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退烧药多少钱高热惊厥使的孩子发烧可以反复吃吗

小儿美林退烧药发烧多少度吃?38.2℃还是38.5℃
来源:健康网
  如果孩子发烧,什么时候开始吃小儿美林退烧药?
  &38.2℃&?
  &38.5℃&?
  两种不同的温度,究竟哪个温度才是正确的呢?翻阅《中国0 至 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6个月以上的儿童口温&38.5℃或腋温&38.2℃时,推荐使用布洛芬进行降温,即小儿美林退烧药。
  如此看来,这两种说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够准确,应该是&腋温38.2℃&和&口温38.5℃&。当口温38.5℃时,孩子的腋温刚好38.2℃,这主要是由测量部位不同导致的。如果家长测量的是腋窝温度,但以腋温38.5℃为临界点给药,孩子的体温就可能超过39℃。
  有资料显示人体体温达到 39℃时应该退热,为何我们推荐口温38.5℃(腋温38.2℃)时就应服用小儿美林退烧药呢?
  1. 体温一般都会持续上升
  因为体温达到 38.5℃时并不意味着是最高温度,很多时候体温还会继续上升。
  美林吸收需要一定时间,而这段时间内体温还可能继续上升。当口温38.5℃(腋温38.2℃)时服用小儿美林退烧药后需要30分钟才会起效。美林起效时温度正好是 39℃左右。否则,过高温度有可能导致高热惊厥。
  2. 退热是为了预防高热惊厥
  虽然每个人的基础体温不同,但体温增高到同一水平所代表的意义却基本相同。
  发热不会烧坏孩子,退热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高热惊厥和降低体内过多的消耗。而且低烧有助于动用免疫系统,并促进免疫系统成熟。
  所以,口温38.5℃(腋温38.2℃)就应服用小儿美林退烧药。
  3. 不必拘泥于精准温度
  很多家长纠结38℃~38.5℃间时是否应服退热药?若体温上升很快,就应服退热药物;若缓慢上升,可观察,辅以物理降温。如果孩子因为发热出现情绪低落、身体不适等症状,家长也可以视情况提前给药,不必拘泥于温度计上的度数。前提是家里要备有美林,需要用药的时候,顺手就能够到,不用再出去买,买药的时间可能会加重孩子的病情,毕竟退热要争分夺秒,唯快不破!小孩反复发烧已经喝了退烧药美林,还需要别_百度宝宝知道我家宝贝儿有高热惊厥,每次一发烧就得吃退烧药,这样对孩子会不会有副作用_百度宝宝知道宝宝发烧用的退烧药“美林”能连续服用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宝宝发烧用的退烧药“美林”能连续服用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每天不超过4次,每次间隔时间不低于4小时,说明书上都写的
最好别连续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其他帐号一键登录:
& 孩子生病考验大人!一个有高热惊厥史宝宝的妈妈,谈谈孩 ...
查看: 11341|回复: 102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257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4 &积分4541&在线时间202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257194&帖子&精华0&金币488 &威望1 &注册时间&
& && &一直都觉得。为母则刚这句话只有经历过孩子生病一场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有多深刻。每年一到这个时间就是各种小儿常见病的高发期,最近也有很多宝妈分享了自己的就医经验。作为一个过敏体质+免疫力低+高热惊厥家族史孩子的宝妈,也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护理孩子发烧的经验。还有一部分是平时学习育儿知识的渠道。
& & 我知道得意上大神很多,我了解的这些只是个人的理解,结合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结论。如果有哪里有偏差的,欢迎大家来指正和补充。还有一些未解的困惑,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 & 1岁5个月& &第一次发烧。最高达到40.1度,烧了整整3天。退烧后狂流口水,事后才知道是咽颊炎。中间也在医院打了两天针,至于打的什么药,后文会具体说用药问题。
& & 1岁7个月& &第二次发烧。由于第一次的凶险情况,早上8点多发现就自己用了美林,等到了医院挂号看医生打完针12点多了。殊不知,这个时候我们犯了第一个错误。当时以为已经到了医院已经打上针了,就没有关注体温了。护士才拔了针正准备回家的,孩子突然惊厥了。相信第一次经历这种情况的妈妈都感觉世界末日来了一样,当时我抱着孩子冲进医生办公室,鞋子都跑掉了一只。面对医生也是声泪俱下,外婆也吓的全身发抖,话都说不出来了。还好医生和护士马上把我们转移到抢救室。用上了镇静的药后,孩子安静的睡着了。护士安慰我们说, 不用害怕,一般孩子惊厥后会感觉很累,让他安静的睡一会。& && &然后就转住院了,烧了三天之后,出了一身的疹子,退热了。期间医生也高度怀疑是幼儿急疹,所以并没有贸然的用药。一直都是以控制体温为主,再就是孩子精神不好也不愿意吃饭喝水,医生的应对方案也是以补充液体和营养为主。& && &这次的经验:发烧一定要时刻关注体温,时刻关注体温,时刻关注体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能认为已经到了医院打了针就放松警惕了。因为刚开始发烧都是反反复复的,退热药的药效一过马上温度又会升起来的。
