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性行为一周后一周后出现食欲不振其它什么也没有是不是我的心理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肝胆外科& 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导管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 年1月一2016年1月在我科手术的120患者平分采用管道护理采取细节管理模式 (实验组 ) 和一般术后护理常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管路细节管理方案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细节管理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0.5%高于实施后的 3.2%(X= 11.544,P&0.05),患者满意度由90%提高到97.5%。结论:加强细节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管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肝胆外科;导管护理;细节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
&&&&&&& 细节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围绕管理战略的实施,对细节进行辨认、分析、补充、完善、延伸、控制、超越的过程。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常需留置各种管道,如护理不当,会造成一些管道安全事件,现将细节管理引入到管道安全管理中,有效地降低了管道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减少了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2015年1月一2016年1月我科将细节管理引入管道的护理管理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恩施州优抚医院& 湖北恩施& 445000
【关键词】老年高危组高血压病人& 心理分析;心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
&&&&&&&& 高血压是慢性疾病中的一种,老年人高血压病占总高血压病患病人数的60%~70%。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衰竭、主动脉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反复,使病人长期经受疾病的折磨,往往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而不良情绪和心理往往是高血压病加重和并发症发生的常见诱因,不仅加速疾病的进展,还导致心、脑、肾等器官功能受损日益加重。因此,对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及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是关键。
1 一般资料
&&&&&&& 本组病例40例,为我科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病人,其中高危组35例,极高危组5例;60-65岁8例,65-70岁12例,70-80岁12例。80岁以上8例。高血压合并脑梗塞10例,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偏瘫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6例,高血压同时合并糖尿病冠心病2例,高血压合并颈腰综合征5例,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6例。上述病例中发生高血压危象转院2例,跟踪调查转院2例,1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好转出院左侧肢体偏瘫。
2 心理分析&&
&&&&&&& 本组病例均为老年高血压病人,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合并症,该组老年人不仅生理的健康程度明显下降、体质格外脆弱。还伴有全身多器官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记忆力减退 、感知觉迟钝 、思维迟缓与想象的减弱。心理上也变得极其敏感自卑,情感张力弱化,甚至情感与言行不协调等。
&&&&&&& 2.1 担忧悲观抑郁心理& 对缺乏思想准备的病人来说,一旦得知自己患了高血压病,并且还合并有其他并发症,就会想到疾病无法治愈,且需要长期服药,终身治疗,从而导致过度担忧悲观抑郁情绪。40例病人中多因为病情反复发作多次住院,不仅对治疗缺乏信心,而且经济负担加重,还导致不同程度生活秩序紊乱,该组高血压病病人中大多数因病后给家庭经济压力及对家人的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心理的负面影响很大,觉得对不起家人,感觉自己成了无用之人。往往灰心丧气或者情绪不稳、或过度压抑。有位60岁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非常沮丧的抱怨说:&得了这个病,不仅不能参加正常劳动,还要天天吃药,时时处处小心,还不知哪天就脑出血意外躺在床上了。& 甚至有1例脑梗塞后偏瘫和1例因合并冠心病导致心力衰竭的病人,住院期间对周围事物毫不关心,对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关心也置之不理,整天沉默不语。拒绝服药及康复治疗,情绪异常悲观,对生活失去信心。
&&&&&&& 2.2 择优与过度治疗心理& 本组病例中45%的病人为了早日控制血压水平,脑梗塞及偏瘫等症状早日康复,常常产生择优心理,不惜代价找知名专家及偏方,期望有很高的疗效,时常一个疗程还没完成就换另一个疗程,经常换用不同的药物,不考虑自己自身现状,急于求成而自我超能力范围大强度过度康复功能训练,从而导致自身高血压病加重再次脑梗或摔倒导致骨折等,不仅没有达到治疗预期效果,反而耽误了治疗或加速了疾病的进展。&&&
2.3盲目药物依赖心理和抗药心理&
&&&&&&& 本组病例中有28%的左右病人特别迷信某种偏方或保健药物,以为要治好病保健药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一位姓周高血压脑血管出血后偏瘫患者,只要听别人说有偏方或是某种保健品(特别是各种广告药物)疗效好便不管自身家庭状况她都要求家人要给她去试用,曾经一段时间拒绝服用降压药物对亚麻酸油胶囊、硒维E胶囊特别依赖,如果哪一天不吃这两种药便觉得自己浑身都不舒服。最后出现高血压疾病加重才肯服用降压药物,长期服用保健品耽误了治疗,加重了疾病发展。有23%的病人由于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或某种药物副反应明显,故而拒绝服用该种药物,产生惧怕心理甚至用药前看到说明书上写有副作用便拒绝该药。部分病人不听医生安排,不科学用药,自己感觉头痛不适或量血压很高了才用药或者自行加药量或加用其他药物,平时没症状就不用药。另外45%的病人听从医生安排。严格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2.4多疑恐惧心理&
&&&&&&& 本组中一例80岁的女性高血压病合并颈腰综合征病人,总是怀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整日焦虑不安。稍有不适就寻根查底,自己到处打听或翻阅有关资料,对相似的症状就把自己对号入座,自我诊断。弄得自己惶恐不安,不思饮食,难以入睡,以致全身疲软乏力,消瘦,甚至认为自己患了肝癌。这种严重的多疑恐惧心理负担使疾病进展大大加速。
2.5冲动情绪不稳定心理&
&&&&&&& 约35%的病人因病情发展加重,不能面对现实,遇事易激动,情绪不稳定,常与病友或家人或医务人员发生冲突。比如一例68岁的女性患者,因脑血栓而偏瘫,虽然家人及医护人员都尽心照顾,但其情绪不稳,常无理由发脾气,对人不理睬,甚至大吵大闹,不吃不喝,不配合治疗护理,时间长了便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睡眠差,甚至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
2.6 敏感任性依赖心理
