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蛀牙,蛀牙牙疼怎么办办

古代人得了牙疼怎么办_百度知道
古代人得了牙疼怎么办
我有更好的答案
却不会患龋齿,这一点已被考古证明。 这是因为他们的饮食生活与现代人完全不同,我国中小学生中约70%到80%患有龋齿,美味佳肴浩如烟海反而会生出许多病来。近年农民患龋齿的人数也在倍增。为何现代人龋齿发病率这么高呢?究其原因就是人们过于讲究摄取精细食物,咀嚼时间过短造成的。而远古人多以纤维质丰富、粗糙的野生物为主古人从不刷牙。我们的饮食种类极为丰富。 现代人患龋齿率高达50%,又能促进唾液的分泌以增强清洁口腔的作用,需要长时间咀嚼磨碎。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齿列为全世界重点防治疾病的第三位,龋齿自然就少了,所以既可搓净牙面磨浅易生龋齿的牙面窝沟
采纳率:7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发现】古代人得了牙疼怎么办?
我的图书馆
【发现】古代人得了牙疼怎么办?
Tara之半夏,朴草与仁心不要跟随我,我可能不会带领你。不要带领我,我可能不会跟随你。但你可以像兄弟般,与我并肩而行。Tara(南希陈睁),中国易经协会副会长。自由意志和无条件爱的申言者,金字塔临终关怀中心创立者。在西方和东方、中医和西医、自然和人文、宗教和科学之间,与有识之士共寻疗愈心灵的整合之路。生于南京中医世家,现旅居美国。——Tara之半夏回复数字 1 可得 目录回复数字 0 可入 微店『开启与身体的对话之旅』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入微店了解更多关于“昆达素”。注补肾固阳、生津降糖软胶囊已正式开售降压调理、清肺补益、补血生发、肺积水调理、降脂调理以上5种软胶囊已到货古人得了牙痛怎么办JT叔叔-没有牙膏,没有手术,但古人对付牙疼绝不是死扛。 在中国古方里,细辛常出现在治疗牙病的方子。我们都知道细辛有驱风驱寒的药性,那为什么牙痛明明是牙根发炎,却要用驱寒驱风的药来治疗呢?下面的文章里,Jt叔叔讲得狠明白。 古代各种刷牙保健法,准备去山里蜗居的你,准备好了哪种?——Tara荐读1古人看牙痛首先,我们看看中医对于牙痛的认识。 中国人在对待牙痛的时候,常会说,上牙的牙痛是属于胃,下牙的牙痛是属于大肠,这个说法是来自于《黄帝内经》的《灵枢经》。 《灵枢经.经脉第十》 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是动,则病齿痛颈肿。胃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 它说,手阳明大肠经有一条分支跑到人的下牙底下,足阳明胃经有从鼻子外侧跑到上牙床里面。所以在《黄帝内经》的思考框架里面,中医就会说:如果是上牙有问题的话,大概是胃经经过,下牙有问题是大肠经经过。这是在《黄帝内经》的框架里面,但张仲景的医学并不完全是在《黄帝内经》的框架里面,所以,用细辛,比较是经方的思考,不是《内经》的思考。 《灵枢经.杂病第二十六》 齿痛,不恶清飮,取足阳明。恶清飮,取手阳明。 在《内经》的另一个篇章里,它又说,如果牙痛是不恶清饮,就是牙痛但蛮喜欢喝冷饮、不怕冰水,那就代表这个人的牙痛是足阳明胃经的病,可能是胃经有热,需要用白虎汤之类的方子清胃热。如果是不喜欢喝到冷饮料的牙痛,那表示牙痛的原因是来自于大肠经,那当然有些历代注家就解释说,如果是大肠经的病,那就比较不会口渴、不想喝冷的,但如果是足阳明胃经的病,像是白虎汤证,人会有身体燥热、出大汗、要喝很多冷水的感觉。甚至也有人会把前面这两段加在一起,说上牙痛会比较爱喝冷水,下牙痛就会比较不爱喝冷水,这样的论点也存在。 