艏艉尖舱的船舶肋骨间距是指和尾部斜肋骨的间距应该不大于多少

主机:瓦锡兰 5X358500DWT 成品油船方 案 设 计 JRSM标记 数量 修改单号 设 绘 于、姚、方 校 对 标 检 审 核 z 审 定签字 会签日期技术规格书工程编号标记重量比例第 1页共 109 页上海京荣船舶设计有限公司日期2012.5.检验单位ABSSHANGHAI JINGRONG MERCHANT SHIP DESIGN CO., LTD. 技术规格书JRSM2/109目 录 第一部分 总体 ............................................................................................... 10 1.1 总则 .............................................. 1.2 概述 .............................................. 1.1.1 用途和航区 ........................................ 1.1.2 船型 .............................................. 1.3 船级、挂旗国 ...................................... 1.2.1 船级 .............................................. 1.2.2 挂旗国 ............................................ 1.3 规范、规则、公约和证书 .............................. 1.3.1 规范和规则 ........................................ 1.3.2 证书 .............................................. 1.4 主要尺度 .......................................... 1.4.1 主要尺度 .......................................... 1.4.2 甲板间高 .......................................... 1.4.3 舷弧和梁拱 ........................................ 1.4.4 肋距 .............................................. 1.4.5 双层底高度和边舱宽度 .............................. 1.5 主机与航速、油耗、螺旋桨及续航力 .................. 1.5.1 主机与航速 ........................................ 1.5.2 油耗............................................... 1.5.3 螺旋桨 ............................................ 1.5.4 续航力 ............................................ 1.6 载重量和吨位 ...................................... 1.6.1 载重量 ............................................ 1.6.2 吨位 .............................................. 1.7 纵倾和稳性 ........................................ 1.8 干舷 .............................................. 1.9 破舱稳性 .......................................... 1.10 液舱容积 ....................................... 1.11 船员定额 ....................................... 1.12 总布置概况 ..................................... 1.13 材料、工艺、标准、监造及单位制 ................. 1.13.1 材料 ............................................. 10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2 12 12 12 13 13 13 13 13 13 14 14 14 14 14 14 14 15 15 17 17 18 18 技术规格书JRSM3/1091.13.2 工艺 ............................................. 1.13.3 标准 ............................................. 1.13.5 量度单位 ......................................... 1.14 试验、试航和倾斜试验 ........................... 1.14.1 通则 ............................................. 1.14.2 试验、试航 ....................................... 1.14.3 倾斜试验 ......................................... 1.15 铭牌 ........................................... 1.16 振动与噪声 ..................................... 1.16.1 振动.............................................. 1.16.1 噪音.............................................. 1.17 交船 ...........................................18 19 19 19 19 19 20 20 21 21 21 21第二部分 船体 ............................................................................................... 23 2.1 通则 ................................................ 2.1.1 材料和规范 ..................................... 2.1.2 强度考虑 ....................................... 2.1.3 局部加强 ....................................... 2.1.4 防备船体振动 ................................... 2.2 主船体 ............................................... 2.2.1 通则 ........................................... 2.2.2 外板 ........................................... 2.2.3 上甲板板........................................... 2.2.4 上甲板结构 ..................................... 2.2.5 舱壁 ........................................... 2.2.6 底部结构 ....................................... 2.2.7 舷侧结构 ....................................... 2.2.8 尖舱和锚链舱 ................................... 2.2.9 尾柱 ........................................... 2.2.10 首柱 ........................................... 2.3 甲板室 ............................................... 2.3.1 甲板 ........................................... 2.3.2 端壁、侧壁及内围壁 ............................. 2.4 杂项 ................................................. 2.4.1 舭龙骨 ......................................... 23 23 23 23 23 23 23 24 24 24 24 24 24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技术规格书JRSM4/1092.4.2 挡油板............................................. 26 2.4.3 基座............................................... 26 2.4.4 船东供应设备....................................... 26 第三部分 甲板机械 ....................................................................................... 28 3.1.液压单侧组合锚机 .................................... 3.2. 舵机 ............................................... 3.3. 液压系泊绞车 ....................................... 3.4. 杂物吊 ............................................. 3.5. 电动救助艇绞车 ..................................... 3.6. 电动救生艇绞车 ..................................... 3.7. 舷梯绞车 ........................................... 3.8. 软管吊 ............................................. 3.9. 首侧推 ............................................. 28 28 28 28 28 29 29 29 29第四部分 外舾装 ........................................................................................... 30 4.1. 舾装数 ............................................. 4.2 锚泊设备 ............................................ 4.2.1 锚 ................................................ 4.2.2 锚链 .............................................. 4.2.3 锚链筒 ............................................ 4.2.4 掣链器 ............................................ 4.2.5 弃锚器 ............................................ 4.2.6 锚链管 ............................................ 4.2.7 锚机基座 .......................................... 4.2.8 锚链的附件及备品 .................................. 4.2.9 操作平台 .......................................... 4.3 系泊设备 ............................................ 