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鸣和耳耳鸣和脑鸣有什么区别别?

耳鸣声治疗,请选择…
? 西方纯音效1
? 西方纯音效2
? 西方交响乐1
? 西方交响乐2
? 中国民乐1
? 中国民乐2
? 自然界声音1
? 自然界声音2
? 咕咕流水声
? 夜间大风吹过树林声音
? 催眠的雷雨声
? 美丽的雨声
? 竹林水声
? 希望之翼
? 反璞归真
? 款款柔情
? 舒缓的吹风机声音
? 树叶与音乐声音
? 舒缓的钢琴曲
? 深度睡眠音乐Δ波
? 淋浴的水声
? 树叶及音乐声音
? 舒缓吉他曲
? 自然界和音乐混声
抱歉,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音频的播放
听音乐的方法
环境/设备: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最好不要用插入式耳机。
音量:与耳鸣的响度差不多,就是说你仔细听可以听到耳鸣。
具体怎么听呢?不要做用脑的事情,保持全神贯注的倾听音乐,做到不去注意耳鸣,成功的状态是当耳鸣和音乐同时存在时,你只听到了音乐的声音,处于无耳鸣状态。
时间:3次/天(睡前一次最重要),多于30分钟/次,1-3个月。
耳鸣与脑鸣或颅鸣真的有区别吗?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耳鼻喉科研究院 & 耳科中心
耳神经颅底外科
临床上经常会有耳鸣,脑鸣或颅鸣的主诉,耳鸣目前的定义是一种无意义的声音信号,而脑鸣或颅鸣顾名思义就是患者感觉到自己的颅内或脑内有声音,当然这里我们不涉及幻听(属于精神科的症状,其有具体内涵和内容)。
那么很多人会有困扰,耳鸣和脑鸣是不是一会事?
两者有区别吗?
区别两者对临床治疗是否有帮助呢?
下面我们从目前对耳鸣机制的研究现状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如果大家对本文观点有异议可以参加一下文末的调查,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目前对耳鸣的机制研究显示耳鸣不是耳朵真正听到的现实中存在的声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描述耳鸣的原因。那么耳鸣既然不是耳朵听到的声音,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目前的研究显示耳鸣的产生是多源的。
第一种来源,毛细胞受损后的异常兴奋产生电信号可以产生耳鸣,这种耳鸣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类似耳朵听到的声音信号,但是由于不是有规律的释放信号,而是杂乱无章的,因此无法形容。
第二种可能,外周听神经传入信号不规则的缺失,引起中枢对应频谱神经元失去原有的抑制,发生代偿反应,从而在脑电中出现了一簇异常放电,这种异常放电被大脑解析为耳鸣。当然这种情况如果说是脑鸣或颅鸣也说的过去,但是要知道大脑只能产生电信号并不能产生声音,我们默认的真正的声音感知还是耳朵,因此耳鸣更准确一些。
第三种可能是情绪系统释放异常的过量递质作用于耳蜗毛细胞产生了过度的反应,这种称为耳鸣是合适的。
第四种可能是中耳肌肉振挛,这种目前还无法确认,但是已经有研究显示外伤后的耳鸣可能与大脑对中耳听骨链的运动幻觉有关,当然临床更多见的是咽鼓管功能不良引起的,这种称为耳鸣也是合适的。
第五种血管性耳鸣本来这种不应该算在这里,但是由于血管性耳鸣可以是颅内压降低,进颅血流过速,或本身血流过速,或颅内动静脉瘘,或耳周血管性肿瘤,这些都可能位于颅内,从而可以称为脑鸣或颅鸣,因此这里需要提出来,但是这些声音的产生都需要通过耳朵的感知而产生,是实实在在的声音,因此称为耳鸣也是合适的。
如此分析,脑鸣或颅鸣应该不需要存在,因为和耳鸣本身就是一回事,其出现反而容易让人误解,望文生义。也许有人会反驳,说为什么有的耳鸣是单侧,有的双侧 ,有的就是感觉在颅内响呢?
这里可以通过大脑对声音信号具有定位能力来解释,大家知道声音从一侧耳朵进入后转化为电信号向中枢传递是双侧传递的,而且不对等和反复交叉,这种双侧传递模式,就可以由于双侧传入的时间差在大脑中产生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让大脑对声音产生定位,这就产生了单侧,双侧,位于颅内的定位现象,而实际上在临床上,除了急性可知损伤部位的耳鸣侧别有意义外,多数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耳鸣来源的定位将更加准确,那时,耳鸣的侧别和方位可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帮助。现阶段耳鸣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耳鸣侧别发生变化已经预示着一扇大门的开启。
因此,个人观点认为临床上目前不宜区别耳鸣和脑鸣或颅鸣,而实际上也无法区分开来,只是患者的主诉而已。而且,目前对耳鸣的治疗,是针对大脑的异常放电,目前有各种方法比如声音刺激,电刺激,传入神经刺激,磁刺激等。目前的方法已经能够很好的改善耳鸣症状,但不是基于区分耳鸣与脑鸣或颅鸣,因此,找寻合理的耳鸣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是目前的重点。
网站声明:本网站为公益网站,内容的很多素材都是来自于网络,仅用于浏览本网站的人士免费阅读,请勿复制传播。
Statement: The website for public good,many files of it from the internet but retrieved which can be read without copy or spreading.
