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她今年6月做了肺部结节手术费用八万,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改善

急求肺部手术后伤口快速愈合方法
点滴赞赏 温暖医生
好大夫在线温馨提示:大夫休息时间也在帮助病友哟,这份爱心是不是应该鼓励一下?(鼓励医生是自愿的,要量力而行哦)
肺部结节手术后近3个月不愈
女,44岁。13年4月体检发现肺部结节,4月24日在吉大医院手术,5月8日出院;连续发烧一周余,5月18日二次入院,发现胸部气腔,做导流,6月14日出院。7月发现引流管有浑浊现象,三次入院,将引流管由9号改为7号,19日出院。目前仍漏气,伤口未愈合。目前吃饭、喝水正常,大小便、体温均正常。血压未量,但患者感觉正常。
想获得的帮助:
希望提供快速愈合方法。
已就诊医院科室:
吉林大学医学院 呼吸科
手术后长时间漏气,可能是支气管胸膜漏,可以再次手术,自己愈合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郑重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请选择江跃全医生的服务
在线咨询(专家在线解答)
预约挂号(就诊通道)
电话咨询(极速接通)
好大夫在线孙彩珍主任
体检发现肺结节 手术做还是不做?
中医肿瘤主任孙彩珍:
入冬以来,冷空气一波接一波影响杭州。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委、杭州艾克(种福堂)中医肿瘤门诊部主任孙彩珍空下来时,会打电话给她的肺结节患者,聊聊近况,叮嘱下饮食。冬季,对肺结节患者来说,是个考验,尤其是那些高龄的肺结节患者,如何安全过冬,是孙彩珍主任最关心的。
孙主任的肺结节门诊病人,高龄患者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这些老人,有的肺结节手术后因身体虚弱前来求助;有的害怕做手术,想做中医治疗;有的一直纠结到底要不要做手术,想问问怎么办?这时候,孙主任会先安抚老人的情绪,问清楚病情后,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给出针对性的建议。记者 金晶
什么是肺结节?
孙主任说,肺结节一般是长在肺部的一种实质性的东西,是指单发、边界清楚、直径小于或等于3cm、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结节,像肉芽肿、钙化灶、炎症的斑块、放疗后的纤维灶,磨玻璃灶,都是肺结节的一种。当结节的直径超过3cm,就属于肺肿块的范围。
“像磨玻璃结节,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我们有时候看到的磨玻璃结节,边界不是很清楚,有毛刺,钙化的密度没那么高,看起来有点像炎症,又跟炎症不一样。炎症的斑块没那么规则,结节会小下去、会消失,而磨玻璃结节是规则的,抗生素对它不起作用,经过若干年,可能会演变成癌症。中间密度稍高、边缘低密度模糊影的这种实性的磨玻璃结节恶性概率高。”
孙主任说,肺诊断技术提高以后,早期肺癌检出率就提高了。“我们在临床上发现,磨玻璃结节癌变的很多,发现磨玻璃结节,一般不要急于开刀,医院会建议3-6个月复查,这个时候我建议中药要跟上。特别是老人,他们的心脏等器官都不好了,开刀后身体有可能受不了,这些老人可以尝试中医治疗。”
孙主任举了几个例子——
10个月 肺结节发展成肺腺癌
有家族史的人要特别注意
前段时间,孙主任接诊了一位肺结节病人,81岁的杭州人施先生。施先生退休前在一家化工企业做行政管理,不抽烟不喝酒,生活向来有规律,退休后,每天在家也是看看报纸看看电视,吃完饭出去散散步,自认为身体还可以。今年1月,施先生有点受凉感冒,咳嗽了好几天,不放心,去医院做了个检查,发现右上肺有个0.5cm×0.7cm大小的结节,除了偶尔干咳,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医生建议观察观察。9月29日,施先生去医院复查,发现结节变大了,有2.9cm×3.3cm大,医生在报告单上写下了“考虑右上肺占位,肿瘤不能除外”。到11月3日,再次去复查,结节已经发展到3.6cm×3.3cm,同时,在检查中还发现,两肺伴有多个小结节。医生说,考虑肺腺癌,这可吓坏了施先生和他家人。住院检查过程中发现,施先生的肿瘤位置靠近肺门,穿刺的风险很高,再加上施先生年龄比较大,有一年的高血压史,同时还有冠心病,手术风险很大。经深思熟虑,施先生决定选择中医保守治疗。
