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的襁褓包宝宝还是哭需要打襁褓吗

襁褓包裹婴儿的几个常见的错误 - 幼儿护理 - 育儿论坛 - 育儿网
您的位置:
24小时人气好帖排行榜
一周人气好帖排行榜
网站推荐专题
发帖小提示
襁褓包裹婴儿的几个常见的错误
状态:备孕中
11-19 12:34|
将宝宝裹紧的古老传统并不只是一时的时髦。相反它是一种终结——是反襁褓法的时髦的终结!1000年后,电视和电脑可能会被人们遗忘,但是襁褓法却会像常青的树木一样历久弥新。现在到了再一次由它来主导宝宝生活的时候了。
襁褓法十分简单,但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错误:
(1)裹得太松
襁褓的关键是贴紧,贴紧,再贴紧。“一下一上”裹法的每一步都要求把毯子拉紧,一点儿也不能松。
丹尼斯发现对六个月大的儿子来说,裹紧襁褓成了令他开心的秘密武器。“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我们把奥吉裹得太紧了,真害怕他的眼睛会凸出来!但是襁褓对他很管用,并且他就是喜欢被裹得紧紧的!”
(2)裹襁褓时宝宝的手臂弯曲着
如果宝宝的胳膊是弯着的,那么不管你裹得多紧,宝宝哭闹时也会把手挣脱出来。事实上新生儿确实很喜欢把身体蜷缩成胎儿时的形状,而早产儿则一直要到正常的出生时间后才会伸直胳膊,但是虽说襁褓中他们的胳膊被直着固定住了,他们身体的其他部位例如腿、手指、脖子等依然可以弯曲,足以使他们觉得高高兴兴。
使用襁褓法后,特德和雪莉两个月大的女儿迪伦晚上终于可以睡上一大觉了。特德总是在裹上迪伦之前将她的手塞在她小小的短裤腰际,这样就可以将她的胳膊拉直了。他说:“我必须这么做,因为如果她弯着胳膊的话,就会从襁褓中挣脱出来大哭大闹。”
(3)让毯子贴着宝宝的脸颊
如果宝宝饿了,而毯子又恰恰贴着他的脸颊,他就会误以为那是你的乳房,这会引发他的觅食生理反射,使他在遭受打击之后困惑不解地哭闹起来。把毯子从宝宝的脸旁拉开,使它呈V字领状。
(4)完成最后一个步骤时毯子却呼地一下松开了
裹襁褓的另一基本规则是:“松开就意味着失败!”宝宝一下就能挣开的襁褓毫无用处。因此在其他国家那些有经验的父母在裹好宝宝后,还会再系一根带子或绳子确保安全。
肯和克里斯蒂说:“亨利一从毯子里钻出来,就会哭叫着仿佛在说:‘你们都对我做了什么?’现在我们学会用细长的绳将襁褓捆牢,然后就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高枕无忧地多睡上45分钟了。”
状态:备孕中
11-20 11:48|
包的时候也要千万注意,在没有把宝宝弄疼的情况下尽量包紧。
状态:备孕中
11-20 09:27|
把宝宝包起来确实能让他们感觉到安心。
育儿网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号给宝宝裹襁褓的正确方式,你做对了吗?