& && & 1岁10个月&&第三次发烧。孩子送回娘家和外公外婆在一起。半夜孩子发烧,外公夜里出去买退热药。药店到处都没有买到。赶快到街坊借了一个退热栓回来。刚刚用上,孩子就惊厥了。这是我们犯的第二个错误。经验:有小孩子的家庭一定要时刻备着常用药。退热类的,腹泻类的,还有哪些宝妈们集思广益。
& && &1岁11个月&&第四次发烧。有了前面几次的经历,孩子一发烧我们一秒都不敢耽误立刻往医院跑。这点和普通发烧有点不同,现在普遍的建议是发烧可以现在家里护理。起码要过一个24小时观察期,如果孩子明显精神不好或者不吃不喝就一定要去医院。但针对惊厥的孩子千万不要大意,我个人建议还是去医院。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也可以马上应对。这次同样是针已经挂上了,我们记录的药效时间一过就感觉孩子体温又在上升,马上喊护士来用栓。护士门也忙的脚打后脑勺,喊了一次说马上来结果不来。又喊一次还说马上马上,结果孩子又惊厥了。又是火速转到抢救室紧急处理。
& & 2岁4个月& &第五次发烧。孩子在娘家和外公外婆一起。发现发烧就用了退热药,赶快往医院跑。结果大人太捉急了,孩子不舒服也很苦恼不配合用退热栓,导致退热栓没有塞好。相当于退热药没有用上,快到医院的路上,孩子又惊厥了。经验:退热药一定要及时,到位。
本帖最后由 filly168 于
11:35 编辑
UID257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4 &积分4541&在线时间202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257194&帖子&精华0&金币488 &威望1 &注册时间&
& &&&以下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干货:
1.发烧最主要的应对方法还是靠护理。即便去了医院,即便住上了医院也是一样的。因为发烧的病程都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退烧,一下子就好了。这个过程就是考验大人的时候,千万要冷静。保持头脑清醒,才能针对孩子的情况及时应对。
2.一般刚开始发烧都是反反复复的,在体温升降升降的过程中。也是过度医疗的重灾区,因为这个时候并不能确诊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记得崔玉涛也科普过,即便查血常规也最好是24小时之后,结果才比较准确。
3.护理经验:体温升高和降低也是一轮一轮的循环。退烧药一般是4个小时的效果。过了这个时间,有可能会有新一轮的升温过程。这个时候可以判断孩子处在哪个过程的。
& && &如果孩子手脚冰凉,代表他的身体马上要升温了。也许这个时候你量体温的结果还没有很高,但马上他就会烧更高。这个时候可以用热毛巾捂手和脚,让手脚保持温暖。孩子的体感会觉得冷,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盖着点。以孩子的体感舒适为准则。原理:四肢末端温度低 大脑会发出信号调高身体的温度 意味着孩子体温即将要升高了。
& &&&如果孩子大量出汗,或者手心和脚心都热乎乎的,说明孩子的身体正在散发热量。虽然这时候量温度也许会高,但意味着温度马上要降下来了。这时候就应该给孩子减少穿盖,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原理:四肢末端温度高 大脑会发出信号降低身体的温度 意味着孩子体温即将降低。
& &&&这是一整个循环的过程 可以判断孩子正处在哪个阶段 通常孩子发烧一轮下来整个过程会循环好几轮,不同的阶段护理的方式也要有区别。
4.测温工具:耳温枪很快,方便但是有误差。水银温度计结果准,但是慢,孩子有时不配合。我们家两种都备着。孩子发烧反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半小时测一次体温,甚至10分钟测一下。这个时候耳温枪能够马上知道体温上升或者下降的趋势,配合水银体温计的结果搭配着看。
5.从开始发烧开始,就准备一个本子和笔。每次测量的时间和温度都记录下来,什么时候用了什么退热药也记录下来。这个记录可以清晰的了解孩子温度的变化和趋势。做到心中有数,在看医生的时候也可以直接拿给医生看,让医生快速了解孩子的病程。
6.我知道家长一般在孩子生病时大都心情焦急,头脑都乱了。但再着急也要在见到医生的时候冷静下来。一般我会在挂号后等待的时间,逼迫自己冷静下来,组织语言。尽量用精炼准确的词语来描述孩子的病情。比如说,几点开始发烧,几点烧到多少度。(这个时候前期记录温度的本子可以拿出来给医生看)。孩子几岁,吃饭胃口好不好,精神状态好不好。之前有过什么病史,有没有过惊厥(这个很重要,一般惊厥过的孩子再发烧很容易惊厥)。因为医生也很忙,每天看那么多病人。他需要用最快的时间来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有时候经常排队的时候看到别的家长跟医生描述病情说,昨天有点烧,后来好了点。今天又烧了,有点咳,吃的不多。妈呀我听着都要急死了,这样说医生全都靠猜的啊。有点烧是多少度,好了点又是什么鬼? 本帖最后由 filly168 于
11:36 编辑
UID56742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1817&在线时间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5&最后登录&