当然牙齿到底是属于骨头、属于肾,这同样是基本中的基本。所以牙齿的病,要算成是肾也对,只是在《黄帝内经》的范围内,讲到蛀牙会讲到手、足阳明经,讲到肾的话,会比较是牙齿枯槁那种,直接关系到牙齿的荣衰会比较讲到肾,蛀牙比较不常讲到。2苦参洁齿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在《黄帝内经》里面讲到牙痛它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框架,就是上牙痛是足阳明、下牙痛是手阳明,这是《黄帝内经》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看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手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嗽。 这个故事是在说,有一个人牙痛,然后淳于意去灸他的阳明脉。当然中国历代大肠经上灸牙痛,有好几个穴道是可以用的,还有胃经的足三里。不过我也没有灸过,因为古时候说的灸好像比较野蛮,是要把皮肤烧一个洞的。牙痛跟皮肤烧一个洞的痛相比,已经有一痛了,我想我大概不会想再加上另一痛。 「即为苦参汤」,用苦参汤漱口,就是用苦参这一味药煮汤来漱口,虽然这也不太好受,因为苦参很苦,但用苦参汤漱口的确是有用的,所以如果有人愿意吃苦不愿忍痛的话,苦参汤漱口是可以用的一个方法。苦参这味药,它是一个凉肾的药,因为牙齿到底是属于肾,买几片苦参煮药水来漱口,漱着漱着就没有那么痛了,一天漱掉五、六碗,很快会消痛。在美国,因为牙医师很难约,或许苦参汤是一个好用的救急方法。 但,苦参汤,因为是历史记载中比较早提出的一个治牙痛的方,到后来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怎么讲呢? 因为苦参汤其实代表了中医牙痛观念的一个转折,苦参它退火、清热、消炎、止痛,治牙痛听起来是没有错的,可是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沈括、沈梦溪,他写过一本《梦溪笔谈》,里面就说他得过一个病,觉得腰痛的不得了,坐一坐要站起来都累的不得了,有一个军官看到他腰痛成这样就问他是不是用苦参在刷牙,连一个军官看到他腰痛都能猜到他用苦参在刷牙,或许那个时候用苦参刷牙是很流行的。 后来这个军官就解释给他听,说:苦参是一个寒凉的药,每天拿它来刷牙,肾就越来越虚寒,所以会腰痛,然后沈括就换了一个刷牙的东西,腰痛就好了。因此,虽然苦参在一时之间可以清热消炎,但拿它来刷牙还是不太好的,这是一点。 宋.沈括《梦溪笔谈》: 余尝苦腰重,久坐,则旅距十余步然后能行。有一将佐见余日:「得无用苦参洁齿否?」余时以病齿,用苦参数年矣。日:「此病由也。苦参入齿,其气伤肾,能使人腰重。」后有太常少卿舒昭亮用苦参揩齿,岁久亦病腰。自后悉不用苦参,腰疾皆愈。此皆方书旧不载者。世之摹字者,多为笔势牵制,失其旧迹。须当横摹之,泛然不问其点画,惟旧迹产循,然后尽妙也。 到了元朝的朱丹溪、李东垣,就提出了另外一个治牙痛的原则,这个原则就开始跟细辛有相关性了,怎么讲呢?他们提出了一个理论,其它的方书也开始提出了一个理论,就是:牙痛这个病,用来漱口的这些药,其实比较适合用一些辛散的热药,而不是用寒凉的药,提出了治牙痛「宜辛散、忌凉遏」的思考: 这个思考可以说是张仲景医学开始在中国产生了另外一种思考体系,这个思考体系在临床上开始带给人的感觉是,这样的思考比《黄帝内经》的思考好用。 这个思考是说:牙齿跟肾是相连的,如果肾脏有火的话,一个正常人健康的牙齿,就可以像烟囱一样把这个火气排放出来,也就是牙齿有点像肾专用的毛细孔,就像我们身体多余的热可以从汗孔出来──肾脏连着牙齿,牙齿像肾的烟囱一样,肾脏的热就可以从牙齿出来──我们人体如果受了风寒之邪、得了麻黄汤证,麻黄汤证如果把热包在里面就变成大青龙汤证,热包在里面闷烧。 