网站总浏览量:1737489次访问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日访问量:1139次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日访问IP:403个
Copyright &2018 耳鸣之光 版权所有 成立于:日芒种www.tinnitus-light.org我不知道自己是脑鸣还是耳鸣
更新时间: 22:48:20
健康分享者:askc
该经验由 cbm520 发布经验求助,查看TA的任务需求
现在的人们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常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中,再加上饮食不规律。可能导致耳鸣,总是有嗡嗡声、鸟鸣声、虫鸣等,时响不停,影响睡眠,情绪焦燥不安。这种情况我们统常想到了耳鸣,所以直接找医生治疗耳鸣。往往忽略了脑鸣这种情况的存在。建议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立即就医检查,以逸耽误了最佳治疗。下面我们说下耳鸣和脑鸣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步骤/方法:
耳鸣多属噪音,有间歇性也有持续性。神经性耳鸣一般是持续的长音,像蝉鸣声或流水声,风声,机器声等声音的。搏动性耳鸣有的是波涛声有的是脉膊跳动一样,有规律性。大部分人的耳鸣是由于耳部本体疾病或其他方面疾病引起的。比如说常与高血压、神经衰弱或药物中毒、巨大声音的震动引起鼓膜缺损有关。
而脑鸣常常与耳鸣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老年人较多,女性多于男性,范围在40岁到70岁。脑鸣就是脑子里有声音,有时像知了叫,有时像汽笛声,可以响不停,有时也会持续性,让人烦躁不安,难以忍受,常伴耳鸣、腰膝酸软、目眩,并且还可伴有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影响睡眠、生活、工作等。
脑鸣有哪些症状呢?多发生在学生患者,紧张的学习压力等精神因素引起的,焦虑,心慌,气急,胸闷,有的患者颈部僵硬不适,影响脑部供血而引起头鸣,头晕等症状,放松休息可以缓解。如果发生在老年人或有高血压的病人,病人主要表现为脑鸣、头晕和记忆下降,平时需经常监测血压、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劳逸结合。
注意事项:
无论耳鸣还是脑鸣,都会给患者带来困忧,所以要及早发生与治疗。平时要锻炼身体,促进血液循环。常吃有活血作用的食物,可常食用黑木耳、韭菜、红葡萄酒、黄酒等。多吃些含锌和铁的食物,比如鱼、牛肉、鸡肉、鸡蛋、各种海产品、苹果、橘子、核桃、黄瓜、西红柿、豆制品等。这样可以保证耳部营养充足,血液循环,延缓耳鸣发生。
订阅到邮箱
耳鸣热门相关
耳鸣精彩推荐
耳鸣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温肾固精,益气养血。用于肾阳虚弱,气...
参考价格:¥300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
参考价格:¥12
咨询实录推荐耳鸣和脑鸣到底有什么区别?
耳鸣和脑鸣是一回事
耳鸣和脑鸣其实是一回事,都是耳朵里发出的声响,因为定位不够清楚,所以有时候会感觉是从整个脑子发出的。耳鸣也是中医的病名之一。
肾虚是造成耳鸣的重要原因之一
耳鸣和脑鸣最大的可能是肾虚,这是传统说法。但肾虚的意思特别广,并不仅仅是大家所理解的和泌尿生殖有关的肾脏。中医的肾指的是身体的功能状态,因此,涉及到很多器官系统,所谓肾虚,就是这些器官系统的虚损或者衰老,脑血管也包括其中。随着血管的硬化及供血的不足,就会出现,这也是为什么耳鸣很难治愈的原因之一。
因为脑供血会随着增龄而变差,作为供血不好的症状之一,耳鸣自然在所难免,治疗也不可能速效,一般都是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来减轻症状,这也包含在中医的补肾之法之中。所以,如果因为耳鸣而看中医,大多会开六味地黄丸,左慈丸,这些是通过增加全身的功能来增加脑供血,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中医也有辨病之说,就是更加针对具体的病症,在补肾的同时活血,就是辩证加辨病,六味地黄丸配合丹七片就是中医治疗和缓解耳鸣的药物。
大脑回忆对耳鸣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之所以叫脑鸣,还有一个原因,即大脑是有记忆的,包括对耳鸣这个不悦声音的记忆,越是持续时间久的耳鸣越难治愈,就是因为即便耳鸣治愈了,但脑子里已经有了对那个声音的记忆,不会随耳鸣的好转而马上消除,时不时的想起,耳鸣就好像重演了,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一个道理,不是耳鸣还在,而是记忆在作祟。所以越是空闲的、安静的环境耳鸣越严重,可能就是这个道理。静心了,回忆就涌现了,所以,治疗耳鸣还有一个办法,最好经常放放舒缓的音乐,以此遮盖或者代替耳鸣之声。
※※※海之声助听器连锁20年专业经验10余万助听器用户的选择※※※
--中国助听器连锁领航者,全国逾110家助听器直营旗舰中心,10万余助听器用户的选择。海之声听力是一家提供专业全面听力解决方案的全国性听力服务机构,是目前中国听力连锁规模领先、经验丰富、网络全面、设备先进、服务项目齐全的专业服务平台,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将真正国际领先的高科技产品和专业技术引入中国,让更多中国弱听人士享受美好的有声世界!
店铺名称:容桂验配中心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镇容桂大道北116号(容奇医院对面)
网址:www.hysound.com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当前位置.: &&
治疗脑鸣的方法
1、脑鸣吃什么药
脑鸣可以多吃一些安眠药物。因为出现了这样的症状大多数都是因为身体长期的疲劳导致的可能是因为自己睡觉的时间过于少,导致了大脑的神经过度的疲劳亢奋这样只可能会出现一种声音。但是这样的声音一般可能会在晚上的时候比较多。所以说可能会导致晚上的质量下降。所以说一定要多吃一些安眠药物。安眠药可以帮助自己改善睡眠质量。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脑鸣现象。
2、头响脑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脑鸣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脑部受到了电磁波的干扰。工作的环境中可能有大量的电脑这些电脑都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辐射或者是电磁波。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大脑长期受这样的辐射的干扰。在晚上回家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脑鸣现象。这样的现象一般可能会因为工作的时间增长,程度会越来越重。所以说尽量远离这样的电脑,或者是家用电器。从而减少这样的电磁波干扰。
3、脑鸣耳鸣怎样治
主要的治疗方法可以使用治疗,需要在自己的头顶上进行针灸。最好需要将自己的头发剪短,这样可以方便找出头部的。所以说进行针灸的时候,一定要准确的刺激到穴位上面去这样才有效果。刺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频率不可以长期的刺激需要刺激一会儿,休息个30分钟以后再进行针灸。针灸完之后一定要用热水洗头。这样可以加快头部的血液循环。
4、脑鸣会自然康复吗
出现这样的现象一般是可以自然康复的。特别是因为劳累所导致这样的现象。只要休息一会儿就可能会使这种疲劳感有减轻,从而可能会引起脑部的氧气充足。氧气一旦充足之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所以说在这个期间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调整。每天晚上可以早点睡觉在9点钟之前就需要睡觉。早上一定要早点起来不可以不吃早饭。并且可以进行少量的体育锻炼。
5、神经性耳鸣
神经性可能有很多原因导致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身体器官出现了衰退。比如说肝脏的功能出现了减退就可能会导致神经性的刺激。特别是控制耳朵的神经。出现了耳朵过度的异常噪音。这种声音可能是混杂的。甚至可能会出现闪电的声音。需要进行抗镇定药物治疗。抗镇定药可以使自己的神经冲动频率降低。这样可以使神经性的耳鸣出现大大的减低。
微信扫一扫脑鸣与耳鸣
耳鸣偏方一副见效!
