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半的小孩近视眼镜佩戴了必须得佩戴眼镜吗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周行涛大夫本人发表
孩子近视一定要戴眼镜吗
状态:就诊前
你好,视力不能说明所有问题,所以希望能看到宝宝的详细的验光结果,是否是扩瞳验光。
首先家长要先放好心态,不然对孩子心理成长也会带来不良影响,近视并不可怕,如果孩子戴眼镜能有0.6以上的视力就不必担心,我们要观测的是宝宝能否随着年龄发育,戴眼镜后矫正视力是否逐年上升,如果学龄前能有0.8 0.9的戴眼镜视力,就不必担心,只要控制住近视度数发展的速度,成年后还可以通过激光手术重新摘掉眼镜。
周行涛大夫通知出停诊:12月15日周五门诊停诊。我的浦江院区预约已开放(请务必在网页上留言“愿意浦江”我会尽快安排在当周并电话通知,包括手术。个性化当天手术模式(须符合各项指标),请提前留言确认为准)。高度近视ICL、全飞、圆锥角膜与交联、老花手术与角膜混浊需PTK的患者请先留言并提高诊治效率。请近视手术患者尽量在网上与我确认时间以便高效。外地患者或要加号急做的可留言给我。请上海患者适当照顾外地者(急特者请说明,我再协调)。小儿高度近视及高度远视及视觉发育异常病人、圆锥交联病人请带上早期记录以便更高效。继发角膜扩张/圆锥/GCD角膜营养不良等角膜混浊PTK与基因测定的患者请务必提前给我留言以便我安排好诊疗时间。若宝庆路“预约不上”的患者,务必给我留言,我来安排浦江院区。(提醒:也可约视光团队成员的手术哦。)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疾病名称:近视 散光&&
希望得到的帮助:近视+散光能否治疗 会不会是别的情况
病情描述:5周岁女孩 近视+散光 平时未发现用眼异常 串珠 穿针都没问题
疾病名称:近视 散光 弱视 隐斜&&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先治疗斜视,还是先治疗弱视?孩子治愈的希望大吗?
病情描述:5周岁的女孩,2015年11月份孩子说看不清老师黑板上的字母,12月3日带孩子去唐山眼科医院检查,医生说近视散光(怀疑弱视)斜视,建议点三天药水,散瞳后验光配镜矫正这种仪器会对恢复有帮助吗?...
疾病名称:5周岁近视80度需戴眼镜如何控制增长?&&看电视时间长就眨眼,平时不眨。&&
希望得到的帮助:需要戴眼镜?如何控制度数的增长?
病情描述:9月8号诊断,双眼结膜炎,双眼屈光不正。9月13号用阿托品凝胶散光三天,16号查近视不到100度。
疾病名称:您好,我家孩子5周岁,检查眼睛视力0。1&&
检查及化验:检测视力为两眼都为0.1
治疗情况:尚未治疗,医生建议配眼镜
病史:孩子视力下降有一年多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孩子还小,是否可以纠正视力,如有成功案例,希望前去就医!
疾病名称:您好,我家孩子5周岁,检查眼睛视力0。1&&
检查及化验:检测视力为两眼都为0.1
治疗情况:尚未治疗,医生建议配眼镜
病史:孩子视力下降有一年多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孩子还小,是否可以纠正视力,如有成功案例,希望前去就医!
疾病名称:小孩5周半双眼600度近视并伴有弱视&&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问大夫孩子的眼睛有别的治疗方法吗?后巩膜加固术可以吗?
病情描述:小孩5周半了,4周半去当地眼科检查出的近视并伴有弱视,双眼都是600度,戴上眼镜视力0.4-0.5,检查黄斑没事,泪膜破裂时间短,诊断为病理性近视,只能佩戴眼镜,而且度数还得增长,现已佩戴一年...
疾病名称:近视 散光&&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患者5周岁,于日幼儿园体检中查出近视建议转诊,6月7日到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检查,做验光和眼压检查,近视加散光,6月8日用硫酸阿托...
疾病名称:近视&&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孩子今年5周岁半,现在幼儿园学前班,看不清黑板,回家看电视距离近,远了说看不清,经常眯眼睛。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2009年去铁路医院做过散瞳,检查结果...
疾病名称:近视眼&&
希望得到的帮助:孩子现在5周岁,幼儿园体检查出,50度散光,眼镜视力只有0.8,,,需要配眼镜吗,
病情描述:孩子现在5周岁,幼儿园体检查出,50度散光,眼镜视力只有0.8,,,需要配眼镜吗,,如果配了以后会不会一辈子摘不下了,如果不配 ,视力会不会随着年龄增加呢,,如果不配以后会不会度数加得更快...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周行涛大夫的信息
近视眼手术与基础研究:国际全飞秒SMILE领域SCI论文封面与术量最多的医生、国际率先开拓SMILE-CCL技术及透镜...
