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腰不好能练柔力球吗用腰方法

柔力球套路基本技术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柔力球套路基本技术的研究
【摘要】:柔力球从1991年问世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由最初的竞技对抗形式增加到了套路演练形式,它的技术在不断更新、动作内容也在不断丰富,而相关理论的发展却没跟上脚步。为此,本文运用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和参与体验法,试图通过对握拍、运动方位、基本动作技术的研究来构建和规范柔力球套路基本技术。希望能抛砖引玉,为柔力球竞技和套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为促进柔力球套路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相协调,为指导柔力球套路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提供便利,从而加快柔力球学科理论建设。研究结果:1、柔力球套路握拍的一些基本方法主要是以正握、侧握为主,横握、倒握、倒侧握、倒横卧等为辅。握拍的松紧适度是灵活性的前提,而握拍的灵活性还需要注意手指、手腕的柔韧性锻炼;其次要注意手指基本力量性的训练;再次,需要经常进行多带球做换拍动作的练习。此外,研究发现球拍与小臂合成的角度越大,其控球难度也就越大,所以需要注意合理调整球拍与小臂合成的角度从而增加控球的稳定性。2、根据球拍运动轨迹中先行部位的原则,将其基本分为三类:推拍(拍头先行)、摆拍(拍侧框先行)、拉拍(柄端先行)。并提出要体现柔力球“柔”的特色,那么套路动作中应多使用拉拍的动作,因为拉拍是由腰送肩、肘、腕,再通过拍柄到拍头,它更能实现力的层层递进、节节贯穿、连绵不断,从而给人一种动作飘逸、优美、柔软、流动律强的特有美感。3、根据解剖学人体直立时的基本方位,以肩轴原点为0位,将前、右前、右、右后、后、左后、左、左前等八个方位分别进行了数字化定位,并根据每个方位又分成上、下两个方位,如1上、1下,加上0上、0下则得到27个方位,即米位空间。这种方位的数字化建立使训练集体规定套路的方位角度的规范有了依据,对判定动作是否到位提供了量化的标准,也便于让编导、教练、队员按共同遵照执行的米位坐标来教与学。4、通过三类圆的轨迹,根据套路动作元素中的推、拉、摆、翻,由简到繁原则提炼出以下套路基本动作技术:(1)立圆技术:左右摆动、左右摆翻、加上步法的左右摆动(如飞龙二套里的四方摆动)、加上步法的左右摆翻;左右绕环、左右绕翻;侧移步法的左右绕环和左右绕翻;(2)平圆技术:左右旋转、左右旋翻;螺旋盘绕、螺旋盘绕翻;(3)斜圆技术:八字绕环、八字绕翻,侧旋转体,侧旋转翻。根据米位空间,对以上技术进行逐步训练,利于增加控球的能力。5、绕环的技术和翻拍的技术要领的根本在于源源不断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区别在于,绕环不要求手指捻动,那么要想绕环一周必须注重手臂关节之间稳定性、灵活性和协调性三者的配合;而翻拍的动作的关键在于小臂的拧转和手指的捻动协调配合。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G85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伟;雷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许斌;卢春根;高铖;;[J];贵州体育科技;2013年03期
范国梁,陆晨,谭伟;[J];湖北体育科技;2001年04期
田建伟;梁波;张春超;党丽萍;;[J];湖北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王隆华;魏德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年11期
李永安;张瑛秋;兰雷伟;;[J];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09年11期
,梁月宗;[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雷蓉蓉;;[J];体育科技资料;1980年32期
郑木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保罗·费恩;金路;;[J];网球;2011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佘竞妍;[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吴松;[D];苏州大学;2008年
朱新新;[D];苏州大学;2010年
覃凌;[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强;三(身小)斯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张艳林;;[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周春华;;[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邹建军;周亚芬;;[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丁亚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甘翠华;;[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陈秀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谭贤楚;周长城;;[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顾亚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孔令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涛;;[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李庆伟;;[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王仁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陶原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潘雪莲;;[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李赞;;[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刘小明;;[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焦芳钱;刘大庆;;[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江必新;程琥;;[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阎宗彪;乔生;;[A];第八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岩;[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杨建营;[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张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顾远飞;[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张雪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邹春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曹立新;[D];武汉大学;2010年
彭懿;[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孙余余;[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郭继文;[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延丽;[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崔哲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佘竞妍;[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周国魁;[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徐晓明;[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苏甦;[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杨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刘小飞;[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董娇;[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佳;[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伟;雷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王海燕;李耀祥;;[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3期
