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人的近视怎么治疗,通过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术摘镜有风险吗

5%的近视眼激光手术失败 有致盲风险_网易新闻
5%的近视眼激光手术失败 有致盲风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LASIK手术虽然能在短时间内使患者提高视力,但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此项手术,专家中还存在着广泛的争议和质疑。
近视眼手术(资料图)
今年20岁的王玲现在早晨一睁开眼,不用戴眼镜就可以清楚地看见窗外停放汽车的车牌号码。为了考上憧憬已久的艺术院校,不久前,她在北京某大型眼病专科医院做了LASIK手术,成为在过去的十年中,寻求用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的方法摘掉眼镜的几百万名中国人中的一个。
据统计,我国近视眼发病率超过30%,在中学生中,其发病率超过一半,在大学生中的发病率竟高达74%。为了能够摆脱近视给生活造成的不便,很多人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其中,一种宣称能够彻底治疗近视,安全性很高的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简称LASIK)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治疗方法。
记者了解到,中国是于1993年从美国引进LASIK技术的,LASIK是“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的缩写,意思是,在不损伤相连的细胞层的情况下对角膜重新塑形。由于近视使人体的眼轴变长,眼部的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因此光线进入眼睛只能在视网膜前面聚焦成像,使人不能看清物体。而LASIK手术利用激光将患者的角膜表面进行修正,将角膜中心削平,减小患者眼部的屈光度。这样,当光线进入眼睛后可以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人就能看清物体了。
未列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内的LASIK手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以北京为例,该手术的费用平均在8000元左右。
在北京同仁医院东区三层的屈光中心准分子手术室门口,记者遇到一位刚做完近视眼手术的患者。“孩子今年刚好18岁,利用孩子放暑假的时间,花8000多块钱做这个手术不是为别的,就是心疼孩子的眼睛。孩子的不少同学都做了这个手术,今天医院一个下午就已经做了五例了。”患者的妈妈说。
记者了解到,LASIK手术对于同仁、协和这样的大医院来说是一个不大的手术,每次手术只需要十几分钟,患者在术前要进行简单准备,包括身体检查、清洗眼睛、滴麻药进行眼部局麻等。之后,患者平躺在手术台上,医生会用开睑器将患者眼睛撑开,开始进行激光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显微镜精确地引导激光光束进行操作,患者须按医生的指示进行配合,保持头部静止并用眼睛注视激光透镜内的红色固定灯。
刚刚做完近视眼手术的男孩告诉记者,手术进行时和术后他并没有疼痛感,只是做完后眼睛感觉有些发干。
记者来到北京同仁医院眼屈光组副主任医师翟长斌的办公室,刚刚做完近视眼手术的翟长斌接受了《北京科技报》的采访。“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种,LASIK技术使用准分子激光对近视眼进行手术矫正,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安全有效的屈光矫正手术。而戴框架眼镜是非手术矫正,也是非常好的矫正方法。”翟长斌说,LASIK技术在国内已经非常成熟,手术过程只要把握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在同仁医院已经开展16年了,为很多患者解决了实际问题。现在寒暑假做近视眼手术的以学生为主,平时就是上班族,很多人觉得摘掉眼镜以后生活非常方便。比如说参军、考艺校等等。” 翟长斌说。
据悉,该技术最早进入中国时曾选取了同仁医院和协和医院进行试点,之后在国内的大城市普及。翟长斌说,由于手术要求异常精细,因此对LASIK手术的从业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医生或者工作人员必须要有相关资格证书和上岗证。
“LASIK手术是一种选择性手术,患者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患者的角膜厚度要求平均在500微米以上,另外,还需要进行术前检查。” 翟长斌强调。
LASIK手术虽然能在短时间内使患者提高视力,但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此项手术,专家中还存在着广泛的争议和质疑。
