炔草酯使用方法兑水后一天有没有失去药效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凤阳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5万~6万hm2,麦田田间杂草发生较重,对小麦安全生产影响较大。麦田禾本科杂草主要为看麦娘、野燕麦等,其中稻茬麦田以看麦娘为主,旱作麦田以野燕麦为主。为了探索能安全、经济、有效防除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受江苏富田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委托,笔者于2010年12月进行了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防除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3202540.htm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凤阳县府城镇大通桥村进行,试验田pH值偏酸性,肥力中上等,土壤为水稻土,土质为黄棕壤,前茬为水稻(移栽后施20%乙·苄可湿性粉剂450 g/hm2)。日播种,用种量为375 kg/hm2,小麦品种为烟农19,播种方式为撒播[1-2]。小麦田施底肥复合肥(15-15-15)525 kg/hm2,返青期追尿素150 kg/hm2。日试验,试验时小麦2~3个分蘖,看麦娘1~2个分蘖,阔叶杂草3~6片叶。   1.2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有: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江苏富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6.9%骠马水乳剂(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江苏宝带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375 g/hm2(有效成分含量75 g/hm2)+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00 g/hm2(A),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525 g/hm2(有效成分含量105 g/hm2)+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00 g/hm2(B),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750 g/hm2(有效成分含量150 g/hm2)+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00 g/hm2(C),6.9%骠马水乳剂750 mL/hm2(有效成分含量51.75 mL/hm2)+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00 g/hm2(D),以喷清水为对照(CK)。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各处理中所加的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00g/hm2用于防治麦田阔叶草。   1.4试验方法   施药在日下午进行,采用标禾牌电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茎叶喷雾[3-4],工作压力0.3~0.4 MPa,流量4.5 L/min,用药液量675 kg/hm2。试验当天晴,相对湿度44%,平均气温1.9 ℃,无风。整个施药期间,雨水偏少,土壤湿度较小。   1.5调查内容与方法   药后7、14、21 d观察各小区内小麦苗的生长情况。于药前及药后40、60、90 d,每小区随机取4点,每点0.25 m2,调查记载点内禾本科杂草株数,药后90 d调查时加测各种杂草的鲜重,并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5-6],并比较各处理间的差异水平。生物统计分析采用DMRT法。药效计算公式如下[7]:   防效(%)=(空白对照区杂草数-处理区杂草数)/空白对照区杂草数×100   2结果与分析   药后7、14、21 d观察,各小区内均未发现小麦死苗、叶片黄化、生长受滞等药害现象,且与苄嘧磺隆复配使用安全。药前调查杂草主要为野老鹳、大巢菜、荠菜、猪殃殃、看麦娘等,密度一般200~300株/m2。药后40、60、90 d,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的株防效均在90%以上,与CK相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以药后90 d株防效分析,处理C防效最高,为99.60%,在0.01的水平上,与处理A、处理B、处理D间差异均不显著;在0.05的水平上,与处理A间有显著差异,处理B与处理A间也有显著性差异;处理D的株防效为96.07%,与处理A、处理B、处理C间均达不到显著差异。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的鲜重防效分别为91.05%、95.80%、97.29%、94.57%,与CK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处理B与处理A以及处理D与处理A、处理B、处理C间差异不显著。在0.01的水平上,处理C与处理A、处理B、处理D间差异均不显著;在0.05的水平上,处理C与处理A间差异显著(表1)。试验结果表明,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田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防效较慢,但防治效果较好。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的选择性强,在试验剂量下对小麦安全。除对小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具有很高的防治效果外,还可以与苄嘧磺隆混用,以防除猪殃殃、大巢菜等阔叶杂草。施药的适期为杂草处于二至五叶期,推荐使用剂量375~525 g/hm2(有效成分含量为75~105 g/hm2)。   4参考文献   [1] 程玉臣,白全江,张富荣.除草剂防除春小麦田杂草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27-29.   [2] 翁华,郭青云,魏有海,等.几种除草剂对春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101-103.   [3] 陈德胜,李文.15%炔草酯WP防除小麦田杂草及安全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7):.   [4] 雷清泉,程亚樵.几种麦田除草剂及其混用的除草效果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04(9):47-49.   [5] 张勇,孔繁华,路兴涛,等.不同剂量唑草酮与炔草酯桶混防除冬小麦田杂草效果及安全性[J].现代农药,):43-45,47.   [6] 杨秋平,杨阳.15%噻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麦田杂草试验[J].河南农业科学,2000(10):20.   [7] 孟庆永.小麦田间杂草防除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4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田间药效试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易发表网提供各学科期刊论文下载、毕业论文...