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腿里老是时不时的咯吱咯吱响,怀疑里面有虫在蛀木头,有没有什么好

查看: 8628|回复: 29
UID42965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秀才(2级)
项&&目当前下级
回复数:134-
回答数:2+13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成鱼(4级)
成鱼(4级), 积分 4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 积分
22:59 上传
22:59 上传
22:59 上传
蛴螬,蛴螬是各种甲虫没有长成虫时的幼虫,生活在泥土里。花生、地瓜成熟收成的时候,或者平时翻地种作物的时候,能从泥土里翻出来不少的虫子,最常见到、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种个头很大的乳白色的虫子,它就像一只生活在地底下的白嫩肥大的蛆。它通常都弯曲着身子,头部是深褐色的,嘴及周围还有硬壳一样的东西,嘴长得硬是为了在泥土里吃东西方便吧,身体是乳白色或者淡黄色的,看着软绵绵的,身上还长有几对弯曲在腹部的脚,身体表面有细细的绒毛,又像是地底下的一只肥白而没有翅膀的大蝉,有些腹部那里还半透明状,看得到肚子里灰黑色的一团,总之它的样子很吓人,也非常令人恶心。
& & 根据它的样子,我们家乡话里把它叫作是“白屁笨”、“白背笨”,我看到这玩意儿就心里起寒毛,但大人们翻地时看到它了,一点也不会害怕,锄头一挥就把它给砸成肉浆了。别看它是生活在泥土里的,身上却是不沾一点泥尘,浑身干净得很,甚至还净得皮肉都发亮,说莲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话”,那这家伙比莲花还更厉害一筹,因为它是生活在泥土里而不染泥的。生活在泥土里的蚯蚓,两头又长又尖的,身体又长又韧而且细,伸缩能力很强,这样的身材在泥土里可以钻来钻去可以生活,还说得通一点,但这家伙是一个凸头凸尾而且没有什么力气的肥大笨重的虫子,居然也能在泥土里生活和走动,“功夫”比起蚯蚓来真可谓是厉害了很多。不知它是如何在泥土里行动的,但把它掘出地面的时候,它移动时嘴巴、肚皮和脚都是朝上的,它不是用脚走动,而是用背脊一伸一缩地走路前进,身体一歪一扭的像背着几对脚在蠕动的大蛆,真是令人恐怖得头皮发麻的东西。
& & 这个叫“白屁笨”的虫子种类也有很多,有些个子很细小,但大多数都是大块头,它的真名叫“蛴螬”,是地面上的甲虫如金龟子之类的,还没有长成虫时生活在地底下的幼虫。因为它的外观样子和生活场所,也有人叫它为地蚕、土蚕、老母虫、蜰齐、敦齐。蛴螬要在泥土里生活两三年到五六年,久的甚至需要20年,才能离开泥土长为成虫甲虫。不仅仅甲虫,其实地面生活的昆虫,它们还是幼虫或者蛹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地泥土里的。
& & 蛴螬以吃地底下的植物的根为生,也吃施到地里的动物的粪肥,或者是掉在地上腐烂的菜叶树叶草叶,尤其喜欢刚播下土地的种子、根、块茎和新生发芽的幼苗。种植的一些花生、大豆、玉米等等庄稼和花木发不了芽长不出土,很大程度就是种子在泥土里给它吃掉、咬死了,蛴螬是危害非常大的地下害虫。这个浑身肉乎乎的地底虫子,吃人们的农作物,但自己也给人吃,成为一些人口中的美味,挖来蛴螬,用开水烫死,然后烤成肉干吃、油炸吃都行,和吃蝉蛹一样。也可用来做中药,对医治一些烂疮很有效
22:59 上传
蜣螂,即俗称的屎壳郎夏天的晚上,很多乡下的人家里,正在屋里吃饭或者看电视的时候,说不定屋子里就飞撞进一只乌黑的大甲虫来了,这个甲虫还比较笨,经常撞在墙上、天花板上,然后摔掉在地上,又飞起,又接着一次次地撞到墙上天花板上摔下,我们叫这种笨甲虫为“笨屎公”。
