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微浸润肺腺癌治愈率Ia2期治愈率高吗术后可否吃中药

宫颈癌IA期,浸润深度为1cm,需要做放疗和化疗吗?急求答案,谢谢!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宫颈癌IA期,浸润深度为1cm,需要做放疗和化疗吗?急求答案,谢谢!
拇指医生提醒您:问题下方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br /&前两年就有问题了,每个月来两三次月经,当时在诊所买点药吃也就好了。今年的三月份又出现了前两年的症状,可再吃药已经没有用了。后来到医院活检(取1.5.7.10点)检查是原位癌,累腺,浸润深度〈2cm,后来又在长沙湘雅医院做了活检(取3.6.9.12点)结果是宫颈慢性炎,CIN2~CIN3,累腺,浸润深度为1cm,后来就做了手术,子宫全切加两侧输卵管,再次病理检查是宫颈癌IA期,浸润深度为1cm,医生建议放疗和化疗。&br /&&br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br /&需要放疗和化疗吗?有其它的治疗方法吗?复发几率高吗?根治的几率大吗?&br /&&br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br /&无
用这治疗加上化放疗效果更好
效果显著改善病情
根治机率在80%-90%新华社报导:日本两名科学家发现一种苍蝇的蛋白质--外源凝集素可促进哺乳动物的癌细胞相互粘接,并有抑制其增殖的功能。
中科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在广泛吸收国内外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联合9大研究所,历时40年对苍蝇精心育种,经过长达8年的抗癌课题研究,终于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出抗癌新产品&高纯度生物肽&
水仙子幼虫蛋白高纯度生物肽已经成为无毒副作用的抗肿瘤新药。
英国皇家医学院把水仙子昆虫蛋白高纯度生物肽列为21世纪首选取抗癌药物。 美国、意大利、德国和英国等科学家相继证实了水仙子昆虫蛋白高纯度生物肽具有杀灭和清除体内病原体和残留癌细胞,修复机体内环境的神奇功效。 高纯度生物肽,已经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一枝令世界瞩目的争奇斗艳的奇葩。
放疗,化疗加速死亡。中医中药是你唯一的正确路线
看你的介绍是宫颈癌早期,这时是放疗的黄金时间。现代精确TOMO放疗系统对早期宫颈癌的治疗可以达到手术切除的效果,并且可以保全功能。建议尽早治疗,错过最佳时期生存率会大幅下降。
你好,宫颈癌相对于其他的癌症来讲治疗结果,生存时间还是比较乐观的,如果患者身体情况很好,很不错的话可以放化疗一段巩固,如果患者身体虚弱的话就不建议放化疗,怕会起到反效果的。除了放化疗还可以运用中医中药来做术后的巩固治疗。也是很好的选择的,,从身体内部彻底铲除病灶,清热解毒,消肿,扶正祛邪,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复发率。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Ia2期,Ib1期(肿瘤直径≤2cm)宫颈癌患者手术病理特点分析--《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硕士论文
Ia2期,Ib1期(肿瘤直径≤2cm)宫颈癌患者手术病理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Ⅰa2期及肿瘤直径≤2cm的Ⅰb1期宫颈癌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肿瘤大小,宫旁浸润,子宫下段受累,阴道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等手术病理特点及患者预后情况,探讨可以缩小宫旁组织切除范围的低危人群。
对2000年~2011年间我院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分期为Ⅰa2期或Ⅰb1期(肿瘤直径≤2cm)共201例患者的手术病理资料行回顾性分析。
201例患者均施行了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手术病理特点如下:平均手术时间188.87min (75-330min),术中平均失血583.33ml (100-2500ml)。术中并发症2例(0.99%),髂血管损伤1例(0.49%)、肠管损伤1例(0.49%),术后并发症27例(13.43%),主要为淋巴囊肿、尿潴留、发热,其发生率分别为7.96%、2.49%、1.99%。术后病理提示:宫旁浸润0例(0%),子宫下段受累4例(1.99%)、阴道切缘阳性14例(6.97%)、淋巴结转移25例(12.44%)、LVSI阳性36例(17.41%)。
201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25例(12.44%),淋巴结未转移者176例(87.56%),两组肿瘤直径2cm分别为11例、43例(44.0% VS 24.4%,P=0.039),中低分化者分别为25例、132例(100.0% VS 0%,P=0.005),肿瘤浸润≥1/2肌层者分别为16例、60例(64.0% VS 34.1%, P=0.004); LVSI阳性者分别为10例、25例(40.0% VS 14.2%,P=0.001)。多因素分析LVSI阳性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术后大体病理未见明确肿物或肿瘤直径2cm者147例(73.13%),肿瘤直径2cm者54例(26.87%)。两组患者中肿瘤浸润≥1/2肌层者分别为30例、46例(20.41% VS 85.19%, P=0.000), LVSI阳性分别为20例、15例(13.61%VS27.78%,P=0.019),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4例、11例(9.52% VS 20.37%,P=0.039),子宫下段受累分别为6例、8例(4.08% VS 14.81%,P=0.008),中低分化者分别为109例、48例(74.15% VS 88.89%,P=0.025)
