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失眠11种常见中成药的分类到底是怎样的

   经历过失眠痛苦的人都害怕失眠,失眠不仅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心理,中医认为,失眠多是因脏腑失和、气血失调引起的,失眠要调节心理,也可以吃些来调理,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治疗失眠的中药材。

  十大中药材治疗失眠

  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经、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适合有长期、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多、精神恍惚等阴虚肺燥、心神失养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百合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百合,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酸枣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具有养心安神、益阴敛汗的功效,适合有烦躁不安、惊悸怔忡、烦渴、盗汗等心肝阴血不足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酸枣仁治疗失眠的方法是:酸枣仁,捣碎,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柏子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肾经、大肠经,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合有头昏目眩、面色少华、唇甲色淡、惊悸、盗汗、等血不养心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柏子仁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去柏子仁,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珍珠母是贝类动物贝壳的珍珠层,其性寒、味咸,可入肝经、心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适合有头目眩晕、耳鸣心悸、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胁肋隐痛、口干咽燥、心中烦热等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珍珠母治疗失眠的方法是: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远志性微温、味辛苦,可入肺经、心经、具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的功效,适合有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乳糖肿痛、心神不安、多梦等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远志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远志,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合欢皮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的功效,适合有郁闷不乐、烦躁不安、健忘等情志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合欢皮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合欢皮,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首乌藤也叫夜交藤,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藤,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具有养心安神、通络祛风的功效,适合有多梦、多汗、肢体关节疼痛等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首乌藤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首乌藤,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龙骨性微寒、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具有定惊安神、平肝潜阳的功效,适合有心神不安、潮热盗汗、梦遗遗精、心悸等阴虚阳亢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龙骨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龙骨,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可入肝经、胃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安神的功效,适合有胸胁脘腹疼痛、或外伤肿痛等疼痛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实践证实,该药有较好的催眠效果,随着利用力量的增加,其催眠效果还会有所加强。用延胡索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延胡索,将其研成细末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琥珀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膀胱经,具有定惊安神、活血散瘀的功效,适合有心悸不安、惊悸多梦、肢体疼痛等淤血扰心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琥珀治疗失眠的方法是: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失眠的10种中药材,这里要提醒大家,用药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不能自行用药。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失眠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中之一在于肝郁,一个在于心阴不足。所谓肝郁,指的是肝气郁滞,患者主要表现就是心烦、生活中感觉诸事不顺,情绪低落,有抑郁倾向。所谓心阴不足,在于情绪烦躁,容易上火,思虑太多。还有心气不足,肾脏受损导致气血不足。

一、常见治疗失眠的中成药

1)柏子养心丸,每次 6 g 水蜜丸每日分 2 次服。适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等症。

2)枣 仁 安 神 液,10 ~20 mL/次,1 次/d,临睡服。适用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失眠、健忘,头晕、头痛等症。

3)人参养荣丸,每次 9 g 蜜丸,2 次/d。适用积劳虚损,呼吸少气,行动喘息,心虚惊悸,咽干唇燥,舌淡,脉细弱无力。

4)天王补心丹,蜜丸每次 9 d,2 次/d。适用于阴亏血少。虚烦少寐,心悸神疲,梦遗健忘,大便干结,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5)归脾丸,蜜丸,每丸重 9 d,空腹时,服1 丸/次,开水送下,3 次/d。适用于失眠,易醒,醒后难以复寐。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萎黄,口淡无味,食后作胀。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6)七叶神安片,口服,一次 50 ~100 mg,3次/d;饭后服。用于心气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神经衰弱、偏头痛等。

7)健脑补肾丸,口服,淡盐水或温开水送服,15 粒/次,2 次/d。主 治:用 于 健 忘 失 眠,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腰膝酸软,肾亏遗精,神经衰弱和性功能障碍等病症。

8)朱砂安神丸,口服,1 丸/次,日服 1 ~2丸。温开水或灯心汤送下。主治:心烦失眠、心悸怔忡、舌苔薄黄,脉细数。

二、服用具有安神作用的中成药应当注意的问题

1)用药前要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患者的疾病状态是属于何种中医证候类型,依照判断的证候类型,选择对应的中成药。

2)感染、中毒、颅脑损伤引起的失眠及由慢性疲劳综合征、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引起的失眠,不宜自己按照指南选择药物治疗。应当及时到医院由有关专科医生治疗。按照说明书使用,必要时,可以与其它中成药联合使用。

3)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出现的失眠,建议由医生诊断后,按照医嘱选择适合的药物。

4) 伴有心悸的患者,应当及时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心悸或脉结 (早搏)。

5)出现新的疾病时,可以考虑暂停使用中药。

6)治疗失眠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与汤剂的服用方法完全一致。

7)外感发热、经常咳嗽、复发性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谨慎使用安眠药物。

本专家共识摘自:中医中医科学院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课题组《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觉得此篇文章有帮助,帮忙投两毛。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失眠11种常见中成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