& & 笨屎公就是常说的“屎壳郎”,学名叫蜣螂,从它的外形样子和晚上出没的习惯,也有人叫它为: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夜游将军。听名字就可知道,这个虫子比较爱与粪便打交道的了,所以它通常也是生活在乡下的茅厕和一些养牲畜的圈栏里。
& & 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虫子,当它发现了一堆粪便后,便会用腿将部分粪便制成一个球状,将其滚开。它会先把粪球藏起来,然后再吃掉。蜣螂还以这种方式给它们的幼仔提供食物,一对正在繁殖的蜣螂会把一个粪球藏起来,将自己的卵产在粪球里,幼虫孵出来了,它们就以粪球为食物,等到粪球被吃光,它们已经长大为成年蜣螂,破土而出了。
& & 这个以粪便为食物令人恶心的虫子,却也是一种中药材,民间的土法子,把它烤干研成末送水冲服,可以医治便秘,真可谓是“吃什么的东西就用来补什么”。说起来,好像所有的泥土里生长的东西,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可以入作中药,都有各自的疗效,真是不得不佩服一下古人们的聪明
22:59 上传
22:59 上传
蜈蚣和蝎子在一些旧屋残墙的角落,翻开木板、松土、草丛、或者石块,经常可以发现两种虫子的身影:一是长着很多脚的蜈蚣,另一是背上勾着尾巴的蝎子,它们都会蜇人,而且有毒。不过越是有毒的虫子,越是中药里的名贵的药材,尤其是碰到个头又长又大的,人们往往会把它活抓来浸到白酒里泡成药酒喝,饮之强筋壮骨,也还可以治跌打损伤,风湿脚软,中风惊风,炎肿疮毒之类的病症。即使不当作药材用,或炸或烤或蒸汤,也成了人们餐桌上享用的美味,而且价格还不菲。
& & 据说蜈蚣的肉味非常的好,我没吃过,但在老家的野外偶或发现过有很大的蜈蚣,用棍子打死了,或者打得半死的时候用棍子挑着送给村中的大人泡药酒喝,个子大的大蜈蚣,有十多厘米长,浑身发着深褐或者深黄色的光泽,在墙壁角迈动着很多的脚一齐走动,头和尾巴左右的摇摆探视,没有一点声息,像个恐怖的幽灵,令人看了有些心里发毛,想着要是给它叮咬上一口那就完了。蝎子曾和同学一块吃过,他们都说味道非常的香,我是吃不出什么味道来,仿佛是一层嚼不烂的硬皮,在嘴里轻轻地嚼了半天,总想着它是条虫子的样子,硬不敢吞下去,最后还是吐掉了,而且不敢再试。
& & 这两个毒物都是肉食动物,偶也会兼食些素食,捕捉它的方法除了去墙角里翻找,也可以引诱,就是找来一些肉,放到偏僻静悄的旧屋角落,自然会引到一些蜈蚣和蝎子前来,用长夹子或者钳子夹捉。有人捉蝎子还不用工具,直接用手抓,因为蝎子的尾巴只能上下晃动,不能左右摇摆,直接用手夹住它那有毒会蜇人的尾巴就行了。
& & 蜈蚣和蝗虫、螳螂、蛇,在我们那里还是带有点迷信色彩的东西,要是在自己家里发现有这些虫蛇出没,尤其是碰到有出远门久未回家的亲人回来时出现的话,那这个虫或蛇肯定是本家中某位死去的亲人的鬼魂变成的,他变成虫回家里来相聚了,或者地下没钱花了想要回来索要些纸钱了。因为它们出现都是静悄悄的,很有点邪气的味道,所以比较迷信的人就会去死去的亲人坟前烧些纸钱,祷告一番,据说这些虫蛇的痕迹自会从家里消失不再出现了
22:59 上传
23:00 上传
地鳖虫在旧屋残墙的角落里的木板或者石块底下,或者是农家里盛放米麦糠粮食的罐钵底下、喂食禽畜的地方,甚至是一些久未翻阅的书本和久未清理的物柜里,经常能发现一种奇怪的黑乎乎的、圆圆的、身体薄薄小虫子,身体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披有一层硬壳,又好像是浑身软绵绵的,而且通常是一群群的数量很多,随便用脚一踩,它就变成肉浆了。
& & 这种黑色的小虫子名字叫地鳖,也叫地鳖虫、土鳖、过街、地乌龟、节节虫、臭虫母、土元,有些像幼小的还没有长出翅膀的蟑螂。之所以叫地鳖,顾名思义,那是因为它那弯弯鼓起像锅盖一样的背部,就像是背了一张龟壳,像一只生活在泥土里的乌龟,当然了,个头是远没有乌龟大的了。