|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小麦发黄的原因分析!小麦发黄的原因分析!阿杰分享百家号今天是3月9日!安徽省前几天的下雨对于在地作物来说油菜和小麦来说也是好事,好事是说:春雨贵如油,这个季节春雨的滋润是尤其必要的,那么也是不好的事情,因为今天情况特殊;对于今年年会化学除草是不利的,无论是打过药的田块还是没有打过药的田块,尤其这这几天虽然在下雨又部分农民朋友也没有闲着!昨天我也到六安周边和寿县下田看了,和农民朋友交流了;今天在这和大家交流农民朋友关于小麦雨后化学除草和小麦会出现发黄的情况!1、 打完药多久下雨,不需要补打?对于目前我们市面上说选择的除草剂一般只要正规、大厂生产的他们的助剂都是比较稳定的,都加入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同时只要施药平均温度8度以上,施药后6个小时不下雨,基本不影响药效发挥!对于小麦田杂草的叶片表面蜡质层和绒毛比较薄,只要温度达到一般容易吸收!2、 打药后下雨了,要不要补打?一看杂草、二看小麦:首先观察杂草叶片有没有变色,其次用手拔出杂草看看生长点和杂草新叶有没有发黄、发黑、变形等状态!如果有这些情况暂时不要进行补救,因为我们目前选择的除草剂有几大类:磺酰脲类(世玛、阔世玛、苯磺隆、氟唑磺隆);磺酰胺类(优先、咏麦);芳氧苯氧丙酸类(骠马、炔草酯) 他们的特性杂草中毒都是比较慢,一般施药后2-3周开始死亡,如果受到阴雨、温度等其他原因死草速度还会延长,但最终不影响死草效果!那么如果杂草无任何反应,同时小麦也没有任何药物反应出现,在天晴时候进行补打,补打时候注意合理复配轮换用药!1、 雨后天晴小麦田管要注意什么?1、 重抓化学除草由于小麦马上进入起身、拔节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禁止使用任何除草剂,同时3月12以后又将出现持续阴雨,一类田块就是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田块要抓紧防除,另一类田块就是已经进行除草后下雨要根据以上分析进行补打!(1) 药剂选择 这段时间施药建议农民朋友尽量不要选择异丙隆这一类的药剂,同时如果田间菵草发生比较多进行复配时也要注意(红麦可以选择精恶唑、白麦可以选择炔草酯;也可以选择唑啉草酯),不要使用单一的哪一种除草剂!(2) 使用剂量 对于目前在草生长速度快,我们要适当提高用药量一般在正常使用剂量上提高30%左右,在提高剂量的同时一定要保证2桶水/亩,才能达到更好的除草效果,但是我们不要盲目的提高剂量,避免出现极端天气造成的黄苗、蹲苗的问题!2、 查苗情 防发黄对小麦发黄的情况每年都有发生,但是每年发生的原因都有所不同。小麦发黄与天气、温度、秸秆还田、渍害、肥害、药害、病害等等因素有关,那么从昨天田间查看。目前造成小麦发黄的主要原因如下:(1) 积水渍害导致发黄我们常说小麦收不收,主要看三沟,那么对于小麦三沟是否畅通取决小麦收成问题,从昨天田间查看很多农友田间三沟堵塞严重,导致麦苗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养分的吸收和运输,在田间表现为低洼处苗少、黄叶多,点片的分布!那么3月12号以后又将是持续阴雨,注意疏通三沟、排水无忧,对后期小麦通透性减少病害发生!解决办法:一排水、二补营养(叶面可以使用生物刺激素或者氨基酸叶面肥喷施,另外可以使用德国拜耳安泰生100克+8斤尿素撒施)(2) 除草剂药物反应导致发黄对于目前我们使用的几大类除草剂基本对于小麦都有药物反应,那么只有在我们使用不当、混配不当(杀虫、杀菌、除草混配不当)、超剂量使用和使用后遇到极端天气时候会导致小麦发黄。另外施药后田间积水严重会加重小麦发黄,严重田块可导致小麦整株死苗。同时炔草酯对扬麦、宁麦系列较为敏感也导致麦苗发黄、异丙隆使用后不能有积水,除草剂使用不当一旦产生除草剂药害,应提前发现提前解决;若发现太迟将无法挽救!针对性合理选择除草剂,避免重复施药;合理复配除草剂使用!避免超剂量使用,同时注意除草剂对品种的敏感问题。若发现除草剂喷施6-8小时内下雨、急剧降温;请及时观察麦苗心叶发黄情况!解决方法:使用穗满多16克叶面喷施,严重田块7-10天再喷一次!(3) 肥力不足导致叶片发黄肥力不足导致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使用肥料的配方比例不合理、尤其氮肥不足时,麦小黄化瘦小,分蘖少而弱,幼苗叶片进而发黄;同时缺失肥导致的麦苗不像冻害发黄来的快,整块田发黄不均匀;发黄成片发生且发生程度不均匀。另外如果只注重大量元素没有注重微量元素补充也会导致小麦发黄!,由于今年苗情看一块田中出现苗龄差异大的我们要注意补施“偏心肥”促弱转壮!解决方法:田间湿度大有利于吸收,每亩补施尿素8-10件+100克安泰生(4) 小麦病害导致发黄由于下麦播种基本偏迟导致田间整体苗情不好,导致小麦抗逆能力减弱,同时近期的持续阴雨,导致小麦长期处在湿漉的土壤中,病菌得到大量繁殖!有利于小麦根腐病、纹枯病的发生,经过田间实地查看,纹枯病、根腐病已经发生!纹枯病在主要危害茎杆、根腐病危害基部以下部位,都是阻碍养分和水分的运输造成小麦叶片发黄,随后逐渐向上发展!根腐病:根腐病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主要危害小麦根部,根部受害出现黑色褐色,植株的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的条斑,那么整体表现我们看着小麦是站立的会表现营养输送中断,提前发黄到枯死!解决方案:对于小麦纹枯病的药剂很多,可以选择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优质的叶面肥,促进秸秆柔韧度,有利减缓小麦倒伏问题;(禾技、拿敌稳+优多钾等)我们的使命:向农户提供农资精品,技术服务确保作物增产丰收,绿色安全如需转载 请标明原创!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阿杰分享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一流的人决不接受二流的表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防除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田间药效试验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防除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45、56.25、67.5、90g对水田间喷雾,防治冬小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药后30天平均株防效分别为84.26%、92.36%、95.41%、94.87%;药后50天平均株防效和平均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供试药剂高浓度与对照药剂之间防效相近或略高。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学术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1-3秒快速咨询
【摘 要】
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在试验剂量下对小麦安全,除对小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具有很高的防治效果外,还可以和苄嘧磺隆混用以防除猪殃殃、大巢菜等阔叶杂草。施药适期为杂草二至五叶期,推荐使用剂量为375~525 g/hm2(有效成分含量为75~105 g/hm2)。
【分 类】
【关键词】
【收 录】
说明:关注杂志之家微信公众号,领取免费下载码。
发送关键词“下载码”获取下载码,即可免费下载100篇。
|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共2页
告知:本站所有内容受《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保护,谢绝转载!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9期 文档列表
