再有中毒的症状。这和西医解毒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西医解毒一定要查清中了什么毒,然后再针对这种有毒物质,寻找特异性的解毒药物,这也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
有一个老中医就很有意思,任何人来看病,不管什么病,他都问你吃过西药没有,凡是吃过西药的,都让先回家吃上半个月甘草,每天半斤,解解毒再来治疗。据说他这个办法疗效还很好,求治的患者络绎不绝。虽然这个用法有点偏颇,但至少说明了甘草解毒的功效,确实不是它药可以比拟的。
在中药处方中,甘草常被用来调和诸药。不同的药物有寒热温凉之不同,有刚柔缓急之各异。用甘草来调和诸药,实际上就是让甘草给诸药开个会,传达一下平正柔和的工作精神。快的慢一点,慢的快一点,把各药的作用范围尽量控制在人身土气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既很好地完成了治病的任务,又不会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仲景三个泻心汤中对甘草的应用。干姜和黄连在甘草的统一协调下,并肩作战,运转中焦,虽药性各异而功效合一。从这一点来说,甘草其实是掌控大局的一味药,而甘草的用量,则决定了其掌控局面的能力。
一般的方剂,甘草只需用几克,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控制药气的作用。而一些需要用峻猛之药的慢性病患者,比如肿瘤患者,往往需要较大剂量的甘草来顾护一身之气。我在临床上常用一百克以上的甘草配合几十克的大黄,久煎频服来缓缓涤除浊邪,不会引起峻泻,邪去而不伤正,效果比较满意。
大剂量地使用甘草,有时会引起肥胖水肿等症状,类似服用激素后的反应。这是大量甘草固守之气过强引起的气滞水停,但并没有导致人体一气的严重耗损。而激素则更像通过透支人体元阳,人为地使人体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气化水平,服用激素后肥胖越严重,人体阳气的耗损也越多,体质也会因此而下降得更厉害。所以长期使用激素会有明显的副作用,而甘草则没有这些明显得弊端。从这一点来说,大剂量甘草有时是可以部分代替激素的。
相反,在中焦湿气壅滞,急需流通的时候,甘草则根本不能使用。因为土气的相应邪气是湿气,湿性粘滞,不宜流通,甘草的缓和之性,恰好足以加重病情,因此不宜使用。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正在哺乳期喂奶的产妇,也忌用甘草。甘草的这股缓和固守之气,有时足以把奶水给封固在体内,引起回奶,所以给产妇用甘草时,也要特别注意。
但是湿气盛不宜用甘草也不是绝对的。甘草本身抗旱能力强,不喜湿洼之地,气味偏于香燥,甘草的这种温燥之性,其实正好可以化解湿气的濡润粘着。当湿气壅盛,不得流通,我们需要流通以祛湿的时候,甘草要少用或不用。所以五苓散、猪苓汤都不用甘草。
如果是土气虚弱引起的湿气粘着不去,则正可以用甘草以补气燥湿。有些身体比较虚弱的男性患者,长期阴囊潮湿,甚至发展成阴囊湿疹,缠绵难愈。这种患者的脉象大多绵软无力,土气虚弱。用大量甘草佐以少量利湿之药,往往立竿见影,效果很好。

甘草本身是一股缓和纯正的土气,相对而言,甘遂则是一股比较缓和的毒气。甘遂也有一股缓缓守固之气,所以在用药配伍上,甘草反甘遂。单纯用甘遂时,人体自身的一气可以自然加强流通,以恢复甘遂引起的一气郁滞,由此达到除痰利水的治疗作用。就好比用甘遂人为制造一些临时性的一气郁滞,激发人体一气的流通性,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如果把甘遂与甘草同用,则人体一气周流的力量被甘草牵制住了,无法自动加强流通,甘遂导致的一气郁滞,因此无法解除,所以两者同用内服,确实会加强甘遂的毒性,严重的会引起危险,不可不慎。这也是仲景十枣汤中用大枣而不用甘草的原因。
但是也有个别情况,有些医生是甘草、甘遂同用的。一人病手指红肿粗大,一医以甘遂粉内服,甘草水外洗,一夜而愈。这里用甘草水外洗,实际上是用甘草的这股守固之气,阻止了红肿手指处的阳气外散,使一气归藏于内,全部用来跟着甘遂疏通水湿,所以效果迅捷。这里甘草、甘遂内外分用,虽相反而终同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用药思路。但是这种用法,也仅仅是急性病情适用,临床还是要慎用。

甘草药性平和,没有明显的偏阴或偏阳的属性,所以《本经》讲甘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脏腑皆入,寒热同调。这与人参主补五脏明显不同。


当然严格来说,生甘草还是微微偏于温燥而偏于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也使用炙甘草。炙甘草是用蜂蜜炒过的甘草,药性就更加温润平和,但固守之力同时减弱。炙甘草温润流通之性更好,生甘草温燥固守之力更胜,这是两者的区别。

最后我们用《神农本草经》的经文,对甘草的药性作一个系统的总结。


甘草,味甘,平。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发表于 药象体会:黄芪

药象体会书稿陆续发布,恳请大家指正、补充、完善。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荚膜黄芪的根。

黄芪在《神农本草经》中原名黄耆。李时珍说: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天我们通俗的叫法都写作黄芪。

黄芪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内蒙古、山西、东北等地。黄芪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跟甘草一样,都属于豆科植物,长得也有一些相似之处。跟甘草相比,黄芪就显得稍微娇气一些,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方,对生长环境比较挑剔一些。


黄芪的植株长得比甘草要高大一些,地上茎直立,能长到一米五左右。黄芪的叶子是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数目很多,一柄复叶大多有二三十枚小叶。这么多小叶,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总叶柄的两边,对称分布,就像两排站岗的士兵,整齐划一,很有精神,而且这些小叶长得都很平整,形状大小也几乎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沿着一个柔和的弧度,很温顺地伸展出来,一看就给人一种温和柔顺,端庄大方的感觉。黄芪的荚果在长大后,也是整整齐齐地挂在枝头,给人低眉顺眼的感觉。所以黄芪的这股气就如行云流水一般,显得非常的流畅而柔和。这与甘草的叶子和荚果略有皱曲的形态完全不同,所以跟甘草相比,黄芪偏于流通,而甘草偏于固守。
黄芪的花是淡黄色的,叶子是普通的绿色,这都与甘草的紫色花和深绿叶不同,所以黄芪的这股气就比甘草的更淡一些,更轻灵一些。
黄芪的根是圆柱形,一根直下,几乎没有侧根,有些长得比较长的,形如箭杆,所以黄芪又有箭芪之名。黄芪这种一茎直上,一根直下的形态,与其小叶整齐舒展的气势完全呼应,都体现出了黄芪这股气的柔和通畅之性。

黄芪的根一般是长2-3年就要及时采挖,长得年头过长的黄芪,容易在根中产生黑心,所以我们临床上用的黄芪,一般没有太老太大的,都属于比较嫩的根。


临床常用的黄芪饮片,多是斜切片,这样的切片,更有利于黄芪药气的溶出,所以药效相对圆切片更好一些。比较好的黄芪饮片,是淡淡的黄白色,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拿一片捏在手里,软软的,柔韧性很好,这种绵软的感觉越好,说明黄芪的气越柔和,因此质量好的黄芪又被称作绵黄芪。
黄芪的这股清香绵软之气,带着一股缓缓流通之势,与人体土气雍容缓和的特性也是非常接近的。所以用黄芪来补气就是很自然地事情了。
《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人体正气充足,就不会患病。从这一点来讲,只要是生病了,大部分都有正气虚的因素在内。而黄芪的这股气,比较柔和,比较清淡,温香顺畅,与小儿清纯柔和而又生机勃勃的一气尤其相似,所以《神农本草经》讲黄芪主小儿百病。尤其是一些小儿虚证疾病,黄芪确实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有一个小孩患心肌炎久而不愈,一老和尚教以黄芪五百克煎服发汗,连服三天,出了三天汗,这个孩子的心肌炎就好了。这就是正气足则邪气自去,孩子本身生发之气比较盛,得大量黄芪相助,所以效果比较显著。实际上每天用60g左右的生黄芪煎服,长期喝一段时间,对一些单纯虚证的心肌炎患儿,效果也是不错的。
黄芪的这股气比较绵软柔和,力量不是很大,所以在补虚扶正时,要想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大多需要用的量比较大。一般情况下,黄芪至少要用到二三十克以上才会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而气虚明显需要重用黄芪的时候,我们就要有韩信将兵的气魄,多多益善。张锡纯前辈善用黄芪以升举大气,创制以黄芪为主的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之证,是为知人善用者。
临床上有一些中气大虚的慢性疾病,比如内脏脱垂,慢性肠炎等,有时久治不效,可能就是因为自身气虚不能运行药力。你摸他的脉,绵软无力,属于明显的气虚,加用大量黄芪100-300g,往往可以收到扭转乾坤的效果。当然,也有个别时候,黄芪用量太多了,会引起气滞中满,岳美中老先生的经验是服陈皮即愈。因此我在大量使用黄芪时,大多会伍以小量陈皮。
黄芪温香微甘,其气清轻,主补一身之气而又偏于走表,所以又是外科治疗痈疽等皮肤病的要药,常被用来托脓生肌。痈疽等疾病,伤肌损肉,气血耗损,正气大虚,正需黄芪大补一身之气。而黄芪本身之气,类似小儿之气,天然地具有一股缓和生发之性,更有利于创面的生肌长肉。有一个女孩,不慎皮肤感染,导致全身皮下脓肿,诸药久治不效。后来有一老中医,用一味黄芪60g,每日煎服,月余渐愈。
在补气方面,有一个著名的方子——玉屏风散,也是以黄芪为主,配合白术、防风,治疗气虚自汗为主的虚证。有些身体比较虚,经常容易感冒的,一动就容易出汗的,吃上一段时间玉屏风散,体质慢慢就会好起来。动则耗气,耗气则虚,虚到气不自收,就会动则汗出,出现自汗。黄芪把一身之气补足,则一气周流如故,升降回环,不致有升无降而自汗。
所以黄芪止汗,只是用于气虚不敛导致的虚汗效果最好。有些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耗伤气血太过,术后一周内往往稍微一动就全身大汗淋漓,这是气虚自汗比较严重的情况,这时用一味黄芪120g浓煎频服,自汗的症状大多一两剂即可汗止而愈,效果非常理想。
黄芪用量足了,对于单纯的虚证,见效大多非常快。这得益于黄芪这股清轻之气相对流畅通达的特性。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说,黄芪这股气可以随着人体本身的一气周流升已而降,也就是既能升又能降,所以黄芪既可以用来升举大气下陷,治疗内脏脱垂之类疾病,又可以用来敛收一气,治疗气虚自汗等症。
黄芪虽然见效比较快,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黄芪这股气本身比较缓和,药力不猛,流通性又比较好,所以很快就散开了,药效不够持久。所以对于突发的暂时性虚证,比如动则汗出,术后自汗等,重用黄芪的效果最好。
正因为黄芪的这些特性,所以黄芪长于补虚,短于祛邪。对于一些结滞比较重的疾病,黄芪的这股流通之力就显得太弱了,根本不足以除病。尤其是气滞或者气结,需要破气流通的情况,黄芪是禁忌使用的。用上黄芪补气,只是徒然增加一气的郁滞而已。
但是有一种情况,黄芪还是可以用来祛邪的,那就是邪气本身也可以较好流通的时候。这种情况多见于气虚水肿。仲景在“水气病篇”也用黄芪来治疗水肿,正是气虚水肿的情况。在《冷庐医话》中有一个医案,某患肿胀,自顶至踵皆遍,气喘声嘶,大小便不通,先用黄芪而病缓,后更医迭进驱湿猛剂,竟至危殆。仍以前方挽回,用黄芪至数斤,肿胀全消而愈。
其实黄芪治疗汗出与治疗水肿是类似的,汗液与水湿都是可以流通的津液,气行则水行,仲景治水正是着眼于气而收效于水。用黄芪补气行气,一气恢复正常的周流,自然汗止肿消,病随气愈。古人云,黄芪无汗可以发汗,有汗可以止汗,也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种无形的邪气,气虚发热的热邪,用黄芪治疗的效果也非常好。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甘温除大热。这种气虚发热其实也算不上大热,只是大多缠绵难愈,发作有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身周流之气过于虚弱,导致升降不利,郁滞成热。用黄芪把气补足,气行通畅,自然热退病愈。《南方医话》里面记载了一个医案,一名推销员因疲于奔波,生病发热,每下午1时发热至39度,到下午3时渐退,热退则神疲汗出。以气虚发热论治,用补中益气加黄芪45克,数剂而愈。

中药配伍当中,黄芪畏防风,恶鳖甲、白鲜皮。防风柔润善于熄风,不利于黄芪的通行,故欲以黄芪通散者,不宜与防风同用。而玉屏风散中黄芪与防风同用,是取防风之敛润,而助黄芪之敛藏,相辅而相成。鳖甲长于破气,白鲜皮偏于耗气,皆足以消耗黄芪补气之功,一般也不宜同用。但气虚而病结时,亦可同用,借黄芪补益之力以为攻病之后盾,可以收到去病而不伤正的效果,临床上可以灵活斟酌。

黄芪用的是它这股和畅之气,所以临床上我多用生黄芪,一般不用炙黄芪。黄芪用蜜炙过之后,通行之力会大大减弱,而多了明显的柔润之性,就不再适合大剂量使用,因此我在临床上很少使用炙黄芪。如果感觉生黄芪偏于温燥,需要温润一点,可以少佐当归同用,比用炙黄芪更好。

最后来看一下《神农本草经》对黄芪的综述:


黄芪,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发表于 药象体会:人参

药象体会书稿陆续发布,恳请大家指正、补充、完善。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人参在《神农本草经》位列上品,是一味我们都很熟悉的大补之药。人参的“参”,本来是“薓”字。《本草纲目》解释说,人薓,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故谓之人薓。薓字从𣹰,亦浸渐之意。后来因为“薓”字写起来比较麻烦,就慢慢演变成用“参”字来代替了。


所以“薓”这个名字,是根据人参的生长特性起名的。人参根生长的过程,就跟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有点象,慢慢就浸润进土壤深层去了,因此人参的须根很细很长,而人参主补五脏的功效,也与这个浸渐长成的过程完全相似。由于人参长成之后,它的根很像人形,似乎也具有了一些人的神气,所以人参也被称作“神草”。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据史书记载,人参的寿命大约有400年,实际上我们如果能挖到参龄100年左右的野山参,就已经非常罕见了。相比而言,我们在临床上常用的园参,不过是只有几年参龄的参娃娃。


目前国内人参最主要的产地,还是东北三省的山区,主要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野生的人参,喜欢生长在寒冷和湿润的地方,所以人参经常把家安在东北山区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这里寒冷、阴暗、潮湿,土层深厚,营养丰富,正是人参最喜欢的地方。
人参植株个头不是很高,一般只能长到半米左右。成年人参的叶子是掌状复叶,一柄复叶有五枚小叶,就跟人的手掌一样,仿佛伸着五个手指头在向外招展。刚出生一年的参苗,只有一枚三出复叶,第二年才能真正长出一枚具有人参特色的五出掌状复叶。以后每长大一年,人参就会多长出一枚掌状复叶,最多可以长出6枚掌状复叶,以后就不再增加了。
人参的复叶叶柄都比较长,围绕着人参地上茎的顶部长了一圈,就像伸出了一圈手掌一样。所以对于生长年限比较短的人参,看一下有几枚掌状复叶,就知道这棵人参生长了几年了。长着6枚掌状复叶的人参,肯定至少已经生长了6-7年。如果参龄更高,我们就要通过人参的芦头来判断了。人参每生长一年,旧的地上茎都要枯萎脱落,新的地上茎就重新长出来。所以人参每年都会在地下的根茎上留下一个脱落的茎痕,就跟树木的年轮一样,这个留有茎痕的人参根茎,俗称芦头。所以芦头就成为判断人参生长年龄的最准确的依据,数数有几个茎痕,就是长了几年。
人参的掌状复叶,小叶也不是一样大的,跟人的手指头有长有短一样,也是中间的小叶最大,边上的小叶最小。所以人参确实长得跟人有一些神似之处。
人参一般生长三年之后才会开花,人参的花是聚生的伞状花序,单一地生长在地上茎的顶端,几十朵淡黄色的小花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椭球形的花序。当小花谢去,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一朵朵的小花就变成了一粒粒鲜红的扁球形浆果,挤在一起,就像人参探出了一个鲜艳的脑袋,红果绿叶互相映衬,非常漂亮,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头为诸阳之会。

挖出来的完整的人参,上面是芦头,下面就是人参的主根。长得漂亮的人参,确实跟人体是非常神似的。参肩圆润柔和,主根圆实饱满,端直而长,下段分支为侧根,对称如四肢,仿佛是一人端然而立。人参的表皮黄白细腻,须根细长柔软,又显得气定神闲,颇有修养而毫不张扬。所以一棵人参品质的好坏,看一下长得外形就可以判断出个大概。


