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痿的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为什么要堵塞?

作者: 周美玲 王婷婷

  摘 要 留置导尿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但操作中易出现尿道疼痛,尿道损伤,出血,尿路感染,尿管滑出等护理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
  关键词 导尿;常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02
  留置导尿技术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是观察病情变化、治疗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诊断和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临床上使用的留置导尿管固定性能好、不易滑脱、刺激性小,使病人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存的质量。
  1.1.1 解剖因素 男性尿道全长16~22 cm,有3个狭窄,2个弯曲,且副交感和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上尿管时,尿管刺激尿道括约肌,引起其强烈收缩,增加了插管的难度,给患者带来痛苦。
  1.1.2 操作因素 操作粗暴,插管速度过快,尿管型号过粗,润滑准备不够均会损伤尿道,而造成疼痛。
  1.1.3 患者身体因素 男性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道炎症等,增加了插管的难度及尿道机械损伤[2]。
  1.1.4 患者心理因素 患者高度紧张使腹肌不能放松,进而引起尿道痉挛,使尿道阻力增大,插管时引起疼痛 [3]。
  1.2.1 气囊导尿管未进入膀胱 完成常规导尿操作步骤后,导尿管气囊尚在尿道中,向气囊注入液体,致使未进入膀胱的充液气囊嵌顿在尿道内[4],膨胀的水囊就会将尿道膜部撑破,而致黏膜出血。
  1.2.2 尿管牵拉过度 使气囊滑入尿道狭窄处嵌顿,损伤尿道,造成出血。
  1.2.3 气囊导尿管型号不合适 实施导尿术时导尿管过粗,导尿管插入深度不够,囊内注入液体,造成患者尿道损伤,引起出血。
  1.2.4 气囊导尿管质量不合格 拔管时不能将气囊内的液体完全抽回,致使拔管时造成患者尿路黏膜损伤;气囊漏液,导致尿管滑出,需反复插管,以致黏膜水肿、出血[5]。
  ①注水管阻塞,气囊内液体未能完全抽出,直接拔管损伤尿道。
  ②气囊表面形成尿垢,使体积增大不易拔出。
  ③患者烦躁不安,自行将尿管强行拔除。
  1.4 尿管滑出 相关因素 ①气囊注水不足;②气囊破裂;③外塞松动,气囊慢性漏水;④操作前没有检查气囊是否完好,其本身漏水;⑤气囊注入了空气。
  1.5.1 长期留置尿管 尿管本身做为异物体就可致尿道黏膜及膀胱黏膜产生刺激性炎症。尿管插入粗暴,尿道黏膜损伤,增加膀胱感染的机会。尿管插入长度过长可形成膀胱内残余尿,而残余尿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加重膀胱感染,重者可形成脓尿。黄雪斐等报道[6],留置导尿管患者尿道的霉菌检出率为74.2%,霉菌尿发生率达48%,且随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留置7d以上者尿道口霉菌检出率和14 d以上者霉菌尿发生率高达100%。
  1.5.2 导尿管选择不当 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不良,引流系统不够密闭,使集尿系统和储尿袋的病原菌侵入尿路。引流系统不密闭是造成尿路感染的重要环节[6]。
  1.5.3 膀胱冲洗时速度过快或无菌操作不严均可造成尿路感染。
  1.5.4 会阴部护理不到位,导致尿道口病原菌逆行感染或留置期间更换尿管破坏了引流系统的密闭性,为细菌感染提供了机会,尿路感染率与换管频率成正比[7]。
  2.1 加强学习 技术熟练,掌握知识,了解解剖结构,正确实施操作,教会患者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提高插管成功率。
  2.2 增强责任心 在施行留置导尿操作前,对清醒病人要讲明导尿的目的和必要性,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先检查尿管是否完好,气囊有无漏气,外塞有无松动。
  2.3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 无菌操作留置导尿实施过程应无菌操作,包括会阴部的彻底清洁消毒,以保证实施过程中不带入病原菌。留置导尿病人均应会阴备皮。插管动作要慢、轻、稳,切勿粗暴用力。尽量一次成功,避免反复插管。
  2.4 选择适合患者的尿管 硅胶导尿管优于橡胶导尿管,成人以F16 号为宜,引流管过细易导致引流不畅,过粗则不易插入尿道或造成感染,遇到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的病人,可选用弯头导尿管。应用普通导尿管时必须先剔除阴毛,清洗会阴部,以预防感染。气囊注入液体时,一般男病人注入8~10ml,女病人注入10~15ml为宜[7]。
  2.5 插入后充液 气囊内主张注水,而不注气[8]。以防气囊充盈时挤压膀胱颈,充液后轻轻向外拉出,直到不能拉动有阻力感时停止。注意患者是否疼痛不适。
  2.6 训练膀胱功能 患者准备停止留置导尿时,可夹闭尿管,间断引流,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9]。
  2.7 气囊内所充液体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为宜记录充液量,以便拔管时查阅。对于腹腔内有大量尿液待排的患者,首次放尿时不得超过1000mL,以防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内,造成患者血压骤降,产生虚脱。亦可因膀胱突然减压,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引起血尿[10]。
长期导尿患者,要注意不能过度牵拉导尿管,下床时尿袋要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尿液逆流造成逆行性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喝水,如无特殊禁忌,日饮水量应在2000~3000ml左右,达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的目的[10];术后患者不能进食时,依患者身体情况,适当加快补液速度[11]。如尿液出现浑浊、沉淀或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每周查尿常规一次。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消毒尿道口两次,防止感染[12]。集尿袋每日更换一次,每次更换集尿袋时,应消毒接头处。
  2.9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使其放松,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留置导尿期间应注意尊重病人的隐私,操作过程中应适当给予遮盖,使患者在良好的心态中接受治疗和护理,使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更为有效。
  留置导尿术是临床上最基本的诊疗技术为治疗疾病,观察病情带来方便。但留置导尿也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即会造成尿道损伤,又可引起细菌的逆行性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而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有细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要重视留置导尿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实施正确的操作技术,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1] 李妍,姜亚波,孙威.留置导尿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杂志,2008,(3):8.
  [2]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
  [3] 钟勤.气囊导尿气囊导尿管致男性后尿道损伤6例分析及护理[J].华夏医学,):348.
  [4] 朱平娟.双腔气囊导管临床应用500例总结[J].解放军护理杂志,):51.
  [5] 周秋凤,黎腊,周佳.加强临床教育以预防留置导尿患者尿道出血[J].中华护理杂志,):596.
  [6] 戴秀芝,班宏艺,冯振芹,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及其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38.
  [7] 丁贤妹.两种留置导尿方法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护理杂志,):1.
  [8] 朱建美,不同护理方法对截瘫患者泌尿系管理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9.
  [9] 颜巧元,谭翠莲,黄海燕,等.氯霉素用于导尿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1380.
  [10] 秋凤,周佳,蔡宝珠,等.预见性护理在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9.
  [11] 邦燮.医院感染――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规则[J].中华护理杂志,1998,23:59.
  [12] 黄香妹,留置导尿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4,3(2):91.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一节 排尿护理. 学习目标: 1.了解正常人尿液的性质,掌握异常尿液情况的观察。 2.掌握排尿活动异常的观察和护理. 3.学会导尿操作方法. 4.掌握留置尿管病人的护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