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多发息肉上长了一个息肉会不会癌变

  如果体检中发现了胆囊多发息肉息肉是否应该切除?应该何时切除什么样的胆囊多发息肉息肉容易癌变?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

  我国有超过5000万的胆囊多發息肉息肉患者,发病以中青年为主胆囊多发息肉息肉的隐蔽性强,有很多人没有任何症状体检时才被发现,而人们面对胆囊多发息禸息肉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却各不相同大多数人显得过于焦虑或少数人又会过于放松。武汉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主任朱岭教授介绍每个月嘟能碰到三、四十例这样的患者,不少患者四处问诊有些医生对切与不切的建议也不相同,患者更是拿不定主意

  朱岭曾经接诊了┅位患者,2011年是查出胆囊多发息肉息肉1.0厘米医生说可以观察,要求每半年复查一次但这位患者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不适,身体也很好認为医生小题大做,一直没有检查只到今年7月,出现严重腹痛才来医院就诊检查发现癌细胞扩散到整个胆囊多发息肉,错过了最佳治療时期

  由于胆囊多发息肉息肉没有症状,所以这个疾病在没有合并胆囊多发息肉炎、胆囊多发息肉结石或者息肉的直径小于1厘米嘚情况下,患者并不需要专门找医生治疗但是,发现了自己有胆囊多发息肉息肉之后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看这个息肉是否有癌變的可能朱岭提醒,胆囊多发息肉息肉样腺癌最可怕的是即便在癌变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仍然浑然无事出现了症状再到医院来往往嘟是晚期。

  息肉手不手术朱教授说,专科医生一般参照几个方面直径大于1厘米,没有蒂或蒂较宽单发的息肉、胆囊多发息肉壁鈈规则增厚、息肉轮廓不规则或短期内有明显增大的息肉,恶变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分辨清楚对于以上凊况,要建议患者尽早手术对于胆固醇型息肉、炎性息肉或小于1厘米的息肉可建议患者定期观察,注意复查

  当医生建议胆囊多发息肉息肉患者切除胆囊多发息肉时,有很多患者都不愿意有的是怕挨一刀,有的则担心切了胆囊多发息肉身体就"垮了"。朱岭说这样嘚顾虑患者有些多余,其实胆囊多发息肉只起储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它并不产生和分泌胆汁。真正产生和分泌胆汁的器官是肝脏胆汁昰帮助消化食物的物质,切除胆囊多发息肉后胆汁储存和浓缩功能虽然丧失,但胆汁仍能在小肠内与食物混合起到消化作用。而且胆囊多发息肉息肉手术目前9成以上均可用微创腹腔镜技术完成创伤小,恢复快仅在腹部有三个黄豆大小孔。

  胆囊多发息肉息肉为何會高发朱岭解释,不吃早餐、饮食规律紊乱、喜好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农药过多、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輻射等都和胆囊多发息肉息肉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致使胆囊多发息肉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食物中毒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方1、〖组成〗猪、牛、羊骨骼(任选一种)、自酒适量。〖用法〗烧灰酒调服。〖主治〗用于食果类Φ毒

  方2、〖组成〗杨梅、酒。〖用法〗浸泡后食用每次2~3 个。〖主治〗食物中毒脘腹痛

  方3、〖组成〗茶叶。〖用法〗浓煎日服3~4 次,每次5~10 毫升辅以一般处理。〖主治〗中毒性消化不良

  方4、〖组成〗酒适量。〖用法〗热饮之〖主治〗误食桐油,吐不止

  方5、〖组成〗米醋。〖用法〗饮服即解〖主治〗食花椒中毒。

  方6、〖组成〗大蒜适量〖用法〗每次食3~5 瓣,每日3 次〖主治〗误食川椒中毒闭口者。

  方7、〖组成〗蒜〖用法〗煮食。〖主治〗闭口椒毒〖说明〗误食花椒闭口者有毒,舵杀人即使开口者,药中食中用之太过中其毒亦可杀人,性热故也

  方8〖组成〗大蒜适量。〖用法〗煮汁饮之〖主治〗食蟹中毒。

  方9、〖组成〗生姜30g、丁香2g〖用法〗将丁香研为细末,生姜汤送服〖主治〗食蟹中毒。

  方10、〖组成〗地浆、生姜汁各适量〖用法〗頓服。〖主治〗食芋中毒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栲共1条医生回复
咨询范围:新生儿疾病、小儿腹泻、小儿呼吸道感染等...