“我不太赞成用激光治疗近视眼,因为风险比较大。”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中心主任谢培英告诉《北京科技报》。
在位于三元桥国门大厦附近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中心,记者了解到从2000年9月至今,这里已经接待了一百多位由于接受LASIK手术治疗近视失败,前来治疗的患者。
“这些失败案例都是因为在手术过程中眼角膜削太薄之后,患者眼部压力让角膜发生恶性膨出,使眼球向前凸起来后产生的。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作继发性圆锥角膜。”谢培英告诉记者,产生这样的问题将是不可逆转的,除非考虑将来做角膜移植。
翟长斌也告诉记者, LASIK术后,夜间眩光、视光质量下降,夜间视力下降等弊端也较为常见。国外资料表明,LASIK术后夜间驾驶困难的患者高达30%。
曾经留学美国的北医三院眼科主任医师王乐今告诉《北京科技报》,在国外,该项手术的要求要比中国严格很多。“只有近视在600度以上和两只眼睛屈光度相差悬殊,比如说一只视力好,一只很差的情况下会采取该方法进行手术,轻度近视基本不会做。”王乐今说,由于绝大多数近视眼患者眼球仍是正常的,戴上眼镜以后就可以矫正到正常视力。因此,国外对于在一个正常的眼球上实行手术是十分谨慎的。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针对不同程度,不同病情的近视眼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手术必须按照规范操作,严格无菌的手术要求,力求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程度。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 接受激光治疗近视手术的患者年龄必须在21岁以上,近视已经停止发展,此外,必须有12个月屈光度稳定的记录。
美国联邦商业委员会(FTC)在其网站上还敬告准备LASIK手术的患者:记住,LASIK依然是一项很新的技术,目前我们还难以预料这项手术的一个长期后果。此外,还有专门的网站帮助那些手术失败或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寻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
美国一个名为“LASIK灾难”的网站,记录了有关该手术的众多失败记录,并呼吁更多的手术失败者在这里发出他们的声音。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2008年4月专门举行了听证会,一些反对这项技术的专家将LESIK技术称为“可怕的手术”。因此引起的一些自杀案例也被认为是令人担忧的问题。听证会上的专家认为,对于手术失败、并发症、致盲等结果必须公布。
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其执行委员会将着手调查对LASIK手术进行控诉的患者,以确定这种技术不容接受的风险。今年6个月以来,有5%的患者对他们的手术不满意,投诉原因包括,角膜上的刀口未能痊愈,术后头部疼痛,病菌和细菌通过伤口入侵眼部,视力下降甚至致盲。虽然手术的成功率达到了95%,但失败率依然超过了FDA允许的1%的限定。
从1998年至今,美国已有300万人接受了这种手术。FDA在今年5月22日发表公开信,建议在手术前,医生必须将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后果告知患者。然而一些专家认为FDA应该做的不仅仅是发表一封公开信而已,应该做更多工作去帮助那些正在承受术后不良后果的人们,并且将可能发生的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后果明确列出。
王乐今担忧地说,LASIK手术引入中国后更是发生了变化,轻度近视眼患者占接受手术者的绝大多数,这些患者的眼球都是正常的。一些医院只从经济利益考虑,不从患者的角度考虑,不对患者把关,这项技术在国内有一种市场化趋势。
LASIK手术的风险不仅仅体现在手术失败上,据西班牙眼科专家2008年1月在《美国眼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调查论文,对西班牙118名高度近视手术者进行的调查,这些患者的手术修正屈光度至少是10度(戴1000度的近视镜)。10年内,这些患者的手术返工率达到27%,44名患者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而1名患者必须再进行第三次。返工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患者在术后3个月到2年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屈光度大约平均每年反弹0.25到0.18度,最多的是2度(常说的200度近视)。
