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外翻切骨术,膝外翻怎么治疗,膝外翻换膝盖骨手术风险大吗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膝外翻切骨术手术简介
膝内、外翻畸形严重,两下肢伸直,两膝相碰时,单侧外翻畸形者两踝间距在5cm以上,双侧畸形在10cm以上;或两踝相碰,单侧内翻畸形两膝间距>5cm;双侧畸形的>10cm以上,引起行走困难或膝关节疼痛者均应施行切骨矫形术。
膝外翻切骨术视频
膝外翻切骨术基本信息
膝外翻切骨术相关疾病
膝外翻切骨术禁忌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膝外翻切骨术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膝外翻切骨术手术影响
&p&暂无可参考资料。&/p&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膝外翻中的应用探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膝外翻中的应用探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膝外翻切骨术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目录1 拼音xī wài fān qiē gǔ shù 膝外翻切骨术
2 手术图解
⑴楔形切骨的测定
⑵楔形切骨后,力线恢复正常
⑶直线形切骨矫形后,楔形用植骨充填
图1 右侧下段切骨术(角度与部位测定)
⑴测定切骨部位
⑵楔形切骨矫形后,原力线ef恢复正常
⑶直线形切骨矫形后,楔形裂隙用植骨充填
图2 右侧切骨术(角度与部位的测定)
⑴显露肌层
⑵下拉缝匠肌,辨认隐,内收肌管,沿股前侧切开肌层
⑶显露股骨下端,楔形钻孔、切骨
⑷直线形切骨者,矫形恢复力线后,在切骨处的植骨填充
图3 右侧切骨矫形术
3 膝外翻切骨术的适应证
、外翻严重,两下肢伸直,两膝相碰时,单侧外翻畸形者两踝间距在5cm以上,双侧畸形在10cm以上;或两踝相碰,单侧内翻畸形两膝间距>5cm;双侧畸形的>10cm以上,引起行走困难或节者均应施行切骨矫形术。
4 术前准备
1.畸形的主要部位 术前判断膝内、外翻主要是胫骨还是股骨的畸形所引起。如以股骨畸形为主,应行股骨切骨术;如以胫骨为主,则应行胫骨切骨术。少数严重畸形者,股、胫骨均有明显畸形,则二者应先后施行切骨术,间隔8周左右。简单有效的判断是在x线下观察整个下肢,以判断畸形的主要部位。
2.测切骨部位与切骨角度 以骨畸形为主者摄一包括畸形骨及其上、下两个,以关节畸形为主者摄包括该关节及其上、下两骨的大部分的x线片,以决定切骨部位。
股骨下段畸形:先划一膝关节的平面线ab,在其中点作一垂直线cd(即正常力线),再作一股骨干的纵轴线ef,cd与ef线的夹角即为需要纠正的角度,也就是需要楔形切除的顶角(或是直线形切骨矫形中施行楔形植骨的顶角)[图1]。切骨平面a'b'(即ab的平行线)应选在cd线与ef线的交叉点最为。愈近关节,矫正愈准确,但应与骨骺线有一定距离,并留出钢板固定的部位,以免伤及骨骺。一般选在干骺端适当部位。再作ef的垂线gh,与a'b'相交于股骨外侧皮质,两线夹角的楔形骨质即为需切除的骨质。
胫骨畸形:先作胫骨上、下骨骺的平面线ab、gh,在骨骺的中点作垂直于各骨骺平面线的垂线cd、ef,其交点即为切骨的平面,其夹角即为需要纠正的角度[图2]。
