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是绝症吗,左心室肥大能手术吗

左心室扩大,假如是扩张性心肌病的前期。能活多少年
问题描述:
(男 ,63岁 )
左心室扩大,假如是扩张性心肌病的前期。能活多少年?我父亲患有扩张型心肌病,今年54岁,超声表现:全心增大,左心为重,右室心间圆顿,形态饱满,容量负荷过重。右室游离壁,壁室间隔及左室侧中下部,心尖部肌小梁粗大,隐窝深陷,心尖部致密层厚度约6mm,疏松层厚度约17mm,心肌运动普遍减低,左室收缩功能受损。主动脉运动幅度减低。二尖瓣开放幅度减低,开放正常关闭不全。三尖瓣瓣环扩大,开放正常闭合欠佳。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您的情况是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扩张明显,应该是高心病,心脏二尖瓣瓣膜关闭不全所致,目前看心脏处于心力衰竭状态。较危重的。建议你看医生积极治疗,规范治疗,患者应该屏蔽疲劳,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不利因素---,如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等因素。原发性心肌病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原发性心肌病
是一组发病缓慢、病因未明、以为特点、最后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心脏病。最初可无自觉不适,以后可在劳累时或轻度劳动时出现气急、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心脏重量增加,各心腔扩大,心肌灰白而松弛;室壁厚度近乎正常,心内膜也可增厚,可有心腔内附壁血栓,常有,也可心壁成片受损,系统亦可受侵。
原发性心肌病疾病概述
原发性心肌病是一组原因未明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心脏疾病。本病分为三型:①扩张型心肌病:该型特征
原发性心肌病
为左或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失常多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此型最为常见,占70%~80%。②肥厚型心肌病:其特征为心室肌肥厚,典型者在左心室,以室间隔为甚,偶呈同心性肥厚,左心室腔容积正常或缩小,偶尔病变发生于右心室,通常为常显性遗传。该型也较为常见,约占10%~20%。③限制型心肌病:本型特征为原发性心肌的浸润性或非浸润性病变,或心肌心内膜纤维化,引起心脏充盈受阻的舒张期功能障碍,较为少见。
原发性心肌病疾病病因
原发性心肌病
1.扩张型心肌病 (1)感染反应学说:认为心肌病是在病毒后发生的心肌损害所造成,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发病学说。
(2)心肌内小分支的病变,引起痉挛和阻塞所致。
(3)有些病例有心肌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的缺乏也可能是其机理之一。
(4)部分病例与营养障碍有关,如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硒可能引起心肌改变。
2.肥厚型心肌病目前认为该病与遗传有关。
3.限制性心肌病病因未明。
原发性心肌病疾病体征
原发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
搏动向左下移位,可有抬举性搏动,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常可听到第三、第四心音,心率快时呈奔马
原发性心肌病
律,二尖瓣或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该杂音在心功能改善后减轻,血压多正常,但晚期患者血压可下降,脉压小,出现心力衰竭时舒张压可轻度升高,心力衰竭时可出现交替脉,常减弱,两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并可见肿大,浮肿,甚或胸、腹水,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出现,为首见或主要的表现,并有多种心律失常合并存在而构成复杂心律失常,可以反复发生。此外可有、、等处栓塞的体征。
原发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常见体征有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见抬举性冲动或心尖双搏动;左缘下段心尖