同样地,他们开始把牙齿痛跟这个思考连在一起:牙齿痛很可能是因为牙齿受了风寒,把牙齿束住了,本来牙齿要排放的热气就排不出来了,然后闷在里面以后牙根就烧烂掉了,所以他们是用一种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的角度在看待牙痛的。 而这个说法其实很有道理,因为我们听说到的牙痛,往往冬天听到的比夏天多,如果牙痛果真是发炎,那应该夏天痛的人比较多才对。 所以后来中医就觉得:牙痛就好像麻黄汤证也可以发烧烧到三十九度半一样,是闷住了所以在发烧,我们要帮助里面的抵抗力能把这个寒邪之气推散、让牙齿发挥原本疏泄的机能,牙齿就不痛了。 当这样的思考开始出现的时候,细辛就变成牙痛很重要的一味药了。苦参是一个角度的思考:清热、消炎;细辛是另外一个角度的思考:牙齿属于肾,肾的麻黄汤就是细辛,所以用细辛煮水漱口就可以把牙痛打通,以这样的一个角度来面对它。 我想我们学经方派常会遇到这种看病的角度的选择,就像我们讲葛根汤的时候,医案讲义里朱木通就说:其实妇女的乳房发炎,往往都是太阳阳明合病的葛根汤证、或是小柴胡汤证当主轴,是先得到感冒了、六经病了,经络淤塞不通,然后才发炎。先把这个六经病医好,剩下来的一点发炎、或是本来的发炎产生一些脓,再用药排掉就好了──大概是这样的思考。 所以很多我们现在归纳于发热、发炎的东西,可能都可以找到张仲景医学六经辨证的观点存在,所以后来就开始有比较多的人主张牙痛要「从治」,不是说它发炎我们就要消炎,而是顺着这个热势把它泄掉,用从治的方法来治,就跟我们用桂枝汤、麻黄汤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桂枝汤、麻黄汤是站在我们的抵抗力这一边把寒邪推出去,如果感冒发烧到三十九度所以要退烧,退烧针一打下去是不是就把抵抗力给杀掉了?那感冒就内陷了,对身体反而更不好。所以要走从治的路线,这在观点上有它的正确性的。 既然要走从治的路线,单一味细辛漱口治牙痛就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当然还有一些泄热或有引经效果的药,比如说中医里有一首不知道是谁写的诗,说是华佗治牙痛的方。 不知著者,托名孙思邈注《华佗临症神方.华佗治牙痛要诀》: 宜辛散,忌凉遏。世传华先生治牙痛︰ 「一撮花椒水一盅,细辛白芷与防风。浓煎漱齿三更后,不怕牙痛风火虫。」实则先生之医术,虽本乎仙人,其用药则由己。如宜辛散,忌凉遏,即治百般牙痛之秘诀也。 故知治病不必拘定汤药,盖汤药可伪造,可以假托,且当视其病之重轻,人之虚实,时之寒燠,而增减之。故有病同药同,而效与不效异。医者于此,宜知所酌夺矣。 「一撮花椒水一盅」一碗水一把花椒,「细辛白芷与防风」白芷是足阳明胃经引经药,又有止痛效果;防风是袪风药,所以花椒、胡椒、细辛、白芷、防风这一类发散风邪的药都是很常用的。 再来,我们来看看元朝《御药院方》里面的漱口沉香散。 元.许国祯《御药院方》: 漱口沉香散 治牙槽热毒之气冲发,齿龂肿痛,或疮,或差,或发,并宜服之。 香附子八两 沉香 升麻各一两 华细辛半两 上为细末,每用二钱,水一大盏同煎至三两沸,去滓温漱,冷吐,误咽不妨,不计时候,日用三四次。 《御药院方》是元朝的时候收集的一些前代比较高档的宫廷好方,我选这个方的理由是这个方的美味度最好,因为这一类的方子很多,只是有的是用细辛跟荆芥跟露蜂房,露蜂房是黄蜂窝。有的是用独活四钱、细辛两钱、荆芥碎四钱,我觉得独活吃起来比较难吃,所以在这些效果差不多的药性里面,我觉得香附、沉香、升麻的味道都还不错,所以就选了一个该有的药都有了的方。 升麻一方面可以算是升提足阳明胃经经气、一方面也可以算是升清气、降浊气的化毒药;沉香、升麻同用,再加上行气的香附,这样在古时候一般是煮水漱口的方子。