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 牙龈突然出很多血这个本来很小很小 今天突然发现长长了😔牙齿坏了很多年了, 旁边

大家好!最近左侧牙龈长了小肉丁不疼不痒,5年前旁边有龋齿已经修复,今年经常牙龈肿痛,请问这肉丁怎么办_百度知道
大家好!最近左侧牙龈长了小肉丁不疼不痒,5年前旁边有龋齿已经修复,今年经常牙龈肿痛,请问这肉丁怎么办
本人26岁了,男。喜欢熬夜,经常口腔上火,这个小肉丁大约两个月了,不疼不痒的,一直没有管它,最近刷牙摩擦感觉到的,5年前在旁边有个龋齿已经消除炎症,补上了牙齿。
我经常的牙龈肿痛,一年大概有三次左右,每次吃点甲硝锉就好了。
请问各位老师我这个肉...
我有更好的答案
去医院就诊吧
采纳率:26%
牙漏管口,根尖炎引起的,给其它无关。做根管治疗就好彻底了。
这块肉芽可能是由于你那个龋齿的根尖周炎未彻底治疗 而造成 ,我建议你还是去医院口腔科检查清楚是否那个牙的问题 ,如果是的话应该重新做更彻底的治疗 .不然的话 ,你的肉芽只会反反复复地发作 .
这个肉丁有几种可能第一,有可能是附近的牙齿有根尖周炎症引起的瘘管,这个要看是不是附近的牙齿有冷热刺激痛,咬合痛,自发痛和夜间痛第二,牙龈息肉或牙龈瘤,这个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可能要切除活检常规来说先去医院看看,拍个牙片排除一下周边牙齿的问题
牙龈肿痛单吃甲硝挫?
现在的人全都是医生了...首先,牙龈肿痛你肯定有牙周疾患,去正规医院做个洁牙吧,龈上龈下最好都做(具体情况具体定)
然后呢,长了肉丁这个就得引起高度重视了,刚好你旁边有个修复体,可能是因为修复体长期刺激而导致的病变...引起高度重视,你应该能想到是啥了吧...
去大的口腔医院做个病理活检就知道了,如果有问题,趁现在不大赶紧切掉...
还是去医院看看吧,抗生素少吃为妙
其他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牙龈肿痛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今天牙龈突然长了小肉芽,要怎么办
今天牙龈突然长了小肉芽,要怎么办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今天牙龈突然长了小肉芽,要怎么办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小儿内科
擅长:外科
共4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疾病,心脏病
&&已帮助用户:148437
问题分析: 你好,出现这个情况考虑是因为炎症导致的,肉芽多是炎性增生意见建议:建议尽快做口腔科的清洁,并局部用药。同时口服抗菌素治疗为好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已帮助用户:8407
问题分析: 你好,可能会是由于出现破损导致的,还有就是牙龈有炎症意见建议:建议你还是先不要轻易弄掉息肉,主要是等炎症好了慢慢就可以消失的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2380
问题分析: 您好,牙龈有肉芽的现象,要注意多喝点水,注意口腔卫生的。意见建议:要上医院检查一下的,必要时可以手术切除治疗的,同时服用点口炎清。
职称:护士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87061
指导意见:这是由于牙根内部的原因,只做表面的处理作用不大.到上火时还是会鼓.最好就是把烤瓷牙取下来对牙根内部进行处理,这才是治本的方法.如果不处理很有可能导致病牙体的进一步损坏,也可从根部对其进行处理,但可能创口较大.
问我的上牙龈上长了一个小肉芽,是什么啊?
职称:医师
专长:眼、耳鼻喉及口腔科
&&已帮助用户:19014
出现的情况可能为牙龈增生,也可能为根尖周炎形成的局部牙龈肉芽组织增生。需要到医院口腔科就诊检查明确,如果为牙龈息肉增生需要予以手术切除。
问牙龈上长了个疙瘩,不疼不痒,好像一块肉,一开始豆
&&已帮助用户:52767
问题分析:日常生活中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移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意见建议: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四,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
问现在牙龈边上长了一个小肉芽
职称:医师
专长:龋齿病,智齿冠周炎,牙周炎
&&已帮助用户:8907
问题分析:你所说的情况,考虑是牙齿的根尖部发炎化脓导致的牙龈上长脓包,时间长了,这个位置形成肉芽类的组织意见建议:建议你到口腔科就诊,拍张牙片检查一下牙根,看看这颗牙齿是否可以保留,能的话,重新进行治疗;如果不能保留的话,尽快拔掉,以免经常化脓破坏颌骨或者是影响邻牙
问今天牙龈突然长了小肉芽,要怎么办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疾病,心脏病
&&已帮助用户:148437
病情分析: 你好,出现这个情况考虑是因为炎症导致的,肉芽多是炎性增生意见建议:建议尽快做口腔科的清洁,并局部用药。同时口服抗菌素治疗为好
问下面是图片。牙龈长出了一条肉芽。昨天早上起来牙龈里...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外科、骨折、
&&已帮助用户:972
问题分析:这是牙龈炎或者有根尖周炎导致的肿胀,才会出现的有肉赘的情况!意见建议:所以说目前的治疗原则就是消炎!建议服用甲硝唑治疗!双氧水漱口!
问在左边下排最后一个牙的牙龈上,长了一个小肉芽,贴在牙上,不痛...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妇产科、尤其擅长宫颈糜烂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52349
指导意见:你好,建议你到医院口腔科检查一下的, 看看是不是需要手术来治疗的。祝你健康!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多人不能良好调节自我心理,导致.