& & 这种虫子不好玩,一般没有人去捉,偶或发现也是用脚轻轻一挪,就把它们踩死了,尤其在自己的屋子里发现它的身影,好比对发现蛀虫般的讨厌,但对医生来说,以及乡下一些懂得些土药方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宝贝,因为它也是一味非常有用的中药材,可以治瘀血、续筋骨。肌肉骨头扭伤、折伤或者割破了,捉来地鳖,把它烤干剁碎敷在伤口处,非常有效,乡下人把它当成“长肉药”一般的用,快速地医疗好伤口,就是可以帮人快速地长骨肉、尤其是受伤处的骨肉的意思
在旧屋残墙的角落边,还能抓到一种虫子,样子和蜘蛛有些像,肚子非常大,圆滚滚的,占去了身体的大部分,而且性情很乖巧,没有毒,也不会咬人,可以直接用手去摸它、抓它。我们小孩子直接管它叫为“大肚子”,或者“肥古子”,把它捉来装到烟盒里,带到学校里去玩。
& & 它住在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房子”里,至于这个房子是不是它自己建的我就不清楚了。在潮湿的老屋墙角下,有的地方能看到一些一条条像小草似的从地面上竖长起来的,像一些碎泥土混和了蛛丝一块建成的轻飘飘的、很有弹性、下粗上尖、像个尖尖的小塔似的中空“房子”,用两根手指捏住这个小塔的塔尖,把整个塔连根拔掉,随着塔给人拔走,有的塔底下能发现静静地呆着一个“大肚子”,把这个“大肚子”用手捉到小纸盒里就行了,可以喂它食饭粒。
& & 要是接连的拔掉了很多塔,也没有发现大肚子的话,猜想可能是屋里的大肚出门找食去了,自己也会觉得有些残忍了,不再继续掀翻它们的房子,因为毁坏了很多大肚子的房子,都不知是它们费了多少心血才搭出一座这样的房子来呢,它们回来要是看到自己的房子倒掉了会多伤心啊!却不会想一下,自己去把它抓来玩耍,甚至玩到要了它的命,其实更残忍。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个虫子到底叫什么名字
23:00 上传
23:00 上传
蠼螋,又叫剪刀虫、耳夹子虫,据说会在人睡觉的时候钻进人的耳朵里吃脑子晚上在户外捉萤火虫的时候,也想捉地面上带着萤火的虫子的话,如果带手电筒,往地上的草丛、石块间照去,可以发现地上爬的带着萤火的不仅仅只有萤火虫,也能碰到其它一些尾部带有萤火的不知名的虫子,或者是长得像秃尾巴的蜈蚣一样但尾部也发亮的萤火虫幼虫。除了这,还非常容易碰到一种吓人的夜行虫子,有的像披着灰褐色的铁甲硬壳、模样凶恶的蟋蟀或者蜜蜂,有的像一条披着硬壳的细长的蜈蚣,不过与蜈蚣不一样的是,它没有那么多的脚,身体还分成了前后两段,前段长有几对脚,后段是拖着长长的没有脚的腹部,身体是一节红色一节黑色相间隔的。这些虫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尾巴部分是分开成一个长长的叉,像蜈蚣一样,像一把张开的锋利剪刀。这种虫子不仅野外的草叶上、石块泥土间见得到,即使是一些人家屋子里也碰得到,尤其身体像一条细小的蜈蚣、身上红黑色相间的那种,在厨房,衣柜,桌椅,甚至床上也偶能发现它们的踪影。
& & 这种虫子的名字叫“蠼螋”,也有人叫为剪刀虫、耳夹子虫。据说,人在睡觉的时候,在自己没有知觉的情况下,一生之间不经意里能吃进几十只蚊子苍蝇或者蟑螂以及其它虫子,蠼螋也是其中一样吃进肚的虫子。
& & 关于蠼螋,在民间有一个恐怖的传说:睡觉的时候,人要小心提防虫子钻进自己的嘴里鼻子里耳朵里,尤其是要提防蠼螋,因为蠼螋钻进人的身体里,尤其是从耳朵里钻进去的,它就在耳朵里做窝,慢慢的吃耳朵里的东西,从耳朵一直吃到大脑,它在人的身体里大吃大喝,但人却没有任何感觉。到它吃到了大脑的时候,这个人人莫名地就疯掉了、死掉了,都不知道是如何疯、如何死的。
