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中药中药大黄有什么效果果

&吴玉子这种中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吴玉子这种中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发病时间:不清楚
吴玉子这种中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精选回答(2)
擅长:月经不调、不孕不育
你好,吴玉子这种中药考虑应该是吴茱萸,是活化欲的中药。祝你身体健康。
擅长:能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
你好,这个药的主要作用是:温中,止痛,理气,燥湿,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向医生提问
(疝气病,疝,疝脱,突出)
  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俗称“小肠串气”。自脐部突出的疝称脐疝。临床上分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种。
多发人群:婴儿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元)
参考价格:¥0.0
保儿安颗粒
参考价格:¥4.64
济生橘核丸
参考价格:¥148.0
小儿暖脐膏
参考价格:¥7.15
复方陈香胃片
参考价格:¥6.55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当前位置: >
性寒;味苦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明目。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禁忌中寒泄泻者勿服
千里光为清热类常用中药材,药用量不大,但在民间有“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之说,可见其具有独特功效。 千里光是什么千里光,你也许没听说过,它的别名叫九领光、九里明、一扫光、千里及,是多年生的蔓性草本植物,长大约1-5米。生于路旁、旷野草丛中。夏末开花,花黄色,属于菊科植物。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治疗各种发炎等疾病及細菌性感染,还可以辅助性治疗痢疾、伤寒、副伤寒等症;也为外科疮伤用药。在民间,如果老百姓得了疥疮(疥疮是皮肤寄生虫——疥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常用千里光外用治疗,疗效非常好。用法是,取千里光50-100克,加适量的水煎沸后约10分钟,过滤去渣,将汁倒入盆内,用毛巾浸泡后洗患处,一般3-4次就可治愈。在医疗不发达的陕北地区,老百姓都习惯在夏秋季节采一些千里光储存在家里,一是以备生病时用,另外,千里光草也有预防生疮的作用,所以就有了“家有千里光,一辈子不生疮”这句俗语。千里光的美丽传说传说很久以前,有一户住在深山里的人家,他们膝下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姐姐名叫美美,妹妹名叫冬冬。可遗憾的是,这两个女儿刚出生的时候,眼睛都不太好,不但看不到远处的东西,而且总是红肿流眼泪。老两口遍求名医,用了不少药,可就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后来有一个称百岁老仙的人看到这两个姑娘挺可怜,便教他们父母用一种黄色的不起眼的小花儿草药煮水,用冒起来的热气熏孩子的眼睛,并取适量煎水服。老两口照仙人吩咐去做,不几天,美美和冬冬就有了一双明亮又美丽的大眼睛。据说她们俩还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千里之外的东西。于是人们就称这种能治眼睛疾病的植物草药叫做“千里光”。 千里光图片千里光的功效与作用千里光味苦,性平,有小毒。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明目。千里光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用量15—30g。中药千里光的古籍摘要《本草拾遗》:“主疫气,结黄,疟瘴,蛊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疮、虫蛇犬等咬伤处。”《本草图经》:“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本草纲目拾遗》:“明目,去星障。煎汤浴疮疡。狗咬以千里膏掺粉霜贴之。治蛇伤。”抗菌作用千里光有广谱抗生素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志贺、鲍氏、宋内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试管内, 千里光(2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痢疾杆菌有杀灭作用.