周行涛,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2013年“十佳医生”。国际率先开拓SMILE-CCL技术、我国最早开...
周行涛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屈光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
全飞秒激光近视治疗专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儿童近视200度要戴眼镜吗
儿童近视200度要戴眼镜吗
发病时间:不清楚
我的孩子8岁,现在近视200度,怎么办?儿童近视200度要戴眼镜吗?有200多度的近视眼,是经常戴眼镜好还是不戴好?儿童近视200度要戴眼镜吗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医生回答(2)
擅长:全科
你好,孩子尤其是幼儿都有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电视时间过长、暗处看书、躺着看书、在动荡的车厢中看书、常玩手持游戏机和电脑等,都会使原本不近视的孩子发生近视,原本有遗传近视的,会加速近视的发展。不管孩子有没有近视眼的遗传因素,都要让孩子养成正确使用眼睛的好习惯,这对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展有好处。目前世界公认的能有效控制近视发展的方法是:角膜塑形术。其有两个治疗作用:1、可以暂时降低近视度数,夜间睡眠时戴镜,白天裸眼视力可以达到正常视力;2、有效遏制近视度数的过快增长,美国人最新的临床数据显示:戴用角膜塑形镜,眼轴增长是框架眼镜的一般,近视度数平均每年增长20度,效果显著。
擅长:全科
你好,孩子出现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等情况,家长需带孩子到眼科中心就诊。先分辨孩子得的到底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然后再对症施治。近视还要防治同步,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至关重要。用眼每半个小时就要休息一会儿,不要躺着或者在较暗的灯光下看书,眼睛与书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以30厘米为最佳。书桌最好摆在窗前,灯光以日光灯与白炽灯混合为最好。可以吃一些含有维A、维C和β-胡萝卜素的食物。平时多使用家用验光仪,锻炼眼睛睫状肌,使眼睛得到放松,给眼睛做体操。
向医生提问
(近视,屈光不正)
  近视眼(myopia)也称短视眼,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而视远不清。处在休息状态时,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光后在视网膜之前集合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则形成不清楚的像。远视力明显降低,但近视力尚正常。  按动态屈光分:假性近视、真性近视、混合性近视。  按病变性质分:单纯性近视、病理性近视、进行性近视。  按屈光成分分:曲率性近视、屈光率性近视、轴性近视。
多发人群: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常看电视电脑的。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夏天无滴眼液
参考价格:¥111.7
参考价格:¥13.0
参考价格:¥35.0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
参考价格:¥5.63
参考价格:¥18.3【转帖】建议家有近视儿童的一定要看此帖!
我的图书馆
【转帖】建议家有近视儿童的一定要看此帖!
& 任教授:北大医院小儿眼科教授,教育部中小学预防近视专家指导小组成员 & 李博士:北京军区总医院眼科主任,博士后 & 儿童近视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了孩子的健康。同时,一些家长缺乏科学的眼科知识,盲目轻信广告,致使花费了许多时间和金钱,也没有使孩子的眼睛得到有效的治疗。