UID567425&帖子&精华0&金币1815 &威望0 &注册时间&
同是高温惊厥的宝妈飘过,你当然的心情我能体会得到,我家宝也是的,硬是过了5岁才好,每次惊厥医生都说过了6岁就好了,这几年真的是提心吊胆的,煎熬
UID56742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1817&在线时间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5&最后登录&
UID567425&帖子&精华0&金币1815 &威望0 &注册时间&
宝妈试哈看中医吧,我们家就是从前年开始吃中药的
UID257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4 &积分4541&在线时间202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257194&帖子&精华0&金币488 &威望1 &注册时间&
是的& &我后来咨询了儿科专家& & 专家也是说起码要到五岁以后才能好转& &在这之前都会发生& & 可是我娃现在才两岁多& &马上还要吗面临着上幼儿园& & 很多孩子上了幼儿园经常生病的& & 感觉我还有几年的硬仗要去打
UID56742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1817&在线时间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5&最后登录&
UID567425&帖子&精华0&金币1815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家宝上幼儿园,就是一点不舒服我们就不去,怕在幼儿园发了,所以这几年我都是全职在家照顾他
UID56742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1817&在线时间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5&最后登录&
UID567425&帖子&精华0&金币1815 &威望0 &注册时间&
你可以带伢去看中医,我觉得还蛮有用的,高温惊厥西医基本冒得么办法,中医会教你急救,以及一些中药成分的药,可以抑制抽搐,刚开始烧就给伢吃,这样就算烧得再高,也不会抽搐
UID257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4 &积分4541&在线时间202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257194&帖子&精华0&金币488 &威望1 &注册时间&
7.退热药物一般有两种成分的。布洛芬和对乙酰(名字太长,我心里一般都默念为对乙酰)。不管是美林还是退热栓,不以哪种形式为准,而是要看成分。以前我也没搞清楚,以为美林(布洛芬)和退热栓(对乙酰)是默认两种不同形式。后来我看到有的退热栓也是布洛芬成分的。这里要提醒下有时候交替使用退热药,其实是要两种成分交替使用。注意看成分。 一般我家用美林比较多,这里针对美林有个要注意的地方。一是要摇匀,二是开封后一定的时间内就会失效的。我家宝宝第二次发烧惊厥就是犯了这个误区,用美林效果不好温度一直下不来。后来医生才告诉我们美林打开时间长了就会失效的。这之后,家里冰箱里一直备着没有开封的美林,只要开封过没用完剩下的都扔掉。 还有个要注意的是剂量问题,微博上冀连梅药师提醒的,贴图上来。
11:34 上传
后面又住了几次医院,发现有的医院使用的退热栓又是第三种成分的。具体是什么成分我忘记了,护士告诉我说是成人用的,退热效果要好些。估计针对一般发烧的孩子医院还是用小儿退热药用的多些。
UID7547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36 &积分6800&在线时间295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5&最后登录&
UID75470&帖子&精华0&金币895 &威望1 &注册时间&
发烧只是表象,每次发烧的原因要搞清楚,这样心中才有数,最好每次发烧都查血象,这样多次记录可以发现一定规律,也方便医生开药。发烧药要常备两种:美林和泰诺林,两种药都是一天只能吃四次,所以如果发烧间隔短可以错开吃,这样一天最多可以吃8次。
UID257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4 &积分4541&在线时间202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257194&帖子&精华0&金币488 &威望1 &注册时间&
& & 8.退热药的使用方法。到底是单一使用还是交替使用呢?刚开始看到很多儿科医生科普的是,如果退热效果不好的话,可以交替使用不同成分的退热药。最近又有一种说法是,还是单一使用比较好。好像不同医生之间也是不同意见,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
& && &&&我家宝宝最近一次发烧惊厥,我在付费咨询的平台上咨询了深圳儿童医院的一个儿科专家,专家给我的建议是单一使用,而且专家推荐使用美林(布洛芬),不推荐对乙酰。具体什么原因我当时着急也没有追问。(可能追问了人家解释的那些医学专业知识我也听不懂)
