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结肠癌术后能活多久约10公分属于几期

结肠癌晚期,粘液腺癌,腹腔大量转移,怎么办_百度知道
结肠癌晚期,粘液腺癌,腹腔大量转移,怎么办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大体形态分型(图2-87)
1.肿块型结肠癌 2.浸润型结肠癌 3.溃疡型结肠癌
图2-87 结肠肿瘤大体型态分型
1.肿块型(菜花型、软癌) 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瘤体较大,呈半球状或球状隆起,易溃烂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该型多数分化较高,侵润性小,生长较慢,好发于右半结肠。
2.侵润型(缩窄型、硬癌) 肿瘤环绕肠壁侵润,有显著的纤维组织反应,沿粘膜下生长,质地较硬,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该型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高,出现转移早。好发右半结肠以远的大肠。
3.溃疡型 肿瘤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肠壁外侵润,早期即可出现溃疡,边缘隆起,底部深陷,易发生出血、感染,并易穿透肠壁。细胞分化程度低,转移早。是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
(二)组织学分型
1.腺癌 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约占四分之三,腺癌细胞可辨认,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Ⅲ级分化最差,细胞排列为片状或索条状。
2.粘液癌 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一边(状似戒指,有称作印戒细胞癌),在细胞外可见间质内有粘液以及纤维组织反应,癌细胞在片状粘液中似小岛状。分化低,予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 癌细胞小,形状与排列不规则,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侵润明显。分化很低,予后最差。
(三)临床分期
Ⅰ期(Dukes 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
A0期:癌局限于粘膜
A1期:癌局限于粘膜下层
A2期:癌侵及肠壁肌层未穿透浆膜
Ⅱ期(Dukes B期):癌侵润至肠壁外
Ⅲ期(Dukes C期):伴有淋巴腺转移
C1期:近处淋巴转移(肠旁)
C2期:远处淋巴转移(系膜)
Ⅳ期(Dukes D期):已有远脏转移
(四)扩散转移
1.大肠癌扩散的特点 一般沿肠管横轴呈环状侵润,并向肠壁深层发展,沿纵轴上下扩散较慢,且累及肠段一般不超过10公分。癌侵及浆膜后,常与周围组织、邻近脏器及腹膜粘连。
2.结肠癌的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一般依下列顺序由近而远扩散,但也有不依顺序的跨越转移。
(1)结肠淋巴结 位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 位邻近结肠壁的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 位结肠系膜中部的血管旁,也叫中间淋巴结组。
(4)系膜根部淋巴结 位结肠系膜根部。
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机率增多,如浆膜下淋巴管受侵,则淋巴转移机会更大。
3.血行转移 一般癌细胞或癌栓子沿门静脉系统先达肝脏,后到肺、脑、骨等其它组织脏器。血行转移一般是癌肿侵犯至毛细血管小静脉内,但也有由于体检时按压瘤块、手术时挤压瘤体所致,甚至梗阻时的强烈蠕动皆可促使癌细胞进入血行。
4.侵润与种植 癌肿可直接侵润周围组织与脏器。癌细胞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粘膜上,脱落在腹腔内,可种植在腹膜上,转移灶呈结节状或粟粒状,白色或灰白色,质硬。播散全腹腔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现腹水等。
二、临床表现
(一)早期症状
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二)中毒症状 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著。
(三)肠梗阻表现 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四)腹部包块 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
(五)晚期表现 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左半与右半结肠癌肿,由于二者在生理、解剖及病理方面的差异,其临床特点也表现不同。
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肠腔较宽大,粪便在此较稀,结肠血运及淋巴丰富,吸收能力强,癌肿多为软癌,易溃烂、坏死致出血感染,故临床表现以中毒症状为主。但在病情加重时也可出现肠梗阻表现。
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肠腔相对狭小,粪便至此已粘稠成形,且该部多为侵润型癌,肠腔常为环状狭窄,故临床上较早出现肠梗阻症状,有的甚至可出现急性梗阻。中毒症状表现轻,出现晚。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多不为病人注意,就医时也常以“痢疾”、“肠炎”等病处理,一旦出现中毒症状或梗阻症状以及触及腹块时已非早期,因此,如果病人出现贫血、消瘦、大便潜血阳性以及前述早期症状时,需作进一步检查。
(一)X线检查 包括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及钡灌肠检查。对结肠肿瘤病人以后者为宜。其病变征象最初可出现肠壁僵硬、粘膜破坏,随之可见恒定的充盈缺损、肠管腔狭窄等。对较小病灶的发现还可肠腔注气作钡气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效果更佳。
对有结肠梗阻症状的病人,不宜做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因钡剂在结肠内干结后排出困难,可加重梗阻。
(二)结肠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 直筒式,最长30公分,检查方便,可直视下活检,适合乙状结肠以下的病变。
纤维结肠镜 长120~180公分,可以弯曲,可以观察全结肠,能作电切,电凝及活检,可发现早期病变。当前述检查难以确诊时可作此项检查。
(三)B型超声扫描、CT扫描检查 均不能直接诊断结肠癌,但对癌肿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淋巴及肝转移的判定有一定价值。
(四)血清癌胚抗原(CEA) 对结肠癌无特异性,其阳性率不肯定。值高时常与肿瘤增大有关,结肠肿瘤彻底切除后月余可恢复到正常值,复发前数周可以升高故对判定预后意义较大。
四、鉴别诊断
(一)结肠良性肿物 病程较长,症状较轻,X线表现为局部充盈缺损,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边缘锐利,肠腔不狭窄,未受累的结肠袋完整。
(二)结肠炎性疾患(包括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 肠道炎症性病变病史方面各有其特点,大便镜检都可能有其特殊发现,如虫卵、吞噬细胞等,痢疾可培养出致病菌。X线检查病变受累肠管较长,而癌肿一般很少超过10公分。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也不同,可进一步确诊。
(三)其它 结肠痉挛:X线检查为小段肠腔狭窄,为可复性。阑尾脓肿;有腹部包块,但X线检查包块位盲肠外,病人有阑尾炎病史。
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并可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它支持治疗。
(一)手术治疗