4.3.1 系泊缆索 .......................................... 4.3.2 系泊属具 .......................................... 4.4 舵设备 .............................................. 4.4.1 舵叶 .............................................. 4.4.2 舵杆 .............................................. 4.4.3 舵销 .............................................. 4.4.4 上舵承............................................. 4.4.5 下舵承与舵销轴承 .................................. 30 30 30 30 30 30 30 31 31 31 31 31 31 31 32 32 32 32 33 33 技术规格书JRSM5/1094.5 金属门、窗、盖 ...................................... 4.5.1 钢质门 ............................................ 4.5.2 舷窗和窗 .......................................... 4.5.3 货油舱舱盖 ........................................ 4.5.4 人孔盖 ............................................ 4.6 扶梯、栏杆、扶手 .................................... 4.6.1 钢质斜梯 .......................................... 4.6.2 货油舱扶梯 ........................................ 4.6.3 直梯 .............................................. 4.6.4 舷梯 .............................................. 4.6.5 读吃水梯 .......................................... 4.6.6 引航员梯 .......................................... 4.6.7 栏杆及舷墙 ........................................ 4.6.8 扶手 .............................................. 4.6.9 眼板、吊环 ........................................ 4.6.10 步行天桥 ......................................... 4.7 帆布罩 .............................................. 4.8 救生设备 ............................................ 4.8.1 救生艇及艇架 ...................................... 4.8.2 气胀式救生筏 ...................................... 4.8.3 救生圈 ............................................ 4.8.4 救生衣、救生服 .................................... 4.8.5 抛绳设备 .......................................... 4.9 消防设备 ............................................ 4.10 桅设备 ............................................. 4.11 声光、信号设备 ..................................... 4.12 航行设备 ........................................... 4.13 其他 ............................................... 4.13.1 放泄塞 ........................................... 4.13.2 船钟 ............................................. 4.14 备件 ............................................... 4.15 物品清单 ............................................ 4.15.1 水手长间及木工仓库 ................................ 4.15.2 盒、告示牌........................................33 33 33 33 34 34 34 34 34 34 34 35 35 35 35 35 35 35 36 36 36 36 36 36 37 37 37 37 37 37 37 38 38 39第五部分 内舾装 ........................................................................................... 41 技术规格书JRSM6/1095.1 防火结构 ............................................ 5.1.1 总则 .............................................. 5.1.3 防火门 ............................................ 5.2 木作绝缘 ............................................ 5.3 甲板敷料 ............................................ 5.3.1 甲板敷料 .......................................... 5.3.2 橡胶地毡 .......................................... 5.4 船员居住舱室和公共舱室 .............................. 5.4.1 总则 .............................................. 5.4.2 家俱和设备 ........................................ 5.4.3 居住舱室设备 ...................................... 5.4.4 公共舱室设备 ...................................... 5.4.5 窗帘织物 .......................................... 5.4.6 卧具织物 .......................................... 5.4.7 舱室小五金 ........................................ 5.5 储藏室搁架 .......................................... 5.6 粮食库 .............................................. 5.7 厨房设备 ............................................ 5.8 卫生处所 ............................................ 5.9 洗衣间和烘衣间 ...................................... 5.10 防腐 ................................................ 5.10.1 总则 ............................................. 5.10.2 表面预处理........................................ 5.10.3 油漆的应用........................................ 5.10.4 油漆配套表 ....................................... 5.11 水泥 ............................................... 5.12 阴极保护 ............................................41 41 41 41 41 41 42 42 42 42 42 44 44 44 45 45 45 45 46 46 46 46 47 48 48 50 50第六部分 货油系统 ....................................................................................... 51 6.1 6.2 6.3 6.4 6.5 6.6 概述 ................................................ 货油输送能力 ........................................ 货油泵舱 ............................................ 货油控制室 .......................................... 货油舱加热 .......................................... 货油输送管系 ........................................ 51 51 51 51 52 52 技术规格书JRSM7/109第七部分 轮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机 ........................................................................................... 56 56 57 68 70 71 77 84 84 85总则 ................................................ 轮机设备主要参数 .................................... 主机和轴系 .......................................... 发电机和锅炉 ........................................ 机器处所其他设备和舾装件 ............................ 机舱内管系 .......................................... 自动,监控和遥控 .................................... 备件和工具 .......................................... 船舶系统 ............................................第八部分 电气 ........................................................................................... 91 92 92 92 92 92 93 93 93 93 95 95 95 96 96 96 96 97 97 97 97 98 98 988.1 概述 ................................................. 8.2 电制 ................................................. 8.3 电源装置 ............................................. 