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紧急求助:有人跳湖身亡溺水

郑州林州两地救援队“水陆空”多方位搜救溺水男子
野外水域情况复杂易发生危险,救援人员提醒:不要到野外水域游泳
&&&&救援人员多方位搜救&&&&□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岚高志强牛静芳实习生周雅汝通讯员太行影子文图&&&&8月21日,一名在安阳林州市某景区做保安的男子,和三名同事一起到石板岩镇西乡坪村附近的平湖入水口水域游泳时,不幸溺水。当地警方和水上救援人员经过一天的搜救后未能找到他,便向郑州水上义务救援队求助。郑州、林州两地救援人员经过“水陆空”多方位搜救,终于找到了男子溺亡的地方并将其打捞上岸。&&&&一男子溺水两地救援人员合力搜救&&&&8月21日下午3时左右,林州市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接到了石板岩镇派出所协助搜救一名溺水者的电话。据派出所所长郭振玮向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介绍,溺水者李某是林州市合涧人,在石板岩镇西乡坪村附近的平湖入水口水域游泳时溺水,该所半个小时后接到了报警,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搜救,因没有专用设备,一时无法找到溺水男子,需要当地救援队携带水上救援装备紧急援助。&&&&红旗渠应急救援队接到协助搜救电话后,队长杨永峰迅速组织20多名救援人员携带救生艇赶往现场展开搜救。杨永峰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由于近期台风对林州的影响,导致降水量急剧增加,该水域又地处太行平湖(南谷洞水库)入水口,水深和地理环境复杂,水下暗流涌动、地势凹凸不平、杂草丛生,搜救难度极大。救援人员一直搜救到当天晚上10时,也没能找到溺水男子。当地警方、救援队和村干部考虑到水域情况和夜间次生灾害等原因,决定暂时停止搜索。&&&&8月22日早上7时,红旗渠应急救援队再次集合20多名救援队员,驾驶救生艇利用锚钩下水搜救。后经救援队认真对水域进行勘测,并与公安、溺水者单位及家属协商后,决定邀请郑州水上义务救援队携带水下探测仪器声呐并派出潜水员前来协助搜救。&&&&下午3时30分左右,郑州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牛振西带领救援人员赶到事发水域。对事发水域进行航拍、水下探测及水流检测后,郑州林州两地救援人员重新制订了搜救方案,实施空中、陆上影像监测,水下用水下探测仪与声呐探测,水中潜水员重点排查的三位一体方案。经过紧张搜救,潜水员终于在深约20米的湖底找到了溺水者。随后,救援人员合力将溺水者打捞上岸。&&&&救援人员提醒:不要到野外水域游泳&&&&据死者李某的家人介绍,李某今年38岁,是当地一景区的保安,上有七旬老母,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8月21日下午,李某和3名同事一起到湖边游玩,因天气炎热,李某和其中一名同事下湖游泳,另外两名同事因不会游泳没有下水,李某游到湖中间时就出了事。&&&&和李某一起下水的同事说,当时他跟在李某后面准备向对岸游,游到湖中间时,他感觉水下暗流汹涌,忙呼叫李某不要再往前游。然而,当他返回岸边时,发现李某突然沉入水底。&&&&附近的居民说,一周前,一名大学生刚刚在这里溺亡。&&&&据警方介绍,李某溺亡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立秋之后大峡谷内水比较凉,其游泳至水库中间身体抽筋来不及反应导致。&&&&“野外的水域情况复杂,容易发生危险。”郑州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牛振西提醒大家,不要到野外水域游泳洗澡,以免悲剧发生。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溺水、车祸、坠楼、性侵......孩子面临的危险竟然这么多!你还敢掉以轻心吗!这些隐藏“杀手”和安全知识你都知道吗?