梁颖;董小龙;;[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杨云霞;;[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5期
齐光辉,张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姚侠文,陆保钟,郑吾真,竭晓安,马鸿韬,李艳翎,宋晓东,刘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郑重,马鸿韬,孟宪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金逵,胡娟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刘金娣;[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杨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甲;郭俊人;卢伟华;虞玉华;;[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晓蓬;[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青;[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黄文文;[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李辉;[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孙健;[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刘淑英;[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杨皖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陈军;[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赵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宓钟琪;[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李永华;[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嘉鹏;;[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张艳青;;[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周建东;;[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12期
冯永福;凌灏;;[J];内江科技;2013年01期
周建东;;[J];搏击(武术科学);2013年06期
曹璐;张臣;;[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周建东;刘龙;;[J];搏击(武术科学);2013年07期
刘淑慧;;[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24期
王洪武;;[J];金秋;2014年06期
周玉莲;;[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华雪;王体帅;王艳;;[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华雪;;[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姚远;;[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保健时报记者
穆晶晶;[N];保健时报;2007年
左亚军;[N];永州日报;2007年
蒲智;[N];铜仁日报;2008年
朱虹;[N];人民日报;2008年
孙肖娜;[N];中国体育报;2012年
深圳商报记者
黄青山 通讯员
黄子珩;[N];深圳商报;2012年
尹丽萍;[N];中国体育报;2013年
刘伟;[N];深圳特区报;2010年
蒋艾洺 张敏;[N];雅安日报;2010年
李伟哲 陈华
曹纯菲;[N];中国体育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丽;[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陈丹;[D];山东体育学院;2014年
张朝;[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邢泽华;[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王金峰;[D];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有腰间盘突出的适合练太极柔力球吗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有腰间盘突出的适合练太极柔力球吗
如果走路过多会出现腰痛,需要休息一会能稍微缓解。我想请问一下这样可以练习太极柔力球吗?谢谢
拇指医生提醒您:以下问题解答仅供参考。
你好。腰椎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症或髓核突出症,是临床症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椎间盘是由髓核和纤维环及软骨板三部分组成的,人们步入30岁以后,椎间盘各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和改变,其弹性和韧性都随之下降,当在劳动或体育活动腰部遭受扭闪和撞击,抬重物时用力过大、过劳等受伤而引起椎间盘纤维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脱出,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根而产生腰腿串通,即腰腿伴根性坐骨神经痛等症状,由于本症以腰腿疼痛为主,所以中医称为损伤腰痛.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在髓核脱出,一旦突出后就会刺激腰椎神经根,同时造成积液,局部循环机制受到影响,无法靠人体自身能力吸收代谢,中医称之为痹症,长此以往形成堆积钙化.进一步加重神经压迫和刺激.则会造成严重后果.(钙化至一定程度,也就是所谓骨质化了,则无法再进行药物治疗.)
这种病症初期症状一般会造成下肢神经麻痹,疼痛,马尾神经,坐骨神经丛疼痛.如不认真对待,任其发展,则会进一步引起下肢神经及肌肉萎缩.甚至导致瘫痪.
牵引治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减压措施,通过物理形式拉申脊椎,达到减压目的.但有时则会将已形成粘连的组织强行拉开,造成更大的肌体损伤.所以不建议盲目使用.
而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切除软骨板或清除压迫神经的髓核组织,实行减压.其方法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的解除痛苦,拍片后脊椎无异常。但实际并没有解决纤维组织无力的根本问题。根据患者具体纤维组织退化程度而定,一段时间后,突出症状即会复发。也因此也才造成了长期以来患者对手术治疗所反应的复发率高的评价。
在中医看来,中医理论在于以恢复纤维组织弹性为治疗基础,彻底恢复患者机体机能为目的。而非单纯解决暂时的疼痛问题。内服药物通常作用比较缓慢,因内服需通过肝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达患处。药物作用已大量衰减。而大量临床证明,使用外敷方法,通过皮肤毛孔渗透而直达病灶,可以把药效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那么用外敷中药的方法恢复机能,软化占位组织,促进局部循环机能及恢复局部受阻的代谢机能.使占位组织得以吸收和排泄。是可以有效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所以,我建议还是采取中医的外敷治疗为主要方法。配合一些日常的恢复性锻炼。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腰椎间盘突出疼痛时期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
二: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白天腰部戴一个腰围(护腰带),加强腰背部的保护,同时有利了腰椎病的恢复 。
三:平时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如拖地板…),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
四:平时提重物时不要弯腰, 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五: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 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
六:平时的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 。
最后,祝你早日康复。
腰痛是一个症候群,其原因有很多,除了脊柱原因引起的腰痛外 ,有些非脊柱因素导致的疾病也可伴有腰痛 ,如内脏器官引起的腰痛。但目前最为常见的是功能性腰痛,也叫姿势性腰痛,是由于长期不良姿势造成的慢性积累性损伤,最常见的是腰肌劳损.