8.3.1 概述............................................... 8.3.2 发电机............................................. 8.3.3 变压器............................................. 8.3.4 蓄电池............................................. 8.4 配电板 ............................................... 8.4.1 主配电板 .......................................... 8.4.2 应急配电板......................................... 8.4.3 充放电板及充电装置 ................................. 8.4.4 分电箱............................................. 8.4.5 岸电箱............................................. 8.4.6 电工试验板......................................... 8.5 电力设备 ............................................. 8.5.1 电动机............................................. 8.5.2 控制设备........................................... 8.5.3 货油泵及其控制设备 ................................. 8.6 驾驶室集中控制台 ..................................... 8.7 机舱集控台 ........................................... 8.8 照明系统 ............................................. 8.8.1 总则............................................... 8.8.2 正常照明........................................... 技术规格书JRSM8/1098.8.3 应急照明........................................... 99 8.9 航行灯和信号灯系统 .................................. 100 8.9.1 航行灯............................................ 100 8.9.2 信号灯............................................ 100 8.10 船舶及乘员安全系统 ................................. 100 8.10.1 通用紧急报警系统................................. 100 8.10.2 公共广播系统..................................... 101 8.10.3 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 ............................... 101 8.10.4 局部使用的火灾探测和失火报警系统 ................. 101 8.10.5 CO2 施放预报警系统 .............................. 102 8.10.6 组合灯光报警板。................................. 102 8.10.7 医务室呼叫系统................................... 102 8.10.8 冷库误关报警系统................................. 102 8.10.9 桥楼航行值班报警系统 ............................. 102 8.10.10 延伸报警系统.................................... 102 8.10.11 轮机员安全报警.................................. 103 8.11 船内通信 ........................................... 103 8.11.1 船用增音式声力电话系统 ........................... 103 8.11.2 船用程控自动电话系统 ............................. 103 8.11.3 传令车钟......................................... 103 8.11.4 轮机员呼叫系统................................... 104 8.12 动力装置遥控和监测系统 ............................. 104 8.13 货油舱和货油安全系统 ............................... 104 8.14 航行设备 ........................................... 105 8.14.1 标准磁罗经....................................... 105 8.14.2 电罗经........................................... 105 8.14.3 自动操舵仪....................................... 105 8.14.4 雷达............................................. 105 8.14.5 GPS 定位仪....................................... 105 8.14.6 测深仪........................................... 105 8.14.7 计程仪........................................... 106 8.14.8 气象传真接收机................................... 106 8.14.9 风速风向仪....................................... 106 8.14.10 舵角指示器系统.................................. 106 8.14.11 主机转速表系统.................................. 106 技术规格书JRSM9/1098.14.12 雾笛............................................ 8.14.13 刮水器系统...................................... 8.14.14 雨雪清除器...................................... 8.14.15 自动识别系统.................................... 8.14.16 航行数据记录仪.................................. 8.14.17 电子海图系统.................................... 8.15 无线电通信设备 ..................................... 8.16 文化娱乐设施 ....................................... 8.17 船用电缆 ........................................... 8.18 接地设施 ........................................... 8.19 电缆和电气设备的安装 ...............................106 106 107 107 107 107 107 108 108 108 108 技术规格书JRSM10/109第一部分 总体 1.1 总则 本规格书和相关的图纸旨在描述和定义本船的设计、材料、建造和 设备。 提供总布置图,包括居住处所以及货油和压载管系。 并列出主要的设备厂家表。 如果在本规格书和送审图纸里面未涵盖的设计、装配、安装、检验 和工艺等细节,需根据船厂的标准和经验实施。 细节: 通常材料、机械、管系和设备的设计是根据船级社要求、ISO 标准、 建造者/设计师的标准和/或者厂家的最新标准完成的,除非在此规格书中 有特殊说明。 本规格书和图纸相辅相成,如果仅在图纸上表示而在规格书中没有 规定的,或仅在规格书中有规定而在图纸上没有表示的,把它们当成图 纸和规格书都包含的内容。 如果在本规格书中重复提及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项目,把它理解成该 项目仅提供或配备一次。如果任何项目遗漏了,但它又是这种类型船舶 建造或设备的正常部分,由建造厂根据其标准提供。 全船的船体、机械和设备的设计和建造均采用米制单位,除非在本 规格书中有特殊说明。 本船建造所用的所有文件和图纸都应准备相应的英文版供船级社和 船东审阅。 转包商提供的物品要堆放在建造厂的仓库,如果这些物品并不是直 接安装在船上,并要保证不受天气的损坏。 电气设备在安装到船上之前,应存放在干燥的处所。 本船的所有的工艺,包括建造和材料都应达到国际船用的良好质量, 并满足船级社和其他相应的组织的要求。 居住处所高度至少为 2000mm,驾驶室高 2050mm。通道的宽度至少 700mm,特殊的可以是 600mm。 保留内容: 该规格书的细节将根据最终的布置和设计计算有所改动。如果按照 IMO 规则计算出的破舱稳性的结果,需要修改纵向和横向水密舱壁的位 置,设计人员持有该权利。 技术规格书JRSM11/1091.2 概述 1.1.1 用途和航区 本船为 8500DWT 成品油船,主要用于运载闪点小于 60℃的汽油、 轻柴油、重油等成品油。本船可同时装载 3 种不同的油种。 本船航区为无限航区。 1.1.2 船型 本船为钢质单甲板、单桨、单舵、尾机型船舶,本船轴毂处的线型 为半球型,船首设有球鼻,首部设有首楼;尾部上甲板以上设有 4 层甲 板室。全船共设 5 对货油舱和 1 对污油水舱;货油舱区域为双底双壳结 构,机舱和首尾区域为单壳结构,货油舱区域双层底舱和边舱相连作压 载水舱。 1.3 船级、挂旗国 1.2.1 船级 本船入 ABS 船级社 船级符号: 1.2.2 挂旗国 新加坡 1.3 规范、规则、公约和证书 1.3.1 规范和规则 对本船按下列规范、规则和公约进行设计: ―ABS 船级社 “钢质船舶建造与入级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新加波当局的法定要求。 ―1974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及其修正案 ―73/78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及其修正案 ―1966 国际载重线公约及其修正案 ―IMO A.749(18) 决议,关于所有船舶的完整稳性规则 ―1974 国际通讯及无线电规则(GMDSS 规则)及其修正案 ―1972 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 1972)及其修正案 A1, AMS, ,Oil Carrier, ESP, CPS ACCU 技术规格书JRSM12/109―1969 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 ―国际电信委员会对船上电器安装的规则 ―石油公司国际海事论坛(OCIMF)的有关规定 ―国际劳工组织关于船员居住标准(NO.92&NO.133) ―IMO 关于油舱清洁通风和排气标准及指南 ―苏伊士运河航运规则 ―ExxonMobil 关于船舶对海洋环境、安全及质量的标准 1.3.2 证书 本船拟取得下列主要证书: 国际载重线证书 国际吨位证书 货船构造安全证书 设备安全证书 货船无线电安全证书 货船防止油污证书 国际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 国际防止空气污染证书 船员舱室设备证书 国际船舶保安证书 安全管理证书 有关的船级社产品证书 1.4 主要尺度 1.4.1 主要尺度 总 长 Loa 垂 线 间 长 Lbp 型 宽 B 型 深 D 设计吃水 d 1.4.2 甲板间高 上甲板~首楼甲板(FR136 处) 上甲板~船员甲板 船员甲板~艇甲板110.00m 104.00m 19.20m 11.00m 7.00m2.70m 2.70m 2.70m 技术规格书JRSM13/109艇甲板~ 驾驶甲板 驾驶甲板~罗经甲板 1.4.3 舷弧和梁拱 首舷弧 尾舷弧 上甲板梁拱 首楼甲板梁拱 其他甲板梁拱 1.4.4 肋距 从尾部至 FR9, 从 FR9 至 FR136 从 FR136 肋距至首2.70m 2.70m0.333m 0.043m 0.40m 0.30m 0.10mS=600mm S=700mm S=600mm1.4.5 双层底高度和边舱宽度 货油舱双层底高度为 1.30m; 货油舱的边舱宽度为 1.1m; 以上数值都符合“MARPOL”要求。 