把婴儿包裹起来可以模拟在子宫里那种被紧紧包裹的感觉,可以增加婴儿的安全感,帮助改善哭泣、肠绞痛和睡眠质量。但是什么时候需要给婴儿裹襁褓?如何正确裹襁褓?裹襁褓有哪些风险?为什么要给宝宝裹襁褓?纵观整个人类的历史,很多种族的文化都喜欢把婴儿用襁褓包裹起来,这其中也包括咱们中国。因为认为把婴儿包裹起来可以模拟在子宫里那种被紧紧包裹的感觉,可以增加婴儿的安全感,帮助改善哭泣、肠绞痛和睡眠质量。这个方法也受到了很多儿科医生的认可。大名鼎鼎的西尔斯医生就曾在他的《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书中提出用襁褓来安抚难带的宝宝。但是什么时候需要给婴儿裹襁褓?如何正确裹襁褓?裹襁褓有哪些风险?估计没几个父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吧。裹襁褓有哪些风险?1. 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几率使用襁褓的其中一个风险是发表在《儿科》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当襁褓包裹的婴儿侧卧或俯卧的时候,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的风险会上升很多。特别是那些超过6个月大的婴儿俯卧的时候,SIDS风险增加了一倍。2. 会增加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几率错误的襁褓方法会造成严重的髋关节问题,增加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几率。DDH若未能及时发现治疗,会让婴儿在学会走路后出现走路腿疼、甚至跛行,留下终生残疾。若想避免DDH,让髋关节自由活动,而不是将双腿拉直紧压在一起非常重要。当婴儿的两条腿处于外展屈曲体位时,股骨头会更稳固的嵌在髋臼窝中。在这种情况下,会促进髋臼窝的正常发育(见下图)。当婴儿的两条腿并拢时,股骨头可能会从髋臼窝中滑出,臀部肌肉会被往下拉,会给关节软骨增加压力,最终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见下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宝宝哭闹、睡不安稳的时候,有一招特别管用:包条小毯子。可别小看了这条小毯子包的襁褓,这不仅可以给宝宝保暖,还可以起到安抚的作用,对那些哭闹的宝宝简直是一大利器。但是,如果包得不好,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宝宝的髋关节发育,甚至脱位。今天,丁香医生就手把手地把这个安抚宝宝的利器教给大家,不多说,开始!方法一:菱形包裹法用这个包襁褓的时候,宝宝躺在毯子的对角线上,所以也叫作菱形包裹法。具体做法:把毯子铺平,一角朝上;将朝上的角反折一下;将宝宝放在毯子上,注意宝宝的肩膀放在与折叠齐平的地方;将宝宝左侧的胳膊轻轻拉直;将宝宝左侧的毯子一角拉起,裹住胸口,拉向宝宝的右下方,多余部分掖在右侧身下;右侧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上身裹好之后,记得检查一下宝宝的下肢,给腿部留出足够自由活动的空间;将多余的毯子扭一下,塞到宝宝身下;最后再检查一下,是不是给宝宝的下肢留出了足够的活动空间。方法二:方形包裹法如果把毯子侧过来,让宝宝的肩膀与毯子边缘平齐,那就是方形包裹法。具体做法:毯子铺平,将宝宝放上毯子,肩部与边缘齐平;把宝宝左侧的胳膊轻轻固定在身体同侧;将左侧的毯子拉起来盖住胸口,掖到右侧身下;同样,将宝宝右侧的毯子拉起来盖住胸口,掖到左侧身下;上身裹好后,检查一下腿部是否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整理一下多余的毯子,抓住两角向上折叠,注意将尾部边缘叠到胸口位置;分别将两角塞到身体两侧下方;裹好之后,再次检查是否给宝宝腿部留下了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方法三:睡袋包裹法有的睡袋可以兼做襁褓,上面有两根带尼龙粘扣的绑带,可以防止襁褓松动,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发生。具体做法:两侧的绑带打开,给宝宝穿上睡袋;将宝宝一侧的胳膊轻轻拉直固定在同侧;绑带拉向另一侧下方裹住胸口,粘上粘扣;同样,将宝宝另一侧的胳膊轻轻拉直、固定后,用襁褓裹住、粘上粘扣。注意,外层绑带不要绑得太紧;检查腿部是否留下足够空间。除了将宝宝的胳膊固定在身体两侧,也可以将宝宝的胳膊交叉放在胸前来包。当然,让宝宝的胳膊和手放在外面自由活动也是可以的。还有几点,要提醒宝爸宝妈们注意的:包上襁褓的宝宝,一定要脸朝上,腿部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而将宝宝的双腿、双臂拉直、包紧的「蜡烛包」,并不能达到预防「罗圈腿」的效果,反而可能增加宝宝髋关节损伤风险。宝爸宝妈们要时刻留心,不要让宝宝过热,如果发现宝宝出汗、脸发红、呼吸急促,要及时解开襁褓。襁褓差不多可以用到宝宝 3 个月大,宝宝开始尝试翻身的时候就不要用啦。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来源:.cn 正版图片库 / hipdysplasia.org 截图
责任编辑:
不只是科普 更是健康工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襁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