你可以试试倒走,倒走锻炼能够锻炼腰背部肌肉,促进腰背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对腰肌劳损的康复有良好的作用。倒走时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运动量以腰部不感觉到累为宜,可以少量多次进行锻炼,过多的运动量是会加重腰痛的,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倒走锻炼不方便的话,可以在家中锻炼:赤足或穿平底鞋,前脚掌踩在厚度约为20毫米的书上,坚持直立,时间越长越好,感觉一下腰痛有无减轻,如有减轻可试试负跟鞋,鞋底是前高后低的,和倒走原理相同,强制人体重心后移,有效矫正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正常行走就相当于倒走,更安全,更容易坚持,效果自然比倒走更巩固。
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不要久坐久站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维持一个姿势一旦超过了20分钟,肌肉就会开始紧绷,无论是什么姿势,维持太久都不好,而且不正确的姿势会加剧腰酸背痛.不要穿带跟的鞋,任何带跟的鞋都会加重腰痛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姿势,例如:不正确的坐,立,行及睡眠姿势,长时间伏案阅读,书写和看电视,上网,在办公室长时间坐着的工作方式,不正确的搬运物品,长时间驾车,家居生活中工作台面的高度过低,琐碎的家务事等等都是会加重腰酸背痛的,要注意这些。不要过度劳累、睡过软的床铺。游泳也能够锻炼腰背部肌肉,有利于长期不合理姿势腰痛的康复,有时间可以锻炼一下
适当运动是可以的,一定系皮带
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病,绝大部分都不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找个正骨大夫,他们手法可以让突出部位复原,不再压迫神经,相应的症状自然就消失了,就是治的时候会有点皮肉痛,休息一下就好,治疗时间通常不超过十分钟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10-12-6 16:18
&&&& 将太极运动完整连贯、圆润柔和、自然流畅、连绵不断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柔、圆、退、整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四大特点。迎——引——抛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三大要素。所以技术性要求比较高,讲究柔缓、顺遂、刚柔相济、细腻悠长。。&&&&&& 顾名思义,太极柔力球“太极”是这项运动的根本和生命。太极柔力球圆弧轻划,看似软弱无力、轻松自在,然力度拿捏、方位掌握均耗损巨大,一场球下来,轻则汗流浃背,重则腰酸腿软。&&&&&& 这项运动已经在大中城市开始玩起来了,主要受众群是社区的老人,深受老人的喜欢,现在高校里面的很多学生也开始尝鲜,特别是女学生已经慢慢地接触并喜欢上这项运动了。太极柔力球是一项比较新兴的运动,球拍类似于羽毛球比赛用的拍子,主要不同在于柔力球球拍的击球面不是网状结构而是薄布状,且印有太极图案,球却像网球,由外层的皮、最里面的细沙组成。借鉴网球、羽毛球的场地、规则等要素,并融入了太极精髓,“提炼”形成了这项运动。&&&&&&&&&&&&&&&&&&&&&&&&&&&&&&&&&&&&&&&&&&&&&&&&&&& &&&&& &新型不锈表演拍&&&&&&&&&&&&&&&&&&&&&&&&&&&&&&&&&&&&&&球拍购买地址:&太极柔力球的诞生&&&&& 太极柔力球创始于199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的山西晋中卫校教师白榕副教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尝试把太极拳的一些动作与网球羽毛球的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太极式的球类运动——太极柔力球。1994年,太极柔力球运动通过了国家教委评审小组的评审和肯定。2000年被中国老年体协列为推广的新项目,分别在北京(2000年)、山东(2001年)、北京(2002年)、上海(2003年)、天津、江西(2005年)等地举办了培训班和教练员、裁判员学习班。&太极柔力球的特色&&&&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由运动者手持一种特制的拍子,该拍子是由一个拍柄和一个拍框组成,拍框内有一个能起缓冲作用、带风孔的橡胶软面,通过用弧形引化的方法将球抛来抛去。它可以二人对抛、单人独练、几个人互传或隔网竞技,以达到健身、娱乐、表演和竞技的一种运动项目。&太极柔力球的文化和意义&&&&& 太极柔力球是应时而生的一项太极化的球类运动,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巧击蛮,以小胜大以及和平圆满的战略思想,它保留了太极思想和太极运动中所有的精华,同时又加入了现代元素,并且使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它一改硬性击球方式,而以将球纳入球拍后的弧形引化过程为主要技术特征,这一特点成为其与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其它架网相隔、持拍对打的球类运动的主要区别。在运动中,每一次的收力、发力、接球、送球都是一次对心理的修炼,使每一参与者都能享受到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境界和氛围及酣畅自如的肢体运动所带给的快乐。