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基础科学
作者:张亚萍; 习珺珺; 于丽霞; 李斌; 高则睿; 鄢波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云南昆明650224;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作者:李冬琳; 侯军; 林晓民; 陈根强; 崔晓琦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 河南洛阳471003
作者:王兴民; 周延生; 李景超; 魏云波; 李福伟
 单位: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山东济南250014
作者:顾丽; 包黎明; 刘丙万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者:李想; 赵冬艳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气象局; 辽宁大连116001
作者:潘先洁; 陈俊; 陈思炼; 杨欣
 单位:浙江省云和县气象局; 浙江云和323600
作者:曹云芳; 龙支军; 郑华蛛; 周乐云; 李佳
 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气象局; 湖南永州425900; 永州市气象局
作者:王凤英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湖县气象局; 新疆博湖841400
作者:郭建亭
 单位:江苏省金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江苏金坛213200
作者:王丽; 姜寒玉; 文义凯; 司怀军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作者:曹书阁
 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545004
作者:熊汉琴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系东校区; 陕西汉中723000
作者:白晓慧; 白文明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气象局; 内蒙古通辽028000
作者:赖虹; 周昇; 王丽平; 温庆娜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气象局; 江西赣州341000; 瑞金市气象局
作者:邹忠; 周昌云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土肥站; 江苏如皋226500; 如皋市气象站
作者:李延辉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农业信息中心; 辽宁沈阳110101
现代农业科技农艺学
作者:左娟; 向金友; 程智敏; 黄胜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四川宜宾644600; 四川省烟草公司宜宾市公司
作者:林玉弘; 蒙善标; 韦目阔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小长安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罗城546414; 河池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作者:傅献忠; 叶晓青; 陈雨峰; 王军; 顾学文
 单位:广东省烟草南雄科学研究所; 广东南雄512400; 深圳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沈碧玉; 丁晓霞
 单位:江苏省大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大丰224100
作者:傅献忠; 叶晓青; 陈雨峰; 王军; 詹振寿
 单位:广东省烟草南雄科学研究所; 广东南雄512400; 深圳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作者:何开祥; 张应友; 向兴忠
 单位:贵州省纳雍县农牧局; 贵州纳雍553300; 纳雍县雍熙镇农服中心
作者:房杰; 刘振刚; 刘春哲; 尤迪; 于双成; 史海鹏; 刚洁
 单位: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 吉林长春130012; 伊通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作者:田丰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陈楼镇农技中心; 江苏邳州221325
作者:石明智; 吴尚斌
 单位: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农科站; 云南保山678004
作者:王国富; 胡江湖; 罗结记
 单位:安徽省宿松县千岭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246500; 宿松县土肥站
作者:石迪生; 郑曙峰; 王维; 徐道青; 屈磊; 刘小玲; 余宏旺
 单位:安徽省皖河农场农科所; 安徽安庆246009;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望江县种业管理局
作者:刘蓉蓉; 李世峰; 周宇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土壤肥料站; 江苏南通226006; 南通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作者:尹洪根
 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吉安343103
作者:王弗师
 单位:海南省东方市农业服务中心; 海南东方572600
作者:杨义法
 单位:安徽省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安徽濉溪235100
作者:牟生海
 单位:甘肃省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会宁730726
作者:燕飞
 单位:安徽省涡阳县牌坊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安徽涡阳233600
作者:于咏艳
 单位:辽宁省东港市长安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辽宁东港118324
作者:曹艳杰
 单位:山西省汾阳市农委冀村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 山西汾阳032200
作者:聂淑清
 单位: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辽宁彰武123200
作者:姜宇龙
 单位:安徽省广德县农技推广中心环保站; 安徽广德242200
作者:褚星河
 单位:山西省汾阳市农委冀村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 山西汾阳032205
作者:马粤建
 单位:安徽省涡阳县涡北农业综合服务站; 安徽涡阳233600
作者:刘生学; 王彩斌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会宁730700
作者:邵彦宾; 李冕; 焦杨
 单位: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研发中心; 黑龙江建三江156300
作者:赵跃华; 赵明
 单位: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 辽宁锦州121017