谢培英说,他们中心收治的做过LASIK手术的患者,有的近视的度数不但没有降下去,反而还猛增到1000度,甚至两千多度,而这极可能导致患者失明,丧失视力。还有一些患者在手术后2到3年出现一些症状,他们感觉眼睛发干,视力回退。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中心的一位护士告诉《北京科技报》,在该中心住院的病人中就有一个曾经在北京某大型医院做了LASIK手术的患者,术后,他不久就出现了视力再次下降的现象。但是,由于他的眼角膜已经被削薄,不能再进行手术,因此不得已到这里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矫正治疗。
翟志斌认为,视力下降可能是患者的激光能量没达到,或者患者伤口愈合过强造成的。因为每个人的增殖能力或生长能力不同,所以,有的人会有一点轻度的回退,但这个量医生能控制住。但是,有一种情况是医生也不能控制的,那就是高度近视眼病理病变。因为,近视眼是一直在缓慢渐进地发展着,所以,这种人做完手术会有一定的回退。
由于LASIK手术不可回避的问题——视力回退,因此很多做过该手术的患者开始“返工”。记者发现,中国关于此项手术“返工潮”的消息首先来自上海。15年前,针对近视眼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曾经风靡一时。但是几年后,许多接受了这项手术的患者开始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导致视力回退。相关专家表示,在上海的一些三甲医院眼科,一年内重做手术的数量要超过600人,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翟长斌表示,一些做过LASIK手术的患者过了三个月到半年,因为伤口愈合的关系,有的是近视还有发展,视力会有所下降。一少部分患者出现了视力下降非常明显的现象,比如说下降到0.3或0.5了,有的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再做一次手术。
面对LASIK手术带来的问题,专家表示,LASIK手术除了在技术上存在有待提高的余地外,国家有关部门对开展LASIK手术的医院的监管不力也为这项手术埋下隐患。
“中国一些小城市的医院,因为条件不好,手术前甚至没有检查全面,手术程序也不正规,做出来之后风险就更大。”谢培英说。
翟长斌向本报记者透露,在我国刚刚开展LASIK手术的时候,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严,一些医院不惜采取各种不规范的商业手段争夺病源,为医疗安全埋下隐患。而一些地方医院为了节省成本,出现重复使用手术刀片和二手的机器设备器材,造成接受手术的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情况。
2006年,16位顶尖权威专家还曾联名上书卫生部,就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存在的虚假广告、设备陈旧、价格大战等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呼吁尽快出台相关规范,遏制日益泛滥的商业行为,维护患者利益,保护这一高精尖技术在我国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卫生部至今没有下发针对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相关任何规定。
王乐今指出,准分子激光手术作为一种医疗行为,其商业运作方式导致了三方面不规范的行为。首先是在商业利益驱使下,虚假广告较多。其次是国内相当一部分不具备资金及技术实力的医院设备陈旧,导致手术不理想,不规则散光等并发症较多,甚至出现了因机械电子故障无法完成手术的事件发生。第三是无序的价格战,一些医院为低价吸引病源,重复使用一次性耗材,还有的承诺进口材料却以国产品替代,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医疗质量下降。
李莹教授最后提醒近视、远视和散光这些屈光不正患者,可以首选科学配戴眼镜矫治视力。为了方便生活,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对于视力的矫正是安全、有效、可预测性强的。但是如果一定要手术矫治,就必须明确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手术前要认真了解手术医院、医生和你自己的情况,广告、价格仅作为参考。
本文来源:北京科技报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作者:陈永杰 马佳 孙妍 叶子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被忽视的近视手术风险:手术治疗并非一劳永逸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被忽视的近视手术风险