这几天,北京8岁的双胞胎姐妹在青岛溺亡的消息令所有人感到无比心痛。无论是痛斥女孩们的母亲不负责任地玩手机,还是冷静地普及有关海边旅游的安全知识,都已经是事后反思了,无法挽回两个女孩的生命,也无法改变对当事人家庭造成的毁灭性打击。
暑期是发生儿童意外事故的高峰期,除了溺水,还有无数令人胆战心惊的“杀手”。
8月7日,台州玉环经济开发区阀门城前路段,一名小女孩抱着小狗等在路口,突然向马路对面横穿过去,被一辆右转过来的小型客车撞倒在地,女孩头部等多处软组织受伤,所幸并无生命危险。
6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某老小区内,一名男童从8楼坠落,在7楼护栏外被邻居一把抓住,才最终有惊无险。
7月16日,咸宁市通山县12岁的涛涛(化名)在参加暑期补习时,和同补习的同学玩躲迷藏游戏,结果不慎坠入消防通道边的弱电井,经公安、消防救出后不治身亡。
层出不穷的意外伤害令人惶恐,儿童性侵事件也是最近颇受关注的话题,前段时间的“汤兰兰案”骇人听闻,各种数据统计显示,儿童性侵问题十分严峻。
“女童保护”统计,2017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例378起,平均每天曝光1.04起。2016年这一数据为433起,平均每天曝光1.21起;2015年全年数据为340起,平均每天曝光0.95起;2014年全年数据为503起,平均每天曝光1.38起;2013年全年数据为125起,平均每天曝光0.35起。从数据上看,近4年公开报道的儿童被性侵案例均大幅高于2013年。
在中国,性侵行为至少遍布30个省级行政区。近五年,有关“性侵”的裁判文书多达572个(不完全统计),浙江、四川、福建、广东和湖南是“重灾区”。
有学者对1099名大学生儿童时期性虐待的调查与分析显示,15.1%的大学生,14岁前至少经历过以下一种形式的性虐待。
再也不要觉得这些事不关己,存有侥幸心理。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一旦发生,对于受伤的孩子和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孩子稚嫩而脆弱,许多潜在的危害和安全常识他们都不知道,危险无孔不入。而家长又不可能时时刻刻待在孩子身边,盯着孩子,因此一定要对孩子进行细致入微的安全教育,让他们学会自己保护自己,远离危险,一旦遇险懂得如何自救。
防患于未然,这些知识,你要告诉孩子。
过饥、过饱时,不应下水游泳;感冒发烧、身心疲惫时也不要去游泳,否则容易加重病情,发生抽筋、昏迷等意外情况。
下水前要观察周围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千万不能冒险下水。
一旦意外落水,切勿乱动手脚、拼命挣扎,这样既浪费体力,也更容易下沉。若周围有人,要调整呼吸,大声呼救;若周围无人,则要实施自救:
憋住气,用手捏着鼻子,避免呛水;
及时甩掉鞋子,扔掉口袋里的重物;
身体尽量保持直立,头颈露出水面,双手作摇橹划水状;
双腿在水中分别蹬踏划圈儿,以此加大浮力;
如果发现有比较坚固的物体,则要用力抓住此物体,以防身体被流水冲走。
如果被水草缠住,首先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踩水或乱动手脚,否则肢体可能被越缠越紧。
可以将身体平卧在水面上,并将两腿分开,慢慢地用手将水草从腿上往下捋,就像脱袜子一样。
摆脱水草后,要尽快离开水草丛生处。
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
行走或过马路时
在大街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要靠马路右边行走。
结伴行路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横排不要超过两人。
行走时不要过于接近路边停放的车辆,以防它突然启动或打开车门。
不要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以免发生意外。
走路时,尽量避开井盖。尤其是暴雨天,不要涉水前行,以免跌落到没有井盖的窨井中。
穿越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道。家长要起好榜样作用。
过马路时切忌犹豫不决、停停走走、跑向路中又回头。
不要翻越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隔离墩等隔离设施。
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交车快进站时,以免发生意外。
遭遇性骚扰时
要注意自己的着装,不宜穿得过紧、过露,不要向别人暴露自己的隐私部位。
不要让任何人(包括亲人、熟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如女生的胸部、男女生的性器官等。
碰到坏人侵犯你的身体时,不要害怕,一定要高声呼救并反抗,并找机会逃脱。
如果无法摆脱坏人,可以击打对方的眼睛和下身,用口咬、用手抓对方的脸部,用鞋跟猛跺其脚背,或用书包、雨伞、钥匙等随身携带的物品自卫。
一旦被侮辱,要尽力保存证据,记清对方的外貌特征,留取对方留在自己身体上和衣物上的证据,及时报警或告诉家长,以防再次遭受侵害。
这些都属于性骚扰
身体的接触:不必要的接触或抚摸他人的身体,故意触碰,强行搭肩膀或手臂,故意紧贴他人等。
言语的冒犯:故意谈论有关性的话题,把别人的衣着、外表和身材等与性联系起来讨论,故意讲色情笑话、故事等。
非言语的行为:故意吹口哨或发出亲吻的声音,身体或手的动作具有性暗示,用暧昧的眼光大量他人,展示与性有关的物件,如色情书刊、海报等。
独自在家时
要把门窗关好锁好,如果有人敲门,要通过门镜辨认来人,问清来人是谁、来找谁、有什么事,千万不可贸然开门。
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请求开门,一律要谢绝,请他离开。若对方称来送快递或外卖,也不能开门,可以请他放在门口或下次再来。
无论来人是否说认识你的家人,只要你不认识来人,不管他有什么理由,都不能告诉他任何事或放他进来。在交谈中,可用“爸爸正在睡觉”等答话暗示、吓退陌生人。
如果来人纠缠不休,可以声称要打电话给父母、警察,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救,从而吓走他。也可以给父母、小区保安等打电话求助。