由于人参的须根很细很长,所以要挖出一棵完整的野山参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人参

的,稍微尝一点,非常的麻辣而刺喉。如果这种粉末不小心飘到眼睛里,刺激性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半夏闻起来基本上没有什么气味,看似平和,实际上暗藏杀机。
半夏的这股辛烈之性,就具有很好的温化痰浊的作用。半夏长成的季节,正好是湿热之气比较盛的时候,半夏的生长环境,也是湿气郁结比较重的地方,半夏的形状圆圆的,也是入中土的特性。半夏都长不大,小小的,长得很结实,说明半夏对中土的湿气粘浊,天然地就有很好的固摄作用。而半夏的辛烈之性,则有很好的温化效果。所以,半夏化痰湿,是把湿浊先聚在一块,然后再加以温化。
这和生姜的效果正好相反。生姜长得比半夏大多了,虽然也是专入中土的药物,但生姜里面都是平行横贯的姜丝,疏通之气非常盛,所以生姜的辛辣之性,主要表现为辛散,这与半夏偏于收聚的作用正好相反。
因此,半夏和生姜就是一对很好的搭档,正好可以互补,从而达到很好的化痰的效果。痰浊都是湿气凝聚而成,湿气的特性就粘滞不行,所以痰浊大都很难除去。用半夏把中土的痰浊湿气收集起来,然后跟生姜一起,将湿浊温化疏散,达到祛除痰湿的目的。
小半夏汤,用的就是半夏生姜这两味药,用于治疗中焦痰湿之证。凡是中土湿盛,呕吐不欲饮水的,单纯小半夏汤,就有很好的效果。
正因为半夏与生姜的这种互补相反的特性,所以生半夏中毒,就是用大量的生姜来解救。一人误食半夏中毒,有医教以食生姜一斤而愈。
中焦属土,中焦的邪气主要就是湿气。半夏通过运化痰湿,就可以达到很好的运转中焦的效果。所以不仅恶心呕吐可以用半夏,凡是中焦湿气盛的病证,比如中焦痞满,甚至腹泻拉肚子,半夏都可以治疗。
伤寒论的三个泻心汤,治疗心下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胃蠕动差了,胃胀胃堵的意思。泻心汤里面都用到了半夏和姜,就是用半夏和姜互相配合来温化中焦的痰湿。当然,泻心汤证里面,无形的湿气更多一些,所以还用了黄连来收摄湿气,相比黄连,半夏更偏于敛固有形的湿气。
《本草衍义》里面还记载了一个半夏治疗腹泻的案例。一个男子湿气盛引起了拉肚子,晚上要不停地上厕所,有人就教他用生姜一两切碎,生半夏30枚,热汤洗去粘液,再加上大枣30枚,都放在一个瓷锅里,加水一升,慢火熬熟,就喝这个熬的汤,一会儿喝一口,一会儿喝一口,他这个拉肚子几天就好了。这就是湿气去,土气自运,腹泻自止。
半夏色白坚实,具有沉降之性,所以可以从中焦通降右路之气。但是半夏本身往下降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主要还是敛聚湿气而温化之。右路之气本自下降,中焦湿浊得化,道路通畅,自然下降。所以半夏的通降作用,更多的是因为半夏化去痰浊从而疏通了一气通降的右路。
《内经》用半夏秫米汤来治疗不寐,余国俊老师用大量半夏来治疗失眠,可谓善用半夏者。大量半夏不仅疏通了中焦的道路,半夏自身的通降之力也明显增加,一气因此得以顺利敛降,神气得以随之入藏归根,自然安眠矣。
由于生半夏药性峻烈,现在的人几乎都不敢用了,所以临床上半夏多炮制后入药。根据炮制的方法不同,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其实这些不同半夏的炮制方法大同小异,都是用白矾为主来炮制。半夏用白矾炮制之后,那股峻烈之气就几乎没有了,所以就比较平和了,当然疗效也就跟生半夏完全不同了。所以相对生半夏而言,不同的炮制过的半夏,实际上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都只是剩下了一点温燥化痰的效果而已。
炮制后的半夏,对中焦湿气不是很重的情况,用的量稍微大一些,用到十几克以上,也有一些化痰的效果。但是如果中焦痰湿很重,痰浊比较粘滞的时候,炮制过的半夏几乎没有效果,必须用生半夏。
比如夏天吃了凉东西,中焦痰湿壅盛,恶心想吐,嘴里不停地流清水,这时如果用生半夏和鲜生姜煎服,恶心呕吐立刻就可以缓解。如果用制半夏,往往见不到效果。再比如,食道肿瘤患者,大多中焦痰浊粘滞,用生半夏和鲜生姜,可以化通痰涎,改善饮食。如果用制半夏,根本没有效果。
所以对药物的炮制,我们除了考虑到安全性,也要考虑药效。对药物而言,我们用的就是它的偏性,如果把药物炮制得一点偏性都没有了,那也就不叫药物了。古人用半夏都不用白矾炮制,只是用开水多次漂洗,洗净粘滑。这样使用,即避免了半夏辛烈刺喉的弊端,又保留了半夏应有的药效,可谓一举两得。
李可老先生的经验,生半夏只要与等量的鲜生姜同用,就没有问题。余国俊老师的经验,生半夏重用时只要先煎1小时,就比较安全了。我在临床上常常是少量生半夏(10克以内)与大量鲜生姜(30克以上)同用,不用先煎,对于中焦湿盛的情况,效果很好。
中药十八反里面,半夏反乌头,所以临床上一般半夏不能与乌头附子之类的药同用。这种使用禁忌,对生半夏、生乌头而言,是非常必要的。生半夏偏于敛聚,生乌头偏于通破,两者药性都很峻猛,或者说都很倔强,一旦同用,谁也不让谁,人体的一气是散也不行,聚也不行,就被这两个药拉扯在那里动不了了。一气一旦不能正常地周流,危险随即而来。所以中药十八反是有它的道理在其中的。
但是现在临床上,我们也常常可以见到,半夏与附子或乌头同用没有问题的报道。这是因为,现在的半夏与附子,都炮制得几乎没有药性了,药性都没了,哪里还有什么反不反呢?
所以生半夏与生乌头或生附子,还是尽量不要一起用。如果一定要同用,那就要学习一下张仲景的做法。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的赤丸中,半夏与乌头是同用的。原文如下:
茯苓四两,乌头二两(炮),半夏四两(洗),细辛一两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张仲景在半夏与乌头同用的时候,半夏是生的,但乌头是炮过的,就是用火烤到裂开的制乌头,与今天的制法不一样。乌头炮制后,药性就比较温和,不再那么霸道了,再加上还有细辛从中疏通,所以就不至于跟半夏纠结在一起。而且整个药方是做丸药服用,每次只服用麻子那么大3小丸。麻子还没有半个麦粒大,所以这个药物的用量是限制得很严格的,不能多。
这说明张仲景对半夏与乌头之间的相互牵制还是很清楚的,但他巧妙地搭配二者的比例,并辅以他药,使一山难容之二虎,都能听候他的调遣来治病愈疾,用很少的药量物,就能把寒气厥逆这样的重证治好。这对我们临床如何正确认识十八反理论,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十八反理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有人可能会问,半夏跟生姜的作用几乎也是相对的,为什么不仅可以同用,而且还要用生姜来解半夏中毒呢?
如果我们尝一点生半夏或生乌头,都会有明显口麻的感觉,而我们吃生姜只会感到辣得出汗,不会觉得麻。麻是一种什么感觉呢?麻就是局部气血不通的症状,是一气在局部的郁滞。生半夏与生乌头的药性都很峻烈,它们一旦入口,就完全控制了局部的一气周流。人体正常的一气周流在它们的控制范围内几乎没有了自由的流通,就好比跟大本营脱节了一样,所以人就会感觉到麻木。在生乌头的控制下,一气偏于破结而疏通,在生半夏的控制下,一气偏于凝聚而温化。所以乌头中毒时要用黑小豆这类收敛的药物来解毒,而半夏中毒时要用生姜这种通散的药物来解毒。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神农本草经》对半夏的描述:
半夏,味辛,平。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这些主治或症状,都与痰湿有关。伤寒寒热大多伴有中焦不运,中焦痰湿壅滞较重时就可以加上半夏。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有现成的示范。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心下坚就是痰饮停聚于中焦,相当于《伤寒论》里面小陷胸汤的症状,小陷胸汤用的是黄连、半夏、瓜蒌。
中焦痰化气行,右路自降,自然可以下气。
治疗喉咽肿痛,是半夏敛聚温化局部痰湿之功。生半夏汁可以用来治疗外科肿痛,也是一样的道理。
头眩,胸胀,咳逆,这都是痰浊壅滞,上焦气逆之证,半夏化痰降气,釜底抽薪,其症自愈。
肠鸣是湿盛而鸣,严重的会引起腹泻,半夏治腹泻的案例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
中焦痰湿壅盛时,一气不得潜降,很多人就会失眠或多汗。《本经》言半夏止汗,则半夏治疗失眠之功可以类推。
我们这里讨论的半夏,也叫旱半夏。临床上还有一种水半夏,功效跟半夏是类似的。为什么一个叫旱半夏,一个叫水半夏呢?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水半夏主要生长在南方低洼的湿地,也就是水比较多的地方,广西的产量比较大。旱半夏全国各地都有,四川产量最大。
这两种半夏有什么区别呢?从块茎外形上来分,半夏是比较圆的,类球形,水半夏长得比较长一些,是椭圆形或者圆锥形。块茎的顶部中央都有茎痕,半夏的茎痕是凹陷的,水半夏的茎痕是凸出的。这是两者比较明显的区别。
由于半夏比较贵,而水半夏很便宜,所以就有人用水半夏来冒充半夏入药。如果是整个的半夏,我们还比较好区分,如果是切片又炮制过的半夏饮片,肉眼就比较难分辨了。
那么这两种半夏有什么区别呢?单纯从性味上来讲,生水半夏与生旱半夏的口感是近似的,都是辛辣刺喉,水半夏甚至更冲一些。但是从其块茎形态来看,旱半夏更偏于敛降,而水半夏更偏于通散。所以化痰的效果,水半夏更强一些,而止呕的效果,旱半夏更好。
目前临床上用的半夏大多都是制半夏,用白矾炮制过后,不管是旱半夏还是水半夏,原先的功效几乎都荡然无存,都是只剩下了一点温燥化痰之力,临床上实际用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只要是炮制过的半夏,旱半夏与水半夏实际上可以通用,效果也差不多。
这篇是根尘不偶老师自己写的。
根尘不偶老师讲药象体会:麦冬、滑石、石膏
大家晚上好,能听见声音吗?声音听的怎么样,还可以是吧,能听清楚,啊没关系我自己也录着音,万一中间要是不好的话大家还可以听录音。
今天呢接着以前的药象往下讲,讲右路金气这一部分的药物,最近这段时间,有一些朋友跟我聊天的时候,提了一些问题就是关于药物的四气五味啊的一些问题,我发现可能我以前啊给大家讲的还不够清楚,有些问题呢可能说还不够透彻,可能会导致一些朋友会有一些误解。今天咱们结合流感,把中药的四气五味简单的再给大家串一下。这样的话大家对药物的气味对他的功用可能理解的会更透彻一些,这样有利于我们对每一个具体的药物的理解。
首先,咱们一直讲的一气周流,很多朋友认为是不是一气周流我必须要用上左路升的药和右路降的药他才动起来呢?我要不用药是不是他就动起来了呢?观点是不对的,咱们人体一气周流啊他能够左升右降他能够流通起来,这本身是人一气的本性,中医讲天人合一,那天道他也是一气周流的一个形式,内经不是讲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他也是升降周流是一体的。我最近还看了一个,据说是比较前沿的一个理论,好像是一个漩涡场理论,就是说整个宇宙,所有的星体他运动也是按椭圆形或者圆形的轨道在运转,他认为整个宇宙空间就存在这么一种环形的场,就像有这么一股力量,使各种各样的星体都沿着一个圆形的轨道来运动。而这种让星体沿着圆形轨道运动这股力量是看不到的,看不见他是一个无形的场但是他的能量非常大,认为这种运动模式是宇宙的一种根本的运动模式,而不是我们以前讲的引力场互相吸引,他认为以前说法不太对。这是这么一个新的观念。那么观念跟我们讲的一气周流是很相似,所以现代科学也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一气周流的理解,所以我们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讲呢,人体的一气周流他是自己的一个本性,他自然的就能够升上去,自然的能够降下来,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一个状态,就像夏天热到头了自然变到秋天,没有人把太阳拽一下,他自然就慢慢离我们远去,这就是天道如此。所以人身一气是顺应天道的,正常情况下顺应天道自己就可以升降周流无发无端,这是一个正常的状态,所以我们用药呢,并不是说用药物去控制一气周流,而是说用药来引导一气周流或者说帮助一气周流帮助他恢复正常的状态。药物是不可能改变一气周流本身的运转趋势。你比如说左路就是往上升的,右路就是往下降的,你用上药物把反过来,左路往下降右路往上升,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是像道家练自己去练气练神仙,一气逆转,或许有可能,我本人对没有研究,不知道具体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至少从药物层次上讲呢,我感觉药物是不可能逆转一气周流的态势的,他左升右降的态势是固定的改变不了的。生病的时候就是一起周流他就是运转的不通畅了啊,瘀滞了,我们用药物只是帮助他恢复而已,并不是说一气没有我的帮助他就不会走了,他不是这样的。所以跟大家在强调一下,这是强调一气周流为本,药物治疗只是一个辅助,这是这么一个问题。
四气五味的问题,内经里面讲的四气五味,四气就是寒、热、温、凉,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我在这里呢,寒、热、温、凉不去讲,只讲一下药物我们平常讲的气,药是平常讲的气味闻着的气味还有尝的味道,是这两个意思。有的药闻着很香有的药,尝着很苦,有不同的感觉。内经里面也讲气味上有气厚的,有气薄的,味厚的,味薄的,有各种不同的阴阳属性,提出来一些阴阳这方面的归纳。那我个人对气味,就是药物闻着嗅觉上气味,还有尝着的味道,这两方面我个人的理解,他仍然是药物一气的不同的表现。如果药物本身这股气他是偏于宣散的,可以飘散出来,我们就能闻到一个味,闻到一个气味就是一个比较轻,能够闻到比较轻轻飘散的这股气。相反呢有些药闻得时候没什么味,但是尝的时候尝的味道比较浓厚,那我个人认为他是药物的一气敛藏收聚的比较好,他都藏在里面了,不会飘散出来,你只有吃到嘴里尝一尝才能感觉到他有个什么味。那么有一些药物比较有代表性,你比方说白术药,你要是没打碎的话他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味,你要尝一尝的话他味非常的清香,很冲的一个味,而且味还能飘出来,打碎之后才能飘出来。有一些药不要打碎,像薄荷,新鲜的薄荷你老远就能闻到很清凉、很清淡或者说很清香吧,就是那个薄荷味,老远就能够闻到。相反你像麻黄,有时候你直接闻得话,好像没有什么味,麻黄一旦煎出来那个味很浓的,一般的人可能很不习惯麻黄味,你看药物由于一气他本身或者收藏或者偏于发散,他自己本身状态不同导致自己本身气味的不同。
也有些人讲说中药靠什么来治病呢,就是靠药本身的气味和味道,一个药什么气就是闻着什么气味,尝着什么味他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有些老大夫呢他就是专门靠尝药,尝一尝药他就知道药质量怎么样,他适合治哪个病,这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呢不管是闻着气味也好,还是尝在嘴里的味道也好,尽管气味偏于阳味道偏于阴,他们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象,明象就是我们可以感觉的一种象,那么象呢跟五味之气相比他就是属于一个,相对来说属于有形的层次,无形之气肯定是无形的,所以我们要在有形象的基础上呢去理解他背后所蕴藏的这股气,我们用药呢最主要的是这股药气。那么为什么不同的药有不同的气味,药的气味反映来药的这股气他的相对固定相对是时,具体自己一个特定的作用层次。他治病作用在人体的一气的层面上,他是作用在哪个层次上,作用在哪一个阶段上,他有一个经位,那么经位呢由什么来决定呢,就由药物本身的闻着的气味包括药物长的形态,由这些因素来确定,这些因素确定药物本身的这股气作用于人体的一个准确的位置,就是经位吗!关于药物后世有很多归经,什么药归哪个经,那么呢不能说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个人感觉呢这种机械的归经不利于我们灵活的掌握药物的临床应用。我在临床上呢对于药物的气味啊闻着的气味,还有尝着的味道,有时候我也不会区分的过于仔细,因为他是都药物一气的不同反映。
我记得以前有一个网友,在网上好像说过我把气味给搞混了,然而我们刚开始学的时候,就要分开学,要分的清楚一些,他还是不同的,慢慢你对药物熟悉了,有时候不用分的那么清,你就直接你就通过气味来把握药物的背后这股气。从气的角度来用药效果就会更好了,这就是说咱们对药物的把握呢,最终你要回到一气上去,回到无形之气,从无形之气,来掌握药物的最终的功效作用的特点,作用的经位,那么这样就更灵活,咱就不会拘泥于药气属阳、味属阴,像推论的话用药就比较机械了,有失灵活性。所以我个人呢对药物的气味呢通常就是在熟悉的基础上融和为一体了,就不会细分,因为他背后这股气肯定是统一的,一个药物他气是浑然一体的,不可能分裂开来的。这是对药物来讲,我们不要对药物的气味,把我们搞的太机械,还是要把握背后这股气是怎么回事。
然后呢,再来讲一些药物是用来治病的,咱们在临床症状对我们判断疾病,怎么去判断。那么呢就结合甲型流感来讲,这次甲型流感呢,最主要一个特点就是发热,发烧干咳全身酸痛,发烧时反复发作不容易退烧,是这么一个特点所以很多人一看是发热了,就想你是阳明不降,表气不开呢,太阳不开呢,很多人就会习惯这么去判断。尤其是主张方症对应的一些老前辈,搞伤寒的这些老师,对于发烧,尤其伤寒方面的发烧,还是分的比较细,六经从六经的角度来分别论述,各种情况都很多。以前我记得大千老师给我们讲课的时候,我看他讲稿,很早以前就讲过问题了,他说寒热,什么是寒什么是热啊,热就是一起瘀滞,气瘀化火,寒呢有可能呢相对于来说阳气不足,阳气不足以温煦最后产生寒象。所以寒呢还是他本身不同的状态,表现出的一些症状,他的背后还是一气的问题,不是寒热本身的问题。所以说症状尤其是寒热问题,他仍然是一个像是一个病象,还是名相问题他不是根本哪个问题。所以我们对病情的分析判断就不要完全被症状牵着鼻子走。我在临床上有时候患者说的症状,我是只是做一个参考,有时候甚至不做一个参考的依据,因为症状他和背后引起症状的病机不见得是完全统一的。因为引起甲型流感发烧又要从一气的角度去理解,不要单独去分析它是哪一方面的,表热里热,我觉得单方面去分析有点割裂一气周流的含义。你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凡是发热必然是瘀滞了,一气如果没有瘀滞的话,不可能发热的,你包括肾阳虚,阳气欲脱的发热,他也是瘀滞,也是阳气脱散于外,不能及时散出去,凝滞在体表的一种瘀滞,他也是一种瘀滞,所以所有的发热必然是气瘀,那么气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在网上发的那个帖子,讨论甲型流感的那个帖子,可能大多数朋友也看过。因为我这边没有患者,只是根据大家在网上讨论的一些症状,还有我对整个一年天气的体会啊,我估计的是什么原因,那我是咱们估计的呢?你看今年天气啊一直不太正常,夏天应该热的时候一直热不起来,好像老是感觉气温偏低一些,就好比春天一直延续延续,到夏天很热的时候一下子天气就热起来了。然后到了秋天天该凉了该冷了,一直冷不下来,一直到了最近一团冷空气,才冷了下来,冷空气一过好像又有点回升,又有一点暖和了,该热的时候不热该冷的时候不冷,这么一种情况下,天道的一气周流正常的话,他会逐渐的热起来,会逐渐的凉下来,相对来说比较均匀,相对来说整个的一年之气,流通得比较通畅。而今年气候呢,一气整个流通的很不通畅的感觉,热的时候他也起不来,气升不上来,该凉的时候他气也凉不下来,气想降也降不下来,整个一气的感觉像是瘀滞在这里了。
那么今年是土运之年,那么土气呢他的邪气主要是湿气,土生湿也,所以湿气是比较粘滞的一个邪气,很容易引起一气的瘀滞不畅啊,很容易引起这种情况,所以你看大的运气,跟整个的气候是对应的比较好,而且今年如果在乡下,有些朋友可能能感觉的到,庄稼啊植物啊生长的都不是很好。有些甚至莫名其妙的死掉了,这都是气机不流畅,湿气瘀滞引起的。所以甲型流感病毒呢他本身啊,所有的瘟疫之气,中医来讲它肯定是一股浊气,不可能是清气,那么这股浊气呢,他在今年盛行,肯定也有今年整个天气之气的一些特点。就是湿气比较粘滞,升降都不太通畅,有这些特点。
所以我们看到甲型流感患者,他一旦生病之后啊,气淤引起发烧,浑身的湿浊之气比较盛,引起全身酸痛。中医来讲,湿气瘀滞会引起的症状,有的是全身比较沉,有的容易睡觉、瞌睡,头不清楚,有的可能全身酸痛。因为我没有见具体的病人,所以我一直都搞不清楚,全身酸痛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后来有几个朋友,用猪苓汤为主来治疗甲流,效果非常好,退烧也很快,症状改善的也非常明显,大概有两三个朋友吧都说了这儿类似的病例,我就突然的恍然大悟,全身的酸痛啊,肯定是全身的湿气引起的。湿气单纯用麻黄这样行气的药不容易除去,一定要单独加上除湿气的药,因此我就给大家出了一个参考的组方,针对甲流的发烧,就是麻杏石甘汤和猪苓汤的合方。麻杏石甘汤他就是流通气机啊,麻黄升、杏仁降,石膏也是降,把气机给他流通开,这一气走不动了啊,他动不了啊,要帮他转起来。同时呢用猪苓汤把全身水湿,瘀滞的这股湿气给他流通出去。猪苓汤里面君药就是猪苓、滑石,还有阿胶这几个是比较主要的。因为猪苓药是野生的,药比较少,大城市的可能还比较有保障,小一点的城市,很多因为猪苓啊往往可能是,有的可能是假冒的,也有的可能是处理过的,有的可能加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猪苓的效果就比较差了,甚至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我没敢在方子里用上猪苓,用薏米代替了一下。如果大家确信能够买到好的猪苓,可以用猪苓代,替我给出的参考方里面的薏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我们实际上给出的参考方,最核心的药物说起来就两味,就是麻黄和滑石,麻黄流通气机,滑石流通水湿,因为病只对发烧啊反反复复老是不容易退,就是因为湿气没有去净。滑石流通水湿,是非常好的一个药。后面我们还会专门讲。