“很多患者都不是随随便便就坐下来接受治疗的,他们会慎重考虑,再三比较,毕竟是把命交到了我们手里。”
孙主任说,“老先生在我们这里吃了两个月中药,冬至那天来复查,发现他人长胖了,说要继续配药吃。”
中医治肿瘤
坚持服药很关键
吴先生,今年78岁,退休前在机关单位工作。日,他有点感冒咳嗽,去医院做了CT,发现左下肺有占位,3cm大,考虑肺癌,医生给他消炎,做了些对症治疗后出院。
日,在医院做了穿刺,确诊低分化腺癌。因为吴先生有十几年的高血压,还有冠心病、糖尿病,医生不敢给他做手术。日,吴先生女儿带他找到孙主任。
刚见到吴先生,脸色萎黄,没有精神,舌苔白,脉象滑。根据吴先生情况,孙主任在结合医院特有的清肺消结汤基础上,加了天葵子、炒川楝子、土圞(音luán)儿、灵芝粉,吴先生服用了一年。
坚持服药一年后,考虑到吴先生心脏不大好,在原来方子的基础上,孙主任又特别加了点丹参、杏仁。到今年12月,吴先生又去医院复查,没恶化。
老烟枪突发胸闷气急
确诊肺癌晚期
今年69岁的赵先生,以前喜欢抽烟,每天起码2包。日,赵先生突然觉得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家人叫了120,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急诊。查胸部CT显示,左肺下叶有结节,同时,冠脉造影显示他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到日,赵先生去医院做了穿刺活检,病检结果显示肺腺癌晚期。因心脏功能不好,加上有高血压,做手术风险很大。
赵先生不甘心,想着做手术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还不如不去挨那一刀了。
日,赵先生开始接受中医治疗。今年10月,赵先生做了一次体检,显示他的脂肪肝症状减轻,不咳嗽,身体感觉良好。
到今年12月25日,他一直按照孙主任的方子坚持吃中药,光就诊次数,就达到了45次。
肺结节要早发现早治疗 四类人群要特别注意
孙主任说,肺腺癌往往一开始以肺结节的形式出现,很多人一开始不管它,过个十几二十年,就可能发展为肺癌,而且很容易出现多处转移。
“现在都提倡早发现早治疗,中医提倡治未病,在癌症还没有产生,就把它遏制住。”
孙主任总结了几点心得——
早上锻炼不能太早,冬天一早,气温低,加上空气质量也不太好,最好等太阳出来再锻炼。
锻炼也不能过度,不能大汗淋漓,锻炼后不能马上洗澡。
不能吃寒凉食物,以免痰湿不化,让肺功能损伤,容易咳嗽。
要保护肺的门户,鼻咽鼻道、气管。感冒的话,这些保护肺的功能就没了,病毒就长驱直入,侵犯肺脏。
不抽烟并远离二手烟,炒菜、睡觉窗户开一条缝,保持空气流通。
定期复查,不要谈癌色变,积极面对。从单个癌细胞长到2厘米的癌块鳞癌可能需要8年时间,腺癌可能需要16年,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通过中药积极预防,有可能让肿瘤处于静止状态或消失。
饮食方面,要吃一点生津的白色食物,如莲藕、百合、白木耳、白果。
太寒凉的东西不要吃。因为苦寒的东西容易伤津液,津液不足对肺的伤害大。
再一个就是吃的中药,要适当增加滋阴养肺的药物用量。
还有原来病情稳定、两天吃一帖中药的病人,建议一天一帖比较好,一方面中药有提高免疫力作用,可预防感冒;另一方面让肺得到滋养,有效防止季节因素对病情的影响。
孙主任说,以下四类人群发现肺结节时,要特别注意引起重视。
1.长期吸烟,烟龄超过20年,每天抽烟超过20支以上者,或有被动吸烟的人群。
2.年龄在40岁以上者,伴随有胸痛、咳嗽、不明原因的痰中带血丝、消瘦、体重下降等症状。
3.有家族性的肿瘤史,特别是肺癌遗传史者。
