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躺在床上玩手机会睡着玩着玩着手机就睡着了

为什么层次越低的父母越喜欢玩手机?看完你就明白了|孩子|父母|玩手机_新浪育儿_新浪网
为什么层次越低的父母越喜欢玩手机?看完你就明白了
  有时候走在马路上,看到的家长不再是小心谨慎地看着孩子,而更多的是一手牵着孩子一手专心致志地拿着手机看个不停。是的,手机。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就是以前我们只是拿来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如今甚至已经替代了孩子的地位,让更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手机的奴隶,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
  来源:爸妈内参(ID:shenduwenhua)
  作者:Ray先森
  层次越低的父母越喜欢玩手机
  在现在的都市生活中,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父母对手机的热爱有甚于对孩子的关注,很多现代家庭甚至都会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下班了,一身疲惫的爸爸回到家一屁股陷阱沙发里开始不停地刷着手机,忙着给甲乙丙丁点赞评论。而妈妈则更热衷于将孩子的生活点滴公之于朋友圈,收获着甲乙丙丁的点赞评论。
  反倒是孩子,则成了夫妻二人之间最大的忽略和尴尬。
  那么好奇的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层次越低的父母越喜欢玩手机?
  首先,很多家长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原动力
  甚至很多人认为离开了校园之后就可以不用学习了,所以下班不玩手机不玩电脑不看电视还能做什么?反而这才是造成整个家庭教育低层次的根源,学习是一个终身进行时的状态,学习的海洋更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一个热爱学习并且善于教育孩子的家长,不仅会时时刻刻向孩子表明其对知识有着虔诚和谦虚的态度,更无疑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其次,很多家长忽视了自身的榜样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很多家长则常常忽略了这一点,认为教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甚至有很多家长很少考虑,我将来怎么才能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果这个老师的工作你做得不合格,或者你根本没有去当这个老师,这该是你一辈子的遗憾。相反,如果从一开始你就很重视,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收获的会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古人云,上行下效。存乎中,形于外。检验一个孩子的教育成效,看看他的父母就能明了。孩子从来是有样学样,父母喜欢做什么孩子看到必定会学习效仿,这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印刻本性。
  一对只知贪玩偷懒的父母,孩子学到的当然只有好逸恶劳的恶习;一对勤奋踏实上进的父母,孩子学到的必定是积极向上的态度。
  一个有远见有担当的父母,一定会在孩子面前谨言慎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是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负责,也是对作为父母的身份的自持和自尊。
  最后,很多家长没有将孩子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
  很多家长会觉得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你就应该理所当然的听我的,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你总能发现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毛病,
  自己天天看电视玩手机,&却要孩子认真读书努力学习;自己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却要孩子发愤图强出人头地;自己把生活经营的一地鸡毛一团糟,却要孩子样样精通无所不能。当孩子与生俱来就被这样的不平等的观念所管制着,你能指望孩子能“优秀”成什么样子?
  自己当年不好好努力,所以寄希望于下一代身上的崛起与反超,而精神上严苛地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杜绝一切放松和娱乐,在物质上却不断地放纵自己成天捧着手机玩个不停,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成长最大的不公平。而这种畸形教育从开始就没有得到最好的起因,又怎能得到让人满意的结果?
