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之前会得打嗝放屁是胃癌前兆吗吗

40岁以下的这7种人最易患胃癌,三种食物抗癌
胃不适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导致胃病,常年反复发作,严重胃病会演变成胃癌。
近年来,胃癌呈现年轻化趋势,多发于40岁以下人群,而且由于胃癌患者对胃癌的早期症状不了解,往往容易忽视对自身胃部小问题,一到恶化时再进行检查,一般已经是胃癌的中晚期了。
因此,为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及及早控制胃癌的进一步扩散,有八类人需要警惕胃癌的发生。
1.患有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胃病的人
研究发现,这些胃病都是胃癌发生的癌前状态,如胃息肉,其演变为胃癌者为3%―10%;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癌变率为2%―8%。
2.有胃癌家族史的人
胃癌具有遗传倾向,有研究发现,患者家属中胃癌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2~3倍。
3.做过胃切除手术的人。
据了解,经历过胃切除手的人发生胃癌的机会较正常人高。
4.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
有研究称,约半数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国人约60%感染该菌,但仅0.03%的人群患胃癌。
5.饮食习惯不良的人
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喜食烟熏食物和高盐食物、长期抽烟酗酒等,都是易诱发胃癌的重要因素。
6.某些特殊职业者
长期暴露于硫酸尘雾、铅、石棉、除草剂者及金属行业的工人,其胃癌风险明显升高。
7.生活在地质、水质含有害物质的人
在火山岩、高泥炭或有深大断层的地区,含有较多易损伤胃黏膜的亚硝胺前体、硒和钴,以及有致癌作用的3,4-苯并芘。
8.长期心理状态不佳的人
如压抑、忧愁、抑郁、憎恨、厌恶、自卑、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崩溃、生闷气等,都会导致提高胃癌的发生几率。
专家提醒,高危人群不要恐惧胃镜,最好不超过三年就查一次胃镜,以免很多胃癌患者一经发现已经进展到中期。
抗胃癌三大食物
是公认的防癌食物,有明显的抗癌功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食用生大蒜的人群,胃癌发病率非常低,原因是大蒜能显着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减少了亚硝酸胺合成的可能,因而起了防癌效果。
吃洋葱能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重要的是洋葱中含有一种栎皮素的物质,为天然的抗癌物质。研究显示,经常吃洋葱的人,胃癌发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葱的人要少25%,患胃癌的致命率也低了30%。
这类食物包括冬菇、香菇、金针菇等,但是姬伞菌对抗胃癌作用更大。其姬松茸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降血糖、降血脂、调节血压、改善肝功能、抗过敏反应等。它对肿瘤患者的护理作用尤令人关注,其抑肿瘤效果位居各药用真菌之首。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降三高、养血管、通便、排毒美容。
一杯茶,喝出好嗓子,喜欢唱歌的人需要它,老师需要它,上班族们都需要它。
今日搜狐热点40岁以上且满足一项胃癌高危因素应进行胃镜检查_网易亲子
40岁以上且满足一项胃癌高危因素应进行胃镜检查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40岁以后的段,胃癌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胃癌标志物仅仅用于判断胃癌的病情和疗效,并不能代替胃镜检查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很高的,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但是,早期胃癌不易觉察。胃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只有上腹不适、早饱、嗳气等不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状。常规的B超、血液化验检查甚至CT、PET,都难以发现早期胃癌。所以,早期发现是胃癌治疗的关键因素,主要手段就是胃镜检查。
研究认为,只有存在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群,才需要进行胃镜的筛查。那么,哪些人群存在胃癌高危因素呢?
一是有胃癌癌前病变的人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胃溃疡、因各种原因切除了部分胃的残胃等疾病患者,这些人群比正常人发生胃癌的概率要高。
二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使胃癌的发生风险增加2倍,但并非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会发展为胃癌。实际上,世界上约20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但最终发展为胃癌者仅仅1%。此外,慢性EB病毒感染也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三是有胃癌遗传因素的人群。有胃癌家族史或者肿瘤家族史的人更容易罹患胃癌,且随着年龄增长,胃癌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四是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人群。高盐饮食和烟熏煎烤炸食品不仅可直接损伤胃粘膜,而且含有大量硝酸盐等致癌物,这些都会增加胃癌的发生。同时,吸烟和饮酒都被证明与胃癌高风险密切相关。此外,有不良饮食习惯也会造成胃粘膜的慢性损伤,甚至继发癌变。不良饮食习惯主要包括: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用餐速度快、喜欢特热饮食、暴饮暴食、吃剩饭剩菜以及霉变、过期食物等。
我国30岁以下者很少发生胃癌,但是40岁以后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同时,我国男性胃癌的发病率是女性发病率的2倍。我国2014年推出了《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人,只要满足下列任意一项,就应进行胃癌筛查: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如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或相对贫困地区);
2.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3.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父母及子女);
4.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中度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等)。
那么,怎样进行胃癌筛查呢?胃镜是目前唯一的胃癌筛查手段。通过胃镜探头,医生能够将整个胃部看得一清二楚,不放过一点细微变化(如胃粘膜颜色异常),这是CT等其他影像学技术无法实现的。具体的胃镜检测方案,需要由肿瘤专科医生制定。目前社会上流行的胃癌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等)检查,仅仅用于判断胃癌患者的病情和疗效,并不能代替胃镜检查。
(作者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热门搜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的位置:
> 40岁以上的女性不得不防的四种癌症,分分钟被夺命!