&太极柔力球对身体的疗效&&&&&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它可以使颈、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圆形动作的变化比较复杂,随机多样,对训练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和发展多向思维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正确的弧形引化动作要求以肩为轴,肩、肘、腕保持一个弧形,因此整个上肢都不是紧张的,这有助于静脉血的回流,保护了心脏的安全。  它又是一种运动量可以灵活调节的运动:体力差的可以以逸待劳,以不变应万变,体力好的可以左奔右突,前后变幻;初学者可以高接低抛,和平过渡;娴熟者可以四处封杀,各展雄风。运动时圆灵轻活、闪展腾挪,人拍合一、心球合一、轻如燕子抄水、凤凰展翅,重如狮子摇头、豹虎归山,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运动量完全由锻炼者自我掌握。太极柔力球也可以作为一项隔网竞赛项目。为了比赛的胜利,参赛者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努力钻研,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果敢、坚毅、机敏、顽强的品格随技艺逐渐形成。除了健身和竞技外,太极柔力球还可以作为表演的手段:单人、双人及多人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出各种优美的表演。因此柔力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锻炼者的需要。&太极柔力球的技术特点&&&&&&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从入球到出球是由迎、引、抛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连贯、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的弧形引化过程。它改变了传统的硬性击球方法。要求首先顺着来球的方向、线路,主动伸拍迎球,使球从球拍的边框悄无声息地切纳入球拍。球入球拍后,以两脚为支撑双腿发力,力通过腰的分配组合,使身体和手臂以及手臂所持的球拍和拍内的球,以身体的横轴、纵轴和矢状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在旋转中使球在球拍中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再以这个离心力的惯性将球沿弧线的切线方向甩出球拍的过程。  太极柔力球与其它球类的比赛一样,都是非常激烈的,其球飞行速度和运动量不亚于网球、羽毛球等运动,而且这项运动落点非常准确、刁钻,球路变化无穷。我们仔细观察就会看出,它与其它持拍球类运动的技术完全不同,它不是将球推打出去,而是用身体带动球拍挥旋,产生惯性离心力将球抛甩出去的一种技术。  比较接近的运动方式有田径运动中的链球和铁饼。由于它的接抛球过程是划一个圆弧,是有一定时间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在划弧的不同阶段选择由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出球,真假虚实、声东击西,使对方难以判断,划弧所拥有的时间可以使动作不断随意创造,优美的弧线也使动作圆润流畅、潇洒、飘逸,使智慧和技巧以及美在运动比赛中唱上了主角,那种只用蛮力、狠拼猛打、不动脑筋的运动方式全无了用武之地。使东方民族处理问题全面周详、含蓄、婉转、坚韧不拔、灵巧、细腻的民族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使运动者和观赏者都得到一个创造美、欣赏美的享受,通过运动,使大家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  第一节:左右绕翻  在身体的右侧和左侧完成的960°的绕翻,它有侧前三步移动接一个横跨步向后三步移动,接一个横跨步,一定要注意它的移动要轻起轻落,点起点落,重心要平稳,脚下要扎实,稳步。移动要跟进脚,随时向前迈出。  第二节:头上平线  是在头上完成一个水平方向的环绕,要注意利用腰动身体画出一个圆,动作要完整。  第三节:正反绕翻  是在我们体前完成一个顺时和逆时针的环绕和我们熟悉太极拳的云手非常相同,但要注意两个云手要连贯完整,协调自然,画出的圆要饱满圆润。  第四节:平侧旋转  是利用我们身体的中轴和实中轴完成水平方向和侧向旋转运动,这个运动要注意控制你的旋转轴,身体要下沉,动作要平稳。  第五节:正反抛翻  在我们的体前完成顺时方向的抛接和逆时方向的抛接,抛接后有一个体前的绕环,抛接连贯完整,在环中绕、绕中翻,动作要自然流畅。  第六节:身后抛接  在我们的身后完成抛接动作,整个动作要完整连贯,上下相随,一气和成,一定不要有手腕和肘腕的发力动作。前两个人抛转体90°来完成身后抛接动作,后两个人抛转体180°,来完成抛接动作。  第七节:弓步绕翻  是在我们的体前体侧完成的正绕翻和反绕翻,做这个动作要注意用力向下,上下相随,连绵不断,用力要完整有力。  第八节:八字绕环  是在我们的体侧前完成一个八字形的环状运动,这个动作在上下相随,连贯自然、用力,要有腿到腰动,四肢完成,一定要圆满完成。健康生活,优质享受
大家都在看腰椎间盘突出能练太级柔力球吗,5椎和1椎_百度知道
腰椎间盘突出能练太级柔力球吗,5椎和1椎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我看还是不要练,柔力球转圈比较多,当心伤着。你可以换其它如步行这种运动方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本视频由声明原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柔力球单打表演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