  这世界上,&最打动人心的爱叫“陪伴”,而不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世界上,最事半功倍的教育叫“言传身教”,而不是将你的各种恶习暴露在我眼前。家长是身份,更是职业。当一个合格的家长,需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不是放纵放纵再放纵。
  一如刘震云在小说《手机》里写到的那样:手机,原来就是为了方便人的。没它的时候,人挺自由;有了它,人倒成风筝了。
  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孩子是父母心中的风筝,孩子的啼笑哭闹时时刻刻牵动着家长的每一根神经。而如今,手机却让家长成了被牵扯的风筝,每一次的提示音和震动声都在无端消耗着家长和孩子共处的时间。
  不可否认的是,手机显然已经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敌人。
  前段时间,杭州一名12岁的女孩,给妈妈写了一封信,信中控诉妈妈因为玩手机变得脾气暴躁,对弟弟也缺乏关心。女孩的妈妈把信发在朋友圈里,引发不少共鸣。
  很多家长会说,大人看手机是为了工作和学习,这个理由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实则不然。
  在孩子最渴望爱、渴望被关注的年纪,很多家长却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而是把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手机上,这样很容易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
  一些孩子为什么说话做事不自信,就是因为小时候被忽视了。家长的忽视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值得被关注,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次数多了,孩子会逐渐变成自卑,甚至有可能演变成自我厌恶,甚至叛逆。
  陪伴,才是孩子人生中最好的礼物。
  现在的很多家长似乎都懂得这个道理,可是做起来却大打折扣。成长中,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间,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家长工作再忙,也应挤出时间来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引导孩子诉说内心世界和情绪,全心全意地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互动的亲子活动,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大人的关爱与信任,而不是用冰冷的手机屏幕将父母与子女之间树立起一道屏障。
  一个负责的家长,绝对不会成天端着手机而已,那样你错过的可能不仅仅是孩子的童年。
  手机加速情感孤独化和思维倒退化
  手机是一种能够加速人的情感孤独化和思维倒退化的设备。
  当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终日与手机为伍的时候,我们自己都不可避免的发现,自己和手机相处的时间比和父母共处的时间还要长,更要命的是手机的功能太过于强大,以至于我们小时候依赖于父母的怀抱,如今却只能与独与手机共眠。
  一个层次高的父母他应当也必定深知手机存在的利弊关系,所以他才能从容得当的处理和引导孩子与手机的关系。
  曾经看过一篇德国人讨论家庭教育与使用手机的文章中,就讲述了这样一则案例:
  我的哥哥在新加坡一家电脑游戏公司工作,很熟悉IT业。最近他告诉我,在硅谷经理的孩子们上的小学,对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有极其严格的规定。他们的父母在苹果、谷歌、脸书、微软、雅虎等公司越成功,就越警惕电子产品对孩子的愚化作用。我觉得这个事实很值得回味。 &  
  在手机问题上,我成了严格的掌权者。我觉得:第一,父母必须尽早干预。第二,父母必须制定严格的规则,不要破例留情,这会是致命的。第三,父母必须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一个层次高的父母会清晰理智地分析判断手机与孩子之间应当存在怎样合理的距离,就像古时的大禹治水“在疏不在堵”。合理的因势利导,给与孩子更多的选择和学习的对象,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会比大人小孩一起玩手机的结果更好。  
  父母和孩子之间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可以去爬山锻炼磨砺孩子的肢体和心志,可以去观景观察体会自然的变幻和丰富,甚至可以去阅读在知识和故事的海洋里遨游探险,这样共处的效果远甚于孩子成天看着大人玩手机。
  做父母是难得的一个人生体验
  孩子生下来以后,父母若因为工作或别的原因,不去管孩子或把孩子交给别人,这注定会成为父母一生的遗憾。
  人一生当中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成为父母,因为做父母的这种体验比其他事情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也更值得我们去尝试。
  一个层次高的父母除了会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和人生态度之外,更会让他们明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必然要做一个掌控自我的人,唯有如此才能掌控更多的自由和独立。
  我们的父母常常把对孩子负责这句话挂在嘴边,可是连玩手机这种小事都处理和控制不了,又何以谈对孩子负责?
  如果你真的想做到对孩子负责,那么建议你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关掉手机去陪陪你的孩子吧,哪怕是安静的看着他,听他不明所以的说说话,等到你老去的那一天你会发现,你的记忆里曾有一段如此美妙而温情的画面,而不是只能靠手机去填补记忆里的空洞和凉薄。&