&&&&&&& 本组病例中多数病人变得异常敏感,多将注意力转向自身,对平常能忍受的极轻微的疼痛及光、热、冷的变化也显得不能忍受。少数高血压病人因为长期得到家属与医务人员的关心照顾而变得脆弱,总希望别人关注自己,本来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做,依赖性增强。有的病人病情稳定也还要住在医院,担心出院后病情变化,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心理。比如一位66岁的高血压冠心病病人,病情稳定后不愿出院,家属劝解其出院时,反而责怪其家属不愿为其花钱治病,不关心其死活,使家属既尴尬又难过。
3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
&&&&&&& 针对每位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具体情况,对其疾病轻重、心理和社会状态进行充分的评估,根据评估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
3.1 为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和提供理想的环境&
&&&&&&& 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直接与人的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因此,我们要主动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通过良好沟通,让患者认识疾病及正解对待疾病并为其解决诊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其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保证其身心休息,建立信任,保证诊疗计划顺利完成。
3.2调节患者情绪,促进乐观态度
&&&&&&& 高血压病人的消极情绪与他们疾病的直接刺激有关,也与病人本身的认知评价有关。本组40例病人中,消极情绪者占65%,对于这些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老年高危组的高血压病人,我们以坚定的语言劝解病人:&与其愁眉苦脸的生活,不如开开心的面对每一天。&病人只有认识疾病,认识自己的能力及生命的真实价值,才会积极的配合治疗。如两位高血压脑梗塞后偏瘫男性病人,一位病人性格乐观,外向开朗,积极配合治疗,对自身疾病采取接受适应的态度,一边治疗一边适度自己锻炼,半年后病情好转,已能丢掉拐杖缓慢行走,生活从完全需要帮助而达到能部分自理。而另一位病人性格内向,对脑梗塞带来的偏瘫非常恐惧,整日卧床不活动,不与人交流,愁绪满怀,医护人员疏导家人的关心也不理,一旦有人劝解他便愤怒地说,&我这病是要好起来的,并且是彻底的好,一了百了&最后导致高血压危象脑梗塞再次发生,转上级医院抢救治疗无效死亡。由于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不同,出现两种反差很大的情绪反应,因此而产生了不同的治疗效果。
3.3,热情激励患者,正确关心指导&
&&&&&&& 对于有盲目求医及择优心理的患者,我们正确耐心为患者解释高血压疾病引起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治疗所需的疗程及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正确对待高血压疾病及其合并症,认识到高血压及其合并症病虽不能治愈,但只要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心理平衡,坚持服药并定期复查和治疗,是能够维持一定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状态的[2]。大多数高危组高血压病人生活态度消极,需要我们耐心听取患者心声,主动热情与其交流,才能使其病人心情愉悦,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以利于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3.4 同情理解感化患者& 部分高血压病人性情急燥,情绪波动较大,但病后可能害怕血压升高导致严重并发症可能会长期压抑自己情绪,遭受身心折磨。我们时刻不忘换位思考,体谅理解同情他们,倘若病人表现粗暴无礼,我们也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他们,尊重他们,取得了病人的信任,赢得病人的尊敬。 对长期压抑悲观的病人,要让病人适度宣泄不良情绪。让其说出来、哭出来、写出来,所谓&吐之为快&。从而稳定患者情绪,控制血压异常波动。
&&&&&&& 3.5 宣传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克服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心理& 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方案,有针对性宣教指导,一方面宣传生活积极态度对高血压病的影响及药物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适度的解释药物的副作用与过度情绪压抑及过度药物或康复训练治疗的危害。对抗药心理严重的病人耐心解释,合理诱导,使病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提高疗效。对个别心理负担过重、敏感情绪化的病人,我们结合其具体病情将有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告知,并进行心理疏导或少量镇静药物或暗示治疗。激发病人的积极情绪,使他们相信病情没有他们想象那么差,增强患者自信心。促进其康复。
3.6 严密观察掌握患者心理动态,防意外发生
&&&&&&& 少部分病人长期遭受疾病折磨,身心痛苦,可能产生自杀动机,此时患者心理上激烈冲突,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异常。在这方面,我们能及时发现病人异常变化并采取措施,如加强巡查,亲属陪伴,安排专人陪护适时心理疏导,适当给予镇静剂等。
&&&&&&& 一年来,在40例老年高血压疾病治疗中, 通过积极的心理分析和个体化心理护理,89%的病人的不良心理情绪得以改善。我们的工作减轻了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人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了病人的康复,延缓的疾病的发展。
参考资料:
[1] 徐艳, 黄河浪, 周建明. 我国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个体化治疗决策[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23):151。
[2]邹春晖. 高血压社区宣教的意义[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151-152.
作者简介:
刘泽斌,女,1974年3月生,妇产科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993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利川市乡镇卫生院、恩施州妇幼保健院、恩施州优抚医院工作,长期从事临床、预防保健、康复疗养工作,现任恩施州失能老人养护中心主治医师。联系电话号码:,E-mail:
1.1一般资料收集
&&&&&&& 2015 年1月一2016年1月置管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留置各类导管257条。其中T管10条,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管5条,胃管54条,空肠营养管5条,腹腔引流管82条,负压引流球14条,深静脉导管44条,尿管43条。干预组,留置各类导管252条。其中T管5 条,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管7条,胃管46条,空肠营养管5条,腹腔引流管76条,负压引流球16条,深静脉导管50条,尿管47条。两组在性别、年龄、带管种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细节管理具体措施