原发性心肌病
内侧可听到收缩中期或晚期喷射性杂音,向心尖部传播,可伴有收缩期震颤,见于有流出道梗阻的患者。凡增加或减轻心脏负荷的措施(如给予洋地黄类、异丙肾上腺素,亚硝酸异戊酯、硝酸甘油、做Valsalva动作、体力劳动后或早搏后)均可使增强;凡减弱心肌收缩力或增加心脏负荷的措施(如给予收缩药、β受体阻滞剂、下蹲、紧握拳等)均可使杂音减弱,约半数患者同时可闻及的杂音;可呈反常分裂,呼气时明显(由于左心室喷血受阻,延迟关闭所致)。以纤颤为多。非梗阻肥厚型仅心脏轻度增大,第二音分裂,无反常的逆分裂,较少且较轻。
原发性心肌病制型心肌病
病变以左心室为主者可有左心衰竭和高压的表现,如两肺底可闻及罗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等;
原发性心肌病检查
病变以右心室为主者有右心室回流受阻的表现,如怒张,吸气时膨胀(库氏征),肝大、下肢浮肿、腹水等,心尖搏动常减弱,心脏浊音界轻度增大,心音低钝,心率快,可有舒张期奔马律及心律失常,积液也可存在,可有内脏栓塞。
原发性心肌病临床症状
原发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
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以气急和浮肿最为常见。最初在劳动或劳累后气急,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
原发性心肌病
时也有气急,或有夜间阵发性气急,并常见,等症状,少数患者有,各种心律失常均可见到,还可发生及。
原发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起病多缓慢。约1/3的患者有家族史,症状大多开始于30岁以前,男女同样罹患。主要症状为:①呼吸困难,多于劳累后出现;②,亦多在劳累后出现,似,但可不典型;③乏力、头晕与昏厥,多在活动时发生;④;⑤心力衰竭,多见于晚期患者,常合并有心房纤颤。
原发性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
较少见,多发生在南方,呈散发分布,起病比较缓慢。早期可有发热,逐渐出现乏力、头晕、气急,气急程度较扩张型心肌病为轻,以下肢水肿、为突出表现。
原发性心肌病疾病诊断
原发性心肌病的诊断需除外其它原因的心脏病。如临床上有、、晕厥、充血性心力衰
原发性心肌病
竭,而无常见的风心、冠心、先心、高血压性、或心包疾病等时,应考虑本病。进一步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检,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及分型,明确诊断有时依赖于心肌活检、造影。
原发性心肌病鉴别诊断
1.风湿性心脏病
原发性心肌病
心肌病亦可有或三尖瓣区的收缩期,但一般不伴有舒张期杂音,且在发生时杂音较响,而心力衰竭控制后杂音减弱或消失,与者不同,此外,常多心腔同时增大,不似风湿性心脏病者以左房、左室或右室扩大为主。检查有助于区别。
2.心包积液
心肌病时向左下移位,与心浊音界的左外缘相符;心包积液时心尖搏动常不明显或处于心浊音界左外缘的内侧。超声检查心包积液者见心包内多量平段或暗区;而心肌病者主要为的扩大,虽亦可有少量的心包积液,但不足以引起,亦不致影响心脏的功能及体征,此外心肌病者多可闻及,心电图上见心室肥大、异常Q波及各种复杂心律失常,收缩时间间期(STI)在心肌病时明显异常,而心包疾病则正常。
3.性心脏病
心肌病者可有暂时性的增高,但舒张压多不超过14.67kPa(110mmHg),且出现于时,心力衰竭好转后血压下降,眼底、、肾检查正常。
二者常较难鉴别,有高血压、或等易患因素,室壁活动呈节段性异常者有利于冠心病的诊断。明确区分有时须靠造影。
5.先天性心脏病
多数具有明显的体征,不难鉴别。有三尖瓣区的,并可有奔马律、心音减弱、右心扩大及衰竭,应与心肌病鉴别,但前者出现于早年,左心室不大,紫绀明显;检查可明确诊断。
全身性疾病如、、,、、神经等都有其原发病的表现可资鉴别。尤其是与心肌炎的区别,急性常发生于的当时或其后不久,而与心肌病较难区分,心内膜心肌活检有一定的帮助。其次实验室检查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或血凝抑制试验,阴性有助于鉴别。
原发性心肌病病理生理
1.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重量增加,各心腔扩大,心肌灰白而松弛;室壁厚度近乎正常,心内膜也可增厚,可有内附壁血
原发性心肌病
栓,常有心肌纤维化,也可心壁成片受损,心脏起搏系统亦可受侵。