  作者简介:Ray先森: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家,自由写手,自媒体人。爱生活也爱文字,爱健身也爱美食。想说的都在字里,简书@Ray先森爱健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成长公社”]感觉到特别委屈,被吼了或者挨打了就感觉到害怕,孩子就在这种哭泣害怕的情景下睡着了,这对亲子关系是种伤害,孩子也会想,下次还敢找妈妈玩吗,妈妈会再打我吼我吗?妈妈是爱我的吗?哭泣虽然是对情绪的发泄,但是对孩子吼,打骂,却实实在在的伤害了他,孩子的委屈,害怕,愤怒等情绪还没来得及消化,就已经疲惫的睡着了,可能会一直积压在孩子的脑海里,严重会形成孩子童年的阴影,对心灵也是一种严重的伤害。我们家长本身都是渴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也想尽可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美好的童年,可别上睡前的不好行为破坏了孩子对父母的好的印象。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dMWfW9G52fNYfmAls6KAz50Xjo7uJBx5LtkgLBM1wvqvJ9.jpg流言揭秘:睡不着是因为玩手机?才不是|失眠|手机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流言揭秘:睡不着是因为玩手机?才不是
  来源:环球科学微信公众号
  如今,人人都在抱怨自己很难有规律而又充足的睡眠,睡眠专家可以轻易归咎于现代科技的众多产物:街上长明的路灯、即使到深夜还有大量节目的电视,发出冷色调光的电脑屏幕和总让我们分心去刷一下的智能手机。
  这些原因当然有其道理,一些类型的光的确会扰乱我们,让我们难以平静下来,从而进入睡眠。但是发表在2017年2月《人类生物学》(Human Bi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远离这些人造光源和现代科技的人们,睡眠状况其实更不理想。
  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者跟踪调查了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农村的人的睡眠情况,研究表明,尽管那里没有电,也很少有其他人造光源,但他们的睡眠时间其实少于生活在美国的同龄人,也少于生活在意大利的同龄人,同时睡眠质量也很糟糕。
  “这个现象证明,在人类与环境接触更多的传统聚居方式中,尽管有稳定的生活节律,但睡眠时长其实比现代社会更短,同时质量也很糟糕。”这篇文章的共同作者,杜克大学人类演化方向高级研究员David Samson说。
  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它暗示,现代人对睡眠不满可能不是因为睡眠总时间短或质量差,而是没有稳定的昼夜节律。现代人的昼夜节律可能会被工作和时差打乱,这会带来记忆衰退、心脏及代谢疾病的风险。
  智能手机并不是睡眠被打断的唯一原因
  在此研究中,研究者们跟踪了马达加斯加东北部曼迪纳的村庄中21名成年人共292天的睡眠。尽管那里的部分人有发电机或是太阳能板,但是依然没有可以保证用电的公共设施,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只能通过炊火、煤油灯、一些电池供电的手电筒或是月亮和星星来照亮漫漫长夜。
曼迪纳典型的房屋,拍摄于2015年,房屋的墙壁为竹子,屋顶为锡板或茅草。图片来源:David Samson&
  研究者监测并记录了村民们每天晚上的睡眠和白天的小睡。其中,9名受试者还进行了一晚多睡眠图测试。多睡眠图记录了大脑和肌肉的电活动,能够提供关于睡眠阶段和质量的更为精确的数据。
  与生活在美国和意大利相似群体的同龄人相比,曼迪纳的村民们睡眠时间更短,质量也更糟糕。
  村民典型的睡眠时间是从晚上7点半(日落后两小时)到次日5点半(太阳升起前一小时),但是包括白天的小睡在内的真正睡眠时间平均仅有6个半小时。而美国的群体大约每晚有7小时睡眠,意大利大约为7个半小时。村民们在夜晚清醒的时间是美国人的3倍,甚至是意大利人的7倍。
  与意大利和美国的同龄人相比,曼迪纳村民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入睡,而且睡眠也更为碎片化。研究者怀疑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和床,而且他们的房屋大多是竹制墙壁和锡制或茅草屋顶,这种材料并不能隔绝像邻居聊天、小孩哭闹和动物吠叫一类的噪声。
  此外,多睡眠图测试显示,村民们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在这个阶段人会做梦,大脑会借此时间“充电”)仅有西方成年人的一半时长。
  但是,当研究者们测量村民们每天活动时间的时候,他们发现,相比于之前对欧洲学生群体所做的调查而言,当地人的活动时间较为持续,碎片化程度更低。而且研究者在询问曼迪纳居民“你睡得开心么?”的时候,60%的人都会回答“是的。”
  在外面待久一点可能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这个研究结果令人意外,Samson说,研究团队本预计村民睡眠时间会更长,质量更佳,因为他们没有像电视、社交媒体和人造光源这些会打扰夜晚时间的现代科技。但数据结果显示他们睡得更少,质量也并没有很好。
  然而,曼迪纳人似乎是利用更加规律的睡眠习惯和在户外待更久的时间来弥补夜间睡眠的不足,Samson说,他们始终如一的生物节律证明了这一点。
  “在很久之前,现代科技并未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纠结是不是要放弃睡眠做其他事(如社交、寻找食物和学习新技能等等)了。”Samson说。此研究的数据证明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诱惑的事物有时也会战胜睡眠。
  但是,他补充道,这些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大部分并不像夜晚长时间暴露在人造光源下一样对身体有害,后者会严重破坏我们的昼夜节律。
对世界各地的人来说,始终如一的生物节律——如按时吃饭、起床、睡觉,还有尽量增加户外活动,都是弥补不理想睡眠造成的消极影响的好方法。图片来源:David Samson&
  关于村民的健康程度,研究者们并没有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因而在发表的论文中未能体现这方面的内容。不过,Samson说他们即将展开一项更大的健康课题,研究如果个体更少地暴露在人造光源下,尤其是夜晚,是否能拥有更好的健康状况。
  生活在这个充满技术的社会中,人们要做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拥有规律的生活节奏,稳定的生活程序有利于你的昼夜节律,即便你夜里睡不好,只能白天小睡时也是如此,Samson说。
  这意味着,我们应当尝试将起床、睡觉、吃饭和最有效率的活动都尽量安排在每一天的相同时间。出去活动也非常重要,这能抵消不充足的睡眠引起的消极影响,Samson说。“你不应该一整天总是藏在温度和光都控制得很舒适的大楼中。”
我这么写,是因为造芯片和造汽车很像,两者都“投入大、周期长、...