记者近期采访了两位眼科专家,他们全面、科学和客观地介绍了近视眼的成因和防治,并且澄清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关近视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 & 长期近距离地使用眼睛是造成近视的原因 让孩子一生远离眼镜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 记者:现在,学生当中近视的越来越多,从医生的角度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 任教授:现在眼睛的负担的确太重了,如果不考虑遗传的因素,和整体的生活环境相关。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近视的发病很高。二次大战期间,很多人都外出参战了,近视眼的人就很少。战争结束后,国家发展教育,近视眼的人又增加了。 & 李博士:眼睛就像一部照像机,假定一个自动相机常规设定的是看距离5米物体时的成像最清楚。让它看距离3米的物体时,相机就自动调焦,以便看清这个近距离的物体。之后,它又回到常规的焦距。如果我们总让它看近处的物体,这个相机索性就不再调整焦距了,只是固定在看3米时最清楚。眼睛的道理和相机一样。现在的孩子一生下来,大多看的都是近距离的东西,包括看书,上网,看电视。虽然人在生下来时,眼睛处于一个远视的状况,但人总是近距离使用眼睛,它必然会自动把焦距放到近处。怎么才能调到近处呢?只有眼轴加长。人的正常眼轴,也就是前后径是24毫米。眼轴加长1毫米,相当有300度的近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近视眼越来越多的原因。 & 记者:孩子成为近视眼,有的父母满不在乎,有的父母是特别焦虑,让孩子不断尝试各种仪器和药物。近视眼是一件那么可怕的事情吗? & 任教授:一般把300度以下的称为轻度近视。父母不必过于担心,这并不算一种病态的状况。事实上,高度近视,也就是600度以上的人,在整个近视人群当中也就1-2%。大多数是中度和低度的近视眼。有的广告说,让孩子永远拒绝眼镜。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一个人这辈子不可能拒绝眼镜。小时候,正视眼(也就是正常视力,医学上称正视眼),或轻度远视眼,到青年、中年时,都可以不用戴眼镜,但是老了以后,就离不开老花镜了。 & 李博士:发生近视,我们要引起重视,但没有必要过度紧张。人是在不断地进化,近视也属于人眼睛进化的一种状态。如果我是一个正视眼的人,看33厘米距离的物体,需要的调节是3个屈光度的调节。一般看1个小时就会感到疲劳了。如果我有100度的近视同样看33厘米的物体,它只要有一个屈光度的调节。相对来说,你看一个小时累了,我看三个小时才累。如果我有300度近视,我的焦点正好就是33厘米,从理论上讲,我看多长时间都不累,因为没有调节。 & 现在,我们研究屈光学的人经常呼吁,在升学时,除去特殊职业的要求,不要太苛求孩子的视力问题,只要矫正视力达到要求就可以,不一定非要不戴眼镜的视力必须到什么标准。因为,现在大多数人从事的都是近距离的工作,有一定度数的近视,对人的眼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家长不要以为近视一点就不得了,其实没必要。 & 如果孩子在整个学习阶段只保持有200度左右的近视眼,成年以后是好事。因为如果没有近视的话,人到40多岁就开始老花眼了。如果有100多度近视的人,花眼的情况就会比视力好的人延后10年。如果有300度近视,可能到七八十岁才老花眼。所以没有必要把近视看得过于严重。现在的问题是社会的一些宣传,为了推销某种产品,把近视的危害说得很可怕。当然,为了避免近视程度不断加深,日常的卫生保健是必要的。 & 遗传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因素,高度近视的危害很大 & 记者:生活中常见的情况是:父母近视,孩子也很容易成为近视眼。遗传对孩子眼睛的影响到底有多少呢? & 任教授:在近视眼的问题上,遗传占有很重要的作用,环境的因素只有40%。而且,某个孩子到底有没有近视遗传的因素,这种情况很难说。因为父母虽然不戴眼镜,但是祖辈有可能近视,或者有这个因素,没有显现出来。在对遗传的理解上,一般人都能明白,孩子哪部分长得像爸爸,哪部分像妈妈。其实,在眼睛这种具体器官上也是如此的。眼睛是一个非常精巧的东西,它的每一部分单独的结构是否正常,各部分的搭配是否合理,也是接受父母的遗传影响的。虽然这种结构上的差异非常细微,但的确对眼睛有影响。因此,我们只能从后天方面做些努力。比如我曾对一些朋友建议,两个高度近视眼的人结婚肯定对后代不利。而且,高度近视眼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 李博士:在研究当中,要找到一个足够的样本做近视眼是否遗传的研究是很难的。目前,最多的研究样本是几百个病人。这样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会遗传的。