&&主治:耳鸣&&
&&&&处方:党参10克、生地2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一小时各服一次。
&疗效:一般情况下,首剂显效,连用三剂治愈。 &
&2016年为丙申年,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喜用丙申年三因司天方之黄连茯苓汤、升明汤治疗各种疑难杂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笔者在临床诊疗中试用二首运气方治疗顽固性耳鸣,药到病除。现将此二则病案记录于下,并分析其源由。
&【病案一】黄某,女,48岁,于日初诊。既往多发子宫肌瘤、脂肪瘤。患耳鸣5年,曾口服平肝活血中药,静滴巴曲酶、前列地尔等西药,早期有一定疗效,但近3年来尝试多种办法,均无明显效果,近日因其母亲患病情绪不畅导致症状加重。
&细问其耳鸣特点,患者诉晨起左耳有重听感,每至上午9时左右开始左耳鸣,伴头晕,头昏沉感,后头胀痛,手足心热,盗汗,平素怕热亦怕冷,大便溏,每日2次,小便正常,寐可,舌淡暗,苔薄白,舌底脉络瘀紫,脉弦滑,沉取无力。
&患者久病,虽有情绪因素,但口服平肝活血中药已无效,要重新调整辨证思路。《内经·生气通天论》云:“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云:“经言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又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又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又头痛耳鸣,九窍不通利,肠胃之所生也……经云:湿从下受之,脾为至阴,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窍之源,使不能上通于天,故曰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
& &【辨证】为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浊气上泛清窍之证。
&【处方】:黄芪50克,党参15克,升麻5克,炙甘草10克,葛根20克,黄柏10克,白芍10克,蔓荆子10克,生地10克,山萸肉10克,炒山药20克,柴胡10克,香附15克,川芎20克,防风15克,羌活15克,丹皮10克,黄连5克,磁石(先煎)20克。
& &3剂,煎取300毫升,早晚饭后半小时分2次口服。
&二诊(日):耳鸣略好转,但仍感夜间、劳累后加重,伴巅顶痛,手足心热,晚上畏寒,出汗,舌质淡暗,苔薄白,脉弱细,沉取无力,便溏,每日2~3次,排便后不净感。上方去丹皮10克,调整党参至20克,葛根至30克,另加吴茱萸3克,独活10克,7剂,水煎服。
&&三诊(日):耳鸣略好转,便溏、汗多明显好转,无盗汗,无巅顶痛,昨日因母亲病危而劳累、心情焦急,晨醒后出现耳朵轰鸣,伴脑鸣,心烦,心慌,夜重晨轻,舌淡暗,苔薄白腻,脉弦细。踌躇之际,忽然忆起今年少阳相火司天,目前处于二之气太阴湿土加临少阴君火时段。《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三因司天方之黄连茯苓汤为丙年水运太过“邪害心火”所设,尤适用于丙申年“寒盛火郁之会”导致的腹泻、心脏类疾患。
&遂以【黄连茯苓汤】化裁,【处方】:黄连5克,茯苓30克,远志10克,车前子25克,通草5克,麦冬10克,姜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黄芪50克,丹参20克,升麻5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党参15克,川芎15克,磁石(先煎)2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7剂,水煎服。
&&四诊(日):耳鸣明显好转,患者述近年来从未感觉如此疗效好,仅夜间偶发,余症亦明显好转。试将黄连茯苓汤从原方中除去,继续服用其他药物1周,病人述耳鸣变化不大。后改投日汤药10剂后基本治愈,嘱患者免劳累、恼怒,以防复发。
&&【病案二】王某,男,76岁,于日初诊。患者脑鸣、耳鸣10余年,一直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明显效果,抱着试试的想法前来诊治。追问其眠欠安,小便频,夜尿7~8次,大便溏,纳可,舌淡暗,有瘀斑,苔薄腻,黄白相兼,脉沉弦滑。
&&此时恰值丙申三之气主客气皆为少阳相火加临时段,试予【黄连茯苓汤】合【升明汤】以求减轻其苦痛。
&【处方】:赤芍10克,漏芦10克,升麻5克,车前子15克,青皮10克,清半夏10克,黄连5克,茯苓20克,远志5克,麦冬10克,黄芩15克,柴胡10克,香附15克,川芎20克,石菖蒲15克,郁金15克,14剂,水煎服。
&&二诊(日):脑鸣、耳鸣明显减轻,纳可,眠欠安,小便频,大便调,舌淡暗,有瘀点,苔薄白腻,脉沉弦滑。继服上方14剂,收效甚好。
&【分析与讨论】2016年属丙申年。陈无择《三因方》每逢丙年常用运气方剂【黄连茯苓汤】。缪问曰:“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此而不以辛热益心之阳,何耶?按六丙之岁,太阳在上,泽无阳焰,火发待时。少阴在上,寒热陵犯,气争于中。少阳在上,炎火乃流。阴行阳化,皆寒盛火郁之会也。故病见身热,烦躁,谵妄,胫肿,腹满等证,种种俱水湿郁热见端。投以辛热,正速毙耳。丙为阳刚之水,故宗《内经》气寒气凉,治以寒凉立方,妙在不理心阳而专利水清热。以黄连之可升可降,寒能胜热者,平其上下之热。更以黄芩之可左可右,逐水湿清表里热者,泄其内外之邪。茯苓、半夏通利阳明。通草性轻,专疗浮肿。车前色黑,功达水源。甘草为九土之精,实堤御水,使水不上凌于心,而心自安也。心为君主,义不受邪,仅以远志之辛,祛其谵妄,游刃有余。心脾道近,治以奇法也。但苦味皆从火化,恐燥则伤其娇脏,故佐以麦冬养液保金,且以麦冬合车前,可已湿痹,具见导水功能。土气来复,即借半夏之辛温以疏土。实用药之妙,岂思议所可及哉。”细分析案一黄某便溏、耳鸣、汗出皆是寒盛火郁之证,服药后下焦水湿清利,上焦郁火自发,中焦脾土得安,清阳出上窍,则清气充于耳窍,耳鸣自除。