1.术前准备 除常规的术前准备外,结肠手术必须要做好肠道准备包括①清洁肠道:手术前二天进少渣或无渣饮食;术前1~2天服缓泻剂,若有便秘或不全肠梗阻者酌情提前几天用药;清洁灌肠,根据有无排便困难可于术前一日或数日进行。②肠道消毒:杀灭肠道内致病菌,尤其是常见的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等,以及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其药物前者主要是应用甲硝唑(灭滴灵),后者可用磺胺类药物,新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肠道准备充分,可减少术中污染,减少感染有利愈合。
目前国内外一些医院有采取全肠道灌洗方法作肠道准备,方法是由胃管滴注或口服特殊配制的灌洗液(含一定浓度的电解质及肠道消毒剂,保持一定的渗压),用量4~8升,蹲坐于排便装置上。可同时达肠道清洁和消毒的目的。
2.手术方法
(1)右半结肠切除术(图2-88) 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切除范围:回肠末端15~20公分、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的右半,连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肝曲的癌肿尚需切除横结肠大部及胃网膜右动脉组的淋巴结。切除后作回、结肠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缝闭结肠断端)。
右半结肠癌切除术保留结肠中动脉 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切除结肠中动脉
图2-88 右半结肠癌切除术
(2)左半结肠切除术(图2-89) 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切除范围:横结肠左半、降结肠、部分或全部乙状结肠,连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切除后结肠与结肠或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
图2-89 左半结肠癌切除术
(3)横结肠切除术(图2-90) 适用于横结肠癌肿。切除范围:横结肠及其肝曲、脾曲。切除后作升、降结肠端端吻合。若吻合张力过大,可加做右半结肠切除,作回、结肠吻合。
图2-90 横结肠癌切除术
(4)乙状结肠癌肿的根治切除(图2-91) 根据癌肿的具体部位,除切除乙状结肠外,或做降结肠切除或部分直肠切除。作结肠结肠或结肠直肠吻合。
图2-91 乙状结肠癌切除术
(5)伴有肠梗阻病人的手术原则 术前作肠道准备后如肠内容物明显减少,病人情况允许,可作一期切除吻合,但术中要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污染。如肠道充盈,病人情况差,可先作肿瘤近侧的结肠造口术,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行二期根治性切除术。
(6)不能作根治术的手术原则 肿瘤局部侵润广泛,或与周围组织、脏器固定不能切除时,若肠管已梗阻或不久可能梗阻,可用肿瘤远侧与近侧的短路手术,也可作结肠造口术。如果有远处脏器转移而局部肿瘤尚允许切除时,可用局部姑息切除,以解除梗阻、慢性失血、感染中毒等症状。
3.术中注意事项
(1)开腹后探查肿瘤时宜轻,勿挤压。
(2)切除时首先阻断肿瘤系膜根部血管,防止挤压血行转移。并由系膜根向肠管游离。
(3)在拟切断肠管处用布带阻断肠管,减少癌细胞肠管内种植转移。有人主张在阻断肠管内注入抗癌药物,常用5-氟脲嘧啶30毫克/每公斤体重,加生理盐水50毫升稀释,保留30分钟后分离肠管。
(4)与周围组织粘连时能切除时尽量一并切除。
(5)关腹前要充分的冲洗腹腔,减少癌细胞种植与腹腔感染。
(二)药物治疗
1.化学药物治疗 手术后的病人化疗一般一年~一年半内可使用2~3个疗程,常用药物主要是5-氟脲嘧啶(5-FU),也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等,5-FU每个疗程总量可用7~10克。可口服或静脉给药,最好加入葡萄糖液中滴注,每次250毫克,每日或隔日一次。如果反应较大如恶心、食欲减退、无力、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等,可减少每次用量,或加大间隔期。骨髓抑制明显时可及时停药。口服法胃肠道反应比静脉给药大,但骨髓抑制反应轻。
用药期间必须注意支持治疗,并用减少副作用的药物。
癌肿未能切除的病人行化疗,有一定减轻症状控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但效果较差,维持时间短,如病人一般情况差时,副作用显著,反而加重病情,不宜应用。
2.免疫治疗 可以提高病人抗肿瘤的能力,近年来发展很快,诸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转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已逐渐广泛应用,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而且可以配合化疗的进行。
3.中药治疗 可改善症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放疗、化疗的副作用,有的中药有直接的抗癌作用,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慈姑、龙葵等。用药时可辨证、辨病兼顾,加入清热解毒、活血攻坚、滋阴养血、除痰散结、调补脾胃等方面的药物。
结肠癌予后较好,根治术后总五年存活率可达50%以上,若为早期病人五年存活率可达到80%以上,而晚期只有30%左右。
参考资料:/surgery/111.htm
结肠癌手术以后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和复查并且作好康复措施,具体治疗后的存活时间还是同个人的身体体质,以及康复环境以及手术后的放化疗有关系.
结肠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真正搞清楚,结肠癌能不能遗传,医生们的意见也不一致。
国外曾调查过某一家族,75年共有血缘亲属650人以上,其中96人为恶性肿瘤患者,多数是患结肠癌,并伴有其它器官的腺癌。还有人统计发现,结肠癌患者的同胞,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增加5倍;结肠癌的家族性因素比其它消化道癌多见。所以,有许多医生认为遗传因素与结肠癌有关。
参考资料:/JBZT/NK-1/XHK-1/WCGN-1/244084.htm
中医食疗
(1)菱粥:带壳菱角20个,蜂蜜1匙,糯米适量。①将菱角洗净捣碎,放瓦罐内加水先煮成半 糊状。②再放入适量糯米煮粥,粥熟时加蜂蜜调味服食。经常服食,具有益胃润肠作用。
(2)藕汁郁李仁蛋:郁李仁8克,鸡蛋1只,藕汁适量。将郁李仁与藕汁调匀,装入鸡蛋内, 湿纸封口,蒸熟即可。每日2次,每次1剂,具有活血止血,凉血,大便有出血者可选用。
(3)瞿麦根汤:鲜瞿麦根60克或干根30克。先用米泔水洗净,加水适量煎成汤。每日1剂,具 有清热利湿作用。
(4)茯苓蛋壳散:茯苓30克,鸡蛋壳9克。将茯苓和鸡蛋壳熔干研成末即成。每日2次,每次1 剂,用开水送下,此药膳具有蔬肝理气,腹痛、腹胀明显者可选用,另外还可选用莱服粥。
(5)桑椹猪肉汤:桑椹50克,大枣10枚,猪瘦肉适量。桑椹加大枣,猪肉和盐适量一起熬汤 至熟。经常服食,具有补中益气,下腹坠胀者可用此方。
(6)荷蒂汤:鲜荷蒂5个,如无鲜荷蒂可用干者替代,冰糖少许。先将荷蒂洗净,剪碎、加适 量水,煎者1小时后取汤,加冰糖后即成。每日3次,具有清热,凉血,止血,大便出血不止者可用此膳。
(7)鱼腥草莲子汤:鱼腥草10克,莲子肉30克,以上药用水煎汤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用,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里急后重者宜用。
(8)木瓜炖大肠:木瓜10克,肥猪大肠30cm。将木瓜装入洗净的大肠内,两头扎紧,炖至熟 烂,即成。饮汤食肠,此膳具有清热和胃、行气止痛。
(9)水蛭海藻散:水蛭15克,海藻30克。将水蛭和海藻干研细末,分成10包即成。每日2包, 用黄酒冲服,此膳具有逐淤破血、清热解毒的作用。
(10)菱薏藤汤:菱角10个,薏苡米12克,鲜紫苏12克。将紫苏撕成片,再与菱角、薏苡仁用 水煎汤即成。每日3克,具有清热解毒,健脾渗湿。
(11)肉桂芝麻煲猪大肠:肉桂50克,黑芝麻60克,猪大肠约30厘米。猪大肠洗净后将肉桂和 芝麻装入大肠内,两头扎紧,加清水适量煮熟,去肉桂和黑芝麻,调味后即成。饮汤吃肠,此膳外提中气,下腹坠 胀,大便频者可选用。
(12)大黄槐花蜜饮
原料:生大黄4克,槐花30克,蜂蜜15克,绿茶2克。