苦参是一种方法;用细辛这一类的袪风行气药也是一种方法。 另外还有一个陈希夷刷牙药,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方,这个方是在华山上一块石碑上面的诗,用它来刷牙,不但能让牙齿牢固,而且可以乌髭鬓──就是刷了之后胡子、鬓发都会黑回来──这个方子我选它,是因为它代表了那个时代刷牙方里面最大公约数的正确,就是中国人刷牙方里最首席的几味药,这个方都有了。 陈希夷刷牙药 进华山,陈希夷先生牢牙乌发鬓药,原在碑记上有此方。 牢牙齿,乌髭鬓 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熟地黄,木律旱莲槐角子,细辛荷蒂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炼,研熬将来使最良,擦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 上件十味各二两,除青盐一味外,其余药味并剉碎,用一新瓦罐儿内尽盛其药,又用瓦子盖合,罐儿口子以麻索子系定,上用盐泥固济,约厚半寸许。晒干,穿一地坑子,方阔二尺,约深七寸,先放一新方砖,后安放药罐子,以口向下坐,用木炭火一和烧令透,后青烟出,稍存其性。去火,放经宿,取药出,煞研为细末。每用刷牙子蘸药少许刷上下牙齿,次用温水漱之,每日早晨、临卧时用一次于内。旱莲叶如马齿花,如星宿。升麻形如鸡骨,其色青绿。 此二味药本出京兆府,奴婢高邦才谨言: 「牢牙乌髭鬓之药,古今方论甚多,少有曾经验者。奴婢在私家之日,实缘此药常是与人修合使用,亲经效验略言如后:有佑德观景碧虚先生,常用此药,年至八十已上面若童子,髭鬓其黑,齿落重生,仪师颜亦识此人。 明昌二年,有统军司书表姓,大年纪五十岁已上,髭发本生来黄色,因患牙疼,用此药两月,髭发皆变黑色,更不脱落。 贞佑二年,陜西安抚事老瓦,患牙疼数月,用此药痊,可至今常用。 曾经效验者历历甚多,不敢尽言。」 我们在做这个药的时候,因为中间生姜要经过一个烘干的过程,所以直接摆干姜也可以;猪牙皂角,一般药房买就可以了;西国升麻、熟地黄,就买好一点的升麻跟熟地黄;木律是什么呢?木律又叫做胡桐泪,这味药没有,不过因为这个方子它有很多的兄弟姐妹方,里面也有不用胡桐泪的,这个胡桐泪的作用是要让药性钻到牙龈肉里面去的,这个钻到牙龈肉里去的药性,如果没有胡桐泪的话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用附子,因为附子也是一个可以帮助药性深入的东西,所以用附子把它打成粉也可以,不然的话,傅青主他们用的是骨碎补,同时用六味地黄汤引经,这个也是很能固牙龈肉的;槐角是槐树的果实种子类的东西,散火毒的;细辛跟荷叶蒂的话,荷叶主要是要升清气,那么荷叶蒂,考究一点的话,因为它是撑住整片荷叶的东西,所以就特别有效,不考究一点的话就用整张荷叶也可以;青盐就是从盐矿里挖出来的盐,就算不入药,把它打碎,回家煮菜用也是很美味的。 这些药,它说除青盐之外都剁碎──其实我们买药的时候就可以请药行把这些药全一起打成粗粉,然后回家以后,把它装在一个一人份用的小砂锅里,锅盖盖起来以后用「楠香」调水,涂在锅盖的缝跟透气的洞上把它封住(太通气会焦得太厉害),然后把这一整个小砂锅放到慢炖锅里,透过慢炖锅慢慢加热,够热以后就会闻到药味,差不多两小时以后就可以关火,这时候里面的药材大概差不多烤到干燥、焦黄,如果烤二十四小时的话就炭化了,烤得干干的焦黄的药渣,再送回药行请他们打成细粉,回家就拿牙刷沾这个细粉刷牙。 这种刷牙黑发的药,最好能在牙龈留久一点,所以可以拿软毛一点的牙刷慢慢刷,但因为里面有一些药像旱莲、生地这些药都是黑黑的,所以不会让牙齿变白,洁牙效果普通,但补肾固牙的效果很好,至于乌鬓发的效果,有是有,但不要太强求,像我没什么白头发但有些白胡子,用这个方子刷着刷着一两个星期下来,我观察到白胡子是有变少,但要刷到一头白发能乌黑,我是也不敢相信能有这种效果啦。