谈及西少爷,除了逆势而为的融资节奏让市场惊叹、众多创业者艳羡...
现金贷就如一朵双生花,一边是,让一帮人瞬间暴富;一边是,让一...情感文章当前位置: >
总玩手机,迟早会毁掉你的生活
7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持之以恒,或许你的人生,你的视野都焕然一新。作者丨庆哥
在最近的一次家庭聚会里,舅舅发火了。
因为他拼了老命煮出来的美味佳肴,大家居然没有表现出满屏食欲的表情包,而是一个个低头玩手机,一副食欲不振的模样,你说气死人不?
食客对厨师最大的侮辱莫过于食冷淡了。
环顾一下饭桌前我们的众生态:
舅妈从吃饭前到吃饭中都在跟同学微信语音,因为她在同学群里听说同学们要去英国玩,曾到过英国玩的她热情地在群里为大家指点迷津,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表妹聚精会神地在视频里跟她的泡菜男友用韩文飞鸽传书,他爸强忍着想原地爆炸的心情叮嘱她先喝汤,可是她好像没听见。
而其余的人呢,不是在忙着回复微信,就是盯着手机里某个APP的滚动新闻,像国家领导人一样紧密关注世界哪个角落又发生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唯独忘了关心舅舅花了大半天为我们筹备的饭菜好不好吃,也忘了感恩他为了我们的口腹之欲而付出的辛劳。
互联网的便利,社交软件的普及是好事,但如果过量也会物极必反。
它的好处是让我们跟远方的人和事有了天涯若比邻的亲切感,但如果过于沉迷,也会分分钟让我们与亲近的人成了比邻若天涯的疏离。
有段时间,我跟先生在家好像哑巴似的,他玩他的手机,我玩我的。有什么要说的就在微信上聊,真的省了不少口水。
这种关系真的很奇葩,感觉我们像网友多于像夫妻。
但我们这种被微信绑架的生活很快被一场车祸改变了。
有一天下班,先生开车来接我,我惯例一跳上车就开始玩微信,回复一些人给我的留言,比上班还要业务繁忙,根本没空跟他闲话家常。
他开车也开得很无聊,突然间他手机叮咚一声,传来一条微信,他瞥了一眼好像是领导发的紧急通知,本来他想让坐在副驾驶的我念给他听的,可是他发现我完全没空理他,于是他就亲自动手点开看了。
就在点开信息的电光火石之间,我们的车碰瓷了前面的车,把人家的车尾灯撞到炸裂,责任全在于我们。
对方气冲冲地下车,感觉要把我们痛揍一顿的架势,看我们认错态度良好才息事宁人。
不过对方也确实无辜,刚从马来西亚携妻带儿到中国自驾游,还没怎么开始玩就飞来横祸,旅游的心情毁于一旦。
根据2016年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公布的交通死亡事故数据,在所有的交通事故里,因为开车接听电话、玩微信等妨碍安全行车的违法行为引发的死亡事故占29.6%,而一直为市民所诟病的“酒后驾车”导致的死亡交通事故占2.8%。
由此可知,因为玩手机和沉迷社交软件而发生的事故才是最严重的马路杀手。
中餐厅里赵薇也严肃指出冬哥走路玩手机是不对滴
对于那次驾驶事故,我们也很内疚,反思了很多天,虽然破财挡了灾,但是因为控制不住寄己看手机差点危及生命安全,真是害人害己。
所以我们决定吸取教训,痛改前非,不让手机成为我们的鸦片。分享几点我们的改正小措施:
1. 定时关闭微信朋友圈,三天打开一次,统一“批阅奏折”,该点赞点赞该评论评论,如此实操一个月后,效果奇佳,我在朋友圈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了。
2. 绝不把手机带进卧室。现在我们睡觉前都不看手机,睡觉前的时光用来交流和看书后,发现我们感情更好了,生活更加踏实。
3. 把玩手机替代成听音频节目。我以前喜欢一大早坐在马桶上没完没了地翻朋友圈,现在我喜欢在洗刷上厕所等碎片时间听订阅的大咖音频节目,学到的知识比翻朋友圈多得多。