1.5 主机与航速、油耗、螺旋桨及续航力 1.5.1 主机与航速 主机(瓦锡兰 WARTSILA 5X35): 名义最大持续功率 NMCR: 4350KW * 167RPM 选用持续功率 CMCR(80%NMCR): 3475KW * 167RPM 常用持续功率 NCR(CSO, 90%CMCR): 3127.5KW * 161.2RPM 在主机常用持续功率 NCR 为 3127.5KW,海上功率储备 15%时,在 设计吃水(d=7.00m),船壳清洁无污底情况下,处于无风无浪的平静深 水水域条件下的服务航行速度不小于 13.0 海里/小时。 1.5.2 油耗 在 ISO 环境条件下,主机运行在常用持续功率 NCR(3127.5KW)下, 基于低热值 42700 千焦耳/千克的燃油,其日耗油约为 12.76 吨/天。 3127.5kW x 170.8g/kW.h x 24h x10-6 = 12.82 吨/天 技术规格书JRSM14/1091.5.3 螺旋桨 对本船选用 MAU 型 4 叶螺旋桨,螺旋桨材料为 Cu3 镍铝青铜。 1.5.4 续航力 满载航行状态,设计吃水为 7m,服务船速为 13.0 节时续航力约为 6000 海里。 1.6 载重量和吨位 1.6.1 载重量 本船额定载重量定为 8500t。 1.6.2 吨位 本船吨位系按照 1969 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的有关规定进行 计算。 总吨位: ~6485 净吨位: ~ 纵倾和稳性 本船完整稳性满足 IMO A749 (18) 和 MARPOL I27 对无限航区液货 船的要求。 核算的工况如下: 满载出港 满载到港 部分装载出港 部分装载到港 压载出港 压载到港 结冰工况 装卸货工况 在满载出港和满载到港时均计及 5 对货油舱不满舱的自由液面影响。 本船各种装载工况时的横摇周期均大于 7.5 秒。 1.8 干舷 本船干舷系按照 1966 年《国际载重线公约》对 A 型船舶的要求进行 技术规格书JRSM15/109计算。 本船实际干舷为 4012mm(设计吃水 d=7.00m 时) 1.9 破舱稳性 本船破舱稳性符合 1973 年国际防污染公约及其 1978 年议定书的有 关规定。 计算中,在破损区域所装载的燃油、淡水、压载水或货油、假定破 舱进水后全部由海水(ρ=1.025t/m3)所代替。 破舱稳性衡准如下: 1) 考虑到下沉,横倾和纵倾的最后水线,应在可能发生继续浸水的任 何开口的下缘以下; 2) 在浸水的最后阶段,不对称浸水所产生的倾斜角不得超过 25°,但 如甲板边缘无浸没现象,则这一角最大可增至 30°; 3) 对浸水最后阶段的稳性应进行研究,如复原力臂曲线在平衡点以外 的距离至少为 20°,相应的最大剩余复原力臂至少 0.1 米,此范围 内复原力臂曲线下的面积不小于 0.0175m?rad, 则认为本船的稳性是 足够的。 1.10 液舱容积 1) 货油舱(货油舱按 98%舱容装载) 舱 名 NO.1 货油舱(左、右) NO.2 货油舱(左、右) NO.3 货油舱(左、右) NO.4 货油舱(左、右) NO.5 货油舱(左、右) 污油舱(左、右) ∑ 置 FR118+350~FR135-300 FR99+350~FR118+350 FR80+350~FR99+350 FR60+350~FR80+350 FR41+350~FR80+350 FR38~FR41+350 位 净容积(m3) 76 3 108022)油 舱 位 置 FR33~ FR37-100 FR26~FR32 净容积(m3) 200 15.1舱 名 燃料油舱(左、右) NO.1 燃料油日用舱 技术规格书JRSM16/109NO.2 燃料油沉淀舱 燃油沉淀舱 NO.1 轻柴油舱 NO.2 轻柴油舱 NO.1 柴油日用舱 NO.2 柴油日用舱 柴油沉淀舱 滑油沉淀舱 滑油存储舱 主机滑油循环舱 3) 淡水舱 舱FR26~FR33 FR26~FR33 FR28~FR32 FR28~FR32 FR11~FR18 FR11~FR18 FR11~FR18 FR4~FR9 FR4~FR9 FR18~FR2715.1 19.1 36.1 36.1 15.1 15.1 19.1 12.3 12.3 8.3名位置净容积(m3) 84.0 83.7NO.1 淡水舱(左、右) NO.2 淡水舱(左、右) 4) 压载水舱 舱 名 首尖舱兼压载舱 首压载舱(左) 首压载舱(右) NO.1 压载水舱(左) NO.1 压载水舱(右) NO.2 压载水舱(左) NO.2 压载水舱(右) NO.3 压载水舱(左) NO.3 压载水舱(右) NO.4 压载水舱(左) NO.4 压载水舱(右) NO.5 压载水舱(左) NO.5 压载水舱(右) 尾压载水舱(左) 尾压载水舱(右) ∑FR140~FR144 FR4~FR9位 置 FR144~艏部 FR136~FR140 FR136~FR140 FR119~FR136 FR119~FR136 FR100~FR119 FR100~FR119 FR81~FR100 FR81~FR100 FR61~FR81 FR61~FR81 FR38~FR61 FR38~FR61 FR-5~FR4 FR-5~FR4净容积(m3) 382.2 77.8 77.8 327.9 339.5 305.7 318.7 299.7 312.6 316.3 329.9 401.7 417.4 59.0 59.0 4025.2 技术规格书JRSM17/1091.11 船员定额 全船船员定额 18 人+引航员 1 人。 级别 小计 职务 人数 职务 船长级 2 船 长 1 轮机长 高级 船员 普通 船员 共计 3 4 9 大 副 二 付 三 付 水手长 水 手 1 1 1 1 3 大管轮 二管轮 三管轮 机匠长 机泵匠 18人数 1 1 1 1 1 3职务 船东人数 1厨师11.12 总布置概况 本船上甲板以下主船体部分由 10 道水/油密横舱壁划分成以下各个 区域: 尾~FR4 为尾压载水舱、舵机舱; FR4~FR9 为尾轴冷却水舱; FR4~FR33 为机舱; FR33~FR38 为货油泵舱、两侧为 NO.2 燃油舱; FR38~FR41+350 污油水舱(左、右) FR41+350~FR80+350 为 NO.5 货油舱(左、右)、FR38~FR61 为 NO.5 压载 水舱(左、右); FR60+350~FR80+350 为 NO.4 货油舱(左、右)、FR61~FR81 为 NO.4 压载水舱(左、右); FR80+350~FR99+350 为 NO.3 货油舱(左、右)、FR81~FR100 为 NO.3 压载水舱(左、右); FR99+350~FR118+350 为 NO.2 货油舱 (左、 右) 、 FR100~FR119 为 NO.2 压载水舱(左、右) FR118+350~FR135-300 为 NO.1 货油舱(左、右)、FR119~FR136 为 NO.1 舷侧压载水舱(左、右) FR136~FR144 布置有应急消防泵舱、首侧推舱、首压载舱、NO.1 淡 水舱; FR144~首部为首尖舱兼首压载水舱。 上甲板前部设有首楼,首楼内布置有缆索具舱、液压锚机控制室兼 液压锚机泵站、贮藏室、油漆间、CO2 室和锚链舱。 技术规格书JRSM18/109船员甲板至首楼设有步桥。 甲板室前端设有横向挡油板。货油舱甲板上设有带缆桩、导缆孔和 各种油管、10t 的软管吊 1 台等。 尾部上甲板上设有四层甲板室。 上甲板甲板室内布置有 CO2 室、苏伊士船员室、空调机室、货油控 制室、船员室、泡沫室医务室、鱼肉库、蔬菜库、缓冲间、冷冻机室、 O2 室、C2H2 室、更衣室、厕所、电弄、管弄、梯道及机舱棚。 上甲板尾部设有一台液压双卷筒系泊绞车和带缆桩、导缆孔、导缆 滚轮等系泊设备。 船员甲板室内布置有应急发电机室、船员室、船员餐厅、厨房、干 货库、消防员装备室、贮藏室、厕所、电弄、管弄、梯道及机舱棚,艇 甲板外部有 0.99t 电动杂物吊 2 台。 艇甲板甲板室内设有洗衣间、烘衣间、船员室、船东室、轮机部兼 甲板部办公室、会议室兼娱乐室、电弄和管弄及机舱棚。 艇甲板两舷各设有 20 人耐火全封闭机动玻璃钢救生艇一艘(其中右 舷一艘兼救助艇),20 人抛投式气胀救生筏两只。 驾驶甲板甲板室内布置有驾驶室、厕所、梯道、蓄电池室及充放电 室、引航员室及航行设备间。 罗经甲板上设有后桅、雷达、桅灯、信号灯、失控灯、莫氏灯、通 讯闪光灯、转弯灯、气笛、探照灯、信号灯和磁罗经一台。 首楼甲板上设有组合式液压锚机、滚轮闸刀掣链器等锚泊设备,系 泊及单点系泊设备、前桅。 总体布置详见“总布置图”。 1.13 材料、工艺、标准、监造及单位制 1.13.1 材料 主船体结构的钢材应符合 ABS 船级社认可的船用钢。 厂商表和订货明细表所列的重要设备和材料应提交船东认可。 建造厂应按厂商表和设备订货明细表选用设备和材料,若所列出的 某些设备和材料由于某些原因确实无法得到时,在征得船东的同意下, 可以用相当的设备和材料代用,涉及船级社规范的,应取得船级社认可。 1.13.2 工艺 建造厂应按建造厂的标准和惯例编制建造工艺手册,并按此进行建 造。 技术规格书JRSM19/109对于重要的工艺程序应征得船东的认可。 1.13.3 标准 除了特别规定的设备外,建造船舶应采取下列标准: ISO-国际标准 GB-中国国家标准 CB-中国船用标准 建造厂的工厂标准 建造厂的技术标准 1.13.5 量度单位 在船体、设备、机械等设计建造中均采用国际计量单位。 1.14 试验、试航和倾斜试验 1.14.1 通则 所有的试验和试航由建造厂承担。 所有的试验按照船级社和船东的要求完成,试验表交给船级社和船 东审阅。 所有水密结构的密性试验按照船级社的要求执行。 1.14.2 试验、试航 在风级不超过蒲氏 4 级时,船厂要进行试航试验,但在测量试航速 度时,风级不得超过蒲氏 2 级。 要完成以下试验: -抛锚试验,操舵试验包括回转半径的测定 -操纵试验 -主机机动停止试验 -航行设备试验 -航速测定 -主机自持力试验 -振动和噪音测量 -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自动化试验 如果在试航过程中出现了根本的错误,建造厂要在合理的期限内重 复试航。 技术规格书JRSM20/1091.14.3 倾斜试验 为了确定空船重量和重心位置,在船级社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完成倾 斜试验。该试验是稳性和纵倾最终计算的依据。所有的舱底保持干燥, 液舱要么满舱要么空舱。如果两条船类似并在船级社允许的情况下,第 二艘船可以不做倾斜试验,但要测量空船的重量。 1.15 铭牌 铭牌及标志列表如下: 名 船 名 称 位 置 首部舷侧外板及尾封板 救生艇、救助艇、救生筏及 救生圈 尾封板 救生艇、救助艇、救生筏及 救生圈 舷侧外板上 首、尾及中部两舷 中部两舷 烟囱两侧 罗经甲板两舷 舱室门上及过道 中央梯道出入口 需要之处 测深、空气、注入等管上 油、水箱盖及水密盖、其它 舱室各舱室人孔盖 需要之处 结 构 钢板焊成 油漆 钢板焊成 油漆 钢板焊成 钢板焊成 钢板焊成 钢板焊成 按常规 装在门上(铜质) 装在门上(铜质) 有机玻璃(带荧光) 铜牌刻字 铜牌刻字港籍名 舱壁位置标记 吃水标记 干舷标记 烟囱标记(由船东提供) 船名牌 舱室铭牌 (英文) 指示逃生通道标记 管系铭牌(英文) 箱柜铭牌(英文) 告戒标志(英文)铜牌刻字; 钢板焊 成 肋骨号码 左右强横梁面板上 钢板焊成 分电箱控制箱等 机舱等 塑料 液体舱柜名 人孔盖上 堆焊 “禁止吸烟”标志(英文) 天桥两侧 钢板焊成 防污染和安全标语 步桥两侧 钢板焊成 救生艇、救助艇有船名、港籍标志,救生筏有船名、港籍、有效期 技术规格书JRSM21/109限标志。 在轻、重载水线上,用间隔电焊方法,焊出水线标志。 1.16 振动与噪声 1.16.1 振动 支持主机、锅炉和螺旋桨主轴的基座纵桁考虑足够的结构尺寸,连 续性和端部附件强度。 尾柱,舵杆围井和尾轴管支撑需要设计达到最小震动的有效布置。 船体振动和轴系的扭转震动要在船级社规范要求的限制要求之内。 1.16.1 噪音 必要的噪音要提供以保证正常海上运行条件下的噪音等级满足 IMO 协议 A468(Ⅻ)“船上噪声水平衡准” 机舱(连续、有人操作) 机舱(非连续有人操作) 集控室 工作间 驾驶室(内部) 驾驶室(两翼) 无线电处所 厨房、洗衣间 船员舱室及医务室 餐厅、吸烟室及办公室 舱机间 90 dB(A) 110 dB(A) 75 dB(A) 85 dB(A) 65 dB(A) 70 dB(A) 65 dB(A) 70 dB(A) 60 dB(A) 65 dB(A) 110 dB(A)1.17 交船 完工后,船舶处于适航状态,一般在船厂码头移交给船东,或另行 协商决定。 