&&陈无择《三因方》每遇寅申之岁,常用【升明汤】。原文记载:“少阳司天,厥阴在泉。气化运行先天,民病气郁热,血溢,目赤,咳逆,头疼,呕吐,胸臆不利,燥渴,聋瞑身重,心痛,疮疡,烦躁,宜升明汤(紫檀、车前子、青皮炒、半夏、生枣仁、蔷薇、甘草各一钱、姜五片)。三之气,少阳加临少阳,主夏至前后各三十日有奇,民病热中,聋瞑,血溢,脓疮,咳呕,鼽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加赤芍、漏芦、升麻。”案二治疗过程中考虑到,今年运气方之升明汤,三之气加减方法中皆提到可治疗“聋瞑”之症,该病人同时伴有便溏、尿频等寒盛火郁之象,以二首运气方同投,即起沉疴。
&顾植山教授曾说:“临证常法常方无效时,施以运气方,常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临证要做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抓住了运气病机,许多病证可迎刃而解。(江红)&
益肾调肝宁脑汤
(转载)发表者:赵东奇&
组成:生、熟地各30g, 山萸肉30g,
泽泻10g,怀山药30g,丹皮30g,白茯苓30g,茯神30g,石菖蒲10g,生龙、牡各20g,蔓荆子30g,龙齿30g,磁石30g,水蛭3g,土鳖3g,全蝎2g,蝉衣6g,路路通10g。功效:益肾调肝,宁脑止鸣。主治:脑鸣。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亦可制丸服。方病述略:脑鸣是指头脑中有声响的自我感听。属西医学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和癔病范畴,亦有少数因高血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小灶性脑梗塞或颅内肿瘤所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或因痰湿阻滞所致。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治疗较为棘手。余曾以髓海空虚用左归丸合河车大造丸化裁、心脾两虚用归脾汤加味、湿热上壅用内疏黄连汤加味、肝胆气滞和心气不舒用丹栀逍遥散化裁分型治疗,但有时症出多歧,定型不切,用药疗效不甚理想。又有报道重用蔓荆子愈此,余也曾用过50g入方,并未有明显效果。由此表明,纯以分型用药或以某一专药治疗本病,亦非上乘,重要的还必须把握发病机理。近年来,在本病治愈的20例中,病机依然以肝肾不足或失调、内夹痰瘀为主,且功能性障碍为多,器质性病变较少,又有往往因耳鸣引为幻想。脑鸣20例中,男女各1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80岁,平均46.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0年,平均5.2年,由此可见,本病无性别之差,病程较长,多为中年以上,且接近更年期。其中兼有头昏、头痛、目眩、少寐11例,耳鸣、耳胀、耳聋7例,此外,还伴有抑郁、惊悸、精神涣散、咽堵等症;而血压偏高、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仅占4例。头颅CT检查均无异常,少数为界限性脑电图。脑鸣不仅仅为“虫蛀”声响,而声响多种多样,脑内有如液体晃动、锣鼓声、虫叫、蝉鸣、嗡嗡声、风声阵阵呼啸、机器隆隆,还有似潮水汹涌或如溪水流动。脑鸣多数日夜无间,少数夜或睡醒后加重。脉象多弦或涩,舌质红或黯红。弦主肝病主痰饮,涩主血少或血瘀;舌红多为阴虚火旺,黯红为瘀血或血热。本病显为虚中夹实,虚为肝肾虚,实为痰与瘀。益肾调肝宁脑汤,意在调补肝肾,兼治痰瘀。方中取六味丸滋益肝肾,重用丹皮凉血散瘀清火,配水蛭、土鳖虫化瘀通络;重用茯苓伍茯神、菖蒲化痰安神通窍,以蝉衣、全蝎、路路通、蔓荆子祛风熄风、疏肝和络;又人龙、牡、龙齿、磁石以其重镇而宁神安脑。张寿颐说蔓荆子治脑鸣断非疏散外风之品,而是清降内风之真实功用,故方中用30g以为专用,据证也可适当加量。诸药组成本方,具有益肾调肝、宁脑止鸣之功,若如期按疗程守方,必见效果。如中青年患者亦可加龙胆草,老年加巴戟天。
原文地址:脑鸣的中医治疗&&作者:旭日东升
脑鸣系中医学病名最早见于《医学纲目〃肝胆部》古医籍中多称之为天白蚁。是指患者自觉头脑中有鸣响或如蝉鸣、鸟叫或如潮声、雷轰多为持续性影响思维注意力不能集中。常伴有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健忘、乏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凸显出一定的优势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的一些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脑鸣中医治疗&&
脑鸣是指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1.中成药&&
(1)健脑丸每次20粒每日3次。&&
(2)太极通天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3)天王补心丹每次6克每日3次。&&
(4)金水宝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
(5)桂附地黄胶囊每次5粒每日2次。
(6)天舒胶囊每次23粒每日3次。&&
(7)安神补脑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8)孔圣枕中丹每次39克每日3次。&&
(9)磁朱丸每次3克每日2次。&&
(10)安神定志丸每次9克每日3次。&&
(11)百草安神片每次50毫克每日3次。&&
(12)百草脑心康每次40毫克每日3次。&&
(13)龙胆泻肝丸每次36克每日3次。&&
(14)礞石滚痰丸每次6克每日23次口服。&&
2.单方验方&&
