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流感神秘消失是什么?

《西班牙流感:被遗忘的堕落》剧情内容介绍

发布于2009年。由贾斯丁·哈迪执导,集众多位比尔·帕特森、马克·加蒂斯、夏洛特·莱利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09公映的电影。

豆瓣评分未知,暂时没有评分,请继续等待。类型为剧情的电影。创作于英国地区,具有英语语言版本。

西班牙流感:被遗忘的堕落资源介绍

小兵分享暂时没有为您收集到在线或者下载资源,我们将会努力的寻找,请您继续关注。

豆瓣评分未知,暂时没有评分,请继续等待。

导读:我今天才知道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4千万生命啊,谁来祈祷啊!

我是今天才知道,人类历史上,有过这么一次灾难的。我看见天才画家席勒就是死在这场自然浩劫之中的。搜了一些这个消息,久久不能平静。想起了一战,想起了二战,想起了非典时期,想起了汶川地震。

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吧。

1918年3月4日一处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发生流感,接着中国、西班牙、英国都发生了流感。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但到了1918年秋季则在全球大量爆发,至1920年春季,在全世界造成约10亿人感染,近4000万人死亡。其名字来源,因为当时西班牙有800万人感染了流感,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在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

各位按4千万人计算,大家看看二战的情况:二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而这次流感的感染人数,达到了10亿的规模。

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简单分为三波。

第一波发生于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

第二波发生于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

第三波发生于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死亡率介于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

关于第一波:第一波有记录的流感,发生于1918年3月4日一处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Camp Funston, Kansas),但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

然而,在当时的则有说法指出,这波流感是源于中国南部,由1917年中国支援欧战的劳工所传播,但并无相关证据。

在这一年的4月,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也传出流感,3月中国、5月西班牙、6月英国,都相继发生病情,但都不严重。

关于第二波:1918年8月,刚离开西非国家狮子山的英国船上,发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该船抵达英国之前,75%的船员被感染,7%的船员死亡,另外多艘船只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另一说,第二波的源头是当时苏联的阿什哈巴德(1918年8月初波斯的麦什德(Meshed)便发生了高死亡率的流感,据说是由阿什哈巴德所传出,但因俄国内战而无法确认)。

8月27日,流感传入美国,并在波士顿的码头工人间传播,而法国的布莱斯特(Brest)也在几乎同一时间爆发了流感;9月开始在欧洲和美国普遍传播,并在数星期内传到世界各地。

第二波流感和过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岁的青壮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别高,其症状除了高烧、头痛之外,还有脸色发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发并发症而导致死亡,以肺炎最多。许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场所,电影院、舞厅、运动场所等都被关闭长达超过一年。西雅图的电车服务员拒绝没有口罩的乘客搭乘。

同年10月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月,20万美国人在这个月死去,1918年美国的平均寿命因此比平常减少了12年。

关于第三波:第三波流感在大约1919年冬季开始,在许多地方出现,而1920年春季起,便逐渐神秘地消失。在澳大利亚,流感延续到了1919年8月 (南半球的冬季);至于在夏威夷,则是延续到了1920年3月。

流行的范围和影响:此流感漫延全球,从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萨摩亚岛,无一幸免;许多爱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绝,在萨摩亚死亡率更高达25%。亚马逊河口的马拉若岛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没有感染报告的人类聚集地。

这一波的大流感也传入台湾,在当时造成约4万余人的死亡。第一波流感于1918年6月初在基隆开始出现,然后蔓延全岛,至9月下旬消失,没有特别显著的死亡率。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开始从基隆出现,并顺着纵贯铁路往南扩散至新竹、台中、台南、打狗、阿缑等地,并借由海运传入花莲港和澎湖,至12月中旬结束,造成约77万人感染,25,394人死亡。1919年12月,第三波流感又从基隆开始出现,1920年2月底结束,造成约14余万人感染,19,244人死亡。日本人社群最先爆发疫情,再传给台湾人;先在城镇发生,再往乡村扩散。当时台湾医疗资源缺乏,在台湾367万人中,只有732名受过4年医学教育的西医师。日本人患者受到较好的医疗照顾,因此死亡率较低,死亡率为1.1%;台湾汉人为3.3%、台湾原住民则为3.5%。