船舶各部位均应完好并处于服务状态。油漆应修饰完好,船上的居 住舱室和其他空间应没有垃圾及污物,机械应在备车状态,空的污油舱 和溢流舱。任何系统可供操作,舾装品、备品、供应品及储藏品安放妥 当,罗经已校正好。 所有的设备、属具和备件以及船东提供的项目都安放好。 技术规格书JRSM22/109建造厂有义务提供所有的证书,如果审批方需要延期颁发证书,要 准备临时的证书。 技术规格书JRSM23/109第二部分 船体 2.1 通则 2.1.1 材料和规范 船体结构材料采用 ABS 认可的船用低碳钢, 构件尺寸按 ABS 船级社 《钢质船舶建造与入级规范》进行设计。本船主船体钢板及型钢的生产 厂家需经船东认可。 2.1.2 强度考虑 技术设计时,总纵强度除了满足规范要求的满载出港和到港,压载 出港和到港进行静水弯矩和切力校核外,还对船东要求的装载工况进行 静水弯矩及剪力校核。满足强度和屈曲要求。 2.1.3 局部加强 在被梯及通风筒切断之横梁或纵骨处,设置了短纵梁或短横梁,以 保证强度,降低振动。 对于甲板机械和 缆桩等底部的甲板一般采用加厚板、短纵桁、横 梁等方式予以加强之。 2.1.4 防备船体振动 对本船采取下述措施,以防船体振动。 ⑴ 从结构强度防备振动 在船体结构设计中,既考虑了强度也考虑了防备振动的刚度。 在容易产生振动的机舱等处的船体结构有效地布置强肋骨、强梁、 纵桁、支柱。各层甲板室除其侧壁上、下对齐外,纵向内围壁和横向围 壁原则上也上下对齐二道以上。 ⑵ 螺旋桨间隙 螺旋桨与船体结构或舵之间的间隙,符合船级社的推荐值。 2.2 主船体 2.2.1 通则 本船为尾机型单层甲板油船。船底、上甲板和舷侧均为纵骨架式。 机舱、首尾部为横骨架式。舭部为圆弧形且不设纵骨,但在每个肋位上 设置横向骨材。对易腐蚀区域适当加厚,对有集中力的区域进行适当加 强。 技术规格书JRSM24/1092.2.2 外板 外板厚度按规范要求选定;且将此厚度自船舯向首尾两端逐渐过渡。 球鼻首处的外板,按规范要求加强。与尾柱连接的外板也应增加板厚。 外板上的开口,如海水门等,具有有足够大的光顺圆角,并按规范 要求作适当的局部加强。 2.2.3 上甲板板 上甲板厚度按规范要求选定,且将此厚度自船舯向首尾两端逐渐过 渡。 机舱开口角隅为符合规范要求的圆弧形。 每个货油舱在上甲板处设有一个油舱口;开口尺寸为 φ970 的圆形开 口(出入之用);并设置适当数量的洗舱口,开口尺寸为 φ280mm。 2.2.4 上甲板结构 货油舱区域为外翻的纵骨架式结构。 机舱区域及首尾部均为横骨架式结构。 2.2.5 舱壁 横舱壁和纵舱壁布置见总布置图。 在货油舱区域的船体中心线处设置一道垂直槽形纵舱壁。 货油舱区域横舱壁为垂直槽形舱壁。 内壳纵壁上下部设计成倾斜形式,内壳纵壁为平板结构,将构件设 在边舱内。 货油舱区以外的舱壁均为平板形式,并根据其不同作用设计成水/油 密或非水密结构。 2.2.6 底部结构 货油舱区域及货泵舱双层底为纵骨架式结构,并按规范要求的间距 设置连续纵向桁材。每个货油舱内均设吸油阱。 机舱区域为横骨架式,双层底结构,每档设置实肋板;根据需要在 主机下方增设旁桁材,主机座桁材为坚实结构。 2.2.7 舷侧结构 货油舱区域舷侧为纵骨架式结构。边舱内的非水密垂向隔板设置在 实肋板的平面内,实肋板、非水密垂向隔板、强横梁构成横向强框架。 技术规格书JRSM25/109在边舱内还设置非水密水平平台。 2.2.8 尖舱和锚链舱 ⑴ 尖舱 尖舱的舱壁为水密舱壁,并按规范要求加强。 首尖舱设足够强度的肋骨, 并设置多层间距不大于 2.5m 的开孔平台。 尾尖舱以肋板、强肋骨及多层平台予以加强。 ⑵ 锚链舱 舱壁扶强材设于锚链舱外侧,锚链舱底设置类似双底结构,形成污 水阱,底板为局部可拆卸的带有圆孔的平板,设置木质锚链垫扳。 2.2.9 尾柱 尾柱和轴毂为铸钢件与钢板混合结构形式,铸钢件与钢板的焊接采 用低氢焊条。 2.2.10 首柱 首柱由钢板制成。 船首为球首型并具有适当的前倾。 首柱下部和船舶的线型相一致,并牢固地和龙骨板相连接。 2.3 甲板室 2.3.1 甲板 所有甲板室甲板均为钢质甲板,且设横梁及纵桁。所有尺度均满足 规范要求。 2.3.2 端壁、侧壁及内围壁 甲板室的端壁、侧壁均为具有扶强材的焊接平板形式,其尺度经船 级社认可。 内围壁为具有垂直扶强材的焊接平板结构形式, 其最小板厚为 5mm。 2.4 杂项 2.4.1 舭龙骨 舭龙骨宽度约为 280mm,设在左右两侧舭部处,纵向位置在船中约 1/3 船长处,前后两端均止于肋骨档上。 技术规格书JRSM26/109舭龙骨结构形式为由扁钢及球扁钢组成,焊于垫板上,垫板直接焊 在舭列板上。 舭龙骨两端应光顺地逐渐削斜,向外板减小,并在外板上焊有较宽 圆形垫板。 2.4.2 挡油板 货油区域后部上甲板安装 300mm × 12mm 的挡油板。 2.4.3 基座 基座下须开出入孔或手孔,以便保养。 设置必要的底座以安置发电机、锅炉、辅机、甲板机械等,其结构 应有足够的强度,并均为焊接结构。 对于锚机、掣链器、系泊绞车底座以及带缆桩等的甲板下均做适当 加强。 2.4.4 船东供应设备 以下设备由船东自费提供。 1 超出规范要求的所有航海仪器。 2 除了规范规定以外的所有软管等。 3 超出船级社要求的系泊和/或储藏操作用的钢丝绳和缆索。 4 超出本规格书规定的甲板机械和舱室储备物品。 5 所有床上用品(毯子、被单、桌布等) 6 所有餐桌用布(餐巾、桌布等) 7 所有厨师和船上服务员的器具(玻璃制品、容器、盆) 8 所有杂货(肥皂、灯油等) 9 所有海图航海书籍和旗帜 10 所有易耗储藏品 11 所有药品和诊疗设备 12 除了本规格书规定以外的所有空气驱动的工具和软管 电动咖啡豆磨碎器、电动切削机、榨汁机、厨房用的小型热水炉 13 及十进制天平、电动烘干机、电动熨平机 超出本规格书规定的规范和规则要求的,和/或本规格书规定的 14 备品工具及法兰等 15 船舶易耗储藏品 16 打字机和其他办公用品 技术规格书JRSM27/109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所有电视机、无线电、立体声和 DVD 等 除试航和实验中用的水、燃油、甲板机械工作油 对讲机 锅炉水及过滤剂 便携式洗舱机的软管、法兰和支架 漏油清洗设备 货物操作手册 船舶油污应急计划(SOPEP)和船舶响应计划(根据 OPA90)― 所有相关技术信息应由船厂提供。 本规格书中提到的由船东提供的物品 苏伊士运河灯 技术规格书JRSM28/109第三部分 甲板机械 3.1.液压单侧组合锚机 型 式: 液压单侧锚机 工作负载: 109kN 数 量: 2 台 电机功率: 45kW×2 锚链直径: AM3 Ф48 公称速度: &9m/min 3.2. 舵机 型 式: 电动液压拔叉式 最大转舵力矩: 200kN-m 数 量: 1 台 最大转舵角度: ±35° 转舵时间: 65°/28S 电机功率: 11 KW 3.3. 液压系泊绞车 型 式: 双卷筒双付卷筒 数 量: 1 台 工作负载: 60kN 卷筒容量: 180m 缆绳直径: Ф48mm 绵纶 电机功率: 30 KW 3.4. 杂物吊 数 量: 2 台 起吊重量: 0.98T 吊 距:2.7~8m 起升高度: 20m 回转范围:0~360° 3.5. 电动救助艇绞车 型 式:电动救助艇绞车 型 号:D 48 Z 技术规格书JRSM29/109数 量:1 台 工作负载:48kN 电机功率:20 KW 3.6. 电动救生艇绞车 型 式:电动救生艇绞车 型 号:D48 S 数 量:1 台 工作负载:48kN 电机功率:7.5 KW 3.7. 舷梯绞车 型 式:气动舷梯绞车 数 量:2 台(左、右舷各一台) 卷筒负载:2×5kN 支持负荷:2×15kN 进气压力:0.5~0.7Mpa 3.8. 软管吊 型 式:液压软管吊 起吊重量: 5T 吊 距:3.5~15.5m 数 量:1 台 起升高度:30m 起升速度:0~15m/min 回转范围:0~360° 功 率:15KW 3.9. 首侧推 型 式:TT1100C-CP 桨 径:1.10m 数 量:1 台 名义推力:~46KN 电机功率:315KW 技术规格书JRSM30/109第四部分 外舾装 4.1. 舾装数 本船舾装数 N=1241 按规范规定,锚系泊设备按 N= 一档选取。 4.2 锚泊设备 4.2.1 锚 型式:斯贝克锚 数量:首锚 2 只 锚重:每只锚重 3780kg 4.2.2 锚链 链径:Φ48mm 型号:G3 有档锚链 长度:总长 522.5m,左舷 10 节,右舷 9 节。 4.2.3 锚链筒 船首部设有锚链筒一对,锚链筒由钢板制成,下端设有锚台和锚唇, 锚链筒的出口及锚爪接触处的船壳板厚度应加厚。 锚链筒的位置、尺寸结合锚机和船体线型作适当的布置,要求在收 紧锚时,锚爪能与船壳很好吻合,对首制船,锚链筒应作实样模型试验, 以确定最佳布置角度。 锚链筒的内径约为锚杆宽度的二倍。 锚链筒在甲板上出口处设有可移动不锈钢防浪盖板。 锚链筒内设有冲冼水喷口。 4.2.4 掣链器 本船采用铸钢闸刀掣链器一对,位于锚机和锚链筒入口之间。布置 时应拉线确定其高低位置,掣链器底座处甲板应加强。 4.2.5 弃锚器 本船采用插闩式弃链器一对,弃锚器设于首楼内,位置应方便操作, 锚链直接与弃链器钩件相连,在操作手轮处设有弃锚操作方向标志。 技术规格书JRSM31/1094.2.6 锚链管 锚链管为钢板焊接结构,下端应制成喇叭口,以保证锚链顺利进入 锚链舱,锚链管喇叭口上焊有圆钢,锚链管上口按实际情况设置不锈钢 盖板。 4.2.7 锚机基座 锚机基座为重型钢板焊接结构,基座的安装应使锚机与船体基平面 平行,基座的高度应在满足安装和锚链轮包角的要求下尽量低,基座的 前后方向设有锚机止推块。 锚机基座处的甲板结构应特别给予加强。 4.2.8 锚链的附件及备品 带浮筒用锚链一根,由浮筒卸扣,普通链环,加大链环,末端链环, 连接环组成。 其他备品如连接链环,锚卸扣,锥形销,锚链钩,浮筒卸扣,浮筒 钩,制锚索等适量配齐。 4.2.9 操作平台 设置锚机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为格栅结构。 4.3 系泊设备 系泊设备的布置、属具的数量和规格应满足规范及船东的要求。 系泊设备的布置应保证操作方便,各属具工作时不互相干扰。 4.3.1 系泊缆索 系船索: 数量: 180m×8 根 规格:Φ48 锦纶 拖索: 数量:200m×1 根 规格:42ZAA6×37+FC.2 系泊属具 带缆桩、导缆孔、导缆滚轮采用国家有关标准,其规格和数量如下: 数量 名称 规格 首楼甲 上甲板 上甲板 板 尾部 中部 技术规格书JRSM32/109带缆桩 拖桩 导缆孔 羊角单滚轮导缆 器 巴拿马运河导缆 孔 巴拿马运河导缆 孔 巴拿马运河导缆 孔 船用二滚轮A315 GB/T 544- GB/T 544-×300 参考 CB 34-76 A250 CB/T436-2000 AC310 GB 11586-89 BC360 GB 11586-89 BC310 GB 11586-89 GB10105-882 2 4 2 2 144 63 4 4带缆桩、导缆器、导缆滚轮等下方甲板均需局部加强 导缆孔与舷墙板焊接并加肘板加强。 4.4 舵设备 4.4.1 舵叶 本船设流线型半平衡半悬挂舵 1 只。舵叶剖面形状为 NACA。舵叶 为钢板焊接结构,舵叶的结构尺寸满足规范要求。舵叶内的舵杆座、舵 销座为铸钢件,其与舵杆、舵销采用锥体连接。舵叶板与铸钢件焊接处 开坡口,焊接时,铸钢件需预热。舵叶内部设水平和垂直隔板,隔板上 开有减轻孔和排水孔。舵叶的顶部和底部设有 5 个泄螺塞。舵叶上还装 有起吊孔。舵叶内部涂焦油环氧漆。 4.4.2 舵杆 舵杆为碳钢锻钢件,按规范要求设计,舵杆上端用键与舵柄连接, 舵杆下端采用锥体加键与舵叶连接。舵杆与下舵承及露于船体外部部位 烘套不锈钢衬套。 4.4.3 舵销 舵销为碳钢锻钢件,按规范要求设计,舵销下端采用锥体与舵叶连 技术规格书JRSM33/109接,其他部位烘套不锈钢衬套。 4.4.4 上舵承 本船采用 C300 CB*789-87 水密滚子上舵承,上舵承座为钢板焊接结 构与船体焊接。 4.4.5 下舵承与舵销轴承 本船下舵承采用滑动非水密下舵承,下舵承及舵销轴承的材料采用 合成材料。 4.5 金属门、窗、盖 4.5.1 钢质门 上甲板上进入泵舱的门,采用 AY×9 的钢质风雨密门。门 槛高度为 600mm, 上甲板甲板室两侧进入各舱室的门均采用 AY×9 的钢质风 雨 密 门 。 门 槛 高 度 600mm 。 船 员 甲 板 进 入 各 舱 室 的 门 均 采 用 BY×9 的钢质风雨密门。门槛高度 250mm。艇甲板外围壁的门 采用 CY×9 的钢质风雨密门,驾驶甲板上烟囱两侧的门采用 DY×6 的钢质风雨密门。门槛高度 250mm。驾驶室两侧采用 AL/AR0 的钢质气密驾驶室移门。门槛高度 250mm。进入蓄 电池室、充放电室的门采用 DY×6 的钢质风雨密门。门槛高度 250mm。 4.5.2 舷窗和窗 冷冻机室、缓冲间、医务室、货油控制室、船员室、空调机室、苏 伊士船员室的舷侧板上采用 Φ450 舷窗,均带有风暴盖。 上甲板以上甲板室的窗采用 500×710 铝质矩形窗。 驾驶室前端壁配置螺栓式驾驶室固定矩形窗,其中间五扇为