(1)夏枯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白芷、菖蒲、甘草各6克半夏、陈皮、茯苓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当归、牛膝、川芎各20克生地、桃仁、红花、桔梗各15克甘草、枳壳、柴胡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熟地15克细辛、五味子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
(5)桑椹、生地各15克水煎可长期服。&&
(6)僵蚕、远志各10克姜黄、蝉蜕各6克天竺黄3克合欢皮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7)核桃仁、黑芝麻、桑叶各等分共捣泥为丸每丸9克每日2次每次1丸。可长期服。&&
(8)蝉衣10克全蝎3个、菖蒲6克荷叶6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针灸疗法&&
(1)体针取穴三阴交、内关、足三里、通里、印堂、太冲、风池、百会、大椎、肾俞。方法每次取35个穴位留针15分钟弧度提拉刮针手法中等刺激。&&
(2)耳针取穴心肾、神门、皮质下。肝火上炎配肝穴大便秘结纳差配肺、脾头昏、头痛、头胀等配枕、太阳、额。用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压于耳穴上然后用手指按压耳穴患者有酸、胀、麻、痛感耳廓发热、发红即可。每天按压穴35次ś3天贴压1次5次为1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
(3)梅花针沿脊柱两侧四条纵线叩刺梅花针强刺激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4)穴位注射取穴池、大椎、肝俞、足三里、三阴交。每次取23个穴位用22号针头针刺每个穴位得气后注入5当归注射液每穴0.5毫升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4.推拿疗法&&
操作方法推耳门、听宫、听会、太阳按揉耳门、听宫、听会、太阳、颌厌、翳风勾太阳至风池按揉玉枕、风池推哑门按揉阳陵泉、太冲。肝火上扰者加推印堂抹印堂、前额部推眉弓睛明按揉攒竹、鱼腰勾太阳至风池加勾太阳至人迎抹督脉经(项部)推心俞、肝俞按揉肝俞、心俞按揉涌泉推大横摩腹。痰火郁结者加揉膻中摩中府、云门揉中脘、拿内关。肾精亏损者加推肝俞、肾俞、命门、大肠俞按揉肝俞、肾俞、脾俞、大肠俞按揉阴陵泉、三阴交。脾胃虚弱者加揉中脘摩腹、揉腹推关元、气海按揉足三里推脾俞、胃俞、肾俞、命门。&&
5.气功疗法&&
可练习内养功具有增强体质补肾健脑作用。练习方法如下&&
(1)姿势根据患者的需要可采取仰卧式、侧卧式或坐式。&&
①仰卧式枕头约高30厘米背垫实仰卧两臂自然放在体侧两腿自然伸直肌肉不要紧张眼睛轻闭露一缝视足尖。&&
②侧卧式一般以右侧卧位为好床不要太软头枕平稍向前屈右手自然放在枕头上手心向上离前额约6厘米左右左手自然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下右腿自然伸直左腿微屈放在右腿上眼睛轻闭露一条缝视鼻尖或视大腿口自然闭合。&&
③坐式膝关节弯曲90度坐在平木凳上足底要平着地上身要正不要挺胸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眼睛同侧卧式一样看着鼻尖口自然闭合。&&
(2)动作姿势摆好后开始用鼻自然呼吸一分钟然后默念“自己静”。默念“自”字时吸气用意念引达小腹舌尖顶上腭。“已”字时稍停吸气将舌尖仍抵上腭。“静”字时呼气舌尖随之落下。默念数遍后默念字数可以渐渐增多如“自己静坐”。“自己要安静”“自己安静身体健康”。念时都是第一个字默念时吸气中间停吸气末一字呼气字数逐渐增加停吸气时间越来越长。默念字数最多不得超过九个字这由自己掌握慢慢增加呼吸要平稳调匀以不感觉憋气为准。如病人虚弱呼吸无力呼吸道不畅默念字数不宜太多。&&
6.饮食疗法&&
(1)猪肾粥。用人参3克防风2克葱白少许俱捣为末用粳米50克同入锅中煮至半熟将猪肾1对(去外膜及内层白筋膜切薄片淡盐腌片刻)放入粥锅中慢火煮良久趁热服食。&&
(2)猪脊髓莲藕汤。猪脊髓、莲子、藕片适量文火炖烂趁热服食。&&
(3)猪肾1对(洗净)炒杜仲15克二味共煮喝汤吃猪肾。&
(4)肉苁蓉15克羊肾1对(洗净)二味共煮喝汤吃肾每日可吃1次。&&
(5)穿山甲肉50&#克川芎69克当归15克瘦羊肉100克加葱、姜等调料共煮然后喝汤吃肉。&&
参考文献&&
Ŭ刘康.脑鸣治验二则J.实用中医药杂志,358;7&#5.&
Ŭ董延芬,李秋艳.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脑鸣12例J.陕西中医,358;11&#5.&
Ŭ王昆文.因痰生风证医案拾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358;3&#5.&
Ŭ葛明,孙承祺,奚肇庆.六味地黄汤临床新用J.湖北中医杂志,358;12&#5.&
原文地址:头鸣与脑鸣&&作者:Old-bell
&&&&&&&&&&&&&&&&&脑鸣与耳鸣&&&&&
&&&&临床上有不少病人来看耳鸣的、也有来看脑鸣的,有时候答复说是耳鸣,病人会纠正说是脑鸣,有时大夫说是脑鸣,而病人会纠正说是耳鸣,到底什麽是耳鸣?什么是脑鸣?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看法。
&&&&耳鸣者,两耳鸣响如蝉鸣,声音来自头的两侧,以两耳为中心。用手压耳后,耳鸣会明显减轻或暂时停止。
&&&&脑鸣也叫头鸣,其响声如潮声,沉闷而不嘹亮,鸣声往往来自头顶,或来自脑后,或来自前额,但决不来自头侧。
&&&&二者的区别在于耳鸣的声音强弱和发生部位。
&&&&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有神经衰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耳动脉栓塞等。在辩证上,耳鸣偏于肝肾阴虚,脑鸣偏于肝经湿热。在治疗上,耳鸣重在调理肝肾之阴血,以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为主,而头鸣则着重于清肝利湿解郁活血为要,如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丸为主。当然,二者还有交叉表现,就要找专业医生诊疗,以免延误病情。
