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艾灸熏我的膀胱炎,请问艾灸什么穴位

感冒什么症状适合用艾灸?
感冒什么症状适合用艾灸?
感冒应当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最多和最频繁的疾病,这种疾病不分年龄、不分时间地点,得了感冒后人们感觉头痛、鼻塞、咳嗽、发烧,浑身酸痛无力,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其实感冒可防可治,使用艾灸防治感冒是很有效果的。
感冒什么症状适合用艾灸?
使用艾灸预防感冒,可以采取直接灸或温和灸的方法,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为主,选用的穴位为足三里、关元、大椎、风门。平时每月的第一周坚持每天灸1次,每次温和灸20分钟,直接灸20壮,这样可以确保一个月内身体强壮,避免感冒。
治疗感冒,采取温和灸的方法,选取的穴位为大椎、风门、足三里、肺俞、风池。每个穴位灸15到20分钟,每天1到2次,在灸时,如果鼻子不透气可以加灸迎香穴,如果咳嗽就加灸天突穴,如果头痛再加灸太阳穴。
艾灸防治感冒取穴不多,操作起来也很方便,家中只要备上一些艾条,就可以自我进行温和灸。除了坚持艾灸外,平时也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饮食要清淡,生活要规律,坚持户外活动和锻炼,不断增强防御外寒的能力,才能让感冒真正的远离自己民。
夏天天气比较炎热,所以很容易出现风热的症状,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个人的生活习惯在睡觉之前最好是可以用热水泡一下脚.平常应该多喝一些热开水.
温馨提示:以上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分享,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可能感兴趣的
102813阅读
水中毒是一种因为人体摄取了过量水分而产生脱水低钠症的中毒征状。虽然水中毒致死的机会非常低,但仍然是有可能发生的。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一但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这个标准,过剩的水分会使细胞膨涨,从而引起脱水低钠症。当饮用过量水分时,血液内的电解质因为被水分排出体外而降至低于安全水分的浓度,影响到脑部的运作,可能会致命。
水中毒热门问题
刚刚分享了经验
刚刚分享了经验
刚刚分享了经验
刚刚分享了经验
刚刚分享了经验艾灸验方,身上重要的30个艾灸穴位全部都在这里
中医艾灸之所以走人寻常百姓家中,与简便的操作、显著的治疗功效、经济实惠和就地取材是分不开的。艾灸除了治病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养生保健作用,这是其它治病方式所不具备的功效,并且无副作用,正因为如此,成为广大患者选择,深受百姓喜爱,千年流传至今。
人们对于身体上的十二条经脉众多穴位很是头疼,让了解这么多穴位也是很困难的,为了更好的掌握穴位,本编结合穴位、取穴方法和主治病症等方面相互结合,取身上的重要的30个重要穴位,供各位艾灸朋友了解。了解好这30个重要的穴位,便能够掌握解决身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症。
【百会穴】:百会穴位于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当前发际上五寸,后发际上七寸,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久泻久痢等。
【肩井穴】:位于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主治疾病: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症。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低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疾病:热病、痢疾、咳嗽、肩背痛、腰脊强、小儿惊风、中暑、呕吐、风疹等。
【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两处就是风门穴。
主治疾病:感冒、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颈椎病、胸背痛、肩膀酸痛等。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或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取穴方法:取穴位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旁开1.5寸处。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吐血、盗汗、鼻塞、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肺经及呼吸道疾病。
【心俞穴】: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心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左右约1.5寸)。
主治疾病:咳嗽、吐血、胸痛、心悸亢进、晕车、头痛、恶心想吐等。
【肝俞穴】:位于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的姿势,从低头时最高隆起处那块骨头算起,第九个突起下方左右各两横指宽的位置就是肝俞穴。
主治疾病:胁痛、胃痛、吐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脊背痛、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
【脾俞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或旁开1.5寸处。
取穴方法:取穴位的时候应采用俯卧的姿势,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或找到两侧肩胛骨下角,往中间划水平线,相对的是第七胸椎,然后下属四个椎体左右旁开1.5寸处是脾俞穴。
主治疾病:背痛、腹胀、背痛、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脏腑病症。
【胃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即是。
主治疾病:胸胁痛、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或左右指宽处。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主治疾病: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等。
【命门穴】: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也就是肚脐的正后方。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主治疾病: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等。
【八髎穴】: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 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
取穴方法:可以俯卧,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間,第二骶后孔凹陷处取穴;取穴時,以食指按在小腸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間,小指按在骶角(尾骨上方黃豆大小的园骨突起)上方,中指和无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侧中指尖所按之处。
主治疾病: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腰俞穴】:位于人体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卧姿势,腰俞穴位于腰部,臀沟分开处即是腰俞穴。
