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人群CNOT6基因多态性与胃癌三期C易感性的关系

Colorectal cancer in young Cambodians.
- PubMed - NCBI
The NCBI web sit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function.
FormatSummarySummary (text)AbstractAbstract (text)MEDLINEXMLPMID ListChoose DestinationFileClipboardCollectionsE-mailOrderMy BibliographyCitation managerFormatSummary (text)Abstract (text)MEDLINEXMLPMID ListCSVCreate File1 selected item: FormatSummarySummary (text)AbstractAbstract (text)MEDLINEXMLPMID ListMeSH and Other DataE-mailSubjectAdditional textE-mailAdd to ClipboardAdd to CollectionsOrder articlesAdd to My BibliographyGenerate a file for use with external cit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Create File
):1001-5.Colorectal cancer in young Cambodians.1, , , , , , , , , .1Pathology Department, Ghent University Hospital, Ghent, Belgium. hav_AbstractAIM: Colorectal cancer (CRC) is a common disease in the older population, but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 that it is also not infrequent in the young.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C in young Cambodians.METHODS: We examined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from all CRC cases registered in the two reference centres for gastrointestinal tumours in Cambodia between . Age-specific CRC incidence rates were computed using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2008 data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We compared differences in distribution of tumour location, histology, differentiation and UICC/TNM stage in two age groups, namely & 40 and ≥ 40.RESULTS: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were 356 new CRC cases, of which 29.8% affected patients younger than 40. This proportion is the second highest in the world, with a higher proportion only reported in Egyptian population. The crude incidence was 2.82 and 2.36 per 100,000 in females and males, respectively. Adenocarcinoma was the most common histologic type, and &50% of all tumours occurred in the colon, with no appreciable variation between the two age groups. Mucin-producing and advanced-grade tumours were twice more frequent in the young.CONCLUSION: The unusually high CRC proportion in the young in our study could be due to referral bias. Nevertheless, together with the continuous exposure to hazardous environmental agents and the prevalent consanguinity in Cambodia, this question warrants further research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CRC risk factors and perhaps genetic-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s in CRC epidemiology in young adults.PMID:
[Indexed for MEDLINE] Free full textMeSH termsSubstanceFull Text SourcesMedical
Supplemental Content
External link. Please review our .查阅其他相关文献
京公网安备75号
订购咨询热线:010-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胃肿瘤+$head_words:多态性+$head_words:单核苷酸+$head_words:幽门螺杆菌","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汉族人群\\ CNOT6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汉族人群 CNOT6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汉族人群 CNOT6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Association study between genetic polymorphism in CNOT6 and risk of gastric cancer
T 多态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本病例对照研究人群为年龄和性别匹配的9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和972例对照健康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个体 CNOT6基因3'UTR 区+3908 C>T 多态的基因型。以比值比(odds ratio,OR )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表示相对危险度。以 logistic 回归模型计算各基因型的 OR 及其95% CI 。结果对于 rs10069多态,TT/CT 基因型携带者患胃癌的风险比 CC 基因型携带者显著降低(OR =0.74;95% CI =0.60~0.93),在T 多态与胃癌易感性相关。"/>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 CNOT6基因3'UTR 区+3908 C>T 多态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本病例对照研究人群为年龄和性别匹配的9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和972例对照健康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个体 CNOT6基因3'UTR 区+3908 C>T 多态的基因型。以比值比(odds ratio,OR )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表示相对危险度。以 logistic 回归模型计算各基因型的 OR 及其95% CI 。结果对于 rs10069多态,TT/CT 基因型携带者患胃癌的风险比 CC 基因型携带者显著降低(OR =0.74;95% CI =0.60~0.93),在T 多态与胃癌易感性相关。
摘要: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 CNOT6基因3'UTR 区+3908 C>T 多态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本病例对照研究人群为年龄和性别匹配的9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和972例对照健康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个体 CNOT6基因3'UTR 区+3908 C>T 多态的基因型。以比值比(odds ratio,OR )及...&&
Abstract: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3'UTR + 3908 C>T polymorphism of CNOT6 and susceptibility to gastric cancer in Han population.Methods The case-control study consisted of 960 patients with histopathologically verified primary gastric adenocarcinoma and age-and sex-matched healthy 972 controls in Chinese Han.The genotypes were determin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genotype and risk of developing gastric cancer were estimated by calculating the odds ratio (OR)and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 CI)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Results For rs10069, subjects with TT/CT genotype had a decreased risk for developing gastric cancer compared with CC genotype(OR =0.74;95% CI = 0.60-0.93 ).The association was more pronounced among individuals with T polymorphism of CNOT6 is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gastric cancer.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5年医学人文研究所师资科研简介-医学院-石河子大学.doc 7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2015年医学人文研究所师资科研简介-医学院-石河子大学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科 研 年 鉴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师资科研办