因为很多药要它很有效,要真的做得很好,比方说熟地黄,要它很有效就真的一点铁器也不能碰,这个在现在已经不太可能了,但这个方子已经是堪称好用了,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另外《卫生宝鉴》里的遗山牢牙散这一类的方也很多,我选择遗山牢牙散也是因为这个方同样是一个「最大公约数的正确」,就是很多方里对牙齿、牙床好的药,这个方里都有。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遗山牢牙散 王汉卿所传方。云:折太守得之于李节使。折得此方,九十余岁,牙齿都不曾疏豁,及无疼痛。汉卿今八十九岁,食肉能齿决之,知此方如神也。 茯苓 石膏 龙骨各一两 寒水石 白芷各半两 细辛三钱 石燕子大者一枚,小者用一对上七味为末,早辰用药刷牙,晚亦如之。 这个方刷牙之后,可以让牙齿很牢固,里面固气补肾的,有龙骨;石膏、寒水石、白芷这都是能退胃火的药;石燕子是一种像化石又像蚌壳的东西,也是古时候固齿很有用的药,从前那种稍微抿一抿嘴,牙龈就出血的人,刷了一个星期之后,很明显地可以看到牙龈肉一天比一天不出血了,这个药对于牙龈肉的调整是很强的。 那,有些人他们的问题是牙龈肉退掉,其实牙龈肉退掉,多多少少是这个人的阳明火旺,所以阴虚。一般是用内科里面用来滋胃阴的药,以经方来说,滋阴而退热、又作用在阳明区块的,是竹叶石膏汤;以时方来说的话就是甘露饮。这些都是牙龈肉退下来常会用的方,但是现代肾阳虚的人实在太多了,肾阳虚造成的水上不来、全身的枯槁,终极来讲还是要补肾才会有效,不是退胃火就会有效,因为五脏会烧掉是因为肾水上不来。牙龈开始退掉了,如果我们不用内服药,要用外敷药的话,其实路子也差不多,比方说我们有一味药叫做补骨脂,补肾阳的,又一味药叫麦门冬,滋胃阴的。每天用麦门冬煮水一直漱口,平常刷牙就用补骨脂刷牙,这样搭配用,效果也是蛮好的。当然我们介绍的遗山牢牙散或是陈希夷刷牙药,这些对牙龈肉退掉也都是很有帮助的,刷久了牙龈肉都会变好,咬东西觉得牙齿不会松动了,也不会吃几颗酸梅就觉得牙齿被酸到了。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牙根露出来的话,我们中国比较代表性的方剂是柳枝汤: 宋.王怀隐、陈昭遇 等《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柳枝汤 治齿根出露,摇动疼痛,宜含柳枝汤方: 柳枝一握,切 地骨皮 细辛 防风去芦头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 蔓荆子 以上各一两 上件药,都细锉和匀,每用一两,以水一大盏、酒一盏,同煎至一盏,去滓,热含就于患处。柳枝这个东西也不一定有卖,但我想可能很多校园或是公园都会有柳树,自己摘吧。用柳枝一把、地骨皮、细辛、防风这些药打成粉,每次用一两药粉、水一碗、酒一碗,煮到剩一碗以后,趁热漱口,含着久一点不要吐。这是比较代表性的方剂。 到后面傅青主、陈士铎的医派,就有另外一套辨症系统出现了,陈士铎《辨证录,牙齿痛门六则》就把牙痛分为六种,六种牙痛的六种方: 3清.陈士铎《辨证录.牙齿痛门六则》一 人有牙齿痛甚不可忍,涕泪俱出者,此乃脏腑之火旺,上行于牙齿而作痛也。治法不泻其火则不能取效。然火实不同,有虚火,有实火,大约虚火动于脏,实火起于腑。而实火之中,有心包之火,有胃火;虚火之中有肝火,有脾火,有肺火,有肾火。同一齿痛,何以别之?不知各经在齿牙之间,各有部位也。两门牙上下四齿,同属心包也,门牙旁上下四齿,属肝也,再上下四牙乃胃也,再上下四牙乃脾也,再上下四牙乃肺也,再上下之牙乃肾也。大牙亦属肾,肾经有三牙齿,多者贵。治病不论多寡,总以前数分治之多验。