在较高浓度下, 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亦有抑制作用.对变形、蜡样、炭疽等杆菌及八叠球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抗螺旋体作用体外实验表明: 千里光煎剂(50%)对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浓度为1:800~1:1 600时即能抑制钩端螺旋体的生长.各种提取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螺旋体作用, 其中以醚提取液效果较好.大鼠和家兔灌服千里光煎剂后, 血和尿具有抗钩体活性.对豚鼠或金黄色地鼠进行实验性治疗, 千里光醚提取物疗效不佳, 仅千里光合剂(另含柴胡、密柑草、石榴皮)对豚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抗滴虫作用千里光煎剂在试管中(1:40)对人的阴道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本品对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肝脏的影响经大鼠、小鼠试验证实,千里光类生物碱对肝脏有较明显的退行性、坏死性及炎性变等不良作用。因此,千里光有一定的抗肿瘤意义。4、抗肿瘤千里光碱对瓦克肉瘤W256具有抑制作用。镇咳其所含香荚兰酸有镇咳作用。解痉挛千里光生物碱对小肠痉挛有解痉作用。治疗顽固的皮肤病皮肤顽固的免疫性过敏性疾病,如湿疹、痒症、过敏性皮炎等,在服用其他内服药的同时,用千里光配合熏洗,可加快见效并加强疗效。 清热明目对眼病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主治风火赤眼,古代就用滴眼的方法治疗烂睑风眼等炎症性疾病。现代主要也是用于各种眼科的感染,也治疗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眼损害。千里光的临床应用痈肿疮毒。本品苦寒,具有较强清热解毒作用。用于热毒壅聚之痈肿疮毒,可单用鲜品,水煎内服并外洗,再将其捣烂外敷患处,或与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等同用;若与白及配伍,水煎浓汁外搽,又常用治水火烫伤,此法也可用于褥疮及下肢溃疡。目赤肿痛。本品苦寒入肝,清肝明目之力甚佳,《江西民间草药》单用本品煎汤熏洗眼部,治疗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或与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等配伍使用。湿热泻痢。本品味苦性寒,又入大肠经,具有清利大肠湿热之功。用于大肠湿热,腹痛泄泻,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可单用本品制成片剂服用。此外,本品尚能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用治湿热虫毒所致之头癣湿疮、阴囊湿痒、鹅掌风等,可煎汁浓缩成膏,涂搽患处。疮疖湿疹 疖、湿疹、疥疮、痈疽及皮肤瘙痒等,可用千里光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外洗,或制成流浸膏外涂,研成l粉外撤。对烧烫伤感染、大面积褥疮、下肢溃疡等也有一定疗效。。阴道滴虫。滴虫性阴道炎,用千里光(或配以花椒,3:1)药液涂阴道周壁有一定疗效。用以千里光为主的复方治疗慢性官预炎也有较好的疗效。千里光药用选方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的感染性疾病等。局部使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等。治疗各种眼部感染性疾病,做成眼药水滴剂可治疗结膜炎、角膜炎、沙眼及病毒性眼炎等。熏洗治疗过敏性皮炎、阴囊湿疹等。 治烂睑风眼:笋箬包九里光草煨熟,捻入眼中。(《经验良方》)治风火眼痛:千里光100克,煎水熏冼。(《江西民间草药》)治鸡盲:千里光50克,鸡肝一个。同炖服。(《江西民间草药》)治痈疽疮毒:千里光(鲜)50克,水煎服;另用千里光(鲜)适量,水煎外洗;再用千里光(鲜)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治干湿癣疮,湿疹日久不愈者:千里光,水煎二次,过滤,再将两次煎成之汁混合,文火浓缩成膏,用时稍加开水或麻油,稀释如稀糊状,搽擦患处,一日二次;婴儿胎癣勿用。(《江西民间草药》)治脚趾间湿痒,肛门痒,阴道痒:千里光适量,煎水洗患处。(《江西民间草药》)治鹅掌风、头癣、干湿癣疮:千里光、苍耳草全草等分。煎汁浓缩成膏,搽或擦患处。(《江西民间草药》)治阴囊皮肤流水奇痒:千里光捣烂,水煎去渣,再用文火煎成稠膏状,调乌桕油,涂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疥疮,肿毒:千里光水煎浓外敷,另取千里光50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流感;千里光鲜全草50~100克。