&&&&&&& (1)管道护理相关制度及流程制订:实施三级质控体系,制订并推广&管道滑脱危险因素评估表&。该评估表将所有管道分为3类,I类导管:胸管、T管、动静脉插管、气管切开导管、脑室引流管;Ⅱ类导管有双套管、负压管、深静脉导管、三腔二囊管、造瘘管;Ⅲ类导管为其它。评分标准:I度& 8分,有发生滑脱可能;Ⅱ度8~12分,容易发生滑脱;Ⅲ度& 12分,随时会发生滑脱。根据评分结果,在患者床头放置&防止管道滑脱&的警示标识,根据不同类别规定了各类管道置管期间相应的巡视、固定、标识、交接、宣教及记录要求。
&&&&&&& (2)管道标识规范:在进行管道护理时常常需要反复牵拉以正确辨别各种管道,为了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就要对各个管道明确标识。一般来说,中心静脉和PICC管道标识颜色为红色;胃管、鼻饲管、腹腔引流管的管道标识颜色为绿色;尿管为黄色等。标识粘贴位置:置胃管、营养管或鼻饲管标识黏贴在管道尾端,在出鼻腔处用笔划线做好标识;气囊导尿管标识黏贴在气囊导管分叉处;腹腔引流管标识黏贴在出皮10 cm处,外露引流管& 5cm时可将标识粘贴于引流袋接口下3~5 cm处,更换引流袋后补贴导管标识。标识书写:使用不脱色记号笔或圆珠笔,书写置入长度、置入日期、操作者等信息。
&&&&&&& (3)固定方法改良:根据不同导管采用更为妥善的固定方法,如锁骨下深静脉导管,首先用无菌敷贴 固定穿刺点,然后距敷贴2 cm处用2cm宽的胶布交叉固定,最后把连接导管的延长管绕一圈后用宽胶布固定于肩部;鼻饲管或胃肠减压管胃管采用双固定法,5cm长、2cm宽的外科强力胶布,将3cm长固定于鼻尖、2 cm长固定于胃管,并用棉绳双套结再将胃管绕过耳朵固定于耳后。对于有非计划拔管倾向患者,在下腹壁固定的同时再用扁棉布带用双套节固定于引流袋接口下并系于下腹部。
&&&&&&& (4)沟通与宣教: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患双方进行良性互动,所以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也应及时跟进,要正确评估教育对象的学习需要及接受能力。制作各类导管健康教育处方,结合具体导管再次对患者及陪护做好管道知识宣教,告知导管目的、重要性及配合方法,反复强调脱管的危险性,提高其管道的自护能力。宣教做到书面与口头相结合,对告知内容责任护士每天动态评价并记录于健康教育反馈单上,对依从性差、接受能力低的患者反复宣教直到掌握。
&&&&&&& (5)交接班:对管道留置的患者每班应进行床边交接,执行& 三看&,一看标识是否完整,查看有无脱落或标识不清;二看引流是否通畅,查看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管道有无松脱,有无液体外渗,有无被分泌物污染;三看外露长度及固定,查看引流管固定处有无脓液,缝线有无脱落。增设护士交班备忘本,对一些管道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重点描述,以便于提醒下一班的护士引起重视。
&&&&&&& (6)风险意识教育:制定和完善管道护理的工作流程和制度,成立肝胆科管道护理小组,制定肝胆外科的导管护理手册。以理论授课和操作演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以管道护理为核心的操作、应急处理、健康宣教为一体的专项培训。管道护理小组每月进行专项质控,针对出现问题予以现场指导、质量分析、安全教育,确保学习效果,同时针对上月出现的问题进行追踪检查,以达到质量持 续改进。
&&&&&&& (7)评价指标构建:对患者实施管路细节管理方案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意外事件。
1.3统计学方法
&&&&&&&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1管道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
&&&&&&&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27 起,发生率为10.5% (27/257) ,干预组发生8 起,发生率为3.2%(8/252)。
2.2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
&&&&&&& 患者满意度主要由护士长及责任组长质控,对出院患者 (住院期间带有管道或带管出院的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住院期间对护士的护理服务是否满意,每个月进行总结分析。 病 人的满意度从90%上升到97.5%。见表1。
&&&&&&& 质量源于细节,注重了细节服务,就是注重了护理质量。细节管理能够转变护士的服务理念,增强其服务意识。细节管理的实施,让每一位护士意识到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生命无大小之分,一点点疏忽可能造成患者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护士只有增强了责任心,转变服务观念,充分认识 到 自己的一举一动对患者和护理工作的意义,才能自觉把每一个护理细节做好,护理服务质量才会得到提升。加强管道护理的风险意识教育,增强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完善并执行导管管理制度,规范导管的标识和固定方法、护士的工作行为,对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护士在操作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无形中会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的同时,又增加了护患同抗风险的意识。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患者满意度已成为评价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优质护理的目标也是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刮&对手术后留置管道患者实施细节管理,不仅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您好,欢迎登录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我高危一周后出现咽喉痛还有低烧咳嗽,但
匿名用户&&&&
| &&&&浏览7248次 &&&&| &&&&提问时间: 09:30:33 &&&&|&&&& 回答数量:
病情描述:
我高危一周后出现咽喉痛还有低烧咳嗽,但事前戴套请问这是不是艾滋病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分析:该情况可以考虑是不是
病情分析:
建议:高危一周后出现发热,咽痛,不是艾滋病的症状。事前戴套感染的几率很小的。在高危行为3个月后,到医院或疾控中心做一次HIV抗体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是阴性。就可以排除感染艾滋病的可能了。
咨询相关专家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擅长:心理科综合
擅长:内科疾病
育儿|两性|男性|整形|养生|老人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产后心理障碍
悬赏:100分
产后心理障碍
现在宝宝才11天,从出院第二天开始我的情绪就开始有了变化,无缘无故的就觉得伤心,想哭.宝宝一直哭闹不肯睡觉,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就会觉得很烦,很讨厌宝宝.讨厌他改变了我和老公以前的生活习惯.一想到不可能再过以前的生活就觉得很烦,很后悔当初为什么要生宝宝.我都快透不过气了.请问我该怎样调整我的情绪?需不需要看医生呢?
孩子一天一天在母亲子宫内长大,母亲的身体负担也愈来愈重,准妈妈往往在惊喜的同时,心理负担也会逐渐增加:分娩到底痛不痛?剖腹产好吗?孩子谁带最好?入托好不好?怎样从0岁开始教育?要为孩子准备什么东西?老人和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一致时怎么办?……这些心理负担,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造成心理障碍除了上述原因以外,孕产妇在孕产期生理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交感神经系统的变化以外,孕产妇体内的雌激素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而雌激素对人的情绪有很大影响,雌激素低时,人的情绪就容易波动、不安、低落。在刚生产以后这种雌激素会突然大落,产妇很容易发生抑郁性的心理异常表现。她们常为一点小事不称心而感到委屈、甚至伤心落泪。一般家里人都以为是疲劳、担心的结果,尽量安慰她,但不知这种表现还有生理基础:雌激素的突然下降。
