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对拉,为什么大人能喝小孩奶粉吗把小孩拉过来

孩子的学习成绩毫无价值!&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要大人能放下!
我的图书馆
孩子的学习成绩毫无价值!&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要大人能放下!
&&&&&&&&&&&&&&&&&&&&&&
孩子的学习成绩毫无价值!
&&&&&&&&&&&&&&&&&
----& 一个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对中国教育的反思
&&&&&&&&&&&&&&&&&&&&
作者& 蔡真妮
朋友的女儿在十多年前考上了麻省理工学院,当时在周围中国人圈子里轰动一时。毕业后她到硅谷发展,一边工作一边又修了个MBA学位,现在在一个世界顶级的IT公司里工作,亲朋好友都觉得她很能干。每当华人家长当着她的面表示要让自家孩子以她为榜样时,她都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一再说自己很普通,就是个高级打工仔而已,千万不要向她学。
  现在她自己的女儿也快到了上学的年龄,回来看望父母时,大家见到她就半开玩地问她,以后要把孩子培养进哪所常春藤大学,她却很坚决地摆手说:“我不培养,她能上哪儿就上哪儿。”据她妈妈讲她真的不管孩子的学习,在家里什么也不教,也不送孩子去任何特长班,她妈一提起来就愁,说她对待自己孩子像是放羊一样,极其不负责任。
  有一次过节聚会,当大家的话题又转到孩子的教育上时,她讲了她自己对于子女教育的一些反思。
  她说从小学到高中,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她的学业成绩排名都是全校第一,在麻省理工学院时她的学习成绩也是处于上游。但是工作以后,她是同学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属于在事业上没有什么成绩可言的人。毕业十年她去参加同学会,同学中有后来进了法学院当上大牌律师的,有从政已经是某个州众议员的,有在公司做已经成了CEO的。有个同学毕业后就冒险加入一个才组建的小公司,公司后来上市,他坐拥原始股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如果觉得这个同学在财富上比较成功的话,那么另外一个参加小公司的同学后来变成了公司合伙人,公司上市后他直接就进入千万富翁的行列。可是这个人还不算牛,有个同学自己创业自组公司,公司上市后给卖掉了,又建了一个公司又卖掉,现在正在搞第三家公司,已是亿万富翁。
  单纯从财富上看,他们这些打工的人在同学里不值一提。但是最潇洒的却不是上面那些“成功”人士,而是一个大学期间学习很好的男同学。他自从有了孩子,就辞掉工作在家里做起了家庭主夫,因为他发现自己特别喜欢照顾孩子的感觉,喜欢相妻教子的生活方式,在孩子上学前他都不打算去上班了。他太太也做IT行业,收入足够家庭开销,而太太不喜欢做家务,所以他们夫妇两人正好互补。这个同学还有个兴趣是旅游,他们全家一有空就满世界去玩,已到过七十多个国家,以后打算把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走走。同学里面属他没有压力最轻松自在,让生活节奏很紧张的上班一族们羡慕不已。
  同学中有几个华裔孩子,父母来自中国的大陆、台湾、香港等地,这些同学都是规规矩矩的打工族,就职于大公司,说起彼此的工作都乏善可陈。
  他们几个华裔孩子在校时学业优异,努力踏实,智力超群,可大学毕业以后,后续的事业发展却普遍不如美国同学。
  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她认为,我们的文化中对孩子的培养有误区。
  在中国父母眼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上大学,没有把教育看成是一件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的事儿,光以为把孩子送进了名牌大学父母就大功告成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家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还有和进名校相关的活动中,而子女教育的其他重要方面,很多不能被量化的方面被忽视了。比如,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自信心、冒险精神、不畏失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享受生活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她和同学相比之后感觉自己所缺乏的。人的一生更像马拉松比赛,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功,性格的培养非常重要,超过了上名校。事业都是在大学以后建立的,名校的招牌在刚毕业的头一两年找工作时还有点用处,后来很快就会被工作经历所取代。
  因为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看重她的学习成绩,所以,她也把取得好成绩看得极重,不想看到父母失望不满的眼神。每次考试她都特别紧张,特别怕出错,这种情形后来就发展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做事求完美而缺乏冒险精神,没有安全感,就怕把事情搞砸了,有时明知搞砸了也没有多大关系,可是自己心理上就是接受不了。
  她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刚毕业的时候,她曾到谷歌公司应聘,当时它成立时间不长,急需人才,公司创始人之一面试她,还和她一起吃了午饭,特别希望她能留下来。可是硅谷的小公司多如牛毛,谁也不知道这家公司的命运如何,会大放异彩还是像成千上万新创业的公司一样倒闭?虽然她敏锐地感觉到了搜索领域的前景,但是求稳的心态让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另外一家已闯出名牌的大公司。她的同在硅谷工作的美国同学当时极力劝她选择谷歌,说如果以后这家公司不行了就再找工作好了,实在不行她那么会读书还可以回学校读个硕士,有什么好怕的?可她就是没敢冒这个险。现在谷歌的成就有目共睹,如果她当初选择留下来,公司上市以后她已变成了千万富翁。