该方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原文地址:脑鸣治疗的秘方作者:gkynb
方名:益肾调肝宁脑汤。
&&&&&&组成:生、熟地各30g,&山萸肉30g,&泽泻10g,怀山药30g,丹皮30g,白茯苓30g,茯神30g,石菖蒲10g,生龙、牡各20g,蔓荆子30g,龙齿30g,磁石30g,水蛭3g,土鳖3g,全蝎2g,蝉衣6g,路路通10g。
&&&&&&功效:益肾调肝,宁脑止鸣。
&&&&&&主治:脑鸣。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亦可制丸服。
方病述略:脑鸣是指头脑中有声响的自我感听。属西医学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和癔病范畴,亦有少数因高血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小灶性脑梗塞或颅内肿瘤所致。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或因痰湿阻滞所致。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治疗较为棘手。余曾以髓海空虚用左归丸合河车大造丸化裁、心脾两虚用归脾汤加味、湿热上壅用内疏黄连汤加味、肝胆气滞和心气不舒用丹栀逍遥散化裁分型治疗,但有时症出多歧,定型不切,用药疗效不甚理想。又有报道重用蔓荆子愈此,余也曾用过50g入方,并未有明显效果。由此表明,纯以分型用药或以某一专药治疗本病,亦非上乘,重要的还必须把握发病机理。近年来,在本病治愈的20例中,病机依然以肝肾不足或失调、内夹痰瘀为主,且功能性障碍为多,器质性病变较少,又有往往因耳鸣引为幻想。脑鸣20例中,男女各1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80岁,平均46.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0年,平均5.2年,由此可见,本病无性别之差,病程较长,多为中年以上,且接近更年期。其中兼有头昏、头痛、目眩、少寐11例,耳鸣、耳胀、耳聋7例,此外,还伴有抑郁、惊悸、精神涣散、咽堵等症;而血压偏高、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仅占4例。头颅CT检查均无异常,少数为界限性脑电图。脑鸣不仅仅为“虫蛀”声响,而声响多种多样,脑内有如液体晃动、锣鼓声、虫叫、蝉鸣、嗡嗡声、风声阵阵呼啸、机器隆隆,还有似潮水汹涌或如溪水流动。脑鸣多数日夜无间,少数夜或睡醒后加重。脉象多弦或涩,舌质红或黯红。弦主肝病主痰饮,涩主血少或血瘀;舌红多为阴虚火旺,黯红为瘀血或血热。本病显为虚中夹实,虚为肝肾虚,实为痰与瘀。益肾调肝宁脑汤,意在调补肝肾,兼治痰瘀。方中取六味丸滋益肝肾,重用丹皮凉血散瘀清火,配水蛭、土鳖虫化瘀通络;重用茯苓伍茯神、菖蒲化痰安神通窍,以蝉衣、全蝎、路路通、蔓荆子祛风熄风、疏肝和络;又人龙、牡、龙齿、磁石以其重镇而宁神安脑。张寿颐说蔓荆子治脑鸣断非疏散外风之品,而是清降内风之真实功用,故方中用30g以为专用,据证也可适当加量。诸药组成本方,具有益肾调肝、宁脑止鸣之功,若如期按疗程守方,必见效果。如中青年患者亦可加龙胆草,老年加巴戟天。
原文地址:脑鸣的中医治疗作者:旭日东升脑鸣系中医学病名最早见于《医学纲目〃肝胆部》古医籍中多称之为天白蚁。是指患者自觉头脑中有鸣响或如蝉鸣、鸟叫或如潮声、雷轰多为持续性影响思维注意力不能集中。常伴有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健忘、乏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凸显出一定的优势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的一些方法进行总结。&【关键词】脑鸣中医治疗&脑鸣是指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1.中成药&(1)健脑丸每次20粒每日3次。&(2)太极通天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3)天王补心丹每次6克每日3次。&(4)金水宝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5)桂附地黄胶囊每次5粒每日2次。(6)天舒胶囊每次23粒每日3次。&(7)安神补脑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8)孔圣枕中丹每次39克每日3次。&(9)磁朱丸每次3克每日2次。&(10)安神定志丸每次9克每日3次。&(11)百草安神片每次50毫克每日3次。&(12)百草脑心康每次40毫克每日3次。&(13)龙胆泻肝丸每次36克每日3次。&(14)礞石滚痰丸每次6克每日23次口服。&2.单方验方&(1)夏枯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2)白芷、菖蒲、甘草各6克半夏、陈皮、茯苓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当归、牛膝、川芎各20克生地、桃仁、红花、桔梗各15克甘草、枳壳、柴胡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4)熟地15克细辛、五味子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
