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肚子最近好像肚子里有气流动在里面流动,还热乎乎的,请问我是修炼出内力了吗

二十四气导引功,是陈抟大师根据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气运与人体经脉的对应关系所创编的一套导引内功法,以此来养练内气,疏通经络,保健脏腑,而祛病延年。此功因坐势多,故又名“陈抟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术”。本章仅将原谱录出。

宜每日子、丑时,叠手按髀,转身拗颈,左右耸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三次(图7-1)。

风气积滞,项痛、耳后痛、肩臑痛、背痛、肘臂痛,诸痛悉治。

每日子、丑时,叠手按髀,拗颈转身,左右偏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图7-2)。

三焦经络留滞邪毒、嗌干及肿哕喉痹、耳聋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诸症悉治。

每日丑、寅时,握固转颈,反肘向后,顿掣五六度,叩齿六六,吐纳、漱咽三三(图7-3)。

腰脊肺胃蕴积邪毒、目黄、口干、鼻衄、喉痹、面肿、暴哑、头风、牙宣、目暗羞明、鼻不闻臭、遍身疙瘩,悉治。

每日丑、寅时,伸手回头,左右挽引,各六七度,叩齿六六,吐纳、漱咽三三(图7-4)。

胸臆肩背经络虚劳邪毒、齿痛、颈肿、寒栗、热肿、耳聋、耳鸣、耳后肩臑肘臂外背痛、气满皮肤壳壳然、坚而不痛、瘙痒,悉治。

每日丑、寅时,正坐定,换手左右,如引硬功,各七八度,叩齿、纳清吐浊、咽液各三三(图7-5)。

腰肾肠胃虚邪积滞、耳热、耳聋、嗌痛、颈痛不可回头、肩拔、臑折、腰软、肘臂诸痛,悉治。

每日丑、寅时,平坐,换手左右举托,移臂左右掩乳,各五七度,叩齿、吐纳、漱咽(图7-6)。

脾胃结瘕瘀血、目黄、鼻衄、颔颊肿痛、臂肘痛、掌心热,悉治。

每日寅、卯时,闭口瞑目,交叉两手,抑掣两膝,各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图7-7)。

风湿留滞、经络肿痛、臂肘挛急、腋肿、手心热、喜笑不休,杂证悉治。

每日寅、卯时,正坐,一手举托,一手拄按,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图7-8)。

肺腑蕴滞邪毒,胸胁支满、心中惮惮、大动作痛、掌热,诸痛悉治。

每日寅、卯时,正立仰身,两手上托,左右力举,各五七度,定息、叩齿、吐纳、咽液(图7-9)。

腰肾蕴积虚劳、嗌干、心痛、欲饮、目黄、胁痛、消渴、善笑、善惊、善忘、上咳吐、下气泄、身热、股痛、心悲、头项痛、面赤,悉治。

每日寅、卯时,跪坐,伸手叉指,屈脚换踏、左右各五七次,叩齿、纳清、吐浊、咽液(图7-10)。

风湿、积滞、腕膝痛、臑臂痛、掌中热痛、两肾内痛、腰背痛、身体重,悉治。

十一、小暑六月节坐功图

每日丑、寅时,两手踞地,屈压一足,直伸一足,用力掣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图7-11)。

腿膝腰髀风湿、肺胀满、嗌干、喘咳、脐右小腹胀引腹痛、手挛急、身体重、半身不遂、偏风、健忘、哮喘、脱肛、腕无力、喜怒不常,悉治。

十二、大暑六月中坐功图

每日丑、寅时,双拳踞地,返首向肩引,作虎视,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图7-12)。

头项胸背风毒、咳嗽止气、喘、渴、烦心、胸隔满、臑臂痛、掌中热、脐上或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淹泄、皮肤痛、健忘、愁欲哭、洒淅寒热,悉治。

十三、立秋七月节坐功图

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托地,缩体闭息,耸身上踊,凡七八度,叩齿、吐纳、咽液(图7-13)。

补虚益损,去腰肾积气。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面尘、体无泽、足外热、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肿痛、腋下肿、汗出振寒,悉治。

十四、处暑七月中坐功图

每日丑、寅时,正坐转头,左右举引,就反两手捶背,各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图7-14)。

风湿留滞、肩带痛、胸痛、脊膂痛、胁肋髀膝经络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少气、咳嗽、喘、渴,悉治。

十五、白露八月节坐功图

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按膝,转头推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图7-15)。

风气留滞腰背经络、阵寒、苦伸数欠、闻木声则惊狂、疟汗出、鼻衄、颈肿、喉痹不能言、颜黑、呕、呵欠、狂歌上登、欲弃衣裸之,悉治。

十六、秋分八月中坐功图

每日丑、寅时,盘足而坐,两手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肚子里有气流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