& & 蠼螋的外形样子吓人,受惊吓时,两把长长的尾铗常反举腹部,张开双铗,示威吓人,加上它会钻进人的身体里吃人脑的传说,所以它在人看来是一个恐怖的虫子,看到的人不免的会吓一跳,生怕给它的尾巴刺到或者剪到,那肯定是比蜈蚣更毒,必死无疑了。蠼螋的样子虽然有些吓人,但其实它们是很可爱的小昆虫,遇到骚扰不仅不会主动攻击对方,更多的是马上钻溜走了,或者就地装死然后再逃命,但它的剪刀夹子也是防御武器,躲避不过了会举着剪刀示一下威,身体里也还会分泌出一股臭气来御敌。从人的耳朵里钻进去吃大脑,那不过是大人用来吓小孩子要乖乖睡觉的故事。蠼螋还有护卵育幼的特殊习性,雌蠼螋产下卵后,会像母鸡和一些鸟类那样,伏在虫卵上等待孵化,还会捕捉小虫喂食若虫,直到若虫成长后才离开,在昆虫世界里算得上是爱心妈妈
23:00 上传
夏天的乡下晚上,那是静而热闹的。说是静,因为乡下的晚上没有什么噪音,一到晚上八九点就四周漆黑静悄一片,大家都睡觉了,说是热闹,因为人是睡觉了,但户外却还有很多的青蛙、昆虫之类的鸣叫声,人就是伴着这些欢快的声音入眠的。会发出声音鸣叫的虫子很多,但叫得最响的也最好分辨的,就是蟋蟀的叫声。
& & 蟋蟀,也叫蛐蛐、蝈蝈、促织、黑头将军、夜鸣虫、秋虫,我们家乡话里根据它的的鸣叫声,称为“草唧子”,因为它出没在野外的草丛里,又是“唧唧唧——”地叫的。草唧子浑身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嘴善于咬斗,胸宽,头上有两条长长的触角,后腿发达善于跳跃。除了野外的泥土里石块底下碰到它的踪影,在乡下的人家屋里也经常会跳飞进一些来,所以在自己家的屋子里听到蟋蟀叫也不是稀奇事,何况有些蟋蟀的窝,可能就是建在自己的屋子墙脚的某个小洞里。
& & 蟋蟀是好玩的动物,因为除了像蝉那样会叫,雄性蟋蟀还性情残忍好斗,喜欢互相厮杀,当两只雄虫相遇时,先是竖翅鸣叫一番,以壮声威,然后即头对头,各自张开钳子似的大口互相对咬,也用足踢,败者无声的逃逸,胜者则高竖双翅,傲然地大声长鸣,显得十分得意,所以晚上提灯出门,到野外捉蟋蟀回来相斗玩耍,是乡下很多孩子非常令人怀念的童年经历,甚至很多大人也会去捉来与人打赌相斗。人们斗蟋蟀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也还成了一门内涵深厚的休闲文化,对蟋蟀的产地、相法、虫谱、器具、养斗等等,都非常有讲究。《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叫《促织》的小说,我们在中学课本里也学过,说的是朝廷里流行玩斗蟋蟀的游戏,还向民间征集善斗的蟋蟀,主人公成名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故事
23:00 上传
灶马,又叫灶蟋乡下人家里,到了秋天,经常出现一种和蟋蟀很像的虫子,山脚下的人家中尤其出现得多,在比较温暖的厨房、卧室,墙角经常有它们的踪影,一只只,甚至一大群。这种蟋蟀比普通的蟋蟀个头小和短一些,黑褐色的身体,有两条很长的触角,后腿发达像蝗虫,可以跳得很高,但跳不太远,头部的样子也长得像蝗虫,整个儿就像是蟋蟀和蝗虫的综合体,也会叫,“唧唧唧——”的,与蟋蟀叫声类似。
& & 这种虫的名字叫灶马,灶马蟋,又名灶蟋、灶蟀、灶鸡、灶鸭、灶马蟋蟀。灶马夏天在野外的草丛、石头、泥土间生活,入秋后就进入居民家中的厨房、灶间、和卧室等温暖的地方,乡下人家砌的厨房里大灶脚下最常见得到,甚至就在灶底下挖洞和找缝隙居住生活,一些餐馆、酒楼里也常见得到,所以又叫为“酱油蟋蟀”、“酱色蟋蟀”,是一种典型的家庭鸣虫。在野外的时候,吃植物的茎、叶、果,到了室内,就以厨房里的饭粒、菜屑为食,一到晚上就从洞里出来,呆在灶脚下鸣叫和找食。
& & 我的老家在山脚下,晚上的厨房的灶脚下,晚上厨房里没人了,就尽是它们的叫声。这个时候人再走进厨房,打开灯,可以发现在灶脚下和水缸边一群群的都是,见有人动静了会跳走一些,大多也都不甚怕人,可以用棍子把它们一个个敲死,以前还经常用玩具枪去打这些灶马。不仅仅我家,很多人家中都有灶马,晚上拿玩具枪去打灶马比赛,看谁打得准打得多,就如同去野外捉蟋蟀回来玩斗一样是件快乐
23:00 上传
