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控烟说了多少年 为何老烟民如何戒烟每年仍增加300万

中国烟民总数已达3.16亿 男性吸烟率仍居高位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君平
原标题:中国烟民总数已达3.16亿
  本报北京1月26日电(记者王君平)今年是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10周年,也是我国首个《烟草控制规划()》收官之时。《2015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今日在京发布。报告认为,《规划》制定的目标并未完成。男性吸烟率仍居高位。吸烟总人数、烟草消费量还在增加。  按照《规划》目标,到规划完成之日,成年人吸烟率要从2010年的28.1%下降到2015年的25%以下。其中成年男性要有较大幅度下降;成年女性吸烟率要保持较低水平并有所下降。而《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为27.7%。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2.1%,仍然维持在高水平,未见降低,女性为2.7%,也与2010年持平,没有达到《规划》提出的目标。由于人口总数增长,吸烟者总数增加了1500万,已高达3.16亿人。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宜群研究员指出,《规划》要求,积极提供戒烟服务,加强戒烟服务,这一点未能如愿。从调查数据看,吸烟者中有39.6%的戒烟意愿,但成功戒烟的人数,5年中也只增加了1330万,在3.16亿吸烟者中,还不及新增烟民的数量。  报告显示:2014年,通过国家财政补助,支持31个省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戒烟门诊建设(每省3家),持续到2015年。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评估显示:这些戒烟门诊年均戒烟人数仅73例,只有6家达到了每年200例戒烟的项目要求。  公共场所禁烟有较大进展,但距全面推行尚远。“十二五”规划及《烟草控制规划》要求“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目标,距离尚远。直到今天,全国只有18个城市制定了公共场所禁烟法律法规,只覆盖了10%左右的人口。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已在国务院法制办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吴宜群建议,加快国家层面控烟立法,立即制定新的控烟五年规划。
(责任编辑:李辉 UN659)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国控烟三年烟民不降反增 5年增加1330万|烟草|烟民|消费量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我国烟民增多总数已达3.16亿 烟草消费量还在增加  
  (记者王君平)今年是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10周年,也是我国首个《烟草控制规划()》收官之时。《2015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今日在京发布。报告认为,《规划》制定的目标并未完成。男性吸烟率仍居高位。吸烟总人数、烟草消费量还在增加。
  按照《规划》目标,到规划完成之日,成年人吸烟率要从2010年的28.1%下降到2015年的25%以下。其中成年男性要有较大幅度下降;成年女性吸烟率要保持较低水平并有所下降。而《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为27.7%。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2.1%,仍然维持在高水平,未见降低,女性为2.7%,也与2010年持平,没有达到《规划》提出的目标。由于人口总数增长,吸烟者总数增加了1500万,已高达3.16亿人。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宜群研究员指出,《规划》要求,积极提供戒烟服务,加强戒烟服务,这一点未能如愿。从调查数据看,吸烟者中有39.6%的戒烟意愿,但成功戒烟的人数,5年中也只增加了1330万,在3.16亿吸烟者中,还不及新增烟民的数量。
  报告显示:2014年,通过国家财政补助,支持31个省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戒烟门诊建设(每省3家),持续到2015年。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评估显示:这些戒烟门诊年均戒烟人数仅73例,只有6家达到了每年200例戒烟的项目要求。
  公共场所禁烟有较大进展,但距全面推行尚远。“十二五”规划及《烟草控制规划》要求“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目标,距离尚远。直到今天,全国只有18个城市制定了公共场所禁烟法律法规,只覆盖了10%左右的人口。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已在国务院法制办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吴宜群建议,加快国家层面控烟立法,立即制定新的控烟五年规划。
责任编辑:张扬 SF159中国控烟三年烟民不降反增 戒烟成功率仅14.4%|控烟_新浪新闻
  原标题:控烟三年烟民不降反增
  北京晨报讯(记者 徐晶晶)昨日,新探控烟机构发布了2015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2012年,国家八部委制定出台了《烟草控制规划()》,至今,已实施三年并到了收官之时。然而,昨日发布的报告却显示,对比规划要求的控烟目标,至今仍有多项指标未达标。
  截至目前,我国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并未降至四分之一,仍近三成,吸烟者已达到3.16亿。从调查数据看,吸烟者中有39.6%的人有戒烟意愿,这一比例远低于控烟先进国家。戒烟门诊就诊率低。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其中成功戒烟的比例仅有14.4%。最近五年中,我国烟民反而增加了1330万。
  按照当初的规划目标,成年人吸烟率要从2010年的28.1%下降到25%以下,成年女性吸烟率要保持较低水平并有所下降。然而三年来,中国疾控中心调查显示,我国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仍超过了27%,男性吸烟率过半,未见明显下降,而女性也与2010年大体持平。总体上没有达到规划目标。
  对此,昨日新探控烟专家表示,如果我国对戒烟治疗的各种困难没有一个通盘设计,提升戒烟服务能力,增加戒烟率终究会是一句空话。而由八部委组成的“控烟履约”领导协调小组,工作不力。作为领导小组成员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同时就是烟草总公司,而烟草业的经营目标与控烟目标背道而驰,我国控烟存在的许多问题,其源盖出于烟草业的抵制与阻挠。因此,不但要有国家层面的公共场所禁烟立法,还应当有《国家控制吸烟法》,将烟害控制列为国民健康基本保障。
责任编辑:赵家明 SN146
传说中“流奶与蜜”的内波山,靠近以色列边界,几千年前摩西登山向西望去,看到的好地方大都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内。然而这两个地方的危机和对抗,却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反复。
一点节俭意识都没有的基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会在乎政府大手大脚花钱而认真审查各项财政预算吗?各位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否愿意先把当地召开两会的成本预算节省一些呢?