长期持续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会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通常晚睡会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是男性高发病症,一般分为假性和真性两
百度联盟推广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文章与图片
性&&别:男宝宝
星&&座:摩羯座
属&&相:鼠
身&&高:103.0cm
体&&重:14.5kg
性&&别:男宝宝
星&&座:天秤座
属&&相:羊
身&&高:133.0cm
体&&重:27.0kg
(7)(135)(25)(42)(138)(3)(32)(44)
这里是Keon堂哥和堂弟的家园.Keon妈妈在家乡的密友也当妈妈啦,茉茉小妹妹日出生外婆老同学的孙子,日出生上海多多小妹妹,我们认识的过程那是说来话长了,是Keon妈妈的好朋友的老公的姐姐的女儿,呼~~累死我啦.日出生小表哥kyle日出生,小表弟Nathan日出生表妹Christy日出生,表妹Kimmy2008年3月底出生Keon的堂兄弟的表妹日出生居住在洛杉矶,妈妈和儿子8月8日同一天的生日住在香港的聪明乖巧的小宝小哥哥日出生来自德国的漂亮小妹妹妞妞日出生Atlanta的Lily阿姨,有个叫David的可爱小弟弟日出生来自武汉的甜妞日出生老乡老乡和Keon同名住在德州的小宝宝,日出生我是她的粉丝,一个有传奇故事的美丽女人
妈妈老同学的可爱宝宝,漂亮女生,日出生发小
忘記密碼腫麼辦😖😖😖😣😣😔
曉得在此刻思考怎樣去備戰五年級下學期的呈分試的家長已經贏了第一步。
整個升中的過程,除了五年級下學期的呈分試之外,同學在五年級上學期的成績表都要同時呈上給不論直資的學校或自行收生的兩間官津學校,而五年級上學期的成績正正代表著同學在呈分試以外一路到呈分試期間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除了考試的成績之外,同學的操行都直接反映在成績表上。而家d學校已開始傾向收取操行良好的學生,有的學校甚至將操行列作收生標準的其中一項。所以家長都要提點小朋友注意同學在校內的行為舉止。越好的學校有時對成績以外的要求相當高,因為來報名的同學個個都已經有好好的學業成績。
有了成績、攪好了操行,家長還得要安排子女參加一兩樣課外活動,藉此增加在激烈競爭下的戰鬥力。有同學參加奧數的訓練、有參加音樂或樂器的考試、亦有參加各式各樣的運動或朗誦比賽,有時那一個獎項雖然唔係容易,但絕對可以在有需要時幫到同學一把。
回到呈分試的問題,呢個先至係主角。大家都有唔同的溫習方法,有做練習、有背誦、有抄寫。沒有最好的方法,大家可以揀一個最適合同學的方法。不論甚麼方法,但都不離一個原則,就係要爭取較前的排名。呈分試跟普通平常的考試有少許分別是每一科都有唔同的比重,計分亦轉為用標準分。要有較前的排名,除了中英數常不能忽略之外,音樂、視藝更加一分都不能失,少許的分數上的差異,排名已經有機會相差很遠很遠。唔好諗住一次唔好還有下次追,自行收生唔係計banding,係好直接了當的計排名次第。所以在每一次每一科的考試都要認真對待。你問我點樣可以攞高d分,秘訣只有一個「熟能生巧」。唯有熟才可以減輕緊張、一但減輕緊張就能減少無無謂謂的錯誤,熟還可以令人發揮得更好,亦唯有熟才可以移除思想上的障礙。
今天是父亲节,每到这样有关于父亲的节日,总会让我心底的那块地方隐隐的痛。这篇文章写在几年前,再拿出来怀念一下我的父亲吧。
5月18日是父亲的生日,如果他还活着,这天就是他57岁的生日。57岁本应正值壮年,是儿孙承欢膝下,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可是由于肺癌,父亲在9年前过早的离开了我们。现在我会常常幻想着,如果父亲还在,他和他的外孙子一起嬉戏玩耍,将会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
说起父亲的生日,其实一直以来他也弄不清楚自己的生日究竟是在什么时候,说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父亲家里有6个兄弟姐妹,排行最大的是姐姐(我的大姑),最小的是个妹妹(我的小姑),在男孩子里父亲排行老三。我的爷爷奶奶原本生活在河北老家,爷爷以前在铁路上工作,依稀听父亲说过好像还开过小火轮。由于4-50年代的连年灾荒,爷爷就携家带口的逃荒逃到了陕西西安,于是便落地生根。在那个年代,大人们满脑子的就只是如何养家,如何让一家人吃饱肚子,孩子们是从来没有过过什么生日的,日子长了,奶奶竟然忘记的父亲究竟是哪一年,几月几号出生的。母亲和父亲结婚以后也曾向奶奶问起过父亲的生日,奶奶只说印象中解放的时候,父亲只是几个月大的婴儿,还在奶奶的怀里抱着,照这样推算父亲应该是1949年10以前出生的。父亲上山下乡的时候,人家让填出生年月,他就胡乱填了一个日,这个生日就这样一直跟着他一辈子。这是后话。
爷爷带着全家来到西安,在老城一个小巷的院子里安置下。爷爷靠着一技之长,继续在铁路上工作,奶奶在小饭馆里给人做帮工,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就在那条小巷子里长大。爷爷是个很大男子主义的人,他喜欢吃红烧肉,当然不是经常能吃到,有时候家里买了肉做好端上桌,爷爷就只给他的孩子们每人分一两块,剩下的就全是他自己的。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孩子们永远不能上桌子,而是坐在在旁边的小凳子上,或蹲在地上吃。父亲讲过,爷爷的格言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现在吃红烧肉,以后他们可能比我吃的还好呢。”