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治汤火伤:千里光八份,白芨二份.水煎浓汁外搽。(《江西草药》)预防中署:千里光25~40克。泡开水代水饮。(《福建中草药》)治疟疾:千里光、红糖,甜酒糟,共煎服。(江西《草药手册》)治各种急性炎症疾病、菌痢、毒血症、败血症、轻度肠伤寒、绿脓杆菌感染:千里光、蒲公英、二叶葎、积雪草、白茅根、叶下珠、金银花藤叶各25克。水煎服,每六小时一次。(江西《草药手册》)千里光治疗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千里光应用:对于疮疖肿痛,可配伍野菊花、蒲公英等药同用;治皮肤湿疹瘙痒,可用鲜草洗净,捣烂取汁外涂;用治细菌性痢疾,可与金银花或小青草配合同用。千里光(根叶茎都可以)适量用平常的锅加适量水煮,可自己掌握,用热水洗,有时间可以多洗几次。湿疹患应该从生活和饮食上加强防复发,用再好的药,不去预防也会复发,这种病不宜吃含热量高,及易上火的食物,平时多食一些凉血性能的茶,或草药。注意:一般小孩子湿疹多,建议治疗要正规,遵从医生的建议,不要擅自尝试。千里光的副作用(一)传统文献《本草图经》:无毒。《本草纲目》:有小毒。(二)毒理试验1.LD50:小鼠灌服千里光水煎剂的LD50为302.6 g/kg±28g/kg。腹腔注射的LD50为23g/kg±2.7g/kg。2.毒性反应: 小鼠一次灌服水煎剂80g/kg,或每次灌服20g/kg,每日2次,连续6天,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说明毒性很小。国外的千里光植物含生物碱,对动物和人有明显的肝毒性,是牧草中毒的主要植物之一。由于国产千里光尚没有分得生物碱,因此尚未发现有肝毒性。(三)临床观察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本品非常苦,剂量稍大水煎内服,会有食欲减退、恶心,甚至有呕吐反应。这可能就是古书上记载有小毒的原因。国产千里光大剂量使用是否有肝毒性,还需进一步观察。 千里光的宜忌不良反应:千里光副作用小,仅对个别病人服药后有恶心,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等现象。极少数病人可发生过敏性药疹,应用抗过敏药物即可好转。禁忌:中寒泄泻者勿服。真伪辨别千里光为较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的作用,其来源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scandensBuch.-Ham.的干燥地上部份。1977年版《中国药典》曾收载。药材收购中发现一种千里光的伪品,经鉴定是菊科植物大头艾纳香Blumeamegaophala(Rand.)changetTseng的干燥地上部分;该原植物来源及性状鉴别已有报道。千里光与大头艾纳香的茎性状相似,对于切段药材常因叶、花、果残缺不全,仅凭性状鉴别很难准确区分。取千里光及大头艾纳香的中部茎(直径约0.25cm),作横切片显微观察,特征如下:千里光茎横切面脊棱微凸。表皮为1列长方形的薄壁细胞,切向排列,外被角质层。皮层为3~7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内皮层明显,为1列长方形薄壁细胞。维管束呈放射状环列,外韧型,韧皮部较宽,细胞形状不规则,边缘波状弯曲。外侧有呈椭圆形或长圆形的纤维束。形成层环不明显。木质部较发达,导管类圆形,直径11~38μm;木纤维占大部份,呈多角形;木射线不很明显,宽2~3列细胞,射线细胞壁较厚,微木化。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靠近木质部的细胞较细,呈类圆多角形,往中心的细胞逐渐大型,呈类圆形,有的中心有空隙。大头艾纳香茎横切面脊棱极凸。表皮为1列长方形的薄壁细胞,切向排列,外被角质层。皮层为2~3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每个凸棱处有一呈新月形的皮层纤维束。内皮层不明显。维管束呈放射状环列,外韧型,韧皮部极度压扁,外侧有呈长条形的纤维束。形成层环不明显。木质部发达,导管多角状类圆形,直径27~59μm;木纤维占大部份,呈多角形;木射线明显,宽2~9列细胞,射线细胞壁较薄,有的微木化。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靠近木质部的细胞较细,呈多角形,往中心的逐渐大型,呈多角状类圆形,有的中心有空隙。
相关阅读:
195459&阅读
188720&阅读
180735&阅读
173337&阅读
162828&阅读
155491&阅读
148186&阅读
最新热点:
大家正在看什么
706009人看过
665036人看过
515802人看过
484967人看过
420537人看过
395117人看过
377491人看过
328597人看过
280413人看过
261998人看过
258498人看过
257281人看过
253310人看过
240638人看过
231679人看过【图片】中医药究竟有没有疗效?(转)【科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1,030贴子:
中医药究竟有没有疗效?(转)收藏
任何有生命的生物体都可能出现非正常的状态,这是生命本身的固有属性,对于人类而言一般称为疾病。疾病是人体在病因的作用下出现的异常生命状态,造成人体的形态或功能偏离正常,生命活动受到限制或破坏,这种状态可以转为康复或长期存在,也可能导致死亡。医学的历史比很多学科的历史都要悠久,自远古时代起,人类就开始有意识地与疾病抗争,不断探索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数千年来,治疗手段从祈求神灵已经发展到基因疗法,药品的研究也从天然动、植物和矿物到分子水平的药品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有数不清的方法被淘汰,也有更多的方法不断被研究出来。医学的进步为改善人类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有效性是医疗手段的基本属性不论是简单的刮痧还是复杂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有效性是医疗方法最基本的属性。从古至今,人类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有效医疗手段,也曾经使用过并且仍在使用着很多无效甚至有害的医疗方法。在人类医学史上的绝大部分时期,人们并没有办法确定医疗手段与治疗结果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根据个人经验甚至主观想象来选择医疗方法。如何确定医疗手段的效果一直是令人困惑的问题,其核心是指如何客观地判定医疗方法是否使疾病得到控制和好转,并对同类病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对特定人群可以重复应用。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医疗手段才是有意义的,而各民族传统医学的有效性始终没有得到确定。中医药缺乏疗效证据美国替代医学办公室在 1995 年提交的替代医学研究方法论的报告中指出,传统(替代)医学疗法的 “有效性评价是一个关键和核心的问题”。与现代中医拒绝疗效的科学评价不同,中医自古就追求对疗效的评价与认识,古籍文献中关于症状的改善描述屡见不鲜,如痊愈表述为愈、立愈、顿愈、如常;有效表述为获效、稍缓、病减、见愈;无效表述为不效、弗效、不已;恶化表述为甚、剧、病增、危;死亡表述为不治、无愈期、死不旋踵等。除了舌象和脉象,古代中医观察的疗效指标还有汗、呕吐物、大小便等,根据观察到的客观状态以及患者报告的感受形成对疗效的判断与评价。虽然古代中医对疗效的评价是非常原始和粗糙的,但并不掩盖古人渴求获得真实证据的愿望。在历代中医典籍中,并没有过多强调现代中医用来搅浑水的证候概念,也没有用“一病一治”、“千人千方”这样的借口来逃避验证。古人一直尽力用朴素、初级的认识和粗浅的方法去观察和描述病人的状态,并试图找到治疗与结果之间的规律。当然古人受认识水平和方法的限制,不可能有准确的生理生化和病理指标,但其思路与现代医学并无本质区别。在中医上千年的医疗实践中,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主要是医生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信息,再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分析判断。客观依据是症状的变化和机体的状态,主观依据是医生的经验。限于时代的局限性,传统中医还不可能知道机体内部复杂的生理生化机制,只能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表象作为疗效的指标。此外,由于缺乏定量手段,中医对指标的认识和描述过于模糊,难以形成统一的客观评价标准。医生的经验技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判的结果,中医对疗效的评价具有相当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主观因素占了很大成分。此外,中医药的临床实践一直是以个案形式为主,没有足够的样本数量和对照方式。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治疗结果不一定由治疗方法而产生,无法排除疾病的自愈、个体差异、安慰剂效应等因素。据此进行归纳、演绎、推理产生的结论难免存在片面性、局限性,甚至是错误的。比如患者服用了中药麻黄汤后退烧,但这并不意味着是药物的作用,因为不服药喝热水也可能退烧。所以,基于个案证据的临床评价可信度是非常低的。不仅仅是中医,历史更悠久的古埃及和古印度传统医学同样存在着疗效不确定的问题。这是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必苛求古人,但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传统医学典籍和医生的个人经验均不是有效性的真实可靠证据。传统医学的有效性问题关系到人类是否还需要在古人的医疗经验中寻求有价值的东西,也关系到传统医学应该作为文化传承还是科学传承,甚至关系到一部分人的民族情感。