  她说实际上他们家现在的收入在工薪阶层里也算挺高的,但是她有了钱自己也不会花,搞点娱乐活动心里隐隐地就会有罪恶感,觉得只有工作才是正经事,其他的都是浪费时间。这就是小时候形成的只有学习才是正经事的观念的后遗症。她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作为一个人,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单薄了、太谨小慎微了、太没有色彩了,她绝对不要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一样。
  她说她就让孩子尽情地玩,孩子将来有兴趣有能力上名校就上,没有兴趣就不上,重要的是孩子要快乐、身心健康,对自己有自信、对生活有热情,将来他们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本文摘自《意林》,作者蔡真妮)
--------------------------------------------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独立生存能力
国外家庭教育,这里主要指西方家庭教育,他们的着眼点是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注重孩子从小培养和自身锻炼。
&一个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孩子受益一生。你是否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也许我们一些父母正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才能。以下文章适合正在寻觅家庭教育方法的父母阅读。
&我们总是在错了之后才知道错,可我们不总是有机会改正错误,所幸的是我们还能从别人那里得到经验,我们只需要知道后理解些经验就行了。
1、美国:让孩子有失败的经历和机会
&&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了,英国人的观念不是索性不让孩子去做或干脆包办了,而是再提供一次机会。比如孩子洗碗将衣服浸湿了,就指导孩子再来一次,教会他避免失败的方法。英国人倡导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许多学龄前儿童都是在父母讲述的美妙故事陪伴下进入梦乡的。
2、美国:让孩子制定一个家务劳动计划
&&美国父母教孩子做家务,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某一孩子去干,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轮流干某些活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没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3、加拿大:让孩子学会玩儿
&&在家里孩子们很少有家庭作业,没有父母关于学习的喋喋不休,他们注重的是孩子能整天轻轻松松,做游戏、玩玩具,在玩儿中学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4、人:让孩子与大人争辩
&&德国人认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争辩,孩子觉得父母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眼里更加爱你、依赖你、尊重你。你要孩子做的事,他通过争辩弄明白了,会心悦诚服地去做。你有难题,孩子参与争辩,也能启发你。
5、人:让孩子独立自主
&&为了增强儿童的生活自理观念,家长有意识地让儿童学会判断是非,作出选择,如去商店购买玩具,家长事先会定出一些金额,让孩子自行决定买什么;家里准备外出旅游,也会征求一下孩子的看法。日本孩子上了初中后,能够独立上街购买衣服,而且还会货比三家,精打细算。
6、犹太人:让孩子早知书本是甜的
&&在每个犹太人的家里,当小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让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常常就有本书,说是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来看书。这种做法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生命结束有时刻,求知却无止境。
----------------------------------------
哈佛才女杨元宁述成长经历: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要大人能够放下!
比尔盖兹的母亲曾经撑着羸弱病体,在他的婚礼派对中,公开敦促他:“得天独厚的人呀!你背负了比常人更沉重的使命。”
杨元宁也是如此。外人眼中,她出身豪门,是王永庆的外孙女,她的父亲杨定一则是长庚生技董事长,从小就是天才儿童,13岁以全最高分考上医学院,21岁就拿到纽约洛克斐勒大学生化博士及康乃尔医学院医学双博士。
杨元宁16岁就出版了7本发人省思的童书,17岁为“纽约时尚周”走秀,18岁进入哈佛大学就读,修习生物学与东方哲学双学位,并在大学二年级就修完哲学系的应修学分。
特殊教育,感悟哲思人生
她的成绩除了来自聪颖的天赋,更重要的是杨定一特殊的训练──朗诵古典文献。身为科学家与医师,杨定一在研究儿童脑波时发现,朗诵古文时,儿童脑波的状态与静坐时一样,脑波彼此平行如一道巨大的雷射光波,不仅代表着深层的纾解与冥想,更是让大脑发挥创意的必要条件。
至于为什么要挑选古代圣哲的着作?他认为这是让孩子们直接与大师对话,他更要求带领朗诵的大人不要解释字义,他相信孩子们有足够的智慧了解,而这些经文也不至于因为大人的解释而扭曲原意。
从6岁起,杨定一就带着她与两个弟弟读经书,从孔子、老子到佛家思想,杨元宁笑笑说:“小时候这样读古文只是好玩,但那些文字好像有生命,不同时候会跑出来产生新的意义。”
在这么多经书中,最让杨元宁有所感悟的,则是《六祖坛经》,经书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她影响深远。9岁时,她与父亲参加5日禅修,在第5天打坐要结束时,杨元宁忍不住嚎啕大哭,杨定一紧张地以为5日禅坐让孩子身体不适,没想到杨元宁却哭着说:“原来人生是一场空。”