& &&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的理解是:单一使用还是交替使用,还是要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有时候两相其害取其轻,没必要草木皆兵。每个生病孩子的妈妈都会经历这种纠结,又想让孩子退烧又怕有副作用,患得患失。这种时候真的要自己冷静下来,相信自己。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最终做决定的只有你。这种时刻,当妈妈的要果断。
& && & 9.好像大部分医生都是说温度一旦超过38.5就要使用退热药物。但是针对有过惊厥史的孩子,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只要超过38度就要用退热药。而且这次给了我一个新的要点是我们以前没注意的:针对发烧惊厥的孩子按照10毫克/公斤的剂量使用美林(布洛芬)。一般药盒上注明的剂量都偏小,所以经常感觉退热效果不好。为此我专门把美林的说明书找出来看了,上面的标注的剂量也是一个范围,也就是说在这个范围之内都可以用。那么我的理解就是,不局限药盒上说的非要是一管还是一管半。根据专家给我说的这个剂量,换算一下就知道孩子怎么用药了。
本帖最后由 filly168 于
11:51 编辑
UID109926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344&在线时间6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1099268&帖子&精华0&金币212 &威望0 &注册时间&
UID13452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 &积分2486&在线时间63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0&最后登录&
UID134525&帖子&精华0&金币1210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们正在发烧,烧了4天还没有下来
UID257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4 &积分4541&在线时间202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257194&帖子&精华0&金币488 &威望1 &注册时间&
& &&&10.喝水或补液很重要!在及时用了退烧药的情况下。一定要喝水多喝水多喝水,二者相互搭配退热效果才能好。根据我的护理经验,用药后大概30分钟内孩子会大量出汗,温度很快就会下来。出汗是散热很好的一个途径,按照这个思路来理解的话,有时候孩子太小不愿意喝水的情况下,用温水擦浴这个方式,其实是不是就是在模仿出汗的这个过程?& && && &由于我家宝宝从来就是个不爱喝水的,又有过惊厥史,所以每次我们直接住院。医院可以在孩子喝水量不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输液来补充液体。这一点是在家护理达不到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的孩子的话,发烧该去医院还是要去的。
UID257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4 &积分4541&在线时间202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257194&帖子&精华0&金币488 &威望1 &注册时间&
下面主要说说针对惊厥孩子要注意的:
14:21 上传
14:21 上传
14:22 上传
& && & 惊厥的急救方法。感觉这个目前误区还是很大啊,掐人中或者口里塞东西这种观念还是存在于很多人的概念中。 正确的现场急救姿势应该是: 1. 保护患者,避免受伤:疏散旁观者,保证患者周边有一定空间,移开可能危及患者的物体,如热水瓶、尖锐器具等。 2. 用柔软的物体如衣服等垫在患者头下,免遭以头砸地。(让他安静、安全的抽搐一会儿) 3. 记录发作持续时间, 给医生提供参考。 4. 一旦发作终止,立即检查生命体征。如果患者有自主呼吸,尽快将患者置于稳定侧卧位;如患者呼吸停止,立即心肺复苏。 5. 若抽搐超过5分钟不缓解,或反复抽搐,应拨打急救电话120。 6.检查患者是否有外伤。 7.保持镇定,安慰患者,直到完全恢复。
呀,好像他抽搐时不用做什么啊,只是一边看着吗?是滴,癫痫或热性惊厥发作现场急救,知道不要做什么,可能更重要: 1.不要按压人中:没有证据表明掐人中能终止或缩短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普通公众在掐人中时经常需要制约病人,且经常操作不当导致下颌压低,造成气道不通畅。
2.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抽搐发作时想往嘴里放东西,必然需要撬开嘴巴,很容易造成牙齿和软组织损伤,福州这位男童就是典型受害者。 若放置的物品脆或易碎,很容易误吸入气道; 物品若坚硬,如铁筷,患者抽搐紧咬牙关时受力点在有限的一两颗牙齿,更容易损伤。 新闻报道中,将自己手指塞到患者嘴里导致咬伤的,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医疗护理人员,其专业素养不敢令人恭维。 夜鹰曾见过将拖鞋塞进癫痫女生的嘴巴里的,你让女神情何以堪?! 夜鹰,癫痫发作如果不塞个东西,咬住舌头怎么办?你负责吗?你赔的起吗? 话说,癫痫突然发作,大部分患者都没有塞东西,该咬的也咬了,也没听说哪个患者把舌头咬掉的,最多是一点舌尖和嘴唇的少许损伤。人家本来就咬了一次,你这三撬两撬,倒是可能会让病人多咬几次。 3.