主治疾病:腰脊强痛、腹泻、便秘、痔疾、癫痫、月经不调、下肢痿痹。
【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以仰卧,男子于胸骨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交点处定取;女子则于胸骨中线平第4肋间隙处定取。
主治疾病: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过胖、咳嗽、气喘、咯唾脓血、产妇缺乳症、乳腺炎等。
【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耳鸣、食欲不振、翻胃、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呕吐、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神阙穴】: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
取穴方法:位于腹在脐中部,肚脐中央。
主治疾病:胃炎、泄痢、绕脐腹痛、脱肛、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等。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下1.5寸。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主治疾病:虚脱、四肢乏力、腹泻、痢疾、便秘、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脘腹胀满、大便不通、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等。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下3寸。
取穴方法: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眩晕、少腹疼痛、吐泻、痢疾、脱肛、便血、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经痛、赤白带下等。
【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下4寸。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将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由下向上1/5处即为该穴。
主治疾病:小便不利、阳痿、早泄、遗精、白浊、月经不调、痛经、水肿等。
【曲骨穴】:位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仰卧,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心点(即凹陷处)取穴。
主治疾病:小便淋沥、遗尿、遗精、阳痿、阴囊湿疹、膀胱炎、赤白带下、子宫内膜炎等。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穴方法:取穴时先攥一下拳头,可以看到手部有两根筋,内关穴在这两根筋中间,然后放松手指,腕横纹上2寸、两根筋中间的点就是内关穴。
主治疾病:. 心痛、心悸、胸闷、胸痛、胃痛、呕吐、失眠、癫痫、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
【列缺穴】:位于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时应正坐或仰卧,微曲肘,侧腕掌心相对,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
主治疾病:伤风外感、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遗尿、尿血、阴茎痛、上肢不遂、手腕无力或疼痛等。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就是合谷穴。
取穴方法:伸出右手,将拇指和食指分开,展露虎口,把左手拇指横纹放在右手虎口处,向下按住,拇指点所指处就是合谷穴(向下按压有胀痛感)。左手合谷穴取穴与右手相同(合谷穴在手背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缘中间凹陷处,)。
主治疾病:发热、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歪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痛经、经闭等。
【阳陵泉穴】:位于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应侧卧或仰卧,阳陵泉穴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腓骨小头稍前下方凹陷中。(即:在小腿的外侧,膝关节下方的外侧有一个高点(腓骨小头),从高点的前下方大概1寸左右有一个凹陷)。
主治疾病:半身不遂、麻木、膝膑肿痛、坐骨神经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膝关节炎等。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取穴方法:取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主治病症: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咳嗽气喘、心悸气短、失眠、头晕、膝痛、脚气等。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
取穴方法: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存,或用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主治疾病:遗精、阳痿、阴茎痛、小便不利等。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气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膀胱炎、腰脊痛、肺气肿,支气管炎等。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取穴方法:脚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指缝间,往上1寸(约一个拇指横宽)处。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月经不调、遗尿、胁痛、腹胀、咽痛嗌干、目赤肿痛、下肢痿痹等。
【隐白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坐,足着地,在足大趾甲内侧缘线与基底部线之交点处,按压有痛感。
主治疾病: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多梦、惊风。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取穴方法:取穴时你用力弯曲脚趾,脚底凹陷的那个地方就是涌泉穴。
主治疾病:高血压病、神经性头痛、急性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子宫脱垂、下肢痉挛、下肢瘫痪、失眠、音哑、咳嗽、风疹、小儿惊风、心肌炎、糖尿病、怕冷、阳萎、遗精、更年期综合征等。
艾灸治妇科
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许多人对妇科疾病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对身体的保健,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使生理健康每况愈下,导致一些女性疾病缠身,且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引起失眠多梦、烦躁不安、性冷淡 、内分泌失调、容颜憔悴,甚至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并发症,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妇科病看起来难治,其实用艾灸治疗妇科病简单又有效!下面一同来了解了解。