40岁以上的女性不得不防的四种癌症,分分钟被夺命!
摘要:常言道:“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当女性的年纪上了40岁,除了外貌、身材的变化大,身体机能也在逐渐退化,加上更年期的压力,女性很容易被癌症“看上”的。虽然女性青春不再,但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癌症其实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并不遥远。
  常言道:&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当女性的年纪上了40岁,除了外貌、身材的变化大,身体机能也在逐渐退化,加上更年期的压力,女性很容易被癌症&看上&的。虽然女性青春不再,但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癌症其实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并不遥远。
  来自江西的胡女士,今年43岁了,前段时间腹部持续疼痛,有肿胀感,尿频,还出现不调等现象,她觉得身体不对劲了,去医院做身体检查。果然被确诊卵巢癌。
  一般人都只知道乳腺癌是女性的&头号杀手&,其实除了乳腺癌,还有几种癌症是女性容易患的,尤其是40+的女性!今天为大家科普一下,40+的女性易患的四种癌症。
  40岁女性的&四大杀手&:
  杀手一:乳腺癌
  我们都知道,很多明星或是名人都因乳腺癌而去世了,对于乳腺癌这个词,我们是既熟悉又陌生。是乳腺癌的高危年龄段是40至50岁,一般的常规体检是不容易发现。因此,建议35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要做一次基础乳房X线光片。
  常见症状:肥胖,长期出现烦躁不安、易发脾气、闷闷不乐,或睡眠时很难入眠的现象,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乳头、乳晕异常,腋窝淋巴结肿这些都是乳腺癌的前期症状。当出现以上的现象时,女性应该及时到医院做身体检查,不能让病情恶发。
  杀手二:宫颈癌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同时宫颈癌是世界上唯一能找出致病原因的癌症以及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的癌症。宫颈癌可防可测,按时进行宫颈癌筛查就能有效避免不幸发生。宫颈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高危年龄段是50-65。
  常见症状:流血、阴道排液。一般早期的宫颈癌的症状都不太明显。
  杀手三:卵巢癌
  卵巢癌发病率是排在第三位。卵巢癌是长在的恶性肿瘤。卵巢癌的病发原因与免疫功能、内分泌、、因素等有关,以及饮食营养失调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卵巢癌多数发生在绝经期的女性。
  常见症状:月经不调,下腹有包块,腹部有饱胀感伴随着疼痛,阴道不规则出血。
  杀手四:子宫体癌
  子宫体癌,又叫子宫内膜腺癌,因为子宫体癌一般是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恶性肿瘤长在子宫内膜上,所以也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般病发的平均年龄55岁左右。
  常见症状:早期的症状不太明显。一般早期的症状是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带血。
  给女性防癌的几条建议:
  1、不熬夜,不吸烟,不喝酒。
  2、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上了40岁的女性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像是爬山、瑜伽、游泳、慢跑这些运动量不大的体育锻炼。
  3、提高防癌意识。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关爱自己的身体。
  4、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态度,能够让自己更加年轻。
  5、注意饮食均衡。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淋巴肿瘤生物治疗怎么样?淋巴肿瘤治疗要多少钱呢?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天健网消息(记者 李佳鹤)第二届中日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治星海论坛今日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召开,中日专家针对疑诊早癌的病例进行内镜下放大“手把手”操作演示及图像解说,会议吸引了3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习研讨。
在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排名前六位中。据2015年最新统计,食管癌、胃癌、结肠癌死亡率均在前五位,而大连处于沿海地区,更是胃癌一直属于高发地带。临床实践证明,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而中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则只有40%左右。“在肿瘤萌芽状态下内镜筛查时就切除了和肿瘤已经布满腹腔再找手术医生切除,病人的获益相差甚远。”张晶主任表示,及早地在胃癌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和内镜早诊早治,对提高胃癌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只有5%~7%,日本同样是胃癌高发国,但他们的早期检出率却能达到80%,这与该国国民定期接受体检消化道胃肠镜检查的理念有很大关系。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医院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能够达到26%,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张晶主任表示,加之早期胃癌鲜有症状,无症状体检的人自然更少。但对于沿海地区而言,40岁就应该开始人生的第一次胃镜检查,特别是有遗传家族史、有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恶性贫血等高危人群更应该接受一次高标准胃肠镜体检筛查。
自从中日内镜诊疗中心成立后,中心医院定期邀请日本专家来连进行指导、会诊、手术演示等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使大连专家与日本内镜专家、病理专家建立了紧密联系,而且成功预约的市民则有机会接受会诊或中日联合治疗。目前,中心医院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已能够达到26%,市民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内镜精细化诊疗,让消化道早癌无处藏身。
责任编辑:金波
上一篇 : 下一篇 :
大连新闻24小时热点击排行超40岁人群最关注胃癌!这十类人必须严防死守
胃癌是严重威胁全球健康的恶性肿瘤,是我国第三大与死亡相关的癌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超半数患者年龄介于40-64岁。所以,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要关注胃癌!