那么现在再把麻杏石甘汤说两句。有人说甲型流感外面也没有受寒,里面也没有阳明高热,你用麻杏石甘汤有什么依据啊?讲问题呢,其实又回到刚才我说药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是从症状上来应用方子,还是从一气周流角度来应用方子,他层次是不一样的。如果从症状上来讲,他的症状就是外有表寒内有高热,既有表气不开,又有阳明不降,是这么一种情况。但是实际上呢,我们从一气周流的角度上来讲,麻黄是升达一气的,杏仁石膏是敛降疏通一气的,方子实际上就是把一气周流,左升右降的转动起来。层次作用的部位偏于上焦,偏于表气,从温病来讲它偏于气,是从无形之气的角度,来运转流通一气的方子。而甲型流感他确实有一些症状你看,咳嗽尽管是干咳他也是肺气不利啊,发烧,午后加重或者午后开始发烧,阳明不降。所以我们用麻杏石甘汤呢,跟升降宣通跟气机是吻合的,但是跟症状可能不是吻合的很好。所以这就提示我们,用药用方的时候,如果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考虑,可能是更灵活,我们用起来就更得心应手。当然我不是说照着伤寒论的用法来用就错了,不是意思。伤寒论用好了也是其效立竿见影也可以是效如桴鼓,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而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认识了也不见得都对,就是跟大家交流。
那么甲型流感呢,他我们普遍的感应,虽然来势汹汹,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温和的,特别重的病例相对来说比较少,不像非典那么可怕。所以我就想,甲型流感如果从经络脏腑的层次来定位的话,他可能还是在经症,还有腑症,经腑两症这两个层次上。经气便于流通,六腑以通降为合,六腑是满而不能藏,六腑他还是可以流通的,跟脏不一样,病变的部位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便于流通的部位,所以病情相对来说就比较缓和一点,如果是非典呢的话,我估计病情那么厉害的话,有可能是属于入脏了,入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病比较深了。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了,所以病情情况一旦入脏的话,疏通起来就比较难了,所以病情就比较重一些。
为什么我们甲流用滑石药呢,因为他的流通水湿,水湿还是接近于有形之邪和无形之气之间的这么一个东西。你说他有形吧他也看不见,你说他无形吧他还不是那无形之气的瘀滞。那么时候呢用滑石来流通最好,如果以后天气进一步转变,变得越来越冷,那么体内的水湿之气,有没有可能慢慢变成那个有形痰浊,也有可能。假如疫情过不去的话,那个时候呢你在用滑石,效果可能就不好了。那就用竹茹。我跟大家讲过竹茹化痰治疗流感啊,效果很好,就是道理。当然主体的原因,还是今年运气,还有今年甲型流感病毒他本身的特点,他是在更多在水湿的浊邪之气瘀滞这么一个特点。导致甲型流感病的为病特点。所以治疗甲型流感呢,我们就可以一气瘀滞和水湿停留、湿气停滞,从这些角度去去治疗。网上伤寒论版的一个版主,给出来用小柴胡和防风通圣结合,效果也很好。防风通圣丸里面一个重要的药也是滑石,他也是流通水湿的,小柴胡流通气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子。在没有高热的情况下早期用组合,因为是成药,比较方便,效果也很好,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如果大家身边的朋友啊有感冒,那么咱们讲的这些东西呢,咱们讲的这些方子呢大家可以试着用一下,我觉得相对比较稳妥的一个方子,至少应该大的方向不会偏的太大,不一定对每一个人都适用,我想对大部分人相对来说会有一个效果。这是咱们开头呢讲了,前面我认为存在的一些问题,顺便说了一下甲型流感,下面呢咱们就专门讲我们药象的药物。
先讲石膏。石膏呢,咱们临床上经常用的,主要就是生石膏。我在临床上主要是用生石膏。高山已经把石膏的图片发上来了。石膏的图片照的还比较漂亮。生石膏的主要成分啊主要是含水硫酸钙,是硫酸钙的晶体,漂亮的石膏接近于完全透明,长长的那个纹理也很细直直的一条一条的,有的比较长的就跟很长一块笔直,整体通透,晶莹通透,给人的感觉就像整体以大束光纤,确实给人的感觉很干净很通透的感觉。煅石膏呢,因为煅过之后呢失水了,所以这种通透性就差得多,那么临床上我们用石膏呢,主要是用生石膏,我们以生石膏为主来讲。
石膏这味药呢你去闻下也没有味,尝着也没有什么味,那么他溶解度也很差,加热的话他也溶解不了多少,所以药他能起作用,完全在于它本身这股气,这股通透潜降得这股气,通达而潜降。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朋友啊问我,说麻黄是不是散寒发汗用的,我说不是啊,石膏是不是退热的,我说不是啊,那这是干啥的,我说这两个药都是流通一气的,都是疏通气机的,只不过疏通的方向不一样,麻黄向上,石膏向下。所以我们对药物的理解,要尽可能的从一气周流的角度去理解,这样我们对药的运用上会灵活很多。石膏药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本身的结构,丝丝屡屡笔直,气势就出来了,你图片还不是经典型的图像,典型的图片就是非常的直,一排一排一缕缕的那种感觉,而且石膏也比较沉啊,所以他通降他这股流通之气啊,他是往下的而不是往上的,因为气势无形的,你煎药用生石膏,你用10克生石膏他就有10克的流通潜降之气,你用100克的药就有100克石膏产生的气,你用上500克那就是500克石膏产生的气,这种气的作用他随着药物用的剂量的不同他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你要是从溶解度上从这方面来研究生石膏的话,那可能研究不出什么名堂出来,都一样,一克和一斤可能都差不多,对于石膏来讲它这股气体现在结构上。生石膏有这种结构,煅石膏就没有这种结构了,尤其那种打成粉的,不会有任何效果的。你看石膏药最著名的方子就是白虎汤啊,就一定药用生石膏啊,东青龙西白虎嘛,东边升西边降,就是用石膏往下降一气周流啊降下来,由于石膏气比较清透你看没有什么味,非常清的一股气,所以他主要用于无形之气瘀滞不能下降,这是典型的阳明之气不降,阳明高热,所以张仲景的白虎汤啊,石膏知母粳米甘草,那么方子非常好的一个方子,石膏就是用的恰到好处,用石膏这股无形之气来引导流通敛降,阳明不降得这股经气,也是一股无形之气,就是降不下来了,我就是石膏来引导降下来。
所以石膏凡是碰到阳明经不降引起的高热可以放胆去用,用少了肯定不行的没有效。你加个100克200克300克效果会很好的,用上10克20克可能没有多大的用,效果不太好。有些比较有经验的老先生,看准了石膏的机理,生石膏一斤那就效果比我们用10克20克那效果完全不一样的。你看我们一气周流啊,他左路升发,木气升发升上去是心火之气,就是阳气最盛的时候,盛极而衰啊,实际上不是盛极而衰,是盛极而降,升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降下来,需要拐弯了,回头了,所以在由升转降得过程,在转变的过程当中,这股气很清透的,一股清透之气啊,他没有任何有形的瘀滞,所以时候呢你适合用,如果降不下来那就是和用石膏这种药,又比较清透有比较沉重潜降,有特点的给他往下引导,就符合了阳气最开始要往下降得特点。所以你的右路一旦有有形实邪的话,你单纯用石膏他气是降不下来的,所以咱们用石膏来降阳明之气来治疗阳明高热有一个前提就是右路没有明显的有形实邪,没有痰浊啊,没有大便不通啊,没有这些问题,时候用石膏,往下一引导一敛降,阳明之气一下子就降下来了,见效很快。
那么有人说石膏用多了会伤胃,说石膏性大凉,寒性很重不敢用多了,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神农本草经的描述是微寒,微寒就接近于性平的啊,哪来的寒胃一说呢。张锡纯善用石膏,他甚至认为石膏可以打成末吞服都可以,我看余国俊老师他的书里面,他讲治疗突然四肢不会动了,也没有什么脑中风之类的,他认为是中焦胃气不能宣散通达四肢,四肢禀气于胃嘛,土气不能中达啊,他就用了一个方子,干姜和石膏,来蕴满中焦,把中焦之气运转开来,干姜是升散石膏呢是敛降,把中气转起来,效果很好,如果石膏伤胃很厉害的他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图片就好多了石膏给人的感觉整齐划一,这股气啊,这其中的一丝石膏啊他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么多石膏他的力量就大了。所以我们用石膏呢,主要是用了石膏这股非常清透的敛降之势,那么他就由往下走疏通一气的力量,而且药相对来说是比较平和的,你只要确实是阳明之气不降引起的发烧甚至是不发烧,如果你确认单纯的是阳明经气不降,你就可以用石膏,石膏可以大量的用,药是比较平和的,可以适当的加一些甘草啊,干姜啊,把中焦啊稍微温一下,或者用上一点比较甘润的药,像白虎汤里面为什么用粳米,也是意思,把中焦护一下,总体来说药还是平和的药,但是呢尽管药是平和的,他疏通的力量确实很明显,下面这张图片就更好了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石膏的这股疏通之气,一个药物的外形必然跟他内在的这股气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这股气,他不可能体现这么一种外形的,天然的这种药物他气跟整个天道,天地一气都是相通的,不会无缘无故长出这么一个形状,那么这是主要跟大家谈了石膏药,那么石膏药呢比较平和,疏通敛降的力量很好用于治疗右路一气不能很好的通降,在右路没有明显的有形邪气的时候,效果非常好,他的xx什么时候用都跟大家讲清楚,那么你要判断有没有明显的邪气,比较好判断右路呢主要是肠胃这一块,你就看他舌苔就可以了,舌苔相对比较干净就问题不大,舌苔看着比较浊的,比较黏浊相比就是右路不是很通畅,就相应的提到有形的邪气的药物,或者化啖啊或者通腑啊,酌情处理。那么石膏药呢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药用好了可以治大病,那么石膏我们就讲这么多。
那么下边顺便说一下滑石,因为我们刚才也讲甲型流感啊讲了一些我们主要用的滑石来利湿,所以顺便也就讲一下,也是石头,滑石呢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滑石粉啊,你看运动会上的运动员,单杠双杠的运动员比赛运动前啊手上都要沾一点滑石粉,润滑啊,然后再上去,所以石头你看,他像滑石不管名副其实,而且他蕴发的效果很不一般啊,非常好。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摸过滑石,我们那时候在实习的时候也可以上手术,在手术室你要带手套的话,手套里面都有滑石粉的,比较好带的,这是滑石的图片,矿物,石头都是有硬度,从矿物学呢我也不太懂从网上看到的,他们分出了好多等级,其中用不同的矿物来代表不同的硬度,其中之一的最软的一个等级就是滑石,滑石代表矿物最软的一个级别,你滑石拿过来像粉笔一样直接可以写字,用指甲可以在上面划出痕迹来。非常软,滑石如果打成粉的话,咱们看到的是滑石的晶体,打成粉的话你摸着非常的滑利,大家没有体会的可以到药店里找一点滑石,要一点摸摸试试,非常的光滑,磨得越细光滑度越好,摸着很舒服的那种感觉,滑石的主要成分是含水的硅酸镁,我记得好像是硅酸镁啊,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那么滑石跟石膏呢如果我们单从整块的石头来看,感觉滑石好像是没有石膏那股流通之气,他经气看起来没有明显的纹理,但是呢石膏啊即便把他打成粉,他也是很硬的,很扎手的一种石头粉,而滑石呢,一旦打成粉是非常滑利,非常的细腻而光滑,那么这两个药,这两个石头的本性是完全的不一样,就相对滑石,他结晶体,他本身蕴含的这股气也是非常滑利的,一个药物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他本身就有内在的气在里面,就像看一个人一样,看人起色很好,他就有本身这股气在那,就是意思。所以滑石这股流通之气啊非常光滑非常非常好完美的一股流通之气,所以神农本草经在描述滑石的功效的时候,特点用了一个字叫什么叫荡,神农本草经这么讲,说滑石呢,荡胃中积聚寒热,荡就是荡秋千的荡,我们再看一些名医录里面,他对滑石的描述是通九窍六腑精液,他没有说五脏说六腑,六腑是可以疏通的五脏就不好疏通,九窍呢也是气往外出入的地方,那么滑石可以把人身的九窍六腑精液都可以疏通,说明滑石的疏通流通的效果很好啊,而且他流通的效果本身是利用跌荡的荡来描述的,那么整个神农本草经里面,用到荡字的药就有三味药,一个是巴豆,荡涤五脏六腑,还有一个是大黄荡涤肠胃,滑石是荡胃中寒热,那么荡,荡秋千幅度挺大啊,荡字说明气药物流通之气力度比较大,流通的强度比较强一些,流通的比较好,那么巴豆和大黄他荡主要用于有形的邪气,然后我们都知道大黄通便,八岁的小孩吃多了,发烧不拉大便,小孩吃点肥儿丸,就是巴豆霜做的肥儿丸,吃上几粒马上就拉肚子了,烧就退了,很快。所以这两个药呢,主要是用于有形水湿的排除,比较大,而滑石呢主要用于无形湿气,或者说是无形之气和有形之邪之间的一个状态,而算不算有形,而也不是完全无形,主要针对湿气,身体湿气可以用滑石,来涤荡通利排除效果很好,那么对于滑石我们比较多的,大家比较熟悉的六一散,夏天中暑了,用六一散,滑石六钱甘草一钱,又合一个水的数啊,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来流通水湿,都是运湿的。所以很多人呢就感觉滑石比较清凉,好像也不太敢用,实际上滑石这味药呢,本经讲它是性寒地,我个人感觉呢不是大寒,能说偏寒,他不像大黄那样直接给你药一入口就有一股寒凉之气有那种感觉,他寒气为什么本经讲它是性寒,这是因为滑石本身流通水湿的效果比较明显,治疗温病的医家有一句话啊,说阳邪,不在温而在一小便,你看小便水湿一流通小便通利了,阳气跟着就流通开来就通畅了,小便呢流通必然要消耗阳气啊,小便不会自己出去,他要消耗阳气,滑石流通的效果越强,效果越好,他肯定消耗的阳气越大越多,是这样引起的阳气的耗,会导致体内的xx,是意思,并不是说药本身很寒凉的,一进去马上就引起体内的阳气的受损不是意思。而是本身我理解滑石本身没有什么寒热可言,任何一个药他的寒热都应该表现在流通之后的效果上,那么滑石药呢,正因为他本身流通水湿的效果非常好,所以呢他经常被用来治疗湿气瘀滞引起的发烧啊、小便不利啊,效果都很好但是滑石毕竟是一个石头啊,他从气角度来讲是偏于往下走,所以说滑石不是,他流通的效果一般不会引起发汗,主要是利小便,那么滑石的这股流通水湿啊引起的这股寒像,我们怎么去避免,一种情况呢你要用在合适的情况,你比如说像甲型流感啊,或者夏天中暑发热情况,本身是阳气瘀滞在内,被湿邪堵住了道路,湿邪瘀滞,导致一气周流的道路不通畅,阳气都瘀在里面了,阳气本身就有点偏多了,时候用滑石来流通呢正好把多余的阳热之气跟着泄出去,这样的话就不会引起明显的伤阳,就不会有弊端啊,那么相反呢如果本身人体啊患病之后啊,虽然也是湿气瘀滞,但是他气呢,流通的效用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你像甲型流感吧他就是这种情况,本身啊他气就比较瘀滞,气本身就走不动,又加上了湿气的瘀滞,如果咱们不用麻黄只用滑石的话效果不会太好,那为什么呢,滑石本身虽然是流通性很好,但是他也要顺着阳气流通的方向来走,他不像石膏那样,石膏他本身它就有一股气势,他本身就能往下走,本身就带着那股气势他自己都可以走,石膏可以带着一气走,而滑石呢只能跟着一气走,他没有带着的作用,他就像一个润滑剂一样,你要往哪走我就跟着你,我可以让你走的更通畅,所以滑石呢如果本身一气瘀滞的比较明显,你单纯用滑石也起不到利湿的很好的效果,一定要加上流通气的药,所以你用上小柴胡汤,用上麻杏石甘汤把一气周流起来。那么时候呢滑石也跟着转起来了,就是顺便可以把里面的湿气流通出去了,湿气就可以流通出去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刚才讲的那个方子要用麻杏石甘汤和猪苓汤,就是跟滑石配合起来就是意思,所以用药呢大家都要来理解,都用从气的层次来理解来运用。这样就会比较灵活,那么滑石呢一旦打成末了,石膏呢我们知道要打碎,滑石呢一定要研成末,越细越好,研的越细滑利之气可能越流畅。有人说滑石包煎和直接冲服效果有什么区别,因为滑石主要成分是硅酸镁,你吃了它也不吸收,你就直接吃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滑石包煎就是不吃他滑利之气他也能出来,也有效果,我个人感觉可能冲服更好,你看六一散本身就是冲服的。这是给大家顺带讲一下滑石,其实他对于人体湿浊之气,他的流通效果很好。那么我们讲猪苓汤里面他原方里面呢,他是用到茯苓和泽泻来流通。茯苓和泽泻本身有一定的流通之力,可以把滑石带动起来。用上阿胶呢,猪苓汤里面用上阿胶主要是算是滑石流通过度,伤了津液,相对是一个滋阴的这么一个药。所以我们在甲型流感方子里,也配了少量的阿胶,没有用的太多,阿胶药具有粘腻,用多了之后呢不利于湿气的排除,没有用的太多,那么这是顺带给大家讲了一下滑石。
接下来我们讲最后一个药麦冬。麦冬药呢他是百合科的一个药物,高天把麦冬的图片发上来了,麦冬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见过长的麦冬,麦冬长的叶子跟韭菜差不多,他的叶子是长长的,薄薄的给人以一种很通畅的感觉,很柔顺很通畅,那就开一串紫色的花也很好看,那麦冬主要用的是根啊,那他根呢,大家如果仔细看药啊,他两头都有根,你看麦冬主要是新鲜的麦冬就能看到麦冬的中间一部分鼓起来,有点甚至两个麦冬长在一块,连着长着两个小棒槌一样,连着长着两个麦冬。那么麦冬药呢,跟他长的形状,跟他的长势都是有关系的。首先从麦冬的叶子上来讲,植物长的很流畅、比较比较柔和,麦冬本身就具有这股比较流畅的流通之气,麦冬呢本身是根,他长在地下,偏于滋润,所以他是一个偏阴的药,偏于走里,入脏腑,所以有些老中医讲麦冬可以破心腹结气。就是说他主心腹结气,就是肚子里面气郁结住了,麦冬可以给你流通开。麦冬没有什么味,明显的气味没有。这是发了一个麦冬的植物的照片,很漂亮。你尝一尝麦冬主要是一股甜味,比较甜,咬着很脆,你看气给你很清透的感觉啊。不像地黄一咬牙都粘住,麦冬很脆。所以我们讲右路往下降得这股气,就是阳气往下降藏起来,然后转变成由阳转阴的这么一个过程,在降得过程当中啊,刚开始都还是属于偏于阳气的阶段,气都是偏于清透。所以阳明之气刚开始降得时候啊,适合帮助他降的药气都是比较清透的,纯粹从气的程度来讲石膏是最开始的一个药,再下来,慢慢的气他敛降得气有点形质了,由无形慢慢变成有点形质了,达到麦冬的状态上去了。你就理解一气右路一气往下降得过程,由石膏的状态慢慢改变成麦冬的状态。麦冬呢比较清透,但是也又比较滋润,也是流通。有人问麦冬去不去芯的问题,我个人的感觉麦冬这股气流通之气跟麦冬芯的走向是分不开的,麦冬里的芯是很通畅很直的一种,通透从这头看到那头,他整个麦冬啊他本身这股气他跟着芯方向走,所以麦冬为什么有疏通的也是原因。但是本身芯呢他是木质,比较结实,所以去掉可能更好一些,因为长的比较结实呢,收敛比较紧比较重,尽管也有疏通的作用,但是跟麦冬这股比较润的气不太一样。不去问题也不大,去掉了更好。
对于麦冬呢,用的比较多的,主要是生脉饮方子,里面用的比较多,包括参芪麦味汤啊,也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使用。那么我们用麦冬呢,主要是用他这股主要一个是流通,再一个是滋润。右路这股气往下降,一定是由无形到有形,所以他需要润降,需要一个就像下一场小雨一样,需要一些比较滋润的东西,来帮他往下降,麦冬就起到这么一个作用。他也代表我讲的右路敛降,选了麦冬一个代表的药物,代表了右路敛降之气的一个正常状态,就是他主要在这,可能就出在麦冬的状态,麦冬的右路之气,比较滋润,流通下降,往里藏往下走,是这么一个状态。同时麦冬味比较甜啊,有的认为麦冬是一个养胃的、入中焦的,所以他更适合于人身土气,人身一气周流,土味甘啊,所以他也是一个很好的补益药,从右路来补益一气,还有作用。既能降,又能流通,还有一定的补益作用。麦冬呢药呢,因为有有形的形质呢,比较滋润,所以用药呢用的时候啊就要斟酌一下,有时候不能用的太多,用的太多,可能会引起中焦运转的负担的加重,导致中焦不能正常的运化。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麦冬用多了,可能会引起腹泻。所以麦冬药呢。是阴性的药,我们要用的时候。要看中焦的情况,要保证中焦能够正常的运转的情况下,适当的来用。