肿瘤直径≤2cm的147例患者中,肿瘤浸润≥1/2肌层及浸润1/2肌层分别为30例,117例。两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分别为6例、8例(20.00% VS 6.84%, P=0.028), LVSI阳性分别为9例、11例(30.00% VS 9.40%,P=0.003),子宫下段受累分别为4例、2例(13.33% VS 1.71%,P=0.004),阴道切缘阳性分别为2例、1例(6.67% VS 0.85%,P=0.045),肿瘤中低分化分别为29例、81例(96.67% VS 69.23%,P=0.007)。
163例患者随诊3月以上,10例(6.13%)复发,7例(70%)2年内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26.4月(5-80月)。5例(50%)中心性复发,2例(20%)宫旁复发,3例(30%)远处转移,10例患者平均随诊40.44月,尚无死亡病例。结论
肿瘤直径2cm、中低分化、浸润≥1/2肌层,LVSI阳性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其中LVSI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宫颈癌病理宫旁浸润发生概率很低,本研究中无宫旁浸润患者。Ⅰa2期,Ⅰb1期(肿瘤直径≤2cm)且肿瘤浸润1/2肌层者,其LVSI阳性,淋巴结转移,子宫下段受累,阴道切缘阳性,肿瘤中低分化的概率很低,因此肿瘤大小,宫颈肌层浸润情况对低危患者的选择至关重要。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R737.3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力;;[J];抗癌之窗;2007年01期
闫华;张晓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年03期
王纯雁;[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1年04期
邹建华;;[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10期
陈腾华;张凤英;李霖;任素珍;;[J];中国肿瘤临床;1993年08期
孙杭临;[J];浙江肿瘤;1999年04期
杨梅;白满;黄秀凤;;[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黄玉红;;[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孙桂华;;[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年01期
朱双兰;常桂芳;;[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芙蓉;徐丽婷;;[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赵敏;杨幼易;项达军;张晔;;[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严小敏;;[A];全国子宫颈癌暨湖北省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陈惠祯;周静;刘龙阳;;[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丁芳;吴华美;;[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邢辉;;[A];湖北省第21届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梁雁冰;;[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金卓杏;;[A];2011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吴令英;[N];健康报;2011年
仲崇山;[N];新华日报;2007年
本报特约记者 闫虹;[N];健康时报;2004年
段文利;[N];人民日报;2006年
记者 唐友明;[N];喀什日报(汉);2011年
郑颖璠;[N];健康报;2007年
廖成蓉;[N];绵阳日报;2008年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段文利;[N];健康时报;2006年
段文利;[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郎景和?阎红
整理;[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彩英;[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王永军;[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陈凤;[D];吉林大学;2012年
周雯娟;[D];中南大学;2012年
刘会玲;[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倩;[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杨春润;[D];山东大学;2010年
柳勇;[D];桂林医学院;2011年
董雪;[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李国文;[D];汕头大学;2010年
徐昊;[D];复旦大学;2011年
李竞雄;[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孙培松;[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刘越雄;[D];遵义医学院;2012年
高生情;[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的位置: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微小浸润癌患者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病灶残留的预测因素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浸润性导管癌的治愈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