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做了个小手术感染生命垂危是医院的原因吗

&&&&&&正文
89岁抗战老兵肺部感染生命垂危 急需“熊猫血”
日07:54&&来源:郑州晚报
  3月29日,郑州晚报接到求助信息,一位89岁的抗战老兵刘克慎,最近因肺部感染生命垂危,急需输血缓解病情进行手术前准备,经检测老人的血型是AB型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这种血型非常罕见。当地目前没有库存,刘老家人期盼同血型的人士能来献血。
  郑报融媒记者 谷长乐 平顶山晚报记者 王春霞/文
  89岁抗战老兵生命垂危
  3月29日上午,解放军152医院一间老干部病房里,89岁的刘克慎老人躺在病床上,微闭着双眼,口鼻里插满了管子,呼吸靠呼吸机,吃饭则是通过鼻饲摄入流食。
  除了家属和为他治疗的医护人员,大家并不知道他是一位曾经浴血战场的抗战老兵。2月18日,老人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从许昌市军分区干休所的家中被送至解放军152医院救治。10天之后,老人病情加重,开始上呼吸机。
  在病床边陪护的老人的大女儿刘云志告诉记者,父亲生于1928年,1945年日军投降之前参加了晋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独立团,在山东参加了对日最后一战,拔掉了日军的一个据点。后来父亲又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淮海战役时已经担任连队的指导员。抗美援朝还未结束,父亲就被调至空军某部,后来又转至地方直至离休。
  为了给父亲输血,他们姐弟5人都做了检查,但都不是熊猫血。
  据刘克慎老人的主治医师说,老人年龄大了,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加上自身免疫性溶血等,导致其病情危重,还出现严重的贫血症状,急需输血。不料,血液检测发现,老人竟是罕见的熊猫血(RH阴性AB型)。医院第一时间联系平顶山市中心血站和周边城市的血液中心,为老人寻找熊猫血。为了纠正老人的贫血,近期已为老人输注了2000毫升血液,血色素已经有所上升。但是由于老人的肺部感染加上自身免疫性溶血,仍然会出现贫血症状,后续还需要输血。
  两座城市联合寻找“熊猫血”
  89岁的抗战老兵肺部感染,急需输血治疗,而老人血型是罕见的熊猫血。消息传出,郑州、平顶山、许昌等地暖流涌动。
  RH阴性血型俗称熊猫血,在汉族人中所占比例极低,1000人中仅有三个这种血型的人。 据河南省稀有血型协会秘书长张晓明介绍,因为国内熊猫血的库存很少,一旦出现稀有血型者紧急用血的情况,很难找到血源。
  2009年,张晓明牵头组建了河南省稀有血型青年志愿者义工队, 2013年河南省稀有血型协会应运而生。
  据悉,血液中心实行实名制献血,每位献血者尤其是稀有血型都登记有联系方式,当血库库存不足时,会及时联系稀有血型志愿者。“刚献的血是用不上的,需要检验才能确定合格,所以当急需稀有血型血液时,最快又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医院从血液中心库存中调配检验合格的血液。”
  仅靠一名志愿者远远不够
  平顶山市中心血站为登记在册的熊猫血志愿者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和QQ群,平时采用预约献血和定期献血的方式来保证熊猫血的临床需求。3月13日血站工作人员乘专车赶到汝州将一位RH阴性AB型血献血者接至汝州献血屋,献血者捐献后又将其送回。
  但患者后期仍会出现贫血症状,需要输血治疗,仅靠一名志愿者远远不够。接到求助信息后,河南省稀有血型协会第一时间组织熊猫血志愿者,在河南省血液中心进行登记报备后,随时可对抗战老兵进行帮助。
文章关键词:抗战老兵;肺部感染;稀有血型;熊猫血;老人
责编:谢瑜瑶
些老兵中,年龄最大的88岁,年龄最小的76岁,他们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以及淮海战役、解放郑州战役等,其中有一级战斗英雄、二级战斗英模。
1月14日,金明小学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六七班的学生代表和开封市爱心大家庭成员怀着激动的心情,慰问了开封市蔺洛涛、苏汉光两位抗战老兵。爱心人士和小学生的到来,让抗战老兵喜不自禁。
昨天,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平顶山志愿者团队在市区香榭丽舍酒店举行“我陪老兵过大年”新春团拜会,12位耄耋老兵被请到现场(上图),爱心企业为他们奉上致敬礼物。来自驻马店遂平的吴元和李运堂是一对亲家,目前这两位孤寡老兵在一起生活。
他们曾浴血奋战,拼刺刀,炸碉堡,夺阵地,有勇有谋……战火的淬炼,岁月的沉淀,让他们鬓发斑白,但刻在身上的弹疤仿佛诉说着一段段峥嵘岁月。一天,刘贵通过望远镜瞭望到南面小山包的山腰上,有几个挎战刀的日本军官和几个随员在活动,不少人出出进进。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我们选取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的资料照片,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我们选取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的资料照片,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把钱留给儿女?我是我,儿女是儿女,他们的路要自己走。我不留金,不留银,只给他们留精神!