麦冬跟石膏相比呢,石膏是直接引导一气下降,麦冬在润降得同时还有滋补的作用。这是他们的区别。石膏没有滋补的效果,只是引导下降。有时候呢,我们如果需要用大量的麦冬的时候呢,什么时候用过,我记得李阳波先生他写《开启中医之门》这本书里面,他记了一个,胸腔积液,就是我们讲的胸水,我记得好像有这么一个病例,他用了大量的麦冬、黄精之类的药来润降,量非常大,效果很好。这种用法我在临床上也用过,效果确实很好。有一些胸膜腔积液的,个别的还伴有心包积液,用上少量的开肺气的药,主要是用大量的滋阴润降得药,像麦冬啊黄精啊玉竹类的药,用量都在60克以上,有的甚至用的100多克,用了之后病人也往往大泻,拉的很稀,然后呢胸水消失了,或者是明显的减轻。但是用了之后呢,基本上中焦啊,胃口也会变得比较差,所以你看呢麦冬呢这些润降得药他往下走的效果还很不错的,但是确实要照顾到中焦的问题,用的时候一点要考虑到中焦,适当的用一点温运中焦的药啊左路一下,不能光想着降,因为不管是升还是降,他都要经过药或者他本身就从中焦转出来的,一气的来源都是中焦的土气。这是讲麦冬特点,我们可以大量的用,平时呢我还是10几克,多的时候可以用个20几克,一般来说够用了,就能起到一个很不错的效果。药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平和,比较滋润的一个药,透着一股清透之气,所以他主要用于中上焦的一个用药。主要是用来补心肺之气,比较清透的气。以前讲阳明之气啊,咱们强调阳明燥金,所以阳明之气容易产生干燥的症状,你像最近南方大旱啊,很多年不见比较严重的旱情,这实际上也是一股阳明燥气。那么阳明之气,气只要往下降,右路之气是往下降得,气只要往下降他的本性就是凉的,气如果热的话就得升散,气凉的话他才会敛降。所以阳明之气啊,刚开始仍然是一股阳气,他是偏凉,他的性质是偏凉的。他仍然是一股阳气,只是从他的流通趋势来讲它已经是偏凉的,要不然他不可能是往下降得。也有人问过我,阳明燥金,是凉燥还是热燥,问了这么一个问题。这股往下降的气,他如果能够正常的降下来,他就是凉的,偏凉的正常的,气收进去;如果降不下来那就是热的,一股热气瘀在上面了。所以燥气,阳明经气这股燥啊他是一气收藏起来的,敛降然后收藏,引起湿气也跟着减少了,是这么一股燥气。如果降不下来,那么这股阳气可能把有限的湿气,瘀在上面的火气,把精液湿气都耗散没有了,那这就是热燥。如果能降下来,那么把湿气也跟着收起来,就是在那么讲的秋冬啊嘴唇都干了,燥正常的阳明燥气。那么麦冬呢本身比较滋润,所以他在敛降的同时对于这股干燥的症状呢也有一个比较好的改善。就像下一场小雨,天气跟着就冷了,但是呢也感觉比较润,不会那么干燥。所以咱们讲一气周流啊,他不是说一气无所依附,自己在转。阴阳还是一体的,左路温润而升,当归的症状,右路是凉润而降,麦冬的状态。实际上是阴阳合一,所以咱们对药呢从阴阳的角度,从一气的角度去理解,可能把握更好一些。药物呢我们就讲这么多,还有一些时间,大家看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咱们再交流一下。
有朋友问滑石的量用多大好一些?滑石这个药呢,我刚才讲了,本经上讲它流通通利得效果很好啊,这个药我个人感觉不用量太大,一般是我都是用10克左右。一般的水湿比较盛的情况下,就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当然你多用一点估计也问题不大,但是你注意用多了,如果流通水湿厉害的话,他会伤阴。你还是根据水湿瘀滞的情况下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我觉得用个10几克就够了。
有朋友问凉燥会使金气降得太过吗?可以这么说,说的基本上是意思。正常的情况下金气在敛降的过程如果比较温润,如果比较柔润的话,应该不会过于干燥的。如果说降得有点太过,那么可能会产生这股燥气,是这个意思。你看咱讲肺金,讲五味归属的时候,说辛味属金,辛是辛辣之味,辛散之味,为什么把他归到五行属金呢?其实讲这股金气虽然是敛降收藏的,但是呢他本身想动的话他必须是一股阳气,一股能够流通的阳气,这股阳气呢一定要足够大,他才能降,才能够降下去。一个阳虚的病人,他是不可能降下来的,只有阳气足的才能降下来。这就是为什么说辛以润之,来通达肺气,肺气为什么药讲升降,而不是单纯的讲降,首先要能升,升上去才能降下去,升都没升上来,谈不到降。
如果没有问题咱们就到这里吧,大家早点下课好吧。
善从之整理,安时处顺校对。
根尘不偶药象体会_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甘草,顾名思义,就是甜味的草,甘草就是因为其特异性的甘甜之味而得名。由于甘草的这股甜味非常纯正,所以《神农本草经》又把甘草称作“美草”和“蜜甘”。据测定,甘草里面甘草酸的甜度是蔗糖的五十倍以上,甘草就是常用中药里面最甜的一味药,所以《神农本草经》给甘草的命名是名副其实的。
甘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这些地方都属于北温带的范围,气候寒热适中,具有土气中庸缓和的特点,所以尤其适合甘草的生长。
以前的甘草主要是野生的。甘草的适应性很强,喜欢生长在干旱的钙质土地上,水多涝洼的地方反而长不好。据种植甘草的药农介绍,把甘草种子随便撒到地上即可出苗,抗旱性特强,而且耐寒,自然繁殖能力非常好。
正因为甘草的这些优越的生长特性,甘草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能够有效地防止土地沙漠化。但是随着甘草使用量的迅速增加,野生的甘草在几年内几乎就被挖掘耗尽了,过度采挖还导致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国家现在已经严格控制采挖野生甘草。现在我们使用的甘草,基本上都是人工种植的了。
甘草的地面部分长得不是很高,高的大约能长到一米左右。但是甘草的根很发达,长度基本都在一米以上,有的甚至长达三四米。所以甘草的力量主要都藏在根里面,这也是它适应能力强,善固水土的原因。
甘草的叶子是奇数羽状复叶,奇数为阳,甘草就有一股生动之气在里面。甘草的一柄羽状复叶,大约有几枚到十几枚小叶。黄芪跟甘草都属于豆科植物,长得也有一些相似之处。黄芪也是羽状复叶,一柄复叶至少有二三十枚小叶,小叶长得比较多比较小。相比而言,甘草的小叶就显得大多了,让人感觉更雍容庄重一些,所以甘草固气的效果就更好。
甘草的果实,长得就像扭曲了的豆荚,它的叶片边缘,大多也有一些波浪形的起伏扭曲,都给人一种收缩的感觉。甘草的花是蓝紫色,叶子是深绿色,都是比较深的颜色。这些都是甘草这股气善于固守的表现。
我们药用的甘草的根,则集中体现的甘草的特性。甘草的根一般要长3-5年之后,才会有较好的药效。它的根系发达,长得圆直而长,侧根细而少,是一股通达之象。甘草根的表面是红棕色,切开后里面是黄白色,一圈一圈的形成层很规则,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可以看出甘草这股气是比较缓和通达的。
晒干之后的甘草饮片,多是横切片,看起来就是圆圆的一片一片的。饮片的断面是纤维性的,就是木头的感觉,比较容易掰开,这也是甘草这股气比较缓和的体现。断面的颜色是稍微偏淡的鲜黄色,是土气的正色。甘草的香甜之味很浓郁,远远地就可以闻到,沁人心脾。如果含一片在嘴里,慢慢品味,会感觉甘草那股甜味缓缓散开,久久不绝,余味无穷。
不同质量的甘草饮片,效果是不同的。好的甘草饮片,颜色鲜明,气味纯正浓郁,易掰开,粉性足,这样的甘草又叫作粉甘草,药效最好。五行之中,土性中庸。土色黄,土味甘,土气缓,而甘草本身的特性,正好符合土性中庸的特点。所以甘草其实就是天地之间的一股比较纯正的土气。人五行属土,人身的一气,也是一股土气,所以,甘草的这股气,就与人身的一气非常接近,从而使甘草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一味中药。甘草的这股气,缓和通达,而又有一股固守之力,不热不寒,不迟不急,很好地体现了土气缓和中正的特点,就像一位胸怀宽广的长者,善于安抚和容纳大众,所以甘草往往可以堪当重任,坐镇大局,因此又有“国老”之称。甘草的所有功效,都是甘草这些特性的体现。从补气的角度来说,甘草补气的效果其实是最好的,有时胜过黄芪和人参。由于甘草这股气缓缓流通之中而有固守之力,所以常被用来补益一身虚弱之气。有的病人久病气虚,药稍温则嫌热,药稍凉则觉寒,药味稍多则虚而不受,这时用一味甘草,重剂温固一身之气,则一气渐复,往往会因此而带来转机。有些糖尿病坏疽的患者,脚趾头快烂掉了,用什么药效果都不理想。民间有一个偏方,就是用大量的甘草粉,芝麻油调成糊状,包敷在腐烂的脚趾上,每天换一次药,有些人就会慢慢长好。这就是借用大量甘草的纯和土气来补固一气,生肌长肉。
甘草又常被用来解毒。所谓的毒气,就是一股偏戾之气,就是跟人体自身的土气差别比较大的一股气。所以中毒之后的反应,就是人身一气周流突发郁滞的表现。由于中毒导致的一气郁滞比较重,人体自身的一气在体内横冲直撞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导致了各种中毒症状的集中暴发。这时用甘草就跟拨乱反正一样,就是用甘草的这股中正平和的土气,来恢复人体自身一气缓和通畅的周流。我们比较熟悉的附子乌头中毒,用大量甘草水解毒,就是用甘草的这股强大的缓和之气,去掌控化解乌头附子过于峻猛的辛散之势。
所以甘草可以解百毒,并不是甘草可以化解各种有毒物质,而是甘草能够很好地缓解中毒导致的一气周流的失正状态。只要人体的一气周流能够恢复正常,就肯定不会再有中毒的症状。这和西医解毒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西医解毒一定要查清中了什么毒,然后再针对这种有毒物质,寻找特异性的解毒药物,这也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
有一个老中医就很有意思,任何人来看病,不管什么病,他都问你吃过西药没有,凡是吃过西药的,都让先回家吃上半个月甘草,每天半斤,解解毒再来治疗。据说他这个办法疗效还很好,求治的患者络绎不绝。虽然这个用法有点偏颇,但至少说明了甘草解毒的功效,确实不是它药可以比拟的。
在中药处方中,甘草常被用来调和诸药。不同的药物有寒热温凉之不同,有刚柔缓急之各异。用甘草来调和诸药,实际上就是让甘草给诸药开个会,传达一下平正柔和的工作精神。快的慢一点,慢的快一点,把各药的作用范围尽量控制在人身土气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既很好地完成了治病的任务,又不会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仲景三个泻心汤中对甘草的应用。干姜和黄连在甘草的统一协调下,并肩作战,运转中焦,虽药性各异而功效合一。从这一点来说,甘草其实是掌控大局的一味药,而甘草的用量,则决定了其掌控局面的能力。
一般的方剂,甘草只需用几克,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控制药气的作用。而一些需要用峻猛之药的慢性病患者,比如肿瘤患者,往往需要较大剂量的甘草来顾护一身之气。我在临床上常用一百克以上的甘草配合几十克的大黄,久煎频服来缓缓涤除浊邪,不会引起峻泻,邪去而不伤正,效果比较满意。大剂量地使用甘草,有时会引起肥胖水肿等症状,类似服用激素后的反应。这是大量甘草固守之气过强引起的气滞水停,但并没有导致人体一气的严重耗损。而激素则更像通过透支人体元阳,人为地使人体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气化水平,服用激素后肥胖越严重,人体阳气的耗损也越多,体质也会因此而下降得更厉害。所以长期使用激素会有明显的副作用,而甘草则没有这些明显得弊端。从这一点来说,大剂量甘草有时是可以部分代替激素的。
相反,在中焦湿气壅滞,急需流通的时候,甘草则根本不能使用。因为土气的相应邪气是湿气,湿性粘滞,不宜流通,甘草的缓和之性,恰好足以加重病情,因此不宜使用。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正在哺乳期喂奶的产妇,也忌用甘草。甘草的这股缓和固守之气,有时足以把奶水给封固在体内,引起回奶,所以给产妇用甘草时,也要特别注意。
但是湿气盛不宜用甘草也不是绝对的。甘草本身抗旱能力强,不喜湿洼之地,气味偏于香燥,甘草的这种温燥之性,其实正好可以化解湿气的濡润粘着。当湿气壅盛,不得流通,我们需要流通以祛湿的时候,甘草要少用或不用。所以五苓散、猪苓汤都不用甘草。
如果是土气虚弱引起的湿气粘着不去,则正可以用甘草以补气燥湿。有些身体比较虚弱的男性患者,长期阴囊潮湿,甚至发展成阴囊湿疹,缠绵难愈。这种患者的脉象大多绵软无力,土气虚弱。用大量甘草佐以少量利湿之药,往往立竿见影,效果很好。
甘草本身是一股缓和纯正的土气,相对而言,甘遂则是一股比较缓和的毒气。甘遂也有一股缓缓守固之气,所以在用药配伍上,甘草反甘遂。单纯用甘遂时,人体自身的一气可以自然加强流通,以恢复甘遂引起的一气郁滞,由此达到除痰利水的治疗作用。就好比用甘遂人为制造一些临时性的一气郁滞,激发人体一气的流通性,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如果把甘遂与甘草同用,则人体一气周流的力量被甘草牵制住了,无法自动加强流通,甘遂导致的一气郁滞,因此无法解除,所以两者同用内服,确实会加强甘遂的毒性,严重的会引起危险,不可不慎。这也是仲景十枣汤中用大枣而不用甘草的原因。但是也有个别情况,有些医生是甘草、甘遂同用的。一人病手指红肿粗大,一医以甘遂粉内服,甘草水外洗,一夜而愈。这里用甘草水外洗,实际上是用甘草的这股守固之气,阻止了红肿手指处的阳气外散,使一气归藏于内,全部用来跟着甘遂疏通水湿,所以效果迅捷。这里甘草、甘遂内外分用,虽相反而终同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用药思路。但是这种用法,也仅仅是急性病情适用,临床还是要慎用。甘草药性平和,没有明显的偏阴或偏阳的属性,所以《本经》讲甘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脏腑皆入,寒热同调。这与人参主补五脏明显不同。当然严格来说,生甘草还是微微偏于温燥而偏于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也使用炙甘草。炙甘草是用蜂蜜炒过的甘草,药性就更加温润平和,但固守之力同时减弱。炙甘草温润流通之性更好,生甘草温燥固守之力更胜,这是两者的区别。
最后我们用《神农本草经》的经文,对甘草的药性作一个系统的总结。
甘草,味甘,平。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根尘不偶药象体会_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荚膜黄芪的根。
黄芪在《神农本草经》中原名黄耆。李时珍说: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天我们通俗的叫法都写作黄芪。
黄芪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内蒙古、山西、东北等地。黄芪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跟甘草一样,都属于豆科植物,长得也有一些相似之处。跟甘草相比,黄芪就显得稍微娇气一些,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方,对生长环境比较挑剔一些。
黄芪的植株长得比甘草要高大一些,地上茎直立,能长到一米五左右。黄芪的叶子是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数目很多,一柄复叶大多有二三十枚小叶。这么多小叶,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总叶柄的两边,对称分布,就像两排站岗的士兵,整齐划一,很有精神,而且这些小叶长得都很平整,形状大小也几乎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沿着一个柔和的弧度,很温顺地伸展出来,一看就给人一种温和柔顺,端庄大方的感觉。黄芪的荚果在长大后,也是整整齐齐地挂在枝头,给人低眉顺眼的感觉。所以黄芪的这股气就如行云流水一般,显得非常的流畅而柔和。这与甘草的叶子和荚果略有皱曲的形态完全不同,所以跟甘草相比,黄芪偏于流通,而甘草偏于固守。
黄芪的花是淡黄色的,叶子是普通的绿色,这都与甘草的紫色花和深绿叶不同,所以黄芪的这股气就比甘草的更淡一些,更轻灵一些。
黄芪的根是圆柱形,一根直下,几乎没有侧根,有些长得比较长的,形如箭杆,所以黄芪又有箭芪之名。黄芪这种一茎直上,一根直下的形态,与其小叶整齐舒展的气势完全呼应,都体现出了黄芪这股气的柔和通畅之性。
黄芪的根一般是长2-3年就要及时采挖,长得年头过长的黄芪,容易在根中产生黑心,所以我们临床上用的黄芪,一般没有太老太大的,都属于比较嫩的根。
临床常用的黄芪饮片,多是斜切片,这样的切片,更有利于黄芪药气的溶出,所以药效相对圆切片更好一些。比较好的黄芪饮片,是淡淡的黄白色,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拿一片捏在手里,软软的,柔韧性很好,这种绵软的感觉越好,说明黄芪的气越柔和,因此质量好的黄芪又被称作绵黄芪。黄芪的这股清香绵软之气,带着一股缓缓流通之势,与人体土气雍容缓和的特性也是非常接近的。所以用黄芪来补气就是很自然地事情了。
《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人体正气充足,就不会患病。从这一点来讲,只要是生病了,大部分都有正气虚的因素在内。而黄芪的这股气,比较柔和,比较清淡,温香顺畅,与小儿清纯柔和而又生机勃勃的一气尤其相似,所以《神农本草经》讲黄芪主小儿百病。尤其是一些小儿虚证疾病,黄芪确实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有一个小孩患心肌炎久而不愈,一老和尚教以黄芪五百克煎服发汗,连服三天,出了三天汗,这个孩子的心肌炎就好了。这就是正气足则邪气自去,孩子本身生发之气比较盛,得大量黄芪相助,所以效果比较显著。实际上每天用60g左右的生黄芪煎服,长期喝一段时间,对一些单纯虚证的心肌炎患儿,效果也是不错的。
黄芪的这股气比较绵软柔和,力量不是很大,所以在补虚扶正时,要想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大多需要用的量比较大。一般情况下,黄芪至少要用到二三十克以上才会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而气虚明显需要重用黄芪的时候,我们就要有韩信将兵的气魄,多多益善。张锡纯前辈善用黄芪以升举大气,创制以黄芪为主的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之证,是为知人善用者。
临床上有一些中气大虚的慢性疾病,比如内脏脱垂,慢性肠炎等,有时久治不效,可能就是因为自身气虚不能运行药力。你摸他的脉,绵软无力,属于明显的气虚,加用大量黄芪100-300g,往往可以收到扭转乾坤的效果。当然,也有个别时候,黄芪用量太多了,会引起气滞中满,岳美中老先生的经验是服陈皮即愈。因此我在大量使用黄芪时,大多会伍以小量陈皮。黄芪温香微甘,其气清轻,主补一身之气而又偏于走表,所以又是外科治疗痈疽等皮肤病的要药,常被用来托脓生肌。痈疽等疾病,伤肌损肉,气血耗损,正气大虚,正需黄芪大补一身之气。而黄芪本身之气,类似小儿之气,天然地具有一股缓和生发之性,更有利于创面的生肌长肉。有一个女孩,不慎皮肤感染,导致全身皮下脓肿,诸药久治不效。后来有一老中医,用一味黄芪60g,每日煎服,月余渐愈。
在补气方面,有一个著名的方子——玉屏风散,也是以黄芪为主,配合白术、防风,治疗气虚自汗为主的虚证。有些身体比较虚,经常容易感冒的,一动就容易出汗的,吃上一段时间玉屏风散,体质慢慢就会好起来。动则耗气,耗气则虚,虚到气不自收,就会动则汗出,出现自汗。黄芪把一身之气补足,则一气周流如故,升降回环,不致有升无降而自汗。
所以黄芪止汗,只是用于气虚不敛导致的虚汗效果最好。有些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耗伤气血太过,术后一周内往往稍微一动就全身大汗淋漓,这是气虚自汗比较严重的情况,这时用一味黄芪120g浓煎频服,自汗的症状大多一两剂即可汗止而愈,效果非常理想。
黄芪用量足了,对于单纯的虚证,见效大多非常快。这得益于黄芪这股清轻之气相对流畅通达的特性。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说,黄芪这股气可以随着人体本身的一气周流升已而降,也就是既能升又能降,所以黄芪既可以用来升举大气下陷,治疗内脏脱垂之类疾病,又可以用来敛收一气,治疗气虚自汗等症。
黄芪虽然见效比较快,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黄芪这股气本身比较缓和,药力不猛,流通性又比较好,所以很快就散开了,药效不够持久。所以对于突发的暂时性虚证,比如动则汗出,术后自汗等,重用黄芪的效果最好。
正因为黄芪的这些特性,所以黄芪长于补虚,短于祛邪。对于一些结滞比较重的疾病,黄芪的这股流通之力就显得太弱了,根本不足以除病。尤其是气滞或者气结,需要破气流通的情况,黄芪是禁忌使用的。用上黄芪补气,只是徒然增加一气的郁滞而已。
