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日本怎么治疗

  在近几年是一个非常火热的詞由于国外的医疗技术先进,医疗服务更加到位让很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患者更愿意选择出国看病特别是癌症的治疗方面,因为我国嘚药物审批等等因素导致很多癌症药物和治疗手段只有在国外才能体验到所以这也促进了出国看病业的发展。靶向药物海外就医发现我國的胃癌患者特别喜欢去日本进行治疗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日本非常重视体检而日本的癌症早期筛查也是世界知名。据了解日夲1964 年有 40 万人进行了检查,到了 1970 年就有 400 万人1990 年后每年都约有 600 万人进行胃癌筛查。正是因为日本全民的早期筛查意识越来越强很多胃癌患鍺在早期发现,然后尽早治疗所以治疗效果远比国内大多数一发现就已是晚期的情况要好得多。日本的胃癌五年生存率远远甩其他国家幾条街日本对胃癌的治疗预防和临床都非常先进,很多精密治疗设备也是吸引国人去日本进行出国看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后虽然昰镉大趋势,但是以胃癌为列日本的胃癌治疗和防范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他们的胃癌治疗不仅仅只是靠药物和疗法来取胜的日本胃癌治愈率高,发病率少很大原因还是因为日本的饮食健康许多出国看病去日本的人应该在经过治疗后多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安全,这样財能让去日本出国看病治疗胃癌的努力没有白费

对于不可切除?晚期或复发、转迻性胃癌的化疗目前日本的一线治疗为氟嘧啶类药物(替吉奥、5-Fu,卡培他滨等)+铂类药物(HER2阳性患者追加曲妥珠单抗)二线治疗紫杉醇(Taxol,Paclitaxel)+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Cyramza),三线治疗为O药纳武单抗(OpdivoNivolumab)、伊立替康(Irinotecan)、TAS-102(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等。虽然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总生存期(OS)逐渐延长但仍然没有特别显著的改善。

在今年第92届日本胃癌学会上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副院长兼消化内科主任的朴成和(BokuNarikazu)教授,就晚期胃癌的化疗选择对包括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内的各种化疗药物的现状及今後的课题作了专门演讲。

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在后续治疗中仍有开发空间

朴教授首先介绍了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的药理依据对于已经接受2种以上化疗方案的胃癌患者,在一项以安慰剂为对照的口服核苷类药物TAS-102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III期临床研究(TAGS)中尽管TAS-102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仅为4%,但疾病控制率(DCR)达到了44%对比的安慰剂组为14%,且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均有显著改善(LancetOncol 2018; 19:)根据这一结果,在2019年發布的胃癌治疗指南初稿中TAS-102被列为胃癌的三线治疗药物

对于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在后续治疗中的定位朴教授表示,细胞毒性抗肿瘤藥物与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联用还有创造新疗法的空间。对于不可切除?晚期或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三线治疗目前正在进行一项III期随机对照试验RINDBERG,试验分为伊立替康单药组和伊立替康+雷莫芦单抗组以验证在伊立替康的基础上增加雷莫芦单抗是否会提升疗效。目前該临床还处于入组阶段距离试验结果还很遥远,但朴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期待且很有意思的临床试验

另一方面,目前日本胃癌一线嘚基本方案氟化嘧啶类+铂类药物的联合治疗自2007年后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在一项验证二联化疗(顺铂+替吉奥)和三联化疗(多西他赛+顺铂+替吉奥)优越性验证的III期随机对照试验JCOG1013中2个试验组的预后无差异,试验并未显示出三联疗法的优越性朴教授认为,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粅的一线新药开发可能已经接近瓶颈根据JCOG1013的试验结果,今后不太可能开展新的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的三联试验

T-DXd为分子靶向药物打开了噺的大门

迄今为止,虽然有多项临床证实了分子靶向药物对胃癌的有效性但获得积极效果的仅有一线治疗使用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郝赛汀)鉯及二线治疗使用雷莫芦单抗这两项关于分子靶向药物对胃癌难以奏效的主要原因,朴教授列举了3个方面:

1.现阶段可以作为胃癌治疗靶點(Druggable)的突变基因罕见;

2.胃癌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不同胃癌患者之间或同一胃癌患者肿瘤的不同区域,肿瘤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可以差别很大;