这种遗传多指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下一代近视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如果父母有一方为高度近视,孩子近视的可能性为57%。如果父母都没有高度近视,下一代得高度近视的可能为20%。这个结果并没有更大范围的验证,只是作为参考。从我们实际接触的病人来看,遗传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 记者:到底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发展为高度近视呢?高度近视的危害是什么? & 李博士:人的发育是有阶段性的,到了一定年龄,怎么用眼,也不会特别发展了。7岁以后,人的眼睛的发育已经到了一个缓慢的时期。绝大部分的孩子是不会发展为高度近视的。因为高度近视的人当中90%是遗传来的。而且,这种状况很难控制,它的基因就这样。如果单纯靠疲劳,使眼球变得特别长,而造成高度近视,实际上是很难的。尤其是孩子越大,眼睛的可变性也就越小。 & 我们把近视眼分为一般的近视和高度的近视,以600度为界限,一般近视不会造成病变。眼睛分为三层结构,外层有角膜和巩膜,中间是葡萄膜组织,里面是视网膜。眼睛好比一个球,高度近视的人眼球外层的组织在变大,里面的组织不变大,而这两层组织是粘在一起的。其结果必然是外层的组织是把里面的组织拉薄了。这样,视网膜就变形了。再拉就可能撑出一个洞,最严重的就是拉得脱落了。从这个原理出发,我们就容易理解,近视程度越深的人,发生病变的可能性越大。 & 高度近视可能会造成的危害,一种是反映在视网膜方面,有视网膜的变形、裂孔、脱离。还有一种反映在玻璃体方面,就是飞蚊症。它的表现是,如果人在看一种有比较亮的背景的物体时,会感到眼前有像蚊子一样的东西飞来飞去。再有一种就是青光眼。绝大部分的人是不会因为近视眼而导致失明的。以上情况的发生,在高度近视眼的人群中发生的比例要比低、中度近视眼的人要高一些。 & 预防近视的关键时期是学龄前,孩子上学之前一定要做全面的视力检查 & 记者:从很多报道得知,孩子上学以后,近视的比例不断增加。是不是说,学龄的孩子最容易得近视眼? & 任教授:刚出生的孩子,大多是远视眼。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的度数逐渐减少,医学上称它为“正视化”。大部分孩子在9岁~10岁之前完成这个正视化的过程。如果再向前发展,眼球继续拉长,就是向近视眼的情况发展了。不是每个孩子必然都会从正视眼向近视眼发展,要看它的基础的状态。这个工作实际上应该从幼儿园抓起,应该了解孩子在学龄前的基础屈光是多少。大多数新生儿是远视眼的200度~300度。到了四五岁时,还有200度左右的远视,这是大多数孩子的正常状况。如果这个年龄的孩子没有远视,或者说只有50度的远视,那么这个孩子将来就会是近视眼,或者说可能性非常大。5岁的孩子如果有150-200的远视眼,这很好。因为它的调节功能,晶状体改变形状的能力强,看近、看远都不困难。这时注意用眼卫生,很可能将来不是近视眼。从预防近视角度讲,学龄前就应该有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查,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验光,以便及时发现孩子是否有近视眼的倾向。这样在上学时就要特别注意,字写得大一些,注意光线、距离和姿势,多做户外活动。 & 目前,验光的工作还没有普及,但从儿童眼科的角度看,学龄前有一次验光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孩子已经上学了,在一年级时一定查一次视力,并且散瞳验光。当然在小学低年级,最常见的眼睛问题,不是近视,而是远视和散光等,这些都可以在视力检查中确诊治疗。 & 记者:有人说10岁~13岁是近视眼发病的高峰期。这样看来,是不是因为学习负担的逐渐加重,使得孩子们成为近视眼的越来越多? & 李博士:有关近视高峰期的问题,有人说是10岁~13岁,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实际上,人生下来都是远视眼,除了个别的发育不好是近视之外。为什么是远视呢?因为眼球小和短。0岁~3岁的时候,人的眼睛发育是最快的,但并没有长到正视眼的情况。3岁~7岁,眼睛还在发育,但是比之前要缓慢。大部分人在7岁时,眼睛是正常视力。7岁到青春期这一阶段又接着发育。在从远视到正视眼的过程中,有一些人长过了,超过正常视力的界限,变成近视了。其实,这时的发育反而慢了,只是眼睛还在继续长,很容易就长过了。换句话说,到7岁时,大多数人的眼睛已经长到头了,也就是我们认为的正常视力的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人就长过了,只要长过一个,就出现一个近视眼的人。