显微镜下可见心肌纤维肥大,固缩、变形或消失,内有空泡形成。纤维组织增多,心肌纤维可被条索状纤维组织所分割,心内膜中胶原和弹性纤维也增多,可见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多为心肌细胞溶解,尤其是病程长的病例。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膜间隙扩大,有纤维状物质与颗粒状脂褐素;可以消失。
2.肥厚型心肌病
①: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内突出,收缩时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②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室间隔肥厚程度较轻,收缩期不引起左室流出道明显梗阻。
3.限制型心肌病
在浸润性病变所致的限制型心肌病中,有淀粉样变性、类肉瘤、血色病、糖原累积症等种类。
原发性心肌病疾病检查
原发性心肌病心电图检查
1.扩张型心肌病以心脏扩大,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为主。左心室肥大多见,常合并,晚期可有右心室肥大,也可有左或;常有ST段压低,T波平坦、双向或倒置,10%患者可有病理性Q波(部位多在前间隔V1、V2导联),常见房性、、、、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2.肥厚型心肌病80%以上的患者有ST一T改变,少数可见巨大的倒置T波;60%患者有征象;可见异常Q波,在I、aVL、V5、V6导联上出现深而不宽的Q波,有时在Ⅱ、Ⅲ、aVF、V1、V2导联上也可有Q波;约25%的患者有左心房波型异常:部分患者合并有。
3.限制型心肌病低电压,心房或,束支传导阻滞,ST一T改变,心房颤动,亦可在V1、V2导联上出现异常Q波。
原发性心肌病X线检查
1.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普遍增大,呈球型,外形类似心包积液;少数以左心室、或为主,外观类似病变。透视下可见心脏搏动较正常为弱,一般不扩张。病程较长者常有肺淤血和肺间质水肿,亦常见胸腔积液。
2.肥厚型心肌病
普通胸片见左心室增大,但也可在正常范围,晚期可有左房增大、。主动脉不扩大,X线或核素心血管造影可显示室间隔增厚,左心室腔缩小。核素心肌扫描可显示的部位和程度。
3.限制型心肌病
可见心影扩大,心内膜的阴影,心室造影可见心室腔缩小。
原发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检查
1.扩张型心肌病
早期即可见心腔轻度扩大,尤其是左心室,室壁运动减弱,后期各心腔均扩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也减弱,前叶双峰可消失,而前后叶呈异向活动,左心室喷血指数常减至50%以下,心肌缩短比数也减小,可有少量心包积液。
2.肥厚型心肌病
可见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大于1.3:1;前叶收缩期前移;左心室腔缩小,流出道狭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包括顺应性降低,快速充盈时间延长,等容时间延长等。
3.限制型心肌病
可见心内膜增厚,心尖部心室腔闭塞,心肌心内膜结构超声回声密度异常,室壁运动减弱。心肌病早期检查活性增高,尤以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PK一MB)、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1)增高有价值。
原发性心肌病心导管检查
1.扩张型心肌病
早期近乎正常,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可以稍增高,有心力衰竭时心排血指数减小,动静脉血氧差大,肺动脉及左房压增高。心室造影示心腔扩大,室壁运动减弱。
2.肥厚型心肌病
示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有左室流出道梗阻者在心室腔与流出道间有收缩期压力差。
3.限制型心肌病
示心室舒张末期压逐渐上升,造成下陷后平台波型,在左室为主者肺动脉压可增高,在右室为主者右房压高,右房压力曲线中显著的v波取代a波。
原发性心肌病治疗方法
由于本病病因未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针对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和等治疗。由于病理改变不同,在对症治疗时也有差异。 1.扩张型心肌病
控制心力衰竭,防治心律失常,预防栓塞。