稻田翻土,灌水耙田,准备用来莳禾的时候,随着泥土的翻起,经常会爬出一只只模样有点类似蟋蟀的虫子来,在水中游着逃命,数量多的话,那可真是整个田间的泥土和水面都上是它们的身影。即使不是田间,晚上坐在屋里看电视,厅里也可以会飞进或者爬进几只来,在地上飞快地跑着钻来钻去。这个虫子比蟋蟀肥胖,脑袋圆溜溜的,头上没有长长的触须,有一对非常发达的粗短前足,像个带齿的大铲子,可以在泥土里刨土,力气很大,泥土松软的地方,它两足左右开弓又撑又刨,几铲子就挖出了个洞钻进去了。
& & 这个虫子,我们的家乡话俗称为“土狗子”,叫这个名字,因为它是生活在泥土里又会刨土的缘故,它的名字叫蝼蛄、拉拉蛄、天蝼、石鼠。蝼蛄主要在晚间活动,晚上的乡下野外,除了青蛙叫,蟋蟀叫,蝼蛄的声音也是经常得到的,它发的是“咕咕咕——”的鸣声,因为只有雄蝼蛄才能叫,所以鸣叫的雄蝼蛄其实是在唱情歌,以引诱蝼蛄姑娘前来幽会和生儿育女。
& & 蝼蛄这种虫子,凡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它们喜欢生活在潮湿松软的泥土里,爱咬食植物的幼苗、根、茎,所以稻田里最常见,到了插秧季节,秧田里一放水,常年生活在泥土里的蝼蛄,便纷纷浮出水面。有闲心的话,可以去把它们捉来,开水一烫,放锅里烤干,加油盐酱料炸或者炒,剩个竹篮子里簸箕里,是一道香气扑鼻的美味。很多人都会去捉来蝼蛄油炸当下酒料,和吃花生米似的,但比起花生来,这却是一道“野味的香肉”,实在比炸花生米或者炒豆子强多了。当然,这是对敢吃虫子的人而言,不敢吃的人,即使闻着再香也硬是不敢下口的。
& & 小孩子也喜欢捉来玩,因为它不咬人,而且肚子软软的很好玩,把它捉到手里握紧手指,可以感觉到它的两把铲子在使着劲,左右地掰着想要撑开你的手以逃出去,它以为那是泥土呢,却是如何也撑不开,只是觉得手心里痒痒的有东西在乱扒,很有意思。
& & 蝼蛄在泥土钻来钻去的搞地下生活,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又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作物的幼根与土壤分离,使作物失水而枯死,和蛴螬一样是重要的地下害虫。蟋蟀、灶马、蝼蛄,都是中药里的药材,尤其是民间的一些古怪偏方更是喜欢用到它们,泥土里生活的虫子,无不是可以用作中药的了
23:00 上传
乡下一些人家的潮湿的墙壁上,或者同样也是在菜园子的篱笆上,偶尔还会看到一种浑身粘乎乎湿淋淋的软绵绵的虫子,头上伸着两对长长的触角,还会一伸一缩的,非常缓慢地爬动,爬过之处,和蜗牛那样,也会留下一道粘液。
& & 这种虫子,白色的,灰色的,绿色的,都能碰到有,有些身体还是半透明状,整个儿的样子就像是一只没有壳的蜗牛,这就是蛞蝓了,又叫陵蠡。因为它的样子像蜗牛,但又没有外壳,所以又叫蜒蚰、蜒蚰螺、土蜗、附蜗。它和蜗牛走动时一样,爬行缓慢,走动的时候腹足伸得很大粘在墙上,就像是一个托盘,走过之后留下一道湿痕,加上粘乎乎的身体,就像是一只会流鼻涕的虫子,所以最为人俗称的叫法是:“托胎虫”,或者“鼻涕虫”。
& & 鼻涕虫是以各种蔬菜的叶片为食的,菜园子里种的蔬菜,几乎全都可以成为它口中的美食,和菜虫子那样,把菜叶子或者果实咬得洞洞穿穿的,是食性复杂食量也大的有害动物。它的耐饥力很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和蜗牛一样,蛞蝓也怕光,遇到强光照射,不用两个小时就会死去,所以也是个喜欢昼伏夜出的家伙,我们白天在墙上遇到的鼻涕虫,可能就是晚上爬上去了来不及爬下的,或者是天阴的时候才能发现有。蛞蝓把卵产在湿度大又隐蔽性好的土缝中,一只蛞蝓能产400多只卵,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到了第二年的春夏之交,气候温暖了便爬出泥土来活动,到夏季气温升高了,又钻回土里,到秋天气候凉爽了,又爬出泥土来为害。
& & 蜗牛因为有外壳的原因,还会有人去抓来玩,但蛞蝓却没有外壳了,浑身滑溜溜的很多粘液,看着很令人害怕和恶心,那自是没有人敢去抓来玩的了,通常都是用棍子把它们从墙上捅下,再捅死或者踩死。