不要试图按住或制约病人:癫痫发作,肌肉强烈抽搐,强行按压约束会造成骨骼肌肉或软组织损伤。
不要在抽搐时和抽搐停止后即刻喂水喂药:癫痫发作后,患者有段时间往往处于无反应或迷糊的状态,此时喂水喂药会造成误吸。请先把抗癫痫药片、红糖水和安宫牛黄丸先放到一边,那不是爱心,而是凶器。
不要对癫痫发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癫痫发作时的神志丧失、面部青紫、屏气等征象很容易被公众误解为心脏骤停,从而给予了心肺复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些冠以‘最美...’的急救新闻,这不少见。 在癫痫抽搐停止后,应观察患者反应和呼吸,如无反应且无呼吸,才给予心肺复苏。因为有时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的初期,也会出现癫痫样抽搐。
不要对错误的急救方式无视:请转发扩散,让更多人知道。
UID257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4 &积分4541&在线时间202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257194&帖子&精华0&金币488 &威望1 &注册时间&
2.我这次咨询深圳的专家提到的一点。惊厥之后血常规的结果有可能会显示白细胞很高,但这个指标并不一定能说明是细菌感染。因为人的身体在惊厥之后会产生应激反应,也会导致白细胞很高。所以这个时候在抗生素的使用上仍然要格外谨慎。
3.苯巴比妥的使用。曾经有一次孩子惊厥后,医院直接给我们开了这个药。让以后只要发烧开始就先给吃这个药,防止惊厥。最近咨询深圳专家,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专家告诉我可以吃安定片。但这个用药问题,我目前还很纠结,不知道这些镇静类的药物到底对孩子好不好。有没有懂的宝妈们,请指点。
<font color="#.相关的检查到底做还是不做。我相信有过惊厥的孩子,一开始医院都会要求做一些CT或者磁共振的检查。医生是说需要排除大脑有别的问题导致惊厥。我知道这些检查对孩子身体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最后还是选择做了。其中的纠结自不必说,但冷静下来我想,我需要明确清晰的知道孩子的大脑有没有问题,至于辐射的后果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做了决定就不要后悔,一切结果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谢天谢地,孩子大脑没有任何问题,身体目前也没有收到什么影响。
UID257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4 &积分4541&在线时间202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257194&帖子&精华0&金币488 &威望1 &注册时间&
14:26 上传
14:26 上传
14:26 上传
<font color="#.提前了解家族史。如果孩子的直系亲属以前有过惊厥,那么这个遗传问题真的是概率很大的。我家宝宝也是惊厥后才知道,孩子的爸爸和孩子的叔叔 小时候都发烧惊厥过多次。在这之前,我们从来都不知道这个情况。如果有家族史,那么也要及时和医生说,便于医生全面了解判断孩子的情况。
UID257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4 &积分4541&在线时间202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257194&帖子&精华0&金币488 &威望1 &注册时间&
& && & & &&&下面来谈谈有争议,同时妈妈们最纠结的问题。& && & 就医和用药问题。抗生素+中成药是争议最大,妈妈们最纠结的问题。
& && &病毒感染靠自愈,发烧靠护理。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这个现在应该已经是常识了。但我发现好多人学习知识只看一半。很多时候连抗生素有哪些都不去关注,只一味的说抗生素不好。不能随便给孩子打针吃药。如果孩子真的是细菌性的感染,该用还是要用的啊。而且量要足够,要不然细菌会产生耐药性,下次生病就要用更高级的抗生素来对付了。 & && &说到这,我又想提下上次大家讨论的那个同济儿科夜诊排好长队的问题了。其实也想劝劝大家,孩子一开始生病真的没必要火急火燎的非要去同济协和这样的大医院。