制法:先将生大黄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切成片,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5分钟,去渣,留汁,待用。锅中加槐花、茶叶,加清水适量,煮沸,倒入生大黄煎汁,离火,稍凉,趁温热时,调拌入蜂蜜即成。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以及癌术后便血等症。
(13)马齿苋槐花粥
原料:鲜马齿苋100克,槐花30克,粳米100克,红糖20克。
制法:先将鲜马齿苋拣杂,洗净,入沸水锅中焯软,捞出,码齐,切成碎末,备用。将槐花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研成极细末,待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成稀粥,粥将成时,兑入槐花细末,并加入马齿苋碎末及红糖,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槐花性凉味苦,有清热凉血、清肝泻火、止血的作用。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症。
中医辨证治疗
热毒壅盛型
临床表现
腹部胀痛,大便次数增多,便里常常有脓血和粘液,胃纳不佳,苔黄腻,脉弦细。
食疗药膳
1、山楂田七粥:山楂20克,田七5克(研粉),粳米60克,蜂蜜1匙,加清水适量,煮粥服用,每日2次。
2、海参木耳猪肠汤:水发海参60克,木耳15克(水发),猪大肠1段约50厘米(洗净切小段),同加水煮烂,调味食用。
3、香连炖猪大肠:木香10克,川连6克,猪大肠1段约30厘米(洗净),田七末5克,将木香、黄连研末和田七末一起装入猪大肠,两头扎紧,加水炖肠至烂,去药饮汤食猪大肠。
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
腹胀痛,腹部肿块坚硬,便下紫黑或脓血,或里急后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
食疗药膳
1、猪血鲫鱼粥:生猪血200克,鲫鱼100克,大米100克。将鲫鱼除鳞,去肠杂及鳃,切成小块,和猪血,大米煮粥食用。每日1-2次。
2、菱角苡仁三七猪瘦肉汤:菱角15枚,薏苡仁20克,三七米5克,猪瘦肉60克(剁碎),加水煎煮至熟烂,调入食盐适量服用。
肝胃阴虚型
临床表现
腹部痛隐隐,可触及肿块,大便干结如粒状或形小而扁,口苦口干,纳呆或有呕吐,舌质红,脉细数。
食疔药膳
1、木耳金针乌鸡饮:木耳15克(水发),金针菜30克,乌鸡1只(约500克)去毛及内脏。先将乌鸡炖1小时,再放入木耳,金针草炖至各物熟烂,和盐调味食用佐膳。
2、仙人粥:生何首乌60克,粳米100克,红枣6枚(去核),红糖适量。将何首乌煎取浓汁,去渣,药汁与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粥将成时,放入红糖调味,再煮片刻便可食用。
3、双参猪髓汤:党参30克(切细、纱布包),海参约200克(浸泡好的剂量),海带50克,猪脊骨连髓带肉500克(斩细),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再煮3小时,和盐调味,去党参渣药包,饮汤食肉佐膳。
结肠癌的饮食原则及要求
一、 饮食治疗
结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贮存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结肠粘膜的腺体能分泌浓稠的粘液,这种粘液呈碱性,可中和粪便的发酵产物。当结肠患有癌肿时,生理功能受到了破坏,排便功能以及全身情况都受到了影响,如腹泻、排便困难、全身消瘦等症状。如果饮食中仍不注意,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促癌食品,便会加重结肠癌的进展,使全身衰竭。结肠癌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饮食。
研究证明,高脂肪膳食会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虽能降低血脂,但有促癌发生的作用。胆固醇本身并不致癌,但与胆石酸同时反应,有促癌作用,说明胆石酸是促癌因素。因此,结肠癌的病人,不要吃过多脂肪,脂肪总量占总热能30%以下,动、植物油比例要适当。也就是说,在一天的膳食中,包括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调中用油,每日脂肪要在50克以下。有的朋友惧怕冠心病,控制动物脂肪很严格,经常以植物油为主,甚至不吃动物油,这样会造成体内过氧化物过多。因为植物油中碳链不稳定、易氧化,如果适当的吃些动物脂肪,就会使碳链稳定,不易氧化,并减少体内自由基的形成,所以一定要科学饮食,讲究油脂的合理配比,建议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为1:1:1。
膳食中应注意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绿叶蔬菜,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如果结肠癌向肠腔凸起,肠腔变窄时,就要控制膳食纤维的摄入,因为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会造成肠梗阻。此时应给予易消化、细软的半流食品,如小米粥、浓藕粉汤,大米汤、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脑等,这些食品能够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较顺利的通过肠腔、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结肠癌术后的病人,应同其他胃肠道手术的病人一样,要遵医嘱给予饮食,饮食要以稀软开始到体内逐步适应后再增加其它饮食。应注意不要吃过多的油脂,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食物,每天都要有谷类、瘦肉、鱼、蛋、乳、各类蔬菜及豆制品,每一种的量不要过多。这样才能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手术后初期不能正常进食时,应以静脉补液为主。手术后注意加强护理和饮食营养,促进病人身体恢复。
肠癌早期往往有大便的改变,有时便秘,有时腹泻,便中带血,有些病人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所以对早期肠癌病人应重视调理大便,在饮食中摄入含粗纤维较多的食品,如土豆、红薯、香蕉、嫩叶青菜等等,但加工要细致,避免食物过分粗糙对肿瘤部位的刺激。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可以使大便有一事实上容量,既可以预防便秘,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腹泻,并能保证每日的规律排便。
晚期肠癌病人由于肿瘤恶性生长侵入肠道内造成肠道狭窄,不同程度的阻塞排便,并减少对食物的容纳。这时应注意给予病人营养丰富,少粗纤维的食物,如蛋类、瘦肉、豆制品和细粮,嫩叶蔬菜等等;并嘱病人多喝蜂蜜水和吃香蕉、鸭梨等等,其中以蜂蜜通便效果最佳。
肠癌病人禁忌辛辣食物,辣椒、胡椒等食物对肛门有刺激作用,一定不能吃。
二、 一日食谱举例(术后恢复期)
早餐:小米粥(小米50克),玉米面发糕(玉米面50克),拌圆白菜(圆白菜50克)。
加餐:苹果1个(苹果200克)。
午餐:包子(鸡蛋50克,白菜100克,芹菜100克,面粉100克),汤(西红柿50克,黄瓜50克,淀粉10克)。
加餐:冲藕粉1小碗(藕粉30克,白糖10克),蔬菜饼干2片(面粉20克)。
晚餐:大米粥50克(大米50克),馒头(面粉50克),拌豆腐(北豆腐100克),蒸蒜拌茄泥(茄子100克)。
加餐:甜牛奶(鲜牛奶250克、白糖5克),蛋糕50克。
全日烹调用油10克,盐6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转载]大肠癌
大肠癌是由大肠粘膜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3个部分,其中直肠癌发生率最高。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北美、西欧、北欧、新西兰等,大肠癌往往占肿瘤发病的第一、二位。东欧、南欧是中等发病区。一些亚、非、拉美发展中的国家较低。在中国,大肠癌的发病,以长江中下游与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台湾及香港等地区较高。此外,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发病率也较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上海是中国大肠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近年来发病率在迅速上升。而在发达国家,由于宣传教育,人民加强自我防护,大肠癌的发病率已趋于下降。中国大肠癌的发病具有发病年龄偏轻,病变部位偏低及多见合并血吸虫等3个特点。