父亲的大姐,我的大姑,年轻的时候是个性格直率的姑娘,家里沉重的负担使她在19岁就早早的远嫁他乡去了新疆,从此以后基本没怎么回来过,那时候父亲还不到10岁。在学校,早上饿着肚子上学是常事,中午通常是自来水就着一个干馍谟,晚上回家两个哥哥(我大伯和二伯)做饭,父亲还要帮着照顾弟弟(我小叔)和妹妹(我小姑)。在学校里他最害怕听到老师点他的名字,因为这一定是要催他交拖欠的学费。学校一年好不容易组织去看场电影,几分钱都要父亲对奶奶软缠硬磨好几天。暑假或寒假,父亲是要自己出外挣下个学期的学费的,他摆摊修过自行车,而这修理自行车的一大堆工具是从哥哥那里传下来的,哥哥中学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这些工具自然就给了父亲,父亲的手艺非常好,后来我们家买了自己的自行车,有什么问题都是他来修理。还捡过垃圾去买,挂过坡。这“挂坡”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是什么行业,在西安的南门外大约1-2公里左右是一段慢上坡的路,这段坡路大约1公里左右,那时候机动车不是很多,有些货物需要用三轮车来运送,蹬三轮车的来到这个缓坡下面,如果车上的货物比较重,凭自己的力气是很难蹬上去的,这时候就需要挂坡的了。挂坡的工具也很简单,就是一条麻绳,一头绑在三轮车的架子上,挂坡的人将麻绳的另一头背在肩头上使劲拉,三轮车的车夫使劲蹬,两人一起合力将车拖拽上缓坡,这么一趟也就能挣几分钱。冬天还好,挂一次坡,出上一身汗。夏天就难熬了,毒日头底下晒着,一趟下来就能掉一层皮。父亲说,有一次中午时分肚子饿的不行,早上带的干粮已经吃掉了,为了省钱又舍不得花挂坡挣来的几分钱。他就在一家小饭馆门口徘徊,看到人家吃剩的面汤和一点小菜,一个箭步冲上去塞进了肚子。父亲小时候也有顽皮的时候,掏鸟窝;自己做弹弓玩;夏天偷偷跑到护城河里去游泳,奶奶不让去的,因为淹死过孩子,奶奶担心出事,后来被奶奶发现遭来一顿毒打。说起这些的时候,父亲并没有觉得很难过,也许是他乐天的性格,把这些事都当笑话一样讲给我和妈妈听。
在父亲14岁的时候,全国上下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潮,他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自己向往的自由的生活,初中还没毕业的他就报名下乡了。14岁其实还只是个孩子,他幻想着离开家後的自由生活,可是就当他带着自己仅有的几件家当,坐着火车,再转乘汽车,又徒步20里山路,跟着比他大3-4岁的哥哥姐姐们来到离省城300多公里以外的一个偏僻小山村的时候,看到的是满眼的荒凉。他们几个扔下铺盖卷,奔上一个小山头,依旧是满眼的荒凉和无边的绵延的大山。没有公路,看不到公路,公路在哪儿?他们一屁股跌坐的地上,泪流满面。既来之则安之,日子还是要过的,还是要下地干活挣工分的。当地淳朴的农民特别照顾这帮来自省城的孩子们,给他们腾出两大间土坯房,男生一间,女生一间。下地干活生火做饭,在农村当农民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他们同去的知识青年当中,父亲年龄最小,但也是最活跃的一个,他的风趣幽默在大家苦闷乏味的日子里是一味鲜美无比的调味料,所以大家都很照顾这个弟弟。父亲的顽皮,在农村的时候也一样没有停止过,生产队里的大锅饭一点油水都没有,早上吃的饱饱的两大碗面疙瘩糊糊,还没到晌午肚子就已经饿的咕咕叫了,所以他们时不时的给自己改善一下生活。所谓改善生活,说起来不是那么的光明磊落,其中有:偷农民家里的鸡,半夜三更的偷回来,洗吧干净,就这麽用水煮熟了吃,连盐都没有,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非常的美味了,吃完了再把鸡骨头全埋在房后。偷核桃,夏末秋初是核桃成熟的时候,也是半夜三更,从生产队的核桃树林里打回来一兜子核桃,敲开壳剥出仁儿,和面粉活在一起,放在大锅里烙饼吃,父亲跟我说这事的时候还在回味说,那核桃烙饼真香。去果园里偷苹果和梨,也是生产队里的。就这样,除了每年过年回家十几天,父亲在农村生活了6-7年。
在父亲19岁的时候,爷爷去世了,在他老人家弥留之际,固执的只让父亲一个人在医院照顾他。据奶奶说,在他这么多孩子当中,爷爷最偏爱的是老三,就是我父亲,因为父亲长的最像他,脾气性格他也最喜欢。对于爷爷我了解的不多,因为他去世的早,而且奶奶家也没能留下一张爷爷的照片。
70年代初,很多知青开始陆续返城,父亲也在一次招工选拔中,被招到一个小城里的国营厂矿单位。那时候只要能离开农村回到城市,哪怕是小城市,即便不能回西安也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几乎同一时间,妈妈也被招到了这个工厂,这之前他们下乡的地方算然同属一个大队,但不在一个村,所以相互之间并不认识。刚进厂的时候,大家都是学徒,厂里的规定,学徒期间是不准谈恋爱的,那时候父亲和母亲也就只是认识。这样过了几年,妈妈因为长的漂亮又喜欢唱歌跳舞,所以常被厂里的宣传队调去排练表演“忠字舞”什么的。父亲当时也是意气风发潇洒帅气,所以被调去表演军代表。他们还合作表演过“老两口学毛选”母亲演老婆婆,父亲演老公公。时间久了,父亲开始慢慢注意起母亲。父亲说,每到食堂吃饭的时候,在乱哄哄的人群中,你只要往5分钱窗口(卖菜的窗口分5分素菜,1角荤素搭配,1角5分荤菜)的队伍里看,准能找到母亲。星期天父亲会约母亲一起去逛逛公园,或就在宿舍里父亲亲自下厨用煤油炉子,为母亲做几道可口的小菜。
1976年4月父亲和母亲结婚了,婚后一年就有了我。从小在我的印象当中,父亲就是个乐天派,那时候父母的工资收入普遍都很低,家里的日子虽然过得不算很富裕,但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父亲刚进厂的时候在厂里的恒温室里当化验员,母亲是一线的车工。后来母亲因为有唱歌跳舞的专长,被调去了厂里的职工幼儿园当老师。而父亲由于他善交朋友,头脑灵活,又能说会道,被调到了厂里下属的一个分厂做起了供销员。这个新职务对于父亲来是简直是如鱼得水,他喜欢全国各地大江南北的走,他喜欢跟人打交道跟人称兄道弟,他喜欢为厂里成功拿回了订单后的满足感,父亲的业务成绩在他们分厂里年年都是最高的。父亲虽然经常出差在外,但他的心还是牵挂着家里的母亲和我,每次出差回来他都会带点当地的土特产,所以我从小就品尝过新疆的马奶子葡萄和哈密瓜;兰州的蜜瓤西瓜和大西瓜子;北京的驴打滚和烤鸭;上海的大白兔奶糖和肉松;天津的大麻花;四川的麻辣牛肉干;金华的火腿……而只要不出差的日子,父亲都会亲自掌勺烧菜做饭,他喜欢美食,只要在外面出差时候吃过什么,他都喜欢自己琢磨着做给我们吃,所以父亲是家里最棒的超级大厨,就连逢年过节的时候,外婆也一定要请父亲来做一大家子的年夜饭。