产妇的抑郁多发生在产后头几个月,其发生率相当高,在西方国家大约占产妇的10—20%。在我国,由于有较多的老一辈人亲自照顾,心理上比较平衡,发生率可能低一些。
这种产后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不好、爱哭、小事爱计较、烦躁、焦虑、睡眠不好、性欲减退等。出现这种抑郁情绪,还会影响正常哺乳。
预防孕产期间的这种心理异常非常必要。
首先,在孕前或孕期,丈夫、家人及本人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以便控制其出现的可能性。如果妻子有了这方面的表现,丈夫应该及时请医生给予治疗或做早期心理咨询。需知心理障碍的治疗愈早进行愈好。
第二,对孩子要及早安排好。比如:家里应该提前为新到的小成员布置好房间或“婴儿角”,使母亲带着孩子回到家后马上能安定下来,这对于母亲是极大的安慰,使她的担心、焦虑大大减轻。她的心情好起来,抑郁问题就会渐渐消失。反之,则抑郁加强。
孕妇在产后不但体力需要恢复,在精神心理方面也需要调整。在妊娠、分娩及产后整个时期,从身体到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身体经过创伤后,容易引起产褥感染,还有难产等引起的产后失血或产后垂体、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特殊的情况,容易诱发产褥精神障碍。
据有关临床统计,产后3个月内发生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患者比正常人群发病率高很多。产后3~7天内是发生精神病的高峰期,产后2周内发病率约占产褥期精神病的50%以上,产后4周内发病者约占产褥期精神病的80%,因此产妇在产后1个月内需要外在环境多给予精神和体力上的照顾,协助恢复。
产妇产后应有一个安静、舒适、生活方便的环境休养。丈夫和家人要多给予饮食、情感上的支持,精神上的爱抚,尤其是丈夫在此期要多付出些,给妻子创造一个心情愉快、适应妻子机体恢复的环境,顺利地度过产褥期,也是全家人的幸福。
产妇在产褥期,还要负担养育宝宝的任务,所以要注意自己精神和心理上的调整,不要过分地苛责自己,室内乱些、脏点没关系,只是暂时的,不要过于要求与责怪你的丈夫和家人,因为大家都需要一个习惯的过程,主要是加强营养和休息,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如果因为生活小节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不愉悦的气氛,对宝宝的幼小心灵发育是不利的,对孩子性格形成,在潜意识中埋下负性的一面,所以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当然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与做丈夫的努力也是息息相关的。
孕妇顺利产下可爱的宝宝,这可是自己辛苦十月怀胎的成果,自然对宝宝爱护倍至。据著名的心理专家研究,准妈妈产后的心理反应有三种形式:
多半出现在产后的头几天。
此时,妈妈所有的精神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及生产的过程。妈妈在此期会非常喜欢讲话,藉由不断重述生产过程中的细节,来确认怀孕和生产都已结束,宝宝与她是分离的个体,不再是共生的关系了。
这个时期的妈妈,以睡眠为最强烈的需求。经历了待产的煎熬和生产的耗体力后,妈妈都会比较嗜睡。
所以家人应维持环境的安宁,控制访客的时间,一天不要超过2小时,好减少妈妈休息时的干扰。
从产后第3天开始,大约持续10天。
这时期的妈妈开始独立自主,并由被动的情况渐渐改为自己处理,如自我照顾和满足宝宝的需求。
由于妈妈开始学习照顾宝宝,所以会积极地寻求别人的意见和有关资料。因此不论多小的挫折感都会使她非常焦虑。比如妈妈如果喂哺母乳,就会担心母乳产生的质量是否足够,甚至一再询问医护人员:“你认为我的乳汁够吗?”另外,像不能顺利的使宝宝排出吸入的空气,帮宝宝洗澡时不够俐落等等,都会让母亲十分沮丧。
当妈妈的功能建立的更好时,妈妈就进入放手期。
这时期的妈妈必须完成两种分离:一是了解和接受自己与宝宝身体上的分离,二是放弃她以前没有宝宝时的角色。
现在的她必须暂时调整自己的生活,以适应孩子相对的依赖。但是大部分的母亲都会觉得有点适应困难,有时妈妈会变得易怒、不安及爱哭,这就是产后抑郁症。
子一天一天在母亲子宫内长大,母亲的身体负担也愈来愈重,准妈妈往往在惊喜的同时,心理负担也会逐渐增加:分娩到底痛不痛?剖腹产好吗?孩子谁带最好?入托好不好?怎样从0岁开始教育?要为孩子准备什么东西?老人和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一致时怎么办?……这些心理负担,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造成心理障碍除了上述原因以外,孕产妇在孕产期生理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交感神经系统的变化以外,孕产妇体内的雌激素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而雌激素对人的情绪有很大影响,雌激素低时,人的情绪就容易波动、不安、低落。在刚生产以后这种雌激素会突然大落,产妇很容易发生抑郁性的心理异常表现。她们常为一点小事不称心而感到委屈、甚至伤心落泪。一般家里人都以为是疲劳、担心的结果,尽量安慰她,但不知这种表现还有生理基础:雌激素的突然下降。
产妇的抑郁多发生在产后头几个月,其发生率相当高,在西方国家大约占产妇的10—20%。在我国,由于有较多的老一辈人亲自照顾,心理上比较平衡,发生率可能低一些。
这种产后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不好、爱哭、小事爱计较、烦躁、焦虑、睡眠不好、性欲减退等。出现这种抑郁情绪,还会影响正常哺乳。
预防孕产期间的这种心理异常非常必要。
首先,在孕前或孕期,丈夫、家人及本人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以便控制其出现的可能性。如果妻子有了这方面的表现,丈夫应该及时请医生给予治疗或做早期心理咨询。需知心理障碍的治疗愈早进行愈好。
第二,对孩子要及早安排好。比如:家里应该提前为新到的小成员布置好房间或“婴儿角”,使母亲带着孩子回到家后马上能安定下来,这对于母亲是极大的安慰,使她的担心、焦虑大大减轻。她的心情好起来,抑郁问题就会渐渐消失。反之,则抑郁加强。
产后忧郁症的症状
在产后一周出现的“产妇忧郁”,常见的症状有心情差、激动、易怒、悲伤、愤怒、不由自主的流泪,甚至有情绪变化大的情形,还有一部分人会感到强烈的焦虑感、恐慌感及强迫意念,一般而言,产妇对于这些情绪多能自我控制,持续的时间也较短,“产妇忧郁”多在一周内自动消失。
而较晚出现的“产后忧郁症”,出现的症状除了心情低落外,还会有提不起劲、了无生趣、食欲降低、失眠、无助无望感,甚至是强烈的罪恶感与自杀的念头等,少数严重的个案有杀婴的情形。这些是产妇与家人不可注意的。这些症状会持续整天都出现,相对产妇忧郁而言较严重,时间也较长,若无适当治疗,可能会拖6~9个月之久,对于产后妇女是一个又漫长又痛苦的过程。
如何治疗产后忧郁症
产妇与家庭对于产后忧郁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事先预防的,早期发现,配合适时的沟通、陪伴,特别是情绪上的交流,往往可以很快减轻忧郁的情形。
当产妇或家人注意到有异常的情绪超过一周时,寻求医生的协助是很重要的。因为不但影响母亲身心功能,甚至祸及婴儿的发展。因为婴儿早期发展,母亲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婴儿一出生后就开始接受母亲所传递的言行及情绪等讯息,所以母亲情绪的稳定非常重要。
治疗上可分为咨商与药物治疗。通过咨商,产妇与先生及其他家庭成员可以对产后忧郁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发现可能影响产后忧郁的因子,可以一同来面对与解决这些问题。举个例子而言,若是产妇照顾婴儿太劳累,通过婴儿照顾的分摊,会让产妇有更适当的休息时间;若产妇情绪压抑、缺乏情绪的支持,可利用心理治疗,将从怀孕到生产所承受的负担与苦痛甚至是寂寞与忽略的感受,让他人了解以得到情绪的纾解,以减低产后忧郁的发生。还有其他常见的如产妇面对小孩出世后所产生担心、期待的失落以及未来小孩的发展等问题,经过咨商,可以有效减轻。