(1)一般治疗:避免过劳,注意休息,心衰者应卧床休息,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以免病情恶化。
(2)纠正心功能不全:
①强心甙:0.125~0.25mg,口服,每日一次。注意本病由于心肌损害广泛,洋地黄类药易于中毒,应减量应用。
②非洋地黄类强心药:每分钟以2.5μg~10μg/kg速度静点,给药后1~2分钟起效。氨吡酮静脉给药负荷量1.5~3mg/kg,再以每分钟10μ/kg静滴维持,口服100mg,每日3次。
③血管扩张剂:5~10mg,每日3~4次,12.5mg~25mg,每日3次,严重病例可用25~50μg/分静点。
④利尿剂:25~50mg,每日1~3次;50~100mg,每日1~3次;水肿明显或有时可用速尿口服或静脉给药。
(3)纠正心律失常:
①房早、房颤:扩张型心肌病可用0.125mg,口服,每日1次,过快时,可加服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如6.25mg,每日2~3次。
②频发或多源性室早或,可用100~200mg,每日3~4次;0.1~0.2g,每日3次。静脉用药可选利多卡因、、、溴苄胺等。注意抗药物对心肌的抑制作用。药物治疗无效,危及生命或意识丧失者可考虑电击复律。
③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原发性心肌病预后处理
扩张型心肌病病程长短不一,短者在发病后1年内死亡,长者可存活20年以上。约50%患者在3~5年内因心衰和心律失常而死亡。凡心脏明显扩大,心力衰竭持久或有顽固性心律失常者。尚有不少患者发生猝死。 肥厚型心肌病病程发展较缓慢,预后不定,可以稳定多年不变,但一旦出现可以逐渐恶化。猝死和心力衰竭为主要的死亡原因。少数患者有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栓塞等并发。
的病程发展快慢不一,左室病变为主者比右室病变为主者预后略好。近年来本型手术治疗有一定希望。
原发性心肌病原发心肌病儿童中医诊断
本病症状比较繁杂,但总以心悸胸闷为主要表现,临证之时重在辨明病位,分清虚实缓急。若属心肺同病,多见咳喘;心肾同病则见水肿、喘促;兼见气促不得卧,四肢厥冷,尿少浮肿者属重症急症。
1.心气不足
主证:心悸怔忡,心神不宁,乏力气短,眠差梦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分析:本证由心气不足,心失所养而致。神为心所主,心气不足,气弱血虚,故见心悸气短,心神不宁,眠差梦多。气血亏虚,肢体失于充养,故见乏力。
2.气阴两虚
主证:动则心悸,咳喘气急,烦躁不安,头晕目眩,盗汗乏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
分析:本证由心肺同病,气阴两亏所致。气阴俱亏,阴不制阳,虚火上炎,肺失清肃,故见咳喘气急。扰动心火,故见心悸而烦。阳盛于上,故见头晕耳鸣。
3.心血瘀阻
主证:胸闷不舒,胸痛心悸,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涩或结代。
分析:本证由心阳不振或外感六淫,血行不畅,心脉痹阻所致。血脉瘀阻,心气被抑,胸阳不振,故见胸痛胸闷。心阳不足,鼓动无力,故见心悸气短。
4.心肾阳虚
主证:怔忡心悸,头晕目眩,形寒肢冷,自汗,浮肿,面色huang白,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分析:本证由心肾阳虚,水邪上泛所致。心肾阳亏,则下焦水寒,水气上凌于心,故见怔忡心悸。水邪上犯清阳,故见头晕目眩。阳气不足,不能达于四末,故见形寒肢冷。阳虚不敛心液,故见自汗。
5.心阳虚脱
主证:极度喘促或呼吸微弱,倚息不得卧,烦躁不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微或脉微欲绝。
分析:本证由心阳暴脱,宗气大泄所致。心阳欲脱,心气耗散,故见喘促,呼吸微弱。心液外泄,故见大汗淋漓。心阳不振,血脉痹阻,故见口唇青紫。
.环球网[引用日期]
.中国健康世界网 [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左心室肥大治疗方
左心室肥大治疗方
发病时间:不清楚
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肺部有啰音。是怎么回事,左心室肥大如何治疗?用什么治疗方法见效快?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医生回答(2)
金华市康华医院
擅长:全科
心脏扩大就可以称为心肌病,对于原发性心肌病常见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性心肌病,以左心室增大为主的是扩心病的主要表现以室间隔增厚为主的主要是肥厚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扩张型心肌病和遗传不相关。患者还是尽早药物治疗,以免心脏进一步扩大心衰。