4. 用固定时间回复微信。有时我们花在回复各种微信消息花了很多时间,像看股票一样时刻盯着手机的习惯,实在让我们身心疲惫。经一轮的改邪归正后,生活确实起了微妙的变化,我跟丈夫日常交流的时间更多,深度阅读的时间更长,关键是我的大脑腾出不少空间来做更有意思的事情,生活里的各项指标都在稳步上升。
我曾经在一个学习沙龙里认识一个教授,教授的生活方式很不潮流。
她在课堂上分享说,目前她还是用着老款式的手机,只有听电话和发短信的功能。
当台下的我们遗憾于她不能第一时间通过各种软件知道世界各地的消息时并且与时代脱轨的节奏时,教授却说,她这样的生活方式实在太爽。
她说,她之前也用过微信,很多人把她拉进各种各样的群,每天回复留言也花费大量时间,这让她十分焦虑。
后来她干脆就不用微信,如果有工作方面的事情,就要求对方统一发邮件给她。
她说虽然不能第一时间接收到爆炸性新闻,第一时间接收到别人信息,但生活更加平和,节省了很多私人时间。
原来清静的生活,简约的生活方式要从清减社交软件、降低对手机的依赖开始。
当然知易难行,我们大多数人很难做到跟社交软件一刀两断,更难不通过手机接触外面世界。
但或者,我们可以尽量科学用手机,适当地让自己的眼睛转移视线。
我的前上司是个大忙人,可她却能把工作和家庭平衡得不错。她的秘诀是,陪着孩子时绝不完手机,专心跟他玩游戏或辅导学习。
跟老公聊天时也绝不会盯着社交软件看,全心全意地聆听他的喜怒哀乐。因为不被手机绑架,她更能给予孩子丈夫高质量的陪伴,家庭和美,工作起来更加高效率。
之前看新闻说,对诗词信手拈来,文艺气质爆棚的董卿多年来依然保持一个习惯,就是睡前要阅读一小时书,诸如手机这样的电子设备,也从来不会拿进卧室。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气质修炼是日积月累的读书成果。
可是现在手机不离手的我们,好像已经丧失了深度阅读的能力,我们好像都习惯了被碎片化阅读喂养,轻阅读确实便捷,而且随时随地,但是却缺乏深度的养分。
在我看来,一个人想要思维突飞猛进,认识世界的三观更有深度,非花大片时间进行深度阅读不可。
陈文茜说,她每天晚上都会花2-3个小时读大部头的书,期间不会看手机,不接触互联网,静静地在灯光下做笔记,随着作者的思路苦思冥想。
那些比我们厉害的人,总是比我们自律地使用手机,更理性地驾驭电子产品。
任何硬币都有两面,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让我们享用其便利时,也别忘了它的荼毒。
在一天之中,适当放下手机,让自己陶醉于书本、放眼于世界,让眼睛不只有手机里的苟且,而是有更大更阔的远方。
持之以恒,或许你的人生,你的视野都焕然一新。
手机给你造成过什么不愉快的经历?
~ 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观点吧 ~
—THE END—作者:庆哥, 独立水瓶女,变美干货总结癖,娱乐中深扒人情冷暖 公众号:哪梁爽哪喜庆 (ID:zheliangshuang) 微博:@独一无二的庆哥 ;灼见经授权发布。
MORE延伸阅读向您推荐:
所有回答:0
最佳回答:0
采纳率:0.00%
4岁小孩经常玩手机游戏怎么办?白天不让玩就晚上等我们睡着了偷拿手机玩?有什么办法制止呢?
宝宝年龄:
所有回答:308
最佳回答:225
采纳率:73.05%
那你有时间去美希儿童教育找一些游戏和孩子一起互动的
11-05 12:33
共有0个答案
还没有人回答!
小锦鲤 5人回答
我家有小宝儿 4人回答
南瓜宝 7人回答
feiren 3人回答
我家贝宝 2人回答
~果宝~ 1人回答
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手机玩着玩着睡着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