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的症状患者了解这个疾病吗?

为了震颤的郁金香|有一种病叫特发性震颤
吃饭、喝水,写字,这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很简单的事情,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做起来却是非常地困难,比如特发性震颤患者。
“特发性震颤”这个名字听上去很陌生,我也是今天才第一次知道。
“特发性震颤是以震颤为唯一症状。”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的李建宇教授今天介绍说,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症状就是身体局部(尤其是上肢)严重抖动,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3%~1.7%,在45岁以上人群中达到5.5%,65岁以上人群中更是高达10.2%, 其症状经常容易和帕金森病混淆,因此漏诊误诊情况在中国比较常见。
今天上午10点,我在美敦力中国公司北京会议室里,见到了49岁的特发性震颤患者楚淑芹女士,她刚从美国归来。
10月9日,在明尼阿波利斯双子城,她参加了一场3万人的马拉松赛事,作为25名从全世界选拔的受益于先进医疗科技的慢性病患者之一,她的体内装有脑起搏器。
她的故事让我深深敬佩。
十多年前,在一次饭桌上,楚淑芹在给朋友倒水时,手开始轻微颤抖,这种情况后来时常发生。起初,楚淑芹认为这是肌肉疲劳和紧张的结果,没当回事儿。
早期的特发性震颤症状非常不易察觉,但疾病会持续进展,周期往往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楚淑芹的病情越来越恶化,她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在工作中书写单据,回到家中,也无法给孩子剪指甲时,她才开始感到不安。她说:“当时孩子还小,丈夫在美国学习工作,我一个人照顾家庭。”
15年前,她开始走上求医问药的道路。
然而,求诊之路并不顺利。楚淑芹很快被“诊断”为是帕金森症,但在服用帕金森相关药物后,病情没有缓解。
直到承德当地一位神经科医生在详细了解病情后,经过非常细致地检查,对她作出了“特发性震颤”的初步诊断,并建议她立即赶往北京进行治疗。“这个专家当时给我直接推荐的是宣武医院的李勇杰教授,并在病历本的背面写着宣武医院李勇杰,我就有具体目标了。”
楚淑芹来到了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她告诉我说:“大夫给我检查后,非常明确地诊断出,我就是特发性震颤,告诉我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在脑子里安装脑起搏器。当时听到在脑子里植入一个东西,还有开关,感觉自己是一个机器人。尽管第一次没有接受这样的治疗,但却明确了正确的治疗方法。”
楚淑芹还是幸运的,她只是看了几个大夫就找到了病根,许多人去过十几次医院的这种病患者,也没有找到病根原来是特发性震颤。
除了大夫和家里人,楚淑芹没向其他人诉说自己的病情,她也越来越远离朋友们,心情愈发抑郁。
2009年,楚淑芹终于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脑深部刺激器植入手术(DBS),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她回忆说:“手术后,我抬起双手,不再颤抖,接过别人递给我的水杯,我可以稳稳地拿住,当时,我心里特别地激动。”
她怎能不激动呢?一个人可以稳稳地拿起筷子,把饭菜放到口中,削水果不再担心切到手指头,喝水不再害怕摔破了杯子,这就是一个特发性震颤患者最基本的幸福。
求医问药这一曲折的过程给楚淑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后来我在北京乃至互联网上接触了许多特发性震颤病友,发现很多人都经历了我类似的误诊和漏诊情况,耽误了治疗时机。
另外,长期震颤几乎毁掉了我们的社交生活,巨大的精神压力,乃至抑郁症,在特发性震颤病友群体里都是常见的现象。我自己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疾病发展到重度震颤的时间里,我几乎断绝了和其他人的交流,陷入了严重的抑郁。”
然而正是这两个因素,多年后成了楚淑芹报名参加2016年“全球英雄”长跑活动的重要动力。
美国长跑之旅
“全球英雄”慢病长跑赛由美敦力基金会主办,每年10月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和当地传统的双子城马拉松赛同时举行,每年从全世界各地选拔25-30位得益于先进医疗科技疗法的慢病患者参赛。
赛事距离分为全程马拉松和10英里两种,主办方为所有选手提供参赛所需住宿差旅费用。此项比赛的初衷在于展示了慢病患者在体育运动方面所能取得的成就,同时鼓励更多患者通过积极从事体育锻炼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疾病。
当楚淑芹在美敦力公司官方微信上看到“全球英雄”选手招募信息时,她咨询了宣武医院她的主治医师李建宇教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提交了报名信息。
她告诉我说:我是2009年因特发性震颤植入美敦力脑起搏器的,术后症状改善非常好,后来为了增强体质,我开始锻炼。由于起搏器位置,不适合做头颈部或上肢的大幅度拉伸,所以我的教练建议我跑步。
我是在美敦力公众号上看到全球英雄活动的,之后就主动报名,这得到了我家人和我的主治医生的大力支持,我的初衷也是想通过这个活动引起社会对特发性震颤这个疾病认知,从而帮助更多的病人。