母亲对孩子的爱往往是毫无隐藏表露无遗的,而父亲的爱就显得内敛些,我们家也是如此,但在家里我和父亲的关系如同朋友,我可以肆无忌惮的跟他开玩笑,可以跟他讨论任何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跟他一起开怀大笑,可以跟他一起熬夜看世界杯,然后对球员的表现品头论足。还记得3,4岁的时候去邻近的部队看露天电影,来去都是爸爸把我高高的放在他的肩头上。还记得每逢星期天爸爸都会带着我和妈妈去市里的小饭馆撮一顿。还记得父亲最不喜欢去照相馆拍照,却买回了一部相机使劲的给我和妈妈拍……父亲的人缘相当好,他的同事和朋友们都说,只要有范师傅在,气氛永远都是轻松的。当他的朋友同事有困难需要帮忙的时候,他总是不遗余力的帮助别人。当然父亲也有他的一些小缺点,喜欢抽烟喝酒,这两样在他开始做供销工作以后就越发的厉害了。他有着北方汉子的豪爽性格,朋友或客户们一起吃饭,烟酒都少不了,经常醉的不省人事,为这事母亲没少跟他生气。
1997年底,父亲常感到身体倦怠乏力,他以为是工作辛苦累的。直到1998年春节前一个月,开始持续不断不明原因的发烧,这才引起了他的注意,去市里的大医院做了检查,最后的结果让我们全家感到震惊---肺癌。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是我和母亲心里的大山,我们怎么能失去父亲呀。1998年的春节全家是在不安忧虑和泪水中度过的,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母亲就陪着父亲到西安最有名的医院求医。检查结果是,癌细胞已经转移不适合手术,建议保守治疗。治疗的过程是痛苦的,当我半个多月后到西安探望父亲的时候,他已经瘦了一圈。我立即决定跟我的工作单位请了假,在西安和母亲一起全心全意的照顾父亲。白天父亲接受化疗和放疗,我和母亲就都在病房陪着他,晚上我和母亲就一人陪一晚。病房里没有陪床,我和父亲就打对头一起挤在一张病床上,那时候我常常能感觉到父亲看我的目光比以前更加慈爱。刚在医院治疗的时候父亲有些消沉,但随着化疗和放疗的慢慢深入,治疗渐渐有了效果,慢慢地胸口没那么疼了,慢慢地食欲增加了,慢慢地脸色变得有点红润了,慢慢的体重有些回升了,所有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住院期间父亲在老同学的建议下受了洗,信了天主教,心境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4月底在医院治疗了将近3个月的父亲,第一次获得医生的恩准可以回家修养一段时间了。在家的这段时间,每天早上母亲都陪着父亲去邻近的郊外散步。体重也还在逐渐回升,见到父亲的同事都惊喜地说,你已经完全康复了嘛!5月18日父亲很高兴的请了一些比较要好的同事和朋友一起为他庆祝生日,父亲从来都没有主动要求过过生日的,可能是因为抗癌的第一阶段取得胜利而高兴?又可能是怕自己以后再没有机会过生日?个中的原因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总之那天父亲非常的高兴,又恢复了以前的谈笑风生,席间不停地传出大家的欢笑声。
我们以为父亲真的以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战胜了病魔,虽然每个月的化疗没有间断过,但是好景不长,到8月底父亲开始觉得头部隐隐作痛,他立刻意识到可能是癌细胞已经转移,于是又在母亲的陪伴下去了西安。检查结果出来了,果然已经转移到脑部。我在家里每天都往医院打电话向母亲询问父亲的情况,半个月之内得到的回答却是病情每况愈下。我立刻赶到西安,进病房看到父亲的第一眼,那情景永生难忘:母亲坐在床边,父亲斜躺在病床上,正输着液体,面容明显消瘦,而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父亲的右眼睁不开了,只用左眼凝望着我。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脑部的癌细胞压迫到了右眼的眼部神经,所以眼睛无法自主睁开。看到父亲被病魔折磨的不成人形,我心如刀绞泪如泉涌。一天早晨,一位教授级的医生例行查房,当教授离开的时候我也跟了出去,悄声的询问父亲的治疗是否还有别的什么好方法,老教授耐心地真诚的一字一句向我解释道:“你父亲的癌细胞已经大面积扩散,现在的治疗其实已经不是太有成效了,你们家属要做好思想准备,保守的估计他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听完这些话我一下子傻在了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父亲的情况一天不如一天,慢慢的连自己行走的力气都没有了,我们向医院借来一个轮椅,每天推着父亲去医院的花园里散散步。10月底,也许是父亲自己意识到了什么,极力要求出院回家,他留下一句话:“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
10月28日我们搀扶着父亲回到了家。第二天父亲执意要我陪着他回厂里去,说要整理一下他的东西。从家里走到厂里,平时10分钟的路程我们走了半个小时,他实在是太虚弱了。11月4日下午父亲突然开始发烧,癌症病人高热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立刻召唤了厂职工医院的救护车,送父亲去了市中心医院,血压偏低,医生马上对他进行抢救,半个小时后终于缓了过来。就这样我和母亲一直在医院守护着他,慢慢地他不能下床走动了,慢慢地无法进食只能吃流质了,慢慢地意识变的时而清醒时而模糊……11月16日父亲被转入抢救室,全身上下插满了管子。刚进抢救室的时候父亲还有些意识,看到我和妈妈在床边为他难过哭泣,已经无法说话的父亲颤颤巍巍的伸出两只手,一手搂着妈妈,一手搂着我,对我们摇头示意我们不要哭,我和母亲卧倒他的怀里,深深的感受到父亲心里对我们母女两有一千一万个不舍。谁知道这竟是最后一次和父亲的交流,以后的几天父亲一直陷入昏迷状态,只是在感到疼痛的时候发出几声呻吟,我们想尽量让他少受点痛苦,请求医生在父亲疼的时候给他注射止痛针。日下午2点40分父亲终于离我们而去,去世时只有48岁。