对于药物治疗,不可讳言这是一项有效与快速的方法。但相信许多人都会有许多疑问,这是需要澄清的。其实,目前的药物治疗多以抗忧郁剂辅助一些抗焦虑药物,是很安全且很少副作用的,经过数周的疗程多能有效改善忧郁症状。但是要注意的是有些药是会经过乳汁分泌出来的,为避免将药物传递给婴儿,若产妇要哺乳,则应与医生做详细的讨论。其次,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产后忧郁就是严重精神病人,其实不是,多数产后忧郁症病患者多可痊愈。刚刚曾提到,母亲的身心状态对婴儿的影响很大,适度的药物是为了能够让母亲快速恢复良好身心状态,才能够给婴儿发展提供最佳环境。
还有一类产妇是应当特别注意的,就是忧郁症或产后忧郁症病史的人,产后复发的机率非常高,因此在产前开始就应让精神科医生定期追踪,一直到产后,必要时给予药物预防
对于产后忧郁症之预防和治疗,做以下的建议:
1、两性培养“平等”、“中性”的特质,彼此尊重、体谅、欣赏其差异性。重建两性平权的社会价值观。
2、强化彼此间的沟通(包括与丈夫、家人或其它成员等),多一点关怀、坦诚、倾听和赞美,避免互相歧视。
3、生育和养育是家庭事件而非女性一人的职责,故整个家庭每一个成员须调整自己,共同经历角色转换。
4、女性要在认知上不断自我成长和自我突破,做个独立自主的女性,体认自己的价值,并肯定其角色重要性。
5、可利用社区安排各种家庭主妇活动,彼此交换生活经验,免得整日在家忙孩子家务而落入情绪低潮中。
6、平日多运动,保持快乐的心情可促进体内制造安多芬素(endorphine),预防忧郁的发生,因为“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7、一旦遇到挫折,不妨请可以信赖的亲人好友充当“垃圾筒”,适时发泄吐吐苦水,勿积存心中。
8、当压力过大时,不妨找专家谈谈问题所在,或参加支持性团体,寻求压力缓解之道,让每一个压力成为你成长的助力。
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产后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和社会心理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关。
1.生物学方面 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著增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活动。
2.社会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夫妻感情不合、住房困难、婴儿性别及健康状况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3.产妇心理因素 对母亲角色不适应、性格内向、保守固执的产妇好发此病。产后忧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不明确,患有产后忧郁症者不一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但患有产后忧郁症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加,也有可能一部分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忧郁症的较重类型,或是产后忧郁症发展的结果。 病理生理(查看内容) 过去的研究认为激素,特别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衡可能是PPD 的病因,但其确切的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PPD 的高危因素包括抑郁症病史(特别是产后抑郁)、个性脆弱、缺乏社会支持、不良婚姻关系、家庭纠纷、意外生活事件、围生期母婴合并症和贫穷等。妊娠期存在有抑郁症候者发生PPD 的可能性很高。 诊断检查(查看内容) 诊断:
产后妇女心理比较脆弱,其特殊的心态是暂时的,随时变化的,可表现产后抑郁状态,严重的可以做出极端行为即自杀,甚至扩大自杀(与子女、伴侣一起自杀)。所以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1.好发因素
(1)<20 岁。
(3)不熟知医学知识。
(4)来自有多个兄弟姊妹的家庭。
(5)儿童或少年期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
(6)儿童期很少受到父母支持与关爱。
(7)成年期很少得到父母支持。
(8)与丈夫或男友的关系差。
(9)在住房或收入方面有经济困难。
(10)对受教育的程度不满。
(11)过去或现在有情感问题。
(12)自信心不足。
2.病史 应注意病人的年龄、孕、产次,分娩史、有无经前期紧张症,产后抑郁症史,家族史,孕产期合并症或并发症,孕产期情绪紧张等影响正常精神状态的因素以及本次是否是首次发病、发病时间等病史。再次妊娠复发产后抑郁风险很高(50%~100%),非妊娠期有抑郁史的患者发生产后抑郁的危险是20%~30%,因此在询问产前病史时询问心理疾病史是很重要的。
3.临床表现 常在产后第3 天后开始出现失眠、焦虑、烦躁、伤心流泪、处理事情的能力低。精神压抑、无助感、沮丧。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害羞,孤独,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和戒心,与丈夫和家人的关系协调方面出现障碍。常伴有头痛、食欲不振,呼吸加快等。
4.体格检查 根据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阳性发现。
5.心理测试 对产后抑郁的筛查并无特定的问卷,但是在产科工作中常用于产后抑郁辅助诊断有如下几种量表:
(1)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g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见。
(2)抑郁自评量表。
(3)汉姆顿抑郁量表(Hamiltons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
(4)90 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等心理量表,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查看内容) 主要与产褥期精神病相鉴别。产褥期精神病是与产褥期有关重要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绝大多数发生在分娩后头2 周,但是在产后6 周内任何程度的精神病均可能发生。其临床特征为精神错乱、急性幻觉和妄想、抑郁和狂躁交叉的多形性病程及症状易变性。产褥期精神病以分娩后7 天内并发者最多,主要发生于高龄初产妇、多子女、低社会经济阶层妇女。对具有上诉病因、诱因和症状的患者,应请精神科医师会诊协助诊治,还应做全身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和严重躯体及脑部疾病有关的精神障碍。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90 项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量表可协助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 治疗方案(查看内容) 通常需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图2)。
预后及预防(查看内容) 预后:一般而言,PPD 的治疗效果均相当好。80%以上的PPD 患者在适当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或消失。然而,再次妊娠时PPD 的复发率可达50%。所以患PPD 的妇女再次妊娠及分娩后均须严密监测。
预防:由于所有初级PPD 的预防措施并不成功,PPD 的预防仍依靠二级预防,得以及早发现和尽早治疗。常规进行自我问卷调查,如利用Edinburgh 产后抑郁评分系统(EPDS)进行自我评测,对于发现和诊断PPD 很有帮助。EPDS 已翻译成中文并发行,且在研究和临床方面行之有效。按照各个产妇心理因素或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心理干预,将有助于减少PPD的发生。
1.加强孕期保健,重视孕妇心理卫生的咨询与指导、对不良个性、既往有PPD 史或家族史、筛查出有精神症状的高危孕妇进行监测和必要的干预。重视办好孕妇学校,鼓励孕妇及其丈夫一起来上课,学习认识妊娠和分娩的相关知识,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时的放松技术与助产人员的配合,消除其紧张、恐惧的消极情绪。