定西地区康复医院
擅长:全科
心室肥厚时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外基质增多,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纤维化增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能够诊断左心室肥厚.1.左心室肥大病因很多,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都会引起左心室肥大病。2.要明确病因,对因治疗才可以。
向医生提问
(充血性心肌病,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常见的类型。其特点是以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以往曾被称为充血性心肌病。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约20%的DCM患者有心肌病的家族史。近年来,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率逐渐增加,据估计,年诊断率约为8/10万,患病率约为37/10万,其中半数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下,约1/3患者心功能为Ⅲ~Ⅳ级(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但部分未被诊断的轻型患者可能会使实际患病率更高。
多发人群:无特殊发病群体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元)原发性心肌病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原发性心肌病
是一组发病缓慢、病因未明、以为特点、最后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心脏病。最初可无自觉不适,以后可在劳累时或轻度劳动时出现气急、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心脏重量增加,各心腔扩大,心肌灰白而松弛;室壁厚度近乎正常,心内膜也可增厚,可有心腔内附壁血栓,常有,也可心壁成片受损,系统亦可受侵。
原发性心肌病疾病概述
原发性心肌病是一组原因未明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心脏疾病。本病分为三型:①扩张型心肌病:该型特征
原发性心肌病
为左或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失常多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此型最为常见,占70%~80%。②肥厚型心肌病:其特征为心室肌肥厚,典型者在左心室,以室间隔为甚,偶呈同心性肥厚,左心室腔容积正常或缩小,偶尔病变发生于右心室,通常为常显性遗传。该型也较为常见,约占10%~20%。③限制型心肌病:本型特征为原发性心肌的浸润性或非浸润性病变,或心肌心内膜纤维化,引起心脏充盈受阻的舒张期功能障碍,较为少见。
原发性心肌病疾病病因
原发性心肌病
1.扩张型心肌病 (1)感染反应学说:认为心肌病是在病毒后发生的心肌损害所造成,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发病学说。
(2)心肌内小分支的病变,引起痉挛和阻塞所致。
(3)有些病例有心肌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的缺乏也可能是其机理之一。
(4)部分病例与营养障碍有关,如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硒可能引起心肌改变。
2.肥厚型心肌病目前认为该病与遗传有关。
3.限制性心肌病病因未明。
原发性心肌病疾病体征
原发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
搏动向左下移位,可有抬举性搏动,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常可听到第三、第四心音,心率快时呈奔马
原发性心肌病