  中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总患病人数约4.5亿,相当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近视,但近视手术尽管更新换代,也只是消除了症状,未能改变近视眼球的生理,且术后并发症的风险难以彻底消除
  《财经》记者&孙爱民/文&王小/编辑
  2016年12月中旬,居住在广东省湛江市的张伟,终于与相随十几年的眼镜挥手告别。25岁的张伟,花了2万多元,在广州市一家三甲医院进行了全飞秒激光手术,双眼视力恢复到左眼1.2、右眼1.5。
  600多度的眼镜摘掉后,张伟眼前的世界清晰了很多,可不到半个月,忧虑不期而至。术后,张伟一直觉得两眼不协调,左眼看得比右眼模糊,而且眼睛发干,并时不时有眩光、飞蚊症表现;到了晚上,视力明显减弱,以至于不敢走夜路。
  到医院复查时,张伟被告知:所有的激光手术都有并发症的可能,症状可能会在半年内消失,也可能永远存在;而且,全飞秒激光手术是不可逆的,不能进行二次手术。
  在张伟手术期间,一项仿生水晶体再度刷爆国内社交网络,声称“永久矫正视力”“将你的视力水平提高至1.0视力的3倍以上”“整个手术过程仅需8分钟,全程无痛无刺激”“最快将在2017年正式上市”。其实,这一成果的报道首现于2015年5月,此后在媒体、社交网络上经过多轮刷屏。
  这一新闻让众多的近视患者异常兴奋,难以等到国内见货,有人甚至登录仿生水晶体研究企业--加拿大科技公司Ocumetics的网站,去各种询问。然而,《财经》记者调查发现,这项技术似乎并不像宣传的那么靠谱。
  300多年前,人们发明眼镜来对抗近视,并沿用至今。近50年,软性隐形眼镜、近视激光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等手段先后被用来矫正、治疗近视,但似乎仍未超越眼镜带给人们的清晰度与安全感。
  新技术待验证
  在国内能查到的仿生水晶体最早的报道,来源于英国《每日邮报》,其报道称,Ocumetics用八年时间、300万美元经费,研发了一款由生物惰性聚合材料制成的仿生镜片,“佩戴”这个仿生镜片需要做一个8分钟的小型植入手术--将仿生镜片折叠好与生理盐水一起置入注射器,然后通过无痛的注射植入眼球,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球;10秒钟内,镜片会展开,并贴在眼球表面。
  镜片的研发者、该科技公司的创始人Garth.Webb称,这款仿生镜片可以永久矫正视力,不会引发任何生物性病变、不会造成眩光或是夜间视力差的问题。“该技术尚未获得加拿大或其他国家政府的官方认可,接下来会先进行动物实验,最快将在2017年正式上市。”
  2017年已至,Ocumetics迄今仍未发布进一步消息。在Ocumetics公司的官方网站上,有不少近视患者提出诸如“进行过激光手术后可否佩戴该镜片”“能否治疗圆锥角膜、青光眼”等问题,该公司均以“请咨询你的眼科医生”回答,未做详细解释。
  然而,眼科专家们对于该技术并不了解。
  “在我没有看到它的实物之前,我当它是科幻故事。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所以想想可以,不要当真。”美国诺瓦东南大学视光学院教授、美国国家视光研究院院士蒋百川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如同一个药物的上市,要经过反复的实验,从动物模型到患者,然后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审批,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蒋百川看来,Ocumetics公司只有将这一技术相关的数据、实验结果、科学原理等务实的内容公布出来,才能让业内人士认识、认可。
  2016年12月底,《财经》记者发邮件给该公司询问有关这款仿生镜片的相关信息和数据,未收到回复。
  伦敦视觉诊所医疗部主管丹.任斯坦认为,这是一项很有趣的技术进步,但研发者说得过于理想。“这种仿生镜片的植入术虽然看起来简便,但它的实际风险比激光手术高,因为激光手术只在角膜表面进行,而这种植入术却侵入了眼球内部,且需要取出部分健康的晶状体,而且由于手术结果本来的不可预知性,我很难认可这样的眼内手术会比角膜激光术来得安全。”
  如丹.任斯坦所说,Ocumetics的仿生镜片的“佩戴”过程属于内眼手术,镜片植入时要破坏眼球完整性。与只在角膜表面切削进行外眼手术、不破坏眼球密闭结构的激光近视手术相比,前者的设计不存在优势。
  也有分析称,Ocumetics仿生镜片本质上是给近视患者更换一个特殊材质的人工晶体。但在人眼光学系统中,除了晶状体外,还有角膜、房水、玻璃体等重要构成部分,单纯提升晶状体的性能而不顾其他,“视力提高3倍”无法实现。
  除了晶状体的因素,Ocumetics的研发似乎也忽略了其他影响视力的因素,高度近视易导致眼底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裂孔、青光眼等疾病,也会导致视力下降。
  “仅仅植入一片好的晶状体,近视眼导致的相关病理改变无法消除,未必能让患者达到理想的视力。”一名眼科医生对《财经》记者分析,让视力提高3倍有哗众取宠之嫌,更像是炒作以吸引投资。
  激光手术争议难平
  与遥遥无期的水晶仿生镜片相比,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激光近视手术显然更可靠一些。