16岁那年,杨元宁出版了7本童书,《大地医生》《不再恐惧》《活在沉静中:赞颂大地》《整体疗法》《记得快乐》《大笑老人》《业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小男孩吉多因为透过与爷爷对话,体会了生命的意义。书中处处充满佛家哲思,她坦言书中写的道理,都是给大人看的,而智慧爷爷则是父亲杨定一的化身。
她甚至谈到连成年人都讲不清的“业力”,在《业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说,人生的一切都是将石头丢在水中,激起阵阵涟漪,引发善恶因果,更说:“我们的灵魂或是精神,不论我们叫它什么,也是一样的。即使抛去了这个肉体,我们的灵魂还是永存。真相是,我们原本就是美丽的灵魂。暂居在这皮骨袋里。内在是无限地光明,永远不灭地闪耀着。”
传承门风,成为他人天使
出身豪门,对杨元宁最大的意义,不是挥霍不尽的金钱,而是最好的教育环境,以及好家庭的“家风”──尽力、勤俭、助人。从小,家族里的长辈就身体力行:“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一旦立定目标,就要尽全力。”问杨元宁:“你人生遇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她认真地想了想,回答:“没有,我一定尽力完成。”
她承认自己有完美倾向,常常连杨定一都拜托她放轻松。申请大学时,她比别人早两个月寄出所有的申请表格;老师建议她不要超过6所大学,
她却一口气申请了12所,而且每一份表格都费尽心思,强烈表达她渴望入学的欲望。最后她被哈佛大学以提前申请的方式准许入学,在哈佛所有的入学方式中,是最困难的。当她获准入学后,轻轻松松放假,别的同学们还在拖延着,直到最后一刻才拚命。
勤俭,自然是这个家族最为人所知的门风。王永庆先生总是一条毛巾用到破。杨定一在餐桌上也有规矩,他不准孩子们有剩菜,他说:“吃饱,不是理所当然,非洲有几百万人都在挨饿。”
杨元宁也不像一般富家千金爱奢华,她很少买衣服,特别是学期中,宁愿把时间拿来念书,也不花钱血拚;好不容易可以买衣服,总是平价实穿得体就好,一件衣服穿个4、5年很平常。
助人,则是杨定一从小教育杨元宁时,最重要的观念。杨定一在巴西见过太多穷人,知道他们的苦以及自己的富足,所以他从小告诫杨元宁:“你很幸运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更应该帮助人。”
杨元宁的心比父亲期望的还要柔软。从小只要有同学生病请假,杨元宁除了打电话关心,还会帮同学准备好缺漏的功课。曾经有个犹太妈妈握着杨定一的手说:“杨元宁真是个小天使。”
从宾格利高中(ThePingrySchool)毕业时,杨元宁除了在学业上获得无数奖项,最让她骄傲的,则是“罗斯奈尔奖”(RussNeilAward),由全校250位同年级学生选出得奖者;
另外,最高荣誉的“劳丹帝奖”(MagistriLaudandiAward),得奖评语则是:“其他奖项或可表扬‘最可能缔造成就者’,但该生乃因‘最能够帮助众人缔造成就’而获颁此奖”。
台上绽放,要求完美表现进入哈佛后,杨元宁几乎投注所有心力在智识的追求,夜夜苦读,两三天就读完一百多页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或者生物学理论。念书累了,她就去湖边跑步,睡前爽快地做上百个仰卧起坐当游戏。
她永远提前把老师交付的功课做完,两年来科科得A。杨定一劝她放轻松,甚至开玩笑:“只要你有一科得B,我就请你吃饭!”直到大学二年级结束,杨元宁都没吃到爸爸这顿“拜托不要拚命”的晚餐。
但别以为杨元宁是个无趣的书呆子。17岁时,她在朋友怂恿下参加试镜,成为平面模特儿,杨元宁总是从纽泽西开车进纽约参加一场又一场的面试,直接面对被挑选的残酷,以及被选上后严苛的工作。第一次当模特儿,她是现场最小的菜鸟,做造型要忍受发型师拉扯头发,拍照一站就是12小时。
她曾为美国《Vogue》杂志拍照,在“纽约时装周”走秀,上了哈佛大学后甚至担任起模特儿指导。新手走秀难免胆怯,她上台前告诉自己:“你一定要相信自己是美丽的!”
不过她这个模特儿也很特别,拍照现场当大家都在闲聊,她却带上耳机,抱着书本苦读。尤其接近大学申请前,有无数的先修科考试(AdvancedPlacement,简称AP),她一边走秀一边读书,还得个全A。
杨元宁做模特儿,除了好玩,更重要的是去吃苦。别以为模特儿光鲜亮丽,每一次面试都要残酷地被挑选、到了现场要毫不保留,勇敢地展现自己,更别提在冬天穿薄纱拍照的痛苦。
杨元宁开玩笑说:“我爸爸觉得吃点苦很好,所以很支持。”
助人为本,愿世人都得福她若不是天才,怎么会如此优秀?杨定一却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要大人能够放下。”
杨定一从不限制孩子们的选择,唯一在意的,是希望孩子放下“我”,他说:“如果把自我成就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到后来一定会失望。”
杨定一常说,人生最重要的是“愿”,有了希望,自然会走向它。他在小小杨元宁心中种下“助人的愿”,已长成一棵不断努力向天空延伸的小树,只求浓荫庇人。有了奔向蓝天的目标,自然不会迷失。
杨元宁在学校曾经为了帮助中国兔唇的孩子筹措经费,举办时尚走秀活动募款;参加不同的非营利性组织,为贫苦的人找希望。
杨定一在危地马拉推动的“住屋计划”,杨元宁更是重要帮手。那是一个为了当地贫民所兴建的计划,分别为“希望之村”与“光之城市”的计划。“希望之村”建造了环保而美丽的房屋,每户只要1万1000美元,目的是让中低收入户的贫民能够有屋可住;“光之城市”则是造镇计划,包含2000户住家、商用建筑、学校、医院等
回美国的杨元宁常想起那些贫穷景象,贫穷单亲妈妈带着孩子住破烂铁皮屋,一出门就被男人毛手毛脚,每天还要坐两个小时的巴士去工作,杨元宁就忍不住难过。
于是,杨元宁在繁重的课业外,还主动提出要帮忙制作说明书,她打了几十通国际电话,跟不同单位要来详细数据,消化后写成易懂的简介,在危地马拉总统面前简报自己的梦想与实践方法。
在新书《哈佛心体验》最后她写着:“我的梦想是,有一天,我能为世界各地无数的贫困人口提供更好的生活方式。成为志工企业家之后,我希望能帮助世上每一个人获得平静、和谐、均衡的生活。我希望在某一天,即使是孤儿与弃儿,也有机会获得良好的教育,并体验世界的美好。”
为别人付出,回报是什么?她笑着说:“看到被帮助的人开心,就是最棒的。”
对杨元宁来说,哈佛大学,只是人生的起点:“我真要想赶快毕业,赶快去帮助人。”
电影《蜘蛛人》里,影响蜘蛛人最深的一句话,是养育他成人的叔叔所说:“Remember,withgreatpower,comesgreatresponsibility。(能力愈强,责任愈大。)”
杨元宁才20岁,让人欣羡的天赋家世,滋养她,也考验她。然而,最终能让她闪闪发光的,不是出身豪门名校,也不是美貌与才华,而是慈悲心。
许多人期待着当杨元宁40、50岁,具备了深度的智识与人生智慧后,会做出一番什么事业?