胃癌是一种“从口入”的疾病。
胃癌除了我们知道的比较典型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博士高超表示,胃癌高危因素还包括饮食不规律、爱吃红肉、高盐、肥胖、吸烟、大量饮酒,及食用腌制、含亚硝酸盐或黄曲霉素的食物等。可见,胃癌是一种“从口入”的疾病。一项关于中国居民饮食习惯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也表明,胃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喜油炸食物、暴饮暴食、三餐不定时、喜烫食或干硬食、饮食多盐和饮酒等。
常吃腌制食品、剩饭剩菜致胃癌高发。
生活中,无论是中国人常吃的咸菜、熏肉,韩国人顿顿不离的泡菜,还是日本人最爱的大酱汤,里面都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吃剩饭也是个坏习惯。剩饭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大大增加,即使经过再加热,亚硝酸盐的含量也无法降低,同样会增加胃癌风险。还有很多家庭,特别喜欢炖一大锅肉,然后陆续放入各种菜。这样的烩菜,往往一吃就是好几天。虽然会放到冰箱里储存,但仍不能避免致癌风险。
吃得过咸也易发生胃癌。
当胃液中盐分过高时,胃内呈高渗状态,会破坏胃粘膜,降低其对致癌物的抵御能力。
吃得太素同样会增加胃癌风险。
很多人为了养生、减肥,长期坚持素食。需要了解的是,胃癌又被称为“穷癌”,就是因为在经济欠发达时期,长期吃不到肉、蛋、奶,胃粘膜不能很好修复,从而诱发胃癌。
五种吃饭方式易引发胃癌。
吃得过饱。《黄帝内经》里面说了句非常经典的话:“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明一次吃很多东西,首先损伤的是我们自己的肠胃。中医古书《济生方》也指出:“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则积结为症瘕。”从古人的经验看,饮食过量就会使肠胃功能失调,时间久了,生病得癌也无法避免。
少吃蔬果。如果平时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就增加了患癌的风险性。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摄入红肉和熟肉制品分别使结肠癌危险增加29%和50%。
吃得过快。吃饭快,食物的咀嚼不细,易损伤消化道黏膜,产生慢性炎症;另外,吃饭快,食物团块的体积大,易对食道和贲门等消化道产生较强的机械刺激,久之会引起消化道损伤甚至癌变。
吃滚烫的食物。临床中,医生发现很多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特别是食管癌、胃癌患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吃非常热的食物,每顿饭都恨不得吃那些刚出锅的东西。
饮酒过多超量。从保健方面讲,适量饮酒能兴奋神经,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有提神醒脑、舒筋活血的生理功能,可以松弛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增进食欲,有利于睡眠。最近,国外的研究分析显示,每日饮酒少于20克,可使冠心病风险降低20%,在糖尿病、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中,也得到同样结果。
10类人最需要特别警惕胃癌来袭。
国际胃癌学会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表示,我国是胃癌大国,十类人群尤其要警惕胃癌“来敲门”。
40岁以上者。胃癌发生与年龄相关。总体来讲,我国胃癌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40岁即进入胃癌高发年龄。尤其是有慢性胃病史的人,如果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等不适,一定要高度警惕。
家族中有胃癌或其他消化道肿瘤者。约5%-10%的胃癌与家族遗传背景相关。如果家族中有胃癌或其他消化道癌患者,也要提高警惕。
有胃病史,特别是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或做过胃切除术等10年以上者。胃癌的发生一般要经历从慢性胃炎到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最后癌变的过程。此过程可能要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这是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胃癌高发因素。使用药物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后,可使胃癌发生率降低38%。
有不明原因的呕血、呕吐咖啡色物,且体重下降者。溃疡面出血或恶性肿瘤破溃所致的出血,都可表现为呕血或呕吐咖啡色物。胃溃疡也有一定几率恶变为胃癌。体重下降可能与肿瘤对机体的消耗相关。
原来有泛酸、胃灼热等症状,现在症状消失者。泛酸、胃灼热可能是胃溃疡或肿瘤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遭到破坏所表现的症状。症状消失并不一定代表好转,症状突然变化时反倒要提高警惕,以免延误病情。