父亲的离世让曾经跟他一起学习工作过的老同学老同事都十分难过,惋惜。父亲火化的时候按他生前的要求,给他穿了一身他最喜欢的西装,里面是我给他买的他一直不舍得穿的衬衣,十指扣实放于胸前,手里捏着一个他钟爱的十字架项链,面容十分安详,没有痛苦,没有悲哀。也许就像引荐父亲入天主教的老同学说的:“他不会孤单,不会寂寞,因为天父与他同在。”
愿父亲在天国一切安好,来世我还要再作您的女儿。
今天是父亲节,没到这样有关于父亲的节日,总会让我心底的那块地方隐隐的痛。这篇文章写在几年前,再拿出来怀念一下我的父亲吧。
5月18日是父亲的生日,如果他还活着,这天就是他57岁的生日。57岁本应正值壮年,是儿孙承欢膝下,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可是由于肺癌,父亲在9年前过早的离开了我们。现在我会常常幻想着,如果父亲还在,他和他的外孙子一起嬉戏玩耍,将会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
说起父亲的生日,其实一直以来他也弄不清楚自己的生日究竟是在什么时候,说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父亲家里有6个兄弟姐妹,排行最大的是姐姐(我的大姑),最小的是个妹妹(我的小姑),在男孩子里父亲排行老三。我的爷爷奶奶原本生活在河北老家,爷爷以前在铁路上工作,依稀听父亲说过好像还开过小火轮。由于4-50年代的连年灾荒,爷爷就携家带口的逃荒逃到了陕西西安,于是便落地生根。在那个年代,大人们满脑子的就只是如何养家,如何让一家人吃饱肚子,孩子们是从来没有过过什么生日的,日子长了,奶奶竟然忘记的父亲究竟是哪一年,几月几号出生的。母亲和父亲结婚以后也曾向奶奶问起过父亲的生日,奶奶只说印象中解放的时候,父亲只是几个月大的婴儿,还在奶奶的怀里抱着,照这样推算父亲应该是1949年10以前出生的。父亲上山下乡的时候,人家让填出生年月,他就胡乱填了一个日,这个生日就这样一直跟着他一辈子。这是后话。
爷爷带着全家来到西安,在老城一个小巷的院子里安置下。爷爷靠着一技之长,继续在铁路上工作,奶奶在小饭馆里给人做帮工,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就在那条小巷子里长大。爷爷是个很大男子主义的人,他喜欢吃红烧肉,当然不是经常能吃到,有时候家里买了肉做好端上桌,爷爷就只给他的孩子们每人分一两块,剩下的就全是他自己的。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孩子们永远不能上桌子,而是坐在在旁边的小凳子上,或蹲在地上吃。父亲讲过,爷爷的格言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现在吃红烧肉,以后他们可能比我吃的还好呢。”
父亲的大姐,我的大姑,年轻的时候是个性格直率的姑娘,家里沉重的负担使她在19岁就早早的远嫁他乡去了新疆,从此以后基本没怎么回来过,那时候父亲还不到10岁。在学校,早上饿着肚子上学是常事,中午通常是自来水就着一个干馍谟,晚上回家两个哥哥(我大伯和二伯)做饭,父亲还要帮着照顾弟弟(我小叔)和妹妹(我小姑)。在学校里他最害怕听到老师点他的名字,因为这一定是要催他交拖欠的学费。学校一年好不容易组织去看场电影,几分钱都要父亲对奶奶软缠硬磨好几天。暑假或寒假,父亲是要自己出外挣下个学期的学费的,他摆摊修过自行车,而这修理自行车的一大堆工具是从哥哥那里传下来的,哥哥中学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这些工具自然就给了父亲,父亲的手艺非常好,后来我们家买了自己的自行车,有什么问题都是他来修理。还捡过垃圾去买,挂过坡。这“挂坡”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是什么行业,在西安的南门外大约1-2公里左右是一段慢上坡的路,这段坡路大约1公里左右,那时候机动车不是很多,有些货物需要用三轮车来运送,蹬三轮车的来到这个缓坡下面,如果车上的货物比较重,凭自己的力气是很难蹬上去的,这时候就需要挂坡的了。挂坡的工具也很简单,就是一条麻绳,一头绑在三轮车的架子上,挂坡的人将麻绳的另一头背在肩头上使劲拉,三轮车的车夫使劲蹬,两人一起合力将车拖拽上缓坡,这么一趟也就能挣几分钱。冬天还好,挂一次坡,出上一身汗。夏天就难熬了,毒日头底下晒着,一趟下来就能掉一层皮。父亲说,有一次中午时分肚子饿的不行,早上带的干粮已经吃掉了,为了省钱又舍不得花挂坡挣来的几分钱。他就在一家小饭馆门口徘徊,看到人家吃剩的面汤和一点小菜,一个箭步冲上去塞进了肚子。父亲小时候也有顽皮的时候,掏鸟窝;自己做弹弓玩;夏天偷偷跑到护城河里去游泳,奶奶不让去的,因为淹死过孩子,奶奶担心出事,后来被奶奶发现遭来一顿毒打。说起这些的时候,父亲并没有觉得很难过,也许是他乐天的性格,把这些事都当笑话一样讲给我和妈妈听。
在父亲14岁的时候,全国上下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潮,他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自己向往的自由的生活,初中还没毕业的他就报名下乡了。14岁其实还只是个孩子,他幻想着离开家後的自由生活,可是就当他带着自己仅有的几件家当,坐着火车,再转乘汽车,又徒步20里山路,跟着比他大3-4岁的哥哥姐姐们来到离省城300多公里以外的一个偏僻小山村的时候,看到的是满眼的荒凉。他们几个扔下铺盖卷,奔上一个小山头,依旧是满眼的荒凉和无边的绵延的大山。没有公路,看不到公路,公路在哪儿?他们一屁股跌坐的地上,泪流满面。既来之则安之,日子还是要过的,还是要下地干活挣工分的。当地淳朴的农民特别照顾这帮来自省城的孩子们,给他们腾出两大间土坯房,男生一间,女生一间。下地干活生火做饭,在农村当农民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他们同去的知识青年当中,父亲年龄最小,但也是最活跃的一个,他的风趣幽默在大家苦闷乏味的日子里是一味鲜美无比的调味料,所以大家都很照顾这个弟弟。父亲的顽皮,在农村的时候也一样没有停止过,生产队里的大锅饭一点油水都没有,早上吃的饱饱的两大碗面疙瘩糊糊,还没到晌午肚子就已经饿的咕咕叫了,所以他们时不时的给自己改善一下生活。所谓改善生活,说起来不是那么的光明磊落,其中有:偷农民家里的鸡,半夜三更的偷回来,洗吧干净,就这麽用水煮熟了吃,连盐都没有,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非常的美味了,吃完了再把鸡骨头全埋在房后。偷核桃,夏末秋初是核桃成熟的时候,也是半夜三更,从生产队的核桃树林里打回来一兜子核桃,敲开壳剥出仁儿,和面粉活在一起,放在大锅里烙饼吃,父亲跟我说这事的时候还在回味说,那核桃烙饼真香。去果园里偷苹果和梨,也是生产队里的。就这样,除了每年过年回家十几天,父亲在农村生活了6-7年。