无论如何,人生苦短,若世界因为有了她,而变得美好柔软,就是众人与她最大的福气。
附录:我的第一个禅修(作者:杨元宁,9岁时撰写。)
(感恩节于美东新泽西准提五日共修时,让我瞩目关注的元宁小菩萨,年仅九岁却举止安详,颇有小大人气概,其静坐修法与跑香动作,宛然老参模样,持诵咒语时,唇齿随着慢拍快板皆能怡然自得,其专注相应程度,表露无遗。听其小参报告内容,我已不惊讶,特叮咛其父母杨医师夫妇,促成习撰心得报告,用以启发新学,更让老参们不敢小视末学。
——十方学人释首愚特撰于冬安居准提专修期间)
“…嗡折隶主隶准提娑哈…”一道金黄色的光像玻璃框般的环绕着我,这个光非常的亮,也非常的温暖,在这光圈的环抱下,我遗忘了时间,突然间我看到了准提佛母,祂就在那边,漂浮在这光圈中,祂像闪电般的急速飘到我面前,说了几句话,几句我听不懂的话,我注意的听着每一个字,但却完全无法领悟。
祂接着对我说“你总有一天会了解的,只要尽力用功,并战胜无明”。
准提佛母在讲完这些话后,就消失了,我对这些话想了很久,“你总有一天会了解的,只要尽力用功并战胜无明”。
“只要尽力用功并战胜无明”这倒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思索着。晚上,我告诉师父我的感觉及我所见到的,我表达了我的一些感受并告诉师父我的经历,我紧张的说着:“师父,我在打坐时,我看到了一道金黄色的光,好像太阳一般的亮,在这光圈中,我看到了准提佛母…”
“很好,讲的很好,很好,我注意你,每炷香都上座,没有溜掉,同时你每一句准提咒都跟得上,这很不容易。你的腿怎样,痛不痛呢?”“不痛!我觉得很舒服。我的腿好像麻掉了。不过,我感觉很有精神。谢谢师父您特别从台湾到美国来主持这五天的共修。”
“是的,如果好好用功确实会感觉比较有精神。”晚上在我睡觉以前,我向上帝祷告着,“上帝,谢谢您给我这样美好的一天,我希望明天还是一样的好,谢谢。”在天刚亮之前,我在我脑海中听到了一个声音,“你会明白的,你会明白准提佛母试着想跟你讲的话的。”
当我第二天上座,我凝视着放置在师父旁边的蜡烛,它们慢慢的在燃烧着,我发觉它们就好似生命,生命像蜡烛般慢慢在燃烧着,但当你深入去观察,生命事实上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快速的溜走了。就像一根燃烧中的蜡烛,当你仔细去看它,一大半的生命都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蜡烛慢慢在燃烧着
或者它看起来是如此
好似你我生命的开始
一滴滴的烛泪
已流成一池的泪
但你似乎还不知道,是吗?