4.结节大小在1厘米以上,伴有毛刺样、分叶状或毛玻璃样改变者。
除以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外,出现咳嗽,咳少量痰液,偶见少量咯血,有乏力、发热、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胸闷、气急等症状的人群,也需要第一时间去医院检查,看是否有肺结节。Access denied | www.51ttyy.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51ttyy.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f991bb-ua98).觉得这是癌的她:拿什么来对付你 我的肺结节
随着低剂量CT的普及,以及雾霾的加重,现在发现肺部小结节及磨玻璃影的患者越来越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无比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小编给大家带来医生的三篇就诊日记,来讲一讲如果我们发现了小结节,下一步该怎么做。
故事1:消炎,不是开玩笑
女患者,46岁,公司领导,体检发现肺部结节,到我的门诊的时候,面色十分凝重,因睡眠不足而导致深深的黑眼圈非常明显。她略带哽咽地向我讲述困扰她的“心魔”--1个月前体检做CT的时候,发现左肺上叶一个7mm的小结节。她一直觉得这就是癌症,还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
我看了一下她带来的片子,确实左肺上叶有一片磨玻璃影,大概5mm-1cm,而且还是多发的,形态不像典型的肿瘤,于是我用笔标记出她结节的位置,然后告诉她先别想太多,听我的话,吃两个礼拜的消炎药,再复查个平扫CT就可以了。
她纳闷了,“我是癌症,为什么要消炎啊?”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好好消了炎。1个月后她又来到我的门诊,眼含泪水的说,“小结节”消失了!我又给她仔细对比了一下片子,发现现在的片子上小结节确实已经变淡甚至消失,然后告诉她,“没事儿了!”她深深地舒了一口气,好像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我还记得那是个清晨,初冬的阳光沐浴在我们身上格外地温暖。她的爱人、她本人以及我都是最幸福的时刻,因为又一位“患者”摆脱了“肿瘤”的困扰。
故事2:术后,就那样治愈了
女患者,58岁,退休教师,体检发现肺部结节。通过片子看到结节1.5cm,形态不规则,我也让她消炎了1个月,再复查CT的时候,报告显示结节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我依然觉得结节内部似有变实。
于是我建议她直接开刀做手术。手术采用微创方法进行,患者在治疗前前后后的过程中没有感到任何痛苦。术后的病理是腺癌,IA期,可以说非常早期,我告诉病人,对于她而言,不需要做任何的化疗和放疗,治愈的可能性85%以上,但是还需要定期的复查。
患者最开始还以为我骗她,认为癌症没有能治好的,但是在复查的过程中,看到很多术后十年的病人还回来看我,一下子就相信了,脸上终于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故事3:穿刺,竟然是结核
男患者,78岁,退休工人。因为咳嗽偶然拍片子发现肺部结节。从片子上看结节2cm多,但是边缘仍较光滑。让他观察3个月后复查,再拍片子结节没什么变化。
老人有冠心病和房颤,而且肿瘤的位置很靠中央,手术切除活检的话只能行左肺上叶的切除,不能局部切除。
于是我建议老人进行CT引导下的穿刺,最后病理证实这是一个结核肉芽肿。老人的儿子长舒一口气,现在还经常带老人来看我。
随诊强于一切检查和治疗
朋友们,看到这三个故事,您有什么体会?虽然患者的情况各有不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到最重要的一点启示?那就是对于不明性质的结节,进行规律的随诊,强于一切检查和治疗!