传统医学没有大肠癌一词,但对大肠癌的认识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人之善病肠中积聚。”《素问·气厥论篇》则说“小肠移热于大肠,为症瘕,为沉。”最早提出了大肠癌的成因。传统医学应用于大肠癌的治疗中,可以配合手术、放疗和化疗起增敏、增效,减少放疗、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对于姑息性手术者或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者,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大肠癌在传统医学中属于称谓不一。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中医学称之为“症瘕”、“积聚”、“脏毒”、“肠覃”、“锁肛痔”等;
病因病机&&
大肠癌的病因还不太了解,但下列因素可能有关。 
⑴遗传与大肠癌:普通人患大肠癌的危险为1/50,结肠癌患者的第一代亲属患大肠癌的危险为1/17,比普通人增加了3倍。一代亲属中如有2人患结肠癌,则危险升至1/6。这种家族遗传性在结肠癌比直肠癌更为常见。 
⑵经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多吃动物脂肪、动物蛋白和低纤维是大肠癌的高发因素。进食脂肪多,胆汁分泌、胆酸分解物也多,肠内厌氧菌酶活性也增高,而致肠内致癌物质、促癌物质形成增加,导致大肠癌发生。 
⑶大肠非癌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息肉病、腺瘤等:约有3%~5%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大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史20年者,发生结肠癌约占12.5%。约有15%~40%结肠癌起源于结肠多发性息肉(息肉病),其癌前期病程约需5~20年。 
腺瘤可以癌变,直径1cm腺瘤的癌变率0.9%, 直径2.5cm腺瘤的癌变率约12%。腺瘤数目越多,癌变机会越多。故中年期患大肠腺瘤,须积极治疗,防止进入老年期后发生大肠癌。 
⑷寄生虫病:我国江苏、浙江省等地是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区,约有10.8%~14.5%晚期血吸虫病变发生大肠癌, 在埃及,大肠癌合并曼氏血吸虫病的占12.5%~17.34%。 
⑸其他:肥胖、长期饮酒、少食新鲜蔬菜、患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菜、油菜等能保护肠粘膜。与大肠癌发病有关的因素还有盆腔经过放射治疗者、女性生殖器癌瘤患者,在他们之间大肠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
中医学虽没有大肠癌一名,但在2000多年前就已初步认识了大肠癌的病因病机,此后历代医学从不同侧面对本病的认识和治法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补充,至明清时,中医学对此病的认识更趋全面。如明朝张景岳认为“凡脾肾不足产后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景岳全书·积聚》)。又如清朝王肯堂则言“又有生平性情暴急,纵食膏粱,或兼补术,蕴毒结于脏腑,火热流注肛门,结而为肿。”(《外科正宗·脏毒论》),从情志、饮食等方面阐明了大肠癌的成因。
综合诸医家的论述,一致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饮食不节,忧思抑郁,久泻久痢,劳倦体虚,感受外邪,湿毒蕴结等因素引起。此等因素致脾胃受损,水谷精微不能运化输布,以致湿浊内生。加之五脏虚衰(尤以脾肾虚弱为主),正气不足,易受外邪,邪毒滞肠道,日久积聚成块,肿块阻塞肠道,排便艰难或粪便变细变形;湿毒久蕴,化热灼伤血络,则见便血;热毒炽盛,肉腐络伤,则便下脓血,或如鱼胨状,恶臭难闻;久泻久痢,肾阳不足,不能温运脾阳,从致脾肾阳虚。久病累及肝肾,精血亏虚,出现肝肾阴虚,终至神离气脱,阴阳离决。
诊断要点&&
&&& 临床表现 
&&& (一)症状 
1.便血 大肠癌早期病变仅限于粘膜,可无症状,或仅有排便习惯改变。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便血,血色多淡暗,粘附于大便表面。肿瘤体积小的时候,由于粘膜尚完整,一般不会出现出血,随着体积的增大,由于炎症、血运障碍、机械刺激等原因,粘膜发生糜烂、溃疡,甚至肿瘤破溃而发生出血。当少量出血时,肉眼不易察觉,而粪便镜检可发现红细胞,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肉眼血便。大肠癌的出血颜色多为暗红色,位置越近肛门,颜色越鲜红。部分病人由于癌灶位于右半结肠或靠近回盲部,且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也可出现类似于上消化道出血形成的柏油样便。出血量与癌肿的大小不成正比关系,亦不能确定即是癌肿所致,一些非恶性疾患如肠道的结核与慢性肠炎等也有便血的表现,而大肠癌亦可仅有粪潜血阳性,没有肉眼便血。由于恶性肿瘤预后差,如能早期发现则可明显地改善预后。故对有血便或持续的大便潜血阳性病人,应首先考虑到有大肠肿瘤的可能,并应做进一步的相关检查。 
2.粘液便和脓血便 
3.排便习惯改变 
4.腹痛和腹胀 大肠肛门癌患者常出现的临床表现还有腹痛与腹胀。其中腹痛的发生率较腹胀的发生率高。疼痛的性质可分为隐痛、钝痛与绞痛。 
&&& (二)体征 
1.贫血与消瘦 随病程进展,病人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及发热,甚至出现恶液质。与便血、摄入不足以及消耗过多有关。 
2.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是大肠肿瘤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发生率为47%一80%。是右半结肠癌的最常见症状,约占就诊病人的80%左右;左半结肠癌约占20%-40%。 
3.直肠肿瘤可在直肠腔内扪及表面不光滑、质脆易出血的肿块或溃疡,指套有暗褐色血染。 
(三)不同部位肿瘤的特殊表现 
1. 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癌常表现出腹部肿块、贫血、腹痛、全身乏力与消瘦等症状。腹痛亦是右半结肠癌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之一。便血与贫血是右半结肠癌的较常见的症状。贫血是右半结肠癌第三位常见症状,同便潜血试验也常阳性,可作为首发症状出现。 
2.左半结肠癌 便血是左半结肠癌最常见的症状,约占75%。常表现为粪便表面带有暗红色血,易被患者发现而引起重视。也可出现粘液便或粘液脓血便。 
3.直肠癌 直肠癌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便血及排便习惯的改变。便血是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多呈鲜血或暗红色血液,与大便不相混淆,大量出血者则罕见。有时便血中含有血块和脱落的坏死组织。排便习惯改变亦是直肠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的增多,每日数次至十数次,多者甚至每日数十次,每次仅排少量的血液及粘液便,多伴持续性肛门坠胀感及排便不尽感。大便常变细、变形,甚至有排便困难及便闭。 
4.肛管癌、肛门癌 出血和疼痛是肛管癌、肛门癌的主要表现。肛门癌的瘤体在早期即可侵及神经引起疼痛,尤其在排便时,疼痛明显加剧,患者因此而恐惧排便,造成便秘。 
(四)常见并发症 
1、 肠梗阻 肿瘤增大可致肠腔狭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而导致机械性肠梗阻。 
2、 肠穿孔 临床有典型的急腹症表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X线平片见隔下新月状游离气体等,可作出初步的诊断。
 & 3、 出血 急性大出血是大肠癌较少见的并发症。
&&& (五)实验室检查