缓慢中,这蜡烛却已燃烧了一半
当你惊醒时,蜡烛也已跟着消失
而你也失落在那另外的一个世界
蜡烛是珍贵的,生命也是
当我们开始打坐时,我再次看到这金黄色的光,也看到了准提佛母,这次祂不是飞奔过来,而是缓慢的飘来,她像个天使,准提佛母停留在离我一大段距离的前方,她说“生命是不容易的,不要浪费你宝贵的时间不快乐,生活太短了,你对蜡烛的观感是对的,生命太短也太苦了,只要尽力用功并战胜无明。”
之后,祂就消失了,而我看到的只是一道金黄色的光,纯洁的像水,纯洁得像准提父母的心,纯洁的像无,我在那时了解了,生活是不容易的,生命是短暂的。
在唱颂中,我感受到了这金黄色光给与我的一份活力。
您像太阳般的光亮
像星星般的闪耀
您是这金黄色的光
您像河流般的清净
像准提佛母双手般的温暖
您就是这纯净的光
您像黄金般的发亮
像准提佛母佛心般的清净
您就是这纯净,金黄色的光
来,请您与我同在,现在到永远
…对我而言,时间好像停止了转动,我感觉我好像是永恒的一部分,准提咒在我脑海中昼夜不停的唱颂着,我好像可以一直坐下去,……一眨眼,这五日的禅修已结束。
此次禅修我注意到了几件事,举例来说,我无法想象师父怎么会如此纯朴,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件事,都是以身作则教着我们仁慈,我问我父亲这怎么可能?为什么师父跟别人那么不同?我爸爸告诉我说,这本来就应该如此,一个人修行越高,他就会更单纯更真实,我想我现在大概懂了。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禅修,因为是在感恩节假期举行,我们大家对此机会都心存感恩,特别是此次共修在家里举办,因此非常轻松,也有许多小孩参加,因为我父母希望是一个家庭共修,让孩子们也种下菩提种子,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使这共修办得较轻松,时间较不紧凑,很多很好吃的食物,许多活动和空间给小孩子们玩,甚至壁炉也点上了火,让我们烤软糖吃。
别人告诉我平常这种共修小孩都不允许和大人一起参加,同时也更紧张,睡觉时间很少,每个人对每件事也都非常严肃。
自此禅修后,我的生命也跟着转变,许多变化在此禅修时发生,至今,这些变化还一直在发生。我感觉我整个身体还在适应这些变化,有时我感觉不舒服,很累,好像每根骨头,每根筋都在慢慢融化掉,就好像一双毛毛虫在转变成蝴蝶,或像一个人死而复生。
现在,我的生命已完全不同,我的写作也变了,它有着更深的层面,也表达着我的心,我也变成一个较仁慈的人,我好像懂了一些人生的秘密,那是我以前不会去想的,我也开始问一些奇怪的问题,我想其他的小孩不会问,也不会有兴趣的。
举例来说:我会好奇生命是做什么的,我死后会如何?
这只是一些常常在我脑海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之一,对于我所有的问题,我父母亲唯一的回答是“静思,往你内心去观察,试着找出答案."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第一次的禅修,我更感谢师父、开宗师、开基师,还有我的父母亲。我想,不,我确定这将是我一生中最好,最难忘的禅修经验。
谁说生命是容易的
孩子们在受苦
多少人因饥饿而死亡
谁说生命是容易的
人们浪费宝贵的时光
互不关心也不快乐
谁说生命是容易的
年老与病痛到处都是
它们所到之处都种下了悲伤
谁说生命是容易的
都需忍受痛苦的转变
谁说生命是容易的
或生命是永恒的?
最后,我希望留下这几句话:修行胜过一切!
相信它,你一定不会失望,你的人生必定会改变。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用户等级:大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26 小时
金币:29849
<em id="authorposton15-5-12 14:16
查看: 4261
父母为了让孩子全面发展,想给孩子报很多才艺,但是孩子在什么年龄学什么才艺才是最好的呢?这里有一份最佳学习年龄表,仅供参考。
一、小提琴:5-6岁  小提琴演奏是单手拿琴站立演奏,自己要想演奏出好音乐,对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3-4岁幼儿来说,过于勉强。因此,建议学习小提琴的年纪为5-6岁较适当。
14:16 上传
  为什么要学小提琴
  小提琴的学习锻炼了数学思维,把一种理性的知识转化为一种情感的表达。作为一种审美的修养,把手、眼、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锻炼了脑力,又锻炼了身体,达到全面开发智力和情商的目的。具体说来,宝宝学习小提琴可以:
  ·左右手齐动,能同时开发左右脑的思维,使宝宝更聪明;
  ·学琴过程中由于眼睛要不停地扫射乐谱,能大大提高孩子对事物的关注能力;
  ·小提琴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方便外出演奏。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习小提琴
  手、耳条件好
  孩子是不是喜欢听音乐、唱歌,是不是喜欢听弦乐,如果是,这孩子就有了学习的基础。
  接着要看看孩子的自身条件:小提琴靠左手的四个指头来按音符,如果孩子的手指头短,学起来就会比较吃力;手指过胖也会影响长远发展;而分辨音准和音色,要靠孩子&耳聪&。另外,乐感、节奏感、两手的灵活性,以及良好的记忆力都是很重要的基本条件。
  音乐素质条件
  耳朵分辨音准、音色的能力、乐感节奏感和两手的灵活性,以及良好的记忆力都是很重要的基本条件。虽然这些通过训练都是可以改变,会提高的,但如果自身条件好,学习起来会更顺利。
  学小提琴的恰当时段
  5岁~6岁是最佳时机,这时孩子的骨骼有了比较好的发育,也具备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和老师有比较好的交流。小提琴演奏是单手拿琴站立演奏,这对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3-4岁的宝宝来说过于勉强,但父母可以让宝宝在此之前做些准备:比如先接触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欣赏音乐、歌唱、识谱、舞蹈等。
  有条件的父母还可以先让宝宝学习钢琴,了解一些初级的音乐理论和基础知识,这样对他将来无论是学小提琴、大提琴、管弦乐或者民族乐器都有很大的帮助。
  学小提琴难度在哪里
  左右手动作不对称
  拉小提琴,左右手各有各的动作:左手按弦、将琴持平,右手运弓;琴头与眼睛等高,孩子练起来会感到比较吃力;音准不好找:键盘音乐的基准音一目了然,而小提琴的音准则完全靠演奏者灵敏的耳朵和手指的感觉。因此,父母不妨让孩子练练键盘乐器,使其耳朵保持对音乐的敏感。
  时间保证