但是有一种情况,黄芪还是可以用来祛邪的,那就是邪气本身也可以较好流通的时候。这种情况多见于气虚水肿。仲景在“水气病篇”也用黄芪来治疗水肿,正是气虚水肿的情况。在《冷庐医话》中有一个医案,某患肿胀,自顶至踵皆遍,气喘声嘶,大小便不通,先用黄芪而病缓,后更医迭进驱湿猛剂,竟至危殆。仍以前方挽回,用黄芪至数斤,肿胀全消而愈。
其实黄芪治疗汗出与治疗水肿是类似的,汗液与水湿都是可以流通的津液,气行则水行,仲景治水正是着眼于气而收效于水。用黄芪补气行气,一气恢复正常的周流,自然汗止肿消,病随气愈。古人云,黄芪无汗可以发汗,有汗可以止汗,也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种无形的邪气,气虚发热的热邪,用黄芪治疗的效果也非常好。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甘温除大热。这种气虚发热其实也算不上大热,只是大多缠绵难愈,发作有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身周流之气过于虚弱,导致升降不利,郁滞成热。用黄芪把气补足,气行通畅,自然热退病愈。《南方医话》里面记载了一个医案,一名推销员因疲于奔波,生病发热,每下午1时发热至39度,到下午3时渐退,热退则神疲汗出。以气虚发热论治,用补中益气加黄芪45克,数剂而愈。
中药配伍当中,黄芪畏防风,恶鳖甲、白鲜皮。防风柔润善于熄风,不利于黄芪的通行,故欲以黄芪通散者,不宜与防风同用。而玉屏风散中黄芪与防风同用,是取防风之敛润,而助黄芪之敛藏,相辅而相成。鳖甲长于破气,白鲜皮偏于耗气,皆足以消耗黄芪补气之功,一般也不宜同用。但气虚而病结时,亦可同用,借黄芪补益之力以为攻病之后盾,可以收到去病而不伤正的效果,临床上可以灵活斟酌。
黄芪用的是它这股和畅之气,所以临床上我多用生黄芪,一般不用炙黄芪。黄芪用蜜炙过之后,通行之力会大大减弱,而多了明显的柔润之性,就不再适合大剂量使用,因此我在临床上很少使用炙黄芪。如果感觉生黄芪偏于温燥,需要温润一点,可以少佐当归同用,比用炙黄芪更好。
最后来看一下《神农本草经》对黄芪的综述:
黄芪,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根尘不偶药象体会_人参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人参在《神农本草经》位列上品,是一味我们都很熟悉的大补之药。人参的“参”,本来是“薓”字。《本草纲目》解释说,人薓,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故谓之人薓。薓字从𣹰,亦浸渐之意。后来因为“薓”字写起来比较麻烦,就慢慢演变成用“参”字来代替了。
所以“薓”这个名字,是根据人参的生长特性起名的。人参根生长的过程,就跟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有点象,慢慢就浸润进土壤深层去了,因此人参的须根很细很长,而人参主补五脏的功效,也与这个浸渐长成的过程完全相似。由于人参长成之后,它的根很像人形,似乎也具有了一些人的神气,所以人参也被称作“神草”。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据史书记载,人参的寿命大约有400年,实际上我们如果能挖到参龄100年左右的野山参,就已经非常罕见了。相比而言,我们在临床上常用的园参,不过是只有几年参龄的参娃娃。
目前国内人参最主要的产地,还是东北三省的山区,主要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野生的人参,喜欢生长在寒冷和湿润的地方,所以人参经常把家安在东北山区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这里寒冷、阴暗、潮湿,土层深厚,营养丰富,正是人参最喜欢的地方。
人参植株个头不是很高,一般只能长到半米左右。成年人参的叶子是掌状复叶,一柄复叶有五枚小叶,就跟人的手掌一样,仿佛伸着五个手指头在向外招展。刚出生一年的参苗,只有一枚三出复叶,第二年才能真正长出一枚具有人参特色的五出掌状复叶。以后每长大一年,人参就会多长出一枚掌状复叶,最多可以长出6枚掌状复叶,以后就不再增加了。
人参的复叶叶柄都比较长,围绕着人参地上茎的顶部长了一圈,就像伸出了一圈手掌一样。所以对于生长年限比较短的人参,看一下有几枚掌状复叶,就知道这棵人参生长了几年了。长着6枚掌状复叶的人参,肯定至少已经生长了6-7年。如果参龄更高,我们就要通过人参的芦头来判断了。人参每生长一年,旧的地上茎都要枯萎脱落,新的地上茎就重新长出来。所以人参每年都会在地下的根茎上留下一个脱落的茎痕,就跟树木的年轮一样,这个留有茎痕的人参根茎,俗称芦头。所以芦头就成为判断人参生长年龄的最准确的依据,数数有几个茎痕,就是长了几年。人参的掌状复叶,小叶也不是一样大的,跟人的手指头有长有短一样,也是中间的小叶最大,边上的小叶最小。所以人参确实长得跟人有一些神似之处。
人参一般生长三年之后才会开花,人参的花是聚生的伞状花序,单一地生长在地上茎的顶端,几十朵淡黄色的小花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椭球形的花序。当小花谢去,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一朵朵的小花就变成了一粒粒鲜红的扁球形浆果,挤在一起,就像人参探出了一个鲜艳的脑袋,红果绿叶互相映衬,非常漂亮,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头为诸阳之会。
挖出来的完整的人参,上面是芦头,下面就是人参的主根。长得漂亮的人参,确实跟人体是非常神似的。参肩圆润柔和,主根圆实饱满,端直而长,下段分支为侧根,对称如四肢,仿佛是一人端然而立。人参的表皮黄白细腻,须根细长柔软,又显得气定神闲,颇有修养而毫不张扬。所以一棵人参品质的好坏,看一下长得外形就可以判断出个大概。
由于人参的须根很细很长,所以要挖出一棵完整的野山参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人参的须根在土壤中伸展开来,在它的生长范围内,几乎无处不到,浸润到每一寸它可以触及的地方,仿佛把它脚下的整个大地都握固在自己手中。人参须根这种无微不入,细密握固之象,正反应了人参主补五脏之气的特点。
把新鲜的人参切开,就可以闻到人参那股特异的香气,清淡醇和,直入心脾。野生的人参煎汤之后,参汤非常清淡,几乎没有颜色,品一口,那股淡淡的清香,带着丝丝柔和的甘甜之味,悄然浸润进入体内,直入五脏六腑,慢慢遍及周身。这种感觉,就是典型的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晒干之后的人参,表皮是比较深的米黄色,切成饮片后,断面是比较细腻的黄白色。如果人参看着过于白净,没有一丝黄色,很有可能是用硫磺熏蒸过度导致的。
由于野生的人参资源日益减少,所以目前我们临床使用的人参,是以人工种植的园参为主。野山参生长缓慢,晒干后能达到10克,就已经是长了好多年的人参了,所以野山参是个头小而药力大。人工种植的园参,生长环境优越,所以生长迅速,个头都很大,三年的园参长个三五十克根本不成问题,但是药气也薄了很多,所以种人参的药农说,种的人参跟萝卜也差不多,药效跟野山参相比就差了很多。人参一般要生长三年以后,才会有较好的药效。市场上的成品园参,根据生长年限的不同,分为三年参和五年参等不同品种。参龄越高,人参的品质越好,药效也越强。为了弥补野山参的不足,把园参的参苗移植到田间或山地,让其自然生长,这就是移山参。移山参虽不如野山参地道,但比园参要好得多,所以对普通患者而言,想用较好的人参,移山参大概是最好的选择。移山参与野山参很相似,也是长得个头比较小,药气比较足。
人参主要生长在东北地区,从方位上来讲,东北后天八卦为艮位,艮为山,为止,五行属土。东北森林中的落叶常年积累,形成了较厚的腐殖质土壤,也是土气比较深厚的环境。所以人参生长的地方——五行属土的地区,土气深厚的土壤,再加上寒冷湿润的环境,一起成就了人参的禀性。人参聚集收藏了这股偏阴的土气的精华,在一个偏于蕴藏的状态下流通生长着。而人参诸多类似人形的生长特性,使得人参的这股气与人体的一气非常接近,人体五脏藏精气而不泄,人参偏于收藏的特点,与人体五脏之气尤其吻合,所以人参之气可以直入五脏而补充流通五脏的元真之气,因此《神农本草经》讲人参主补五脏。
我们用人参,最主要的就是使用人参的这股主补五脏的流通之气。而天然的人参这股药气保留得最好。所以在炮制不同的人参中,生晒参是最好的。生晒参就是鲜人参直接晒干或烘干的,比较好地保留了人参天然的药气特点。红参则是蒸熟的,几乎没有了人参那股天然的生气,只留下了滋补之性,相对更温润一些。所以我在临床上,更喜欢使用生晒参。
人参的这股气,清润敛藏,微微偏凉,所以《神农本草经》讲人参性微寒,是偏于走里入阴的一味药,人参的药气类似于人体五脏的元真之气,可以直接用于补益五脏之气。所以在人体五脏之气大虚的时候,是使用人参的最佳时刻。有些术后大失血的患者,尤其是妇科患者,气随血脱,五脏之气暴虚,大量人参往往可以救命于顷刻。以前西医抢救设施还不完善的年代,有一位孕妇产后大出血,奄奄待毙,医院的老中医就用独参汤,重剂频频灌服,几两人参喂下去,患者就慢慢缓过来了,逐渐调理而愈。所以人参用好了,确实可以达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对于一般的气血虚损之证,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药生脉饮,就是以人参为主,佐以麦冬、五味子,共同达到滋阴敛气的效果。但是象上面介绍的大出血病人,气血暴脱,阳气亦虚,如果也用生脉饮来治疗,则麦冬之凉有伤阳之虑,五味之温有耗阴之虞,唯有一味人参甘润流通,缓缓浸润五脏六腑,滋补灌溉一身气血,不温不凉,无伤阳耗阴之弊,微微之寒,适足以敛藏五脏之气,如此则一气有根,流通渐复,故能人苏病愈。但是人参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由于人参大补,人尽皆知,而人皆喜补,所以患病后大多喜用人参,由于滥用人参误事而不自知者,古往今来,比比皆是。伤寒少阴证,元阳大虚,阴寒凝盛,一气周流行将停顿之时,仲景用四逆汤鼓动元阳,以恢复一气周流。这时只宜用姜附之类大辛大热以通行开散,不宜用人参凉润,以免伤及微弱之阳,所以仲景四逆汤不用人参,而是用甘草温固大局。人参主要偏于滋阴敛气,所以仲景用人参,都是用在阴液津血亏虚之时。白虎加人参汤用人参补益大汗伤津,桂枝新加汤用人参滋补血虚身痛,都是典型的例子。
对于邪气较盛的普通病证,治疗需要着重流通祛邪的时候,都不宜用人参,因为人参敛润之力,反足以牵掣祛邪药力,不利于一气的流通。但如果所用祛邪之药过于温散,或者容易耗伤五脏阴精之时,则又可以佐以人参,扶正善后,以免伤正之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柴胡汤。柴胡通气破结,推陈致新,也最易耗伤气血,所以小柴胡汤用人参敛润以救柴胡耗散之弊。我在临床上需要大量使用麻黄等峻散之药时,也喜欢佐以适量的人参,耗气散邪而不致伤阴,效果比较满意。五脏藏神,精神魂魄之所居。人参之气,清正敛润,主补五脏,自然也可以安精神,定魂魄。所以凡是脏虚而致神魂不宁的症状,也可以用大量人参来补虚凝神,效果很好。刘渡舟老先生曾经用一味人参治愈了战乱时期一位军阀的顽固失眠,就得益于对人参安神功效的深刻体会。
所以人参主要用于五脏脏虚之证,邪实之证大多不宜。本经言主补五脏,而不言专补某脏,是因为人参气味甘润,于五脏无所不入。人体之气,虽分属五脏,而实质总归一气,皆由中土之气变化而来。人参味甘属土,可从中焦而入,随一气流转五脏而遍补之,是以可知人参之气尤善于补中焦脾脏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一身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胃虚弱,久病体虚者,适当用人参以润养中焦,往往可以渐渐扭转病势,这就是扶正祛邪,培本以固生化之源。所以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我治疗时多喜欢佐以人参。本经讲人参除邪气,更多的应该是这种扶正祛邪的意思。人参芦和参须,在临床上也单独入药。人参芦味苦而坚实,补益力小而收涩力大,所以多用作虚证探吐之剂。虚人上焦痰浊壅盛,需用苦涩之药收敛涌吐,又不耐瓜蒂等药性峻猛之药时,参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人参须甘味少而苦味多,敛藏疏通之力,较人参更胜一筹,但毕竟甘润滋补之力弱,古人谓其仅得参之余气,故五脏大虚之证,断不可以之为凭仗。临床上参须常用于老年疾病的辅佐治疗,以老人大多久病气虚而多瘀故也。跟人参同一个科属的植物,还有西洋参和高丽参,也是临床上常用的参类中药。
西洋参原产美国,又称花旗参,现在国内也有引种。西洋参的植株长得与人参很相似,只是人参的叶片长得更圆润柔和一些,西洋参的叶尖则收缩得比较急,看着比较尖锐,有一股生硬之气在里面。西洋参的根长得也没有人参那种似人的神气,西洋参大多长得比较粗短,侧根多而不规则,多横行。所以西洋参就没有人参那股柔和端庄的韵味,药气比较偏颇,与人体一气缓和中正的特性差得比较远,因此也就没有人参那种直接补益五脏之气的良好效果。
晒干后的西洋参都比较坚实而硬,少了人参的那股柔和之性,所以西洋参的药性更凉润一些,通常多用于一气郁而不降,气郁化火的虚证。对于气血大虚的危证,西洋参是难以代替人参来担负重任的。
高丽参主要产于朝鲜半岛,相当于是东洋参,与我国的人参品种其实是基本一样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人参的加工炮制方式。高丽参都属于红参一类,都是蒸熟加工后的产品。四川的附子,有一部分就是出口用于加工高丽参的,为了改善高丽参的气味,有的还会加入一些特定的香料,最后压制定型,就是我们见到的高丽参。
经过这些处理过程,高丽参原本与人参相近的药性几乎完全改变了。没有了那股清轻缓润的流通之气,变成了气味俱厚的温补之气。所以高丽参更适合老年阴阳俱虚的患者使用。同样的道理,高丽参主补五脏的功能,也因为炮制太过而大打折扣,危难之时也难以堪当重任。不过市场上较好的高丽参,生长年限大都在五六年以上,药力比较足一些,对于一般的需要使用人参的病证,高丽参比只长了两三年的普通园参,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所以最好的人参就是天然的人参,外国的洋参,其实并不如国产的人参更适合我们。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生晒参或移山参是比较好的选择。
天然的,就是最好的。这句话其实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注解,与中医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一脉相承。
最后来学习一下《神农本草经》对人参的阐述:
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根尘不偶老师讲药象体会 :山药百合大黄巴豆
《四圣心源》里面这个一气周流理论呢,把这个左升右降中气斡旋这个模型呢,概括的非常简洁,我们临床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但是尽管我已经跟大家交流了很多次了,就是这个一气周流啊,它如何流通,何时为阳,何时为阴,但是还是有不少朋友啊,平时在跟我交流的时候啊,还是会问出一些这样的问题,它就问这个阴和阳的问题,就是这全一气啊它什么时候是阴气,什么时候是阳气啊,所以我们借今天这一次机会呢,把这个一气阴阳的问题顺便给大家再简单的说一下。
今天咱们主要讲四个药,给大家发一下,讲山药、 百合、 大黄、 巴豆,我们结合着这四个药把右路金气往下敛降的这一路,把这个用药特点,以及这个一气周流在右路敛降的特点跟大家再沟通汇报一下。
首先还是先讲一下这个一气周流的阴阳问题。前一段时间这个天气一直比较热,该冷的时候也不冷,最近呢全国又连着下大暴雪,这个大雪有的地方是百年不遇,这个路啊交通啊都这个中断了。那么这给我们一个什么象呢,从这个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你看我们一年的整个的这个一气,春夏秋冬,这也是一气在周流,是大自然的一气在周流,那么它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大自然的一气呢它这个周流很不通畅,好像老是堵在那个地方,淤滞,想走也走不动,就跟卡住了一样,淤积到一定的程度,它这个力量就好比是积攒了一股了力量,然后它就往上冲一下,那么它的表现就是天气忽冷忽热,长时间的干燥,然后突然来一场非常大的雪,就是给人一种没有这个平缓的感觉,就好比这个咱们上下楼梯一样,就咯噔咯噔一下下的,就是这种感觉,这就是这个大自然的一气发生了问题。当然这个大雪给人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我个人感觉呢它还是这个利大于弊,冬天这个冬气应该收藏,大雪一降呢冬天这股气就跟着降下来了,就开始盘起来了,这是个好事。而且这个流感病例的病人也少了很多,我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就说,这就像好比老天爷为整个大地开了一付猪苓汤,把整个天上的浊气给降下来了,效果很好。下这几场雪,比我们大夫开无数付药那个效果还要好,所以这个天地之间这股气,它这个流通的周流的力量是很大的,人是很难抗拒的。
如果我们从这个温度上再来对比一下,你会感觉到会更明显,你看这大自然的一气周流来讲,如果从温度上来讲,它可以从非常冷的这个零下几十度,像这个东北,北极啊,零下四五十度,到了这个热带沙漠,可能零上四五十几度,这上下是接近一百度的这个温度差,温差很大啊,在这么大的一个温差的范围之内,整个自然界的一气它在周流,它在变化。当然这个正常情况下,我们可能感觉到比较舒服温度,零度以上,二三十度以下,这个变化范围也有个二三十度,比较大。那咱们人体呢,人都是一个个体的生命嘛,反正人的正常体温是36度到37度左右,就是说人体的一气周流啊,正常情况下它的变化范围大概就是从36度到37度,看这个范围只有一度,非常小,所以人体的这个一气周流,它这个力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弱。跟这个大自然的一气啊,对比着来讲,比较弱,比较小,你说靠你这个一度的力量去改变大自然,这几十度的变化那么大的力量,你去对抗,这有点这个螳臂挡车呀,这不太现实,当然这个只是从中医的一气周流的这个角度来讲。人这个除了一气,除了周流,人还有精神,人的这个神气啊,对这个外界的影响那肯定是另外这个范围和层次的思想,那佛教对这方面论述比较多一些,咱们不在这细讲,咱们主要是从中医,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所以咱们讲人体的这个一气周流,《内经》里教导我们啊,说一定要顺应天地,顺天则昌,逆天则亡。讲这个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人去适应天地,不是让天地来适应人。原因就在于人体本身这个一气周流,只是大自然一气周流非常小的一个层面,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是这个道理。
那么这个人本身的一气周流呢,我们讲人本身五行属土,这一气呢实际上是一股土气,比较和缓,从容,流畅,那么这股土气呢它的范围我们把它定义为五行属土的这个范围之内。如果从温度上来讲,它可能就是一度的范围,一个比较小的范围,那么一气周流虽然在人体范围比较小,但是在这个土气的范围之内,它仍然是有这个升降,有生发有收藏,有它的变化,跟大自然的一气周流是完全相对应,也有它自己的变化。所以这个人体周流的这一气呢,我以前跟大家说过,说是实际是这个一气,并不是说有一个单纯的阴气,还是一个单纯的阳气,阴阳是合一的。那么这个话怎么去理解,你看就拿这一次下大雪来讲,天气一冷,这个风一吹,天上的水气凝结成雪花,它就落下来了,那么这就是寒则收引,凉主敛降,收藏敛降,它这个水气跟着这个风气就下来了,所以这个下雪的过程,本身它就是一个阴阳合一的过程。从这个雪往下飘,风吹这个云在走,从这个的角度来讲,这是阳气,是一股木气。但是从温度的这个方面来讲,天很冷,雪结冰了呀,雪花本身就是冰晶,这应该是属于一个阴的过程,那么这两个过程实际上你看,下雪的时候同时具有,阴阳是合一的,这是一个例子。
这是讲这个人体周流的这一气呢,它这个并不是一个没有任何联系的,它不可能脱离这个具体的有形物质,单独存在的,不是这个意思。人体的一气周流啊,它必然带动体内的这个精液啊,血液啊,就是这些接近于有形,咱们讲的这个属于有形物质性的东西,它肯定带着它们一起在周流,不会是说一个单纯的一个无形之气,纯粹的一个阳气,在体内在周流,它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我个人的意思。
只是这个一气啊,它周流的本身,只要流通它就是阳气,从这个角度来讲人体的一气没有阴气,只有阳气,但是这股气在流通的同时呢,阳以化阴,阳气可以运化这个阴精,是这个意思。它必然带来这些有形的阴液跟着流通,所以实际上我们讲的这个一气周流这个一气,它本身就是阴阳合一的,既不是单纯阳,也不是单纯阴,是这个意思。那么这股阴阳合一的一气,它偏于往上升散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阳。它偏于往下降往里藏的时候,偏于敛降