(1)直肠指捡:对直肠癌诊断极为重要,有50%~60%的大肠癌可经直肠指检发现肿块。对每一个有肠功能性疾患,全身慢性消耗性体征或急腹症患者,均应作直肠指检,以了解肛门与直肠有无狭窄,有无肿块。
(2)大便:隐血试验直肠指检阴性者,可做大便潜血试验,此法可作为大肠癌普查初筛方法和结肠疾病的常规检查。
(3)结肠X线捡查:本检查对早期大肠癌诊断有困难,病变在乙状结肠中段以上者,须用x线检查。为提高诊断准确率,宜采用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法,常可显示癌的部分与范围,有钡剂充盈缺损,肠腔狭窄,粘膜破坏等征象。&&&&&&&&&&&
(4)纤维结肠镜捡查:能观察到全结肠粘膜形态,对可疑病灶在直观下采取活检或刷取细胞涂片,可以显著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特别是对微小病灶的诊断很有价值。
(5)癌胚抗原(CEA)血清CEA测定:该测定在本病不具有特异性。但是血清CEA测定结果仍可供诊断结肠癌参考,特别是通过系列测定,在癌切除后可见血清CEA逐渐下降,有复发时升高,对监测结肠癌手术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总之,有大肠癌临床表现时,应该按全面正确地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B超、内镜检查等顺序进行,必要时辅以CT、磁共振等检查以了解病灶转移情况。在诊断时,需要与内痔、肛瘘、阿米巴肠炎、日本血吸虫病、肠结核、局限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作鉴别。
治疗方法&&
目前,大肠癌主要治疗措施仍是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凡能手术切除的肿瘤,只要病人能耐受手术,均应手术切除,即使对部分有远处转移的病例,仍应争取切除原发灶,以解决可能出现的梗阻、出血等问题。在强调和重视外科手术治疗的同时,中医药及放、化疗对大肠癌的治疗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不能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病人则以内科治疗为主。现介绍如下:
(一)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是肠癌首选而惟一属于根治性的治疗方法。凡属Dukes A期者,可单纯手术切除,一般不需要化疗和放疗。对Dukes
B、C期者,或施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1)手术适应证
对凡能切除的大肠癌均应手术切除,如有少量远处转移,仍应争取切除原发灶,以解决梗阻、失血、感染等问题。
&&& 2)手术禁忌证
病人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或已有广泛转移的晚期癌肿。
&&& 3)术前准备
大肠癌病人术前除一般的常规准备外,必须进行肠道准备。其目的是清洗肠道,减少肠道内的细菌数量,减少术后炎症引起的并发症。术前准备包括口服抗生素、流质饮食、泻药导泻等。对非梗阻病人近年来开展应用全肠道灌洗法来替代上述方式,作为术前准备。
&&& 4)术式选择
大肠癌手术应根据肿瘤部位、周围组织累及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的恶性程度、生物学特性以及有无梗阻等,同时结合患者全身情况而决定手术方式和切除范围。
全国第一届大肠癌会议提出,浸润性大肠癌根治性切除的定义是手术时将肉眼所见及扪及的肿瘤,包括原发灶及引流区淋巴结全部清除者称为根治性切除。手术时虽能切除病灶,但肉眼或扪及的肿瘤有残存者属于姑息性手术。
根据此原则,对病变局限于原发或区域淋巴结者应作根治性手术;局部病变广泛,估计不易彻底切除,但尚无远处转移者可作姑息性切除;局部病变较广泛尚能切除,但已有远处转移,为解除梗阻、改变症状亦可作姑息性切除;局部病灶广泛、粘连、固定,已无法切除,可以作捷径手术或造瘘术以解除症状;已有远处转移如肝转移或其他内脏转移,而原发灶尚能切除,可根据病员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同时切除,当然,此亦属于姑息性手术。
1.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原则为尽可能防止手术中癌细胞的血行播散和局部种植,手术操作要轻,避免挤压,并争取在游离癌肿前,用纱布保护肿瘤,阻断或结扎静脉,防止癌细胞肠腔内种植和血行转移。具体操作步骤为:①在距离癌肿边缘远、近侧各5~10cm处,将肠管扎紧以阻断肠腔;②在系膜根部显露准备切断的肠管;③游离包括癌肿在内的肠段,予以切除;④肠吻合完毕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手术区,以期能破坏已脱落的癌细胞。此外有人主张,在癌肿肠段远、近侧被扎后,向阻断肠管内注入氟尿嘧啶溶液50ml(含药量750~1
000mg),等待30分钟,此时先做其他操作,以后再游离肠管。正确细致地手术,可使远期疗效有所提高。
2.结肠切除的范围大肠癌根治切除的范围需包括癌肿所在的肠袢和可能发生转移的系膜淋巴结。就癌肿本身而言,不需要切除长段肠管,但为了切除系膜根部淋巴结,需要结扎切断系膜的主要血管,为此要将该血管所供应的肠段全部切除。但不同部位的癌肿所需切除的范围不同;右侧大肠癌,多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应沿系膜上动脉结扎及切除包括20mm的末端回肠,然后进行回肠横结肠吻合。对于左侧大肠癌,多行左半结肠切除术,包括根部结扎切除肠中动脉左支、结肠左动脉及乙状结肠动脉,然后行横结肠直肠吻合;但对于横结肠远侧、脾曲及降结肠的肿瘤,由于易发生逆行性淋巴结转移,可以循网膜左动脉转移至脾动脉及脾门淋巴结,亦可转移至回肠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周围的淋巴结,因此主张做右半结肠切除在内的结肠次全切手术,然后进行盲肠、直肠吻合术;也有主张同时切除胰尾及脾脏的报道。总之这个部位的大肠癌手术范围适当扩大为宜。基于大量有关直肠癌淋巴扩散规律的临床病理学研究结果,直肠癌极少能向下转移,其主要转移方式是向上沿直肠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的途径转移,但在下段直肠癌却有15.9%(46/290)可以向侧方循提肛肌转移,此种情况在上段直肠很少见。因此,一般主张位于距肛门6cm以内的直肠癌,进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将上段乙状结肠远侧的大肠连同提肛肌、肛管及其周围皮肤、直肠及乙状结肠系膜,包括直肠上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的根部,做整块切除;近侧结肠胃断端在左下腹做永久性造口(人工肛门)。位于距肛门12cm以上的上段直肠,可以经腹腔做前切除术,其向上切的范围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大致相同,下方则保留住提肛肌,这样经选择后的病例5年生存率及手术危险性,均不低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由于经腹进行深在盆腔内的直肠低位吻合暴露较差,操作不便,已有很多改良手术。例如Becon托出术、Turel的肛门外翻吻合术、Tumbull的外翻固定近期吻合术、Parks的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和Lo-calio的经骶吻合术等。近年来胃肠吻合器的普遍使用,使位置深在的低位吻合术操作便于进行,对有选择的病例肛门近侧保留3~4cm的直肠,即能进行吻合,使保留肛门的可能性明显提高。总之,中段直肠癌手术能否保留肛门括约肌,需基于能获得手术根治的原则下,根据病人全身情况、局部解剖条件、手术安全性、手术野暴露及术者经验决定。
手术与中医药物的配合
中医强调人体的内外平衡及人体各脏器的平衡。大肠癌虽然生于人体的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可产生一系列全身症状,中医药在改善这些症状及治疗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1.手术加中医药术后病人的体力较差,特别是晚期病人。中医治疗术后的病人常以补益气血,健脾和胃为主,佐以解毒抗癌。常用方药:黄芪、女贞子、薏苡仁、党参、黄精、枸杞子、菟丝子、莲子肉、鸡内金、神曲、半枝莲、败酱草、白花蛇舌草。
术后病人虽切除了肿瘤甚至淋巴结,但形成肿瘤的内因未消除,而内因的消除有赖于中医药治疗,这也是中医药治本之所在,中医药最强的优势之所在,故此,应针对该病的基本病机的施以中医药治疗。笔者一般选用前述大肠癌基本方随证加减,疗效较好。