作者:华荣; 徐勇; 肖根粉; 孙建荣; 袁红
 单位: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225311
作者:王永新; 李建广; 张秀和
 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河北唐海063200
作者:蔡毅; 向金友; 程智敏; 左娟; 闫小军; 黄胜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四川宜宾644600; 四川省烟草公司宜宾市公司
作者:孙炜
 单位:安徽省郎溪县农业局; 安徽郎溪242100
作者:杨辉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辽宁大连116036
作者:雷元宽; 吴进明; 张美玲; 符明联
 单位:云南省罗平县种子管理站; 云南罗平655800;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作者:杨庆伦
 单位:云南省石林县大可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石林652202
作者:黄文化; 高怀付; 吴怀刚
 单位:安徽省凤阳县板桥镇农技站; 安徽凤阳233100; 凤阳县总铺镇农技站; 凤阳县植保站
作者:湛美容; 周正平
 单位:重庆市垫江县农委; 重庆408300
作者:王江
 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 黑龙江绥化152000
作者:陈廷跃
 单位:贵州省安龙县新桥镇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安龙552400
作者:李桂云; 林昌明; 陈厚存
 单位:江苏省海安县作栽站; 江苏海安226600
作者:李世峰; 刘蓉蓉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江苏南通226006; 南通市土壤肥料站
作者:薛志根
 单位: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盐城224051
作者:张艳芬; 王洁; 韩俊
 单位:云南省建水县面甸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云南建水654316
第99-100页
现代农业科技园艺学
作者:卢晶晶
 单位: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 辽宁盘锦124010
第101-102页
作者:吴斌
 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科技局; 江苏泰兴225400
第103-103页
作者:覃孟春; 梁朝晖; 陈慧; 谢燕青; 覃振略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广西柳州545005; 柳州市种子管理站; 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柳江县蔬菜技术推广站
第104-105页
作者:马西宁
 单位:陕西省户县森林资源管理中心; 陕西户县710307
第106-108页
作者:刘青娥
 单位: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浙江丽水323000
第109-109页
作者:胡俊峰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农业科学院; 辽宁沈阳110034
第110-111页
作者:袁宜如; 李晓云; 高光林
 单位:九江学院; 江西九江332005
第112-113页
作者:陈凤姣; 宋伟才; 油景军
 单位:山东省东明县城关镇林业站; 山东东明274500; 东明县刘楼乡政府; 东明县东明集镇林业站
第114-115页
作者:刘丽红; 寇春会; 张翠梅
 单位:河北省宽城县农牧局; 河北宽城067600
第116-116页
作者:修文广
 单位:黑龙江省明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黑龙江明水151700
第117-117页
作者:周晓飞
 单位:浙江省庆元县农办; 浙江庆元323800
第118-118页
作者:戴斌权; 邓丽云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农业局; 广东五华514400
第119-120页
作者:林文土
 单位:福建省安溪县龙涓乡农业服务中心; 福建安溪362434
第121-121页
作者:曲召军
 单位:黑龙江省桦川县新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桦川154300
第122-122页
作者:范文跃; 高连彰
 单位:云南省宣威市落水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云南宣威655414; 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第123-123页
作者:程艳梅
 单位: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种子管理站; 辽宁铁岭112003
第124-125页
作者:姚德勇
 单位:安徽省颍上县南照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安徽颍上236214
第126-126页
作者:贾红梅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甘肃平凉744000
第127-127页
作者:张自俊; 刘璐; 沈正飞; 黄刚
 单位:安徽省郎溪县农委; 安徽郎溪242100
第128-128页
作者:王世祥
 单位:安徽省和县历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安徽和县238200
第129-129页
作者:袁巧兰
 单位:山东省东明县农业局; 山东东明274500
第130-131页
作者:陈烨; 文斌
 单位:海南省乐东县志仲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572500; 乐东县千家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第132-132页
作者:宋长波
 单位:辽宁省桓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辽宁桓仁117200
第133-133页
作者:宋延臣; 杨民香
 单位:黑龙江省青冈县芦河镇农牧中心; 黑龙江青冈151600; 青冈县兴华镇农牧中心
第134-134页
作者:慕鹏; 高忠芬; 杨静华; 杜金凤
 单位:黑龙江省集贤县兴安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黑龙江集贤155903; 集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集贤县太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第135-135页
作者:曹雯
 单位:陕西省城固县林业工作站; 陕西城固723200
第136-136页
作者:江雅; 袁启东
 单位:安徽省池州市种子管理站; 安徽池州247000; 池州市元康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第137-137页
作者:郝玉兰; 石元宁
 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青海西宁810016
第138-138页
作者:李善才; 汪奎; 方玉川; 孙利军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陕西榆林719000
第139-140页