在得知获选那一刻,楚淑芹感到异常幸运,也为自己定下了参赛的两个目标。
首先是通过分享我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特发性震颤这种疾病,帮助更多病友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其次,我还希望通过完成一场健康人都未必能完成的长跑,来证明自己,彻底告别过去那段黯淡的时光,以新的姿态和疾病共存。
全球知名的慢病患者体育赛事美敦力“全球英雄”长跑赛于当地时间日,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举行。楚淑芹参加了10英里赛(16.093公里),以2小时32分的成绩完赛。
好了不起,一个健康的年轻人,完成这样长距离的跑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的不仅是体力,更是毅力,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楚淑芹激动地说:“在跑步的时候,感觉周围的观众和路上的选手,他们看到我穿的全球英雄的背心和帽子,对我竖起大拇指。他们可能了解这个项目,知道这个群体里有25个人是戴着医疗器械跑步的,所以大家非常尊重和敬佩我们。沿途有好多人特别激动的过来给我打气、拥抱。其中一位选手特别高兴地过来跟我说了很多鼓励的话,跟我拥抱,还跟我合了影。”
她通过微信告诉我说:此次美国之行带给我的收获很大,不仅仅是成功的挑战了自我,更重要的是一些心灵上的震撼。世界上有那么多和我有相同或者类似经历的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焕发着生命的精彩,他们对疾病抗争的态度、对生活的热爱都感染着我,而且我遇到的所有人都是那么的友好,让我感觉到非常温暖,所以我也想通过我的微薄之力为和我一样的病友们做点事。能让患者感受到全社会带给他们的温暖。
当我说要和楚淑芹在她参赛的大幅照片前合影时,她伸出手说:“我们一起拉着手。”她握着我的手,结实有力,充满自信。
震颤的困境和希望
在今天活动的现场,我见到了“神医”--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李勇杰教授。他很有趣地说:我从小就喜欢听老师夸奖,今天这个老师不一样,还是全球英雄,所以挺受用,谢谢你。”
他说:“作为一名医生,看到我们的病人能够有如此大的改善,能够有如此大的收获,我由衷的感到欣慰。我很荣幸,能够见证这样一位宣武神外‘制造’的‘全球英雄’诞生,跑向世界,跑出精彩。”
为楚女士成功进行了脑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正是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的临床、科研教育基地。
据楚淑芹的主治医生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的李建宇教授介绍,特发性震颤长期以来面临发病率高,就诊率低的窘境,像楚女士这样被误诊为帕金森病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他说:“特发性震颤是以震颤为唯一症状,而帕金森症则以行动迟缓为主要特征,伴随震颤和僵直等症状,”李建宇教授说。他列出了特发性震颤的几大特点,有助于促进更准确快速的诊断:
30%到50%的特发性震颤有家族遗传史,这远高于帕金森症的相关数据;情绪紧张会加剧特发性震颤症状;患者饮酒会短暂改善震颤症状。特发性震颤是以震颤为唯一症状,特发性震颤平均首发年龄在45岁左右,低于帕金森的60岁。
帕金森病早期可以通过补充多巴胺类药物可以控制症状,而特发性震颤并无特效药物,随着症状的越来越严重,只有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术才能有效控制症状。
脑起搏器是怎么植入体内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据李建宇教授介绍,脑深部电刺激(俗称脑起搏器)即是胸前皮下植入神经刺激器发射微弱电脉冲,通过延伸导线到达植入脑内特定核团形成电刺激,达到有效控制症状的目的,这一手术微创,可逆,可调节,目前是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特发性震颤等运动功能障碍疾病的唯一有效的外科手术疗法。
据美敦力大中华区神经科学业务高级总监徐黎霞介绍,自从1987年美敦力携手法国著名科学家Benabid教授发明第一代脑起搏器以来,这款疗法已经造福于全球累计14万名帕金森、特发性震颤等运动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美敦力将持续在这一业务领域保持投入和创新。
美敦力大中华区总裁李希烈说:“楚淑芹女士的故事让我倍受鼓舞。美敦力的疗法减轻了她的病痛,美敦力举办的公益体育活动帮助他改善了疾病管理和生活方式,这是我们以患者为中心的公司使命最好的体现。”
楚淑芹的故事让我回想起人民日报的一个老同志。他就是因为手不断颤抖,无法将食物放进口中,感到极度痛苦,最终走上绝路。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也认为,这是帕金森病。如果他能去宣武医院接受DBS手术治疗,他的人生将会重新点燃生命的火花。
我也是今天才得知,我喜爱的全球电影明星凯瑟琳·赫本也患有这个疾病。
楚淑芹的故事令我非常感慨。如果没有创新的医疗科技,一些患者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自理,更谈不上生活的质量。
向不断创新的医疗科技致敬!