在父亲19岁的时候,爷爷去世了,在他老人家弥留之际,固执的只让父亲一个人在医院照顾他。据奶奶说,在他这么多孩子当中,爷爷最偏爱的是老三,就是我父亲,因为父亲长的最像他,脾气性格他也最喜欢。对于爷爷我了解的不多,因为他去世的早,而且奶奶家也没能留下一张爷爷的照片。
70年代初,很多知青开始陆续返城,父亲也在一次招工选拔中,被招到一个小城里的国营厂矿单位。那时候只要能离开农村回到城市,哪怕是小城市,即便不能回西安也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几乎同一时间,妈妈也被招到了这个工厂,这之前他们下乡的地方算然同属一个大队,但不在一个村,所以相互之间并不认识。刚进厂的时候,大家都是学徒,厂里的规定,学徒期间是不准谈恋爱的,那时候父亲和母亲也就只是认识。这样过了几年,妈妈因为长的漂亮又喜欢唱歌跳舞,所以常被厂里的宣传队调去排练表演“忠字舞”什么的。父亲当时也是意气风发潇洒帅气,所以被调去表演军代表。他们还合作表演过“老两口学毛选”母亲演老婆婆,父亲演老公公。时间久了,父亲开始慢慢注意起母亲。父亲说,每到食堂吃饭的时候,在乱哄哄的人群中,你只要往5分钱窗口(卖菜的窗口分5分素菜,1角荤素搭配,1角5分荤菜)的队伍里看,准能找到母亲。星期天父亲会约母亲一起去逛逛公园,或就在宿舍里父亲亲自下厨用煤油炉子,为母亲做几道可口的小菜。
1976年4月父亲和母亲结婚了,婚后一年就有了我。从小在我的印象当中,父亲就是个乐天派,那时候父母的工资收入普遍都很低,家里的日子虽然过得不算很富裕,但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父亲刚进厂的时候在厂里的恒温室里当化验员,母亲是一线的车工。后来母亲因为有唱歌跳舞的专长,被调去了厂里的职工幼儿园当老师。而父亲由于他善交朋友,头脑灵活,又能说会道,被调到了厂里下属的一个分厂做起了供销员。这个新职务对于父亲来是简直是如鱼得水,他喜欢全国各地大江南北的走,他喜欢跟人打交道跟人称兄道弟,他喜欢为厂里成功拿回了订单后的满足感,父亲的业务成绩在他们分厂里年年都是最高的。父亲虽然经常出差在外,但他的心还是牵挂着家里的母亲和我,每次出差回来他都会带点当地的土特产,所以我从小就品尝过新疆的马奶子葡萄和哈密瓜;兰州的蜜瓤西瓜和大西瓜子;北京的驴打滚和烤鸭;上海的大白兔奶糖和肉松;天津的大麻花;四川的麻辣牛肉干;金华的火腿……而只要不出差的日子,父亲都会亲自掌勺烧菜做饭,他喜欢美食,只要在外面出差时候吃过什么,他都喜欢自己琢磨着做给我们吃,所以父亲是家里最棒的超级大厨,就连逢年过节的时候,外婆也一定要请父亲来做一大家子的年夜饭。母亲对孩子的爱往往是毫无隐藏表露无遗的,而父亲的爱就显得内敛些,我们家也是如此,但在家里我和父亲的关系如同朋友,我可以肆无忌惮的跟他开玩笑,可以跟他讨论任何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跟他一起开怀大笑,可以跟他一起熬夜看世界杯,然后对球员的表现品头论足。还记得3,4岁的时候去邻近的部队看露天电影,来去都是爸爸把我高高的放在他的肩头上。还记得每逢星期天爸爸都会带着我和妈妈去市里的小饭馆撮一顿。还记得父亲最不喜欢去照相馆拍照,却买回了一部相机使劲的给我和妈妈拍……父亲的人缘相当好,他的同事和朋友们都说,只要有范师傅在,气氛永远都是轻松的。当他的朋友同事有困难需要帮忙的时候,他总是不遗余力的帮助别人。当然父亲也有他的一些小缺点,喜欢抽烟喝酒,这两样在他开始做供销工作以后就越发的厉害了。他有着北方汉子的豪爽性格,朋友或客户们一起吃饭,烟酒都少不了,经常醉的不省人事,为这事母亲没少跟他生气。
1997年底,父亲常感到身体倦怠乏力,他以为是工作辛苦累的。直到1998年春节前一个月,开始持续不断不明原因的发烧,这才引起了他的注意,去市里的大医院做了检查,最后的结果让我们全家感到震惊---肺癌。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是我和母亲心里的大山,我们怎么能失去父亲呀。1998年的春节全家是在不安忧虑和泪水中度过的,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母亲就陪着父亲到西安最有名的医院求医。检查结果是,癌细胞已经转移不适合手术,建议保守治疗。治疗的过程是痛苦的,当我半个多月后到西安探望父亲的时候,他已经瘦了一圈。我立即决定跟我的工作单位请了假,在西安和母亲一起全心全意的照顾父亲。白天父亲接受化疗和放疗,我和母亲就都在病房陪着他,晚上我和母亲就一人陪一晚。病房里没有陪床,我和父亲就打对头一起挤在一张病床上,那时候我常常能感觉到父亲看我的目光比以前更加慈爱。刚在医院治疗的时候父亲有些消沉,但随着化疗和放疗的慢慢深入,治疗渐渐有了效果,慢慢地胸口没那么疼了,慢慢地食欲增加了,慢慢地脸色变得有点红润了,慢慢的体重有些回升了,所有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住院期间父亲在老同学的建议下受了洗,信了天主教,心境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4月底在医院治疗了将近3个月的父亲,第一次获得医生的恩准可以回家修养一段时间了。在家的这段时间,每天早上母亲都陪着父亲去邻近的郊外散步。体重也还在逐渐回升,见到父亲的同事都惊喜地说,你已经完全康复了嘛!5月18日父亲很高兴的请了一些比较要好的同事和朋友一起为他庆祝生日,父亲从来都没有主动要求过过生日的,可能是因为抗癌的第一阶段取得胜利而高兴?又可能是怕自己以后再没有机会过生日?个中的原因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总之那天父亲非常的高兴,又恢复了以前的谈笑风生,席间不停地传出大家的欢笑声。