二〇一六年四月 目
2015年科学研究与对外交流大事记 3
2015年新增科研项目 7
2015年科研成果与科技奖励 10
2015年基础医学系各教研室师资科研简介 12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12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19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4
生物化学-遗传学教研室 29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34
2015年病理系师资科研简介 38
2015年预防医学系师资科研简介 53
2015年护理系师资科研简介 63
2015年医学人文研究所师资科研简介 68
2015年重点实验室师资科研简介 70
2015年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师资科研简介 71
学院现有基础医学系、病理系、预防医学系、护理系、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系、麻醉学系、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系9 个系和1个医学教学实验中心。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外科学、肿瘤学、内科学、妇产科学、护理学、眼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14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2个兵团级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个大学重点学科:外科学; 2个自治区质控中心:病理质控中心、护理质控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重点实验室。学院重视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公开出版发行期刊《农垦医学》(双月刊)。
2015年学院科研申报以及科研成果再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年学院申报各级各类项目230 余项,新增各级各类项目39项,新增科研经费909.5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学院16项、附院12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1项(学院4项,附院7项)。2015年医学院共获科研奖励5 项,其中2015年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石河子大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医学院校大学生社区卫生服务体验活动优秀奖1项;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5项;第十九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高等教育组微课一等奖1项;第五届全国高等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1项;新疆生物物理学第三届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 281篇,其中SCI收录83篇;主编/参编著作5部;获得授权实用新型(含外观设计)专利18项(学院6项,附院1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学院1项,附院3项)。
2015年科学研究与对外交流大事记
1、1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舒涛、章汉旺、周莹三位老师来我院进行临床技能培训
2、2月27日,我院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位专家,对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进行函评
3、3月12日第一附属医院喜获两项国家外国专家局“2015年度出国(境)培训项目”
4、5月19日,我院参加全国技能竞赛选手赴华中科技大学参加对抗赛,与华中科技大学选手同上课、同训练,进行为期一周的集训
5、6月6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郭岩教授来我院访问交流,就有关学院成立兵团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和预防医学系学科发展的相关事宜座谈6、6月6日,吴江东博士首次发现新疆维吾尔族新等位基因,被国际HLA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DRB1*16:36HLA-DRB1*16:36
7、6月17日,华中科技大学刘雯励、熊盛道、胡德英三位教授来我院,开展临床医学硕士、护理硕士的国家专项评估工作
8、6月2224,第三届中国西部生物医学国际论坛顺利召开
9、6月下旬,北京大学医学院相关领导来我院访问交流,重申了北医心血管所对口支援石医心血管研究中心的共识和合作协议
10、7月6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期检查
11、7月15日,申报兵团科技进步奖项的答辩
12、7月29日,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翔教授正式受聘为我院杏林学者,我院已引进了教育部长江学者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终身教授曹旭教授,石河子大学绿洲学者特聘教授张文杰、讲座教授陈幼辉,澳大利亚籍教师王奎
13、8月15日,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15项,其中青年基金1项,地区基金14项基础医学系8项、预防医学系3项、病理系3项
14、8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宋本才老师到我院解剖教研室支教
15、9月1日,牛强、徐文静、张云华到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6、9月3日,我院13名教师遴选入大学3152”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体系高蕊、吴芳、张志威、齐妍、杨丽、陆环、张金莉、张瑞、何英、姬春、冯楠、李述刚、丁玉松
17、9月5日,根据学院及预防医学系对外籍教师王奎上一年度看考核结果及续聘意见,完成下一年度的聘用签约
18、9月4 - 7日,北大医学部王一方教授来访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3.24中国北方胃癌家系人群错配修复基因hMLH1点突变分析.pdf 2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国北方胃癌家系人群错配修复基因hMLHI点突变的分析
硕士研究生:任惠梅
指导教师:吕 申
专业名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目的和背景胃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流行病
学调查发现,该病发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并有家族积聚现象,这
与欧美人群常见的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ereditarynonpolyposi
eolorectal
病与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引起的细胞错配修复功能缺陷有关。错配修复
基因突变或功能丧失后,其编码蛋白功能丧失,这就使下游的癌基因
和抑癌基因等多种基因的突变因得不到修复而逐渐积累,细胞发生恶
变的危险性增高。近年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胃癌高发人群的大肠癌
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胃癌和大肠癌都是由消化道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而消化道上皮细胞的增殖状态比较活跃,我们推测错配修复基因的突
变可能也是家系胃癌发生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对胃癌家系人群的
体细胞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l进行了检测,以探讨错配修复基因突变
是否在家系胃癌的发生中起作用。
方法采取辽宁地区2个胃癌家系健康人群的57份外周血样及正
常对照人群的50份血样,用小样本血液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
共4个外显子。将PCR产物进行热变性后,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对SSCP分析出现异常
的PCR产物进行测序。
结果在2个胃癌家系健康人群的57份外周血样中,hMLHl基因
的突变位点出现在第8和第12外显子,第3和第8外显子没有检测到
突变。家系中第8外显子的突变共计6例,突变率为10.5%,第12外
显子的突变共计5例,突变率为8_8%,2个外显子的突变率无统计学
差异:家系1第8和第12外显子突变分别出现l例和4例,突变率为
25.0%,家系2第8和第12外显子突变分别出现5例和1例,突变率
为16.2%,家系人群总突变率为19.3%。对照样本hMLHl基因第8和
第12外显子突变各出现1例,总突变率为4.o%。2个家系第8和第
12外显子的突变点分布均匀,各家系的突变率及总突变率均高于对照
人群。家系人群和对照人群具有相同的hMLHl基因突变位点:第8外
显子的突变点位于第219位密码子的第…个碱基(ATC—GTC),使219
外显子的突变点位于第384位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GTT—GAT).使
acid,Asp)。
384-位氨基酸由缬氨酸(valine,Val)变为天冬氨酸(aspartic
1.我国北方人群具有相同的hMLHl基因突变位点,第8和第12
外显子是相对的突变热点:
2.胃癌家系人群基因组可检测到较高频率的hMLHl基因突变;
3.中国胃癌有着与HNPCC相似的MMR基因突变。
关键词:胃癌遗传错配修复基因突变
Mutationalof
genegastric
ofnortheastChina
Master Candidate:RenHuimei
Supervisor:Prof.Lv
Major:Pathology&Pathophysiolo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生素C咀嚼片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