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的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繁衍至今也许并没有中医的功劳,我们的祖先也许一直在使用无效甚至有害的医疗方法。然而,是否有效是客观事实,没有民族和文化属性,也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循证医学是解决疗效验证的最佳方法早在1747年,英国学者就进行了一项有计划的同期对照研究,证实了橘子和柠檬治疗坏血病的效果,使来自于远洋船队的经验上升为有证据的治疗方法,这项研究也开辟了临床试验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发现,一些经验上或理论上推论有效的治疗方法,实际上无效或弊大于利;另一些似乎无效的治疗方法却被证实有效。医学界普遍开始思考现有治疗方法的可靠性,意识到医学理论和经验还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验证。典型的例子是硝苯地平的临床再评价。硝苯地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外广泛应用的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无明显肝肾毒性。但经循证医学方法临床评价,发现其有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剂量越高,使用时间越长,风险越大。在中药方面,wong医生等采用止嗽散治疗急性单纯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咳嗽,与安慰剂相比,在改善症状无明显差异;Harold医生研究替代医学在早期乳腺癌术后治疗应用时,使用了草药、针灸等方法,结论是采用替代医学治疗较以现代医学标准方案治疗的病人生活质量更差的结论,从而间接否定了中医和针灸。循证医学顾名思义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是重视证据,并具有可重复性。究竟如何获得真实的医学证据,医学界一直在不断探索。首先,患者的个人体验因为缺乏客观性和专业性被认为不具有医学证据的意义;其次,古代医书的记载由于缺乏科学方法和理论基础也不在医学证据范畴之内;另外,传言因为真实性无法考证从来就不是证据。循证医学的有效性证据有以下几类:专家意见。大范围的医学实践表明,有价值的证据中,专家意见的可信度是最低的。专家的个人经验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所以专家之间常常意见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古罗马时期伟大的医学家盖伦的许多观点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说明无论专家具有何种名誉和地位,其个人意见都不是真实可靠的证据,证据只能来自客观事实而不是个人观点。系列观察。更可靠一些的证据是对系列病例的观察,通过对相当数量的同一病症在治疗过程中的观察,找出共同点和规律性。这种具有一定样本数量的观察和总结避免了个案带来的结论偏离,但是不能确证医疗措施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比如中医一直用板蓝根预防或治疗感冒,大样本病例均表现为痊愈,但这不说明板蓝根有疗效。因为没有对照试验,服用其它药物和不服药的患者同样也痊愈了。分组对照。进一步的方式是将患者分成不同的组,一组服用新药、一组服用安慰剂、一组服用已有药物,然后对比组之间的结果。这一方法得出的结论显然更可靠更真实,但同时也发现了新的问题。分组有可能不客观,医生主观上希望得到有效的结论,往往会将症状较轻的分在一组,症状较重的则在另一组。医生会更关注轻症组的治疗,观察和记录时也容易产生主观偏倚。同时,患者也会受到不同的心理暗示,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安慰。随机对照。为了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改进了临床试验方法。对足够样本数量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实行双盲,安慰剂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客观差异被尽可能地缩小,医生和患者均不知道哪一组服用的是测试药物,哪一组服用的是安慰剂。严谨的随机对照方法避免了主客观因素对证据的影响,使结论更接近事实真相。这一方法至今还被称为“金标准”,是国际通行的、公认的临床试验方法。荟萃分析。在大量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报告中,同样的研究仍然会出现结果不一致的现象。说明随机对照试验依然存在着不确定的影响因素,比如样本数量不够大、试验方法不一致等。