& && & 一,社区医院或者就近的医院人少,治疗方式偏向保守。这种保守不是因为医疗条件有多差,而是生病本来就是一个缓缓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要用最狠的药来压下去的。这样其实对人的身体并不好。& && & 二,大医院真的是治疗那些很严重的病或者疑难杂症的。人家的治疗方式就是用厉害的药,为什么?因为既然都送到这里来了,说明普通的治疗方式已经效果不好了。 & &&&那么,你一点小病就一家伙直接送到同济协和,人家按照他们的治疗方式一下子就能压下去了。很多家长就觉得,大医院就是好,一看病就好了。满足了自己的心理,殊不知这样真的对孩子好吗?& && &越去大医院越觉得还是大医院治的好。下次又生病了去社区医院效果就不好了,为什么?因为已经用过最狠的药,普通的药效果就不行了。结果就是还要去大医院才能搞好,于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去排队都要六七个小时的原因了。& && &&&我相信那些大医院的医生们也很苦恼,每天忙得要死,累得要死,结果看的都是些明明社区医院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家长们也怨天怨地,为什么大医院不搞多点人来看病?& && && &我只想说,现在的家长太难当了。只有我们从自己开始,学习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才能和医护人员沟通更加顺畅,相互配合的更好。只有我们改变这种有病非要去大医院的观念,这个夜诊难的情况才能有所缓解。
UID8450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 &积分233&在线时间9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最后登录&
UID84509&帖子&精华0&金币39 &威望0 &注册时间&
宝宝妈妈不容易,我们孩子也经历高烧惊厥,真是吓死了,也住院了几天,那段时间连续3个月都病,都是各种病引起的发烧,感觉人都精疲力尽了,生怕孩子有点风吹草动,你写的都很全面,一看就知道是经历很多次总结的,我记得我家宝宝以前发烧手脚冰凉,医生就说一旦出现这样情况就预示着马上要高烧,我就直接去医院了,都弄怕了,我觉得家里除了美林,医院的那种退热栓也可以备点,再就是勤洗手,注意孩子手不要往嘴里放,春天尽量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医院可以开个增强抵抗力的药,反正就是多方面齐对应。
UID257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4 &积分4541&在线时间202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257194&帖子&精华0&金币488 &威望1 &注册时间&
& && && & 再说用药问题。说到这个我真的一头包。真的是非常非常困惑。为什么我们能接触到的医学科普通通都是反对滥用抗生素,滥用中成药,滥用利巴韦林。但实际上,我们每次去医院,哪怕是三家医院。医生豪不犹豫通通还是上来就是抗生素+中成药,利巴韦林。甚至有医院对发烧的孩子一来就用地塞米松的。
& &&&我把这些争议和困惑都摆出来,大家一起来讨论。
14:34 上传
14:34 上传
14:34 上传
14:34 上传
14:35 上传
14:35 上传
14:35 上传
14:35 上传
14:35 上传
14:35 上传
14:35 上传
& && &&&我想说这才是我们带孩子看病每次遇到的最大困惑,为什么争议如此大的药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普遍在使用?有一次孩子住院我问了下主治医生,医生的回答也很耐人寻味:我们一直都是这么治的。& && &这种答案听起来觉得心里很没有底,但作为家长也无可奈何。我明白医学是不断的在发展的,有很多新的知识都在不断的推翻或者改进原来老的常识。我们每个人都要及时的更新自己的认知。
& &&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想强调一点。孩子生病考验的还是大人。作为家长,心态很重要!尤其是当妈妈的,一定要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理清思路。
& && &&&再就是家庭氛围很重要,尤其在这种大家心情都不好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埋怨,其实心里都知道是捉急,但是这种时候就不要把自己的焦虑化作负能量传递到别人身上了。家庭成员团结一致,才能相互配合,陪孩子一起和病痛打一场仗。
本帖最后由 filly168 于
14:50 编辑
UID25719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4 &积分4541&在线时间202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257194&帖子&精华0&金币488 &威望1 &注册时间&
我这次咨询了专家 ,专家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药可以补免疫力。这个东西真的要靠孩子身体自己去恢复的,只能说以后加强锻炼。让他自己强大起来。说到这,我又很悔恨。生孩子之后我就大病了一场,所以没有母乳喂养孩子。现在总觉得因为没有母乳导致孩子免疫力低。。。想起来觉得自责内疚对不起孩子。真的没有特殊情况下,一定要母乳喂养!
得意生活 & 得意 & 得意DEYI &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林退烧药说明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