接到陌生人电话时,首先要问清来人是谁,有什么事。不能让对方知道你一个人在家。不能向对方透露家庭住址、人口情况、父母电话号码等信息,可以让他有事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如果对方称爸爸妈妈发生了意外,需要你打钱或去医院送东西,千万不能轻易相信,首先要向爸爸妈妈核实情况。
不要到未封闭的阳台上玩耍,也不要踩凳子、、纸箱、花盆等不稳固的物体。
这些安全知识都较为常见,还只是冰山一角。若不走心,时时处处都潜藏着危机,如被小动物咬伤、被门夹住、被卷入电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大大小小的地方都应该多留心一点。可惜的是,篇幅所限,小编无法一项一项地告诉大家。
但是没关系,这里有一套《儿童安全大百科》,可以细细为你讲。
这套书从中国儿童实际生活出发,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分门别类地诠释了与儿童密切相关的安全防护常识,包括居家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游戏安全、运动安全、网络安全等,还独树一帜地讲述了心理安全、自救互助等安全知识。由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鞠萍主编。
1.讲述全面,安全无死角。
2.覆盖全身心,成长无隐患。本书填补了儿童心理安全教育的空白。对于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烦忧进行专业解答和心理疏导。
每个知识点都以四格漫画所描绘的小故事开篇,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推到小读者面前,引导他们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灵动性与实用性
根据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需求,灵活运用“安全守则”“紧急自救”“特别提示”“知道多一点”“安全童谣”“给家长的话”“真实案例”等杂志式小板块,力求让小读者在轻松阅读中达到掌握安全知识的实效。
细致入微的安全教育,
不是多余琐碎的唠叨,
而是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
多注意一点点,
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幸福就能长长久久的。
除《儿童安全大百科》相关图片外,其他图片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紧急扩散!90%的海边溺水都是因为它!在海边玩一定要小心这个!
8月5日,一则双胞胎姐妹在青岛海滩走失的消息刷爆人们朋友圈,她们的命运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8月6日11时30分左右,救援团队在双胞胎姐妹失踪海滩附近找到一位女童,已溺亡,家长确认是自己的大女儿。
8月6日15时50分左右,一艘渔船在离海岸大概50米左右的地方发现了一具女孩子遗体,证实为双胞胎的妹妹。
悲剧的发生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大海边常常看似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潜藏着一个致命杀手——离岸流,今天就来普及一下,离岸流究竟是如何“行凶”的。
什么是离岸流
离岸流是海浪和水深地形共同作用下的海岸边一股射束式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
它是在海浪辐射应力和压力差的共同作用下,海浪破碎后堆积至岸边的壅高水体穿过碎波带,以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回流入海的水流。
图片来源:齐鲁晚报
一般来说,离岸流离岸范围在1~3倍破碎带宽度,沿岸宽度10~500米,深度1~10米。
时间:离岸流持续的时间由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并可能沿着海岸线移动。
流速:离岸流发生时,流速最高可达3~4米每秒,强劲的水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在此区域活动的游客拖到深水区,是造成溺水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发区域:离岸流的发生与地形、潮汐、波浪等因素密切相关,拥有横向沙坝、沟槽等不规则地形的砂质海滩是离岸流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
成因:当有强风吹向海岸时,海水形成海浪并不断积蓄于海岸,渐渐形成一股冲回外海的力量。
离岸流有多可怕
海泳溺水,90%因为遇上离岸流
近年来,我国居民海泳遭遇离岸流的事故不时见诸报端。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大约有90%的海边溺水是因为离岸流而导致的。
在美国,每年有大约150人因为离岸流溺水丧命;在佛罗里达州,离岸流导致死亡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暴风雨、飓风和龙卷风致命人数之和。
离岸流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多种类型的海滩上都可能发生。
与巨大声响的波浪不同,离岸流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会发觉。
日下午,广东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非泳区连发两起游客溺水事故,8人不幸溺水,其中3人经抢救生还,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失踪。受害者极可能遇上离岸流了。
海陵岛海岸线长141公里,多处沙滩前面海域看似风平浪静,而海底海沟和暗流情况复杂,当地政府设置了非泳区“严禁下海游泳”的安全警示牌100个。
然而一名妇女依旧带着一个9岁的男孩和5岁的女孩去游泳戏水。突然间,一个大浪席卷而来,将母子二人同时卷走!