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循证医学的理念迅速传播并得到了一致的认可,其中荟萃分析结果被公认为最高等级的医学证据。荟萃分析方法对不同中心的同类研究结果进行数据采集、汇总以及统计分析,从而获得最高支持强度的证据。1987年利用循证医学理论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试验,涉及96个临床中心4444例患者,验证了辛伐他汀可使冠心病人的死亡率和危险性明显下降。此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进行了类似的临床研究试验,涉及87个临床中心9014例患者,证实普伐他汀改善了脂质水平,减少了冠心病死亡率。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和广泛采用,被认为是临床实践和决策不可替代的可靠方法,就结论的真实性和证据强度而言,循证医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循证医学并不是具体的医学理论,而是最大限度还原事实真相并获得可靠的证据,这种方法与具体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手段无关,无论是主流的现代医学还是非主流的传统医学,采用这种方法都可以得出最可靠、最真实的疗效结论。中医药有效性的现状循证医学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客观、真实地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原则、方法、技术和规范,是严密和精确的通用验证方法,对临床疗效研究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循证医学作为一种科学方法不仅适用于现代医学也同样适用于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研究,因为在本质上中医药也是临床医学,其有效性也是最基本的应有属性。中医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医生一直把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舌象、脉象等一系列软指标作为依据,并依赖医生个人经验来判定疗效。这种疗效评价的方法主观因素过多,没有量化指标,不能真实判断复杂的人体和疾病现象,得出的结论不具有医学证据的意义。虽然中医与现代医学基于不同的医学理论,但对证据的重视不应存在差异。不同体系的医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可以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改善人的健康状况和治疗疾病,都要基于可靠的证据来选择最佳的医疗方案。目前中医药临床试验很少采用严密规范的循证医学标准,绝大多数还停留在较低级的层面,疗效评价主观性强,缺乏统一标准,研究结果不可重复,反映出中医药疗效还不具有公认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也不能得到广泛认可和重复应用。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指出,从近年来我国期刊上发表的临床文献来看,中医药临床领域的研究设计非随机化个案报道、专家经验、小样本的临床病例总结研究占绝大多数。更加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以循证医学方法验证的中医药均不能得到疗效证据。也就是说,国家批准上市的近万种中药都没有疗效证据,年产值在2000亿左右的中药还没有一例真实可靠的有效性证据。无独有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补充与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花费了数亿美元用于传统医药的临床评价,以获得科学客观证据,但始终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面对这种尴尬的现状,中医药界提出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是不同的医学体系,认为循证医学不适用于中医药学的疗效评估,要制定适合中医药特色的临床评价标准。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虚伪的,因为治疗结果是客观事实,病理和生理生化指标也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另外制定一个不兼容的标准实际上就是对客观事实的否定,或者说,中医药需要与客观事实不符的疗效指标才能使中医药出现疗效。以同仁堂生产的安宫降压丸为例,该药声称有降压功能。中医没有血压的概念又哪里来的降压中药呢?要评价其疗效难道不需要测量血压,而是以望、闻、问、切的结果再加以阴阳平衡、肝肾两虚等模糊解释作为疗效证据?过分强调中医药特色从而拒绝循证医学的验证等于宣布中医药生存的前提是谎言。