  激光近视手术,最常用的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2000年后问世。
  LASIK是先在角膜中心区表面切削一个大约100微米-180微米厚的带蒂皮瓣,翻起暴露出皮瓣下的角膜基质,然后利用激光烧灼一定厚度的角膜基质,最后将皮瓣盖回原来的位置,无需缝合。
  LASIK的前辈,是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PRK的问题是,虽然提高了人工刀片近视手术的精准度,却带来了棘手的并发症。研究者研发出LASIK时,欢欣雀跃,因为LASIK解决了PRK手术后四天到五天上皮复原期间流泪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术后可能出现的两个并发症。
  LASIK蹿红,成为主流的近视手术。然而,LASIK也不完美。
  由于手术需要用刀片切出角膜瓣,翻开后进行中层激光手术,因此,伴随而来的就是因角膜瓣制作不佳而发生的炎症,也有少数人会出现视觉质量不佳,比如眩光、夜视差、圆锥角膜。
  20年来,中国有数千万的近视眼人群接受了激光手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任医师汪芳润研究发现,PRK、LASIK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15&%,主要是视觉功能和视光学问题,包括屈光力回退、夜间驾车眩光、双眼平衡失调、最佳视力下降、阅读困难;中航工业三六三医院研究人员对近5000例激光手术跟踪研究发现,134例175眼在术后视力下降,视力下降总体发生率为1.86%。
  由于LASIK手术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国际上鲜有关于此项技术的长期跟踪研究报告及手术后远期疗效的评价。从最初诞生、进入临床至今,有关LASIK手术并发症、后遗症的担忧就没有停止过。
  2012年2月,将LASIK引进台湾的台北医学大学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宣布“封刀”,不再进行LASIK手术。“封刀”的理由,是因为他长期观察发现,不少当年接受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患者,十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可能和手术动刀后角膜瓣发炎有关,且手术后易出现眩光、夜间视力减退,及眼睛干涩症候群等并发症。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出现的并发症不是仪器所创造出来的,而是LASIK技术带来的,“比如眩光大家都有,只是程度不同,有些很严重,有些很轻微,但夜间视力减弱是99%做过手术的人都会有的,眼睛干涩症候群的几率大致是60%到70%。只是过去我们说,半年内这些症状就不会有了,事实是,它会一辈子跟着你”。
  “封刀”事件引发眼科界轩然大波,台湾卫生署回应称,除非医师的见解发表在国际期刊,且经医学会的科学讨论认为手术确实不再适合,否则不会禁止这项手术,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未明文禁止。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发表意见称,“经过20年来我国和全世界大量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是安全的、有效的。”
  尽管如此,蔡瑞芳再未重启激光近视手术。至日,《财经》记者致电蔡瑞芳的眼科医院,工作人员表示,蔡瑞芳自“封刀”至今,再未进行一例激光手术,“以后也永远不会”。
  张伟接受的全飞秒激光术,是LASIK手术的升级版,是利用飞秒激光取代角膜板层刀,无需制作角膜瓣,将角膜切口大小降至2毫米、仅为以往的十分之一,切口感染的概率小,安全度高。它对患者也有要求,如年龄18岁至45周岁,近视度数在200度-1000度,且近视度数稳定两年以上,远视或散光600度以下,无其他眼病或全身无手术禁忌症,对角膜厚度也有要求。
  全飞秒激光术使角膜神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而且令角膜更加稳定,尽可能避免了一系列并发症。尽管如此,张伟并没有躲过不幸的概率。眼中刚刚清晰的世界,在复查后,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灰霾。
  国内的患者还要承担另一个风险:每年有超过150万的手术,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医疗机构里完成。汪芳润研究发现,激光手术的并发症多发生在一些水平低、条件差的医疗机构,其手术医师未经正规培训、经验不足、操作流程不规范、设备落后,甚至引进的是国外淘汰设备。
  蒋百川认为激光近视手术存在“原罪”:“近视多数是由于眼轴的长度所引起,还有小部分可能是晶状体或角膜的屈光度的原因。这就引起一个疑问,改变一个正常的部件(角膜),去适应一个非正常的部件(如眼轴、晶状体),这是否合理?”