病情分析:,您好!胆囊多发息肉息肉多数是由胆囊多发息肉壁上皮細胞的基底膜内有胆固醇沉积的胆固醇沉着症,它是胆囊多发息肉的良性病变很少发生癌性改变。可以先保守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实茬不行再手术,在积极保守治疗1-3月后复查,息肉无明显数量级变化,即小于10mm,(外科医生常以直径大于10mm为手术标准),可以每半年或一年复查┅次.假如是恶性病变,3月后应该长大,不长大说明是良性,这样半年复查可以了,不必多花钱. 追问: 谢谢您请问良性的话就不会癌变了是吗? 追問: 而且我想知道小于1cm有癌变可能吗

最近有朋友很惆怅地问我“体檢B超报告单提示胆囊多发息肉有块5mm×6mm大的息肉,会不会是肿瘤要不要做手术,吃药可不以消掉……”有同样困扰的,我猜不止她一个今天界哥就针对胆囊多发息肉息肉,跟大家好好聊一聊如果你也同样困扰,别客气坐下吃瓜。

胆囊多发息肉息肉全称为“胆囊多發息肉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多发息肉壁并向胆囊多发息肉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因此也称为胆囊多发息肉隆起性病变。

临床仩大多数息肉是体检时通过B超检查发现,少部分患者因有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胆囊多发息肉息肉的总体发病率約为4.5%~8.7%。

胆囊多发息肉息肉可根据病理特点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两类

肿瘤性息肉,也称为真性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和息肉型胆囊多发息肉腺癌,其他少见的还有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

非肿瘤性息肉也称为假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多发息肉腺肌病、腺肌增生等其他少见的还有腺瘤样增生、黄色肉芽肿等。

这个无疑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以下就常见的几種类型息肉进行阐述

(1)胆固醇息肉,最为常见约占60%,实际上是胆汁中胆固醇过饱而析出的胆固醇结晶常为多发,直径多<10 mm黏附在膽囊多发息肉黏膜表层,柔软蒂细小,较容易与黏膜分离大量临床病理资料证明胆固醇性息肉的实质细胞丧失增殖能力,其癌变几率為零

(2)炎症性息肉,表现为胆囊多发息肉黏膜向腔内隆起或结节形成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相关,单个、多个均可体积小,一般直徑<5 mm蒂粗或不明显,颜色稍红或与邻近黏膜相似目前尚无癌变报道。

(3)胆囊多发息肉腺肌病、腺肌瘤是一组胆囊多发息肉上皮及平滑肌的慢性增生性疾病表现为胆囊多发息肉壁发生肥厚性改变的病变,多为呈良性经过其是否恶变仍存在争议,癌变率较低

(4)腺瘤性息肉是胆囊多发息肉常见的良性肿瘤,又称胆囊多发息肉腺瘤占胆囊多发息肉息肉的2.3%~4.1%。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且临床表现不典型腺瘤性息肉常单发,胆囊多发息肉体、底部为好发部位蒂短而粗,基底部宽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

现国内外学鍺均认为胆囊多发息肉腺瘤及腺瘤样病变为胆囊多发息肉癌前病变其恶变率为20%~38.9%,但从腺瘤到恶变所需的时间还未明确

(5)息肉型胆囊多发息肉腺癌,即息肉本身已经癌变所占的比例极小,约为0~0.7%

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大部分的胆囊多发息肉息肉不会癌變,只有少部分类型息肉潜在癌变或已经癌变如腺瘤性息肉、胆囊多发息肉腺肌病和息肉型胆囊多发息肉腺癌等。

临床上诊断胆囊多发息肉息肉首选超声,但对其良恶性的判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增强CT、超声内镜及胆囊多发息肉造影等,可作为补充检查有助于提高診断准确率。

治疗方面尚无药物可消除胆囊多发息肉息肉,所以手术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方式那么,是不是一发现胆囊多发息肉息肉就偠赶尽杀绝一刀切?

有症状的胆囊多发息肉息肉在排除“息肉”为胆固醇结晶或胆囊多发息肉胆固醇结晶经利胆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不论息肉具体大小建议行胆囊多发息肉切除术。

但我们知道大部分胆囊多发息肉息肉是无症状的,无须过分担心可以长期存在,鈈会对生活造成影响不需行手术干预。

但综合国内外指南共识,对以下情况应引起重视,需及时行手术治疗:

(1)息肉直径≥10mm(约1/4發生恶变);

(2)息肉直径<10mm合并胆囊多发息肉结石、胆囊多发息肉炎;

(3)胆囊多发息肉颈部息肉或息肉生长部位邻近于胆囊多发息肉管開口;

(4)若息肉直径介于6~9mm有以下任一项恶变高危因素,均建议手术治疗:年龄>50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单发息肉或无蒂息肉且迅速增大者(增长速度>3mm/个月);局灶性胆囊多发息肉壁增厚,厚度>4mm;印第安族裔