螺栓式矩形窗,中间三扇玻璃为电加热玻璃。其余两扇窗子为 带离心式雨刮器固定矩形窗。 所有舷窗和矩形窗均配以带积水槽的窗斗。 4.5.3 货油舱舱盖 每个货油舱上设有一个直径为 1000mm 的货油舱舱盖,形式为转动 式钢质油舱盖。舱口围高度为 900mm。 技术规格书JRSM34/1094.5.4 人孔盖 在双层底舱、首尖舱、淡水舱、燃油舱等液舱均设有水密/油密人孔 盖。 人孔盖板上应标明所属舱柜名称代号。另每船按总数的 5%的数量提 供人孔盖的垫圈及紧固件。 人孔盖的螺栓、螺母材料为不锈钢质。 4.6 扶梯、栏杆、扶手 4.6.1 钢质斜梯 各层甲板的室内、 室外、 梯道设置钢质斜梯, 梯宽 700mm 和 650mm, 倾角不大于 50°。设有双面扶手,踏步端设有铜质防滑条,用铜螺栓与踏 步固定。 4.6.2 货油舱扶梯 全船货油舱内,在上部 2.5m 高度内设置宽度为 400mm 的油舱钢质 直梯,以下部分设置平台和钢质斜梯,梯宽 600mm,倾斜角不大于 60°, 斜梯沿横向方向布置,或转向首部。直梯踏步为方钢组成,扶手采用不 锈钢实心材料,平台上的栏杆和支柱为实心材料。 4.6.3 直梯 在首尖舱、压载水舱、应急消防泵舱、淡水舱、深燃油舱的人孔处 及舱内必要的通道上设有钢质直梯,梯宽 400mm,当不便设置直梯时, 可设置踏步。 4.6.4 舷梯 本船在上甲板后部左右舷各设一部 24 级舷梯。 舷梯为铝合金,踏步是圆弧形固定式,同时设有旋转型上平台和铰 链型下平台,扶手为铝合金管,舷梯的最大工作角度 55°(与基线夹角), 舷梯宽度为 600mm。 舷梯上所有钢质部分均为镀锌件。 4.6.5 读吃水梯 本船尾部配置一部长 7m 的铝质读吃水梯,作为测看吃水值用。 在舷墙上应安装固定挂梯的底座,平时梯固定贮放于工作处所附近。 技术规格书JRSM35/109在挂梯位置应设置人员上下的管子扶手。 4.6.6 引航员梯 本船在上甲板后部左右各设由麻绳制成的引航员梯,踏步为木质材 料。 4.6.7 栏杆及舷墙 栏杆型式为扁钢栏杆柱,钢管扶手,圆钢的横挡。 离磁罗经 3.0m 范围内栏杆为不锈钢材料。 救生艇、救助艇、救生筏、登乘梯处设置活动链条。 在上甲板两侧设置高度为 1.0m 栏杆,首楼甲板两侧设 1.10m 舷墙, 尾部上甲板两侧、 驾驶室两翼设 1.10m 舷墙。 甲板室两侧设置 1.0m 栏杆。 4.6.8 扶手 各层甲板室外围壁设置防浪扶手,距甲板高度为 1050mm。 居住舱室内走道设置防浪扶手,距甲板高度为 1050mm。 浴厕所内设置防浪扶手。 所有防浪扶手材料均为不锈钢。 4.6.9 眼板、吊环 首、尾两舷外壳板、烟囱、桅等处焊有适量眼板或吊环,以备船壳 除锈油漆时吊脚手架用。 4.6.10 步行天桥 从尾部船员甲板到首楼的货油舱区域设有步行天桥,步行天桥为钢 格板焊接结构,天桥宽度为 1.2m,天桥两侧设有栏杆和通往上甲板的扶 梯。天桥由几段构成,以防避免船舶变形。 4.7 帆布罩 下列外所设置帆布罩。 罗经、探照灯、锚机及主令控制器、舷梯绞车、尾绞车、通风头、 扩音喇叭、岸电缆箱、起艇机及控制箱。 每块帆布上都须有清晰的标记。 4.8 救生设备 本船救生设备均满足 SOLAS 对液货船“救生设备”的要求。 技术规格书JRSM36/109本船在艇甲板后部的左右舷各设一艘耐火型全封闭机动玻璃钢救生 艇,其中一艘兼救助艇(设于右舷),在艇甲板后部的左右舷还各配备 20 人抛投式气胀式救生筏 2 只,救生衣等设备按公约要求配齐。 4.8.1 救生艇及艇架 救生艇为玻璃钢结构,耐火型全封闭、机动艇,每艘艇的额定乘员 为 20 人。救生艇到螺旋桨距离大于 1.0 倍艇长。 艇内的属具按公约的规定配齐。 每艘艇配置重力倒臂式吊艇架一付。 在吊艇架之间设有适当长度的登艇平台。 每一艘艇设有一套带捆索的帆布罩。 4.8.2 气胀式救生筏 气胀式救生筏为抛落式,橡胶结构,筏内按公约要求配齐全部属具。 艇甲板后部左右舷各设一只 20 人气胀式救生筏。 贮放救生筏的筏架是手动式,依靠重力,筏自行滚出入水。筏架设 有自动释放器。 4.8.3 救生圈 全船配置认可型救生圈 11 只,其中 4 只带自亮浮灯,2 只带自发烟 雾信号和自亮浮灯,5 只带有长度不小于 30m 的救生浮索。 救生圈均置放于救生圈架中。 4.8.4 救生衣、救生服 本船配置认可型救生衣、抗暴露服各 32 件,其中居住舱按船员人数 配齐 18 件,其中驾驶室 2 套,机舱监视室 2 套,每只救生艇内 3 套、医务 室 1 件、引航员室 1 套,首楼甲板 2 套,每件配上一盏救生灯。 4.8.5 抛绳设备 本船配备一具认可型抛绳设备。 每具抛绳设备应:包括不少于 4 个抛绳体,每个能在无风天气中将 绳抛射至少 230m;包括不少于 4 根抛射绳,每具抛射绳具有破断张力不 小于 2kN;备有简要规格书或图解阐明抛绳设备的用法。 4.9 消防设备 本船为成品油船,按“公约”规定,对按液货船的要求配置消防设备。 技术规格书JRSM37/109本船主要采用水灭火系统,CO2 灭火和甲板泡沫灭火系统。CO2 灭火 主要用于机舱和货油泵舱,货油舱区域灭火采用固定式甲板泡沫灭火系 统。 其他消防用品,如手提式灭火器,水龙带和水枪,消防员装备等均 按“公约”要求配置。 4.10 桅设备 本船首楼甲板设有前桅一根,罗经甲板上设有雷达信号桅一根,桅 墙结构和尺度应满足航行灯、雷达、测向仪、信号以及其他附属设备的 安装要求,航行灯等设备的安装高度和数量符合有关避碰规则。 首、尾装有首尾旗杆,旗杆应配齐滚轮,绳索,羊角等附件。 桅杆上设置直梯踏步,栏杆等。 4.11 声光、信号设备 航行灯、信号灯、音响信号器具、烟火信号、号旗、号型等配置均 应满足避碰规则的要求。 4.12 航行设备 航行设备的规格和数量按公约和实际的使用要求配置。 4.13 其他 4.13.1 放泄塞 靠船壳的所有淡水舱、压载水舱均设置放泄螺塞,材料为不锈钢。 4.13.2 船钟 在首楼甲板锚机附近处设置 1 个 300mm 的铜质船钟。 4.14 备件 (1) 锚及锚链 带锁紧销的锚卸扣 锚卸扣的锁紧销 带锁紧销的连接卸扣 连接卸扣的锁紧销 (2) 其他1 1 2 5 技术规格书JRSM38/109方窗玻璃 舷窗玻璃 船底放水塞 带钥匙的挂锁 门胶条 人孔盖密封条圈 窗和舷侧胶条 4.15 物品清单 4.15.1 水手长间及木工仓库 (1) 系泊及锚设备 脱扣工具 卸扣冲床 铁锤(4.5&0.9kg) 销冲子 链钩 鼠笼,直径 600mm 锚掣链器 浮钩 (2) 油漆工具 带绳索的油漆台 油漆罐 油漆刷 油漆滚筒 油漆刮刀 长油漆刮刀 长油漆刷 钢丝刷 清漆刷 (3) 木工工具及清单 切屑锤 手锤 羊角锤 大锤总数(除驾驶室前壁)的 10% 总数的 10% 3 8 15m 10 只 10m1 各1 1 4 4 2 1 1 2 2 2 1 1 1 2 2 1 1 1 1 技术规格书JRSM39/109凿子 1 刨子 1 手锯 1 手钻 2 斧子 1 金属剪刀 1 磨刀石 1 撬棒 1 木工箱 1 螺丝刀(大及小) 各1 双头扳手 2 梅花扳手 1 放水塞专用扳手(方形及六角形)各 2 套筒扳手 2 玻璃夹头扳手 2 管子扳手 1 扫把 2 船用大灯 1 测量尺 1 淡水注入尺 1 平嘴虎钳方形(开度 125,深 95)1 起居舱梯道安全网 1 链筒盖 2 钢索管盖 2 水手椅 1 橡胶塞(NIIKURA 型) 80A 6 100A 10 舱底水排出通平接头 40A(对机舱) 1 100A(对集油槽) 1 4.15.2 盒、告示牌 盒 双色盒 温度计箱2 1 技术规格书JRSM40/109救生及防火控制图盒(便携式) 自动烟火信号盒 降落伞信号盒 自点火灯光盒 火箭信号盒 钥匙盒 计程仪架 直尺、三角板及铅笔盒 旗盒 焰火信号盒 消防员装备箱 总体航行箱 齿轮箱 垃圾箱 国际通举接头木箱 牌2 1 2 2 2 2 1 1套 1 1 1 1 1 1 1白牌(厨房、驾驶室、货物控制室)总计 3 船名牌 2 禁止通行牌 1 推进器提醒告示牌 1 船名牌吊架 1 航行板 1 音响牌 1 货舱容积牌 1 指路牌 1 禁止上下牌 2 技术规格书JRSM41/109第五部分 内舾装 5.1 防火结构 5.1.1 总则 本船室内耐火完整性符合 197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修 正案对液货船的要求。 舱壁和甲板的结构为船级社认可的型式,选用的绝缘防火材料为船 级社认可的不燃材料。 防火隔热材料为耐火材料和复合岩棉板。 5.1.3 防火门 防火门的设置与防火结构关于舱壁耐火完整性的要求一致。 防火门为船级社认可的型式,逃生,机舱棚和梯道环围处的防火门 均配有自闭器(其中机舱棚围壁和逃生通道的门还应气密)。 5.2 木作绝缘 在 A-60 防火分隔处采用耐火材料,对于舱室部分,在外面铺设复合 岩棉板。 在 A-0 和 B 级防火分隔处的围壁和室顶,采用复合岩棉板 。 对无防火要求的舱室的围壁和室顶,也采用复合岩棉板,对于与露 天相邻的围壁和天花板内全部铺设岩绵。 尾楼各层甲板走道内的钢围壁处均铺设复合岩棉板。 5.3 甲板敷料 5.3.1 甲板敷料 对防火分隔区域采用耐火型甲板敷料。 对无防火要求的区域采用不易着火型甲板敷料。 居住室、驾驶室、餐厅、吸烟室的地面,在甲板敷料上铺设石英地 毡,走道、梯道等处在甲板敷料上也铺设石英地毡。 厨房地面在甲板敷料上铺设防滑地砖。 浴厕所地面铺防滑陶砖,四周围壁和顶均设复合岩棉板。 洗衣间、烘衣间地面在甲板敷料上铺防滑陶砖,四周围壁和顶均放 复合岩棉板。 蓄电池室在甲板敷料上另敷设防酸地砖。 技术规格书JRSM42/1095.3.2 橡胶地毡 机舱集控室、应急发电机室的配电板前,货油控制室的操纵台前和 电工间地面铺设橡胶绝缘地毡。 地毡的面层为合成橡胶制成,具有弹性,总的厚度约 4~6mm,用地 毡制造厂规定的粘接剂同甲板敷料粘妥。 5.4 船员居住舱室和公共舱室 5.4.1 总则 本船船员居住室共计 18 间单人间。 另外设有医务室一间,引航员室一间。 公共舱室有会议室、餐厅和吸烟室等。 5.4.2 家俱和设备 (1)概况 舱室家俱和设备的布置或图册应提交船东审查认可,各种抽屉设置 止滑块,家俱与天花板、围壁的固定方式按建造厂的施工惯例。 上甲板进门口的走道侧壁上设有消静电板。在适当处所,配置有关 防污染的标语。 (2)小五金 小五金为镀铬或不锈钢制造,并尽量采用标准船用小五金。 各居住舱室、公共处所、工作处所、医务室等都配有门锁,每把锁 配有三把钥匙,门锁配一把总键(船长用),三把分总键(大副、轮机 长、大管),并在每把钥匙上须有标记舱室名牌。 所有居住舱室配有门钩和门碰钩。 舱室门把手采用不锈钢。 5.4.3 居住舱室设备 居住舱室内的设施按其各自的级别布置。 船长级船员――船长、轮机长 2100 × 1200 × 650 1200 × 600 × 780
× 600 × 780 1000 × 600 × 00 × 600 × 420 一斗单人床 写字台 L 型办公桌 文件柜 L 型四人沙发 技术规格书JRSM43/109600 × 400 × 440 茶几 500 × 240 × 220 书架 170 升 冰箱 钥匙箱 400 × 70 × 550 小保险箱 (仅船长室) 卫生套间: 坐便器 单头淋浴器 洗脸盆 高级船员――大副、大管轮 2100 × 1000 × 650 一斗单人床 写字台 1200 × 600 × 780 单人双门衣橱 800 × 550 ×
× 600 × 1800 文件柜(仅大副) 书架 500 × 240 × 220 卫生套间: 坐便器 单头淋浴器 洗脸盆 二副、二管轮、二副、二管轮、船东 2100 × 1000 × 650 一斗单人床 1000 × 600 × 780 写字台 单人双门衣橱 800 × 550 ×
× 550 × 1850 单人单门衣柜 500 × 240 × 220 书架 卫生套间 洗脸盆 坐便器 单头淋浴器 普通船员 2100 × 900 × 650 1000 × 600 × 780 550 × 550 ×