2.改善分娩环境,建立家庭化分娩室,以替代以往封闭式的产房,提高产妇对分娩自然过程的感悟。开展导乐式分娩,临产后有丈夫或其他亲人陪伴,可减少其并发症及心理异常的发生。
3.重视产褥期保健,尤其要重视产妇心理保健。对分娩时间长、难产或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应给予重点心理护理,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实行母婴同室、鼓励指导母乳喂养,并做好新生儿的保健指导工作,减轻产妇的体力和心理负担,辅导产妇家属共同做好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保健工作。对以往有精神抑郁史、或出现有情绪忧郁的产妇要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处理,防止产后忧郁症的发生。
4.围生期的保健工作应注意主动医疗服务,掌握孕产妇心理学特点和心理咨询技巧,提高服务技能和质量。要重视社区围生期孕产妇心理保健工作。 流行病学(查看内容) 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为6%~54.5%相差悬殊,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差异因各国的文化背景、生活状态、卫生条件及诊断标准不同所致。1968 年Pitt 首次报道了产后精神抑郁的发生率,他发现妊娠28 周~产后6 周的患者中11%产后抑郁。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产后抑郁症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的关注,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由于研究设计、测量工具、样本大小、抑郁诊断标准以及研究时间不同,即缺乏概念上和方法上的严密性,从而造成报道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有很大的差异。 保健贴士(查看内容) 加强孕期保健,重视孕妇心理卫生的咨询与指导、对不良个性、既往有PPD 史或家族史、筛查出有精神症状的高危孕妇进行监测和必要的干预。重视办好孕妇学校,鼓励孕妇及其丈夫一起来上课,学习认识妊娠和分娩的相关知识,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时的放松技术与助产人员的配合,消除其紧张、恐惧的消极情绪。改善分娩环境,建立家庭化分娩室,以替代以往封闭式的产房,提高产妇对分娩自然过程的感悟。开展导乐式分娩,临产后有丈夫或其他亲人陪伴,可减少其并发症及心理异常的发生。重视产褥期保健,尤其要重视产妇心理保健。对分娩时间长、难产或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应给予重点心理护理,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 产后抑郁症相关药品 三环类抗抑郁药 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 产后抑郁症相关疾病 产褥期精神病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产后抑郁症 症状 治疗疾病名称:产后抑郁症疾病别名:产褥期抑郁症,产后精神抑郁疾病代码:ICD:O99.3疾病分类:妇产科
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rm depression,PPD)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是抑郁,多于产后2 周发病,于产后4~6 周症状明显。
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rm depression,PPD)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 周出现,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心理、分娩及社会因素有关。
症状体征(查看内容)
其主要表现是抑郁,多于产后2 周发病,于产后4~6 周症状明显。
疾病病因(查看内容)
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产后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和社会心理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关。
1.生物学方面 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著增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活动。
2.社会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夫妻感情不合、住房困难、婴儿性别及健康状况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3.产妇心理因素 对母亲角色不适应、性格内向、保守固执的产妇好发此病。产后忧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不明确,患有产后忧郁症者不一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但患有产后忧郁症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加,也有可能一部分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忧郁症的较重类型,或是产后忧郁症发展的结果。
病理生理(查看内容)
过去的研究认为激素,特别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衡可能是PPD 的病因,但其确切的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PPD 的高危因素包括抑郁症病史(特别是产后抑郁)、个性脆弱、缺乏社会支持、不良婚姻关系、家庭纠纷、意外生活事件、围生期母婴合并症和贫穷等。妊娠期存在有抑郁症候者发生PPD 的可能性很高。
诊断检查(查看内容)
产后妇女心理比较脆弱,其特殊的心态是暂时的,随时变化的,可表现产后抑郁状态,严重的可以做出极端行为即自杀,甚至扩大自杀(与子女、伴侣一起自杀)。所以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1.好发因素
(1)<20 岁。
(3)不熟知医学知识。
(4)来自有多个兄弟姊妹的家庭。
(5)儿童或少年期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
(6)儿童期很少受到父母支持与关爱。
(7)成年期很少得到父母支持。
(8)与丈夫或男友的关系差。
(9)在住房或收入方面有经济困难。
(10)对受教育的程度不满。
(11)过去或现在有情感问题。
(12)自信心不足。
2.病史 应注意病人的年龄、孕、产次,分娩史、有无经前期紧张症,产后抑郁症史,家族史,孕产期合并症或并发症,孕产期情绪紧张等影响正常精神状态的因素以及本次是否是首次发病、发病时间等病史。再次妊娠复发产后抑郁风险很高(50%~100%),非妊娠期有抑郁史的患者发生产后抑郁的危险是20%~30%,因此在询问产前病史时询问心理疾病史是很重要的。
3.临床表现 常在产后第3 天后开始出现失眠、焦虑、烦躁、伤心流泪、处理事情的能力低。精神压抑、无助感、沮丧。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害羞,孤独,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和戒心,与丈夫和家人的关系协调方面出现障碍。常伴有头痛、食欲不振,呼吸加快等。
4.体格检查 根据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阳性发现。
5.心理测试 对产后抑郁的筛查并无特定的问卷,但是在产科工作中常用于产后抑郁辅助诊断有如下几种量表:
(1)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g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见。
(2)抑郁自评量表。
(3)汉姆顿抑郁量表(Hamiltons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