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赖世隆指出,中医药干预措施有效性评价必须遵从因果关联推断的通用科学准则和方法,随机对照试验不仅适用于对西医药的疗效评价,对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也具有同样价值。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卞兆祥认为,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价需要采用公认的评价体系,才能将中医药从疗效倍受争议的漩涡中挽救出来。过分强调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特殊性,对评价体系进行过多的“改良” 并非明智之举。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样评述替代医学:“在医学的概念中,应当没有两种医学——主流医学和替代医学之分。只有得到充分检验的医学和未被充分检验的医学,有效的医学和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的医学。一旦某一治疗得到严格的检验,就不应再考虑最初它是否为替代医学”。中医药的有效性亟待验证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医疗方法应该进行更科学、更严谨的验证,传统医学尤其需要进行客观的、真实的疗效验证,无论是中医“博大精深”的辨证论治,还是古埃及医学的悠久历史,都不能作为充分的医学证据,任何典籍或历史乃至民族情感都不是有效性的可靠证据。对中医药而言,从《黄帝内经》用鸡屎治疗鼓胀到《本草纲目》的老母猪屎治血崩都是不可信的,除非经过严格的验证。有人会说,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不能解释中医药。假设中医药是科学,就必然要接受科学的检验。科学即便不是万能的,但解释中医药却是轻易而简单的事。任何中医药疗法都可以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加以验证,得出可靠的结论。如果中医药不是科学,那就应该禁止临床应用,也不必用科学去解释了。还有人说,难道我们的祖宗不是靠中医活下来的,中国人几千年都是傻子吗?是的,任何物种都不是靠医学繁衍下来的,而是靠物种自身的生殖与遗传能力延续的。人类众多民族和动植物都不是靠医学繁衍的,在中医出现之前的几万年里,中华民族又是靠什么生存的呢?另外,也不能说中国人几千年都是傻子,欧洲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几千年都在使用无效的医疗方法,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过程。几千年都是错误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宗教、巫术等等。更有人说,现在还有那么多人看中医,难道他们都错了?是的,正确与否和认同这个观点的群体数量无关。科学从来都不是从众的或服从权威的,科学仅仅是客观事实,人数众多并不代表正确。远如存在了近2000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学说,曾经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认同,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近如张悟本也曾经门庭若市、一诊难求。甚至有人说,存在就是合理的,中医既然还存在就说明是有疗效的。一种现象的存在只能说明其还有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不能说明就是正确的。这个世界上曾经存在、仍然存在的丑恶与荒唐有很多,科学与文明的发展才可能减少这些不正确的存在。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这样的事实:“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是缺乏疗效证据的,甚至可能是被全盘否定的。中医药界应该做的是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得出真实可靠的疗效证据,而不是一味地回避和推诿,甚至独立于科学标准之外而又声称是科学。
展会时间:11月7日-11日 会议地点:上海青浦区崧泽大道333号国家会展中心
没证据是,而且诟病相当多,但是每次对于说全然否定的,我只能呵呵一下了,中药有些还是有效的,并非全部无效。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医学占了很大一部分,难道在核磁共振发现以前,人类不生病,生了病没被治好?或许感冒、发烧不是病?即使通过中医治愈也无法证明?难道目前的西医药片都是化工合成的,不是来源于植物与动物吗?记住,西医再怎么提纯,也离不开最根本的物质。而中医则利用物质的本性治疗了无数病人。
觉得中医还有救的,基本都是顶着高中生物知识的脑袋,操着前言医学的心