& & 但是,蛞蝓和蜗牛那肉绵绵的身体一样,虽然看着如鼻涕那样恶心,可也有人捉来当成美味上餐桌食用,真是想着都要倒胃口了。但它的药用功效可不小,捉来蛞蝓焙干研成末,和酒冲服,可以清热祛风,消肿解毒,破痰通经,治喘息,喉痹,咽肿,痈肿等等。乡下有人不小心给蜈蚣或者蝎子咬了,捉来鼻涕虫捣烂敷在咬伤处,可以去毒,对医治一些烂疮,捉来鼻涕虫焙干后研成末,调油敷在患处,非常快好
23:00 上传
乡下的大人小孩,不管是在自己家中的鱼塘里也好,在野外的小河小湖里也好,几乎没有不曾钓过鱼的,钓具简单,只是一杆竹棍加一条线绳一只钓钩而已,钓饵也简单,要不是用煮熟的番薯、烤焦黄的蟑螂,就是用蚯蚓,而用蚯蚓当钓饵是最常用的了。
& & 蚯蚓亦称“曲蟮”、“地龙”,是环节动物,身体细长柔软,生活于土中,昼伏夜出,以腐败有机物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因为蚯蚓以带有机物的土壤为食,又在泥土里钻来钻去,使土壤疏松,所以对农作物有益。
& & 蚯蚓又可作鱼和家禽的食饵,所以乡下的很多小孩子,都曾做过这件事:带着自己家的一笼小鸡小鸭,到野外阴暗潮湿的地方翻掘泥土,锄出蚯蚓,小鸡仔小鸭仔便围在锄头旁边啄吃蚯蚓。因为蚯蚓的这个功用,所以还有些地方专门的人工饲养蚯蚓,用来当作鸡、鸭、鱼,甚至是猪的饲料。而蚯蚓粪也是天然的肥料。蚯蚓也是中药材里的一道药名,名字就叫“地龙干”,把新鲜的蚯蚓晒干就是地龙干了,研末吞服,有清热镇痛、通络利尿、平喘降压的功用,还可治疗一些癌症和肿瘤。外敷可治一些丹毒、漆疮等症。
& & 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卵生的,受精卵在卵茧里经过两到三个星期就孵化成了小蚯蚓,破茧而出。蚯蚓为直接发育,无幼虫期。蚯蚓又还有个再生功能,就是把一条蚯蚓剪成两半,它就会长成两条蚯蚓。蚯蚓是一种低等的环节动物,虽然它也有头、有尾、有口腔、肠胃和肛门。但它的整个身体就像由两条两头尖的“管子”套在一起组成的,外面一层是一不一环连起来的体壁,其中有由中胚层细胞组成的肌肉系统,体内便是一条消化道,从头到尾贯穿在一层层的隔膜中间。在内外两条“管子”之间,被体腔液充满着。当蚯蚓被切成两段时,它断面上的肌肉组织立即收缩,一部分肌肉便迅速自己溶解,形成新的细胞团,同时白血球聚集在切面上,形成栓塞,使伤口迅速闭合。位于体腔中隔里的原生细胞迅速迁移到切面上来与自己溶解的肌肉细胞一起,在切面上形成结节状的再生芽。与此同时体内的消化道、神经系统、血管等组织的细胞,通过大量的有丝分裂,迅速地向再生芽里生长。就这样,随着细胞的不断增生,缺少头的一段的切面上,会长出一个新的头来;缺少尾巴那一段的切面上,会长出一条尾巴来。这样一条蚯蚓就变成了两条完整的蚯蚓。
& & 我们去钓鱼时挖了很多的蚯蚓,外加一点的泥土混在一块,但如果一下没有把蚯蚓用完,过两天再看,蚯蚓往往是变成了水了。这是因为,蚯蚓是通过皮肤呼吸的,所以它体表的水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去钓鱼时带的蚯蚓只混和了一点儿的泥土,泥土过湿或者过干,蚯蚓都过不了多久便无法呼吸了,蚯蚓死亡后,如果没有立即被晒干,它就会分泌出一种酶,可以把身体“化”掉,所以我们在一些水沟里看到的死蚯蚓都是泡得快要化掉了似的。
& & 现在去钓鱼,都甚至不敢把一条蚯蚓上到钓钩上去了,还要叫人代劳之,因为现在觉得这个浑身摸上去弹性坚韧,又会伸得很尖长也会缩得很短小的,拿在手里滑溜溜的,又好似浑身有细小的毛与手掌在磨擦的家伙,还会缠绕在手上,觉得很是有些恐怖吓人起来。并且还会想象把这么一个生命穿到钓钩里,还会像人那样从伤口处流出红色的血来,但是想生又挣扎不走,想死又死不了,这样活生生地折磨它,它多痛呀,觉得真是残忍的事情。以前,抓蚯蚓钓鱼,挖蚯蚓喂鸡鸭,是常事,除了那种特别大的,比一根筷子还要粗长的大蚯蚓看着有些吓人,觉得它是条会咬人的恐怖的家伙,不敢去碰外,普通的小蚯蚓是不在话下的,现在大了反而倒退了。