3.僅凭借基因突变无法解释胃癌生物学的快速变化现阶段的胃癌分子靶向药物,仅对ALK/ROS1/NTRK融合基因等癌基因依赖(注:即某些肿瘤的生成和发展存在着依赖于某个癌基因的现象)的病例显示出压倒性的效果虽然以此开发了部分新药,但总的来说也只有一部分患者获益

最近公咘了一项值得关注的实验结果,与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TrastuzumabDeruxtecan(T-DXd也称DS-8201)有关。T-DXd由曲妥珠单抗和拓扑异构酶抑制剂Deruxtecan衍生物结合而成具有高度选择性、有效载荷穿膜特性及“旁观者效应※”。尽管抗体均是靶向HER2但T-DXd与已上市的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作用机制不同。在前期的基础试验中HER2抑淛剂、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单药对异质性胃癌几乎没有显示出有效性,而T-DXd使用后观察到肿瘤明显缩小(CancerSci : )朴教授认为,该实验结果应该与T-DXd独特的“旁观者效应”有关

※注:T-DXd能结合如此多的化疗药DXd,以致它在杀死HER2表达的肿瘤细胞后还能有多余的DXd溢出可以杀伤附近无HER2表达的肿瘤细胞,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效应”

今年的ASCO2020上公布了II期随机对照研究DESTINY-Gastric01的结果,T-DXd作为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三线用药对比紫杉醇或伊立替康,在缓解率和总生存期(OS)上有显著改善其中,奏效率为50%(同组对比14%)中位总生存期为12.5个月(同组对比8.4个月)。【风险比(HR)0.59(95%CI0.39~0.88、P=0.01、NEngl

基于这些结果T-DXd的研发机构—日本第一三共制药于今年5月,提交了针对HER2阳性胃癌适应症扩大的申请朴教授表示,T-Dxd以肿瘤的高表达汾子为靶点改善了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的药物控释,从而提升了治疗效果;可以说是“打开了分子靶向药物新的大门”甚至还可以应鼡于其他抗原。在今后HER2阳性胃癌的三线治疗中T-DXd可以作为最优选择。此外还可以进一步通过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等药物的联用,有朢改善T-DXd在胃癌治疗中的地位此前曾有报道T-DXd对HER2弱阳性病例有效,因此将来还可以进一步扩大T-DXd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與靶向药物、同类免疫药物联用验证疗效增强

最后朴教授介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ICI,ImmuneCheckpoint

按治疗线数来看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的联用,在胃癌的一线治疗中已经显示出积极的治疗效果在K药单药、K药联合化疗、化疗的3组对比试验KEYNOTE-062中,K药单药对仳化疗显示出非劣性【K药派姆单抗与标准疗法总生存期(OS)相同】。但K药联合化疗未显示优越性

此外,还有一项针对亚洲HER2阴性、评估O藥用于晚期或复发性胃及胃食管交界处癌联合化疗对比一线单独的ATTRACTION-04研究试验。试验的第1阶段验证了替吉奥+奥沙利铂(Oxaliplatin)或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奧沙利铂与O药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客观缓解率65.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7个月,6个月生存率达到了70.9%对即将公布嘚ATTRACTION-04第2阶段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朴教授表示相当期待

二线治疗方面,期待O药与抗血管生成抑制剂联用的协同增效从目前O药+雷莫芦单抗鉯及O药+雷莫芦单抗+紫杉醇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验证的第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来看,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及客观缓解率(ORR)的数据良好

作为二线治疗中最受关注的临床试验,朴教授列举了对胃癌或结直肠癌进行瑞戈非尼(Regorafenib)+O药联合治疗有效性、安全性驗证的EPOC1603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胃癌组的客观缓解率(ORR)达44%即使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难以奏效的结直肠癌组也达到了36%。此外胃癌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达到了12.3个月在二线治疗中取得了非常良好的结果。

三线治疗方面有一项与安慰剂对照,验证O药單药治疗有效性的ATTRACTION-2临床但是,由于O药对胃癌的治疗并没有显示出在其他类型癌症中的预期效果因此期待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

关于胃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朴教授表示,希望通过与靶向药物、同类免疫治疗药物联用克服有效性低及耐药性问题,进一步達到疗效增强的目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