这样给人的感觉是7岁以后,近视眼越来越多。 & 父母总不去考虑以前的问题,总是考虑后面的问题。因此,对近视的重视,在7岁之前关注,比在7岁之后关注更有意义。一些父母在孩子3岁时就让他读书认字。这个阶段眼睛发育本身就快,再增加这样的负担,显然是催化,一定是加速了眼睛的发育。直到孩子7岁左右,父母可能也还看不出来孩子眼睛存在问题,因为这期间眼睛一直在长,是个远视状态,没有达到正视眼。等孩子八九岁时,父母突然发现他近视眼已经有些晚了。实际上,他在三四岁时,眼睛不好的结果已经造成了,只不过看不出来,父母也不知道罢了。我用举例说明,假设男孩的身高1.5米是正常,超过1.5米就是有问题。在3岁前,他怎么长也不可能长到1.5米。可是到了一定年龄,他很容易就长到,甚至超过1.5米。因此,要想控制孩子不超过这个限度,小时候就要控制饮食。到了一定年龄,他自然就不会超过1.5米了。现在父母在认识上的误区是,以为是由于上小学以后,孩子得近视眼才越来越多。实际上这都是以前积累的结果,到一定的年龄就显现出来而已。 & 因此,那种几岁到几岁是最容易近视,或者说是高发期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应该是到这样的年龄,近视眼的问题逐渐爆发出来了,而孩子会不会近视,在7岁之前已经埋伏下隐患。当然,如果我们重视用眼卫生,合理配戴眼镜,仍然可以控制近视眼的发展速度。 & 假性近视不必配戴眼镜,真性近视配眼镜后应时摘时戴 & 记者:什么是假性近视?它一定会发展为真性近视吗?而且眼睛不好,是不是一定都要配眼镜? & 任教授:小孩经常表现的是视力波动,这几天看电视特别多,如果查视力,就会差一些。家长带孩子旅游,多玩几天视力又好了。这些都是因为眼睛调节功能的不稳定造成的。 & 我们有时会采用一种辅助的办法,滴一种叫快速散瞳剂的眼药水,帮助孩子的眼睛休息。比如,今天的作业都做完了,临睡觉前点一下,让睫状肌放松了,瞳孔也放大一点。这时再看东西是看不清的了,4-8个小时,药物的作用也就过了,对第二天的学习不影响。我们只是对某些最近视力才下降,视力一向很好,近期有考试,无法进行散瞳验光的孩子给他临时用这种药,也不长期用。。 & 假性近视是什么?用药物散瞳验光,使肌肉放松下来,假性近视验光出来是远视眼或正视眼。他根本不应该戴近视眼镜。但如果是假性近视就指导孩子放松调节,劳逸结合,散瞳本身就有治疗的作用,散瞳验光后没有度数,眼睛反而就好了。如果戴近视眼镜,眼睛就要适应近视造成的聚焦状态,最后就真正成为近视眼了。 & 假性近视无须戴眼镜,如果孩子坐在后面看不见黑板,可以跟老师说一说,调到前面去。现在有争论,近视眼是不是一定都是从假性变成真性,还是从来没表现出假性,一下子就是真性。有很多孩子突然视力下降,一验光,他已经是二三百度了,所以并不是人人都经过假性到真性的阶段。大多数人不经过这个阶段,要近视就真的近视了,所以一定要到正规医院验光确定, & 记者:真性近视的孩子需要戴眼镜,他们是应该一直戴着,还是时摘时戴? & 任教授:如果孩子是真的近视了,可以根据孩子近视的程度确定戴的情况。如果300多度了,对面的人走过来,都看不清,老师说孩子没礼貌,生活不方便,就应该戴。如果是150度以下,视力可能是0.4或0.5,是个中等视力,走路,坐车,游戏,都不受影响,就没必要戴,而且看书写字正好。所以,我就告诉孩子,你看黑板或者远处的东西时,再戴眼镜。玩和写作业时可以不戴。如果孩子有散光,应该戴,因为散光容易发生近视,而且近视发展得快。眼球要经常适应一个模糊影象的刺激时,非常容易变长,所以要经常戴为好。总之,应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 李博士:配不配眼镜在于是否用到这个眼镜。如果眼睛看不见远处的东西,可以戴眼镜。这个眼镜只是用于看远,千万不要用于看近。为什么呢?从屈光学上讲,我们的眼睛千辛万苦地把焦距调到适合看近的物体,也就是一个最好的状态,看近的时候不累了,但看远看不见。配眼镜后,变成一个正视眼。如果用这个眼镜看近的东西,眼睛必然回重复最初的调节过程,眼睛又会不舒服,这等于把近视眼的意义取消了。于是,眼睛又要增加度数,使看近也能舒服。这样反复,度数就会不断增加。只要戴上眼镜,近视的程度要比不戴眼镜快得多。 & 配戴眼镜,科学验光最重要,眼镜的度数一定要低于眼睛的近视度数 & 记者:有的父母认为验光太麻烦,散瞳也会影响孩子学习,所以只是到眼镜店插片验光确定度数,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吗? & 任教授:我对家长最大的意见就是随便到外面验光,用插镜片的方法验光对孩子不好。因为其中可能有假性近视的干扰,调节的干扰。直接插片子,不是近视眼可以变成近视眼。低度近视的孩子可能戴上度数高的眼镜。因为小孩有时会紧张,总想看得特别清楚。适应超度数的近视眼镜后,近视发展的度数更快,所以合理的戴眼镜必须要有科学的诊断,散瞳验光是十分必要的。 & 有很多家长怕散瞳影响孩子学习。散瞳的时候,充分放松睫状肌,通俗的说法就是用药物人为把孩子变成老花眼了。看远处影响不太大,主要是影响看书和写字。上学的孩子有顾虑,甚至学前班的孩子都说没时间。我有时和父母开玩笑说: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只有退休以后有时间。所以,父母不应怕麻烦,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做散瞳检查。 & 散瞳眼光不可怕,如果是正视眼,或有300-400度的近视,散瞳后看书正合适。倒是远视眼散瞳以后看不清楚,可以借花镜对付一阵。好多家长的顾虑是在这里,他不知道这是必要的诊断。而且,除了近视,孩子可能还有别的眼睛问题呢。 & 记者:有的父母发现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看电视,或者在货架前看价格时,喜欢歪头眯着眼睛,但是没有在行动上重视,总觉得平时上课学习紧张,以后有时间再说吧。 & 任教授: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父母拖了一两年才带孩子来看眼睛,孩子的视力都0.4了,家长也不着急。他们就怕散瞳验光影响孩子学习,半天的假都不愿意请,更别说看病一次,验光一次,还有散瞳在学习的上的困难。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不太紧张,这个事情不会影响什么学习的。对于3年级以上的孩子,我们作为医生会主动照顾的,比如五一节验光,等放完假,眼睛也不会对学习有影响了。或者快放寒暑假的时候来验光,不然等到正式放假,来看病的孩子就特别多。 & 记者:孩子配眼镜后的矫正视力是看东西越清楚越好吗? & 任教授:如果真的配眼镜,一定要欠一点,不用配得那么清楚,看黑板够用就行。这也是眼镜店和医院的重要不同。比如,一个人验光是200度,配250度的近视,孩子会看到1.5。眼睛店就是这样做,什么都看清楚,孩子家长都高兴。而我们经常是给175度,甚至是孩子能看到0.8或0.9就可以了,不要让他看到更好。当然我们在此之前要确定他戴眼镜是能够看到1.0以上的,这说明他只是近视,并没有其他的疾病。 & 如果孩子个子高,坐在教室后面,可以让他达到1.0,以看清黑板。如果孩子坐在前面或中间,让他看到0.8或0.9就可以了。大多数人还是认可使用一副眼镜的,而不是我们说的多焦镜(后面会谈到),因此,度数欠一点更有助减轻眼睛看书写字时的负担。 & 戴老花镜治疗近视有道理 & 记者:戴老花镜治疗近视有道理吗? & 任教授:有一定道理。因为有一部分近视眼是因为看近的细小目标的时候,晶状体用调节用多了,睫状肌,也就是支配调节的肌肉高度紧张,又没有适当地及时地放松,肌肉就处于痉挛状态,形成假性近视状态。一般来说,一个是正视眼的人阅读距离33厘米的文字,需要用300度的调节,如果戴150-200度的老花镜读书写字,就少用调节。本来用300度调节,有了200度的眼镜,就只用100度的调节,这样肌肉就得到休息,睫状肌就不像原来那么紧张。通过低度老花镜,准确地叫凸透镜,来放松看书写字时睫状肌的紧张程度。久而久之,避免假性近视造成的影响,是有效的。眼睛好的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预防近视,但是许多人都不愿意戴,觉得麻烦。 &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比用这种方式做过实验。一个班的孩子都戴,另一个班不戴。经过三四年的观察,统计近视眼的发病情况,事实证明戴这个班的确是好一些,近视眼的人少一些,近视发展的程度慢一些。 & 记者:怎样具体使用这种方法呢? & 任教授:以前,无论近视眼镜还是老花眼镜,都称单焦镜,只有一个焦点。后来发展到双焦镜,同一个镜片上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看远的时候用镜片的上部分,看近时向下看,正好是咱们的阅读距离,自然就用了下半部分。假如有400度近视,上面的部分400度,看远处清楚。下面的部分减掉150-200度的近视度数,也就剩下200度的近视。大量的实验证明减这个度数孩子能够接受。为了预防近视,正视眼的人也可以使用,上半部分是0度,也就是没有近视度数,用在看远处。下半部分,有150度~200度的远视度数,用来看书写字用。但是很难要求没有近视眼的孩子看书写字时也戴这种眼镜。 & 现在又有发展了,推荐渐进多焦眼镜。道理和刚才说的一样,一个镜片上,看远的部分是在上面,看近的是在下面,中间还有一部分存在很多焦点。这样,看远有400度,看近有200度,看中间有150度的变化范围。这样,人在不同的距离都能够看清楚物体,同时在不同的距离下都能尽量减少睫状肌的疲劳。 & 目前,这种眼镜已经推广到青少年的近视使用,比较大的眼镜店都可以做。