律,二尖瓣或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该杂音在心功能改善后减轻,血压多正常,但晚期患者血压可下降,脉压小,出现心力衰竭时舒张压可轻度升高,心力衰竭时可出现交替脉,常减弱,两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并可见肿大,浮肿,甚或胸、腹水,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出现,为首见或主要的表现,并有多种心律失常合并存在而构成复杂心律失常,可以反复发生。此外可有、、等处栓塞的体征。
原发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常见体征有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见抬举性冲动或心尖双搏动;左缘下段心尖
原发性心肌病
内侧可听到收缩中期或晚期喷射性杂音,向心尖部传播,可伴有收缩期震颤,见于有流出道梗阻的患者。凡增加或减轻心脏负荷的措施(如给予洋地黄类、异丙肾上腺素,亚硝酸异戊酯、硝酸甘油、做Valsalva动作、体力劳动后或早搏后)均可使增强;凡减弱心肌收缩力或增加心脏负荷的措施(如给予收缩药、β受体阻滞剂、下蹲、紧握拳等)均可使杂音减弱,约半数患者同时可闻及的杂音;可呈反常分裂,呼气时明显(由于左心室喷血受阻,延迟关闭所致)。以纤颤为多。非梗阻肥厚型仅心脏轻度增大,第二音分裂,无反常的逆分裂,较少且较轻。
原发性心肌病制型心肌病
病变以左心室为主者可有左心衰竭和高压的表现,如两肺底可闻及罗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等;
原发性心肌病检查
病变以右心室为主者有右心室回流受阻的表现,如怒张,吸气时膨胀(库氏征),肝大、下肢浮肿、腹水等,心尖搏动常减弱,心脏浊音界轻度增大,心音低钝,心率快,可有舒张期奔马律及心律失常,积液也可存在,可有内脏栓塞。
原发性心肌病临床症状
原发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
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以气急和浮肿最为常见。最初在劳动或劳累后气急,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
原发性心肌病
时也有气急,或有夜间阵发性气急,并常见,等症状,少数患者有,各种心律失常均可见到,还可发生及。
原发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起病多缓慢。约1/3的患者有家族史,症状大多开始于30岁以前,男女同样罹患。主要症状为:①呼吸困难,多于劳累后出现;②,亦多在劳累后出现,似,但可不典型;③乏力、头晕与昏厥,多在活动时发生;④;⑤心力衰竭,多见于晚期患者,常合并有心房纤颤。
原发性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
较少见,多发生在南方,呈散发分布,起病比较缓慢。早期可有发热,逐渐出现乏力、头晕、气急,气急程度较扩张型心肌病为轻,以下肢水肿、为突出表现。
原发性心肌病疾病诊断
原发性心肌病的诊断需除外其它原因的心脏病。如临床上有、、晕厥、充血性心力衰
原发性心肌病
竭,而无常见的风心、冠心、先心、高血压性、或心包疾病等时,应考虑本病。进一步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检,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及分型,明确诊断有时依赖于心肌活检、造影。
原发性心肌病鉴别诊断
1.风湿性心脏病
原发性心肌病
心肌病亦可有或三尖瓣区的收缩期,但一般不伴有舒张期杂音,且在发生时杂音较响,而心力衰竭控制后杂音减弱或消失,与者不同,此外,常多心腔同时增大,不似风湿性心脏病者以左房、左室或右室扩大为主。检查有助于区别。
2.心包积液
心肌病时向左下移位,与心浊音界的左外缘相符;心包积液时心尖搏动常不明显或处于心浊音界左外缘的内侧。超声检查心包积液者见心包内多量平段或暗区;而心肌病者主要为的扩大,虽亦可有少量的心包积液,但不足以引起,亦不致影响心脏的功能及体征,此外心肌病者多可闻及,心电图上见心室肥大、异常Q波及各种复杂心律失常,收缩时间间期(STI)在心肌病时明显异常,而心包疾病则正常。
3.性心脏病
心肌病者可有暂时性的增高,但舒张压多不超过14.67kPa(110mmHg),且出现于时,心力衰竭好转后血压下降,眼底、、肾检查正常。
二者常较难鉴别,有高血压、或等易患因素,室壁活动呈节段性异常者有利于冠心病的诊断。明确区分有时须靠造影。
5.先天性心脏病
多数具有明显的体征,不难鉴别。有三尖瓣区的,并可有奔马律、心音减弱、右心扩大及衰竭,应与心肌病鉴别,但前者出现于早年,左心室不大,紫绀明显;检查可明确诊断。
全身性疾病如、、,、、神经等都有其原发病的表现可资鉴别。尤其是与心肌炎的区别,急性常发生于的当时或其后不久,而与心肌病较难区分,心内膜心肌活检有一定的帮助。其次实验室检查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或血凝抑制试验,阴性有助于鉴别。