× 240 × 220 医务室:一斗单人床 写字台 单人单门衣橱 书架 技术规格书JRSM44/1092100 × 1000 × 650 1100 × 600 × 780 800 × 600 × .4 公共舱室设备 会议室兼娱乐室: 3000 × 1000 × 800 2600 × 600 × 420 32 寸 饮水机 船员餐厅兼吸烟室: 长餐桌 圆凳 32 寸电视机 饮水机 配餐桌 高级船员餐厅: 圆桌 餐凳 L 型沙发 L 型地柜 配餐桌 170L 冰箱 面盆 饮水机 32 寸电视机一斗单人床 办公桌 药品柜会议桌 6 人沙发 电视机 1个 2只 12 只 1只 1个 1个 2个 10 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5.4.5 窗帘织物 船员居住舱室、会议室、餐厅、吸烟室、医务室、引水员室、驾驶 室的窗上配有窗帘,窗帘均为双层的,并有窗帘匣。 所有床位均装有床帘。 窗床和床帘用不燃化纤织物制成。 独立卫生间内淋浴处设有浴帘,用防水织物或塑料制品制成。 5.4.6 卧具织物 卧具按全船床位数的双份配套。共计 38 套。 技术规格书JRSM45/109每套卧具包括:床垫(弹簧或海棉席梦思)、床单、羽绒枕头、枕 头套、羽绒被、羽绒被套、全毛羊毯、枕巾、床席、枕席、毛巾被。 沙发套也按实际数量双倍配套。 5.4.7 舱室小五金 舱室小五金等设备,如镜面箱、毛巾架、衣钩、烟灰缸、热水瓶架、 窗帘轨、床帘轨、浴帘轨、门钩、肥皂架、手纸架等按需配齐。 5.5 储藏室搁架 下列舱室内分别设有贮物搁架: 尾楼油漆间、舵机室 搁架由钢质骨架制成,上铺设木板。 5.6 粮食库 粮食库要求接通冷风系统。 5.7 厨房设备 厨房内的洗池,工作台是用不锈钢薄板制成,放置碗、盆、瓶、杯 的壁柜,搁架等都是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厨房的主要设备如下: 电灶(四眼) 1只 电炒锅 1只 多用机 1只 洗池 1只 工作台 1只 电冰箱 1只 砧墩板及架 1只 碗碟架 1只 调料架 1只 电饭煲 2只 微波炉 2 只(1 只在餐厅内) 电水壶 2只 电烤炉 1只 电餐具消毒柜 1只 电热水桶 1只 碗、碟、调更、筷、盆等餐具,油酱调料瓶,盛菜、汤的盆、碗、 桶、洗米、洗菜用桶、箩、筐、各种炊具等按船东要求配齐。 技术规格书JRSM46/109本船在船尾设置两只活动式垃圾箱。 5.8 卫生处所 本船船员舱室均设有独立的卫生间,在各层甲板室内也设有公共卫 生处所。 公共厕所内设: 座便器 1只 小便斗 1只 洗脸盆 1只 船员室独立的厕所内设: 座便器 1只 淋浴器 1只 洗脸盆 1只 浴厕室内另配镜子、毛巾架、衣钩、肥皂缸、手纸架。 5.9 洗衣间和烘衣间 洗衣、烘衣间内设: 全自动套缸洗衣机 烘衣机 洗衣池 烫衣桌 熨斗 衣杆 5.10 防腐 5.10.1 总则 涂装,包括表面预处理及油漆检验应根据 ISO8501 标准最新版本、 油漆商的指导性文件及船厂惯例进行。 专用压载舱的涂装应按照 IMO Res. MSC.215 (82) PSPC 的要求执行。 油漆配套表应提交船东认可,面漆的颜色按照船东的色卡确定。每 一道防腐油漆的颜色,应有明显地不同,旨在能方便地识别。 油漆的寿命一般应保用 3 年。 在进行预处理及施涂时,油漆厂商应进行技术监督。 一般而言,除非另有说明外铜、铜合金、铝合金及不锈钢无需油漆。 镀锌钢板表面也无需油漆,除非另有说明。2只 1只 1只 1个 1个 2个 技术规格书JRSM47/109机械、电气设备、舾装件、阀件、航海设备、甲板机械、家具等均 应按生产厂家标准进行涂装,除非另有说明。 在装船之前或装船之后,当小面积油漆受损时,受损部分应采用同 样的油漆修补。当船体结构发生大面积油漆受损的情况下,应根据油漆 商的建议用同样的油漆修补,并得到船东认可。 所有尖锐的边缘,小孔的边缘,如:切口、通焊孔、流水孔等,以 及切割骨材被时的自由边应打磨光滑,其半径为 1mm,并对所有边缘都 进行 2 道涂装。 在完成火工作业及舱室试验之后,舱室涂装工序应根据建造方的惯 例、并在建造方、船东和油漆供应商之间取得一致意见后进行。 5.10.2 表面预处理 对压载水舱的钢材预处理应按照油漆商的建议进行。 1、 表面预处理 一般而言,6mm 及以上的船体结构钢板均须用喷丸 处理达到 SIS 的 Sa2.5 级(除了货油舱及污油舱的内表面之外)。 对型 材的喷丸处理应达到 SIS 的 Sa2 级 如与船东达成一致意见,当喷丸方法 无法施行时,可采用喷砂至 SIS 的 Sa2.5 级或酸洗进行除锈。 2、 车间底漆 在表面预处理之后,立即施涂一道 15?m 厚度的无机 硅酸锌车间底漆,这种底漆应与随后的油漆完全兼容。 面向货油舱及污油舱的表面不必施涂车间底漆。 3、 二次表面处理 在分段装配阶段,应采用动力工具进行二次表面 处理,然而淡水舱和底部水舱应采用 SIS Sa2.5 级的喷砂处理。 在所有杂物、灰尘、焊渣、焚毁的车间底漆、油脂及盐分被清除之 前,不得进行油漆,“焊接烟雾”及其他水溶剂应用淡水进行冲洗。 在第一次涂装之后,对受损部分进行补涂的除锈等级应与油漆配套 表的要求相当。 除氧化皮、车间底漆、除锈以及油漆工作应根据供应商的建议及建 造厂的惯例进行。 在表面涂装时,洗刷初步处理物过烧或用电焊、气焊修补受损表面 等时,表面处理应达到 ST3 级。 组合件或其中的一部分如不能用喷砂除锈时,就应采用钢丝刷进行 清理。 4、 涂装结束后的表面清洁工作 表面的油污、水分、污物及其它外 来物在施涂之前应采用稀释剂、清水、毛刷或压缩空气除去。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除去钢铁表面上的污染物均可,但以不降低表面 质量为准。 技术规格书JRSM48/1095.10.3 油漆的应用 一般而言,油漆制造厂商的建议及要求,在应用时应严格遵守。 油漆工程一般用无气喷涂法进行,在喷涂无法使用处,可用涂刷或 滚筒涂刷的方法。 对于在油漆规格表中未指定的部分与处所应采用类似于周围的地方 或可以比较的地方的方法处理。 尖锐边缘的预处理,油漆划线,接触修理,干膜检验均应以油漆公 司的规格书为准。 在安装/装配后油漆有困难的区域应在安装/装配后之前油漆。 5.10.4 油漆配套表 下列油漆配套表可供船东参考,最终的油漆方案应由油漆生产厂商 和建造方在油漆供货厂确定之后提供。 所有封闭区域不进行油漆。 主要部位油漆配套表: 序 号 1 DFT um涂漆区域 船壳外部 D结构水 线以下 第一度漆 第二度漆产品名称颜色通用环氧底漆 NIPPON E-Marine A/C 环氧连接漆 NIPPON E-Marine /AC II 防污漆 NIPPON BIOFLEX 800铁红色 灰色175 50 根据防污年 限生产商标 准第三度漆红褐色2船壳外部 -结构吃 水线以上 到舷顶 第一度漆 通用环氧底漆 NIPPON E-Marine A/C 铁红色 100 技术规格书JRSM49/109第二度漆 第三度漆 3 主甲板 第一度漆 第二度漆 第三度漆通用环氧底漆 NIPPON E-Marine A/C 环氧面漆 NIPPON E-Marine Finish M 通用环氧底漆 NIPPON E-Marine A/C 通用环氧底漆 NIPPON E-Marine A/C 环氧面漆 NIPPON E-Marine Finish M灰色 待定100 80铁红色 灰色 待定100 100 804上层建筑 外部 第一度漆 第二度漆 第三度漆 通用环氧底漆 NIPPON E-Marine A/C 通用环氧底漆 NIPPON E-Marine A/C 环氧面漆 NIPPON E-Marine Finish M 铁红色 灰色 待定 100 100 805机舱 第一度漆 第二度漆 第三度漆 醇酸底漆 NIPPON O-Marine Primer 醇酸面漆 NIPPON O-Marine Finish 醇酸面漆 NIPPON O-Marine Finish 铁红色 待定 待定 60 35 356压载舱 第一度漆 视可测膜厚无溶剂饮水舱环 氧漆 黄色 320 *(需要 技术规格书JRSM50/109NIPPON NOA 60HSPSPC 一 度涂层型 式认可证 书)7淡水/饮水 舱 视可测膜厚无溶剂饮水舱环 第一度漆 氧漆 NIPPON NOA 1000 FWT SF 黄色 3008锚、锚链 第一度漆 沥青漆 NIPPON BISMATICSOLUTION 黑色 150油漆的涂装工艺应符合油漆制造厂规定的操作要求。 货油舱、污油水舱、燃油舱、滑油舱不涂任何涂料。 5.11 水泥 在主船体尾部尖窄部位、填灌水泥(混凝土)。 5.12 阴极保护 船体水下部分外板、舭龙骨、舵等均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技术规格书JRSM51/109第六部分 货油系统 6.1 概述 货油舱按重力舱建造并有可控的透气系统。货油装载和输送系统按 常规系统建造有三种隔离。 6.2 货油输送能力 排放时间应按每台货油泵的排量而定。本船最大卸货速率为 2250m3/h。每个货油舱的最大装/卸速率为 750m3/h 6.3 货油泵舱 在机舱前面应为货油泵和专用压载泵设置一间独立的货油泵舱。 三台电动双螺杆货油泵,每台装卸货油 750m3/h,10bar。三台货泵能 同时工作。 一台电动双螺杆扫舱兼洗舱泵,80m3/h,10bar。 三台货泵及扫舱泵的材料: 泵体:铸钢 轴:不锈钢 螺旋套:铸青铜 在泵舱内另安装两台 250m3/h,2.5bar 压载泵 在泵舱内应布置二个单独的用于压载泵和洗舱泵的海水门。所有泵 均由货油控制室遥控。所有泵均由布置在机舱内的电动机经轴系通过机 舱壁上的气密和有效润滑的密封装置驱动。 6.4 货油控制室 在艉楼甲板上应布置一间货油控制室。 应安装下列遥控报警器/指示器: 货油和污油舱: ――高位报警和高高位报警。 ――温度 ――压力 6.4.1 高温和溢流报警,温度监测 利用一个固定的液舱磁性浮子液位传送系统进行液位测量和温度监 测。 6.4.2 装载仪 在货油控制室内应安装一台配载仪。 技术规格书JRSM52/1096.5 货油舱加热 货舱加热系统能满足货舱 44℃保温,设计海水温度为 5℃,大气温度 为 2℃。 在所有货油和污油水舱内应布置材料为无缝钢管的加热盘管。 加热介质:蒸汽 加热量:在装载 380cst/50℃重燃油时,在外界空气温度 2℃和海水温 度 5℃下,在 96 小时内足以将货油从 44℃加热到 66℃,并且能将污油 水舱在 24 小时内由 20℃加热到 66℃。 加热管系中的阀门可在甲板人工操纵。 6.6 货油输送管系 按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船同时能装载三种品质的成品油,油品的闭 杯闪点小于 60℃,港口装卸时间小于 6 小时。在该系统货油舱内阀门操 纵采用手动甲板操纵装置。 在输油管路和扫舱管路上(包括货油舱内和甲板上管路)均设置适 量膨胀接头。 在二段管段法兰间设有不锈钢石墨垫片或在二管段间设有电气裸铜 线相连;在吸油口处设电气接地设施。 6.6.1 输油系统 本系统设有三台 750m3/h×1.0MPa 卧式螺杆泵作为货油泵。螺杆泵 部分安装在货油泵舱内,而电动机设在机舱里,其传动轴通过机舱隔舱 壁处装有气密隔爆填料函,该填料函装有高温报警装置。 输油管系设计为可同时进行装卸三种不同品种的成品油。三台螺杆 泵可同时分别通过对应设置的货油总管与相应连通的货油舱支管分别吸 入三种不同品种的货油,具体见货油系统图。 三台货油泵分别通过自己专用的排出管和上甲板装卸站排至码头货 油库,以保证三种货油在正常工作时不混;而当在任一货油泵发生故障 时,其它二泵可作为备用泵,此时会产生少量混油现象。 当装货油时,通过上甲板货油装卸站分别通过阀和三根注油总管, 注入三种货油的相应货油舱及清洗后的污油水舱内。 在货油装卸站的总管岸接头处甲板区域均设置漏溅集油盘,每个货 油站左、右边各设一只。 在货油装卸货油管的岸接头处设置异径接头,其规格和数量待定。 技术规格书JRSM53/109在岸接管、异经接头处设有装有手柄的盲板法兰。 货油装卸货油站接岸总管上设有带阀的压力表、温度表、压力报警 传感器以及货品取样和泄放阀,并应配置适当数量及规格的输油软管。 6.6.2 货油扫舱系统 货油扫舱系统设有一台 80m3/h×1.0MPa 电动卧式螺杆扫舱泵兼洗舱 泵。 扫舱泵吸入管接至货泵舱内三台货油泵吸入货油总管上。 扫舱泵排出管接至上甲板扫舱横跨管,通过扫舱排岸阀排岸。 各货油舱吸油井中均设有扫舱小吸管接至上甲板,通过软管快速接 头与气动隔膜泵相连,由隔膜泵将残液排至污油水舱。同时,可通过带 快速接头的软管,将压缩空气接通横跨管,对各舱液货管路进行清扫, 以确保各液货舱、泵及管路内的残余量不超过规定值。 货油扫舱泵也可将清洗货油舱的含油水、泵舱舱底水、残油等排至 污油水舱或排岸。 6.6.3 专用压载水管系 本系统设有 250m3/h×0.25MPa 电动卧式离心泵二台。泵安放在货泵 舱内,泵的电动机安置在机舱内,其传动轴通过机舱和泵舱隔舱壁处设 有气密隔爆填料函。另设有泵舱舱底水喷射泵一台,由机舱消防总用泵 或舱底总用泵供给工作水。 各专用压载舱分成左、右侧,每侧设总管一根,每个压载舱均设一 吸口,各支管分别汇至左、右二根总管后进入二台专用压载泵进口,并 将压载水排至舷外或相应压载舱内。 二个专用压载泵经海水门吸入海水,经控制阀门注入专用压载舱。 6.6.4 排油监控系统 为满足“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议定书的要求,设置本 系统。 