术后体质较弱时,宜大肠癌基本方酌加补气益血、健脾和胃之药。
2.术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1)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会阴部窦道的中医药治疗:方药:①七三丹:熟石膏21g,升丹9g,共研细末。②红油膏:凡士林300g,九一丹30g,东丹4.5g。先将凡士林烊化,然后将两丹调入,和匀成膏。③生肌散:制炉甘石15g,滴乳石、琥珀各9g,滑石30g,朱砂3g,冰片0.3g,研极细末外用。
治疗方法:先用七三丹药线插入窦道中,再用红油膏纱布盖巾,每日换药一次,同时给予益气养血之品,如生黄芪、当归、党参各12g,白术、白芍、丹参各9g,每日1剂水煎服。经上治疗约1个半月脓液渐少,两个月后脓水将尽,在取出药线时,先流出少许脓液,接着有黄稠的液体流出,此时用棉花蘸之能拉成一条丝状,即停止使用药线。撒上生肌散并用小块棉垫剪成丁字带紧压固定,每日换药一次,直至窦道愈合。
(2)直肠癌根治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中医药治疗:直肠癌根治术时由于损害了支配盆腔脏器的自主神经,而出现排尿功能障碍,男性病人甚至出现性功能障碍。可选用活血化瘀、利水温阳之剂调理,并配合针炙治疗,有时以针炙治疗为主。我们在临床应用中以针炙为主配合中医药治疗术后排尿障碍,收到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3)肠癌姑息性造瘘术后顽固性呃逆的中医药治疗:对于有些极晚期肠癌,手术无法切除,只是为了单纯解除梗阻,以利于排便通畅,而单纯行结肠造成瘘术。因病期较晚,癌肿阻塞严重,热结腑实之证,相当严重。典型表现为舌质黄厚腻,有些病人表现顽固性呃逆,用止呕及解痉药物疗效不明显,中医常用的丁香柿蒂汤亦解决不了问题。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一典型病例,患者,男,73岁,因结肠癌造瘘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1个月,严重影响饮食及术后调理,经用止呕及解痉药物治疗,疗效不明显,有时仅停止很短时间,后来甚至不起作用,服用丁香柿蒂汤亦不起作用。经仔细辨证分析发现其舌质红,苔黄厚腻,病程长,术前癌肿阻塞,热邪蕴结,致热结腑实之证明显,腑热不退,则呃逆不止。重新拟订清热攻下,佐以降逆止呕之方药,果然1剂药后,症状减半,3剂呕止,全病房大夫、病人无不为之震惊,叹中医药之神奇、奥妙。能获此效,不过辨症正确而已,其后每遇此类情况,皆可药到病除。
&&& (二)放射治疗
IV&1.直肠癌术前放疗一般认为,术前放疗可使生存率提高10%~15%,局部复发率瘤体减小,扩大手术的适应性,松解癌性粘连,提高手术切除率。一般使用直线加速器或多或60C0高能治疗机,采用前后两野或四野盒式技术,每次2Gy,每周5次,总剂量为46Gy/4~5周.。
2.术中放射治疗可进一步杀灭术后残存的肿瘤细胞,减少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和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术中运用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对肿瘤区域一次照射10~20Gy。
3.术中杆管、术后放疗术中杆入施源器,术后2~3天,生命体征平稳后,采用连续治疗立式,在3~5天内对病灶予以30~40Gy放疗。可对①结、真肠癌固定盆侧壁,骶骨前或与盆腔四周重度粘连等手术无法切除的病灶;②术后残留病灶;通过放射治疗来达到消灭残留病灶和癌块的目的。
&&& 4.术后放疗
术后放疗是辅助性放疗,是对手术治疗很重要的一种补充治疗手段。术后放疗效果常不如术前放疗。原因是手术破坏了盆腔的正常结构,局部组织因纤维化而血运受到了破坏,细胞含气量下降。
通过术后放疗可消灭根治性切除后可能存在的亚临床病灶;对非根治性节除者的残留癌灶进行补充治疗。一般总剂量为50Gy/5周,宜多野照射。
5.直肠癌的腔内放射治疗具有局部剂量高、周围剂量低的特点,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局部病灶,是体外放疗的有效补充治疗。适用于:①早期直肠癌(直径<3.0㎝,高分化腺癌=;②骶前节除或超低位吻合术的病例;③直肠癌术后,直肠内或阴道复发病例;④体外放疗后补充放疗。
6.根治性外照射单纯根治性放疗主要适用于少数早期及细胞类型特别敏感的患者,也可用于肿瘤体积较小,活动,但由于严重心血管等疾病,属于手术禁忌证的病例子采取多野前后照射,总照射量为50Gy/5~6周。
7.姑息性放射治疗对因全身情况差等原因而不能耐爱莫能助手术治疗者,可应用放射治疗作为姑息性治疗的手段,从而达到减轻症状,甚至延长生存时间。放疗技术同术前放疗。
&&(三)化学药物治疗
大肠癌80%~90%为分化型腺癌,培殖慢,对化疗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化疗的有效率在20%~30%之间。化学药物治疗的适应证有:①手术后肿瘤复发不能再手术者。②癌肿体积较大,手术切除困难,可称化疗使肿瘤缩小后再手术切除。③有远处转移,不能手术者。
&&& 1.单一药物化疗
(1)5-氟尿嘧啶(5-FU)
①5-FU&
300㎎/㎡,溶于5%葡萄液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5天,以后减半,隔日1次,总量为8~12g。
②5-FU&&
300㎎/㎡,溶于5%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0天。
(2)叶氟啶(FT-207):每次200~300㎎,一日3次,口服。可同时给甲酰四氢叶酸钙15㎎口服。
(3)丝裂霉素(MMC):每次0.08~0.1㎎/㎏,以理盐水10~40ml溶解,每周1次或2次静脉推注。也可每次0.2~0.3/㎏,每6~8周1&&
次静脉推注,总量一般用40~80㎎。
(4)甲坏亚硝脲(me-CCNU):每次要00㎎/㎡,口服,每隔6~8周用药一次。
&&& 2.联合化疗
&&& (1)MF方案
&&& 氨甲蝶呤(MTX)
200㎎/㎡,静脉滴注,第1日。
5-FU& ;/㎡,静脉滴注,第2日。
静脉滴注MTX24小时后,肌肉注射四氢叶酸钙24㎎,每6小时1次,计8次。24小时内液体总量为2500ml,注意碱化尿液。
每15天1周期,共用2周期,有效率为46%。
&&& (2)MeF方案
12㎎/㎏·d,连续3天静脉滴注。
Me-CCNU& 175㎎/㎡,第2天口服。
每6周重复一次。有效率37%。
&&& (3)MCF方案
&&& Me-CCNU
175㎎/㎡,口服,第1天,10周1次。
5-FU& 10㎎/㎏,静脉注射,第1~5天,5周1次。
有效率为43.5%.
&&& (4)FAM方案
5-FU& 600㎎/㎡,静脉滴注,第1、8、29、36天。
阿霉素(ADM)& 30㎎/㎡,静脉推注,第1、29天。
MMC& 10㎎/㎡静脉推注,第1天。
每8周为一周期,3周期为1疗程。有效率为20%,
3.5-FU与醛氢叶酸(LV)合并应用
200㎎/㎡·d,首先静脉滴注;5-FU500㎎/㎡·d,静脉滴注;分别连用5天。
(2)LV500㎎/㎡·d,静脉滴注2小时;5-FU500㎎/㎡·d,在LV用至1小时时开始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6周。
4.动脉灌注化疗适于晚期大肠癌元法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或肝转移病例。具有选择性强,给药集中,全身毒性反应小等优点,能明显提高不能切除病例的手术切除甚至根治机会。可经肝动脉或肠系膜动脉脾管化疗或栓塞,也可留置导管或置入药物泵持续给药。具体方案如下:
(1)5-FU&
750~;/㎏,动脉注射,共计12g,结束后,改变5-FU;,每周一次,静滴,有效率达83%.
750~;,MMC10㎎,ADM50~60㎎,或顺铂(DDP)60~80㎎,每月1次,经肝动脉或肠系膜动脉灌注,有肝转移的可配合碘油栓塞,连用2~3月.有效率达55%,约有1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
5.术后辅助化疗& 参考全身化疗及动脉灌注化疗。
&&& (四)中医药治疗
(1)辨证论治&
&&& 1)湿热蕴结证。
主证:腹部阵痛,便中夹血,或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兼有发热恶心、胸闷等,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槐角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槐花15g,地榆15g,黄芩10g,当归12g,炒枳壳10g,防风10g。