在此次活动的一角,我发现有一位女性在用面粉捏粉色郁金香,她说请我拿一个回家,可以长期保存。
为什么会捏这种花呢?我从美敦力公司周祖怡先生那里得知,在全球,特发性震颤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发病率很高,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只有控制却无法真正治愈的方法。
于是,在全球特发性震颤患者社区内,发起了一项“为了震颤的郁金香”的项目。这是一项长期的公益募捐活动,他们希望在全世界募捐到更多的资金,来为特发性震颤患者进行资助,郁金香成了这一带特发性震颤患者治愈的希望象征。
楚淑芹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种“郁金香精神”,她是一朵美丽的郁金香代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特发性震颤是一种遗传疾病,也是一种染色体病变的疾病,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特发新震颤对于身体也是有很大的危害的,专家表示,及早的了解并发现疾病才能够更好地治疗特发性震颤。那么,特发性震颤的症状都有什么呢?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1.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2.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3、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热水浴)等会加重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浅睡中仍然持续存。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有哪些异常现象?以上就是介绍的内容,希望能给患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专家表示,对于特发性震颤这种残害患者健康的高发疾病,一旦发现了特发性震颤的症状,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那样才能恢复原来的健康生活。
最少可输入2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其他人还看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京公网安备特发性震颤怎么治_中华文本库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方法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方法有哪些?由于很多患者不了解该病的治疗方法和流程,使疾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特发性震颤的...
1075? 针药结合治疗特 发性 震颤 1例 李嘉 玮 摘要i 特发性震颤, 又称原发性震颤, 是以震颤为唯一表现的常见运动障碍性疾病, 常有阳性家族史, 发病机制...
神经系统检查除手抖外无其它异常,目前治疗 这种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药物治疗.服药可以改善症状,停药后又复发,所谓“治标不 治本”.特发性震颤进展非常缓慢...
但其 治疗震颤 的作用机 制至今尚不 完全 明确 ,由于其 下面由我 来回答 您的 问题 。 特发性震 颤(snirmr ,亦称 良性或 家族性 震颤 ,estleo)eat ...
神经系统检查除手抖外无其它异常,目前治疗这种病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药物治疗。服药可以改善症状,停药后又复发,所谓“治标不治 本”。特发性震颤进展非常...
常见震颤的诊断和治疗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常见震颤的诊断和治疗常见震颤的诊断和治疗 介绍 ? 定义: ? 震颤是一种有节律的、不自主的身体某一部 分的...
特发性震颤的饮食注意事项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吃什么对特发性震颤好?特发性震颤的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特发性震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了积极治疗外...
老年人应警惕特发性震颤 生活当中有的老年人平常坐着的时候也没感觉怎么样,但...特发性震颤治疗通常采取两种措施:一个是心理治疗,一个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就是...
特发性震颤的中医治疗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特发性震颤的中医治疗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第1 2卷第 6期 ?总第 18 ...特发性震颤初期症状表现在哪方面
  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患者们因受到该疾病的影响而无法正常生活,而且有很多患者由于没有及时发现病情,以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要想及早发现病情,就需要大家对特发性震颤的初期症状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请权威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特发性震颤初期症状表现在哪方面。
  特发性震颤的初期症状
  1、抑郁特发性震颤的一大信号;抑郁症还是特发性震颤的一个“信号”,作为疾病的一部分,抑郁甚至比颤抖等“运动信号”来得更早。但大部分患者都忽视了它的重要性,这种内在情绪症状不仅会加重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加重患者及整个家庭成员的精神负担。
  2、强直:就是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颈部、面部的肌肉发硬,肢体活动时有费力、沉重和无力感,可出现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身体向前弯曲,走路、转颈和转身动作特别缓慢、困难。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步幅缩短,结合屈曲体态,可使患者以碎步、前冲动作行走,我们把它称为“慌张步态”。
  3、震颤:表现为缓慢节律性震颤,往往是从一侧手指开始,波及整个上肢、下肢、下颌、口唇和头部。典型的震颤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就是指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动着,有时下肢也有震颤。个别患者可累及下颌、唇、舌和颈部等。每秒钟4-6次震颤,幅度不定,精神紧张时会加剧。不少患者还伴有5-8次/秒的体位性震颤。部分患者没有震颤,尤其是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上者。
  4、总是夜间噩梦多,易患特发性震颤研究人员说,患有睡眠紊乱的老年人在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时,常会梦见有人侮辱、攻击、跟踪或责骂自己,由于大脑功能失调,他们的肢体或肌肉会在睡眠中作出反应,因此会出现拳打脚踢、尖叫和骂人等“防御行为”。
  5、运动障碍:可以概括为:运动不能:进行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自动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少。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缓慢。患者运动迟缓,随意动作减少,尤其是开始活动时表现动作困难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有的患者书写时,字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有些会出现语言困难,声音变小,音域变窄。吞咽困难,进食饮水时可出现呛咳。有的患者起身时全身不动,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叫做“冻结发作”。
  特发性震颤初期症状表现在哪方面?专家已经为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特发性震颤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了解了特发性震颤的初期症状,一旦发现有此症状出现,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目前治疗特发性震颤效果最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发性震颤怎么得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