的,稍微尝一点,非常的麻辣而刺喉。如果这种粉末不小心飘到眼睛里,刺激性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半夏闻起来基本上没有什么气味,看似平和,实际上暗藏杀机。
半夏的这股辛烈之性,就具有很好的温化痰浊的作用。半夏长成的季节,正好是湿热之气比较盛的时候,半夏的生长环境,也是湿气郁结比较重的地方,半夏的形状圆圆的,也是入中土的特性。半夏都长不大,小小的,长得很结实,说明半夏对中土的湿气粘浊,天然地就有很好的固摄作用。而半夏的辛烈之性,则有很好的温化效果。所以,半夏化痰湿,是把湿浊先聚在一块,然后再加以温化。
这和生姜的效果正好相反。生姜长得比半夏大多了,虽然也是专入中土的药物,但生姜里面都是平行横贯的姜丝,疏通之气非常盛,所以生姜的辛辣之性,主要表现为辛散,这与半夏偏于收聚的作用正好相反。
因此,半夏和生姜就是一对很好的搭档,正好可以互补,从而达到很好的化痰的效果。痰浊都是湿气凝聚而成,湿气的特性就粘滞不行,所以痰浊大都很难除去。用半夏把中土的痰浊湿气收集起来,然后跟生姜一起,将湿浊温化疏散,达到祛除痰湿的目的。
小半夏汤,用的就是半夏生姜这两味药,用于治疗中焦痰湿之证。凡是中土湿盛,呕吐不欲饮水的,单纯小半夏汤,就有很好的效果。
正因为半夏与生姜的这种互补相反的特性,所以生半夏中毒,就是用大量的生姜来解救。一人误食半夏中毒,有医教以食生姜一斤而愈。
中焦属土,中焦的邪气主要就是湿气。半夏通过运化痰湿,就可以达到很好的运转中焦的效果。所以不仅恶心呕吐可以用半夏,凡是中焦湿气盛的病证,比如中焦痞满,甚至腹泻拉肚子,半夏都可以治疗。
伤寒论的三个泻心汤,治疗心下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胃蠕动差了,胃胀胃堵的意思。泻心汤里面都用到了半夏和姜,就是用半夏和姜互相配合来温化中焦的痰湿。当然,泻心汤证里面,无形的湿气更多一些,所以还用了黄连来收摄湿气,相比黄连,半夏更偏于敛固有形的湿气。
《本草衍义》里面还记载了一个半夏治疗腹泻的案例。一个男子湿气盛引起了拉肚子,晚上要不停地上厕所,有人就教他用生姜一两切碎,生半夏30枚,热汤洗去粘液,再加上大枣30枚,都放在一个瓷锅里,加水一升,慢火熬熟,就喝这个熬的汤,一会儿喝一口,一会儿喝一口,他这个拉肚子几天就好了。这就是湿气去,土气自运,腹泻自止。
半夏色白坚实,具有沉降之性,所以可以从中焦通降右路之气。但是半夏本身往下降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主要还是敛聚湿气而温化之。右路之气本自下降,中焦湿浊得化,道路通畅,自然下降。所以半夏的通降作用,更多的是因为半夏化去痰浊从而疏通了一气通降的右路。
《内经》用半夏秫米汤来治疗不寐,余国俊老师用大量半夏来治疗失眠,可谓善用半夏者。大量半夏不仅疏通了中焦的道路,半夏自身的通降之力也明显增加,一气因此得以顺利敛降,神气得以随之入藏归根,自然安眠矣。
由于生半夏药性峻烈,现在的人几乎都不敢用了,所以临床上半夏多炮制后入药。根据炮制的方法不同,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其实这些不同半夏的炮制方法大同小异,都是用白矾为主来炮制。半夏用白矾炮制之后,那股峻烈之气就几乎没有了,所以就比较平和了,当然疗效也就跟生半夏完全不同了。所以相对生半夏而言,不同的炮制过的半夏,实际上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都只是剩下了一点温燥化痰的效果而已。
炮制后的半夏,对中焦湿气不是很重的情况,用的量稍微大一些,用到十几克以上,也有一些化痰的效果。但是如果中焦痰湿很重,痰浊比较粘滞的时候,炮制过的半夏几乎没有效果,必须用生半夏。
比如夏天吃了凉东西,中焦痰湿壅盛,恶心想吐,嘴里不停地流清水,这时如果用生半夏和鲜生姜煎服,恶心呕吐立刻就可以缓解。如果用制半夏,往往见不到效果。再比如,食道肿瘤患者,大多中焦痰浊粘滞,用生半夏和鲜生姜,可以化通痰涎,改善饮食。如果用制半夏,根本没有效果。
所以对药物的炮制,我们除了考虑到安全性,也要考虑药效。对药物而言,我们用的就是它的偏性,如果把药物炮制得一点偏性都没有了,那也就不叫药物了。古人用半夏都不用白矾炮制,只是用开水多次漂洗,洗净粘滑。这样使用,即避免了半夏辛烈刺喉的弊端,又保留了半夏应有的药效,可谓一举两得。
李可老先生的经验,生半夏只要与等量的鲜生姜同用,就没有问题。余国俊老师的经验,生半夏重用时只要先煎1小时,就比较安全了。我在临床上常常是少量生半夏(10克以内)与大量鲜生姜(30克以上)同用,不用先煎,对于中焦湿盛的情况,效果很好。
中药十八反里面,半夏反乌头,所以临床上一般半夏不能与乌头附子之类的药同用。这种使用禁忌,对生半夏、生乌头而言,是非常必要的。生半夏偏于敛聚,生乌头偏于通破,两者药性都很峻猛,或者说都很倔强,一旦同用,谁也不让谁,人体的一气是散也不行,聚也不行,就被这两个药拉扯在那里动不了了。一气一旦不能正常地周流,危险随即而来。所以中药十八反是有它的道理在其中的。
但是现在临床上,我们也常常可以见到,半夏与附子或乌头同用没有问题的报道。这是因为,现在的半夏与附子,都炮制得几乎没有药性了,药性都没了,哪里还有什么反不反呢?
所以生半夏与生乌头或生附子,还是尽量不要一起用。如果一定要同用,那就要学习一下张仲景的做法。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的赤丸中,半夏与乌头是同用的。原文如下:
茯苓四两,乌头二两(炮),半夏四两(洗),细辛一两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张仲景在半夏与乌头同用的时候,半夏是生的,但乌头是炮过的,就是用火烤到裂开的制乌头,与今天的制法不一样。乌头炮制后,药性就比较温和,不再那么霸道了,再加上还有细辛从中疏通,所以就不至于跟半夏纠结在一起。而且整个药方是做丸药服用,每次只服用麻子那么大3小丸。麻子还没有半个麦粒大,所以这个药物的用量是限制得很严格的,不能多。
这说明张仲景对半夏与乌头之间的相互牵制还是很清楚的,但他巧妙地搭配二者的比例,并辅以他药,使一山难容之二虎,都能听候他的调遣来治病愈疾,用很少的药量物,就能把寒气厥逆这样的重证治好。这对我们临床如何正确认识十八反理论,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十八反理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有人可能会问,半夏跟生姜的作用几乎也是相对的,为什么不仅可以同用,而且还要用生姜来解半夏中毒呢?
如果我们尝一点生半夏或生乌头,都会有明显口麻的感觉,而我们吃生姜只会感到辣得出汗,不会觉得麻。麻是一种什么感觉呢?麻就是局部气血不通的症状,是一气在局部的郁滞。生半夏与生乌头的药性都很峻烈,它们一旦入口,就完全控制了局部的一气周流。人体正常的一气周流在它们的控制范围内几乎没有了自由的流通,就好比跟大本营脱节了一样,所以人就会感觉到麻木。在生乌头的控制下,一气偏于破结而疏通,在生半夏的控制下,一气偏于凝聚而温化。所以乌头中毒时要用黑小豆这类收敛的药物来解毒,而半夏中毒时要用生姜这种通散的药物来解毒。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神农本草经》对半夏的描述:
半夏,味辛,平。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这些主治或症状,都与痰湿有关。伤寒寒热大多伴有中焦不运,中焦痰湿壅滞较重时就可以加上半夏。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有现成的示范。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心下坚就是痰饮停聚于中焦,相当于《伤寒论》里面小陷胸汤的症状,小陷胸汤用的是黄连、半夏、瓜蒌。
中焦痰化气行,右路自降,自然可以下气。
治疗喉咽肿痛,是半夏敛聚温化局部痰湿之功。生半夏汁可以用来治疗外科肿痛,也是一样的道理。
头眩,胸胀,咳逆,这都是痰浊壅滞,上焦气逆之证,半夏化痰降气,釜底抽薪,其症自愈。
肠鸣是湿盛而鸣,严重的会引起腹泻,半夏治腹泻的案例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
中焦痰湿壅盛时,一气不得潜降,很多人就会失眠或多汗。《本经》言半夏止汗,则半夏治疗失眠之功可以类推。
我们这里讨论的半夏,也叫旱半夏。临床上还有一种水半夏,功效跟半夏是类似的。为什么一个叫旱半夏,一个叫水半夏呢?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水半夏主要生长在南方低洼的湿地,也就是水比较多的地方,广西的产量比较大。旱半夏全国各地都有,四川产量最大。
这两种半夏有什么区别呢?从块茎外形上来分,半夏是比较圆的,类球形,水半夏长得比较长一些,是椭圆形或者圆锥形。块茎的顶部中央都有茎痕,半夏的茎痕是凹陷的,水半夏的茎痕是凸出的。这是两者比较明显的区别。
由于半夏比较贵,而水半夏很便宜,所以就有人用水半夏来冒充半夏入药。如果是整个的半夏,我们还比较好区分,如果是切片又炮制过的半夏饮片,肉眼就比较难分辨了。
那么这两种半夏有什么区别呢?单纯从性味上来讲,生水半夏与生旱半夏的口感是近似的,都是辛辣刺喉,水半夏甚至更冲一些。但是从其块茎形态来看,旱半夏更偏于敛降,而水半夏更偏于通散。所以化痰的效果,水半夏更强一些,而止呕的效果,旱半夏更好。
目前临床上用的半夏大多都是制半夏,用白矾炮制过后,不管是旱半夏还是水半夏,原先的功效几乎都荡然无存,都是只剩下了一点温燥化痰之力,临床上实际用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只要是炮制过的半夏,旱半夏与水半夏实际上可以通用,效果也差不多。
这篇是根尘不偶老师自己写的。
根尘不偶老师讲药象体会:麦冬、滑石、石膏
大家晚上好,能听见声音吗?声音听的怎么样,还可以是吧,能听清楚,啊没关系我自己也录着音,万一中间要是不好的话大家还可以听录音。
今天呢接着以前的药象往下讲,讲右路金气这一部分的药物,最近这段时间,有一些朋友跟我聊天的时候,提了一些问题就是关于药物的四气五味啊的一些问题,我发现可能我以前啊给大家讲的还不够清楚,有些问题呢可能说还不够透彻,可能会导致一些朋友会有一些误解。今天咱们结合流感,把中药的四气五味简单的再给大家串一下。这样的话大家对药物的气味对他的功用可能理解的会更透彻一些,这样有利于我们对每一个具体的药物的理解。
首先,咱们一直讲的一气周流,很多朋友认为是不是一气周流我必须要用上左路升的药和右路降的药他才动起来呢?我要不用药是不是他就动起来了呢?观点是不对的,咱们人体一气周流啊他能够左升右降他能够流通起来,这本身是人一气的本性,中医讲天人合一,那天道他也是一气周流的一个形式,内经不是讲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他也是升降周流是一体的。我最近还看了一个,据说是比较前沿的一个理论,好像是一个漩涡场理论,就是说整个宇宙,所有的星体他运动也是按椭圆形或者圆形的轨道在运转,他认为整个宇宙空间就存在这么一种环形的场,就像有这么一股力量,使各种各样的星体都沿着一个圆形的轨道来运动。而这种让星体沿着圆形轨道运动这股力量是看不到的,看不见他是一个无形的场但是他的能量非常大,认为这种运动模式是宇宙的一种根本的运动模式,而不是我们以前讲的引力场互相吸引,他认为以前说法不太对。这是这么一个新的观念。那么观念跟我们讲的一气周流是很相似,所以现代科学也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一气周流的理解,所以我们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讲呢,人体的一气周流他是自己的一个本性,他自然的就能够升上去,自然的能够降下来,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一个状态,就像夏天热到头了自然变到秋天,没有人把太阳拽一下,他自然就慢慢离我们远去,这就是天道如此。所以人身一气是顺应天道的,正常情况下顺应天道自己就可以升降周流无发无端,这是一个正常的状态,所以我们用药呢,并不是说用药物去控制一气周流,而是说用药来引导一气周流或者说帮助一气周流帮助他恢复正常的状态。药物是不可能改变一气周流本身的运转趋势。你比如说左路就是往上升的,右路就是往下降的,你用上药物把反过来,左路往下降右路往上升,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是像道家练自己去练气练神仙,一气逆转,或许有可能,我本人对没有研究,不知道具体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至少从药物层次上讲呢,我感觉药物是不可能逆转一气周流的态势的,他左升右降的态势是固定的改变不了的。生病的时候就是一起周流他就是运转的不通畅了啊,瘀滞了,我们用药物只是帮助他恢复而已,并不是说一气没有我的帮助他就不会走了,他不是这样的。所以跟大家在强调一下,这是强调一气周流为本,药物治疗只是一个辅助,这是这么一个问题。
四气五味的问题,内经里面讲的四气五味,四气就是寒、热、温、凉,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我在这里呢,寒、热、温、凉不去讲,只讲一下药物我们平常讲的气,药是平常讲的气味闻着的气味还有尝的味道,是这两个意思。有的药闻着很香有的药,尝着很苦,有不同的感觉。内经里面也讲气味上有气厚的,有气薄的,味厚的,味薄的,有各种不同的阴阳属性,提出来一些阴阳这方面的归纳。那我个人对气味,就是药物闻着嗅觉上气味,还有尝着的味道,这两方面我个人的理解,他仍然是药物一气的不同的表现。如果药物本身这股气他是偏于宣散的,可以飘散出来,我们就能闻到一个味,闻到一个气味就是一个比较轻,能够闻到比较轻轻飘散的这股气。相反呢有些药闻得时候没什么味,但是尝的时候尝的味道比较浓厚,那我个人认为他是药物的一气敛藏收聚的比较好,他都藏在里面了,不会飘散出来,你只有吃到嘴里尝一尝才能感觉到他有个什么味。那么有一些药物比较有代表性,你比方说白术药,你要是没打碎的话他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味,你要尝一尝的话他味非常的清香,很冲的一个味,而且味还能飘出来,打碎之后才能飘出来。有一些药不要打碎,像薄荷,新鲜的薄荷你老远就能闻到很清凉、很清淡或者说很清香吧,就是那个薄荷味,老远就能够闻到。相反你像麻黄,有时候你直接闻得话,好像没有什么味,麻黄一旦煎出来那个味很浓的,一般的人可能很不习惯麻黄味,你看药物由于一气他本身或者收藏或者偏于发散,他自己本身状态不同导致自己本身气味的不同。
也有些人讲说中药靠什么来治病呢,就是靠药本身的气味和味道,一个药什么气就是闻着什么气味,尝着什么味他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有些老大夫呢他就是专门靠尝药,尝一尝药他就知道药质量怎么样,他适合治哪个病,这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呢不管是闻着气味也好,还是尝在嘴里的味道也好,尽管气味偏于阳味道偏于阴,他们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象,明象就是我们可以感觉的一种象,那么象呢跟五味之气相比他就是属于一个,相对来说属于有形的层次,无形之气肯定是无形的,所以我们要在有形象的基础上呢去理解他背后所蕴藏的这股气,我们用药呢最主要的是这股药气。那么为什么不同的药有不同的气味,药的气味反映来药的这股气他的相对固定相对是时,具体自己一个特定的作用层次。他治病作用在人体的一气的层面上,他是作用在哪个层次上,作用在哪一个阶段上,他有一个经位,那么经位呢由什么来决定呢,就由药物本身的闻着的气味包括药物长的形态,由这些因素来确定,这些因素确定药物本身的这股气作用于人体的一个准确的位置,就是经位吗!关于药物后世有很多归经,什么药归哪个经,那么呢不能说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个人感觉呢这种机械的归经不利于我们灵活的掌握药物的临床应用。我在临床上呢对于药物的气味啊闻着的气味,还有尝着的味道,有时候我也不会区分的过于仔细,因为他是都药物一气的不同反映。
我记得以前有一个网友,在网上好像说过我把气味给搞混了,然而我们刚开始学的时候,就要分开学,要分的清楚一些,他还是不同的,慢慢你对药物熟悉了,有时候不用分的那么清,你就直接你就通过气味来把握药物的背后这股气。从气的角度来用药效果就会更好了,这就是说咱们对药物的把握呢,最终你要回到一气上去,回到无形之气,从无形之气,来掌握药物的最终的功效作用的特点,作用的经位,那么这样就更灵活,咱就不会拘泥于药气属阳、味属阴,像推论的话用药就比较机械了,有失灵活性。所以我个人呢对药物的气味呢通常就是在熟悉的基础上融和为一体了,就不会细分,因为他背后这股气肯定是统一的,一个药物他气是浑然一体的,不可能分裂开来的。这是对药物来讲,我们不要对药物的气味,把我们搞的太机械,还是要把握背后这股气是怎么回事。
然后呢,再来讲一些药物是用来治病的,咱们在临床症状对我们判断疾病,怎么去判断。那么呢就结合甲型流感来讲,这次甲型流感呢,最主要一个特点就是发热,发烧干咳全身酸痛,发烧时反复发作不容易退烧,是这么一个特点所以很多人一看是发热了,就想你是阳明不降,表气不开呢,太阳不开呢,很多人就会习惯这么去判断。尤其是主张方症对应的一些老前辈,搞伤寒的这些老师,对于发烧,尤其伤寒方面的发烧,还是分的比较细,六经从六经的角度来分别论述,各种情况都很多。以前我记得大千老师给我们讲课的时候,我看他讲稿,很早以前就讲过问题了,他说寒热,什么是寒什么是热啊,热就是一起瘀滞,气瘀化火,寒呢有可能呢相对于来说阳气不足,阳气不足以温煦最后产生寒象。所以寒呢还是他本身不同的状态,表现出的一些症状,他的背后还是一气的问题,不是寒热本身的问题。所以说症状尤其是寒热问题,他仍然是一个像是一个病象,还是名相问题他不是根本哪个问题。所以我们对病情的分析判断就不要完全被症状牵着鼻子走。我在临床上有时候患者说的症状,我是只是做一个参考,有时候甚至不做一个参考的依据,因为症状他和背后引起症状的病机不见得是完全统一的。因为引起甲型流感发烧又要从一气的角度去理解,不要单独去分析它是哪一方面的,表热里热,我觉得单方面去分析有点割裂一气周流的含义。你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凡是发热必然是瘀滞了,一气如果没有瘀滞的话,不可能发热的,你包括肾阳虚,阳气欲脱的发热,他也是瘀滞,也是阳气脱散于外,不能及时散出去,凝滞在体表的一种瘀滞,他也是一种瘀滞,所以所有的发热必然是气瘀,那么气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在网上发的那个帖子,讨论甲型流感的那个帖子,可能大多数朋友也看过。因为我这边没有患者,只是根据大家在网上讨论的一些症状,还有我对整个一年天气的体会啊,我估计的是什么原因,那我是咱们估计的呢?你看今年天气啊一直不太正常,夏天应该热的时候一直热不起来,好像老是感觉气温偏低一些,就好比春天一直延续延续,到夏天很热的时候一下子天气就热起来了。然后到了秋天天该凉了该冷了,一直冷不下来,一直到了最近一团冷空气,才冷了下来,冷空气一过好像又有点回升,又有一点暖和了,该热的时候不热该冷的时候不冷,这么一种情况下,天道的一气周流正常的话,他会逐渐的热起来,会逐渐的凉下来,相对来说比较均匀,相对来说整个的一年之气,流通得比较通畅。而今年气候呢,一气整个流通的很不通畅的感觉,热的时候他也起不来,气升不上来,该凉的时候他气也凉不下来,气想降也降不下来,整个一气的感觉像是瘀滞在这里了。
那么今年是土运之年,那么土气呢他的邪气主要是湿气,土生湿也,所以湿气是比较粘滞的一个邪气,很容易引起一气的瘀滞不畅啊,很容易引起这种情况,所以你看大的运气,跟整个的气候是对应的比较好,而且今年如果在乡下,有些朋友可能能感觉的到,庄稼啊植物啊生长的都不是很好。有些甚至莫名其妙的死掉了,这都是气机不流畅,湿气瘀滞引起的。所以甲型流感病毒呢他本身啊,所有的瘟疫之气,中医来讲它肯定是一股浊气,不可能是清气,那么这股浊气呢,他在今年盛行,肯定也有今年整个天气之气的一些特点。就是湿气比较粘滞,升降都不太通畅,有这些特点。
所以我们看到甲型流感患者,他一旦生病之后啊,气淤引起发烧,浑身的湿浊之气比较盛,引起全身酸痛。中医来讲,湿气瘀滞会引起的症状,有的是全身比较沉,有的容易睡觉、瞌睡,头不清楚,有的可能全身酸痛。因为我没有见具体的病人,所以我一直都搞不清楚,全身酸痛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后来有几个朋友,用猪苓汤为主来治疗甲流,效果非常好,退烧也很快,症状改善的也非常明显,大概有两三个朋友吧都说了这儿类似的病例,我就突然的恍然大悟,全身的酸痛啊,肯定是全身的湿气引起的。湿气单纯用麻黄这样行气的药不容易除去,一定要单独加上除湿气的药,因此我就给大家出了一个参考的组方,针对甲流的发烧,就是麻杏石甘汤和猪苓汤的合方。麻杏石甘汤他就是流通气机啊,麻黄升、杏仁降,石膏也是降,把气机给他流通开,这一气走不动了啊,他动不了啊,要帮他转起来。同时呢用猪苓汤把全身水湿,瘀滞的这股湿气给他流通出去。猪苓汤里面君药就是猪苓、滑石,还有阿胶这几个是比较主要的。因为猪苓药是野生的,药比较少,大城市的可能还比较有保障,小一点的城市,很多因为猪苓啊往往可能是,有的可能是假冒的,也有的可能是处理过的,有的可能加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猪苓的效果就比较差了,甚至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我没敢在方子里用上猪苓,用薏米代替了一下。如果大家确信能够买到好的猪苓,可以用猪苓代,替我给出的参考方里面的薏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我们实际上给出的参考方,最核心的药物说起来就两味,就是麻黄和滑石,麻黄流通气机,滑石流通水湿,因为病只对发烧啊反反复复老是不容易退,就是因为湿气没有去净。滑石流通水湿,是非常好的一个药。后面我们还会专门讲。
那么现在再把麻杏石甘汤说两句。有人说甲型流感外面也没有受寒,里面也没有阳明高热,你用麻杏石甘汤有什么依据啊?讲问题呢,其实又回到刚才我说药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是从症状上来应用方子,还是从一气周流角度来应用方子,他层次是不一样的。如果从症状上来讲,他的症状就是外有表寒内有高热,既有表气不开,又有阳明不降,是这么一种情况。但是实际上呢,我们从一气周流的角度上来讲,麻黄是升达一气的,杏仁石膏是敛降疏通一气的,方子实际上就是把一气周流,左升右降的转动起来。层次作用的部位偏于上焦,偏于表气,从温病来讲它偏于气,是从无形之气的角度,来运转流通一气的方子。而甲型流感他确实有一些症状你看,咳嗽尽管是干咳他也是肺气不利啊,发烧,午后加重或者午后开始发烧,阳明不降。所以我们用麻杏石甘汤呢,跟升降宣通跟气机是吻合的,但是跟症状可能不是吻合的很好。所以这就提示我们,用药用方的时候,如果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考虑,可能是更灵活,我们用起来就更得心应手。当然我不是说照着伤寒论的用法来用就错了,不是意思。伤寒论用好了也是其效立竿见影也可以是效如桴鼓,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而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认识了也不见得都对,就是跟大家交流。
那么甲型流感呢,他我们普遍的感应,虽然来势汹汹,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温和的,特别重的病例相对来说比较少,不像非典那么可怕。所以我就想,甲型流感如果从经络脏腑的层次来定位的话,他可能还是在经症,还有腑症,经腑两症这两个层次上。经气便于流通,六腑以通降为合,六腑是满而不能藏,六腑他还是可以流通的,跟脏不一样,病变的部位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便于流通的部位,所以病情相对来说就比较缓和一点,如果是非典呢的话,我估计病情那么厉害的话,有可能是属于入脏了,入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病比较深了。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了,所以病情情况一旦入脏的话,疏通起来就比较难了,所以病情就比较重一些。
为什么我们甲流用滑石药呢,因为他的流通水湿,水湿还是接近于有形之邪和无形之气之间的这么一个东西。你说他有形吧他也看不见,你说他无形吧他还不是那无形之气的瘀滞。那么时候呢用滑石来流通最好,如果以后天气进一步转变,变得越来越冷,那么体内的水湿之气,有没有可能慢慢变成那个有形痰浊,也有可能。假如疫情过不去的话,那个时候呢你在用滑石,效果可能就不好了。那就用竹茹。我跟大家讲过竹茹化痰治疗流感啊,效果很好,就是道理。当然主体的原因,还是今年运气,还有今年甲型流感病毒他本身的特点,他是在更多在水湿的浊邪之气瘀滞这么一个特点。导致甲型流感病的为病特点。所以治疗甲型流感呢,我们就可以一气瘀滞和水湿停留、湿气停滞,从这些角度去去治疗。网上伤寒论版的一个版主,给出来用小柴胡和防风通圣结合,效果也很好。防风通圣丸里面一个重要的药也是滑石,他也是流通水湿的,小柴胡流通气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子。在没有高热的情况下早期用组合,因为是成药,比较方便,效果也很好,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如果大家身边的朋友啊有感冒,那么咱们讲的这些东西呢,咱们讲的这些方子呢大家可以试着用一下,我觉得相对比较稳妥的一个方子,至少应该大的方向不会偏的太大,不一定对每一个人都适用,我想对大部分人相对来说会有一个效果。这是咱们开头呢讲了,前面我认为存在的一些问题,顺便说了一下甲型流感,下面呢咱们就专门讲我们药象的药物。
先讲石膏。石膏呢,咱们临床上经常用的,主要就是生石膏。我在临床上主要是用生石膏。高山已经把石膏的图片发上来了。石膏的图片照的还比较漂亮。生石膏的主要成分啊主要是含水硫酸钙,是硫酸钙的晶体,漂亮的石膏接近于完全透明,长长的那个纹理也很细直直的一条一条的,有的比较长的就跟很长一块笔直,整体通透,晶莹通透,给人的感觉就像整体以大束光纤,确实给人的感觉很干净很通透的感觉。煅石膏呢,因为煅过之后呢失水了,所以这种通透性就差得多,那么临床上我们用石膏呢,主要是用生石膏,我们以生石膏为主来讲。
石膏这味药呢你去闻下也没有味,尝着也没有什么味,那么他溶解度也很差,加热的话他也溶解不了多少,所以药他能起作用,完全在于它本身这股气,这股通透潜降得这股气,通达而潜降。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朋友啊问我,说麻黄是不是散寒发汗用的,我说不是啊,石膏是不是退热的,我说不是啊,那这是干啥的,我说这两个药都是流通一气的,都是疏通气机的,只不过疏通的方向不一样,麻黄向上,石膏向下。所以我们对药物的理解,要尽可能的从一气周流的角度去理解,这样我们对药的运用上会灵活很多。石膏药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本身的结构,丝丝屡屡笔直,气势就出来了,你图片还不是经典型的图像,典型的图片就是非常的直,一排一排一缕缕的那种感觉,而且石膏也比较沉啊,所以他通降他这股流通之气啊,他是往下的而不是往上的,因为气势无形的,你煎药用生石膏,你用10克生石膏他就有10克的流通潜降之气,你用100克的药就有100克石膏产生的气,你用上500克那就是500克石膏产生的气,这种气的作用他随着药物用的剂量的不同他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你要是从溶解度上从这方面来研究生石膏的话,那可能研究不出什么名堂出来,都一样,一克和一斤可能都差不多,对于石膏来讲它这股气体现在结构上。生石膏有这种结构,煅石膏就没有这种结构了,尤其那种打成粉的,不会有任何效果的。你看石膏药最著名的方子就是白虎汤啊,就一定药用生石膏啊,东青龙西白虎嘛,东边升西边降,就是用石膏往下降一气周流啊降下来,由于石膏气比较清透你看没有什么味,非常清的一股气,所以他主要用于无形之气瘀滞不能下降,这是典型的阳明之气不降,阳明高热,所以张仲景的白虎汤啊,石膏知母粳米甘草,那么方子非常好的一个方子,石膏就是用的恰到好处,用石膏这股无形之气来引导流通敛降,阳明不降得这股经气,也是一股无形之气,就是降不下来了,我就是石膏来引导降下来。