本系统主要设备有:取样泵、试样处理装置、冲淡装置、试样检测 装置、计算机控制装置以及流量检测装置等组成。 通过本系统使污油水舱在满足公约要求下排放污油水,并在计算机 装置上显示和记录每海里排放量、排油总量、含油浓度、污水排放量等; 若排放污水超过规定值时就发出报警,同时将排放污油水返回至污油水 舱。 另外,按公约要求,在船上备有移动式油水界面探测仪,用以探测 技术规格书JRSM54/109污油水舱内油水分界面。 6.6.5 货油舱甲板洒水管系 本系统不设专用的洒水泵,而是使用消防总用泵引至甲板消防水管 作为水源,为使洒水管系在货油舱甲板面的洒水尽可能均匀,消防水管 从左右二根洒水总管的中间接入,而且可通过带有调节阀的洒水喷头进 行调节,使其在甲板面均匀洒水。 6.6.6 货油舱蒸汽加热管系 在上甲板货油舱区域设有货油舱加热蒸汽总管和凝水总管,并在其 总管上均设置截止阀及盲通法兰,以控制货油舱要否加热使用。 货油舱的蒸汽加热管经加热后其凝水至货油舱凝水观察柜后回至机 舱热井。 在每个货油舱凝水管路上均设有阻汽器装置。 上甲板的货油加热管和凝水管采用无缝钢管,并外包绝热材料。 货油舱和污油水舱内的蒸汽加热盘管采用无缝钢管,在进入油舱内 后先在货油吸口处加绕加热盘管,然后在油舱底部敷设每舱所需长度的 加热盘管。 6.6.7 甲板泡沫灭火系统 为满足“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议定书,以及船级社规范要 求,货油区配有泡沫炮和泡沫枪的泡沫灭火系统。 泡沫灭火系统设有抗乙醇泡沫液及柜,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炮和 泡沫枪以级必要的附件。 泡沫灭火系统所需的海水,由机舱消防泵和舱底泵供给。 6.6.8 货油舱测量透气管系 每一货油舱及污油水舱各设置压力/真空式高速排放阀一只并装有防 火装置及驱气排放口。各货油舱设有闭式测量系统,以测量舱内货品的 压力、温度和液位,并各自设有报警单元。温度测量是两点式,液位采 用导向微波测量,各舱设有压力传感器。 为在洗舱前,驱除油舱内油气,在油舱舱口处用水力透平驱动风机 通过帆布风管吹入油舱内,并在此前先打开该舱的驱气盖,将油舱内的 油气驱除到安全范围后方可进行洗舱作业;驱气盖在平时非驱气作业状 态下均处于关闭状态。 平时,货油舱可通过甲板阀进行每一货油舱和二只污油水舱的气密 技术规格书JRSM55/109闭式测量。 每一货油舱及二只污油水舱各设置高位报警和高高位报警系统,当 液位达到高高位报警时,船上值班人员应立即告知岸上,关停岸上相关 设备和阀件,同时也及时关停船上相应的泵和阀件,以达到溢流控制的 目的。 6.6.9 货油舱洗舱管系 本系统选用开式洗舱,80m3/h×1.0MPa 扫舱泵兼作洗舱泵,并设洗 舱水加热器一个,全船配便携式洗舱机四台。洗舱设备(除洗舱机外) 均安装在泵舱内。 洗舱水吸自海水总管和洗舱水舱,然后排至洗舱水加热器,加热至 一定温度的水通过专用洗舱管路供给洗舱机进行洗舱。各货油舱内用过 的洗舱水通过扫舱泵将其驳至一级污油水舱,经过沉淀后的洗舱水通过 连通管流入第二级污油水舱。 每一货油舱设有二只洗舱口,污油水舱各设一只洗舱口。每次最多 只能同时清洗二个舱。 洗舱水总管安设在上甲板,为考虑到增加清洗效力,洗舱水管应包 覆保温绝热材料。在总管上设有带截止阀的支管至每一舱。 技术规格书JRSM56/109第七部分 轮机7.1 总则 7.1.1 概述 此船设计成由艉部一台柴油发动机通过单轴驱动,且要符合规范要 求。 推进装置由一台低速可逆转柴油发动机组成,主机带动锻钢轴系驱动 固定螺距螺旋桨。 当主机正车时,从船艉向船艏看螺旋桨轴旋转方向为顺时针。 主发电站由三台柴油发电机和一台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成。 提供一台燃油废气组合锅炉和一台燃油锅炉。 主机可从集控室、驾驶室和主机旁的应急控制站控制。 集控室带空调、内设主机遥控台、主配电板和其他必要设备。 设备的设计、结构和测量装置采用国际单位制,如:功率、压力、温 度、舱容等。 管和阀的法兰要符合 ISO 标准.。除了那些进口设备自带的管和阀符 合其厂家标准,其他管系的尺寸和材质要符合中国标准。 设备材料满足厂家船用标准 此规格书里,如果设备的材料、附件不符合国家标准,则按厂家标 准执行。 7.1.2 检查和试验 所有设备的检查和试验都要按照船级社的要求和厂家检验标准进 行。 下列检查和试验计划应提前提交船东代表认可, 并在船级社和船东 代表出席的情况下,由厂家进行。 然而,若由于船东代表自己的原因而不能参加试验,买方应接受由 船级社的验船师和/或船厂的检验员参加这些试验及检验并接受相关试验 的结果。 设备的运行试验应该在设备厂车间完成 , 记录必要的数据并送报船 东。 尤其是主机和发电机,工厂试验计划应送报船东。 7.1.3 燃油 主机和付机在正常航行、 起停时直接燃用粘度为 380cst/50℃的重油。 但若长时间停车,可转换成船用柴油。 锅炉使用 380cst/50℃的重油。 技术规格书JRSM57/109应急发电机燃用柴油 MDO。 7.1.4 设计条件 机舱内主机、发电机,、其他辅助设备以及轴系的设计工况为主机在 海水温度为 32℃,机舱周围环境温度为 45℃,大气压力为 0.1MPa,相对温 度为 60%的条下在最大持续功率下进行安全运行。 设备安装 主机垫块为环氧树脂垫块。 发电机和空压机采用弹性安装。 对泵和其他设备使用钢垫块 7.2 轮机设备主要参数 7.2.1 主机 数量: 1 台 型号: WARTSILA 5X35 型式: 二冲程、单作用、直列、可逆转、废气涡轮增压、船用低速柴 油机 名义最大持续功率: 4350kW×167rpm 选定最大持续功率: 3475kW×167rpm 常用持续功率: 3127.5kW×161.2rpm 缸数: 5 缸径: 350mm 冲程: 1550mm 燃油消耗率(SMCR):173g/kW?h+5% 燃油消耗率(CSR):170.8g/kW?h+5% 基于船舶试验 ISO 工况下,低热值 42700kj/kg,满足 IMO 对 NOx 排 放要求 7.2.2 轴和螺旋桨 a) 中间轴 材质: 锻钢 直径: 中间轴轴径大于按船级社规范计算值至少 3mm,并满足扭振计 算,轴承段轴 b) 螺旋桨轴 型式 :锻钢件在尾部配有液压联轴节 直径 : 大于按船级社规范计算值至少 5mm,满足扭振计算 技术规格书JRSM58/109c) 中间轴承: 铸铁外壳,上下部分衬有白合金 d) 艉管采用钢管式 e) 尾管轴承采用铸铁轴承套内衬以白合金轴承 f) 尾管密封为 simplex 型,带防绳罩和防渔网装置,首部两道氟橡胶 密封圈,尾部四道。 7.2.3 发电设备 a) 主发电机组(最终容量按电力负荷估算书) 数量: 3 台 型式: 四冲程、直列、直接喷射、增压中冷柴油机 输出功率和转速: 按照厂家推荐(1200 r/min) 发电机: 约 450 kW, 交流, 450V, 3φ/ 60 Hz (防滴无刷型) b) 应急发电机(最终容量按电力负荷估算书) 数量: 1 台 型式: 4 缸 ,立式,单作用,风冷柴油机 输出功率: 根据厂商标准 转速: 1800r/min 发电机: 90 kW, 交流 450V, 3φ/ 60 Hz 起动系统 : 按照规范要求 7.2.4 蒸汽发生装置 a) 燃油锅炉 数量: 1 台 型式: 筒状、立式锅炉,带燃烧器和水位调节器(开/关控制) 蒸汽量: ~5000kg/h(最终容量按设计计算) 给水温度 : 60℃ 蒸汽工况: 0.7MPa 饱和蒸汽 b) 燃油废气组合锅炉 数量: 1 台 型式: 筒状、立式锅炉,带燃烧器和水位调节器(开/关控制) 蒸汽量 燃油侧: ~800kg/h(最终容量按设计计算) 废气侧: 根据主机 NCR 工况和 ISO 参考环境下 给水温度 : 60℃ 技术规格书JRSM59/109蒸汽工况: 0.7MPa 饱和蒸汽 7.2.5 压缩空气系统(设备最终容量按设计计算取) a) 主空压机 数量: 2 型式: 2 级,水冷 排量: 72m3/h 工作压力: 3.0MPa b) 主空气瓶 数量: 2 型式: 筒状全焊结构 3 容量: 1.5m ×3.0MPa c) 辅机空气瓶 数量: 1 型式: 筒状全焊结构 3 容量: 0.25m ×3.0MPa d) 汽笛空气瓶 数量: 1 型式: 筒状全焊结构 容量: 0.16m3×0.7 MPa e) 应急空气瓶 数量: 1 型式: 筒状全焊结构 容量: 0.1m3×3.0MPa f) 杂用空气瓶/控制空气瓶 数量: 各 1 型式: 筒状全焊结构 容量: 0.16m3×0.7MPa g)控制空气干燥器 数量: 1 技术规格书JRSM60/109型式: 冷冻式 容量: 30m3/h 7.2.6 冷却水系统(设备最终容量按设计计算取) a) 主机海水冷却泵 数量: 2 型式: 立式离心泵 排量: ~150m3/h 压头: 0.26MPa b) 付机冷却海水泵 数量: 2 型式: 立式离心泵 排量: 81m3/h 压头: 0.23MPa c) 主机淡(缸套)水冷却泵 数量: 2 型式: 立式离心泵 排量: 58m3/h 压头: 0.42MPa d) 空调海水冷却泵 数量: 1 型式: 立式离心泵 排量: 70m3/h 压头: 0.30MPa e) 大气冷凝器冷却水泵 数量: 1 型式: 卧立式离心泵 排量: 60m3/h 压头: 0.30MPa f) 冷藏装置冷却海水泵 数量: 1 技术规格书JRSM61/109型式: 卧式离心泵 排量: 8m3/h 压头: 0.30MPa g)主机缸套水冷却器 数量: 1 型式: 板式 换热面积 : 设备商计算 h)付机淡水冷却器 数量: 2 型式: 板式 换热面积 : 设备商计算 7.2.7 供给和排水系统 a) 组合锅炉给水泵 数量: 2 型式: 立式离心泵 容量: 根据锅炉厂商标准 压头: 根据锅炉厂商推荐 b) 燃油锅炉给水泵 数量: 2 型式: 立式离心泵 容量: 根据锅炉厂商标准 压头: 根据锅炉厂商推荐 c)大气冷凝器 数量: 1 型式: 壳管式 冷凝温度: 60℃ 冷却面积 : 10m2 7.2.8 燃油系统 a) 主机燃油供给单元 数量: 1 技术规格书JRSM62/109容量: 根据厂商推荐 c) 燃油输送泵 数量: 1 型式: 卧式齿轮泵 排量: 10m3/h 压头: 0.4MPa d) 柴油输送泵 数量: 1 型式: 卧式齿轮泵 排量: 10m3/h 压头: 0.4MPa e) 带有加热器的燃油分油机 数量: 2 型式: 自清洗,蒸汽加热 容量: ~ 1500L/h (380cst/50℃) 供给泵: 根据厂商标准 7.2.9 滑油系统 a) 主机滑油泵 数量: 2 型式: 立式螺杆泵 排量: ~100m3/h 压头: 0.60MPa b) 滑油输送泵 数量: 1 型式: 卧式齿轮 排量: 6m3/h 压头: 0.4MPa c) 带有加热器的滑油分油机 数量: 2 型式: 清洗,带蒸汽加热 技术规格书JRSM63/109容量: ~1000L/h (SAE40) 供给泵 : 根据厂商要求 d) 主机滑油冷却器 数量: 2 型式: 板式 换热面积 : 设备商计算 e) 汽缸油输送泵 数量: 1 型式: 卧式齿轮泵 排量: 3.3m3/h 总压头: 0.33MPa f) 尾管滑油手摇泵 数量: 1 台 型式: 卧式齿轮泵 排量: 2.0m3/h 压头: 0.3MPa g) 滑油精滤器 数量: 1 台 型式: 自动反冲洗,并在报警时可手动操作 绝对精度 : 40 目 容量: ~100m3/h 工作压力: 0.45MPa 7.2.10 消防,舱底,压载总用系统 a) 消防总用泵 数量: 1 型式: 立式离心泵带自吸装置 排量: ~140m3/h 压头: 0.8MPa b) 舱底总用泵 数量: 1 技术规格书JRSM64/109型式: 立式离心泵带自吸装置 排量: ~140m3/h 压头: 0.8MPa c)舱底驳运泵 数量: 1 型式: 卧式离心泵 排量: 10m3/h 压头: 0.30MPa d) 压载泵 数量: 2 型式: 电动离心泵带自吸装置 排量: 250m3/h 压头: 0.25MPa e) 压载水处理装置 数量: 1 型式: IMO 认可型 仅仅预留安装空间。 g) 油渣泵 数量: 1 型式: 卧式螺杆泵 排量: 6m3/h 压头: 0.5MPa h) 应急消防泵 数量: 1 型式: 立式离心泵带自吸装置 排量: 60m3/h 压头: 0.8MPa 7.2.11 淡水供给系统 a) 热水循环泵 数量:1 技术规格书JRSM65/109型式: 卧式离心泵 排量: 1.8m3/h 压头: 0.4MPa b) 电及蒸汽加热热水柜 数量: 1 型式: 立式,筒状 容量: 500L 工作压力 : 0.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肋骨间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