  告诉孩子,练琴如同吃饭睡觉,是每天必须做的事。每次练习时间不少于40分钟,中间休息几分钟,以便孩子喝水、上厕所,而在拉琴的时候则专心致志、不可中断。这也是锻炼孩子自控能力的好机会,能有效延长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学会专注,欲速则不达
  很多时候,孩子练琴出错是因为没用心。父母要提醒他们,拉琴时要识别音高、区别音准、计算节拍、感受节奏的强弱……教孩子学会手到、眼到、耳到、心到。教孩子从&慢&起步,踏踏实实,一点点地&拿下&,把每个音符、每个小节拉对拉准,指法、弓法不错位,就像走路,每一步都要留下一个扎实的脚印,为拉好完整的曲子扫除障碍。孩子的耐性和信心,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磨炼。
用户等级:大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26 小时
金币:29849
<em id="authorposton15-5-12 14:20
  二、钢琴:4-5岁
  在音乐世界里,声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太小的宝宝是不宜学钢琴的,因为要学习钢琴需要宝宝具备一定的能力,这其中包括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码能认识简单的五线谱,也包括一定的听力分化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如区分音乐的高音、音色、单调等,还包括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发育的大小等。
14:20 上传
  学习钢琴曲四方法
  约瑟夫·霍夫曼是波兰著名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霍夫曼生于音乐世家,3岁半时就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并跟姐姐、姑母学习钢琴。由于进步非常快,后由父亲继续任教。俄国伟大的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听了他的演奏后惊叹不已,称之为“音乐的奇迹”,并且收为学生。
  霍夫曼曾为《妇女家庭》杂志撰写钢琴的演奏方法、钢琴的练习方法等多篇文章连载,后经过整理、加工写出了有影响的钢琴理论专著《论钢琴演奏》。霍夫曼在他的这本专著中,谈到了学习一首钢琴曲的四种方法,这四种方法无论对钢琴的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程度演奏者,都会从中获益匪浅。
  1.在钢琴上看谱:
  这是一种边视谱边弹琴的视奏能力的培养。视奏会发展眼睛的功能,即“一目数行”的能力。
  2.离开钢琴看谱:
  这是一种视唱能力的培养。这种练习“一举两得”,既提高了视唱识谱的能力,也加深了对乐曲的理解。指挥家都有这种读谱的能力(据说小泽征尔每天凌晨四点钟,就开始看总谱,几十年持之以恒)。
  3.在钢琴上不看谱:
  背奏对于一个演奏者是非常必要的。有些演奏家上台演奏时带了乐谱,然而他们还是凭着记忆弹奏的。他们带上乐谱仅仅是为了加强安全感。
  4.离开钢琴不看谱:
  这是一种心里默读乐谱的方法。试图在脑海中描绘乐思的进程,“此时无声胜有声”。
  以上第二种与第四种是思想上最吃力、最劳累的方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它们却是最有利于发展我们所说的“见识”的,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才能。
  深圳市艺术学校著名钢琴教授但昭义先生,在他的专著《少儿钢琴学习辅导》一书中,也引用了以上四种方法。由此可见,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浅析儿童学琴兴趣障碍及解决办法
  儿童学琴中的兴趣障碍现象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表现为孩子不想练琴,不想上课。我们要求儿童在美育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不能采取违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强迫手段,扼杀儿童的天性。不恰当的引导与教育往往给儿童造成心理伤害,与我们启迪智力、陶冶情操、培养人才的教育原则相违背。本文就儿童学琴中产生兴趣障碍的各个方面进行浅要阐述,供各位家长和老师参考。
  (启迪智力、陶冶情操、培养人才是原来一篇一千多字的文章《宝宝学琴的几点体会》(发表于日《焦作日报》)压缩成的12个字)
  一、启蒙的重要性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儿童学琴的问题上,这句话更能体现出它的价值。5岁左右的儿童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这时期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象往往终生不忘。当孩子缠着父母要这要那、问这问那的时候,让他观看别的孩子弹琴,孩子就会要求弹琴,进而要求家长买琴,此时家长不要急于答应。让这样的过程重复几次,直到孩子哭闹着要买琴,并做出认真练琴的承诺,这时可以考虑买琴,同时可让老师检查孩子的素质。如此,完成了孩子在心理上的准备之后,再带孩子一起上琴行,让孩子亲身体会实现要求的满足感,这便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启蒙时期如果不能正确引导,甚至不经孩子同意就买来钢琴,孩子首先会因对这个“大玩具”感到好奇而主动接触,但玩两天就失去了新鲜感(这是孩子玩玩具的规律)。进入正规学习后,积极性往往很难调动起来,厌烦情绪一旦产生,将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的、深远的影响。
  根据儿童心理学观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这样的规律,如果开头孩子能够非常喜欢钢琴,则这种兴趣几乎一生不减。如果开始就没有兴趣,以后也很难调动起来。
  二、家长在儿童学琴中的辅导作用
  在儿童学琴过程中,家长的辅导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事各行各业的家长,文化水平层次不同、性格各异,儿童学琴兴趣障碍的原因大多在于此。过于溺爱、过于严厉、或由于工作繁忙对孩子练琴不闻不问,都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为此,向家长提出3个任务:
  1.创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主张父母先学琴,在家庭营造一个学习音乐的气氛,能做到这一点是很好的。如果家长过于忙碌,至少也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随同上课、领会要领并进行家庭辅导。家长要注意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及时与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取得的进步给予鼓励、肯定;鼓励孩子踊跃参加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比赛、演出等活动,促进良好的学习气氛的形成。
  2.制订周密、切实可行的练琴计划。儿童在学校的学习有着很强的计划性,在家也应该有一个周密的、定时练琴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制定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并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变化。如5岁的孩子每次注意力集中时间约在15-30分钟左右,每次练琴不要超过这个时间。年龄大的孩子可适当增加,一般每次在一个小时以内为宜。可把孩子的其他爱好与练琴有机地穿插起来,如唱歌、跳舞、绘画等。每天要有计划,每周、每月也要有计划。总之,计划的制订应本着全面发展、提高效率的原则认真设计。
  3.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美观的学习环境。孩子练琴应有专门房间,为的是与其他嘈杂环境隔开。琴房要保持整齐、干净、光线充足,这样,孩子容易静下心来投入到练琴中去。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
  除一般教学常规外,教师还要了解儿童心理学,善于用儿童语言与儿童交流。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要随时留意学生的反应。一旦发现有厌烦情绪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对不同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作业量不要太大,难度要适中。教师不仅对学生上课,还要与家长就学生练琴情况交换意见,随时了解有关情况,指导家庭辅导,真正起到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老师与学生也有一个“对路”问题。如比较严厉的教师不宜教性格脆弱、内向的学生,有的教师不善于教年龄太小的学生等。老师之间针对学生进行一些调整也很有必要。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是教育的最终受体,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内因。心理学观点认为,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对知识的情感体验,即在学钢琴的同时,学生对钢琴是喜欢还是讨厌这个信息也同时注入大脑。因此,学生学琴兴趣障碍的原因不在学生主观本身。也就是说,责备孩子是错误的,家长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校的学习仍然是主要任务,要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适当进行业余技能的学习,有的孩子擅长的不是音乐,就要善于培养其他方面的素质。
  五、钢琴本身的因素
  钢琴是儿童学琴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如果钢琴长时间不调律,音准相差过大,不仅会影响孩子练琴的兴趣,时间久了还会对听力造成损害。钢琴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也会直接对练琴造成影响。一般每年调律1-2次为宜,对破损的琴应及时维修或淘汰更新。
  六、最后的措施
  如果以上方面都实施得当,还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原因很可能是孩子具有调皮、学琴年龄稍大等特点。对这些孩子可采取一些有效的、严厉的措施。但要注意:首先调查、弄清孩子不练琴的根本原因。要警惕某些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其次,家长与老师保持协调一致并与学生随时沟通。家长可在老师的指导和配合下,采取一些措施督促孩子练琴。措施的实行要事先告知学生。时间最好放在寒暑假,避开学校紧张的学习时间。最后,不主张体罚。
  注意了以上几点,往往在短时期内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赞扬。当孩子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时,另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形成了。
  选钢琴教师五要素
  家长都希望为孩子找位好钢琴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呢?
  孩子初学阶段不一定要找有名望的教师,然而初学者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路走错了,不仅浪费精力和财力,将来还需花费数倍的时间纠正。
  选钢琴老师主要看的条件:
  一是老师的责任心
  这个可向了解该老师的学生家长询问,自己再加以判断。
  二是看教学经验
  一般来说刚刚开始教课的老师一般都经验不足,有时候会不知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教好学生,虽然他自己弹得不错。
  三是要看演奏水平
  孩子刚刚开始学并不需要演奏水平很高的老师,但是布置的作业老师都应该能够示范演奏。
  四要看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爱心
  有些老师恨铁不成钢,孩子弹得不好就很凶地骂,这会扼杀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也不是很好。对孩子太宽松的也不好。应该有个度。
  五要看其他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
  有一两个好学生不稀奇,但如果有三四个学生学不好那就不大妙了。
  也只能说这么多了,其他的还要你自己多多观察和思考。找老师是很重要的,上次就有一个网友给我来信说他的孩子跟老师学了几个月,现在手形不对,不能放松,老是改正不了。所以选老师要慎重,建房子地基打得不好,可以另选地方。孩子的基础学得不好,不可能重新再养个孩子吧?