  一些医疗机构,出于利润的考虑,对于近视手术患者几乎是来者不拒,无视适应症,一些患者也主动忽略并发症执意进行手术。真相正在被双方有意无意地掩盖:患者花了很大费用做手术,心理上不想抱怨由手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医务人员,包括医院以及激光手术设备的供应商,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之下,尽量夸大激光手术的优点,回避可能造成的问题,成为这个领域的常态。
  上述眼科医生告诉《财经》记者,正规的激光近视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应症检查,确定是否有干眼症、慢性炎症,角膜厚度是否足够,检查屈光度数,“如果角膜厚度过薄,就不能接受手术,低中度近视一般没必要进行这种手术”。
  手术治疗并非一劳永逸
  人们执着地追求眼前的世界清晰起来,挣脱眼镜的束缚,甚至有些失去判断,以至于在眼内“动刀”植入式隐形眼镜(ICL)技术,也逐渐兴起。
  ICL是由一种胶原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软弹性凝胶镜片,手术是保持角膜结构,在眼后房插入晶状体。STAAR&Surgical公司生产的Visian&ICL&V4,就是这种后房型人工晶体眼,在2005年获FDA批准,目前全球已有30万用户使用。
  与激光手术相比,进行眼内手术的ICL,风险更高。
  ICL可能会引起初期白内障,而且手术过程中,随着手术切口,内外通道被打开,有产生感染、出血的风险。不仅如此,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可能会位置偏移,还可能对周围的组织产生刺激和影响。
  《财经》记者走访多家眼科机构发现,有不少患者对ICL感兴趣。不过做这个手术的成本也很惊人,美国一副ICL镜片的价格约为1500美元-5000美元,均价为3500美元,不包括检查费用以及复查的费用;国内单眼ICL植入术价位也在万元左右,如患者带有散光需另加手术费用。
  上述眼科医生告诉《财经》记者,“ICL同其他近视手术一样,不像有些人所描述的恐怖,也不会如某些医疗机构所鼓吹的那样彻底‘治愈’近视。近视手术只是消除了近视症状,未改变近视眼球的生理,一定并发症风险也难以彻底消除。”
  可以说,人工晶体质量再好,也不如人眼自带的晶状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人工晶状体能够达到自然晶状体那样快速、敏捷、准确的生理调节功能。
  蔡瑞芳认为,近视不是非做手术不可,患者可以戴普通眼镜或者隐形眼镜,你可以做角膜塑型片,也可以选择LASIK,但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中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几乎相当于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近视;若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眼人群将达到7亿,相当于每两人就有一人近视。
  在阿玛施眼科全飞秒激光中心院长李耀宇看来,选择手术的近视人群,大多出于美观的目的,却往往忽视手术后未知的风险。“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如果必须做手术,首先考虑在角膜上想办法(如激光手术),实在没办法才采取眼球内的手术。”他说,“一近视就要在眼球里折腾,作为医生我是不敢轻易这么做的。”
  《自然》杂志曾经刊文称,中国13岁-20岁人群中,近视眼的患病率高达90%。
  在北京乃至全国推广使用的眼保健操,关系到千千万万儿童眼睛健康问题,未经过类似于药品研发的过程,只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来让学校执行,不够科学、严谨,蒋百川建议,应该取消。国内近视眼防治工作的关键在于青少年,“当务之急是要减少儿童、青少年的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告别近视,通过手术摘镜有风险吗_百度知道
告别近视,通过手术摘镜有风险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楼主您好,这个是不可以的,不管眼睛做过什么手术,那些航医都可以检查出来的,我参加空军招飞体检的时候,有个同学以前带过OK镜都被查出来了。除非你关系特别硬,去年参加飞院招飞时候,有个学生眼睛做过手术,但是人家找了一个领导全程陪护,所以航医给了这个学生一次机会,让他休息几个月直接去西南区体检,估计也就是走个形式而已,没有关系想都别想了。就像我,空军体检都通过了,但是被飞院的航医以特别牵强的理由给刷了,招飞体检有时候也要看运气的。如有疑问请提出,写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做近视眼手术安全吗?手术有多大的风险?