&(5)桑椹、生地各15克水煎可长期服。&(6)僵蚕、远志各10克姜黄、蝉蜕各6克天竺黄3克合欢皮15克水煎服每日1剂。&(7)核桃仁、黑芝麻、桑叶各等分共捣泥为丸每丸9克每日2次每次1丸。可长期服。&(8)蝉衣10克全蝎3个、菖蒲6克荷叶6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针灸疗法&(1)体针取穴三阴交、内关、足三里、通里、印堂、太冲、风池、百会、大椎、肾俞。方法每次取35个穴位留针15分钟弧度提拉刮针手法中等刺激。&(2)耳针取穴心肾、神门、皮质下。肝火上炎配肝穴大便秘结纳差配肺、脾头昏、头痛、头胀等配枕、太阳、额。用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压于耳穴上然后用手指按压耳穴患者有酸、胀、麻、痛感耳廓发热、发红即可。每天按压穴35次ś3天贴压1次5次为1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3)梅花针沿脊柱两侧四条纵线叩刺梅花针强刺激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4)穴位注射取穴池、大椎、肝俞、足三里、三阴交。每次取23个穴位用22号针头针刺每个穴位得气后注入5当归注射液每穴0.5毫升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4.推拿疗法&操作方法推耳门、听宫、听会、太阳按揉耳门、听宫、听会、太阳、颌厌、翳风勾太阳至风池按揉玉枕、风池推哑门按揉阳陵泉、太冲。肝火上扰者加推印堂抹印堂、前额部推眉弓睛明按揉攒竹、鱼腰勾太阳至风池加勾太阳至人迎抹督脉经(项部)推心俞、肝俞按揉肝俞、心俞按揉涌泉推大横摩腹。痰火郁结者加揉膻中摩中府、云门揉中脘、拿内关。肾精亏损者加推肝俞、肾俞、命门、大肠俞按揉肝俞、肾俞、脾俞、大肠俞按揉阴陵泉、三阴交。脾胃虚弱者加揉中脘摩腹、揉腹推关元、气海按揉足三里推脾俞、胃俞、肾俞、命门。&5.气功疗法&可练习内养功具有增强体质补肾健脑作用。练习方法如下
&(1)姿势根据患者的需要可采取仰卧式、侧卧式或坐式。&①仰卧式枕头约高30厘米背垫实仰卧两臂自然放在体侧两腿自然伸直肌肉不要紧张眼睛轻闭露一缝视足尖。&②侧卧式一般以右侧卧位为好床不要太软头枕平稍向前屈右手自然放在枕头上手心向上离前额约6厘米左右左手自然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下右腿自然伸直左腿微屈放在右腿上眼睛轻闭露一条缝视鼻尖或视大腿口自然闭合。&③坐式膝关节弯曲90度坐在平木凳上足底要平着地上身要正不要挺胸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眼睛同侧卧式一样看着鼻尖口自然闭合。&(2)动作姿势摆好后开始用鼻自然呼吸一分钟然后默念“自己静”。默念“自”字时吸气用意念引达小腹舌尖顶上腭。“已”字时稍停吸气将舌尖仍抵上腭。“静”字时呼气舌尖随之落下。默念数遍后默念字数可以渐渐增多如“自己静坐”。“自己要安静”“自己安静身体健康”。念时都是第一个字默念时吸气中间停吸气末一字呼气字数逐渐增加停吸气时间越来越长。默念字数最多不得超过九个字这由自己掌握慢慢增加呼吸要平稳调匀以不感觉憋气为准。如病人虚弱呼吸无力呼吸道不畅默念字数不宜太多。&6.饮食疗法&(1)猪肾粥。用人参3克防风2克葱白少许俱捣为末用粳米50克同入锅中煮至半熟将猪肾1对(去外膜及内层白筋膜切薄片淡盐腌片刻)放入粥锅中慢火煮良久趁热服食。&(2)猪脊髓莲藕汤。猪脊髓、莲子、藕片适量文火炖烂趁热服食。
&(3)猪肾1对(洗净)炒杜仲15克二味共煮喝汤吃猪肾。
&(4)肉苁蓉15克羊肾1对(洗净)二味共煮喝汤吃肾每日可吃1次。
&(5)穿山甲肉50&#克川芎69克当归15克瘦羊肉100克加葱、姜等调料共煮然后喝汤吃肉。&参考文献&Ŭ刘康.脑鸣治验二则J.实用中医药杂志,358;7&#5.
&Ŭ董延芬,李秋艳.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脑鸣12例J.陕西中医,358;11&#5.&Ŭ王昆文.因痰生风证医案拾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358;3&#5.&Ŭ葛明,孙承祺,奚肇庆.六味地黄汤临床新用J.湖北中医杂志,358;12&#5.&
原文地址:头鸣与脑鸣作者:Old-bell
&&&&&&&&&&&&&&&&&脑鸣与耳鸣&&
&&&&临床上有不少病人来看耳鸣的、也有来看脑鸣的,有时候答复说是耳鸣,病人会纠正说是脑鸣,有时大夫说是脑鸣,而病人会纠正说是耳鸣,到底什麽是耳鸣?什么是脑鸣?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看法。
&&&&耳鸣者,两耳鸣响如蝉鸣,声音来自头的两侧,以两耳为中心。用手压耳后,耳鸣会明显减轻或暂时停止。
&&&&脑鸣也叫头鸣,其响声如潮声,沉闷而不嘹亮,鸣声往往来自头顶,或来自脑后,或来自前额,但决不来自头侧。
&&&&二者的区别在于耳鸣的声音强弱和发生部位。
&&&&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有神经衰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耳动脉栓塞等。在辩证上,耳鸣偏于肝肾阴虚,脑鸣偏于肝经湿热。在治疗上,耳鸣重在调理肝肾之阴血,以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为主,而头鸣则着重于清肝利湿解郁活血为要,如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丸为主。当然,二者还有交叉表现,就要找专业医生诊疗,以免延误病情。
&&&&该方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作者:门诊手记
脑鸣从肝辨治
&&&&&脑鸣在中医学中属眩晕症的范畴。一般发作时,病人自觉脑子嗡嗡作响,有时伴头昏头痛、胸胁隐痛、耳鸣耳背。历代医家大多认为脑鸣是由肾虚引起的,多从肾虚治。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肝经从头而过,脑鸣与肝之疏泄有密切关系,因此从肝辨证论治脑鸣,每获奇效。
&&&&疏肝行气
&&&&肝性刚,喜条达,主疏泄。肝伤则会气机逆乱,容易郁滞隐隐作痛,或失其所养,风邪内动,上扰巅顶,而诱发头痛,脑鸣耳鸣。
&&&&患者陈某,41岁,来院时头痛脑鸣、诉有近5年发作史,最近频频发作,发作时头痛如裹,脑鸣不止,时如蝉鸣,时如雷鸣,呃逆嗳气,实受病困侵扰。多方医治,效果不显,2009年8月来院求诊。
&&&&查其病历,以前多诊为肾阴亏损,脑髓失充为治、未见好转。