所以石膏凡是碰到阳明经不降引起的高热可以放胆去用,用少了肯定不行的没有效。你加个100克200克300克效果会很好的,用上10克20克可能没有多大的用,效果不太好。有些比较有经验的老先生,看准了石膏的机理,生石膏一斤那就效果比我们用10克20克那效果完全不一样的。你看我们一气周流啊,他左路升发,木气升发升上去是心火之气,就是阳气最盛的时候,盛极而衰啊,实际上不是盛极而衰,是盛极而降,升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降下来,需要拐弯了,回头了,所以在由升转降得过程,在转变的过程当中,这股气很清透的,一股清透之气啊,他没有任何有形的瘀滞,所以时候呢你适合用,如果降不下来那就是和用石膏这种药,又比较清透有比较沉重潜降,有特点的给他往下引导,就符合了阳气最开始要往下降得特点。所以你的右路一旦有有形实邪的话,你单纯用石膏他气是降不下来的,所以咱们用石膏来降阳明之气来治疗阳明高热有一个前提就是右路没有明显的有形实邪,没有痰浊啊,没有大便不通啊,没有这些问题,时候用石膏,往下一引导一敛降,阳明之气一下子就降下来了,见效很快。
那么有人说石膏用多了会伤胃,说石膏性大凉,寒性很重不敢用多了,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神农本草经的描述是微寒,微寒就接近于性平的啊,哪来的寒胃一说呢。张锡纯善用石膏,他甚至认为石膏可以打成末吞服都可以,我看余国俊老师他的书里面,他讲治疗突然四肢不会动了,也没有什么脑中风之类的,他认为是中焦胃气不能宣散通达四肢,四肢禀气于胃嘛,土气不能中达啊,他就用了一个方子,干姜和石膏,来蕴满中焦,把中焦之气运转开来,干姜是升散石膏呢是敛降,把中气转起来,效果很好,如果石膏伤胃很厉害的他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图片就好多了石膏给人的感觉整齐划一,这股气啊,这其中的一丝石膏啊他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么多石膏他的力量就大了。所以我们用石膏呢,主要是用了石膏这股非常清透的敛降之势,那么他就由往下走疏通一气的力量,而且药相对来说是比较平和的,你只要确实是阳明之气不降引起的发烧甚至是不发烧,如果你确认单纯的是阳明经气不降,你就可以用石膏,石膏可以大量的用,药是比较平和的,可以适当的加一些甘草啊,干姜啊,把中焦啊稍微温一下,或者用上一点比较甘润的药,像白虎汤里面为什么用粳米,也是意思,把中焦护一下,总体来说药还是平和的药,但是呢尽管药是平和的,他疏通的力量确实很明显,下面这张图片就更好了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石膏的这股疏通之气,一个药物的外形必然跟他内在的这股气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这股气,他不可能体现这么一种外形的,天然的这种药物他气跟整个天道,天地一气都是相通的,不会无缘无故长出这么一个形状,那么这是主要跟大家谈了石膏药,那么石膏药呢比较平和,疏通敛降的力量很好用于治疗右路一气不能很好的通降,在右路没有明显的有形邪气的时候,效果非常好,他的xx什么时候用都跟大家讲清楚,那么你要判断有没有明显的邪气,比较好判断右路呢主要是肠胃这一块,你就看他舌苔就可以了,舌苔相对比较干净就问题不大,舌苔看着比较浊的,比较黏浊相比就是右路不是很通畅,就相应的提到有形的邪气的药物,或者化啖啊或者通腑啊,酌情处理。那么石膏药呢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药用好了可以治大病,那么石膏我们就讲这么多。
那么下边顺便说一下滑石,因为我们刚才也讲甲型流感啊讲了一些我们主要用的滑石来利湿,所以顺便也就讲一下,也是石头,滑石呢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滑石粉啊,你看运动会上的运动员,单杠双杠的运动员比赛运动前啊手上都要沾一点滑石粉,润滑啊,然后再上去,所以石头你看,他像滑石不管名副其实,而且他蕴发的效果很不一般啊,非常好。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摸过滑石,我们那时候在实习的时候也可以上手术,在手术室你要带手套的话,手套里面都有滑石粉的,比较好带的,这是滑石的图片,矿物,石头都是有硬度,从矿物学呢我也不太懂从网上看到的,他们分出了好多等级,其中用不同的矿物来代表不同的硬度,其中之一的最软的一个等级就是滑石,滑石代表矿物最软的一个级别,你滑石拿过来像粉笔一样直接可以写字,用指甲可以在上面划出痕迹来。非常软,滑石如果打成粉的话,咱们看到的是滑石的晶体,打成粉的话你摸着非常的滑利,大家没有体会的可以到药店里找一点滑石,要一点摸摸试试,非常的光滑,磨得越细光滑度越好,摸着很舒服的那种感觉,滑石的主要成分是含水的硅酸镁,我记得好像是硅酸镁啊,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那么滑石跟石膏呢如果我们单从整块的石头来看,感觉滑石好像是没有石膏那股流通之气,他经气看起来没有明显的纹理,但是呢石膏啊即便把他打成粉,他也是很硬的,很扎手的一种石头粉,而滑石呢,一旦打成粉是非常滑利,非常的细腻而光滑,那么这两个药,这两个石头的本性是完全的不一样,就相对滑石,他结晶体,他本身蕴含的这股气也是非常滑利的,一个药物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他本身就有内在的气在里面,就像看一个人一样,看人起色很好,他就有本身这股气在那,就是意思。所以滑石这股流通之气啊非常光滑非常非常好完美的一股流通之气,所以神农本草经在描述滑石的功效的时候,特点用了一个字叫什么叫荡,神农本草经这么讲,说滑石呢,荡胃中积聚寒热,荡就是荡秋千的荡,我们再看一些名医录里面,他对滑石的描述是通九窍六腑精液,他没有说五脏说六腑,六腑是可以疏通的五脏就不好疏通,九窍呢也是气往外出入的地方,那么滑石可以把人身的九窍六腑精液都可以疏通,说明滑石的疏通流通的效果很好啊,而且他流通的效果本身是利用跌荡的荡来描述的,那么整个神农本草经里面,用到荡字的药就有三味药,一个是巴豆,荡涤五脏六腑,还有一个是大黄荡涤肠胃,滑石是荡胃中寒热,那么荡,荡秋千幅度挺大啊,荡字说明气药物流通之气力度比较大,流通的强度比较强一些,流通的比较好,那么巴豆和大黄他荡主要用于有形的邪气,然后我们都知道大黄通便,八岁的小孩吃多了,发烧不拉大便,小孩吃点肥儿丸,就是巴豆霜做的肥儿丸,吃上几粒马上就拉肚子了,烧就退了,很快。所以这两个药呢,主要是用于有形水湿的排除,比较大,而滑石呢主要用于无形湿气,或者说是无形之气和有形之邪之间的一个状态,而算不算有形,而也不是完全无形,主要针对湿气,身体湿气可以用滑石,来涤荡通利排除效果很好,那么对于滑石我们比较多的,大家比较熟悉的六一散,夏天中暑了,用六一散,滑石六钱甘草一钱,又合一个水的数啊,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来流通水湿,都是运湿的。所以很多人呢就感觉滑石比较清凉,好像也不太敢用,实际上滑石这味药呢,本经讲它是性寒地,我个人感觉呢不是大寒,能说偏寒,他不像大黄那样直接给你药一入口就有一股寒凉之气有那种感觉,他寒气为什么本经讲它是性寒,这是因为滑石本身流通水湿的效果比较明显,治疗温病的医家有一句话啊,说阳邪,不在温而在一小便,你看小便水湿一流通小便通利了,阳气跟着就流通开来就通畅了,小便呢流通必然要消耗阳气啊,小便不会自己出去,他要消耗阳气,滑石流通的效果越强,效果越好,他肯定消耗的阳气越大越多,是这样引起的阳气的耗,会导致体内的xx,是意思,并不是说药本身很寒凉的,一进去马上就引起体内的阳气的受损不是意思。而是本身我理解滑石本身没有什么寒热可言,任何一个药他的寒热都应该表现在流通之后的效果上,那么滑石药呢,正因为他本身流通水湿的效果非常好,所以呢他经常被用来治疗湿气瘀滞引起的发烧啊、小便不利啊,效果都很好但是滑石毕竟是一个石头啊,他从气角度来讲是偏于往下走,所以说滑石不是,他流通的效果一般不会引起发汗,主要是利小便,那么滑石的这股流通水湿啊引起的这股寒像,我们怎么去避免,一种情况呢你要用在合适的情况,你比如说像甲型流感啊,或者夏天中暑发热情况,本身是阳气瘀滞在内,被湿邪堵住了道路,湿邪瘀滞,导致一气周流的道路不通畅,阳气都瘀在里面了,阳气本身就有点偏多了,时候用滑石来流通呢正好把多余的阳热之气跟着泄出去,这样的话就不会引起明显的伤阳,就不会有弊端啊,那么相反呢如果本身人体啊患病之后啊,虽然也是湿气瘀滞,但是他气呢,流通的效用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你像甲型流感吧他就是这种情况,本身啊他气就比较瘀滞,气本身就走不动,又加上了湿气的瘀滞,如果咱们不用麻黄只用滑石的话效果不会太好,那为什么呢,滑石本身虽然是流通性很好,但是他也要顺着阳气流通的方向来走,他不像石膏那样,石膏他本身它就有一股气势,他本身就能往下走,本身就带着那股气势他自己都可以走,石膏可以带着一气走,而滑石呢只能跟着一气走,他没有带着的作用,他就像一个润滑剂一样,你要往哪走我就跟着你,我可以让你走的更通畅,所以滑石呢如果本身一气瘀滞的比较明显,你单纯用滑石也起不到利湿的很好的效果,一定要加上流通气的药,所以你用上小柴胡汤,用上麻杏石甘汤把一气周流起来。那么时候呢滑石也跟着转起来了,就是顺便可以把里面的湿气流通出去了,湿气就可以流通出去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刚才讲的那个方子要用麻杏石甘汤和猪苓汤,就是跟滑石配合起来就是意思,所以用药呢大家都要来理解,都用从气的层次来理解来运用。这样就会比较灵活,那么滑石呢一旦打成末了,石膏呢我们知道要打碎,滑石呢一定要研成末,越细越好,研的越细滑利之气可能越流畅。有人说滑石包煎和直接冲服效果有什么区别,因为滑石主要成分是硅酸镁,你吃了它也不吸收,你就直接吃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滑石包煎就是不吃他滑利之气他也能出来,也有效果,我个人感觉可能冲服更好,你看六一散本身就是冲服的。这是给大家顺带讲一下滑石,其实他对于人体湿浊之气,他的流通效果很好。那么我们讲猪苓汤里面他原方里面呢,他是用到茯苓和泽泻来流通。茯苓和泽泻本身有一定的流通之力,可以把滑石带动起来。用上阿胶呢,猪苓汤里面用上阿胶主要是算是滑石流通过度,伤了津液,相对是一个滋阴的这么一个药。所以我们在甲型流感方子里,也配了少量的阿胶,没有用的太多,阿胶药具有粘腻,用多了之后呢不利于湿气的排除,没有用的太多,那么这是顺带给大家讲了一下滑石。
接下来我们讲最后一个药麦冬。麦冬药呢他是百合科的一个药物,高天把麦冬的图片发上来了,麦冬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见过长的麦冬,麦冬长的叶子跟韭菜差不多,他的叶子是长长的,薄薄的给人以一种很通畅的感觉,很柔顺很通畅,那就开一串紫色的花也很好看,那麦冬主要用的是根啊,那他根呢,大家如果仔细看药啊,他两头都有根,你看麦冬主要是新鲜的麦冬就能看到麦冬的中间一部分鼓起来,有点甚至两个麦冬长在一块,连着长着两个小棒槌一样,连着长着两个麦冬。那么麦冬药呢,跟他长的形状,跟他的长势都是有关系的。首先从麦冬的叶子上来讲,植物长的很流畅、比较比较柔和,麦冬本身就具有这股比较流畅的流通之气,麦冬呢本身是根,他长在地下,偏于滋润,所以他是一个偏阴的药,偏于走里,入脏腑,所以有些老中医讲麦冬可以破心腹结气。就是说他主心腹结气,就是肚子里面气郁结住了,麦冬可以给你流通开。麦冬没有什么味,明显的气味没有。这是发了一个麦冬的植物的照片,很漂亮。你尝一尝麦冬主要是一股甜味,比较甜,咬着很脆,你看气给你很清透的感觉啊。不像地黄一咬牙都粘住,麦冬很脆。所以我们讲右路往下降得这股气,就是阳气往下降藏起来,然后转变成由阳转阴的这么一个过程,在降得过程当中啊,刚开始都还是属于偏于阳气的阶段,气都是偏于清透。所以阳明之气刚开始降得时候啊,适合帮助他降的药气都是比较清透的,纯粹从气的程度来讲石膏是最开始的一个药,再下来,慢慢的气他敛降得气有点形质了,由无形慢慢变成有点形质了,达到麦冬的状态上去了。你就理解一气右路一气往下降得过程,由石膏的状态慢慢改变成麦冬的状态。麦冬呢比较清透,但是也又比较滋润,也是流通。有人问麦冬去不去芯的问题,我个人的感觉麦冬这股气流通之气跟麦冬芯的走向是分不开的,麦冬里的芯是很通畅很直的一种,通透从这头看到那头,他整个麦冬啊他本身这股气他跟着芯方向走,所以麦冬为什么有疏通的也是原因。但是本身芯呢他是木质,比较结实,所以去掉可能更好一些,因为长的比较结实呢,收敛比较紧比较重,尽管也有疏通的作用,但是跟麦冬这股比较润的气不太一样。不去问题也不大,去掉了更好。
对于麦冬呢,用的比较多的,主要是生脉饮方子,里面用的比较多,包括参芪麦味汤啊,也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使用。那么我们用麦冬呢,主要是用他这股主要一个是流通,再一个是滋润。右路这股气往下降,一定是由无形到有形,所以他需要润降,需要一个就像下一场小雨一样,需要一些比较滋润的东西,来帮他往下降,麦冬就起到这么一个作用。他也代表我讲的右路敛降,选了麦冬一个代表的药物,代表了右路敛降之气的一个正常状态,就是他主要在这,可能就出在麦冬的状态,麦冬的右路之气,比较滋润,流通下降,往里藏往下走,是这么一个状态。同时麦冬味比较甜啊,有的认为麦冬是一个养胃的、入中焦的,所以他更适合于人身土气,人身一气周流,土味甘啊,所以他也是一个很好的补益药,从右路来补益一气,还有作用。既能降,又能流通,还有一定的补益作用。麦冬呢药呢,因为有有形的形质呢,比较滋润,所以用药呢用的时候啊就要斟酌一下,有时候不能用的太多,用的太多,可能会引起中焦运转的负担的加重,导致中焦不能正常的运化。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麦冬用多了,可能会引起腹泻。所以麦冬药呢。是阴性的药,我们要用的时候。要看中焦的情况,要保证中焦能够正常的运转的情况下,适当的来用。
麦冬跟石膏相比呢,石膏是直接引导一气下降,麦冬在润降得同时还有滋补的作用。这是他们的区别。石膏没有滋补的效果,只是引导下降。有时候呢,我们如果需要用大量的麦冬的时候呢,什么时候用过,我记得李阳波先生他写《开启中医之门》这本书里面,他记了一个,胸腔积液,就是我们讲的胸水,我记得好像有这么一个病例,他用了大量的麦冬、黄精之类的药来润降,量非常大,效果很好。这种用法我在临床上也用过,效果确实很好。有一些胸膜腔积液的,个别的还伴有心包积液,用上少量的开肺气的药,主要是用大量的滋阴润降得药,像麦冬啊黄精啊玉竹类的药,用量都在60克以上,有的甚至用的100多克,用了之后病人也往往大泻,拉的很稀,然后呢胸水消失了,或者是明显的减轻。但是用了之后呢,基本上中焦啊,胃口也会变得比较差,所以你看呢麦冬呢这些润降得药他往下走的效果还很不错的,但是确实要照顾到中焦的问题,用的时候一点要考虑到中焦,适当的用一点温运中焦的药啊左路一下,不能光想着降,因为不管是升还是降,他都要经过药或者他本身就从中焦转出来的,一气的来源都是中焦的土气。这是讲麦冬特点,我们可以大量的用,平时呢我还是10几克,多的时候可以用个20几克,一般来说够用了,就能起到一个很不错的效果。药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平和,比较滋润的一个药,透着一股清透之气,所以他主要用于中上焦的一个用药。主要是用来补心肺之气,比较清透的气。以前讲阳明之气啊,咱们强调阳明燥金,所以阳明之气容易产生干燥的症状,你像最近南方大旱啊,很多年不见比较严重的旱情,这实际上也是一股阳明燥气。那么阳明之气,气只要往下降,右路之气是往下降得,气只要往下降他的本性就是凉的,气如果热的话就得升散,气凉的话他才会敛降。所以阳明之气啊,刚开始仍然是一股阳气,他是偏凉,他的性质是偏凉的。他仍然是一股阳气,只是从他的流通趋势来讲它已经是偏凉的,要不然他不可能是往下降得。也有人问过我,阳明燥金,是凉燥还是热燥,问了这么一个问题。这股往下降的气,他如果能够正常的降下来,他就是凉的,偏凉的正常的,气收进去;如果降不下来那就是热的,一股热气瘀在上面了。所以燥气,阳明经气这股燥啊他是一气收藏起来的,敛降然后收藏,引起湿气也跟着减少了,是这么一股燥气。如果降不下来,那么这股阳气可能把有限的湿气,瘀在上面的火气,把精液湿气都耗散没有了,那这就是热燥。如果能降下来,那么把湿气也跟着收起来,就是在那么讲的秋冬啊嘴唇都干了,燥正常的阳明燥气。那么麦冬呢本身比较滋润,所以他在敛降的同时对于这股干燥的症状呢也有一个比较好的改善。就像下一场小雨,天气跟着就冷了,但是呢也感觉比较润,不会那么干燥。所以咱们讲一气周流啊,他不是说一气无所依附,自己在转。阴阳还是一体的,左路温润而升,当归的症状,右路是凉润而降,麦冬的状态。实际上是阴阳合一,所以咱们对药呢从阴阳的角度,从一气的角度去理解,可能把握更好一些。药物呢我们就讲这么多,还有一些时间,大家看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咱们再交流一下。
有朋友问滑石的量用多大好一些?滑石这个药呢,我刚才讲了,本经上讲它流通通利得效果很好啊,这个药我个人感觉不用量太大,一般是我都是用10克左右。一般的水湿比较盛的情况下,就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当然你多用一点估计也问题不大,但是你注意用多了,如果流通水湿厉害的话,他会伤阴。你还是根据水湿瘀滞的情况下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我觉得用个10几克就够了。
有朋友问凉燥会使金气降得太过吗?可以这么说,说的基本上是意思。正常的情况下金气在敛降的过程如果比较温润,如果比较柔润的话,应该不会过于干燥的。如果说降得有点太过,那么可能会产生这股燥气,是这个意思。你看咱讲肺金,讲五味归属的时候,说辛味属金,辛是辛辣之味,辛散之味,为什么把他归到五行属金呢?其实讲这股金气虽然是敛降收藏的,但是呢他本身想动的话他必须是一股阳气,一股能够流通的阳气,这股阳气呢一定要足够大,他才能降,才能够降下去。一个阳虚的病人,他是不可能降下来的,只有阳气足的才能降下来。这就是为什么说辛以润之,来通达肺气,肺气为什么药讲升降,而不是单纯的讲降,首先要能升,升上去才能降下去,升都没升上来,谈不到降。
如果没有问题咱们就到这里吧,大家早点下课好吧。
善从之整理,安时处顺校对。
根尘不偶药象体会_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甘草,顾名思义,就是甜味的草,甘草就是因为其特异性的甘甜之味而得名。由于甘草的这股甜味非常纯正,所以《神农本草经》又把甘草称作“美草”和“蜜甘”。据测定,甘草里面甘草酸的甜度是蔗糖的五十倍以上,甘草就是常用中药里面最甜的一味药,所以《神农本草经》给甘草的命名是名副其实的。
甘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这些地方都属于北温带的范围,气候寒热适中,具有土气中庸缓和的特点,所以尤其适合甘草的生长。
以前的甘草主要是野生的。甘草的适应性很强,喜欢生长在干旱的钙质土地上,水多涝洼的地方反而长不好。据种植甘草的药农介绍,把甘草种子随便撒到地上即可出苗,抗旱性特强,而且耐寒,自然繁殖能力非常好。
正因为甘草的这些优越的生长特性,甘草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能够有效地防止土地沙漠化。但是随着甘草使用量的迅速增加,野生的甘草在几年内几乎就被挖掘耗尽了,过度采挖还导致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国家现在已经严格控制采挖野生甘草。现在我们使用的甘草,基本上都是人工种植的了。
甘草的地面部分长得不是很高,高的大约能长到一米左右。但是甘草的根很发达,长度基本都在一米以上,有的甚至长达三四米。所以甘草的力量主要都藏在根里面,这也是它适应能力强,善固水土的原因。
甘草的叶子是奇数羽状复叶,奇数为阳,甘草就有一股生动之气在里面。甘草的一柄羽状复叶,大约有几枚到十几枚小叶。黄芪跟甘草都属于豆科植物,长得也有一些相似之处。黄芪也是羽状复叶,一柄复叶至少有二三十枚小叶,小叶长得比较多比较小。相比而言,甘草的小叶就显得大多了,让人感觉更雍容庄重一些,所以甘草固气的效果就更好。
甘草的果实,长得就像扭曲了的豆荚,它的叶片边缘,大多也有一些波浪形的起伏扭曲,都给人一种收缩的感觉。甘草的花是蓝紫色,叶子是深绿色,都是比较深的颜色。这些都是甘草这股气善于固守的表现。
我们药用的甘草的根,则集中体现的甘草的特性。甘草的根一般要长3-5年之后,才会有较好的药效。它的根系发达,长得圆直而长,侧根细而少,是一股通达之象。甘草根的表面是红棕色,切开后里面是黄白色,一圈一圈的形成层很规则,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可以看出甘草这股气是比较缓和通达的。
晒干之后的甘草饮片,多是横切片,看起来就是圆圆的一片一片的。饮片的断面是纤维性的,就是木头的感觉,比较容易掰开,这也是甘草这股气比较缓和的体现。断面的颜色是稍微偏淡的鲜黄色,是土气的正色。甘草的香甜之味很浓郁,远远地就可以闻到,沁人心脾。如果含一片在嘴里,慢慢品味,会感觉甘草那股甜味缓缓散开,久久不绝,余味无穷。
不同质量的甘草饮片,效果是不同的。好的甘草饮片,颜色鲜明,气味纯正浓郁,易掰开,粉性足,这样的甘草又叫作粉甘草,药效最好。五行之中,土性中庸。土色黄,土味甘,土气缓,而甘草本身的特性,正好符合土性中庸的特点。所以甘草其实就是天地之间的一股比较纯正的土气。人五行属土,人身的一气,也是一股土气,所以,甘草的这股气,就与人身的一气非常接近,从而使甘草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一味中药。甘草的这股气,缓和通达,而又有一股固守之力,不热不寒,不迟不急,很好地体现了土气缓和中正的特点,就像一位胸怀宽广的长者,善于安抚和容纳大众,所以甘草往往可以堪当重任,坐镇大局,因此又有“国老”之称。甘草的所有功效,都是甘草这些特性的体现。从补气的角度来说,甘草补气的效果其实是最好的,有时胜过黄芪和人参。由于甘草这股气缓缓流通之中而有固守之力,所以常被用来补益一身虚弱之气。有的病人久病气虚,药稍温则嫌热,药稍凉则觉寒,药味稍多则虚而不受,这时用一味甘草,重剂温固一身之气,则一气渐复,往往会因此而带来转机。有些糖尿病坏疽的患者,脚趾头快烂掉了,用什么药效果都不理想。民间有一个偏方,就是用大量的甘草粉,芝麻油调成糊状,包敷在腐烂的脚趾上,每天换一次药,有些人就会慢慢长好。这就是借用大量甘草的纯和土气来补固一气,生肌长肉。
甘草又常被用来解毒。所谓的毒气,就是一股偏戾之气,就是跟人体自身的土气差别比较大的一股气。所以中毒之后的反应,就是人身一气周流突发郁滞的表现。由于中毒导致的一气郁滞比较重,人体自身的一气在体内横冲直撞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导致了各种中毒症状的集中暴发。这时用甘草就跟拨乱反正一样,就是用甘草的这股中正平和的土气,来恢复人体自身一气缓和通畅的周流。我们比较熟悉的附子乌头中毒,用大量甘草水解毒,就是用甘草的这股强大的缓和之气,去掌控化解乌头附子过于峻猛的辛散之势。
所以甘草可以解百毒,并不是甘草可以化解各种有毒物质,而是甘草能够很好地缓解中毒导致的一气周流的失正状态。只要人体的一气周流能够恢复正常,就肯定不会再有中毒的症状。这和西医解毒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西医解毒一定要查清中了什么毒,然后再针对这种有毒物质,寻找特异性的解毒药物,这也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
有一个老中医就很有意思,任何人来看病,不管什么病,他都问你吃过西药没有,凡是吃过西药的,都让先回家吃上半个月甘草,每天半斤,解解毒再来治疗。据说他这个办法疗效还很好,求治的患者络绎不绝。虽然这个用法有点偏颇,但至少说明了甘草解毒的功效,确实不是它药可以比拟的。
在中药处方中,甘草常被用来调和诸药。不同的药物有寒热温凉之不同,有刚柔缓急之各异。用甘草来调和诸药,实际上就是让甘草给诸药开个会,传达一下平正柔和的工作精神。快的慢一点,慢的快一点,把各药的作用范围尽量控制在人身土气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既很好地完成了治病的任务,又不会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仲景三个泻心汤中对甘草的应用。干姜和黄连在甘草的统一协调下,并肩作战,运转中焦,虽药性各异而功效合一。从这一点来说,甘草其实是掌控大局的一味药,而甘草的用量,则决定了其掌控局面的能力。
一般的方剂,甘草只需用几克,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控制药气的作用。而一些需要用峻猛之药的慢性病患者,比如肿瘤患者,往往需要较大剂量的甘草来顾护一身之气。我在临床上常用一百克以上的甘草配合几十克的大黄,久煎频服来缓缓涤除浊邪,不会引起峻泻,邪去而不伤正,效果比较满意。大剂量地使用甘草,有时会引起肥胖水肿等症状,类似服用激素后的反应。这是大量甘草固守之气过强引起的气滞水停,但并没有导致人体一气的严重耗损。而激素则更像通过透支人体元阳,人为地使人体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气化水平,服用激素后肥胖越严重,人体阳气的耗损也越多,体质也会因此而下降得更厉害。所以长期使用激素会有明显的副作用,而甘草则没有这些明显得弊端。从这一点来说,大剂量甘草有时是可以部分代替激素的。
相反,在中焦湿气壅滞,急需流通的时候,甘草则根本不能使用。因为土气的相应邪气是湿气,湿性粘滞,不宜流通,甘草的缓和之性,恰好足以加重病情,因此不宜使用。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正在哺乳期喂奶的产妇,也忌用甘草。甘草的这股缓和固守之气,有时足以把奶水给封固在体内,引起回奶,所以给产妇用甘草时,也要特别注意。
但是湿气盛不宜用甘草也不是绝对的。甘草本身抗旱能力强,不喜湿洼之地,气味偏于香燥,甘草的这种温燥之性,其实正好可以化解湿气的濡润粘着。当湿气壅盛,不得流通,我们需要流通以祛湿的时候,甘草要少用或不用。所以五苓散、猪苓汤都不用甘草。
如果是土气虚弱引起的湿气粘着不去,则正可以用甘草以补气燥湿。有些身体比较虚弱的男性患者,长期阴囊潮湿,甚至发展成阴囊湿疹,缠绵难愈。这种患者的脉象大多绵软无力,土气虚弱。用大量甘草佐以少量利湿之药,往往立竿见影,效果很好。
甘草本身是一股缓和纯正的土气,相对而言,甘遂则是一股比较缓和的毒气。甘遂也有一股缓缓守固之气,所以在用药配伍上,甘草反甘遂。单纯用甘遂时,人体自身的一气可以自然加强流通,以恢复甘遂引起的一气郁滞,由此达到除痰利水的治疗作用。就好比用甘遂人为制造一些临时性的一气郁滞,激发人体一气的流通性,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如果把甘遂与甘草同用,则人体一气周流的力量被甘草牵制住了,无法自动加强流通,甘遂导致的一气郁滞,因此无法解除,所以两者同用内服,确实会加强甘遂的毒性,严重的会引起危险,不可不慎。这也是仲景十枣汤中用大枣而不用甘草的原因。但是也有个别情况,有些医生是甘草、甘遂同用的。一人病手指红肿粗大,一医以甘遂粉内服,甘草水外洗,一夜而愈。这里用甘草水外洗,实际上是用甘草的这股守固之气,阻止了红肿手指处的阳气外散,使一气归藏于内,全部用来跟着甘遂疏通水湿,所以效果迅捷。这里甘草、甘遂内外分用,虽相反而终同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用药思路。但是这种用法,也仅仅是急性病情适用,临床还是要慎用。甘草药性平和,没有明显的偏阴或偏阳的属性,所以《本经》讲甘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脏腑皆入,寒热同调。这与人参主补五脏明显不同。当然严格来说,生甘草还是微微偏于温燥而偏于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也使用炙甘草。炙甘草是用蜂蜜炒过的甘草,药性就更加温润平和,但固守之力同时减弱。炙甘草温润流通之性更好,生甘草温燥固守之力更胜,这是两者的区别。
最后我们用《神农本草经》的经文,对甘草的药性作一个系统的总结。