作者:夏道广; 孟雷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江苏徐州221134; 徐州市蔬菜研究所
第141-141页
作者:罗思良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广西百色533612
第142-143页
作者:邵世平; 迟双丽; 宋文清; 郑秀娟
 单位:辽宁省东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辽宁东港118300; 东港市芦苇生产管理站; 东港市新农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第144-144页
作者:叶彩霞; 钟红玫
 单位:广东省蕉岭县植物检疫站; 广东蕉岭514100; 蕉岭县农业局
第145-146页
作者:尚玉儒
 单位: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农牧局; 河北丰宁068350
第147-147页
作者:任兴礼
 单位:云南省会泽县火红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会泽654209
第148-149页
作者:张喜强
 单位:河南省平舆县东皇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河南平舆463000
第150-150页
作者:杨栓群; 高九思; 高阳
 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三门峡472000; 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第151-152页
现代农业科技植物保护学
作者:马艳芳; 常承秀; 张山林; 张永强; 杨学毅; 田炜
 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甘肃临夏731100
第153-153页
作者:胡广魁
 单位:青海省互助县东沟乡农村社会经济服务中心; 青海互助810500
第154-154页
作者:王玉霞; 冯燕; 费秀华; 刘福海
 单位:江苏省金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金湖211600
第155-155页
作者:陈书强
 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驻马店463000
第156-157页
作者:韩晓晶; 杨强; 李建群
 单位:浙江省平湖市农业经济局植保土肥站; 浙江平湖314200
第158-158页
作者:艾祯仙; 周朝霞; 白明琼; 陆晓欢
 单位:贵州省三都县植保植检站; 贵州三都558100
第159-159页
作者:蒋志新; 石磊; 钱伟杰; 周建平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农服中心; 江苏宜兴214206; 宜兴市植保植检站; 宜兴市新庄街道农服中心
第160-160页
作者:夏际龙; 胡东坡; 王国刚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新渡乡农技站; 江苏淮安223300; 淮安市淮阴区植保站
第161-162页
作者:汪品三; 梅金安; 潘学艺; 刘诗晴; 翟中兵
 单位:湖北省黄冈市黄洲区农业局; 湖北黄冈438000; 武穴市现代农业示范中心
第163-163页
作者:高怀付; 黄文化; 吴怀刚
 单位:安徽省凤阳县总铺镇农技站; 安徽凤阳233131; 凤阳县板桥镇农技站; 凤阳县植保站
第164-164页
作者:邓小芳; 周拓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园林植物保护站; 吉林长春130061
第165-165页
作者:马来根; 董涛海
 单位:浙江省绍兴县齐贤镇农技站; 浙江绍兴312065; 绍兴县农技推广总站
第166-167页
作者:塔国民
 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农村经济委员会; 辽宁朝阳122000
第168-168页
作者:张勇
 单位:安徽省郎溪县植保站; 安徽郎溪242100
第169-169页
作者:刘竹
 单位:安徽省长丰县朱巷镇人民政府; 安徽长丰231100
第170-171页
作者:聂淑清
 单位:辽宁省彰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辽宁彰武123200
第172-172页
作者:陈靖; 杜新杰; 邱俊瑜; 霍燃华; 周志杰; 项必达
 单位:河北省承德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河北承德067000; 承德市农药监督管理站; 平泉县农业开发办公室; 承德市狮子沟国有林场
第173-173页
作者:高忠芬; 慕鹏; 杨晶华; 刘向东
 单位:黑龙江省集贤县兴安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集贤155903
第174-174页
作者:潘勇; 张开朗; 王东明; 吴定邦; 马勇; 周艳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植保植检站; 江苏建湖224700
第175-175页
作者:刘兴刚
 单位:安徽省太和县原墙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安徽太和236642
第176-176页
作者:吴龙根; 孙健; 陈银宝; 刘桂育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农业技术服务站; 浙江宁波315100; 宁波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第177-178页
作者:贾秋霞
 单位:陕西省彬县农技推广站; 陕西彬县713500
第179-179页
作者:侯晓峰
 单位:山东省阳谷县农业局; 山东阳谷252300
第180-180页
作者:李凤文
 单位:云南省巍山县植保植检工作站; 云南巍山672400
第181-181页
作者:胡文霞
 单位:辽宁省桓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辽宁桓仁117200
第182-182页
作者:周拓; 邓小芳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园林植物保护站; 吉林长春130061
第183-183页
作者:石磊; 蒋志新; 储寅芳; 钱曙光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植保植检站; 江苏宜兴214206; 宜兴市官林镇农服中心
第184-184页
作者:张翠红; 王绪英
 单位:江苏省赣榆县林业科技中心; 江苏赣榆222100
第185-185页
作者:熊墨伟; 邓向洪
 单位:江西省新建县林业局; 江西新建330100
第186-186页
作者:朱桂红
 单位:辽宁省北票市大三家农业技术推广站; 辽宁北票122100
第187-187页
作者:胡文霞
 单位:辽宁省桓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辽宁桓仁117200
第188-189页
作者:刘金党; 徐方杰; 周静; 高园园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济宁272031; 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
第190-191页
作者:张忠莲
 单位:青海省互助县东沟乡农村社会服务中心; 青海互助810500
第192-192页
作者:李凤文
 单位:云南省巍山县植保植检工作站; 云南巍山672400
第193-193页
作者:白小军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学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第194-196页
现代农业科技林业科学
作者:杨瑞仙