出生在胃癌高发区,或在高发区生活过的人。胃癌发病率有一定的地域性,可能与当地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及遗传相关。我国胃癌高发地区居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长时间食用腌制食品,如肉类腌制品、咸鱼、腌制蔬菜和海产品等。山东省临朐县、辽宁省庄河县、福建省长乐县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胃癌高发地区。
患过其他恶性肿瘤者。通常肿瘤是遗传基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过一旦罹患过其他恶性肿瘤,患胃癌的风险也会升高。例如,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有1%-13%的概率发生胃癌,同时伴有高发其他肿瘤的风险。再比如,抑癌基因P53缺失的人,有罹患胃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喜欢过咸食物,包括腌制品、熏制品,或进食新鲜蔬菜较少,长期酗酒和吸烟者。由于食盐的渗透压高,吃过量的高盐食物会直接损害胃黏膜,使胃酸减少。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酒与胃癌的发生明确相关。每100个因为癌症死亡的病人里,有21人跟吸烟相关。新鲜蔬菜吃得较少,容易维生素摄入不足,也会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精神受刺激和抑郁的人。紧张、压力、抑郁等心理社会因素,会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激素分泌,促进胃酸分泌,抑制胃黏液分泌,从而诱发胃黏膜损伤,甚至胃溃疡。胃黏膜的长期慢性损伤,恰恰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防胃癌记住“16字箴言”
目前胃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通过以外科手术为主、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模式,手术的根治性切除率已由40年前的不足30%提高到92%,进展期胃癌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达到78%。
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越来越高。
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的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部分医疗中心,早期胃癌的诊断比例高达39%。功能保留手术、腹腔镜手术、内镜下切除等微创手术的普及,让早期胃癌患者在根治疾病的同时,得到较高的术后生存质量。即使到了晚期,部分患者通过转化治疗、靶向治疗也可能创造手术机会,有效控制疾病,显著延长生存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博士高超说,预防胃癌要记住“16字箴言”:健康生活,防患未然;定期筛查,积极治疗。
具体来说就是克服不良饮食习惯,少吃煎、烤、炸、腌制、高盐、霉变、过烫的食物,多吃新鲜果蔬,不暴饮暴食,戒烟少酒,同时多做运动;
有易感因素的人群每年要定期体检,建议40岁以上者每一两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有家族遗传史者可咨询遗传学专业人员;胃切除术后病人要定期复查,胃溃疡、慢性胃炎等癌前病变人群必须积极治疗。
以上内容来源凤凰健康,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对任何医药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或广告宣传。有关疾病、治疗或药品的专业问题,请咨询医生或有专业资质的医疗人员。
关于爱康国际安庆健康体检中心
爱康国际安庆健康体检中心是经省、市卫生主管部门批准设置的从事健康体检和医疗保健的专业机构,是安庆市首家专业化、现代化的集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健康促进于一体的健康管理中心。中心坐落在绿地紫峰大厦B座4-6层,面积5000多平方米。
中心聘请30多名国内教授级专家担任主检医师和健康管理顾问,与北京、上海多家医院建立多个专科远程会诊平台,同时为大众提供健康信息采集、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评估、亚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中医养生等全方位高品质健康管理服务。
中心搭建多学科研究中心,打造全程健康管理中心
1)糖尿病早期管理中心(糖耐量受损)
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健康管理,通过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运动处方进行早期干扰,降低糖尿病人群发病率,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2)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中心
对糖尿病和高血压人群的分级管理和并发症监测,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3)脑卒中(出血或中风)早期筛查和干预中心
筛查脑卒中高风险人群进行分级干预,有效降低高危人群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癌的癌前疾病包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