火既有如许之多,而治火之法,宜分经以治之矣。虽然,吾实有统治火之法,方用治牙仙丹︰ 玄参一两 生地一两 水煎服 首先,是牙痛痛到涕泪俱出的时候,通常牙根都肿起来了,这样的牙痛呢,就用一个叫做治牙仙丹的方,这个方只有两味药,玄参跟生地,都是很凉润又滋阴的药,生地今天用干地黄也就可以了,用到真的生地恐怕还太凉。 傅青主这一派提出的论点还蛮特别的,当然也有其它的牙科医生也有提出一样的论点,就是牙齿的上火有实火也有虚火,一般来说「脏」有火都是虚火,「腑」有火都是实火,因为脏是因为没有办法收摄能量聚成精,所以火才散出来,因此称它为虚火。他们提到上下各两颗门牙是属于心包火,再旁边一颗是肝、再旁边一颗是胃、再旁边一颗是脾、再旁边一颗是肺、再到最后面就是肾,所以要分经退火,那玄参、生地是凉肾火的药,如果要退心包火就加黄莲、要退肝火加炒栀子、退胃火加石膏、退脾火加知母、退肺火加黄芩、退肾火加熟地摄阳,这样加味,就可以把牙痛退掉。 这个方子其实还算好用,但因为是寒凉药为主的方,所以喝了之后人会有比较累的这个问题,喝下去马上牙痛就好很多,但不是真的全好,因为再过一天就发现牙痛的地方长了一个小脓包,把这个脓包弄破挤干净之后才真的正式好──就是它已经让发炎停止了,但已经发炎烧坏烧死的组织还是会变成脓,要清干净才算真的全好──不过因为这个方还是一些阴寒的滋阴药,所以吃起来还是要看脾胃强不强,不然还是可能多少会有一些拉肚子的感觉的。 二 人有多食肥甘,齿牙破损而作痛,如行来行去者,乃虫痛也。夫齿乃骨之余,其中最坚,何能藏虫乎?不知过食肥甘,则热气在胃,胃火日冲于口齿之间,而湿气乘之,湿热相搏而不散,乃虫生于牙矣。初则止生一二虫,久则蕃衍而多,于是蚀损其齿,遂致堕落。一齿既朽,又蚀余齿,往往有终身之苦者。此等之痛,必须外治,若用内治之药,未必杀虫,而脏腑先受伤矣。方用五灵至圣散︰ 五灵脂三钱,研绝细末 白薇三钱 细辛五分 骨碎补五分 各研为细末。先用滚水含漱齿至净,然后用前药末五分,滚水调如稀糊,含漱齿半日,至气急吐出,如是者三次,痛止而虫亦死矣,断不再发。 盖齿痛原因虫也,五灵脂、白薇最杀虫于无形,加入细辛以散火,骨碎补以透骨,引五灵脂、白薇直进于骨内,则虫无可藏,尽行剿杀,虫死而痛自止也。 第二种牙痛就确实是蛀牙蛀穿的的牙痛,其实我们牙痛不一定每次都是蛀牙蛀烂进去的,但若确实是蛀烂进去的,就用这个五灵脂、白薇、细辛、骨碎补这些药去漱口,把这个蛀烂的洞慢慢调补回来,这种蛀牙蛀到烂穿进去的牙痛的特征就是「如行来行去」那种一阵一阵抽痛的牙痛,用这个方。 三 人有牙痛日久,上下牙床尽腐烂者,至饮食不能用,日夜呼号,此乃胃火独盛,有升无降之故也。人身之火,惟胃最烈,火既升于齿牙,而齿牙非藏火之地,于是焚烧于两颊,而牙床红肿,久则腐烂矣。似乎亦可用治牙仙丹加石膏以治之,然而其火蕴结,可用前方,以消弭于无形,今既已溃破腐烂,则前方又不可用,以其有形难于补救也。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石膏五钱 知母二钱 半夏二钱 茯苓三钱 麦冬三钱 竹叶二百片 葛根三钱 青蒿五钱 水煎服。连服四剂,而火退肿消矣。然后再用治牙仙丹以收功也。 石膏汤以泻胃火,用之足矣,何加入葛根、青蒿也?不知石膏但能降而不能升,增入二味,则能引石膏至于齿牙以逐其火。而葛根、青蒿尤能退胃中之阴火,所以同用之以出奇,阴阳之火尽散,齿牙之痛顿除,何腐烂之不渐消哉? 第三种牙痛是有人牙痛久了,上下牙床都腐烂了,变成没办法吃饭、日夜呼号,这种主要病在「牙龈」的牙痛,就是胃火太盛了,要治阳明火,可以用仲景方的竹叶石膏汤,再加上一些其它清热散火的药,竹叶石膏汤本来就是白虎汤再加上来的一个汤剂,我们可以知道这是要退阳明热为主,所以牙龈腐烂的状况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思路去开药。 