 单位:福建省永安市林业局; 福建永安366000
第197-198页
作者:王罗凤; 张勇; 朱宝娣; 于海鹰; 徐迎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园林管理处; 吉林吉林132012; 吉林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第199-199页
作者:国敏
 单位:安徽省蒙城县林业局; 安徽蒙城233500
第200-201页
作者:徐为民
 单位:浙江省仙居县官路镇林业工作站; 浙江仙居317309
第202-202页
作者:赖建明
 单位:福建省明溪国有林场; 福建明溪365200
第203-204页
作者:陶玉华
 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545004
第205-205页
作者:杜兴锋; 赵济红
 单位:山东省莱芜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莱芜271100
第206-206页
作者:马金洲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山河林业工作站; 宁夏隆德756304
第207-207页
作者:袁建波; 徐嘉科; 徐琼琳
 单位:浙江省岱山县岱西镇人民政府; 浙江岱山316212; 岱山县东沙镇林业站; 岱山县交警大队城区中队
第208-209页
作者:刘建凤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河北廊坊065000
第210-210页
作者:赵利; 孙万宏; 倪子凯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大口钦镇木材检查站; 吉林吉林132021; 吉林市龙潭区杨木林厂; 吉林市龙潭区大茶棚木材检查站
第211-212页
作者:程杰
 单位:安徽省休宁县岭南林场; 安徽休宁245421
第213-213页
作者:樊绪富; 班越非
 单位:辽宁省海城市林业调查规划院; 辽宁海城114200
第214-215页
作者:陈永利; 冀小菊
 单位:河南省上蔡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上蔡463000
第216-216页
作者:鲍晓钟
 单位:安徽省枞阳县林业局; 安徽枞阳246700
第217-218页
作者:孙丽君
 单位:河南省淮阳县林业局; 河南淮阳466700
第219-219页
作者:张先丽
 单位:河南省平舆县双庙乡农业服务中心; 河南平舆463000
第220-220页
作者:张再翥
 单位:安徽省金寨县张冲乡林业工作站; 安徽金寨237333
第221-223页
作者:黄宗昌
 单位: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 浙江遂昌323300
第224-224页
作者:周雪玲; 付超
 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林园所; 新疆石河子832000
第225-225页
作者:杨木新
 单位:广东省五华县林业局河东林业站; 广东五华514400
第226-227页
作者:星全奎
 单位:青海省互助县李丰苗圃; 青海互助810500
第228-228页
作者:和益开; 格玛江初; 耿占礼; 杨韫嘉; 蔡龙
 单位: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西管理分局; 云南维西674600;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第229-230页
作者:苏其林
 单位:云南省澜沧县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站; 云南澜沧665600
第231-232页
作者:刘宝凤; 苏成有; 富一如
 单位:浙江省文成县百丈漈镇人民政府; 325308
第233-233页
作者:银洁琼; 陈伟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长沙410004
第234-237页
作者:高昆瑞
 单位:云南省陆良县林业局; 云南陆良655600
第238-238页
作者:赵军红
 单位:山西省陵川县林业局; 山西陵川048300
第239-240页
作者:王鸭平; 高维全; 伏建存
 单位:云南省陆良县芳华镇林业站; 云南陆良655609; 陆良县林业局
第241-242页
作者:袁娟
 单位: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国有柳林林场; 陕西铜川727102
第243-243页
作者:但德忠
 单位:安徽省霍山县林业局落儿岭镇林业站; 安徽霍山237303
第244-245页
作者:王卸芳; 唐金生; 林雪莹; 方云清
 单位:浙江省兰溪市灵洞乡林业站; 浙江兰溪321100; 兰溪市林业局; 兰溪市马涧镇林业站
第246-246页
作者:杨君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辽宁沈阳110121
第247-248页
作者:徐伟民; 田加云; 朱东生; 田梅芳
 单位:泰州市泰元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225300; 泰兴市农委林业中心
第249-249页
作者:刘天森; 石国参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100083
第250-252页
作者:李彦
 单位:青海省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人民政府; 青海大通810100
第253-254页
作者:杨春
 单位: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200040
第255-256页
作者:丁一书; 王妍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绿化管理处; 吉林吉林132000; 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
第257-257页
作者:马翠芬; 高昆瑞
 单位:云南省陆良县小百户镇林业工作站; 云南陆良655608; 陆良县林业局
第258-258页
作者:马廷菊; 王珲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赵千户林场; 宁夏固原756000; 吴忠市红寺堡区园林管理局大河乡林业站
第259-260页
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工程学
作者:张衍; 牛三库
 单位:陕西省周至县周至农机管理推广站; 陕西周至710400;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动态控制重点实验室
第261-262页
作者:金肖平
 单位:浙江省青田县章旦乡政府经济发展办; 浙江青田323901
第263-263页
作者:仲计辉
 单位:安徽省灵璧县大路乡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 安徽灵璧234200
第264-265页
作者:曲泽臣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平安镇农机站; 吉林舒兰132605
第266-266页
作者:郭小东; 李建明; 周建军; 刘小平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712100; 子长县蔬菜开发中心
第267-268页
作者:高素娟; 段书光; 青海华; 那娜
 单位:邯郸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河北邯郸056001;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抚顺分局
第269-270页
作者:温会军