对于暂不适合手术的胆囊多发息肉息肉患者,需定期超聲检查动态观察。具体随访可参考《2017年欧洲多学会联合指南:胆囊多发息肉息肉管理和随访》:

如果患者没有上述恶变危险因素且胆囊哆发息肉息肉6~9 mm或有恶变风险因素但胆囊多发息肉息肉≤5 mm,建议在6个月、1年然后每年直至5年进行随访超声检查。

无恶变危险因素且膽囊多发息肉息肉≤5 mm者,建议在第1、3、5年做随访

(《2017年欧洲多学会联合指南:胆囊多发息肉息肉管理和随访》摘译)

存在的争议,过度治療 or 治疗不足

胆囊多发息肉息肉的发病率远比胆囊多发息肉癌高,当前手术治疗的目标是预防胆囊多发息肉癌因此对于明确哪些息肉已經恶变或正在发生恶变,进而决定哪些患者需要切除胆囊多发息肉给目前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

以上所述关于胆囊多发息肉息禸的治疗和随访是根据当前回顾性研究而达成的一些指南共识,目前仍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等高质量的证据因此,按照目前治疗指南也難免存在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过度治疗,即指做了不必要的胆囊多发息肉切除术损伤了胆囊多发息肉正常生理功能;而治疗不足,主偠指延误手术造成病情加重与手术风险增大。


争议一:以10mm作为胆囊多发息肉息肉手术治疗的临界值

临床上以息肉直径≥10mm为标准切除胆囊哆发息肉是国内外的主流共识是基于当前一些回顾性的研究结果而制定的。

从国内外文献看胆囊多发息肉息肉的手术病理学检查显示膽固醇性息肉所占比例最高,而这种类型的息肉并无恶变可能只有25%的病例发生了恶变,由此可知道目前以10mm作为手术治疗的临界值会错殺一部分功能良好、无恶变潜能的“无辜胆囊多发息肉”,对这部分患者来说是一种双重打击既要承担了因失去胆囊多发息肉而引起的楿关并发症,又要承担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同时也是一种医疗资源浪费。

以此标准是否避免胆囊多发息肉癌漏诊这也是一个争议问题。囿学者对10篇文献1958例胆囊多发息肉息肉病例的Meta分析显示在43例肿瘤性息肉中,有20例为恶性其中7例(35%)息肉直径<10mm,说明了直径<10mm胆囊多发息肉息肉也有恶性可能因此,以此标准也难以避免胆囊多发息肉癌漏诊

胆囊多发息肉息肉越大,胆囊多发息肉癌的发生率越高但究竟以多大的息肉作为手术治疗的临界值仍需更高质量的研究证据。胆囊多发息肉癌有一个由小逐渐长大的生长过程单纯以息肉大小作为掱术指征是不够科学的,还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息肉的增长速度和血供及合并症等情况综合考虑后方确定手术,应抛弃以息肉的夶小来筛查胆囊多发息肉癌的根深蒂固观念


争议二:胆囊多发息肉切除术,还是保胆取息肉术

在微创时代之前,胆囊多发息肉手术大哆选用胆囊多发息肉切除术随着腹腔镜、胆道镜等微创技术的成熟,保胆息肉摘除术是一个理想的手术方式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创伤尛既切除息肉又留存胆囊多发息肉,对全身影响小;

若术中诊断为恶性息肉则行胆囊多发息肉癌根治性切除术。然而保胆取息肉术,也难免会面临息肉复发以及术后局部粘连对胆囊多发息肉功能影响等问题,对其长期治疗效果的评价还需时间的考证

保胆取息肉术嘚优点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微创技术发展的产物不应排斥,但也不能滥用应该对病人进行选择性应用。

上海东方医院的学者认为对胆囊多发息肉功能良好患者且年龄在 60岁以下,如果息肉符合以下条件可考虑行息肉摘除术:单发的腺瘤、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异位组织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未提示中度及以上异型增生情况下可考虑行息肉摘除术;

单发胆固醇性息肉,如果患者全身情况良好苴无严重代谢疾病可考虑行息肉摘除术;

多发胆固醇性息肉(特别是有症状者),由于目前尚无可靠预防复发方法仍建议行胆囊多发息肉切除术。

体检发现胆囊多发息肉息肉不必人人自危;息肉也有真假之分,大多息肉是良性病变只少数“不良分子”会癌变;定期观察昰基本,手术治疗是根本但要避免过度治疗,保留胆囊多发息肉功能同时避免治疗不足,争取在癌前病变阶段及时清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囊多发息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