我们以为父亲真的以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战胜了病魔,虽然每个月的化疗没有间断过,但是好景不长,到8月底父亲开始觉得头部隐隐作痛,他立刻意识到可能是癌细胞已经转移,于是又在母亲的陪伴下去了西安。检查结果出来了,果然已经转移到脑部。我在家里每天都往医院打电话向母亲询问父亲的情况,半个月之内得到的回答却是病情每况愈下。我立刻赶到西安,进病房看到父亲的第一眼,那情景永生难忘:母亲坐在床边,父亲斜躺在病床上,正输着液体,面容明显消瘦,而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父亲的右眼睁不开了,只用左眼凝望着我。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脑部的癌细胞压迫到了右眼的眼部神经,所以眼睛无法自主睁开。看到父亲被病魔折磨的不成人形,我心如刀绞泪如泉涌。一天早晨,一位教授级的医生例行查房,当教授离开的时候我也跟了出去,悄声的询问父亲的治疗是否还有别的什么好方法,老教授耐心地真诚的一字一句向我解释道:“你父亲的癌细胞已经大面积扩散,现在的治疗其实已经不是太有成效了,你们家属要做好思想准备,保守的估计他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听完这些话我一下子傻在了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父亲的情况一天不如一天,慢慢的连自己行走的力气都没有了,我们向医院借来一个轮椅,每天推着父亲去医院的花园里散散步。10月底,也许是父亲自己意识到了什么,极力要求出院回家,他留下一句话:“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
10月28日我们搀扶着父亲回到了家。第二天父亲执意要我陪着他回厂里去,说要整理一下他的东西。从家里走到厂里,平时10分钟的路程我们走了半个小时,他实在是太虚弱了。11月4日下午父亲突然开始发烧,癌症病人高热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立刻召唤了厂职工医院的救护车,送父亲去了市中心医院,血压偏低,医生马上对他进行抢救,半个小时后终于缓了过来。就这样我和母亲一直在医院守护着他,慢慢地他不能下床走动了,慢慢地无法进食只能吃流质了,慢慢地意识变的时而清醒时而模糊……11月16日父亲被转入抢救室,全身上下插满了管子。刚进抢救室的时候父亲还有些意识,看到我和妈妈在床边为他难过哭泣,已经无法说话的父亲颤颤巍巍的伸出两只手,一手搂着妈妈,一手搂着我,对我们摇头示意我们不要哭,我和母亲卧倒他的怀里,深深的感受到父亲心里对我们母女两有一千一万个不舍。谁知道这竟是最后一次和父亲的交流,以后的几天父亲一直陷入昏迷状态,只是在感到疼痛的时候发出几声呻吟,我们想尽量让他少受点痛苦,请求医生在父亲疼的时候给他注射止痛针。日下午2点40分父亲终于离我们而去,去世时只有48岁。
父亲的离世让曾经跟他一起学习工作过的老同学老同事都十分难过,惋惜。父亲火化的时候按他生前的要求,给他穿了一身他最喜欢的西装,里面是我给他买的他一直不舍得穿的衬衣,十指扣实放于胸前,手里捏着一个他钟爱的十字架项链,面容十分安详,没有痛苦,没有悲哀。也许就像引荐父亲入天主教的老同学说的:“他不会孤单,不会寂寞,因为天父与他同在。”
愿父亲在天国一切安好,来世我还要再作您的女儿。
【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年?】
3歲,他去上幼兒園了,看著他小小的堅強的背影,心中又喜悅又有點小小的心酸。
離別了一整天,孩子看到你高興得奔跑過來,撲在你的懷裡。...&跟你說:媽媽,我想你了。那一刻,抱著孩子就像抱著了整個世界。&
6歲,他上小學了,孩子終於走進校門,這是多麼值得紀念的事情,
孩子的人生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卻沒想到,這也是孩子離開我們的第一步。
他已經對與你分開一天習以為常了,而且他喜歡每天去學校,這是他更喜歡的生活。
甚至,他有時還會說:媽媽,在家好無聊,沒有小朋友和我玩。&
12歲,他上初中了,甚至有的開始上寄宿學校,一個月或者幾個月回一次家,見上一次面。
他們開始不再依賴你,甚至,他們喜歡和你對著看。
你想幫他們做點事情,他們說:媽媽,我自己來吧。突
然覺得這句話讓我們覺得好失落,孩子是不是不再需要我們了?&
18歲,他離開你去上大學,一年回來兩次。
回來的好幾天前,家裡的冰箱就裝不下了,為他準備了各種各樣他喜歡吃的東西。
可是一回來打個照面,他就忙著和同學朋友聚會去了。
從此,你最怕聽到的一句話是:媽媽,我不回家吃飯了,你們自己吃吧。
大學畢業後,孩子留在了遠方工作,一年也難的回來一次了。
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幾天就走了。
你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電話,希望,孩子對你說一聲:媽媽,我很好,你保重身體。這樣就足夠了。
孩子結婚了,回家的時間有一半勻給了你的親家,孩子回來的更少了。
你已經習慣就老兩口在家了,但是,你最希望聽到孩子對你說:媽媽,今年過年我回家過啊!&
當孩子又有了他們自己的孩子,你已經不再是他們的家庭成員了,
他們的一家三口(或一家n口)裡,已經不包括你們了。
而我們。&。&也慢慢的習慣了這樣的日子。
只是習慣在閒來無事的時候,經常翻翻相冊,
看看我們自己的一家三口,無論孩子身在何方,
他卻永遠是我們家庭中無可取代的一員。&
是啊,其實當孩子在身邊的日子,我們是多麼幸福。
可是有時我們卻還會抱怨。
抱怨為了培養他,花費了太多的精力與金錢...