 单位:辽宁石佛寺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沈阳110166
第271-271页
作者:马武; 左江
 单位:陕西省渭南市东雷抽黄管理局; 陕西合阳715300
第272-273页
作者:温会军
 单位:辽宁石佛寺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沈阳110166
第274-274页
作者:吕军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玛河水利管理处; 新疆玛纳斯832200
第275-276页
作者:黄志良
 单位: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辽宁沈阳110006
第277-277页
作者:杨小梅; 段宝芳
 单位:青海省互助县水利局; 青海互助810500; 青海省水利厅
第278-279页
作者:任慧莲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水务局店洼水库灌溉管理所; 宁夏彭阳756500
第280-280页
作者:陈响; 姜志文
 单位:辽宁省柴河水库管理局; 辽宁铁岭112000
第281-282页
作者:曹生财; 解成龙
 单位:青海省互助县水利机械施工队; 青海互助810500
第283-283页
作者:张成
 单位:安徽省枞阳县枞阳镇人民政府; 安徽枞阳246700
第284-284页
作者:钱慧
 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管理站; 河南南阳473000
第285-286页
作者:姚大庆; 洪剑; 王茗
 单位:安徽省歙县农村能源和农业环保办公室; 安徽歙县245200; 黄山市农业环保站
第287-287页
现代农业科技资源与环境科学
作者:肖长明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广西兴业537800
第288-288页
作者:王磊; 苏敏; 刘初生; 唐海芹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广西桂林541004
第289-291页
作者:李绍颖
 单位:辽宁省桓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辽宁桓仁117200
第292-292页
作者:罗雅莹; 杨志新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云南昆明650201
第293-296页
作者:杨振华; 臧广鹏
 单位: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 甘肃武威733006
第297-298页
作者:张雪雁; 高勇
 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安徽宿州234000
第299-299页
作者:刘宏伟; 薛兆银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合肥237012; 固镇县农业委员会; 固镇县湖沟镇农技站
第300-301页
作者:翟国栋; 汪航; 周建光; 孔瑞球; 田贵芳; 叶秋容; 占慧梅
 单位:湖北省浠水县农业局; 湖北浠水438200
第302-303页
作者:陈元科; 周贤军; 卢漫; 严建平
 单位: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518040
第304-306页
作者:屈江丽; 吴瑞青; 边永胜; 樊振梅; 郑捷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陕西榆林719000
第307-307页
作者:曾洋; 周游游; 胡宝清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南宁530001
第308-310页
作者:梁正蓉; 梁正华
 单位:贵州省纳雍县农牧局; 贵州纳雍553300
第311-311页
作者:沈大忠
 单位:安徽省临泉县牛庄乡农业综合服务站; 安徽临泉236400
第312-313页
作者:张艳霞; 高超男; 张宏彦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94; 河北省曲周实验站
第314-314页
作者:尹永光
 单位:安徽省泗县农机局; 安徽泗县234300
第315-316页
作者:杨益民; 张鹏顺
 单位:云南省大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云南大理671003
第317-317页
作者:冯燕; 张华; 韩增美; 亓文田; 张乃国
 单位: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农业局; 山东莱芜271100; 莱芜市农业局
第318-318页
作者:李晓瑞
 单位:吉林省长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吉林长岭131500
第319-319页
作者:廖运奎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农业局; 广西兴业537800
第320-320页
作者:雷珂; 袁建生; 申占保
 单位:河南省许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许昌461000
第321-321页
作者:蔺发森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气象局; 内蒙古额尔古纳022250
第322-322页
作者:廖浚伶
 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贵州贵阳550003
第323-324页
作者:杜继丰; 谢淑娟; 刘小玲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仆I510642;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第325-327页
现代农业科技动物科学
作者:刘双全; 王明建; 刘齐德; 陈小康; 石磊; 胡秋元; 马金刚; 何晏开; 龚世园
 单位:武汉长江美人鱼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430015;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第328-330页
作者:宁博; 吴旋; 贾志超; 白东清; 乔秀亭; 梁广海
 单位: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384
第331-332页
作者:张桂芝; 刘得元
 单位:青海省大通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青海大通810100
第333-334页
作者:王明建; 刘双全; 刘齐德; 杨奇胜; 胡秋元; 马金刚; 何晏开; 龚世园
 单位:武汉长江美人鱼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430015;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第335-336页
作者:刘世仁; 曹全民; 任青松
 单位:安徽省南陵县渔业渔政管理中心; 安徽南陵241300
第337-337页
作者:乌英才其克
 单位:青海省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兽医站; 青海德令哈817000
第338-338页
作者:李谦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农业服务中心; 广东中山528415
第339-340页
作者:赵敏芳; 陆文浩; 黄立民; 顾忠明
 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水产指导站; 江苏太仓215400; 太仓市浏河镇农技站
第341-342页