  孩子的特点是模仿能力强,理解力差,所以教初学的孩子不必讲一大堆的道理,不论是技术方面还是音乐方面,提供教师示范演奏,孩子就会很快地模仿,很快领会教师的意图。
  明智的教师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不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所以只要能胜任孩子学习过程中某阶段的教学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值得尊敬。
用户等级:大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26 小时
金币:29849
<em id="authorposton15-5-12 14:23
  三、绘画:2岁半到3岁
  由于孩子在1岁或1岁多已会“涂鸦”,2-3岁开始对形状、颜色产生兴趣,4-5岁开始对实际事物、经历过的事物有了认识并画出,5-6岁时,不是画看到的东西,而是画认识的东西,此时的孩子观察力、想象力、甚至表现欲都很高。因此,从2岁半到3岁孩子最纯洁的时候开始,最为适宜。
14:23 上传
  少儿学习绘画的好处:
  1、幼儿学画,有利于发展记忆、想象力,特别是想象。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而且奇特的。丰富的想象是科学家、文艺家最基本的品质,也是童心的保持和升华。孩子在绘画中,想象力得到扩展、深化,这是人才成长的基础。
  2、学画可以使孩子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
  调查资料表明,在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中有25%~30%心理上是不健康的。据某些幼儿园园长和家长反映,似乎远远不止这个比例。不少孩子的主观反映与客观刺激极不一致。他们执拗、任性、无理取闹,自理能力极差,这种心理上的不健康是长期不良教育形成的。不良教育起初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消极、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反复出现,就慢慢地固定下来,变成不健康的心理,而学画可以克服这种不良教育的影响。
  注意:让孩子自由画画,也是使孩子的心理获得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孩子内心的抑郁,心理上的负担,不会像大人那样通过和几个知心朋友谈谈心求得散发,他们没有这个能力。而绘画,特别是自由画,是孩子心理的自诉。孩子平时无法表露的内心矛盾可以从中得到发泄,使心理负担减轻,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
用户等级:大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26 小时
金币:29849
<em id="authorposton15-5-12 14:28
  四、戏剧:3岁
  所谓戏剧,就是使用自己身体所有的器官、机能来表现,从发声、发音练习开始到音乐、古典、芭蕾等,要有广泛的训练才可。这些训练可以配合年龄及身心发展情形分别进行,所以从3岁到成年,只要有志于演戏,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是“适龄期”。
14:27 上传
  儿童学戏剧的好处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前院长欧阳逸冰也曾表示:“儿童的舞台是属于儿童的!儿童演儿童,可以更好地描绘儿童的梦想,表达儿童的情感。”可见,孩子学习儿童戏剧的重要性。但是孩子学习儿童戏剧有什么好处呢?家长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儿童身上具有从事艺术活动的天生倾向和能力,儿童的艺术活动直接表现了儿童生命需求。经过表演,孩子能切身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心情,人物命运的起浮跌宕给儿童带来丰富的体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促进幼儿完美人格的形成——幼儿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同化。积极情绪得到发展,消极情绪得到疏导,促进幼儿形成完美人格。
  符合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够促进孩子的多方面发展——儿童身体协调能力发展很快,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增强,对新鲜事物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幻想和探索,并能够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和创造表现出来,戏剧活动对他们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因为有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音乐,多变的动作,为儿童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多种能力的提高——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执行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创造力。
用户等级:大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26 小时
金币:29849
<em id="authorposton15-5-12 14:32
  五、书法:小学三年级
  书法是一种技巧性很高的艺术,字要写得漂亮且具有艺术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按照学习规律,一步一步地学习,练习、循序渐进,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掌握书法的要旨,学习书法,年龄不宜太小,学龄儿童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书法,较为适当。因为这个年龄已适应学校生活,对文字的理解也较深,可以开始学。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理解力较弱,但若有兴趣,还能持续学习的话,在这个时期开始学了也可以。
14:32 上传
  按习惯书写文字的意义而言,这个时期开始学习书法,也是适合的时期。在学习过程中,应先根据孩子所认识的简单字,执笔写字,学习要由易到难,初学要先学“描红”,学习基本知识,宜选择收笔明显平衡的柳体、颜体等,孩子学习正楷入门与否,要看其离开字帖后能否写得像所临摹的字体,当楷书学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开始学习行书、隶书及草书。在指导孩子学习书法时,要注意孩子学习的姿势,习惯和态度,练习时间不宜太长,多带孩子参观书法展览、有碑刻的名胜古迹等,对孩子取得的进步,要给予鼓励,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让孩子学习书法的五大好处
  培养孩子的耐力和自信心
  许多家长都觉得的孩子特别调皮,静不下来,不利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学习书法能使学生提高专注力,因为学习书法需要脑、眼、手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养成专心致志学习习惯
  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
  书法的练习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专注、写好每一个字,都需要大脑指挥手和眼睛配合完成,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使大脑的左右半球的技能获得同时发展并增进互相协调能力。无数事例证实,学习过书法的孩子,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
  提高人的整体能力
  我们假定有两个人,有相同的学历、经历,从事同样的工作。但是其中一位练过书法,另一位没有练过书法。很可能,前者思考和处理事物的角度、方法、视野和境界,都高于后者,他能用艺术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事物,他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已经发现,在我们周围学习书法的中小学生中间,那些书法写得好的,往往也同时是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
  提高个人修养与文化素质
  学习书法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文化艺术素养,形成书法特长及爱好;写字是小学生的基本技能,写的比一般同学好,容易获得老师的青睐和在班集体的威信,使少儿增加自信心。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书法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书法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促进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
  书法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对字帖的观察与分析,对书写过程的思考与领悟,对书法习作的评价与反思,将有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书写毛笔字能够促进儿童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运用毛笔进行书写,可视为一种操作过程。在这种操作过程中,神经要进行不断地传导,手的操作感觉被及时传递到大脑,大脑的思维活动不断地发出指令,纠正改善着操作过程。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学会了合乎逻辑的积极思考,因此书写毛笔字能够促进儿童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去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