原发性心肌病病理生理
1.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重量增加,各心腔扩大,心肌灰白而松弛;室壁厚度近乎正常,心内膜也可增厚,可有内附壁血
原发性心肌病
栓,常有心肌纤维化,也可心壁成片受损,心脏起搏系统亦可受侵。
显微镜下可见心肌纤维肥大,固缩、变形或消失,内有空泡形成。纤维组织增多,心肌纤维可被条索状纤维组织所分割,心内膜中胶原和弹性纤维也增多,可见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多为心肌细胞溶解,尤其是病程长的病例。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膜间隙扩大,有纤维状物质与颗粒状脂褐素;可以消失。
2.肥厚型心肌病
①: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内突出,收缩时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②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室间隔肥厚程度较轻,收缩期不引起左室流出道明显梗阻。
3.限制型心肌病
在浸润性病变所致的限制型心肌病中,有淀粉样变性、类肉瘤、血色病、糖原累积症等种类。
原发性心肌病疾病检查
原发性心肌病心电图检查
1.扩张型心肌病以心脏扩大,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为主。左心室肥大多见,常合并,晚期可有右心室肥大,也可有左或;常有ST段压低,T波平坦、双向或倒置,10%患者可有病理性Q波(部位多在前间隔V1、V2导联),常见房性、、、、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2.肥厚型心肌病80%以上的患者有ST一T改变,少数可见巨大的倒置T波;60%患者有征象;可见异常Q波,在I、aVL、V5、V6导联上出现深而不宽的Q波,有时在Ⅱ、Ⅲ、aVF、V1、V2导联上也可有Q波;约25%的患者有左心房波型异常:部分患者合并有。
3.限制型心肌病低电压,心房或,束支传导阻滞,ST一T改变,心房颤动,亦可在V1、V2导联上出现异常Q波。
原发性心肌病X线检查
1.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普遍增大,呈球型,外形类似心包积液;少数以左心室、或为主,外观类似病变。透视下可见心脏搏动较正常为弱,一般不扩张。病程较长者常有肺淤血和肺间质水肿,亦常见胸腔积液。
2.肥厚型心肌病
普通胸片见左心室增大,但也可在正常范围,晚期可有左房增大、。主动脉不扩大,X线或核素心血管造影可显示室间隔增厚,左心室腔缩小。核素心肌扫描可显示的部位和程度。
3.限制型心肌病
可见心影扩大,心内膜的阴影,心室造影可见心室腔缩小。
原发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检查
1.扩张型心肌病
早期即可见心腔轻度扩大,尤其是左心室,室壁运动减弱,后期各心腔均扩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也减弱,前叶双峰可消失,而前后叶呈异向活动,左心室喷血指数常减至50%以下,心肌缩短比数也减小,可有少量心包积液。
2.肥厚型心肌病
可见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大于1.3:1;前叶收缩期前移;左心室腔缩小,流出道狭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包括顺应性降低,快速充盈时间延长,等容时间延长等。
3.限制型心肌病
可见心内膜增厚,心尖部心室腔闭塞,心肌心内膜结构超声回声密度异常,室壁运动减弱。心肌病早期检查活性增高,尤以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PK一MB)、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1)增高有价值。
原发性心肌病心导管检查
1.扩张型心肌病
早期近乎正常,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可以稍增高,有心力衰竭时心排血指数减小,动静脉血氧差大,肺动脉及左房压增高。心室造影示心腔扩大,室壁运动减弱。
2.肥厚型心肌病
示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有左室流出道梗阻者在心室腔与流出道间有收缩期压力差。
3.限制型心肌病