(4)90 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等心理量表,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查看内容)
主要与产褥期精神病相鉴别。产褥期精神病是与产褥期有关重要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绝大多数发生在分娩后头2 周,但是在产后6 周内任何程度的精神病均可能发生。其临床特征为精神错乱、急性幻觉和妄想、抑郁和狂躁交叉的多形性病程及症状易变性。产褥期精神病以分娩后7 天内并发者最多,主要发生于高龄初产妇、多子女、低社会经济阶层妇女。对具有上诉病因、诱因和症状的患者,应请精神科医师会诊协助诊治,还应做全身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和严重躯体及脑部疾病有关的精神障碍。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90 项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量表可协助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
治疗方案(查看内容)
通常需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图2)。
预后及预防(查看内容)
预后:一般而言,PPD 的治疗效果均相当好。80%以上的PPD 患者在适当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或消失。然而,再次妊娠时PPD 的复发率可达50%。所以患PPD 的妇女再次妊娠及分娩后均须严密监测。
预防:由于所有初级PPD 的预防措施并不成功,PPD 的预防仍依靠二级预防,得以及早发现和尽早治疗。常规进行自我问卷调查,如利用Edinburgh 产后抑郁评分系统(EPDS)进行自我评测,对于发现和诊断PPD 很有帮助。EPDS 已翻译成中文并发行,且在研究和临床方面行之有效。按照各个产妇心理因素或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心理干预,将有助于减少PPD的发生。
1.加强孕期保健,重视孕妇心理卫生的咨询与指导、对不良个性、既往有PPD 史或家族史、筛查出有精神症状的高危孕妇进行监测和必要的干预。重视办好孕妇学校,鼓励孕妇及其丈夫一起来上课,学习认识妊娠和分娩的相关知识,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时的放松技术与助产人员的配合,消除其紧张、恐惧的消极情绪。
2.改善分娩环境,建立家庭化分娩室,以替代以往封闭式的产房,提高产妇对分娩自然过程的感悟。开展导乐式分娩,临产后有丈夫或其他亲人陪伴,可减少其并发症及心理异常的发生。
3.重视产褥期保健,尤其要重视产妇心理保健。对分娩时间长、难产或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应给予重点心理护理,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实行母婴同室、鼓励指导母乳喂养,并做好新生儿的保健指导工作,减轻产妇的体力和心理负担,辅导产妇家属共同做好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保健工作。对以往有精神抑郁史、或出现有情绪忧郁的产妇要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处理,防止产后忧郁症的发生。
4.围生期的保健工作应注意主动医疗服务,掌握孕产妇心理学特点和心理咨询技巧,提高服务技能和质量。要重视社区围生期孕产妇心理保健工作。
流行病学(查看内容)
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为6%~54.5%相差悬殊,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差异因各国的文化背景、生活状态、卫生条件及诊断标准不同所致。1968 年Pitt 首次报道了产后精神抑郁的发生率,他发现妊娠28 周~产后6 周的患者中11%产后抑郁。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产后抑郁症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的关注,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由于研究设计、测量工具、样本大小、抑郁诊断标准以及研究时间不同,即缺乏概念上和方法上的严密性,从而造成报道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有很大的差异。
保健贴士(查看内容)
加强孕期保健,重视孕妇心理卫生的咨询与指导、对不良个性、既往有PPD 史或家族史、筛查出有精神症状的高危孕妇进行监测和必要的干预。重视办好孕妇学校,鼓励孕妇及其丈夫一起来上课,学习认识妊娠和分娩的相关知识,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时的放松技术与助产人员的配合,消除其紧张、恐惧的消极情绪。改善分娩环境,建立家庭化分娩室,以替代以往封闭式的产房,提高产妇对分娩自然过程的感悟。开展导乐式分娩,临产后有丈夫或其他亲人陪伴,可减少其并发症及心理异常的发生。重视产褥期保健,尤其要重视产妇心理保健。对分娩时间长、难产或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应给予重点心理护理,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
产后抑郁症相关药品
三环类抗抑郁药
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
产后抑郁症相关疾病
产褥期精神病
对于产后忧郁症之预防和治疗,做以下的建议:
1、两性培养“平等”、“中性”的特质,彼此尊重、体谅、欣赏其差异性。重建两性平权的社会价值观。
2、强化彼此间的沟通(包括与丈夫、家人或其它成员等),多一点关怀、坦诚、倾听和赞美,避免互相歧视。
3、生育和养育是家庭事件而非女性一人的职责,故整个家庭每一个成员须调整自己,共同经历角色转换。
4、女性要在认知上不断自我成长和自我突破,做个独立自主的女性,体认自己的价值,并肯定其角色重要性。
5、可利用社区安排各种家庭主妇活动,彼此交换生活经验,免得整日在家忙孩子家务而落入情绪低潮中。
6、平日多运动,保持快乐的心情可促进体内制造安多芬素(endorphine),预防忧郁的发生,因为“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7、一旦遇到挫折,不妨请可以信赖的亲人好友充当“垃圾筒”,适时发泄吐吐苦水,勿积存心中。
8、当压力过大时,不妨找专家谈谈问题所在,或参加支持性团体,寻求压力缓解之道,让每一个压力成为你成长的助力。
产后忧郁症的症状
在产后一周出现的“产妇忧郁”,常见的症状有心情差、激动、易怒、悲伤、愤怒、不由自主的流泪,甚至有情绪变化大的情形,还有一部分人会感到强烈的焦虑感、恐慌感及强迫意念,一般而言,产妇对于这些情绪多能自我控制,持续的时间也较短,“产妇忧郁”多在一周内自动消失。
而较晚出现的“产后忧郁症”,出现的症状除了心情低落外,还会有提不起劲、了无生趣、食欲降低、失眠、无助无望感,甚至是强烈的罪恶感与自杀的念头等,少数严重的个案有杀婴的情形。这些是产妇与家人不可注意的。这些症状会持续整天都出现,相对产妇忧郁而言较严重,时间也较长,若无适当治疗,可能会拖6~9个月之久,对于产后妇女是一个又漫长又痛苦的过程。
如何治疗产后忧郁症
产妇与家庭对于产后忧郁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事先预防的,早期发现,配合适时的沟通、陪伴,特别是情绪上的交流,往往可以很快减轻忧郁的情形。
当产妇或家人注意到有异常的情绪超过一周时,寻求医生的协助是很重要的。因为不但影响母亲身心功能,甚至祸及婴儿的发展。因为婴儿早期发展,母亲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婴儿一出生后就开始接受母亲所传递的言行及情绪等讯息,所以母亲情绪的稳定非常重要。
治疗上可分为咨商与药物治疗。通过咨商,产妇与先生及其他家庭成员可以对产后忧郁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发现可能影响产后忧郁的因子,可以一同来面对与解决这些问题。举个例子而言,若是产妇照顾婴儿太劳累,通过婴儿照顾的分摊,会让产妇有更适当的休息时间;若产妇情绪压抑、缺乏情绪的支持,可利用心理治疗,将从怀孕到生产所承受的负担与苦痛甚至是寂寞与忽略的感受,让他人了解以得到情绪的纾解,以减低产后忧郁的发生。还有其他常见的如产妇面对小孩出世后所产生担心、期待的失落以及未来小孩的发展等问题,经过咨商,可以有效减轻。