被巨浪卷走的男童的母亲趴坐在沙滩上痛哭,声嘶力竭
周围人员将母亲救上来了,但是很不幸,男孩没能救起来。
如何辨识离岸流
据悉,离岸流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可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
离海岸30~40米:一般存在离海岸30~40米附近,出现地点的海底都比两边低。
颜色较深:离岸流是较深层的水流,大部分颜色较深。且离岸流往往携带大量泥沙,水色与周围相比会偏黄。
划!重!点!
不管是平水如镜或是浪花澎湃的大海
在岸边都会形成“离岸流”
遇离岸流如何自救
向与海岸线平行方向游
遇上离岸流,选择正确的自救方式,是避免发生溺水的关键。因为离岸流离岸水流流速比普通游泳者游泳速度大,逆流向岸边游泳不仅无法脱险,反而会导致体力不支或是抽筋引发溺水事故。
游泳者遇到离岸流时,正确做法是向与海岸线平行的方向游出离岸流区,游到岸边;或是先随离岸流漂流至深水区,漂离离岸流区后再向岸边游。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慌张,要保持冷静。“离岸流”只会把人带离海岸,不会把人卷到海底。吸足气,人体就会漂浮了。
2、遇到离岸流强劲时不要选择与大自然对抗,不要尝试逆流游回岸边,而是保持镇定,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
3、不慌张不挣扎,要随波逐流,顺着离岸流的水流方向,沿着与沙滩平行的方向游离,脱离“离岸流”后,再转向游回岸边。
一张图快速了解离岸流
图片来源:半岛都市报 制图:张铭伟
看了能救命!已经夺去无数性命的离岸流
视频来源:中国国家应急广播
真正的安全,在于遵守规则
海边有些警示牌不是随便说说
游泳一定要去正规浴场
扩散周知!!
文章来源 / 中国新闻网综合自半岛都市报、广州日报、央广新闻、视觉志等
小编 / 贝贝 秀秀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小号标准大号特大号关闭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紧急通知!把防溺水安全知识告知每一位衡水孩子!!
△中央电视台儿童防溺水公益宣传片
今年入汛以来,我省降水量较往年偏多,河道、水库、坑塘水位普遍上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把加强汛期安全、防范溺水事故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抓紧抓好。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迅速行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决遏制溺水事故多发、群发的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多部门联防联控
通知要求,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各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妇联、团委等部门单位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安全形势,制定防范溺水事故的对策措施。
加强学校周边隐患排查
加强对学校周边易发生溺水事故重点水域的安全管理,开展暑期学生经常活动区域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
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暑期活动
多形式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组织开展有益的暑期活动,减少孩子因缺乏有效监护而到河边嬉水、游泳导致溺亡情况的发生。
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
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外出登记和安全提醒制度。
加强水域管理
加强对河道、水库、坑塘的管理,在危险区段及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
对经常有人嬉水、游泳的重点区域聘请专人或组织志愿者、退休人员等进行巡查和劝阻,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消除隐患。
媒体广泛宣传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各地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各种安全知识及溺水自救知识,教育广大群众珍惜生命,增强自我防范保护意识。
开展防溺水教育活动
各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安全教育责任,督促每所学校、每个建筑施工单位、每个乡镇立即开展一次防范溺水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将安全知识告知每位家长
当前正值暑假期间,教育部门要发动学校教师,通过家访、电话等多种形式把相关安全知识告知每一位学生和家长,不得遗漏。
严格责任追究
通知强调,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各地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防范溺水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及时调查研究,分析事故原因,查找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切实改进工作。对因安全教育宣传责任不落实、防范管理工作措施不到位、重点水域漏管失控等导致发生群死群伤的,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另外,从省教育厅获悉,为加强汛期安全、防范溺水事故,省教育厅再次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发动教师通过家访、电话等多种形式把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告知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确保学生假期安全。
石家庄要求各学校普遍开展以学生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宣传教育,重点突出农村、城乡接合部、来石务工家庭学生,并紧密联系家长,切实履行好对学生离校后的看管监护责任,各县(市、区)教育局协调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辖区学校防溺水安全管理职责及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邢台市从7月19日至8月20日,进行暑期学生防溺水安全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强河、沟、库、池、坑、塘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强化水域、学生分包责任管理。秦皇岛要求各学校指导家长做好暑期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督促家长及时、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邯郸市安排各县(市、区)对辖区溺水安全隐患进行彻底、严密排查,在每一段、每一片水域悬挂一幅防溺水宣传标语,明显位置设置一个防溺水警示牌,配备一套简易救生设备,并要求各水域主体责任单位对负责水域进行日常巡查,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巡视。
夏季炎热,很多人去水库或湖中野游,近期,河北多地出现溺亡事件,令人痛心惋惜!