从2015年4月调任国家统计局以来,王保安在新岗位的任上不足一年,这位被外界认为“重用”“前途看好”的年轻部级干部,匆忙以这种方式谢幕,令许多人猝不及防。
这是北京,是首都啊!这是一记耳光,打在北京、打在首都的脸上,却是痛在百姓自己的心里。北京的每一个窗口,都不只是行业的治理窗口,更是整个北京、首都,乃至整个中国的治理窗口。这个窗口都亮不起来,中国老百姓的心里能亮堂起来么?(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387617',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戒烟控烟说了多少年 为何烟民每年仍增加300万
中国15岁以上人群有3.2亿烟民,而且以每年300万的速度增加。在国家戒烟控烟的大环境之下,吸烟人数不降反增,这个巴掌打的响亮,谁脸肿谁知道。15岁以上这个年龄划分的不科学,没有把小学生以及大部分中学生算进去。有人调查,我国小学生吸烟的平均年龄不到11岁,保守估计,小学生吸烟率有2%以上,初中生吸烟率在5%以上,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这部分“烟民”的统计缺少,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漏与遗憾。根据研究,小学生所抽香烟中,有60%是同学给于,30%是自己购买,还有10%的是偷拿家长的香烟。小学生抽烟大多数是处于好奇或者模仿。一个班级如果出现第一个抽烟的学生,往往会带坏一大片学生跟着抽烟。中国的戒烟控烟这些年力度越来越大,北京上海先后出台公共场合控烟令,但是这些主要针对的是成年烟民,而学生早期抽烟往往是偷着进行,比方厕所就是一个重烟区。虽然每年都有一些戒烟成功的烟民,但是面对源源不断的新生烟民,中国烟民总量逐年递增也就不足为奇了。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士意识到烟民年龄降低的趋势,也积极的呼吁重视小学生、初中生的吸烟情况。今年两会,有天津政协委员就提案,希望把香烟的最低价格提升至10元以上,以此来控制小学生及初中生的吸烟率。咋一看,好像没有意义,但细酌之后,觉得还是很有见解。毕竟政协委员也不能异想天开,无中生有。还子上学期间,随着年龄的增大,家里给于的零花钱也逐年增加,到了大学,可以供学生自己支配的金钱骤然暴增,那个时候如果学生要买烟抽几乎没人能制约,但是小学生或初中生就不一样。这个时候,一般家庭给孩子的零花钱还是很少的,可能就是一个早餐钱。我曾经见过小学生去校园附近的商店用1元钱买了两根香烟,然后心满意足的走了。我当时感觉很惊讶,这样也行?假如商店不散卖香烟,或许那个小学生就不能买烟了,因为他可能就只有1元钱。10元钱对于大学生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小学生,这可能就是一笔很大的钱了,即使有10元钱,它能舍得全部用来买烟?从戒烟到控烟,这条路还很漫长,但是对于吸烟的预防,我们都说的很少。戒烟难,控烟也不易,这是因为吸烟上瘾,在学生还没有烟瘾的情况下及时预防,或许效果更大。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短10年,无论是什么时候戒烟都有意义。目前戒烟难,主要是国家地方存在难以割舍的利益,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与行动。烟草的确可以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现在治病有报销,等烟草收益抵不过相关疾病医疗报销支出的时候,即使果断行动,也已经付出了几代人健康的代价。我的位置:
吸电子烟=戒烟成功?戒烟门诊医生:形式大于意义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剑平 时国朝
摘要: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受试者在使用电子烟成瘾后,将电子烟作为新的爱好,他们认为,电子烟比卷烟安全且享受使用电子烟的过程。经统计发现,三分之一的当前电子烟应用者均无吸烟既往史,换言之,对于本不吸烟的人而言,电子烟却提供了一个新的“兴趣爱好”。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10亿烟民,其中70%以上分布在发展中国家。预计截至2025年,全球吸烟人数将达到16亿,每年有约400万人死于由烟草制品引发的疾病。目前在中国,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保守估计约100万,按照当前趋势发展下去,2030年之后,这个数字预计将飙升至300万左右。
与此同时,女性烟民的比例呈现进行性上升态势。究其原因,“尼古丁成瘾”正是烟草依赖的根本原因。值得庆幸的是,3月1日,“史上最严控烟条例”——《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出台以后,越来越多的烟民走进戒烟门诊,加入戒烟大军。不过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用于戒烟的新产品——电子烟。电子烟是否真的能够辅助戒烟,从其诞生开始就一直争论不休。
戒烟门诊随访烟民曾经用过的电子烟。
状似普通香烟的“电子烟”
电子烟本质是一种以电池为电源、提供汽化尼古丁的装置。它通过内部的尼古丁传递系统发挥作用,可以减少吸烟者对吸食卷烟的需求。作为一种非燃烧的烟类替代产品,通常以不锈钢制成,外形如普通香烟,可装入含不同浓度成分尼古丁的液体。