患者信息:女
病情描述:我看孩子现在15岁了,眼镜的度数越来越高。想要做个近视眼手术摘了眼镜,想问下做近视眼手术安全吗?手术有多大的风险?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53944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做近视眼激光手术是安全的,但是你的孩子还小一些,应该待近视度数稳定后再做手术。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47人
回答列表(7)
Ta帮助了3295人
病情分析:近视眼手术治疗适应症:年龄满18岁以上;近视屈光度2.50d或以上;戴镜矫正视力正常;有摘掉眼镜的需求;角膜无活动性病变或圆锥角膜;无糖尿病史或胶原性疾病。近视眼可以用针灸、药物等方法治疗,但是比较确实可靠的治疗方法仍为配戴近视眼镜。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097人
病情分析:手术的过程是非常安全的,毕竟这么多年的案例了,只是术后的效果不能保证。还有就是你的年龄只有15岁,目前还不适合手术。建议二十岁以后再考虑。如有问题可再留言。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1951人
病情分析:目前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同时建议您晚上最多10点睡觉,注意眼睛不可以用眼时间过长,尤其在辐射下不能呆太长(会损害黄斑),也要远眺治疗,最后注意不要吃过多油腻,可以吃些明目的食品。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557人
病情分析:您好,形成近视增长的可能有很多,比如用眼强度大,佩戴的眼镜不适合或眼部疾病都有可能造成视力下降的。近视一旦形成就只能矫正,可以通过配镜矫正或手术校正,配镜的目的是防止看不清楚加深近视,但要注意配镜准确。手术要求年龄在18岁以上,近视稳定的时候。平时要注意用眼强度吧,要控制视力的发展,用眼1小时左右要休息10-15分钟。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703人
病情分析:近视眼手术具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简称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其中LASIK是目前世界上的主流手术方法。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流行的不一定就是随便可以采用。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3239人
病情分析:建议;轻度和中度近视,可配以适度凹透镜片矫正视力。关键是注意用眼卫生,目前对手术治疗应采取慎重态度。具体治疗方案应该遵循临床医生的指导意见的。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910人
病情分析:近视不带眼镜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目前较多的是选择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当然注意用眼卫生也是关键。
回答时间:
白月飘雪男
0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近视800度请问建不建议做手术大约什么时间可以做?术后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医生建议:您好朋友根据您的描述,考虑您是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一系列症状。您好朋友根据您的描述,建议注意休息保暖,饮食清淡,建议您通过激光治疗调理改善。
20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药名看不清,请高人指点,主要是第二列的第四个和第六个,万分感谢,麻烦可以把这些药的具体名字写出来不想得到的帮助:药名看不清,请高人指点,主要是第二列的第四个和第六个,万分感谢,麻烦可以把这些药的具体名字写出来不
医生建议:建议你去正规医院做一下详细的检查,这样有助于您对自己病情的了解,祝您早日康复,身体健康。你好,建议你去正规医院做一下详细的检查,这样有助于您对自己病情的了解,祝您早日康复,身体健康
0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您好,我今天蹲在地上一小会然后就头晕,感觉东西在转,全身就冒汗是怎么回事,我记得这是出现的第二次那
医生建议:大脑短暂性缺氧会出现您的情况,您蹲下起立后血压一过性偏低,大脑灌注不足,缺氧后会有这些症状。建议您到医院查一下头颅CT和心电图。监测血压血糖。可以神经内科就诊。先检查再治疗。
0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12周岁真性近视三百多度可以恢复吗?
医生建议:你好,如果是真性近视,适当的休息可以缓解眼疲劳,缓解近视度数加深,但不能恢复视力。如果是真性近视,适当的休息可以缓解眼疲劳,缓解近视度数加深,但不能恢复视力。平时注意健康用眼,经常做眼保健操。
0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300多度可以做手术的吧想知道哪种手术方式适合我
医生建议:您好,近视手术方式超过10种,也不是你想做什么类型手术就可以做的。需要先做20多项术前检查,才能确认是否适合手术要求以及适合什么方式手术,您在预约检查后当场就可以判断眼部合适哪几种手术。然后再您的个人情况,自己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上是对“请问近视手术分哪几种?”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近视摘镜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