石家庄3天5人因游泳溺亡
7月29日,三名男子在石家庄太平河游玩时溺水身亡,石家庄蓝天救援队打捞出三具男性尸体。
蓝天救援队员正在向遇难者默哀。蓝天救援队供图
据了解,这三名男子均来自邢台市南宫县,事发前在省会石家庄打工,因天气炎热选择在太平河游泳,三名男子的年龄分别是24岁、25岁和27岁。
仅仅过去了一天,石家庄滹沱河正定北白店段又有一名男子溺亡,“当时有群众听到呼救声,并且发现在河边留有衣物,应该是有人溺水,随即报警求救。”通过两天的打捞,终于在31日下午5点,蓝天救援队将溺水者打捞上岸并移交家属。
蓝天救援队员正在向遇难者默哀。蓝天救援队供图
7月31晚,在平山县岗南水库大坝附近,一名13岁女孩在游玩时溺水身亡,蓝天救援队队长郭红星告诉记者,女孩的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岗南水库大坝附近游玩,并且也给孩子佩戴了救生圈,但就一会没盯着,孩子就不见了。
蓝天救援队正在搜索溺水者。蓝天救援队供图
保定唐县两少年野泳不幸溺亡
据报道,7月26日下午,保定市唐县3名少年结伴去野泳,结果有两人发生溺水。7月27日凌晨,两人被救援队找到并打捞上岸。不幸的是,两人均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图:燕南赵北企鹅号
7月26日下午4时30分许,保定市唐县三名少年来到该县南固城村西北的一个小水库边玩耍。因天气闷热,三人下到水库中游泳,结果发生溺水。其中一人挣扎上岸,另两人则沉入水中不见踪影。附近钓鱼的人发现出事后,赶紧打电话报警求助。
事发后,当地公安、消防等迅速赶到现场救援。因水库里的水很深,水底情况复杂,搜救打捞难度较大。接到求助后,保定市蓝天救援队携带冲锋舟三条、水下探测器、声呐等专业救捞装备,连夜赶往现场。
7月27日零时30分许,两名溺水者先后被发现并打捞上岸,交到家长手中。不幸的是,两名少年均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据了解,溺水的两名少年均为16岁,暑假后开学就要上初三,其中一人还是家中的独生子。
邢台清河3名儿童池塘戏水溺亡
7月19日,清河县委宣传部发布通报称, 18日晚19时左右,连庄镇段沙土村3名儿童在邻村田沙土村绕过防护栏进入坑塘玩耍溺水,送120急救中心抢救无效后死亡。
经查3名儿童均系段沙土村村民段某某之子,年龄分别为11岁、10岁、6岁。
每当暑假来临,加强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就会变得任重道远。央视新闻频道有一条公益广告曾经播出了好多次,提醒孩子要远离溺水危险↓↓
防溺水“六不要”
让孩子远离溺水危险,除了学校与家长加强监护外,也要对儿童做好安全教育。教育部门提示,防溺水“六不要”要牢记: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急救专家提示,如果不是专业人员,碰到溺水者后不要贸然入水,距离较近的话,可以通过抛绳子、衣物进行救援,距离较远可乘坐船只。最忌讳的是多人、手拉手在岸边救援。水边情况复杂,人的握力有限,一旦脱手,其他人都会被水冲走。
“防溺水”知识
救命时刻,我们应该怎么做?将患者救上岸后,要让溺水者头朝下,清除口鼻堵塞物,倒出呼吸道内积水后,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切记不要进行掐人中、控水等行为。溺水抢救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溺水急救,关键在一个“早”字。
△图/视觉中国
“控水法”急救可不可取?
专家指出,不能对患者进行控水。控水,已经成为溺亡抢救成功率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控水会造成胃里食物返流,气道异物窒息死亡,抢救延误。肺里的水不能简单地控水,就像海绵一样吸满了水使劲甩,不可能通过控水控出来,只能做心肺复苏。不要按压人中穴,会加重舌根气道梗阻。
△资料图/“控水法”
现场急救是否及时有效,直接关系到溺水者的生命安危。然而当下我国的急救教育还是比较缺乏的,许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确急救,很可能贻误了救人的最佳时机,酿成悲剧。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补上“防溺水”知识这节必修课。
最后,小编提醒,
珍爱生命,谨防溺水!
来源:长城新媒体、河北日报、央视新闻等综合
责编:邢梅智 编辑:胡竞文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跳湖身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