& & 蚯蚓的颜色大多都是紫红色的,但有一种是绿黑色的,身体表面会散发出一股透明的绿色萤光来,这种蚯蚓看着很吓人,一般是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破屋子的墙角下掘到的,翻开鱼塘边的大石头底下,大都是这种青绿色的蚯蚓。这种蚯蚓很不讨钓鱼的人喜欢,因为认为青蚓味道差,钓不到鱼,而且在我们那里还有人说,这种蚯蚓日后是变成水蛭的,而水蛭是个生活在水里的非常令人恐怖的吸血的软体动物,所以很多人都特怕这种青色的蚯蚓,翻到青蚓就赶紧的走,免得它会钻到人的身体里吸血
蛞蝓,又叫托胎虫、鼻涕虫,外形就像是没有外壳的蜗牛
扫描二维码,手机浏览分享本帖。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35000.00
UID37921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贡士(4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118-
回复数:3920-
回答数:58+42
采纳数:0+1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妖(8级)
鱼妖(8级), 积分 117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40 积分
太刺激了!!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46755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贡士(4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25-
回复数:6290-
回答数:69+31
采纳数:0+1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魔(9级)
鱼魔(9级), 积分 188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30 积分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22500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举人(3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19-
回复数:2337-
回答数:37+13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祖(7级)
鱼祖(7级), 积分 70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9 积分
额。。都可以喂龙么?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6022精华13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进士(5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83-
回复数:5513-
精华数:13-
回答数:114+86
采纳数:2+1
热帖数:67-
有的可以喂,有的不可以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22346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秀才(2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29-
回复数:852-
回答数:7+8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圣(6级)