西班牙流感夺去2千5百万到4千万(一说7千万或一亿)条生命,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经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原因分析与假设:这次流感一个重要现象,是在青壮年死亡率较高。对此,有两种假说:一是老年人口已经经历过流感,因此已有抗体,所以对流感比较有抵抗力。二是青壮年免疫系统较好,在消灭外来病毒的过程中,其所产生的发烧、发炎现象也较严重;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可能会导致细胞激素风暴(Cytokine storm),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受损;如果发生在肺部,则可能造成患者呼吸困难而死亡。

西班牙型流感在18个月内便完全消失,而其病株从来都没有被真正的辨认。

才分离出第一个人类流感病毒,并命名为H1N1,从此人们才知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所造成。由于人们是到后来才知道致病原因,以及当时绝大多数的死者遗体为防传染都已经焚毁,加上重新合成病毒的危险性,此后数十年,人们对于该流感病毒所知一直很有限。

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陶贝格尔(J. Taubenberger)在《科学》周刊上发表了他与同事利用遗传学技术得出的研究成果,认为1918年的流感病毒与猪流感病毒十分相似,是一种与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密切相关的病毒。至今,仍然可以在某些国家的猪体内发现这种病毒。

1998年2月,美国国防病理中心(AFIP)辖下所属的分子病理部门在阿拉斯加的 Brevig Mission附近发现了一具被完整冰封近80年的爱斯基摩女子的尸体。Brevig Mission 在1918年11月由于流感失去了85%的人口。4件样本的其中之一含有一些1918病毒的基因物质。这个样本给予科学家第一手资料来研究这个病毒。

据2001年10月英国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正力图根据10名死于1918年大流感的伦敦人的遗体,找到引起这场流感的病毒样本或碎片,分析其基因组特征,研究它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杀伤力和传染性。

2002年10月,美国国防病理中心与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合作,开始尝试重建病毒。在一个实验中,他们成功制造了一个有两个1918病毒基因的病毒。而这个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比较起来,对老鼠较致命。

糖蛋白),并从中了解该蛋白分子如何改变形状来允许其从鸟类移到人类身上。

最后以一首我在高中时候2008年,汶川地震后写的诗歌,来作为本章结尾。2008年是艰难的一年。我记得冬天有汶川地震,冻雨,西藏暴乱等。当时温家宝总理说:“多难兴邦”。我很喜欢这个词,就以这个为题,写了这个诗歌。写的很稚嫩,但算是诚实。

风雪不是寒冷——是温暖

地震不是死亡——是生的欲望

分裂不是分裂——是团结的力量

鲜血垒筑的数字不是不惊人

严寒穿透的呻吟不是不叹息

让所有习惯光明的人习惯黑暗

于是所有的声音都哽咽了

这一幕幕的感动——是涌动的热潮

会向所有的世人传递一个信念——多难兴邦!

【2008年末作此文】

摘自独立学者,诗人,作家,国学起名师灵遁者诗歌。

。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但到了1918年秋季则在全球大量爆发,至1920年春季,在全世界造成约10亿人感染,近4000万人死亡。其名字来源,因为当时西班牙有800万人感染了流感,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带给人类的灾难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

,在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名称的由来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这一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此流感从西班牙爆发;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百万人感染了此病,甚至连

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而在当时的西班牙,则称此病为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流行全程三波段

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简单分为三波。

第一波发生于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

第二波发生于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

第三波发生于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死亡率介于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关于第一波

第一波有记录的流感,发生于1918年3月4日一处位于美国

的军营(Camp Funston, Kansas),但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

然而,在当时的则有说法指出,这波流感是源于中国南部,由1917年中国支援欧战的劳工所传播,但并无相关证据。

在这一年的4月,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也传出流感,3月中国、5月西班牙、6月英国,都相继发生病情,但都不严重。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关于第二波

1918年8月,刚离开西非国家

的英国船上,发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该船抵达英国之前,75%的船员被感染,7%的船员死亡,另外多艘船只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另一说,第二波的源头是当时苏联的