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附件炎常规取穴:中脘、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足三里、三阴交。
治宫颈炎的艾灸验方
艾灸选穴: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和八髎穴。
方法: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温热舒服的感觉,每次选5-6个穴位灸20~30分钟,七天一疗程,休息一天,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3个疗程。
治盆腔炎的艾灸验方
艾灸选穴:三阴交、阿是穴
方法: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30分钟,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月经不调的艾灸疗法
月经不调的原因很多,如、工作压力、精神因素、心理因素、贪凉(要风度不要温度)专家分析: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
中医一般将月经失调称为月经不调,又将月经不调归纳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或月经过少。请关注公众号针灸刮痧拔罐刺血 ,各种中医绝技都在这里。但临床上往往不是单纯一种症状出现,如月经过多常与月经先期并见,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
血虚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艾灸选穴: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用艾灸仪五穴同灸。
时间:关元子宫不得低于40分钟,内关、涌泉各20-30分钟。
肾虚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艾灸选穴:八髎穴、归来、三阴交用温和灸,用艾灸仪同灸。
时间:归来不低于2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35分钟,三阴交20分钟。
血寒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时间:用温和灸,用艾灸仪同灸。关元、八髎穴艾灸3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20分钟。
气郁型月经不调
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
艾灸取穴:关元、命门、肩井、太冲
时间:关元、命门各30分钟。肩井、太冲各20分钟。
月经过少,常由久病失血或产后耗伤精血,或脾虚营血虚少;或先天不足、多产房劳耗伤肾精,肾虚冲任未充;或月经过食生冷或感受寒冷,血为寒凝;精神抑郁,情志不畅,气滞血郁等引起。专家黄河教授介绍,月经量过多、过少都不正常,都是因为内分泌不太好。
以上情况分了四个不同的症形,供参考治疗。
其实除了治疗是另一方面,还要调整好心态,有正常的生活规律,解除精神压力。同时,还要注意饮食,不要吃寒冷的食物,不要抽烟喝酒,保持情绪稳定和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艾灸治疗白带阴部瘙痒
艾灸取穴:带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肝胆湿热者加太冲、行间、阴陵泉,脾虚湿盛者加丰隆、脾俞、中脘、小肠俞,阴虚湿热者加肾俞、太溪、丰隆、行间。
1.艾条悬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7次为1个疗程。
2.艾灸仪温和灸每次选用5-6个穴位,每穴每次灸25-30分钟,每日灸治一次,五次为一个疗程;
艾灸治疗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属于亦属阴挺、阴痔范围内。指妇女子宫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
症见子宫下垂或脱出阴道口外,甚则连同阴道壁或膀胱直肠一并膨出。
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等,损伤胞络及肾气,而使子宫失于维系所致。
艾灸取穴:百会、神阙、子宫、三阴交等穴位。百会可以艾条悬灸,每次艾灸10分钟,每天一次。其余穴位可以用艾灸仪同时灸,这样治疗就比较方便了。三阴交开始可以每天一次,5天后,可以隔天一次。
艾灸止妇女血崩的方法
血崩是中医的名称,是形容月经过多或非时而下,像河流决堤,崩泻而下,凡功能性子宫出血、生殖器炎症、肿瘤等妇科疾病均可出现这一症状。
严重的患者可持续数十天出血不止,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和全身无力等一系列严重贫血症状。
治疗月经过多的方法虽多,但如应用不当往往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中药治疗血崩有一定效果,副作用也小,但吃汤药既费时,又麻烦。
艾灸隐白穴治疗血崩,既简便易行,效果又明显。
隐白穴位于足大拇趾内侧,距趾甲角1分,左右各一。艾灸悬灸或艾灸仪灸,艾条悬灸15-20分钟(先灸一侧,再灸另侧),艾灸仪灸25~30分钟,以隐白穴周围皮色转红有热感为止。
每日可灸3~4次,待出血停止后可再继续灸1~2天,使疗效更为巩固。灸时患者常常会感到小腹部原有的绷紧拘急感或空虚感消失,心情也随之开朗,经量往往于灸后不久即明显减少。
艾灸隐白穴为什么能止血崩呢?祖国医学认为,血崩的主要原因是冲任两脉不固,脏腑失调。因此在治疗上应着重补肝健脾益肾,调养冲任,其中又以健脾最为重要。
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按照经络学说的原理,刺激隐白穴有健脾统血、补中益气的功效。
艾灸隐白穴治疗血崩虽然疗效显著,但当患者出血量较大,病情危急时,应及时送往医院。
当脐中下3寸。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主治病症】
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请关注公众号针灸刮痧拔罐刺血 ,各种中医绝技都在这里。可以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施灸,每次灸25-30分钟。期间根据自己的感知程度调整温度和时间。
在下腹部,中极旁开3寸。
【主治病症】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主治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阑尾炎,盆腔炎,鼻丸炎等等。
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病症】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归来和子宫属于临近穴位,所以再灸子宫穴的时候就免不了灸到归来,这样就可以用艾绒片同时贴住两个穴,艾灸20-30分钟。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主治病症】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遗精,阳痿,阴茎中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
可以用艾灸仪同时灸,比较节省时间。每穴艾灸10分钟。
位置: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病症】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学习艾灸养生知识,欢迎关注微信:。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大医堂:专业艾灸培训、考证!五年实力见证!每月1日开课,电话:
天然艾绒+纯中药疗法,强效温通经络,祛风除湿,直达病灶
今日搜狐热点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吕立国大夫本人发表
间质性膀胱炎 艾灸效果不稳定原因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吕大夫,您觉得我的这种状况是不是受天气影响造成的?是不是很多病人冬天艾灸效果都不太好啊?