发现肺部小结节及磨玻璃影后,大多数患者以及家属都非常的紧张,想要做手术,对于让“观察”、“消炎”的建议非常不能理解,而且会到处去找“专家”就诊,生怕耽误。
甚至,有些患者威胁、强迫大夫做手术,最后相当一部分患者都切出来一块“肺炎”、“结核瘤”这些良性的结节,而这些结节完全不需要冒风险去摘除一块肺叶。
在我的每次的门诊工作当中,占比例最大的就是这类“小结节”的患者,那么对这些病人来说,最有帮助以及最有价值的检查,就是定期的复查。
NCCN指南推荐,超过8mm的结节(或者非实性结节超过1cm),都应该进行规律的随诊,一般要求最开始每3个月一次。
拖3个月,癌会扩散吗
那么有些患者会问,“会不会拖3个月之后,如果真是癌,那就扩散了啊”,答案是否定的。在我从医的30多年来,扪心自问,我从来没有把病人的病耽误过。
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出发的。肿瘤的生长有一个倍增的时间,一般认为是2个月到12个月,也就是肿瘤最快2个月才能长大一倍,那么对于8mm的结节,长大一倍也尚属较早期,很难发生快速的播散转移,那么我们又何必冒着很大的风险去做手术呢?
甚至有一个患者,我们一起随诊了6年的时间,在第6年的时候我看到结节似乎发生了一点变化,终止了每年一次的随诊,给她开刀做了手术,最后还是一个贴壁样腺癌(原来所说的“细支气管肺泡癌”),这是一类预后非常好的肿瘤,生长速度极为缓慢,切除之后生存率几乎100%。
早切了,不是更好?
那么有些读者会问,早切了不就好了?
胸科的手术不像阑尾切除那样,它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风险,这种风险发生率虽不高,但有时甚至可以致命。假设患者确诊为肺癌,我们可以冒风险一试,但如果最后切下来是良性疾病呢,又恰好发生了合并症导致患者出现意外呢?到时候家属不能接受,大夫更不能接受。
所以说,除非我们相当确信结节是恶性的,否则我们尽量不要选择直接手术,这是我们科室一贯的做法,也是世界所公认的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随诊最好在同一家医院进行,这样同一台机器的扫描对比起来更加准确,同时要遵循大夫的医嘱,最开始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然后如果没有变化且倾向良性的话,可以逐渐放大复查间隔,最终至每年复查一次,当作例行体检。
那么有的患者会问,我们是不是做个PET-CT就能知道是不是肿瘤了呀。答案是否定的,PET-CT依然不能取代规律的复查,只能是一个参照,但并不是确诊的手段。
如果您发现小结节,可以来我的门诊就诊,我都会亲自给您看片子,并且画出您的每一个结节。最重要的是,我希望每一个来我门诊看过的患者,都可以首先摆脱精神的压力。我们要为了幸福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消灭结节。相关文章链接:肺部结节会不会有癌变的可能呢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养血管降三高 通便秘保健茶
六种中草药制成,调理失眠,让你享受婴儿般睡眠
今日搜狐热点4?15|医学故事:外科医生凭啥判断肺结节手术与否?