对于药物治疗,不可讳言这是一项有效与快速的方法。但相信许多人都会有许多疑问,这是需要澄清的。其实,目前的药物治疗多以抗忧郁剂辅助一些抗焦虑药物,是很安全且很少副作用的,经过数周的疗程多能有效改善忧郁症状。但是要注意的是有些药是会经过乳汁分泌出来的,为避免将药物传递给婴儿,若产妇要哺乳,则应与医生做详细的讨论。其次,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产后忧郁就是严重精神病人,其实不是,多数产后忧郁症病患者多可痊愈。刚刚曾提到,母亲的身心状态对婴儿的影响很大,适度的药物是为了能够让母亲快速恢复良好身心状态,才能够给婴儿发展提供最佳环境。
还有一类产妇是应当特别注意的,就是忧郁症或产后忧郁症病史的人,产后复发的机率非常高,因此在产前开始就应让精神科医生定期追踪,一直到产后,必要时给予药物预防
只要你对宝宝充满爱,每天爱到他就会高兴起来了。他刚来到这个世上,你还不太习惯,可是你想他是你们的宝宝,你要无私地爱他,就会越来越喜欢他了,就不会讨厌他了。三口之家的生活是传统的中国式生活,这是完整的家庭。
每天尽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放松,慢慢就好了
只要消除自私的心理就好了
刚做妈妈的女人都有同感.慢慢也就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宝宝带给你的喜愁哀乐.挺住吧!祝福你:家人快乐,宝宝健康成长
产妇经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后,进入一个新的身心转变时期。
生理上,胎盘娩出后亢进的神经内分泌转向正常,而哺乳功能趋向活跃;在心理上,对做母亲的期望转为现实,生儿还是育女也见了分晓,或喜或悲皆由此而起。
生理及心理的转变,角色的多重性,使产妇对各种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易感性增强,心身障碍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1 临床分类及表现
产后心理障碍临床分为产后沮丧和产后抑郁两种类型。
产后沮丧为短暂的抑郁,发病率50%~70%,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低落、感觉孤独、不愿与外界接触、焦虑、易忘、失眠、对新生儿漠不关心等;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发病率为5%~25%,比产后沮丧持续时间长,一般发生在分娩后数周,表现为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社会退缩行为:自语、存在片断的关系妄想、自罪、白责、担心自己及婴儿受到伤害,重者可有伤害自我或婴儿的伤害性行为。
2 心理分析
产褥期的应激反应是多因素促成的。
①心理应激:
新的多重社会角色的承担(母亲、妻子、媳妇、家庭主妇),社会面的扩大;
②躯体分娩应激:
产时、产后的并发症,难产,滞产,手术产给产妇带来焦虑与恐惧,在心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易导致心理不平衡;
③内分泌环境的变化:
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分娩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盘生乳素(HPL)、雌激素(E)、孕激素(P)含量急剧下降,催乳素的高分泌状态,情绪及调节系统(如多巴胺)使内分泌调节处在不平衡状态;
④性格及认知方式:
最主要的是产妇的个性特征,神经质、敏感、偏执、内向、社会能力不良、成熟度不足的产妇易发生产后心理障碍;
⑤缺乏家庭关爱、夫妻关系不融洽、家庭成员的生育观造成精神压力;
⑥中枢神经功能的易损性:
是产后心理障碍的潜在因素,以往有精神病史或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病率明显较高。
3 心理护理及预防
加强围生期保健
在产前检查中,不仅要向孕妇提供与分娩相关的知识,帮助产妇了解分娩的大致过程,还要教会产妇一些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方法,如渐进性肌肉放松法:首先以双手开始,吸气时逐渐握紧拳头(约5秒),吐气时缓慢放松(约12秒),借此可感觉到紧张与放松的不同感受,也可探测出身体各部位的紧张程度。
此方法可运用于肩部、背部、大腿、小腿等部位肌肉的放松训练,与呼吸密切配合,以减轻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紧张、恐惧心理。
关注产妇心理变化
产妇家属应该了解产妇在产褥期的心理,体谅产妇,帮助其调节情绪,给予照顾和关怀,特别是丈夫,应该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妻子,经常进行思想交流,设法转移产妇的注意力,帮助妻子料理家务或照顾婴儿。
解除产妇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善于倾听产妇诉说心理问题,耐心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对于有不良个性特征的产妇,给予相应心理指导,采取个性化护理,对产妇增加“心理上的营养”,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减轻生活中的应激压力。对有焦虑症状、手术产及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产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提供更多帮助,使其正确认识社会,正确处理生活难题,树立信心,从而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日。
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改善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改善家庭生活环境。
促进和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指导产妇与婴儿交流、接触,为婴儿提供照顾,培养产妇自信心,对高龄初产妇及纯母乳喂养的产妇,应当给予更高的关注,指导和帮助她们处理、减轻生活中受到的应激压力。
改善医护人员的专业态度
产妇的部分应激压力来源于医护人员的语言和态度,因此医护人员在与产妇的接触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亲切友善的语言,多从产妇的角度理解其心理及行为,多提供帮助,增加产妇的安全感,使其具有良好的身心状态。
设立新颖的分娩环境
可灵活性改善待产室、产房、休养室的环境,建立类似家庭环境的待产及分娩单位,改变传统的“一色自”为温暖、柔和、使人心情愉快的色彩,这样对消除产妇紧张、恐惧的心理会起积极作用。
高度警惕产妇的伤害性行为
密切观察,注意安全保护,避免危险因素。重症患者请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联合治疗。
加强孕产妇的健康检查,督促孕产妇定期自觉进行健康检查,并广泛宣传围生期保健知识,让孕产妇及时了解有关人身、分娩及育儿知识,正确对待孕期、分娩前后出现的不适,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良好的健康行为,对孕产期保持情绪稳定、愉快、心境平和有积极意义。
对产妇的丈夫和家属进行有关知识的宣教,使他们对产后心理障碍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在生活上、思想上给予产妇更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为产妇创造良好的社会及家庭环境,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对降低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和你的心情一模一样,烦透了!只想过以前和老公的二人世界,天天出去逛出去玩出去旅游,想走哪走哪,现在呢?那都去不了,老公出去玩也不能带上我了,很烦,说真的,有点后悔了,是不是我太自私了?我的爱全给了老公没有给宝宝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危一周后阴茎没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