治疗情况:
医院科室:
治疗过程:骶神经永久植入手术
医院科室:
治疗过程:曾在贵院做过影像尿动力,尿道镜,静脉肾盂造影,,后水扩张被认为是IC
医院科室:
治疗过程:膀胱水扩张活检
&副主任医师
1、天气冷,尿量相对会增加,如果不是增加的次数太多,就应该是生理性的。
2、可以配合平和的温补的中药调理。
3、很多病友没有连续天灸的,天灸好了停药后未必复发的。
状态:就诊前
您好,吕大夫!我是艾灸后症状有所改善,但是有时候艾灸后会突然出现一段时间不好的状况,这次就是10多天过去了,这期间灸了几次效果还没有改善,是不是天灸也会有耐药性啊?我在别的地方也找到了这种天灸粉,但他们的里面白介子没有炒熟,我想问不同地方天灸粉的主要配方和药理是不是大致都一样?
&副主任医师
1、天灸粉药物组成大同小异,但药理基本相同的。
2、艾灸应该没有耐药性的。
状态:就诊前
您好,吕大夫!我一直坚持灸,但是我最近腰痛明显,我有腰痛是不是说明膀胱问题导致我已经有了盆地痉挛?还有我的水扩张报告写的是腺性膀胱炎,我线性膀胱炎指的是什么?我网上查线性膀胱炎挺可怕的。
&副主任医师
1、一种疾病的最准确的诊断是病理诊断,如果病理诊断不是腺性膀胱炎,就不是腺性膀胱炎。
2、水扩张报告的操作过程未必准确的,所以不必太在意水扩张的意见。
3、腰痛与盆底痉挛是两码事,建议您到当地医院就诊,看看腰痛是怎么回事,呵呵。
状态:就诊前
使用付费咨询服务
患者g***购买了大夫网络咨询(60元/3条回复)
状态:就诊前
您好,吕大夫,我在白主任那里喝一年多汤药,整体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长期喝汤药症状也没有近一步的改善,停药一段时间不喝药也会再复发,我最近回河南发展了,腰痛厉害,甚至有事右腿也会痛,也频的厉害,我发现腰部或者颈椎贴复方南星止痛膏,或者伤湿止痛膏也管用,腰和腿疼痛缓解的时候,频也能缓解,看说明说这贴的药不能每天贴,看过骨科医生没查出问题,骨科认为贴止痛药有效果和活血化瘀,通络有关系,我想问吕大夫,有能够长期服用副作用小的活血化瘀通络的中成药吗?希望吕大夫推荐。
&副主任医师
此对话涉及隐私内容仅患者本人和医生可见。
状态:就诊前
您好,吕大夫!我服了一年中药都是温通的,白主任对我体质的定义是虚寒,湿热,气虚阳虚。中药一直是很热的温通,告诫我一定不要吃冷食,多吃羊肉之类的热性食物,我想问您推荐给我的活血化瘀药是热性还是凉性?这
&副主任医师
1、油桂粉是温热的。
2、大黄蛰虫丸寒热偏颇不明显,如果您担心,可以用生化丸。
状态:就诊前
你好,吕大夫!金樱子和盐金樱子区别大吗?我在当地抓中药没有药方子中的盐金樱子只有金樱子。最近腰和腿疼的厉害,坐着或者躺下时间长了更严重,活动着好一点,是不是和北方天气冷有关系?
&副主任医师
此对话涉及隐私内容仅患者本人和医生可见。
副主任医师
吕立国大夫通知出停诊:因休假,于日(周一)至日(周一)停诊,请周知。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疾病名称:间质性膀胱炎,经肖主任治疗过&&
希望得到的帮助:肖主任您说有一种进口的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药,一直没到货,请问现在是否到货?什么时...
病情描述:尿频、尿急、尿痛,已经有两年以上病史,曾经经肖主任多次治疗过
疾病名称:间质性膀胱炎&&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问一下你们医院有没有西施泰
病情描述:我是间质性膀胱炎患者我想问一下你们医院有没有西施泰
疾病名称:间质性膀胱炎&&
希望得到的帮助:您看这种情况需要复查或者需要怎样治疗?
病情描述:6月份在交大一附院做完膀胱扩张术后确诊为间质性膀胱炎,经灌药吃药病情缓解,满一个月未去医院复查,近两月在当地吃中药调理,最近两天感觉不适,尿路酸痛,膀胱木胀,排尿频繁。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吕立国大夫的信息
1、慢性前列腺炎、弱精、少精、精子畸形率高等男性不育症、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男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吕立国,副主任医师,中医男科博士。
深耕男科临床10余年,是二沙岛医院男科基地的先遣者,师从当代男科...
吕立国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中医男科可通话专家
福建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广安门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中医院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中医附一医院
男性病专科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减肥怎么艾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