我们医院也可以做,只要指出是渐进多焦就行。这样一来,使用同一副眼镜就能帮助发育中的青少年减轻眼睛肌肉的疲劳,而且也解决了配眼镜到底是时摘时戴,还是一直要戴下去的问题。 & 这种眼镜贵一些,镜片是外国进口的,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从理论上讲,它对近视眼的进展起到延缓的作用。虽然,临床上还没有大量的数据统计证明,但是,眼科专家都认可这种方法。不过,这种眼镜也不是万能,不是什么度数都能配,比如有散光就不能做,两只眼睛度数差别特别大的就不能做,一般用于中度和轻度的近视眼。 & & & 记者:在近视眼治疗方面,目前还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吗? & 任教授:从眼科来看,治疗近视就这么几种方案,一是戴眼镜,ok镜也属于眼科的治疗。成人以后有角膜手术,一般要18岁以后。孩子不适合做这种手术,因为他的眼睛还在不断变化。 OK镜前几年闹得风风火火,有人说它好,有人认为它一无是处。我认为它是有一定道理的,它和一般的角膜接触镜不一样。它能对角膜中央形成一个压力,效果非常明显,今天晚上戴,明天的视力就感到非常好。OK带来的问题和角膜接触镜的问题是一样的。如果卫生习惯不好很容易引起感染。有关的负面的报道,也往往是不能按医生要求而造成的。我们医院也有这种治疗,对于年龄太小的孩子不适合。高中以后,孩子会掌握自己了,效果好比较好。现在OK镜还在用,南方比北方多一些。 & 还有就是角膜接触镜,它替代普通眼镜,直接贴在角膜上,光学效果特别好。RGP是一种新型材料,比原来的好,它是高透氧性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对青少年是比较适合的。但也是和OK镜一样,有卫生的问题,一般孩子上高中以后配戴比较好。当然,戴这种眼镜都要定期看医生,检查角膜。 & 社会上的仪器是模拟看近看远,是比较合理的,比如徐广第教授的合像疗法。在看近的时候,集合调节都用。看远的时候,眼位是开散的,调节也是比较放松的。现在城市的孩子住楼房的比较多,很少户外活动。这种情况下,用一定的仪器,让孩子模拟看远处,使眼睛的肌肉放松,肯定有一定效果,但不是必要的。如果孩子能充分地户外活动,就根本不需要什么仪器。 & 某些仪器和药物能让孩子视力从0。3提高到0。6,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真正改善,父母要避免陷入近视治疗的误区 & 记者:现在,报上宣传有各种眼药水,有的说能治疗近视,有的说能缓解疲劳,儿童可以使用这些药物吗? & 李博士:我们用药物的治疗或仪器的治疗,只能对假性近视有作用。而对于眼球已经加长的真性近视是没有用途的,目前只有手术的方法能够解决问题。 & 在药物当中可分两种。一种是减轻睫状肌的疲劳。这类的眼药水,有复方托品酰胺,日本进口的美多丽。点了这种药水之后,人马上会感到瞳孔放大,看不清东西。这种药对缓解睫状肌的疲劳是有效的。而且,除了瞳孔放大的副作用之外,没有其他副作用。孩子可以在晚上睡觉前滴,瞳孔放大也就几个小时。第二天早上,眼睛就恢复了,不影响学习。还有一种是大家在广告中常见的诺敦。它其中有一些冰凉的成分,能够缓解眼睛本身的疲劳,比如干涩等。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从理论上讲,它缓解不了睫状肌调节的疲劳,它只是点了让人舒服而已。 & 记者:对于名目繁多治近视的药物和设备,父母应如何分辨? & 李博士:真正的眼科医生是很少推荐这种产品的。所有这些东西,只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疲劳的问题。另一种是,有些药物是通过刺激神经,使我们的神经细胞兴奋性增加,并没有治疗作用。比方说,你现在身体不是很好,我给你吃一种药,能让你感到兴奋。你原来爬5楼都困难,我现在让你爬8楼都感到很轻松。但是这种兴奋不是一种持久的东西,也不可能持久,不吃药后人的身体立刻就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 & 许多人在做近视眼治疗时偷换了一个概念,并不是表面看的治疗前视力0.3,治疗以后,提高到0.8,就叫效果好。我们应该这样看,治疗前600度近视,治疗后变成200度了,这才叫效果好。前面的0.3到0.8可能只是暂时的视力提高,并不是真正的度数减少了。没有人真正地去检测度数是否减少,有的宣传的产品就是故意偷换这种概念。如果是真正研究屈光学的人,根本不看你的视力,因为视力的好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人吃了有些药就有可能从0.3看到0.6,但是维持不了,因为并不是焦点落到视网膜上了,而是人的神经的兴奋性提高了。同样还是接受那么多信息,但敏感性和反映性高了,看物体似乎就特别清楚了。 & 作为眼科医生,应该是治疗前验光,治疗后验光,这样前后比较度数的变化,才能确定近视治疗的到底有没有效果。再说,每个人自己眼睛的就在变化,早上起床,可能是0。8,一上午都在用眼看书,再一测视力,可能就只有0。4了,但是眼睛的屈光度并没有变化。 & 所以,很多近视眼的治疗,只能解决假性近视,也就是说眼睛的暂时疲劳造成的近视。它绝对不能解决真性近视的问题,从原理上来说,一个变长的眼球,怎么可能再缩回去呢? & 让孩子完成作业再玩的做法不科学,孩子在家连续学习的时间应少于40分钟 & 许开前() 17:33:24 记者:在目前学业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如何保护视力,避免近视呢?比如到底看多长时间电脑需要休息? & 任教授:关于孩子应该看多长时间电脑就应该休息,并没有人做过专门的实验统计,因为很难控制相同的实验条件,比如,两个孩子每天看半小时的电脑,甲可能发展为近视,乙就没有。没一个个体没有完全相同的,它的影响因素也是不同的。每个人眼睛的敏感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很难做这样的实验,看多少小时就能发展成近视眼。大致上对小学生来说,半个小时休息一下比较好。有的孩子近视发展得快,可能应该少于这个时间。有的孩子远视的基础比较好,比这个时间稍长一些也没关系,不是绝对的。 & 记者:看电视的远近和眼睛的好坏有关吗? & 任教授:有关,一般我们认为应为电视屏幕对角线的5倍,太近对眼睛是不好的。我们看电视或电影时有这样的体会,太近了眼睛会觉得累,一个是光线强的原因,一个是由于我们的眼睛是平行的,看东西是需要聚合,看近处的目标,必然要两个眼集合。在人看东西的时候,集合、调节、瞳孔缩小,这三个动作是同时发生的。过近的集合,就增加了调节,晶状体就变得突兀了。另外,离得越近,屏幕的清晰程度越高,点的闪烁程度也越强。眼睛的肌肉要适应它,必然是要紧张,这些都会引起眼睛的疲劳 & 记者;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上一天的课,最费眼睛了。孩子近视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课程太多,在家里也没什么办法。 & 任教授:我认为,家庭才是防近视的重点。写作业的时间应该短于一节课,我总是和家长说这个观点。因为上课的时候,除非考试时,很少是一节课都在写字。大多的情况是,孩子跟着老师走,老师一会讲课,一会写板书。孩子并没有老是盯着书本。眼睛一会儿看远,一会儿看近,是个活动的状态。在家里。有的好学生,都是做完作业才玩。连续一二个钟头,总是在近距离地用眼,使眼睛的肌肉很紧张,这是很不好的。所以,家长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再玩,是不科学的。学校的40分钟和家里的40分钟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少于40分钟。 & 孩子写作业中间应该休息10-15分钟。休息的时间,不应该看电视或玩电脑。这只能使眼睛有加重负担了。帮助父母做点家务,往远处看一看,或者出去溜一小圈。这样,眼睛也休息了,脑子也休息了。父母要训练孩子短时间用眼睛,在短时间内提高效率。不能鼓励孩子非要做完作业才能干别的。到我们门诊看病的孩子,经常是连续学习2个小时,完成作业才玩。不管现在是不是近视,这样用眼睛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孩子往往是越写离得越近,家长也不管孩子的姿势。特别是一些小女孩,字写得小,显得特别秀气,铅笔也削得特别尖。其实,字写得大一点,笔粗一点没什么关系。 & 记者: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近视后,非常着急。在医生看来什么样的措施才是最有效的呢? & 任教授:家长不要乱买东西,花了很多钱,孩子学习本来就紧张,又给孩子增加了许多负担,专门做一些仪器,花时间做理疗。其实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让孩子到户外玩一玩。正常地玩,远近调节地看东西,比任何价值昂贵的药物和仪器都有用。而且,这些仪器很少是专门的眼科研究单位出来的,比如小孔眼镜,根本不合理,不管什么眼睛,通过小孔,视力都能提高,这本来是一个物理现象,并不是什么治疗。 & 总之,我认为孩子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注意用眼卫生,比任何价格昂贵的药物和仪器都有用。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视眼镜佩戴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