来源:寻医问药网作者:媒体中心
  肺癌,是危害大众健康的第一大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一旦体检发现肺小结节,很多患者朋友都会分外紧张忐忑,往往第一时间就想知道:这是不是肿瘤?要不要切掉?对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杨跃有话要说。   杨跃教授表示,在临床上,回答&肺小结节是否需要动刀&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从影像学上可以大致判断一个病变的性质,但并不是绝对,因为病理才是确诊的金标准。那么患者和医生都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切可能永远不知道结节是不是恶性,但如果切掉后发现是良性的,又会觉得挨一刀有点冤枉,若再因为开刀不幸出现了并发症,就更让医患双方更觉得&亏&了。   通常情况下,结节是否做手术,外科医生会根据指南和病变的影像学特征来进行综合判断,但往往优秀的医生会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和证据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减少患者所面临的风险。那么,外科医生究竟依据什么进行判断呢?值此&第22界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之时,杨跃教授通过3个例子予以解答。   故事一:   患者是一位40多岁的年轻女性,既往在学校当教师,体检发现右肺上叶非常外周的部位有一个小结节,就像是大树的树梢上挂着一个小苹果。虽然病变看起来很淡,但是有2厘米多,边界也不是十分光滑。   杨跃教授表示,这个时候有时会让患者口服两周左右的消炎药,再休息2周后复查胸部CT。若之后发现病变仍然在,没有任何变化,就建议患者做肺肿物的活检手术。他说&活检这个病变需要像切披萨饼一样,完整地将病变和周围一点正常的肺组织切下来,不会损失太多的肺功能。&   最后证实病理是个良性的&炎性假瘤&,目前并不是肺癌,那么手术就结束了,患者用一个非常小的刀口以及可以忽略不计的肺功能损失就完成了手术。   这是一个外周型的病变,活检给人带来的损失可能更小。   故事二:   患者是一位60多岁的男性,近期有咳痰等症状,CT发现肺门旁有一个较大的肿物,直径4公分,就好像树干上蹲着一只猴子。该患者也经过了消炎,病变没有明显的变化。于是建议患者可选择接受手术,毕竟恶性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同时也告诉患者,这个病变一旦切除就是切掉一个右肺上叶(右肺有上中下三叶),因为距离&树干&太近,没法只切除一些&叶子&,建议也可以选择先进行穿刺再手术。&杨跃说。   患者最后选择的是进行CT引导下的穿刺,结果病理证实是一个结核瘤,手术不用做了!这让患者真正通过微创的穿刺避免了切除一个肺叶所带来的肺功能损失。   可见,偏中央型的病变,往往穿刺活检可以帮助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损伤。   故事三:   患者是一位75岁的老年男性,长期吸烟,肺功能较差。他的右肺上叶偏外周有个结节,形态倾向恶性。杨跃教授表示,对于老年患者要求完善全面检查,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进行CT引导下的穿刺。虽然老人也有顾虑,穿刺毕竟也存在风险,但穿刺的风险相比较于手术的风险而言是要小得多。患者最后穿刺证实是腺癌,之后立刻进行了手术,术后患者恢复得比较顺利,并且已经度过了术后第五个年头,没有任何复发的征象。   最终患者非常感激这样的处理过程,因为对于一个老年人而言,他可以感受到的是一个医生乃至医院对于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视。杨跃说,&我们对于老年人往往会更慎重,因为有时候要命的不是肿瘤,而是为了明确肿瘤而采取的过于激进的治疗。&   可见,对于老年人,明确病理十分关键,切不可贸然手术。   这三个故事不能把外科医生对于肺结节的处理过程完全概括,因为虽然有指南可循,但是每一个患者都是独立的个体,如何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给予最适合他的方法,是每一个医生需要掌握的技术,甚至是一门艺术。   杨跃强调,到目前为止,我们依然奉承的原则是:在不让患者面临肿瘤风险的前提下,尽量放慢步伐,有些病变可以随时间消散,有些病变可以通过穿刺除外恶性。对于肺部肿瘤的干预,微创可减少创伤,而减少创伤最根本的不是刀口的减小,而是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肺功能损失,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手术打击。因此,微创不是最高境界,&无创&才是!(作者/北大肿瘤医院 王兴 特约编辑/刘晨) 本文系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世纪坛医院
北京世纪坛医院
北京世纪坛医院
他把自己每天的工作比作“上发条”,他的生活很简单,只想着工作......
“生育和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根除前列腺癌,是要......
为改变以心血管疾病为首的慢病预防和治疗脱节现状,第二十六届长......
“2015中国医院大会”8月20日在厦门召开,8000余人参加了此次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部小结节手术费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