甘草,味甘,平。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根尘不偶药象体会_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荚膜黄芪的根。
黄芪在《神农本草经》中原名黄耆。李时珍说: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天我们通俗的叫法都写作黄芪。
黄芪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内蒙古、山西、东北等地。黄芪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跟甘草一样,都属于豆科植物,长得也有一些相似之处。跟甘草相比,黄芪就显得稍微娇气一些,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方,对生长环境比较挑剔一些。
黄芪的植株长得比甘草要高大一些,地上茎直立,能长到一米五左右。黄芪的叶子是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数目很多,一柄复叶大多有二三十枚小叶。这么多小叶,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总叶柄的两边,对称分布,就像两排站岗的士兵,整齐划一,很有精神,而且这些小叶长得都很平整,形状大小也几乎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沿着一个柔和的弧度,很温顺地伸展出来,一看就给人一种温和柔顺,端庄大方的感觉。黄芪的荚果在长大后,也是整整齐齐地挂在枝头,给人低眉顺眼的感觉。所以黄芪的这股气就如行云流水一般,显得非常的流畅而柔和。这与甘草的叶子和荚果略有皱曲的形态完全不同,所以跟甘草相比,黄芪偏于流通,而甘草偏于固守。
黄芪的花是淡黄色的,叶子是普通的绿色,这都与甘草的紫色花和深绿叶不同,所以黄芪的这股气就比甘草的更淡一些,更轻灵一些。
黄芪的根是圆柱形,一根直下,几乎没有侧根,有些长得比较长的,形如箭杆,所以黄芪又有箭芪之名。黄芪这种一茎直上,一根直下的形态,与其小叶整齐舒展的气势完全呼应,都体现出了黄芪这股气的柔和通畅之性。
黄芪的根一般是长2-3年就要及时采挖,长得年头过长的黄芪,容易在根中产生黑心,所以我们临床上用的黄芪,一般没有太老太大的,都属于比较嫩的根。
临床常用的黄芪饮片,多是斜切片,这样的切片,更有利于黄芪药气的溶出,所以药效相对圆切片更好一些。比较好的黄芪饮片,是淡淡的黄白色,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拿一片捏在手里,软软的,柔韧性很好,这种绵软的感觉越好,说明黄芪的气越柔和,因此质量好的黄芪又被称作绵黄芪。黄芪的这股清香绵软之气,带着一股缓缓流通之势,与人体土气雍容缓和的特性也是非常接近的。所以用黄芪来补气就是很自然地事情了。
《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人体正气充足,就不会患病。从这一点来讲,只要是生病了,大部分都有正气虚的因素在内。而黄芪的这股气,比较柔和,比较清淡,温香顺畅,与小儿清纯柔和而又生机勃勃的一气尤其相似,所以《神农本草经》讲黄芪主小儿百病。尤其是一些小儿虚证疾病,黄芪确实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有一个小孩患心肌炎久而不愈,一老和尚教以黄芪五百克煎服发汗,连服三天,出了三天汗,这个孩子的心肌炎就好了。这就是正气足则邪气自去,孩子本身生发之气比较盛,得大量黄芪相助,所以效果比较显著。实际上每天用60g左右的生黄芪煎服,长期喝一段时间,对一些单纯虚证的心肌炎患儿,效果也是不错的。
黄芪的这股气比较绵软柔和,力量不是很大,所以在补虚扶正时,要想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大多需要用的量比较大。一般情况下,黄芪至少要用到二三十克以上才会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而气虚明显需要重用黄芪的时候,我们就要有韩信将兵的气魄,多多益善。张锡纯前辈善用黄芪以升举大气,创制以黄芪为主的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之证,是为知人善用者。
临床上有一些中气大虚的慢性疾病,比如内脏脱垂,慢性肠炎等,有时久治不效,可能就是因为自身气虚不能运行药力。你摸他的脉,绵软无力,属于明显的气虚,加用大量黄芪100-300g,往往可以收到扭转乾坤的效果。当然,也有个别时候,黄芪用量太多了,会引起气滞中满,岳美中老先生的经验是服陈皮即愈。因此我在大量使用黄芪时,大多会伍以小量陈皮。黄芪温香微甘,其气清轻,主补一身之气而又偏于走表,所以又是外科治疗痈疽等皮肤病的要药,常被用来托脓生肌。痈疽等疾病,伤肌损肉,气血耗损,正气大虚,正需黄芪大补一身之气。而黄芪本身之气,类似小儿之气,天然地具有一股缓和生发之性,更有利于创面的生肌长肉。有一个女孩,不慎皮肤感染,导致全身皮下脓肿,诸药久治不效。后来有一老中医,用一味黄芪60g,每日煎服,月余渐愈。
在补气方面,有一个著名的方子——玉屏风散,也是以黄芪为主,配合白术、防风,治疗气虚自汗为主的虚证。有些身体比较虚,经常容易感冒的,一动就容易出汗的,吃上一段时间玉屏风散,体质慢慢就会好起来。动则耗气,耗气则虚,虚到气不自收,就会动则汗出,出现自汗。黄芪把一身之气补足,则一气周流如故,升降回环,不致有升无降而自汗。
所以黄芪止汗,只是用于气虚不敛导致的虚汗效果最好。有些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耗伤气血太过,术后一周内往往稍微一动就全身大汗淋漓,这是气虚自汗比较严重的情况,这时用一味黄芪120g浓煎频服,自汗的症状大多一两剂即可汗止而愈,效果非常理想。
黄芪用量足了,对于单纯的虚证,见效大多非常快。这得益于黄芪这股清轻之气相对流畅通达的特性。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说,黄芪这股气可以随着人体本身的一气周流升已而降,也就是既能升又能降,所以黄芪既可以用来升举大气下陷,治疗内脏脱垂之类疾病,又可以用来敛收一气,治疗气虚自汗等症。
黄芪虽然见效比较快,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黄芪这股气本身比较缓和,药力不猛,流通性又比较好,所以很快就散开了,药效不够持久。所以对于突发的暂时性虚证,比如动则汗出,术后自汗等,重用黄芪的效果最好。
正因为黄芪的这些特性,所以黄芪长于补虚,短于祛邪。对于一些结滞比较重的疾病,黄芪的这股流通之力就显得太弱了,根本不足以除病。尤其是气滞或者气结,需要破气流通的情况,黄芪是禁忌使用的。用上黄芪补气,只是徒然增加一气的郁滞而已。
但是有一种情况,黄芪还是可以用来祛邪的,那就是邪气本身也可以较好流通的时候。这种情况多见于气虚水肿。仲景在“水气病篇”也用黄芪来治疗水肿,正是气虚水肿的情况。在《冷庐医话》中有一个医案,某患肿胀,自顶至踵皆遍,气喘声嘶,大小便不通,先用黄芪而病缓,后更医迭进驱湿猛剂,竟至危殆。仍以前方挽回,用黄芪至数斤,肿胀全消而愈。
其实黄芪治疗汗出与治疗水肿是类似的,汗液与水湿都是可以流通的津液,气行则水行,仲景治水正是着眼于气而收效于水。用黄芪补气行气,一气恢复正常的周流,自然汗止肿消,病随气愈。古人云,黄芪无汗可以发汗,有汗可以止汗,也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种无形的邪气,气虚发热的热邪,用黄芪治疗的效果也非常好。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甘温除大热。这种气虚发热其实也算不上大热,只是大多缠绵难愈,发作有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身周流之气过于虚弱,导致升降不利,郁滞成热。用黄芪把气补足,气行通畅,自然热退病愈。《南方医话》里面记载了一个医案,一名推销员因疲于奔波,生病发热,每下午1时发热至39度,到下午3时渐退,热退则神疲汗出。以气虚发热论治,用补中益气加黄芪45克,数剂而愈。
中药配伍当中,黄芪畏防风,恶鳖甲、白鲜皮。防风柔润善于熄风,不利于黄芪的通行,故欲以黄芪通散者,不宜与防风同用。而玉屏风散中黄芪与防风同用,是取防风之敛润,而助黄芪之敛藏,相辅而相成。鳖甲长于破气,白鲜皮偏于耗气,皆足以消耗黄芪补气之功,一般也不宜同用。但气虚而病结时,亦可同用,借黄芪补益之力以为攻病之后盾,可以收到去病而不伤正的效果,临床上可以灵活斟酌。
黄芪用的是它这股和畅之气,所以临床上我多用生黄芪,一般不用炙黄芪。黄芪用蜜炙过之后,通行之力会大大减弱,而多了明显的柔润之性,就不再适合大剂量使用,因此我在临床上很少使用炙黄芪。如果感觉生黄芪偏于温燥,需要温润一点,可以少佐当归同用,比用炙黄芪更好。
最后来看一下《神农本草经》对黄芪的综述:
黄芪,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根尘不偶药象体会_人参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人参在《神农本草经》位列上品,是一味我们都很熟悉的大补之药。人参的“参”,本来是“薓”字。《本草纲目》解释说,人薓,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故谓之人薓。薓字从𣹰,亦浸渐之意。后来因为“薓”字写起来比较麻烦,就慢慢演变成用“参”字来代替了。
所以“薓”这个名字,是根据人参的生长特性起名的。人参根生长的过程,就跟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有点象,慢慢就浸润进土壤深层去了,因此人参的须根很细很长,而人参主补五脏的功效,也与这个浸渐长成的过程完全相似。由于人参长成之后,它的根很像人形,似乎也具有了一些人的神气,所以人参也被称作“神草”。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据史书记载,人参的寿命大约有400年,实际上我们如果能挖到参龄100年左右的野山参,就已经非常罕见了。相比而言,我们在临床上常用的园参,不过是只有几年参龄的参娃娃。
目前国内人参最主要的产地,还是东北三省的山区,主要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野生的人参,喜欢生长在寒冷和湿润的地方,所以人参经常把家安在东北山区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这里寒冷、阴暗、潮湿,土层深厚,营养丰富,正是人参最喜欢的地方。
人参植株个头不是很高,一般只能长到半米左右。成年人参的叶子是掌状复叶,一柄复叶有五枚小叶,就跟人的手掌一样,仿佛伸着五个手指头在向外招展。刚出生一年的参苗,只有一枚三出复叶,第二年才能真正长出一枚具有人参特色的五出掌状复叶。以后每长大一年,人参就会多长出一枚掌状复叶,最多可以长出6枚掌状复叶,以后就不再增加了。
人参的复叶叶柄都比较长,围绕着人参地上茎的顶部长了一圈,就像伸出了一圈手掌一样。所以对于生长年限比较短的人参,看一下有几枚掌状复叶,就知道这棵人参生长了几年了。长着6枚掌状复叶的人参,肯定至少已经生长了6-7年。如果参龄更高,我们就要通过人参的芦头来判断了。人参每生长一年,旧的地上茎都要枯萎脱落,新的地上茎就重新长出来。所以人参每年都会在地下的根茎上留下一个脱落的茎痕,就跟树木的年轮一样,这个留有茎痕的人参根茎,俗称芦头。所以芦头就成为判断人参生长年龄的最准确的依据,数数有几个茎痕,就是长了几年。人参的掌状复叶,小叶也不是一样大的,跟人的手指头有长有短一样,也是中间的小叶最大,边上的小叶最小。所以人参确实长得跟人有一些神似之处。
人参一般生长三年之后才会开花,人参的花是聚生的伞状花序,单一地生长在地上茎的顶端,几十朵淡黄色的小花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椭球形的花序。当小花谢去,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一朵朵的小花就变成了一粒粒鲜红的扁球形浆果,挤在一起,就像人参探出了一个鲜艳的脑袋,红果绿叶互相映衬,非常漂亮,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头为诸阳之会。
挖出来的完整的人参,上面是芦头,下面就是人参的主根。长得漂亮的人参,确实跟人体是非常神似的。参肩圆润柔和,主根圆实饱满,端直而长,下段分支为侧根,对称如四肢,仿佛是一人端然而立。人参的表皮黄白细腻,须根细长柔软,又显得气定神闲,颇有修养而毫不张扬。所以一棵人参品质的好坏,看一下长得外形就可以判断出个大概。
由于人参的须根很细很长,所以要挖出一棵完整的野山参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人参的须根在土壤中伸展开来,在它的生长范围内,几乎无处不到,浸润到每一寸它可以触及的地方,仿佛把它脚下的整个大地都握固在自己手中。人参须根这种无微不入,细密握固之象,正反应了人参主补五脏之气的特点。
把新鲜的人参切开,就可以闻到人参那股特异的香气,清淡醇和,直入心脾。野生的人参煎汤之后,参汤非常清淡,几乎没有颜色,品一口,那股淡淡的清香,带着丝丝柔和的甘甜之味,悄然浸润进入体内,直入五脏六腑,慢慢遍及周身。这种感觉,就是典型的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晒干之后的人参,表皮是比较深的米黄色,切成饮片后,断面是比较细腻的黄白色。如果人参看着过于白净,没有一丝黄色,很有可能是用硫磺熏蒸过度导致的。
由于野生的人参资源日益减少,所以目前我们临床使用的人参,是以人工种植的园参为主。野山参生长缓慢,晒干后能达到10克,就已经是长了好多年的人参了,所以野山参是个头小而药力大。人工种植的园参,生长环境优越,所以生长迅速,个头都很大,三年的园参长个三五十克根本不成问题,但是药气也薄了很多,所以种人参的药农说,种的人参跟萝卜也差不多,药效跟野山参相比就差了很多。人参一般要生长三年以后,才会有较好的药效。市场上的成品园参,根据生长年限的不同,分为三年参和五年参等不同品种。参龄越高,人参的品质越好,药效也越强。为了弥补野山参的不足,把园参的参苗移植到田间或山地,让其自然生长,这就是移山参。移山参虽不如野山参地道,但比园参要好得多,所以对普通患者而言,想用较好的人参,移山参大概是最好的选择。移山参与野山参很相似,也是长得个头比较小,药气比较足。
人参主要生长在东北地区,从方位上来讲,东北后天八卦为艮位,艮为山,为止,五行属土。东北森林中的落叶常年积累,形成了较厚的腐殖质土壤,也是土气比较深厚的环境。所以人参生长的地方——五行属土的地区,土气深厚的土壤,再加上寒冷湿润的环境,一起成就了人参的禀性。人参聚集收藏了这股偏阴的土气的精华,在一个偏于蕴藏的状态下流通生长着。而人参诸多类似人形的生长特性,使得人参的这股气与人体的一气非常接近,人体五脏藏精气而不泄,人参偏于收藏的特点,与人体五脏之气尤其吻合,所以人参之气可以直入五脏而补充流通五脏的元真之气,因此《神农本草经》讲人参主补五脏。
我们用人参,最主要的就是使用人参的这股主补五脏的流通之气。而天然的人参这股药气保留得最好。所以在炮制不同的人参中,生晒参是最好的。生晒参就是鲜人参直接晒干或烘干的,比较好地保留了人参天然的药气特点。红参则是蒸熟的,几乎没有了人参那股天然的生气,只留下了滋补之性,相对更温润一些。所以我在临床上,更喜欢使用生晒参。
人参的这股气,清润敛藏,微微偏凉,所以《神农本草经》讲人参性微寒,是偏于走里入阴的一味药,人参的药气类似于人体五脏的元真之气,可以直接用于补益五脏之气。所以在人体五脏之气大虚的时候,是使用人参的最佳时刻。有些术后大失血的患者,尤其是妇科患者,气随血脱,五脏之气暴虚,大量人参往往可以救命于顷刻。以前西医抢救设施还不完善的年代,有一位孕妇产后大出血,奄奄待毙,医院的老中医就用独参汤,重剂频频灌服,几两人参喂下去,患者就慢慢缓过来了,逐渐调理而愈。所以人参用好了,确实可以达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对于一般的气血虚损之证,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药生脉饮,就是以人参为主,佐以麦冬、五味子,共同达到滋阴敛气的效果。但是象上面介绍的大出血病人,气血暴脱,阳气亦虚,如果也用生脉饮来治疗,则麦冬之凉有伤阳之虑,五味之温有耗阴之虞,唯有一味人参甘润流通,缓缓浸润五脏六腑,滋补灌溉一身气血,不温不凉,无伤阳耗阴之弊,微微之寒,适足以敛藏五脏之气,如此则一气有根,流通渐复,故能人苏病愈。但是人参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由于人参大补,人尽皆知,而人皆喜补,所以患病后大多喜用人参,由于滥用人参误事而不自知者,古往今来,比比皆是。伤寒少阴证,元阳大虚,阴寒凝盛,一气周流行将停顿之时,仲景用四逆汤鼓动元阳,以恢复一气周流。这时只宜用姜附之类大辛大热以通行开散,不宜用人参凉润,以免伤及微弱之阳,所以仲景四逆汤不用人参,而是用甘草温固大局。人参主要偏于滋阴敛气,所以仲景用人参,都是用在阴液津血亏虚之时。白虎加人参汤用人参补益大汗伤津,桂枝新加汤用人参滋补血虚身痛,都是典型的例子。
对于邪气较盛的普通病证,治疗需要着重流通祛邪的时候,都不宜用人参,因为人参敛润之力,反足以牵掣祛邪药力,不利于一气的流通。但如果所用祛邪之药过于温散,或者容易耗伤五脏阴精之时,则又可以佐以人参,扶正善后,以免伤正之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柴胡汤。柴胡通气破结,推陈致新,也最易耗伤气血,所以小柴胡汤用人参敛润以救柴胡耗散之弊。我在临床上需要大量使用麻黄等峻散之药时,也喜欢佐以适量的人参,耗气散邪而不致伤阴,效果比较满意。五脏藏神,精神魂魄之所居。人参之气,清正敛润,主补五脏,自然也可以安精神,定魂魄。所以凡是脏虚而致神魂不宁的症状,也可以用大量人参来补虚凝神,效果很好。刘渡舟老先生曾经用一味人参治愈了战乱时期一位军阀的顽固失眠,就得益于对人参安神功效的深刻体会。
所以人参主要用于五脏脏虚之证,邪实之证大多不宜。本经言主补五脏,而不言专补某脏,是因为人参气味甘润,于五脏无所不入。人体之气,虽分属五脏,而实质总归一气,皆由中土之气变化而来。人参味甘属土,可从中焦而入,随一气流转五脏而遍补之,是以可知人参之气尤善于补中焦脾脏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一身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胃虚弱,久病体虚者,适当用人参以润养中焦,往往可以渐渐扭转病势,这就是扶正祛邪,培本以固生化之源。所以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我治疗时多喜欢佐以人参。本经讲人参除邪气,更多的应该是这种扶正祛邪的意思。人参芦和参须,在临床上也单独入药。人参芦味苦而坚实,补益力小而收涩力大,所以多用作虚证探吐之剂。虚人上焦痰浊壅盛,需用苦涩之药收敛涌吐,又不耐瓜蒂等药性峻猛之药时,参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人参须甘味少而苦味多,敛藏疏通之力,较人参更胜一筹,但毕竟甘润滋补之力弱,古人谓其仅得参之余气,故五脏大虚之证,断不可以之为凭仗。临床上参须常用于老年疾病的辅佐治疗,以老人大多久病气虚而多瘀故也。跟人参同一个科属的植物,还有西洋参和高丽参,也是临床上常用的参类中药。
西洋参原产美国,又称花旗参,现在国内也有引种。西洋参的植株长得与人参很相似,只是人参的叶片长得更圆润柔和一些,西洋参的叶尖则收缩得比较急,看着比较尖锐,有一股生硬之气在里面。西洋参的根长得也没有人参那种似人的神气,西洋参大多长得比较粗短,侧根多而不规则,多横行。所以西洋参就没有人参那股柔和端庄的韵味,药气比较偏颇,与人体一气缓和中正的特性差得比较远,因此也就没有人参那种直接补益五脏之气的良好效果。
晒干后的西洋参都比较坚实而硬,少了人参的那股柔和之性,所以西洋参的药性更凉润一些,通常多用于一气郁而不降,气郁化火的虚证。对于气血大虚的危证,西洋参是难以代替人参来担负重任的。
高丽参主要产于朝鲜半岛,相当于是东洋参,与我国的人参品种其实是基本一样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人参的加工炮制方式。高丽参都属于红参一类,都是蒸熟加工后的产品。四川的附子,有一部分就是出口用于加工高丽参的,为了改善高丽参的气味,有的还会加入一些特定的香料,最后压制定型,就是我们见到的高丽参。
经过这些处理过程,高丽参原本与人参相近的药性几乎完全改变了。没有了那股清轻缓润的流通之气,变成了气味俱厚的温补之气。所以高丽参更适合老年阴阳俱虚的患者使用。同样的道理,高丽参主补五脏的功能,也因为炮制太过而大打折扣,危难之时也难以堪当重任。不过市场上较好的高丽参,生长年限大都在五六年以上,药力比较足一些,对于一般的需要使用人参的病证,高丽参比只长了两三年的普通园参,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所以最好的人参就是天然的人参,外国的洋参,其实并不如国产的人参更适合我们。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生晒参或移山参是比较好的选择。
天然的,就是最好的。这句话其实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注解,与中医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一脉相承。
最后来学习一下《神农本草经》对人参的阐述:
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根尘不偶老师讲药象体会 :山药百合大黄巴豆
《四圣心源》里面这个一气周流理论呢,把这个左升右降中气斡旋这个模型呢,概括的非常简洁,我们临床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但是尽管我已经跟大家交流了很多次了,就是这个一气周流啊,它如何流通,何时为阳,何时为阴,但是还是有不少朋友啊,平时在跟我交流的时候啊,还是会问出一些这样的问题,它就问这个阴和阳的问题,就是这全一气啊它什么时候是阴气,什么时候是阳气啊,所以我们借今天这一次机会呢,把这个一气阴阳的问题顺便给大家再简单的说一下。
今天咱们主要讲四个药,给大家发一下,讲山药、 百合、 大黄、 巴豆,我们结合着这四个药把右路金气往下敛降的这一路,把这个用药特点,以及这个一气周流在右路敛降的特点跟大家再沟通汇报一下。
首先还是先讲一下这个一气周流的阴阳问题。前一段时间这个天气一直比较热,该冷的时候也不冷,最近呢全国又连着下大暴雪,这个大雪有的地方是百年不遇,这个路啊交通啊都这个中断了。那么这给我们一个什么象呢,从这个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你看我们一年的整个的这个一气,春夏秋冬,这也是一气在周流,是大自然的一气在周流,那么它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大自然的一气呢它这个周流很不通畅,好像老是堵在那个地方,淤滞,想走也走不动,就跟卡住了一样,淤积到一定的程度,它这个力量就好比是积攒了一股了力量,然后它就往上冲一下,那么它的表现就是天气忽冷忽热,长时间的干燥,然后突然来一场非常大的雪,就是给人一种没有这个平缓的感觉,就好比这个咱们上下楼梯一样,就咯噔咯噔一下下的,就是这种感觉,这就是这个大自然的一气发生了问题。当然这个大雪给人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我个人感觉呢它还是这个利大于弊,冬天这个冬气应该收藏,大雪一降呢冬天这股气就跟着降下来了,就开始盘起来了,这是个好事。而且这个流感病例的病人也少了很多,我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就说,这就像好比老天爷为整个大地开了一付猪苓汤,把整个天上的浊气给降下来了,效果很好。下这几场雪,比我们大夫开无数付药那个效果还要好,所以这个天地之间这股气,它这个流通的周流的力量是很大的,人是很难抗拒的。
如果我们从这个温度上再来对比一下,你会感觉到会更明显,你看这大自然的一气周流来讲,如果从温度上来讲,它可以从非常冷的这个零下几十度,像这个东北,北极啊,零下四五十度,到了这个热带沙漠,可能零上四五十几度,这上下是接近一百度的这个温度差,温差很大啊,在这么大的一个温差的范围之内,整个自然界的一气它在周流,它在变化。当然这个正常情况下,我们可能感觉到比较舒服温度,零度以上,二三十度以下,这个变化范围也有个二三十度,比较大。那咱们人体呢,人都是一个个体的生命嘛,反正人的正常体温是36度到37度左右,就是说人体的一气周流啊,正常情况下它的变化范围大概就是从36度到37度,看这个范围只有一度,非常小,所以人体的这个一气周流,它这个力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弱。跟这个大自然的一气啊,对比着来讲,比较弱,比较小,你说靠你这个一度的力量去改变大自然,这几十度的变化那么大的力量,你去对抗,这有点这个螳臂挡车呀,这不太现实,当然这个只是从中医的一气周流的这个角度来讲。人这个除了一气,除了周流,人还有精神,人的这个神气啊,对这个外界的影响那肯定是另外这个范围和层次的思想,那佛教对这方面论述比较多一些,咱们不在这细讲,咱们主要是从中医,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所以咱们讲人体的这个一气周流,《内经》里教导我们啊,说一定要顺应天地,顺天则昌,逆天则亡。讲这个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人去适应天地,不是让天地来适应人。原因就在于人体本身这个一气周流,只是大自然一气周流非常小的一个层面,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是这个道理。
那么这个人本身的一气周流呢,我们讲人本身五行属土,这一气呢实际上是一股土气,比较和缓,从容,流畅,那么这股土气呢它的范围我们把它定义为五行属土的这个范围之内。如果从温度上来讲,它可能就是一度的范围,一个比较小的范围,那么一气周流虽然在人体范围比较小,但是在这个土气的范围之内,它仍然是有这个升降,有生发有收藏,有它的变化,跟大自然的一气周流是完全相对应,也有它自己的变化。所以这个人体周流的这一气呢,我以前跟大家说过,说是实际是这个一气,并不是说有一个单纯的阴气,还是一个单纯的阳气,阴阳是合一的。那么这个话怎么去理解,你看就拿这一次下大雪来讲,天气一冷,这个风一吹,天上的水气凝结成雪花,它就落下来了,那么这就是寒则收引,凉主敛降,收藏敛降,它这个水气跟着这个风气就下来了,所以这个下雪的过程,本身它就是一个阴阳合一的过程。从这个雪往下飘,风吹这个云在走,从这个的角度来讲,这是阳气,是一股木气。但是从温度的这个方面来讲,天很冷,雪结冰了呀,雪花本身就是冰晶,这应该是属于一个阴的过程,那么这两个过程实际上你看,下雪的时候同时具有,阴阳是合一的,这是一个例子。
这是讲这个人体周流的这一气呢,它这个并不是一个没有任何联系的,它不可能脱离这个具体的有形物质,单独存在的,不是这个意思。人体的一气周流啊,它必然带动体内的这个精液啊,血液啊,就是这些接近于有形,咱们讲的这个属于有形物质性的东西,它肯定带着它们一起在周流,不会是说一个单纯的一个无形之气,纯粹的一个阳气,在体内在周流,它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我个人的意思。
只是这个一气啊,它周流的本身,只要流通它就是阳气,从这个角度来讲人体的一气没有阴气,只有阳气,但是这股气在流通的同时呢,阳以化阴,阳气可以运化这个阴精,是这个意思。它必然带来这些有形的阴液跟着流通,所以实际上我们讲的这个一气周流这个一气,它本身就是阴阳合一的,既不是单纯阳,也不是单纯阴,是这个意思。那么这股阴阳合一的一气,它偏于往上升散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阳。它偏于往下降往里藏的时候,偏于敛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祛毒清润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