便下脓血者加白头翁、薏苡仁、败酱草、丹皮、马齿苋清热凉血解毒;腹痛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白芍调气和血;发热者加银花、连翘、葛根辛凉透热;有肿块者加夏枯草、海藻、生牡蛎软坚散结消肿。
分析:本方槐花、地榆清肠凉血止血,黄芩清大肠湿热,当归活血化瘀,炒枳壳、防风宽肠利气,全方清肠止血,疏风利气。但本方清热解毒散结之功不足,在应用时尚需加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药,加强疗效。
&&& 2)气滞血瘀证。
主证:腹胀刺痛,腹块坚硬不移,下痢紫黑脓血,里急后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黄,脉涩或弦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解毒。
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归尾12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6g,川芎10g,丹皮12g,延胡索10g,香附10g,乌药10g,甘草10g,枳壳10g,五灵脂10g。
便血不止者加茜草、阿胶;肿块不消者加皂角刺、农吉利;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扁豆;脱肛者加莲子、刺猬皮、升麻。
分析:本方桃仁、红花、当归尾、川芎、丹皮、赤芍、延胡索、五灵脂活血行气止痛,香附、乌药、枳壳宽肠行气止痛,生甘草清解调和诸药。合用成方,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3)脾肾阳虚证。
主证:面色苍白,少气乏力,畏寒肢冷,腹痛隐隐,遇寒则甚,喜按喜温。黎明泄泻,或污浊频出,舌质淡胖,舌苔薄白或薄腻,脉沉细无力。
&&&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四神丸(《证治准绳》)。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扁豆10g、山药15g、薏苡仁15~30g,莲子肉10g,砂仁6g,炙甘草6g,桔梗6g,补骨脂10g,肉豆蔻10g,吴茱萸6g,五味子6g。
寒甚者加附子、肉桂;污浊频出者加禹余粮、没食子、诃子肉、炙五倍子;气虚乏力甚者加黄芪、黄精。
分析:党参健脾益气养血,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炙甘草补气和中,四药桂脾益气以补脾土。脾失健运,水湿不化,白扁豆、山药、薏苡仁、莲子、砂仁以渗湿和胃,增强祛脾湿之功。补骨脂温肾阳,肉豆蔻暖脾土,五味子、吴茱萸温中祛寒、涩肠止泻。合而成方,共奏温补脾肾,渗湿止泻之功。
&&& 4)肝肾阴虚证。
主证: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骨蒸盗汗,遗精带下,舌质红或绛,舌苔少或无,脉弦细或细数。
&&&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知柏地黄丸(《症因脉治》)。知母12g,黄柏12g,熟地15g,山茱萸10g,山药12g,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0g。
阴虚甚者加鲜石斛、天花粉、北沙参;便秘者加火麻仁、桑椹、白蜜。辨病用药加藤梨根、猫人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薏苡仁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药。
分析:熟地滋阴补肾,生血填精,山茱萸补肝肾、涩精秘气,山药补脾固肾、丹皮清肝火,凉血退虚热,泽泻泻肾浊,茯苓渗脾湿,共奏滋补肝肾之功,再加知母,黄柏以滋肾降火,则真水得补,阴火得降。
&&& 5)气血两虚证。
主证: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少气乏力,神疲懒言,脱肛下坠,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
&&&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5g,白芍10g,熟地15g,川芎10g,甘草6g。
气虚甚者加黄芪、黄精;便秘者加大黄、全瓜蒌;脱肛者加升麻、枳实;腹胀者加木香、大腹皮、青陈皮;疼痛加延胡索、全蝎;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姜竹茹;大便带血者加仙鹤草、地榆炭;远处淋巴结转移者加山豆根、蜈蚣;阴虚明显者加北沙参、杞子、丹皮、女贞;化疗后白细胞低者加仙灵脾、仙茅、羊蹄根。
分析:人参甘温,大补元气,白术苦温,健脾燥湿,茯苓甘淡、健脾渗湿,甘草益气和中,四药共成健脾益气之功。熟地甘温,滋阴补血;当归辛甘温,养血和血;芍药甘酸,敛阴和营;川芎辛温,活血行气。此四药共成补血活血之功。全方合奏益气补血之功,为气血双补的基础方剂。
&&& 单验方
&&& 1.基本方
藤梨根、白花蛇舌草、苦参、水杨梅根、生薏苡仁、凤尾草、野葡萄根、白茅根、槐角、草河车、丹参,水煎服。
临床加减法:便脓血者加地榆、槐花、侧柏炭,银花炭;里急后重者酌加广木香、积壳、乌药;大便秘结实者酌加大黄、枳实、桃仁;体虚者加柏子仁、郁子仁、火麻仁、松子仁或麻仁丸(吞服);便次增多者加栀子、白菊花、樗根皮;阳虚者加附子、肉桂、干姜;阴虚者加石斛、玉竹、玄参、天花粉、麦冬;气血不足加太子参、黄芪、当归、地黄。
2.外用保留灌肠方
黄柏60g,黄芩60g,紫草60g,虎杖120g,藤梨根250g,苦参60g,乌梅15g。
浓煎成500ml,每次30~50ml,睡前作保留灌肠。
&&& 3.外用栓剂
硇砂3g,鸦胆子9g,乌梅15g,冰片1.5g。
此为3个栓剂量,加辅剂制成栓,每日1~2次,每次1枚。
&&& (三)专方验方
&&& 1.抗癌方
八角金盘、生山楂各12g,石见穿、山慈菇、八月札、黄芪、鸡血藤各30g,败酱草、党参、丹参各15g,生大黄6g,枳壳10g。便血者加槐花炭。侧柏炭;里急后重者加木香、黄连、赤芍;大便不通者加瓜蒌仁、皂角刺。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一疗程。适宜于直肠及肛管癌者。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或栓剂外用,效果更佳。
&&& 2.结肠消肿汤
八月札、红藤、苦参、丹参、凤尾草各15g;白花蛇舌草、野葡萄藤、生薏苡仁、瓜蒌仁、白毛藤、贯众炭、半枝莲、莪葜各30g,地鳖虫、乌梅肉各9g,壁虎4.5g(研末分3次吞服)。上药煎汁600ml,每天取400ml口服,200ml保留灌汤。适用于各期大肠癌患者。
&&& 3.青根饮
青蒿60g,鲜野葡萄根60g,地榆60g,鲜白花蛇舌草30g。以上各药洗净后沥干,置热水瓶内,倒入沸水浸过药面,浸泡12小时,滤出药液即得。口服,每日1剂,可随时饮服,15日为一疗程。
&&& 其他外治疗法
&&& 1.肠癌栓
儿茶5,乳香4.5g,没药4.5g,冰片1.5g,蛇床子2.1g,轻粉3g,蟾酥0.6g,硇砂6g,硫黄6g,三仙丹6g,血竭4.5g,白矾270g。
取儿茶、乳香、没药、冰片、轻粉、硇砂、硫黄、三仙丹储药共研细末,将白矾用开水溶化后浇入药末,后加蛇床子、蟾酥、血竭共研之末制成片状栓剂,外用,每日1枚,塞于直肠癌灶处,隔2~3日上药一次。
2.用蛇床子、苦参各30g,薄荷10g,加水1
000ml,煮沸后加入生大黄10g,煎2分钟,将雄黄、芒硝各10g放入盆中,将煮沸的汤药倒入盆内搅拌,乘热气上蒸之际蹲于盆上,熏蒸肛门处,待水变温后改为坐浴,每晚1次,适于肛管癌者。同时配合其他疗法,效更佳。
3.马钱子研末,醋调外敷患处,治疗肛门癌有效。
&&4.青黛15g,蝉衣30g,冰片3g,研细末。撒棉纸上贴患处,适用于直肠、肛门癌脓水淋漓,且痛痒者。
5.紫硇砂30~50g,调入100g的凡士林中成30%~50%的硇砂软膏,每次取适量外涂患处,治疗直肠癌有效。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直肠癌经验
1.通幽消坚汤合外治法治疗直肠癌
&&& 治疗方法:
(1)通幽消坚汤:白花蛇舌草、槐花、槐角各35g,龙葵、仙鹤草、地榆各30g,当归、生黄芪、败酱草各10g,穿山甲、昆布各15g,三七、生大黄各5g,黄药子30g,每剂水煎取400ml,早、中、晚分3次服。加减:便血不止加阿胶、茜草各10g;大便不爽加莱菔子30g、火麻仁15g;肿肠不消加皂角刺10g;小腹坠胀加生黄芪30g、木香6g;脱肛不收加莲子30g、刺猬皮10g;小便涩滞加猪苓30g、海金沙10g;淋巴结转移加黄药子、石上柏各10g。
(2)保留灌肠方:槐花、鸦胆子各15g,皂角刺、血竭各10g,白花蛇舌草、生大黄、败酱草各40g,水煎服2次,共取汁200ml,灌肠保留1~2小时,每7日一次。