四 人有牙齿疼痛,至夜而甚,呻吟不卧者,此肾火上冲之故也。然肾火乃虚火,非实火也,若作火盛治之,多不能胜,即作虚火治之,亦时而效时而不效。盖火盛当作火衰,有余当认作不足,乃下虚寒,而上现假热也。人身肾中不寒,则龙雷之火下安于肾宫,惟其下寒之甚,而水又无多,于是上冲于咽喉,而齿牙受之。正如龙雷之火,至冬则地下温暖而龙雷皆蛰,春气发动,则地底寒冷而不可蛰,乃随阳气上升矣。 至于夜分,尤肾水主事,水不能养火,而火自游行于外,仍至齿而作祟。譬如家寒难以栖处,必居子舍而作威,而子又贫乏,自然触动其怒气矣。治法急大补其肾中之水,而益以补火之味,引火归源,则火有水以养之,自然快乐,而不至于上越矣。方用八味地黄汤加骨碎补治之,一剂而痛止,再剂而痛不发也。 盖六味地黄汤补其肾水,桂、附引火以归于命门,但补水引火之药,不先入齿中,则痛之根不能除,所以必用骨碎补以透入齿骨之中,而后直达于命门之内,此拔本塞源之妙法耳。 第四种牙痛是「到了晚上特别痛」的,这代表什么意义呢?这表示肾脏不能收纳阳气,所以肾火浮越上来了,这样的牙痛就要用傅青主医派非常有名的「引火归源法」,基本的方法就是一大锅的八味地黄汤放凉了喝,八味地黄汤里的六味药:熟地黄跟泽泻可以把药引入肾经;山药跟茯苓可以把药引入脾经;山茱萸跟牡丹皮可以把药引入肝经──当然这是一种比较粗糙的讲法──但基本上一般喝肾气汤的时候,如果是比较敏感的人,就会感觉到大腿内侧的三阴经会有一种有东西钻下去的感觉。 这六味之外加上桂、附,就可以把桂、附的能量拉到三阴经里去保存起来,当然,药量地黄独大,还是以补肾经为主。因为中医相信「同气相求」的原理,所以在把肉桂、附子的药性拉进三阴经的这个过程,身体里面如果有一些火是从内脏浮出来的,那这些火就会顺便跟着肉桂、附子的热性,一起被引回去,这是一种收摄浮越之火的方法。 傅青主这个方,就多加了一味骨碎补,让骨碎补把药气拉过去经过牙齿,所以本来是全身的浮游之火都要收进去的,把这个药性拉得经过牙齿以后,这个引火归源的药性就会把牙齿的火给收掉了,当然需要引火归源的人,是有一些身体特征的,晚上特别严重是一个特征,另一个特征就是会觉得上半身很热,但膝盖冷冷冰冰的。 第五种跟第六种牙痛很好玩 前一种牙痛是一开口吹风就觉得痛得受不了,但一闭起嘴巴就觉得好一点,这是什么?这是「牙齿的桂枝汤、麻黄汤症」证不对?这是牙齿受风邪、被束住了所以发热,所以要用发这个牙齿风邪的药来开通它,用升麻、白芷再加一些细辛跟补药。他说这个症,也可以来灸肩膀后面的穴道,这一类穴道,一般来讲指的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肩髃穴或是列缺穴,但我也没灸过,不知道效果好不好。 因为牙齿也会恶风恶寒,所以就用这样的药来散它的风寒。 第六种牙痛呢,就是上下牙都痛,开口吹凉风就不痛,闭起嘴巴就很痛,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牙齿会怕闷、想要透气,这表示牙齿不是受风寒所伤,是被闷住了,什么会闷住牙齿呢?是湿气,这表示身体的湿气太重,牙齿被闷得受不了想要出来透气,所以这样的话,就要用去湿清热的方法来治牙痛。 这样看张仲景的辨证跟傅青主派的辨证,就会让人有种张仲景的辨证是那种正大光明、好像房子的大栋梁的辨证;傅青主派的辨证就好像是房子里细部装潢的感觉。对我们这些学仲景辨证的人而言,看傅青主派的辨证,会觉得他鬼神莫测、不知道怎么想出来这些奇奇怪怪的辨证点的,觉得很好玩。 今天论牙齿保护,住到山里还是乡下,还是寺庙山洞的,都留着存着,金石药方,共练完肤。 创作不易,打字巨累。转载请明示详尽出处&公号二维码,谢谢。回复数字 1 可得 目录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蛀牙牙疼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