&&&&刻诊:头痛昏重、胸胁胀闷、精神烦躁、嗳气呃逆,自诉脑鸣如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
&&&&初诊:认为:证属肝失疏泄,上犯清窍。
&&&&治则:疏肝行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g,白芍10g,半夏10g,当归10g,郁金15g,龙骨20g,牡蛎20g,甘草5g。服药两个疗程,共12服。
&&&&服药后病情显著缓解,脑鸣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嗳气呃逆停止。
&&&&复诊在上方基础上加白术10g、枸杞10g、川楝15g,再服一疗程,病人自诉康服。
&&&&益肝补血
&&&&肝之虚,肾水不能涵而血少也,症状表现为两胁疼痛、目眩目干涩、眉棱骨疼痛、烦躁不安、发热头痛。
&&&&李某,50岁,自诉长期头昏头痛、脑鸣不止,多方医治无效。来本院医治。查看以往病历,患有肝脾综合征。
&&&&经查:面色萎黄、肌肤泛黄无润泽、眼睛干涩无神,爪甲苍白。自诉头昏头痛,四肢无力,烦躁不安。舌质淡、脉眩细数。
&&&&初诊认为:证属肝血阴虚,水不涵木,脑海失充。
&&&&方药:八珍汤加减。当归15g,熟地30g,白芍30g,川芎6g,党参20g,炒白术15g,木香5g,茯苓15g,柴胡10g,甘草5g。服药两疗程,共12服。脑鸣显著减轻,其他症状亦有很大改善。复诊如上方,去熟地、木香,加健脾理气药淮山药、麦芽各10g,再进12服。
&&&&服药后经随访,脑鸣康复,未见复发。
&&&&经验所得,治病一定要辨证审因,不诸一格,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吴金莲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脑鸣益气健脑汤
【来源】刘绍安,《益智健脑效验方精选》
【组成】潞党参、黄芪各30克,炙升麻、柴胡、陈皮、当归各10克,炙甘草9克,朱生地、朱麦冬、焦白术、炒枣仁、朱茯神、怀山药、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20克,明天麻、姜半夏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加水煎取汁,连煎2次。然后,取2次药汁混合,日分2次温服。
【功用】益气健脑。
【方解】本方主治病证属于心脾气虚,究其因多由思虑伤脾,运化之官失职所致。故方用党参、黄芪、白术、陈皮、炙甘草、怀山药益气健脾;当归、生地、麦冬、酸枣仁补血养心;复配以龙骨、牡蛎,微寒潜镇以安心神;升麻、柴胡升发清阳;茯神、朱砂镇心宁心;天麻、半夏化痰祛浊,合而为用,对头痛健忘症属心脾气虚者较为适宜。
【主治】头晕头痛,耳鸣脑鸣,短气懒言,心悸,健忘,自汗嗜睡,肢软神疲,脉细缓无力,口干不渴,舌淡苔少,血压偏低之心脾气虚患者。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附记】凡阴虚火旺者慎服本方。
脑鸣养阴健脑汤
【来源】刘绍安,《益智健脑效验方精选》
【组成】炒黄柏、全当归、炒知母各10克,杭白芍、朱茯神、炙龟板各20克,炒川连5克,朱生地、朱麦冬、龙骨(先煎)、牡蛎(先煎)、炒枣仁、枸杞子各30克,明天麻15克。
【用法】每日1剂,方中龙骨、牡蛎加水煎30分钟,然后加入余药同煎取汁,连煎2次,然后将二次药汁混合,分2次温服。
【功用】养阴健脑。
【方解】头痛、头晕、头胀、耳鸣、脑鸣、失眠或嗜睡,心悸健忘属现代医学之神经官能症范畴。起因多由社会、家庭、工作学习等出现问题,本人心胸狭窄,用心用脑过度、精神情志失调刺激有关。多因情绪不遂,久郁化火,肝肾之阴耗损,肝阳偏亢,故出现头痛、脑胀、耳鸣脑鸣、记忆力减退等症。又因肝肾同源,心肾相交的关系,常致使阴亏于下,相火炎上,水不升、火不降,形成心肾不交,故心神不宁、心悸胆怯、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盗汗梦交、口干喜饮,舌红而干、苔薄黄,溲短便燥,脉细数或弦数,血压偏高之象。
本方取生地、龟板、知母、白芍、麦冬,枸杞子滋水补阴以抑阴火之浮游;川黄连、黄柏清心降火;龙骨、牡蛎微寒潜镇;朱砂、酸枣仁,一以镇心、一以养心,同奏安神之效;明天麻熄风定惊;当归养血、茯神安神;合用对阴亏而见健忘头痛者颇为适宜。
【主治】头痛脑胀、耳鸣、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口干喜饮、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数、血压偏高之肝肾阴虚型病症,即西医所称的神经官能症。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脑鸣升清流气饮
【来源】干祖望,《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升麻3克,青皮6克,黄芪10克,木香3克,苏叶、大腹皮各10克,乌药6克,柴胡、川芎、菖蒲各3克,蔓荆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调理气机,升清开窍。
【方解】本病是由于在大气压力下的变异环境中,鼓室内气压与外界气压极不平衡,由此而发生的中耳损伤,而出现耳痛、耳鸣、憋气和听觉障碍。四千年来中医尚无此病,但近年来航空工业发展迅速,此病亦因之日多。本方系根据《杂病广要·九气七气》的“阴阳虽大,未离乎气,故通天下一气耳。……吐纳,一动静,何所逃者,与气流通而已。故气平则宁,气不平则病”论点,从《疮疡经验全书》中二十首流气饮作蓝本而制定。方中升麻、柴胡,同样是升清降浊,但后者更有除头痛,治耳聋的作用,因为肝脏之络附耳。木香、乌药,皆具有消积滞、辟邪气、导滞气功能,但前者更能止痛除胀感。青皮、蔓荆子疏肝散结、破气止痛,而后者更有抑制脑鸣的特点。苏叶散发风气、顺气化痰。大腹皮协调寒热失和、疏瘀滞、开郁结。川芎行气开郁、上行头目、破瘀血、生新血。还有两味画龙点睛之药,用黄芪以益气,气盛则更能反映出诸药的作用;用菖蒲以开窍,航空性中耳炎,正是窍闭的典型病例。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鸣脑鸣吃什么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