顶中医,目前自学中
2006年我看到一篇论文,是美国学者用模拟肠道环境研究中药的,发现部分中药是通过肠道内微生物作用产生一些化学成分,再通过这些化学成分治疗疾病。我想,依照这一理论,由于我们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导致肠道内微生物发生变化,则过去有用的药可能现在就会失效。又由于不同地区人的饮食习惯不同,那么也会出现一些药对这个地区人管用,而对另一地区人无效的情况。总之还应该加强机理研究的。
很多病仅靠安慰剂效应是治不好的,只能说有效,但作用物质和机理不明确,中医是经验科学,将中药的有效成份找出来是现代生物化学的方向。
中国人的思想还相当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以前的年代。不过别担心,老外也没好到哪去,相当一部分美国人背不全五大洲,还有不少人认为当今总统是布什。真正带着社会进步,只需要5%的精英和95%跟着精英走的人。
十年品质,科学与技术业内服务佼佼者,博硕团队,安全交易,铸就品牌!详情咨询:
楼主写得挺好
我理解的中医是精神+物质治疗,西医侧重于物质治标。肤浅理解哈勿喷[]
在现代“中医”仅是文化,记录医学的发展史
都不咋地 中40分 西医 55分 都不合格
你认为有多少人会看完,这么长!我是没看完
中医不是医学,是传统文化,中医的基础原理和描述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就是中国古人的世界观,所以才有“不学中国文化就理解不了中医”的说法。
中医药理学一块,对毒理的统计检验非常不准确,因为作为最大最小致死量,起效剂量的检验非常主观化,在动物体试验,临床试验上都没有很好的相关性证据,这也就是为什么国际上,科学界不承认中医药的原因吧
我建议,取消中医西医的称呼,改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西方也有用植物等治病的历史,也有传统的医学理论。所谓中医院和一般医院差不多。
中医是哲学医学,它是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方法来研究,这跟现代的科学方法很不同,各有优点,或者可以这样说中医是用感性思维来研究,理代医学是用理性思维来研究,中医的缺陷是和哲学的缺陷基本一样,就是在应用中没有对过程和结果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对现象有具体的理解,这很难对理论进行修正,但是它的基本逻辑没有太大的缺陷,它认为人和其它万物都遵循一样的自然规律,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来治病,但是这样的认识太宏观太抽象了,要想用于实践必须要有具体的详细的认识,而现代科学不同,它重视实践,它的研究方法不仅有逻辑推理,还包括观察和实验,它的描述比较具体,不模糊。好像很乱,我想表达的是对中医完全否定是不好的,还有中医应该接受科学的检验。
其实我现在正在接受中医治疗,从逻辑上看,中医有现代医学没有的优点,中医注重全身调理,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是它也犯了一些逻辑错误,比如抽象应该是在具体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它不是这样,它没有对具体现象有具体的描述,再在这些具体描述上进行抽象、推理。
简单的说,对中医和转基因的态度就是考察中国人有没有科学精神的试金石
我想问问楼主,你这么强调的科学证据现在来看科学没法解释的东西难道就不是真实存在的吗?几千年前日月食是当时科学无法解释的人们用神话传说来解释他,而现在的中医也有很多已经被科学解释,为什么你肯定可以被现在科学认同的部分而否定其他暂时无法解释的部分?很明显这就是个错误,无法解释的的东西就只能看他反应到实际情况上是什么样,假若中医大部分是谬论那为什么现在中医院还是很受欢迎,尤其是对于亚健康的人群和慢性病等一些西医不好解决的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早上起来发现自己落枕了,你回去开药还是去针灸?很明显针灸是最立竿见影的方法,用当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去否定一个个实际存在的事实是不是太过于牵强了呢?
带有政治色彩的文章你们也信我只知道今年我国的中医药材对外出口额又上升了百分之十几客观数据 各大网站的财经板块都有报道
中医的确有用,但是现在真正的中医已经没了,中药骗起钱来更加好,因为疗效慢。
如同传统武术一样,能继承并发扬的很少,但是“安慰剂”还是很有效果的。。。
每次碰到关于传统医学的讨论都会看到刷屏,其实传统医学的不靠谱以科学的方法论来看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是信仰“中医”的人认为它和代表科学方法的“西医”是两个平行的体系。这背后其实是民族自尊心、传统文化、教育和宣传多方面问题导致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炎吃什么中药效果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