电子烟在使用时如同吸真的香烟,可以产生火光和蒸气,使人有“吸烟”的感觉。电子烟中所含的尼古丁也包括高、中、低、无4种,吸烟者可先使用尼古丁含量高的烟弹(此种烟弹中所含尼古丁也远小于传统卷烟),之后逐渐减量至不含尼古丁的烟弹。尼古丁用尽后,使用者可以替换烟弹,也可以向烟弹中添加尼古丁烟液。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尼古丁含量高的烟弹更受欢迎,其中,18mg尼古丁的烟弹最受欢迎。
电子烟成为不吸烟者的“新爱好”
虽然电子烟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其发展速度却极其惊人。2004年,它首先由中国的一家生产商发明,并作为一种戒烟产品投入市场,2007年英国人也发明了电子烟相关产品。
有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电子烟销量为75万支,2011年增长到250万支,2012年达到350万支。2014年,英国市场上一共有466种品牌,7764种不同口感的电子烟。2017年,全球电子烟销售额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来自北美、欧盟和韩国的调查显示,年,电子烟的使用量在成年人和青少年中至少翻了一番。2010年,1.8%的美国成年人曾经使用过电子烟,2013年,这一数据攀升至13.0%。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受试者在使用电子烟成瘾后,将电子烟作为新的爱好,他们认为,电子烟比卷烟安全且享受使用电子烟的过程。经统计发现,三分之一的当前电子烟应用者均无吸烟既往史,换言之,对于本不吸烟的人而言,电子烟却提供了一个新的“兴趣爱好”。
吸电子烟等于戒烟成功吗?
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66.8%的吸烟者在使用电子烟后卷烟烟量有所下降,48.8%的烟民在使用电子烟一段时间后戒烟(戒除卷烟),6个月的戒烟率为31%,每天使用电子烟超过20次的吸烟者戒烟率更高(达70.0%),其中34.3%彻底戒除了对尼古丁的依赖。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WTO)将电子烟定义为一种未经证实的尼古丁替代疗法,目前尚未获得科学证据证明这种产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那么,为何吸电子烟对戒烟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与传统尼古丁替代类药物相比,电子烟中的尼古丁是汽化后经肺部吸收入血,进而作用于大脑,作用更为迅速,更符合尼古丁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吸烟者更容易获得同吸烟类似的满足感。
由于目前电子烟的品牌种类繁多,缺乏监管且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各国政府对电子烟的态度各不相同。部分国家已经将电子烟纳入药品管理的范畴。
所谓“是药三分毒”,使用电子烟的人同样会遇到各种不良反应,最为常见的是咽喉刺激、口干和口腔刺激,此外还有头晕、恶心、头痛等。口腔和咽喉部刺激可能与烟碱中的乙二醇有关,而头晕、恶心、头痛可能与尼古丁的过度使用有关。
医生视角看待电子烟
很多人都说,电子烟是传统烟草更健康的替代者,是一种理想的戒烟工具。但是,它对健康和室内空气质量影响的不确定性,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争论。
由于电子烟没有烟草的燃烧,与传统烟草相比,尽管也释放某些毒性化合物,但避免了很多毒性化合物。然而,电子烟却会导致颗粒物质(PM)和其他污染物的释放,污染室内环境,且释放的几种毒性物质可存在于物体表面很长时间,环境烟草烟雾对于非吸烟者是一个重要的健康威胁,尤其是对于儿童。可以说,含或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均会挥发致癌物及其他刺激气道反应的气雾微粒,虽然相较普通卷烟少,但安全性仍缺乏足够数据支持。
综上我们认为,电子烟辅助戒烟的形式大于意义,对于中国广大烟民的戒烟效果究竟如何,仍有待更多证据考证。参照欧美的发展模式,如果放开电子烟的管控,很有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从未吸烟者加入到吸电子烟的队伍中,甚至在青年人群中形成一股潮流,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社会现象。作为专业的戒烟医生,当前我们认为,有效的戒烟模式仍为就诊于专业的戒烟门诊,在专业的戒烟医生指导下进行戒烟随访或联合药物治疗。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医生周剑平、主任医师时国朝,黄杨子整理编辑
图片来源:周剑平 提供
图片编辑:苏唯)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辟谣平台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烟民怎么戒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