(1918年8月初波斯的麦什德(Meshed)便发生了高死亡率的流感,据说是由阿什哈巴德所传出,但因

8月27日,流感传入美国,并在

的码头工人间传播,而法国的布莱斯特(Brest)也在几乎同一时间爆发了流感;9月开始在欧洲和美国普遍传播,并在数星期内传到世界各地。

第二波流感和过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岁的青壮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别高,其症状除了高烧、头痛之外,还有脸色发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发并发症而导致死亡,以

最多。许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场所,电影院、

、运动场所等都被关闭长达超过一年。西雅图的电车服务员拒绝没有口罩的乘客搭乘。

同年10月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月,20万美国人在这个月死去,1918年美国的平均寿命因此比平常减少了12年。

戴口罩的西雅图警察,1918年12月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关于第三波

第三波流感在大约1919年冬季开始,在许多地方出现,而1920年春季起,便逐渐神秘地消失。在澳大利亚,流感延续到了1919年8月 (南半球的冬季);至于在夏威夷,则是延续到了1920年3月。

这一波的大流感也传入台湾,在当时造成约4万余人的死亡。第一波流感于1918年6月初在

开始出现,然后蔓延全岛,至9月下旬消失,没有特别显著的死亡率。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开始从基隆出现,并顺着

、台中、台南、打狗、阿缑等地,并借由海运传入

,至12月中旬结束,造成约77万人感染,25,394人死亡。1919年12月,第三波流感又从基隆开始出现,1920年2月底结束,造成约14余万人感染,19,244人死亡。日本人社群最先爆发疫情,再传给台湾人;先在城镇发生,再往乡村扩散。当时台湾医疗资源缺乏,在台湾367万人中,只有732名受过4年医学教育的西医师。日本人患者受到较好的医疗照顾,因此死亡率较低,死亡率为1.1%;台湾汉人为3.3%、台湾原住民则为3.5%。

西班牙流感夺去2千5百万到4千万(一说7千万或一亿)条生命,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经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这次流感一个重要现象,是在青壮年死亡率较高。对此,有两种假说:一是老年人口已经经历过流感,因此已有抗体,所以对流感比较有抵抗力。二是青壮年免疫系统较好,在消灭外来病毒的过程中,其所产生的发烧、

现象也较严重;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可能会导致细胞激素风暴(Cytokine storm),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受损;如果发生在肺部,则可能造成患者呼吸困难而死亡。

西班牙型流感在18个月内便完全消失,而其病株从来都没有被真正的辨认。

重建的西班牙流感病毒。

,从此人们才知道流行性感冒是由

所造成。由于人们是到后来才知道致病原因,以及当时绝大多数的死者遗体为防传染都已经焚毁,加上重新合成病毒的危险性,此后数十年,人们对于该流感病毒所知一直很有限。

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陶贝格尔(J. Taubenberger)在《科学》周刊上发表了他与同事利用遗传学技术得出的研究成果,认为1918年的流感病毒与猪流感病毒十分相似,是一种与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密切相关的病毒。至今,仍然可以在某些国家的猪体内发现这种病毒。

1998年2月,美国国防病理中心(AFIP)辖下所属的分子病理部门在

的 Brevig Mission附近发现了一具被完整冰封近80年的爱斯基摩女子的尸体。Brevig Mission 在1918年11月由于流感失去了85%的人口。4件样本的其中之一含有一些1918病毒的基因物质。这个样本给予科学家第一手资料来研究这个病毒。

据2001年10月英国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正力图根据10名死于1918年大流感的伦敦人的遗体,找到引起这场流感的病毒样本或碎片,分析其基因组特征,研究它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杀伤力和传染性。

2002年10月,美国国防病理中心与纽约

的微生物学家合作,开始尝试重建病毒。在一个实验中,他们成功制造了一个有两个1918病毒基因的病毒。而这个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比较起来,对老鼠较致命。

2005年10月5日,研究人员宣布1918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经被重组。2005年在亚洲发生的

病毒与1918病毒有些地方类似,但是现今很难变成人传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猪流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