鱼圣(6级), 积分 25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4 积分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62369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童生(1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0+1
回复数:599-
回答数:42-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圣(6级)
鱼圣(6级), 积分 18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00 积分
太另类了,有些还是不能喂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22728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举人(3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32-
回复数:3760-
回答数:37+13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妖(8级)
鱼妖(8级), 积分 112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20 积分
辛苦辛苦!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54712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头像被屏蔽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贡士(4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26-
回复数:7785-
回答数:222-
采纳数: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18581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秀才(2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66-
回复数:993-
回答数:10+5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圣(6级)
鱼圣(6级), 积分 29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顶,我最怕最后那几条了,最常见,但最令人头皮发麻。蚯蚓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新人贡献]荣勋
成功推荐1位以上朋友注册成为龙鱼家族成员,并发贴大于1,或者您的发帖量大于50并且在线时长超过20小时即可获得!
[龙族新人]荣勋
只要注册用户在线时间超过1小时,发贴超过2贴以上即可申请!
一周岁纪念章
一周岁纪念章
二周岁纪念章
二周岁纪念章
[社区建设]荣勋
为社区的各方面建设提供了帮助,比如赞助社区空间,赞助广告位,赞助物品.
圣诞节最终勋章
龙鱼王者争霸赛评委徽章
龙鱼王者争霸赛评委徽章
国庆60华诞纪念章
参加国庆活动即可获得
改编达人勋章
改编达人勋章
龙巅微信公众号
龙巅官方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床吻戏摸大腿吻胸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