示心室舒张末期压逐渐上升,造成下陷后平台波型,在左室为主者肺动脉压可增高,在右室为主者右房压高,右房压力曲线中显著的v波取代a波。
原发性心肌病治疗方法
由于本病病因未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针对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和等治疗。由于病理改变不同,在对症治疗时也有差异。 1.扩张型心肌病
控制心力衰竭,防治心律失常,预防栓塞。
(1)一般治疗:避免过劳,注意休息,心衰者应卧床休息,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以免病情恶化。
(2)纠正心功能不全:
①强心甙:0.125~0.25mg,口服,每日一次。注意本病由于心肌损害广泛,洋地黄类药易于中毒,应减量应用。
②非洋地黄类强心药:每分钟以2.5μg~10μg/kg速度静点,给药后1~2分钟起效。氨吡酮静脉给药负荷量1.5~3mg/kg,再以每分钟10μ/kg静滴维持,口服100mg,每日3次。
③血管扩张剂:5~10mg,每日3~4次,12.5mg~25mg,每日3次,严重病例可用25~50μg/分静点。
④利尿剂:25~50mg,每日1~3次;50~100mg,每日1~3次;水肿明显或有时可用速尿口服或静脉给药。
(3)纠正心律失常:
①房早、房颤:扩张型心肌病可用0.125mg,口服,每日1次,过快时,可加服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如6.25mg,每日2~3次。
②频发或多源性室早或,可用100~200mg,每日3~4次;0.1~0.2g,每日3次。静脉用药可选利多卡因、、、溴苄胺等。注意抗药物对心肌的抑制作用。药物治疗无效,危及生命或意识丧失者可考虑电击复律。
③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原发性心肌病预后处理
扩张型心肌病病程长短不一,短者在发病后1年内死亡,长者可存活20年以上。约50%患者在3~5年内因心衰和心律失常而死亡。凡心脏明显扩大,心力衰竭持久或有顽固性心律失常者。尚有不少患者发生猝死。 肥厚型心肌病病程发展较缓慢,预后不定,可以稳定多年不变,但一旦出现可以逐渐恶化。猝死和心力衰竭为主要的死亡原因。少数患者有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栓塞等并发。
的病程发展快慢不一,左室病变为主者比右室病变为主者预后略好。近年来本型手术治疗有一定希望。
原发性心肌病原发心肌病儿童中医诊断
本病症状比较繁杂,但总以心悸胸闷为主要表现,临证之时重在辨明病位,分清虚实缓急。若属心肺同病,多见咳喘;心肾同病则见水肿、喘促;兼见气促不得卧,四肢厥冷,尿少浮肿者属重症急症。
1.心气不足
主证:心悸怔忡,心神不宁,乏力气短,眠差梦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分析:本证由心气不足,心失所养而致。神为心所主,心气不足,气弱血虚,故见心悸气短,心神不宁,眠差梦多。气血亏虚,肢体失于充养,故见乏力。
2.气阴两虚
主证:动则心悸,咳喘气急,烦躁不安,头晕目眩,盗汗乏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
分析:本证由心肺同病,气阴两亏所致。气阴俱亏,阴不制阳,虚火上炎,肺失清肃,故见咳喘气急。扰动心火,故见心悸而烦。阳盛于上,故见头晕耳鸣。
3.心血瘀阻
主证:胸闷不舒,胸痛心悸,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涩或结代。
分析:本证由心阳不振或外感六淫,血行不畅,心脉痹阻所致。血脉瘀阻,心气被抑,胸阳不振,故见胸痛胸闷。心阳不足,鼓动无力,故见心悸气短。
4.心肾阳虚
主证:怔忡心悸,头晕目眩,形寒肢冷,自汗,浮肿,面色huang白,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分析:本证由心肾阳虚,水邪上泛所致。心肾阳亏,则下焦水寒,水气上凌于心,故见怔忡心悸。水邪上犯清阳,故见头晕目眩。阳气不足,不能达于四末,故见形寒肢冷。阳虚不敛心液,故见自汗。
5.心阳虚脱
主证:极度喘促或呼吸微弱,倚息不得卧,烦躁不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微或脉微欲绝。
分析:本证由心阳暴脱,宗气大泄所致。心阳欲脱,心气耗散,故见喘促,呼吸微弱。心液外泄,故见大汗淋漓。心阳不振,血脉痹阻,故见口唇青紫。
.环球网[引用日期]
.中国健康世界网 [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扩张型心肌病如何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