作者:王明宝; 陈斌
 单位: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江苏南京210036; 南京市栖霞区水产技术指导站
第343-343页
作者:宋毅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辽宁沈阳110000
第344-344页
作者:马义军
 单位:安徽省宁国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安徽宁国242300
第345-345页
作者:陈素娟; 韩崇雷; 王荣强; 陈曦
 单位:杭州蚕种场; 浙江杭州310021
第346-347页
作者:袁跃
 单位:安徽省泾县茂林镇农业综合技术服务站; 安徽泾县242544
第348-348页
作者:胡小松; 张国平
 单位:江苏省吴江市汾湖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江苏吴江215215; 吴江市松陵镇农业服务中心
第349-349页
作者:吕鑫; 张福耀; 平俊爱; 杜志宏; 李惠明; 杨婷婷; 田兆祥
 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山西晋中030600
第350-353页
作者:冯小红; 君广斌
 单位:陕西省长武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陕西长武713600; 长武县果业技术推广站
第354-354页
作者:邱富文; 吴日晖; 陆超丽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马江镇渔牧兽医站; 广西昭平546800; 昭平县畜牧饲料与草地监理站
第355-355页
作者:汪孟全
 单位:安徽省岳西县畜牧兽医局; 安徽岳西246600
第356-357页
作者:侯晖
 单位:安徽省太湖县畜牧兽医局; 安徽太湖246400
第358-358页
作者:张国平
 单位:安徽省岳西县畜牧兽医局; 安徽岳西246600
第359-359页
作者:钢巴特尔
 单位:青海省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兽医站; 青海德令哈817000
第360-360页
作者:马涛; 刘仲康
 单位: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畜牧兽医水产站; 安徽固镇233714
第361-361页
作者:查旭萍
 单位:安徽省岳西县畜牧兽医局; 安徽岳西246600
第362-363页
作者:叶茂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 福建南平354200
第364-366页
现代农业科技食品科学
作者:杨冬月; 朱萌萌; 李龙伟; 王念祥; 陆启明
 单位:河南郸城财鑫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河南郸城477150
第367-368页
作者:姚淑渠
 单位:安徽新希望白帝乳业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230031
第369-369页
作者:王娅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云南昆明650000
第370-371页
作者:夏明; 于亚辉; 郑英杰; 阙补超; 王莹; 李林蔚; 陈广红; 李振宇; 王绍林
 单位: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 辽宁盘锦124010
第372-373页
作者:谭少波; 王小云; 王志萍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广西桂林541004
第374-374页
现代农业科技农村经济学
作者:崔茂森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山东青岛266109
第375-375页
作者:孙凤银; 王希萍
 单位:辽宁省瓦房店市谢屯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辽宁瓦房店116312; 瓦房店市老虎屯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第376-376页
作者:蒋宝泉; 尉海东
 单位: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山东临沂276032
第377-378页
作者:孙欣平
 单位: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农委农技推广中心; 安徽黄山245000
第379-380页
作者:严明新
 单位:江苏省溧水县东屏经营管理站; 江苏溧水211212
第381-382页
作者:王宝云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农业局; 山东潍坊261206
第383-384页
作者:姚可畏
 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林业站; 陕西安康725021
第385-386页
作者:金大信; 吴俊
 单位:浙江省文成县大学镇樟台社区; 浙江文成325300; 文成县林业局
第387-387页
作者:胡少敏; 朱建瑞; 王苏丽
 单位:浙江省缙云县东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浙江缙云321400; 缙云县七里乡农业综合服务站
第388-389页
作者:哈斯才其格
 单位:青海省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兽医站; 青海德令哈817000
第390-390页
作者:袁祖华; 粟建文; 谭亮萍; 胡新军; 李勇奇
 单位: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湖南长沙410125
第391-392页
作者:管丹
 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学院; 上海200092
第393-393页
作者:罗巍
 单位:招商银行合肥分行会计部; 安徽合肥230031
第394-395页
作者:沈蔚
 单位: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南宁530007
第396-396页
作者:华兴福
 单位:安徽省舒城县高峰乡三资代理服务中心; 安徽舒城231354
第397-398页
现代农业科技美洲星
作者:薛刚
 单位:安徽省神农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230031
第400-400页
现代农业科技杂志分期列表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出版地方:
快捷分类: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34-1278/S
邮发代号:26-41
创刊时间:1972
发行周期:
期刊开本:A4
下单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355
综合影响因子:0.093
热门期刊推荐
学术:400-888-7501
订阅:400-888-7502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免责声明:本站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收集整理互联网学术资源信息,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 蜀ICP备号-13 公安部备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炔草酯使用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