可是,如果你想想,10多年後,就算你想要,也沒有機會了。
孩子會不停的長大,過了這個時期他就再沒有這個時期的習性。
你是不是常常在他斷奶後懷念餵他吃奶的日子,
可是那時你卻覺得好累好辛苦好厭倦。
是不是常常看他以前吃手的照片覺得好可愛,
可是你曾經卻為要不停的給他洗手而煩惱透了。
是不是在他褪去童聲後,特別想念他曾經奶聲奶氣的聲音,
可是他以前撒嬌的時候你卻很不受用。
是不是當孩子去上學後你特別懷念他黏在你身邊的日子,
可是以前你卻總在想他要什麼時候才能去上學啊。&。&。&
時間無法倒流,過去了就只能永遠過去了。孩子能呆在身邊的日子是多麼難得與寶貴。因為這一點,我更加的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也讓我無論遇到什麼,都心存感恩。
謝謝上天給我這麼一個孩子,讓我分享與見證他成長的每一刻。無論帶給我多少困難,煩惱,甚至挫敗,無論讓我失去多少睡眠,時間,金錢,精力,我仍然豁達,因為,這都是上天的恩賜。
當他在身邊的每一天,我都會讓他覺得幸福,也是讓我們都有一個美好的回憶。
我不會給他太多壓力,束縛,更不會給他牽絆,阻擾,但是我會適時管教,
也會做量力而行的投資,因為我有責任與義務教會他生活的本領,
好讓他來日自由快樂的飛翔。同時,我也會告訴他,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時,
還有一條路你可以暢行,那就是回家的路。&。&。&。&。&。
好好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查看更多
豉油王炒面
材料:湿面(新鲜面,华人超市应该有卖抽真空包装的)、肉、豆芽、绿色灯笼椒、洋葱、葱
调味料:盐、油、生粉、生抽、老抽、耗油、香油
肉、洋葱、灯笼椒切丝。
肉丝用生粉,一点点老抽腌一下,下油锅炒熟待用。
葱花爆香,下洋葱和灯笼椒翻炒,下一点点盐,炒至7-8成熟,下豆芽翻炒,最后下肉丝炒匀捞起来待用。
面条煮至8-9成熟捞起来,下一点点香油以免粘连。
油锅爆香葱花,下面条,下适量生抽、老抽、耗油,炒匀,最后下刚才炒好的配菜,翻炒均匀即成。
今晚上实在让人虚惊一场。妈妈回老家办证件,晚上9点开始给她打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一直打到11点多,还是没人听。各种胡思乱想,各种担心害怕。在同学群里发信息,问在老家的同学今晚有谁在厂里,谁还没睡。不在老家的同学,@蹦哒的苹果
不断安慰我。赶巧@苏珊娜别为我哭泣JOE
刚好今天在厂里,说马上跑一趟我家去看看。顿时感激的眼泪都快出来了,赶紧记下他的手机号,并告诉他我们隔壁邻居有我家钥匙(这里要骂自己一下猪头,咋就没有留下隔壁邻居家的电话呢)。然后就是等待……10几分钟后,当我再打妈妈电话的时候,终于接通了。原来妈妈把手机放在客厅了,自己在里屋看电视,里屋的门还关着,然后看着电视还睡着了。妈妈睡着睡着,突然眼前出现一屋子人(想想当时的情景就觉得好笑)。@苏珊娜别为我哭泣JOE
的妈妈也一起去了,想着万一有什么事好有个照应,办事真细心,想得真周到。天寒地冻大半夜的,实在是太谢谢啦!
说到同学,我们的关系真的不一般。因为父母在厂矿企业工作,同学间父母都在一起上班,我们从小就上厂里幼儿园,上厂子校。我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之间的感情就像兄弟姐妹,这感情真的很难的,很珍惜这么多年的友谊。
看着亲人的生命正在慢慢消失,我们却无能为力,真切的感觉到死亡就在我左右。14年前曾亲眼看着父亲的离去,父亲走后第40天,奶奶也去了,我在她老人家的遗体前磕了头。这几年间亲人离去时,我都不在身边,而现在,姥姥在弥留之际,我要照顾两个孩子无法回去。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心里更多的是害怕,怕看到老人痛苦的样子,怕看到空洞的眼神,怕眼睁睁的看着生命消失不见……
看着亲人的生命正在慢慢消失,我们却无能为力,真切的感觉到死亡就在我左右。14年前曾亲眼看着父亲的离去,父亲走后地40天,奶奶也去了,我她老人家的遗体前磕了头。这几年间亲人离去时我都没能在身边,而现在,姥姥在弥留之际,我要照顾两个孩子无法回去。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心里更多的是害怕,怕看到老人痛苦的样子,怕看到空洞的眼神,怕眼睁睁的看着生命消失不见……
十四年前的今天,你离开了妈妈和我。我常常在想,如果你还在,我这十四年的生活轨迹将是怎样。十四年后的今天,如果你还在,两个可爱的外孙围绕在你的身边,那又将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十四年间,我和妈妈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你的思念,每每遇到或困难,或开心,或无助,或迷茫时,我们都会不自觉的假象,如果你还在,你将会如何面对这些。在你生病的时候,你信奉了天主教,我很愿意相信教义中对离去的诠释:离开我们的亲人,其实并不是真的离开,而是他们先行去到那个美好的世界。请相信,我们终究会在那里永远的相聚。
好想再被你宠爱一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牙龈突然大量出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