(3)掌心握药:全鲜大葱9根,大枣(去核)21枚,巴豆(去壳)21枚,黑砒霜10g,将诸药混合,捣成药饼,分成3个,每次用一个握手心,男左手女右手,外用净白布缠扎固定,每握6小时休息3个时,日夜连续使用,隔日换用一药饼,每7日用毕,休息1周后如法再制再用。握药期间有发热、口干反应,若手掌起疱即停止使用。
&&& 直肠癌证治经验
方剂:"抗癌9号"。药用:八角重盘12g,石见穿30g,败酱草30g,八月扎30g,黄芪30g,党参15g,鸡血藤30g,丹参15g,大黄6g,枳壳10g。
辨证加减:便血加槐花炭、侧柏炭;里急后重加黄连、木香、赤芍;大便不通加瓜蒌仁、皂角刺等,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一疗程。
配合外用方"抗癌栓4号"纳肛。药用:蟾酥20g
,雄黄20g,白及粉15g,颠茄浸膏5g,甘油明胶65g,甘油70g。以上量制成栓剂100颗。治法:取蟾蜍、雄黄、白及粉的细末加颠茄片研成糊状物,再将甘油胶溶水后上加热,待熔后,再将上述蟾酥等糊状物加入,不断搅拌均匀,倾入已涂过润滑剂的栓模内(鱼雷形),冷凝取出蜡纸包裹备用。用法:嘱患者取俯卧位,将栓剂1颗轻轻塞入肛门内,深达10cm左右,俯卧半小时,每日2次,30天为一疗程。
肛管癌:直肠癌的中药熏洗及灌肠疗法
治疗方法:①熏洗法:药用:蛇床子30g、苦参30g、薄荷10g,加水1
000ml,煮沸后加大黄10g,再煎2分钟后取汁;将雄黄10g、芒硝10g放入盆中,将药液倒入盆内搅拌,乘热熏肛门处,待水变温则改坐浴肛门,每晚1次,3个月为一疗程。②灌肠法:药用鸦胆子15粒、白及15g、苦参30g、白头翁30g、徐长卿30g、乳没各30g,加水1
000ml,煎至300~500ml,晾温后用空针插取,由远端造瘘口推入,隔日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肛门疼痛减轻,分泌物减少,精神好转,饮食增加10例,因症状加重而中止灌肠者2例。
&单纯中医药治疗晚期直肠癌
直肠癌方:白头翁30g,马齿苋15g,白花蛇舌草15g,山慈菇15g,黄柏、象贝母、当归、赤芍、广木香、炒枳壳各10g。大便脓血加贯众炭、侧柏炭、生地榆;腹部疼痛加白芍、元胡;大便秘结加火麻仁、瓜蒌仁;大便溏薄加诃子、赤石脂、石榴皮;腹部触及肿物加鳖甲、龟甲、穿山甲;淋巴结转移加夏枯草、海藻、昆布;气血衰败加党参、黄芪、黄精。水煎服,每日1剂,3个月为一疗程。并外用保留灌肠方:槐花、鸦胆子各15g,败酱草、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30g,花蕊石60g,皂角刺、血竭各10g,浓煎后保留灌肠,每日1次。
&&& (五)气功疗法
气功能活跃气血,疏通经络,协调脏腑,增强正气,故患者根据自己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功法,对防治大肠癌有一定的疗效。常用功法有松静功、郭林新气功、内劲一指禅等。练功时要松静自然,动静结合,意气合一,循序渐进,方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 (六)药膳疗法
1)凉拌海带丝:浸发海带250g,豆腐丝100g,酱油、盐、白糖、味精、香油、姜末各少许。将浸发海带洗净切丝,用开水氽一下,捞出置盘中,把豆腐丝和调料倒入盘中拌食。
2)马齿苋鸡蛋饺:马齿苋50g,鸡蛋(或瘦肉)50g,包饺子常服,可治肠癌。
3)猕猴桃:每日50g常服,可治肠癌。
4)鲜无花果:每日适量鲜食,可治肠癌便血。
5)黑木耳红枣汤:黑木耳30g,红枣30枚,上两味加水适量,水煎温服,可治肠癌贫血。
6)薏苡仁抗癌茶:薏苡仁60g,红枣30枚(煎碎),绿茶3g。先将茶叶用沸水冲泡5分钟,取汁;将薏苡仁与红枣加水适量,煮熟,并将荼汁和入,每日1剂,分3次温服,饮汁,食薏苡仁,红枣。
7)薏苡仁粥:薏苡仁30g,梗米50g,加水适量熬成粥。作平时佐餐。可提高因化疗或放疗后的白细胞减少。薏苡仁可改用芡实,或莲子。
8)黄花菜木耳汤:黄花菜30g,木耳15g,血余炭6g。黄花菜和木耳煮成一碗汤后,冲血余炭服,可治肠癌便血。
&&& 郑承彩 男 54岁
住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西街13号B栋5单元401号。患者于2008年9月发现腹部有包块,经结肠纤维镜检查,诊断为结肠曲部肿瘤。在湖北省肿瘤医院施行手术时,肉眼观察见结肠周围有淋巴结转移,作根治术。病理切片诊断为:横结肠低分化腺癌,伴有周围淋巴结转移。术后伤口愈合尚好,半月后出院。当时估计预后极差,患者家属已准备后事。出院后用化疗5-Fu注射液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形体且渐消瘦。
同年12月29日来我所求治:此时结肠癌手术已近三个月,证见腹痛,右肋下痛,创口刺痛,咳嗽阵作,大便溏泄,日行六七次,两手肿胀,右锁骨上可摸到淋巴结。脉细弦,舌苔薄黄。术后气血两亏,癌毒已经扩散。拟用益气养阴,活血定痛之法。给予延寿化瘤丹(山蛩虫100g
蟾衣50g 西洋参50g 共碾为末,装入0号胶囊,一日4次,一次6粒,温开水送下)并拟汤药处方:太子参15g 炒当归10g 白芍10g
三七粉10g(分吞) 鼠妇10g 绞股蓝15g 石见穿15g 蛇六谷10g 黄药子10g 水煎,一日一剂。
日二诊:咳嗽减轻,手术疤痕部位疼痛已除,胃纳尚可,大便夹有黏液。脉弦,苔薄黄。肠腑积浊未尽,脾土受伤,血络不和,续服化瘤丹,原方出入再进。太子参15g
炒白术10g 生黄芪30g 大白芍10g 蓬莪术10克 荆三稜10g 炙鸡金10g& 参三七粉10g
(分吞) 绞股蓝15g 水煎,一日一剂。
2月4日三诊:药后大便仍溏,但黏液已少,日行三四次,脉弦苔薄,前法再治。太子参15g 炒白术10g 炒当归10g 大白芍10g
参三七粉10g (分吞) 绞股蓝15g 地榆炭10g 石榴皮10g 煨肉蔻5g 水煎,一日一剂。
3月5日四诊,自觉症状消失,脉虚而细,苔薄白,继续服用延寿化瘤丹;再拟:太子参15g 炒白术10g 生黄茋30g 淮山药20g
绞股蓝15g 蛇六谷10g 水煎,一日一剂。
4月初,患者来电话称,身体无任何不适,犹恐肠癌复发,要求续服化瘤丹胶囊。于是每月寄药至今,平安无事。
按:中医认为本病的产生多由于素体虚弱,脾肾不足,复因饮食不节或误食不洁之物,或忧思抑郁,久泻久痢,或感受外邪等因素,致使湿热蕴结,下注浸淫肠道,引起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湿毒瘀滞凝结而成肿瘤,湿热、火毒、瘀滞属病之标,脾虚、肾亏、正气不足是病之本,二者互为因果,由虚而致积,因积而益虚,久则积渐大而体更虚,治疗难以速效,久则神离气脱。属中医肠瘤、伏梁、肠覃、息肉、癥瘕、腹块、积聚、锁肛痔等范畴。中医对大肠癌的病因的认识主要有饮食因素、起居不节、感受外邪、先天因素、情志因素、正气亏虚等,并强调诸因素共同致病;大肠癌类似证候多为本虚标实,治疗以磨坚破结、活血祛瘀、祛风涤痰等为主。其中主要是从痰论治、从瘀论治。明清医家认识到治疗积聚、癥瘕应分期论治,攻补兼施,综合治疗,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治法不同。
该病在中医文献中属于“积聚”、“脏毒”“、肠澼”“、肠蕈”等范畴。《景岳全书&积聚》指出:“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诸病源候论》认为:“肠蕈者,寒温失节,脏之气虚弱而饮食不消,聚结在内,盘牢不移动者是也。”《医宗金鉴&脏毒论》中记载:“此证有内外阴阳之别。发于外者,由醇酒厚味,勤劳辛苦,蕴注于肛门,两旁肿突,形如桃李,大便秘结,小水短赤,甚者肛门重坠紧闭,下气不通,刺痛如锥……大便虚闭。”
现代医学认为结肠癌的病因与高脂低渣饮食习惯、肠道慢性炎症、肠道腺瘤、家族性腺瘤息肉病、部分化学致癌物有关。其临床表现在早期可无任何表现,逐渐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脓血便、便血,腹部出现包块,乃至出现肠梗阻。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造影(包括钡气双重造影)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血清CEA检查无论是对的进展或是对其预后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细胞病理学诊断是大肠癌诊断的重要依据,其主要组织学分型有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等。
本例晚期结肠癌,已广泛转移,先经手术切除,又复行化疗,再以中医辨证施治。由于采用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与延寿化瘤丹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故取得较好疗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肠癌属于原位癌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