1月28日,开封市爱心大家庭的爱心成员和县街小学的小学生们,捧着鲜花,提着大米、面粉和食用油等食品,看望慰问了开封市张海州、蔺洛涛和苏汉光等3位抗战老兵
1月28日,开封市爱心大家庭的爱心成员和县街小学的小学生们,捧着鲜花,提着大米、面粉和食用油等食品,看望慰问了开封市张海州、蔺洛涛和苏汉光等3位抗战老兵
日,唐文光在金堂县隆胜镇黄桷桠村家中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
日前,民政部、财政部下发通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根据中央要求,要向部分健在的抗战老兵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5000元。8月20日,周口晚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不含鹿邑县)有300余位健在抗日老兵将获得补助。
镇平县曲屯镇楼子王村93岁的王明辉老人,1939年参军,曾参加过随州、枣阳抗战和西峡口抗战。抗战结束后回乡种地,结婚生子,如今身体硬朗、思路清晰。近日记者见到了王明辉老人,听他讲述记忆中的抗战史。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8月1日建军节当天,1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退伍老兵来到洛阳市栾川重渡沟景区,和广大游客一起重温历史,缅怀过去,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郑州慈善总会向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出倡议:让我们走进抗战老兵身边,倾听他们的故事,分享他们的荣耀,为他们送去温暖和爱心,尽己所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正能量!
杨乃寒,1916年2月出生在河南省淇县,1930年考入开封东岳高级艺术师范,1935年考入杭州国立美专(今中央美院前身)。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安排等方面情况举行发布会。这次阅兵还邀请有关国家军队派代表和方队参加。
新闻财经汽车体育娱乐健康科技
Copyright &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早产儿出生不到两斤&医生在其“心尖尖”上做手术
日09:39&&来源:
原标题:超早早产儿出生还不到两斤重 医生在其“心尖尖”上做手术
  26周早产,出生只有990克,乐乐(化名)的成长之路注定比普通婴儿难走很多,再加上心脏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反复肺炎感染,幼小的生命垂危。通过危重儿转运系统,乐乐被接到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新生儿监护室。在这里,医生在乐乐的“心尖尖”上做手术,挽救了乐乐的性命。
  39岁的张女士来自苏北农村,9月11日已经怀孕26周的她突然发生胎膜早破、高烧,在当地医院紧急顺产分娩出一体重仅990克的男婴。据家人介绍,男婴乐乐在出生后呼吸很费力,还伴有呻吟、反应差。9月12日中大医院经过心脏B超等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乐乐为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
  “孕26周分娩出的婴儿又叫超早早产儿,又加上动脉导管未闭,所以刚转来的时候,乐乐病情危急,肺部感染严重,一直靠呼吸机在支撑。”该院儿科尹莉萍副主任医师介绍。10月11日,才出生一个月的乐乐体重长到了1.2公斤。当时,该院胸心外科刘志勇主任医师团队刚做完一台体外循环手术,匆匆直奔另一手术室为男婴乐乐进行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手术非常顺利,仅用30分钟时间成功结扎动脉导管。
  尹莉萍副主任医师介绍,虽然成功手术,可是患儿仍有肺部感染,处于休克状态,一直离不开呼吸机。直到10月22日,呼吸机才撤机,改用无创呼吸机。10月30日,乐乐病情好转,终于可以自主呼吸,也能喝少量奶了。目前,患儿乐乐病情稳定,即将康复出院。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昨天上午做的微创手术切除肺部良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术后肺部感染死亡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