3.楔形切骨或楔形植骨的选择 楔形切骨,即按设计切除一块楔形的骨质,矫正畸形和恢复正常力线后两骨端可以密切对合;楔形植骨,即作直线形切骨,按设计矫正畸形后,端间形成楔形缺损,另以骨块充填。二者各有其优缺点:楔形切骨后,肢体稍有短缩,但不愈合的机会极少;而楔形植骨后,肢体稍有增长,但愈合时间较长,有可能不愈合。临床上一般多用楔形切除术。除非躯干与下肢相比显得下肢短,或侧下肢短缩较多,且肢体畸形不重,预计切骨后骨缺损不太大者,可用楔形植骨术。
成人一般用或硬膜外,用加骶管麻醉。
6 手术步骤
1. ,股部置充气带。
2.、显露 用股骨内侧切口,自股骨内髁处向上作6cm、向下作2cm长的纵切口。切口缝匠肌与股内侧肌间隙[图3 ⑴],向后拉开缝匠肌,辨认隐神经,并于切口上端的后面伸入手指,触摸股动脉搏动,辨认内收肌管,在股动脉前面切开肌层[图3 ⑵]。将内收大肌下部、隐神经及股动、向后侧拉开,将股内侧肌向前侧拉开,即可显露股骨下段[图3 ⑶]。如采用直线形切骨也可采用股骨下段外侧纵切口,切开阔,分开股外侧,在下显露股骨外侧和面。
3.切骨 切开骨膜,于骨膜下剥离股骨下段。剥离股骨前面时,勿髌上滑囊,剥离下段后侧时,勿损伤腘部、神经。然后插入撬骨板扳开软,以显露股骨,并保护血管、神经。按x线片测定的楔形切骨基底的长度,在股骨髁上的外侧面用手摇钻按楔形切线钻两排孔[图3 ⑶],然后用与股骨前后径相等的骨除。切骨时,外侧皮质骨应尽可能不予切断,以免移位。待松开止血带,止血完毕后,再用轻轻扳正,使切骨面。如计划作楔形植骨者,则作直线形切骨,扳正后,楔形缺损处从髂骨或局部取松质骨填充植骨[图3 ⑷]。畸形矫正满意后,在专人对位下,逐层缝合。儿童术后用髋人字外固定;成人用或加石膏外固定。
7 术中注意事项
1.病人最好在骨科手术台上进行手术,术后搬动病人即可行髋人字石膏外固定,以防止折端移位。
2.楔形切骨后,检查髂前上棘至趾与第2趾间的连线,如通过髌骨的中点,则矫正满意。如切骨太少,矫正不满意,应再切除部分骨质。如切骨太多,矫正过度,则应用切除的骨质剪成碎块,填入切骨断面之间,但这种情况必须尽量避免。
8 术后处理
1.术后10~14日拆线。石膏外固定时间,成人需10~12周,儿童需6~8周。
2.术后应作x线,观察对位情况。如发现有剩余畸形,应在术后1~2周内,在切骨平面楔形切开石膏,透视下另作手法矫正,再修补石膏固定。
相关文献浏览本页的人还关注了以下词条: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膝外翻切骨术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抱歉,功能升级中,暂停讨论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三 14:38:52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专题教程:外翻膝关节TKA手术的个人经验
我的图书馆
专题教程:外翻膝关节TKA手术的个人经验
本文为作者授权骨今中外发表,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尚希福安徽省立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骨科学会关节组委员中国膝关节工作委员会执委中国髋关节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肿瘤学会骨与软组织学组委员安徽骨科学会常委安徽省骨科学会关节组组长膝关节置换技术基本成熟病人越开越多技术个体化成功膝关节置换取决于稳定:软组织平衡机械力线恢复要求术者需熟练处理屈曲畸形内翻畸形外翻畸形骨缺损我们习惯处理膝关节的内翻畸形对外翻畸形的膝关节我们往往较为谨慎外翻畸形不是反的内翻畸形1、内翻畸形症状重病人就诊早韧带常常正常TKA技术较为成熟2、外翻畸形病人耐受性好,就诊晚内侧副韧带常常功能失常TKA失败率较高外翻膝截骨后常常出现外翻膝关节的全膝置换与内翻膝关节的全膝置换比较外翻膝的病理不正常的对线 >10°骨结构改变内外侧结构的张力失衡骨改变股骨外髁发育不良股骨侧远端和后方的缺损股骨干骺端的继发改变胫骨侧的缺损软组织改变外侧挛缩内侧正常或者松弛外翻膝分型Hungerford(1984年)分型1型: 外侧骨缺损,外侧软组织紧张,内侧软组织正常2型: 外侧骨缺损,外侧软组织紧张,内侧软组织松弛正常5°~7 °轻度10°~15°中度16°~30°重度>30°膝关节置换成功需满足周密的术前准备入路机械轴线恢复软组织平衡良好的髌骨轨迹合适的假体安装康复术前准备常规准备了解内侧副韧带的稳定性限制性假体重视亲自体检排除关节外原因膝外翻了解上下关节功能皮肤条件建议入路前正中切口,常用熟悉有人提出外侧入路 & &直接松解髌股轨迹容易恢复保留更多髌骨血供不熟悉容易出现假体软组织覆盖不全先股骨远端还是先胫骨近端截骨?建议先股骨远端截骨减少胫骨侧剥离,从而防止或加重内侧副韧带松弛股骨远端截骨角度建议取小值5°左右一是外翻膝机械轴线和解剖轴线的夹角小二是减少内侧韧带在负重后的张力髓内针进针点要偏内股骨干骺端常常出现外翻,正常进针点常导致实际上外翻角过大外旋角度调整外翻角度在10-20度者,5度左右外翻角超过20度者,外旋往往需要更大胫骨截骨主导性截骨决定伸屈间隙大小前后方向后倾截骨可髓内外定位导航技术定制股骨后髁连线外侧后髁的磨损将会导致股骨假体内旋控制股骨旋转的方法Whiteside 线Insall 线股骨后髁连线胫骨平台截骨面松解和截骨谁优先?先截骨后松解提供操作空间股骨截骨外髁可以为零或者负值避免过度截骨:一般不超过10mm伸膝间隙增加,关节线抬高Whiteside 线不像内翻膝容易确定胫骨截骨面Insall 线旋转中心恒定翻修亦是如此胫骨旋转定位即使截骨正确,结果往往如下间隙失衡的祸首:失衡外侧软组织挛缩内侧软组织松弛(或正常)怎样才能获得一个平衡的间隙?正确的截骨软组织平衡软组织平衡方法松解挛缩组织紧缩松弛组织松解加紧缩熟悉动力性稳定结构是我们松解的基础起于髁上轴附近的结构:伸屈皆紧张外侧副韧带(LCL):伸直位更紧张腘肌腱:屈位更紧张后外侧关节囊:伸直时更紧张起点远离髁上轴的韧带:髂胫束伸膝时紧张,屈膝时平行于关节线胫骨外旋伸膝时外侧紧张结构髂胫束外侧副韧带后外侧关节囊腘肌腱屈膝时外侧紧张结构外侧副韧带后外侧关节囊腘肌腱挛缩的软组织髂胫束外侧副韧带后外侧关节囊腘肌腱腓肠肌外侧头松解顺序后叉韧带髂胫束后外侧关节囊腘肌腱?外侧副韧带pie crusting technique每个外翻膝都各不相同“ & A &cookbook approach to Total Knee Arthoplasty isdeplorable..Dr John Insall”一、内侧韧带正常可复性不可复性伸直位可复性膝外翻屈曲位可复性膝外翻可复性膝外翻多见于类风湿大多是胫骨有缺损骨赘增生不明显关节活动度好去除骨赘松解髂胫束松解后外侧关节囊和普通膝关节置换差别不大不可复性膝外翻骨性关节炎多见骨赘明显关节活动度低去除骨赘松解髂胫束后外侧关节囊腘肌腱股骨侧外侧副韧带松解注意事项先从胫骨侧松解-Gerdy结节处剥离髂胫束外上髁韧带起点处松解外侧副韧带、后外侧关节囊、腘肌腱渐进式,可反复测试二、内侧韧带松弛外侧松解平衡:增加垫片厚度紧缩内侧副韧带或重建限制性假体建议选择限制性膝关节三、关节外畸形胫骨或者股骨解决方案:二期 &先矫形,后关节置换一期 &同时截骨矫形关节置换,前后方向畸形 &20°,冠状面10°我们建议膝外翻畸形分型内副韧带完整型A:可复性B:屈曲位可复性C:不可复性表面膝内侧副韧带不完整型重建:不可靠限制性膝关节觉得不错,请点赞!↓↓↓↓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膝外翻手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