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雅培营养素素摄入不足导致哪些疾病

摘要:脸色暗黄,气色差。大多数女性,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尤其是经期大量出血那几天。这往往是由贫血引起的,贫血则可使人面容憔悴、苍白,精神萎靡不振,再好的化妆品也掩盖……
摘要:我们国家很多人都很喜欢吃辣椒,比如西南和西北一带,有调查显示,我国西南地区居民患高血压的比例较低,可能和他们偏爱吃辣有些关系。那么辣椒究竟能不能降血压呢?高血……
摘要:贫血怎么办?贫血虽然不会有太大的不适,但是如果不及时的进行调理就会出现其他的异常症状。所以,快速补血是很关键的。在这里,推荐一下都是哪些最平民的食物可以帮你补……
摘要:到了9月后,秋意渐浓,天气越来越冷了。为了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就要开始提高免疫力了。吃哪些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免疫力呢?饮食养生保健在秋天里要多准备一些可以……
摘要:女性气血旺才会脸色好,所以补气也是很重要的。饮食补气是最科学的方法之一,女性可以选择的补气食物有很多,并且都是经常可以吃到的。接下来,一起看看这些补气的食物是……
摘要:现如今,虽然我们都在追求瘦身减肥,可是太瘦会带了很多的疾病,也是会影响健康的,瘦子就会想要增重。只要多吃就可以增重吗?这可不一定,减肥要节食,增重的饮食要合理……
摘要:低血糖会有哪些危害呢?低血糖是女性最常出现的症状,不要认为低血糖是小毛病。低血糖会带来很多的其他疾病和症状,需要及时的进行调理。低血糖最常见的调理方法当然就是……
摘要:饮食补血一直以来都是有贫血症状的人群最佳选择之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有很多最常见的食物都具有补血的功效。在这里,不如就为大家总结一下都有哪些食物可以补血……
摘要:缺铁性贫血要怎么吃呢?不同的贫血症状,其实在饮食上是有差别的,不能一概而论。缺铁性贫血是很常见的一种贫血症状,这种贫血要怎么吃才好呢?在这里,就来为大家介绍一……
摘要:正常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摄入过多或不足均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病。严格说,营养缺乏病是由于摄入营养素不足而在临床上引起各种表现的疾病,是营养不良的一种,但两者并……
摘要:夏天补脾吃什么好呢?补肾养胃是很常见的养生保健要点,很多人都会忽略补脾,补脾也是很重要的哦。在这里,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补脾的食物都有哪些,让你在日常生活中就可……
摘要:贫血患者应该如何安排饮食呢?贫血的调理食物是有很多的,在多吃补血的食物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日常饮食的要点,这也是至关重要的。接下来,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贫血的饮食安……
摘要:癌症很可怕,能让人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人体如果缺乏营养,容易患癌症,如缺乏维生素D的人易患乳腺癌,而缺……
摘要:贫血的人群有很多,不同的人群都有可能会患上贫血,所以不能忽视。贫血要怎么办呢?补血的方法是有很多的,而饮食调理贫血是副作用最小的。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贫血……
摘要:饮食补血如果方法不正确就不会起到疗效,而饮食补血的误区却是有很多的。同时,还有很多粥品也可以帮助大家补血。今天,就来为大家总结一下饮食补血的误区以及贫血的调理……
摘要:在我国,普遍有很多人都会有亚健康的症状,亚健康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危害是循序渐进的,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的进行调理才行。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亚健康的饮食调……
摘要:提高免疫力应该吃些什么好呢?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如果低下就会容易患上各种疾病,所以免疫力低下对我们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调理才行。接下来,就来看看哪……
摘要:补血的食物是有很多的,大家都有所了解,可是这些补血的食物要吃对才会有效果,否则就不会起到补血的作用。在这里,想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哪些食物可以补血,以及补血食物……
摘要:贫血吃什么好呢?贫血虽然并不能算较为严重的疾病,但是如果不及时的进行调理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带来其他的危害。在这里,为大家盘点一下贫血要如何通过饮食来进行缓解……
摘要:营养缺乏病症是生物有机体即我们的人体,由于摄入营养素的不足如蛋白质缺乏、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不足等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症状。近年来,由于营养素的功能性检查越来越……
摘要:如果你发现某某最近情绪不佳,容易暴躁发怒,那么你一定要体谅他,因为他可能不是故意的,而是缺乏营养元素导致的,如:缺乏维生素B6易导致情绪激动、困倦和急躁;缺维……
摘要:贫血吃什么好呢?如果贫血不太严重是可以通过饮食来进行调理的,这是一种较为科学可行的方法。而饮食调理贫血最重要的就是选择正确的食物以及合理的饮食安排,下面就来为……
摘要:补血一直都是我们养生保健最重要的,饮食补血有哪些方法呢?在各种食材中,有很多是具有补血作用的。今天,就要为大家总结一下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都有哪些,快来一起看看……
摘要:提到补钙,大多人想到的是牛奶或钙片,很少有人知道一些家常菜也是补钙高手。或许这些食材的含钙量并不是最高的,但“一个好汉三个帮”,钙能否被人体顺利吸收也需要其他……
摘要: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多数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而不同人群,对于不同维生素的需求量也不同,对应补充自身所需的维生素,可以减缓缺乏维生素……
摘要:现代人的饮食方式多种多样,有些人不沾荤腥,长期只吃素。对于这类人群,不少人会担心说长期吃素会不会导致营养不良。其实,想要判断自己是否营养不良,可以从体重、身高……
摘要:补血是很多女性关心的问题,那吃什么食物可以健康补血呢?补血食物你都吃过哪些呢?下面就赶紧一起来看一下补血的食物都有什么吧。
摘要:只有肉类食物可以帮助我们补血吗?其实想要补血,可以选择的食材范围是很广的,并不局限于肉类食物。今天,要为大家盘点的就是补血最平民的食物都有哪些,快来一起了解了……
摘要: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其醛衍生物视黄醛)或抗干眼病因子,是一个具有脂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包括动物性食物来源的维生素A1、A2 两种,是一类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物质……
摘要:曾经,一段检测方便面含油量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引发了人们对方便面的广泛关注。专家建议,吃方便面时,最好加入蔬菜、鸡蛋或少量豆制品,还要注意少放调料。网上广泛传……
摘要:素食者一般只吃蔬菜、水果、谷类、豆类、坚果和种子类,也可能同时吃些奶类和蛋类,后者被称为“蛋乳素食者”;那些不吃各种动物蛋白,包括肉类、鱼类、禽类、乳类和蛋类……
摘要:眼睛是我们身体最辛苦的器官之一,学习、工作、玩游戏、玩手机,每一样都离不开它。经常用眼的人大多会有觉得眼睛干涩、疲劳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其实,有些食物对眼睛是……
摘要:女性贫血应该吃什么食物来调理?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要高于男性,据了解,妇女的贫血发病率为64.4%左右。食疗是治疗贫血的有效手段之一,下面和大家推荐一些……
摘要:半夜睡觉小腿抽筋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那疼痛真是让人难受。其实,腿常抽筋大多是缺钙、受凉引起的,大家平时可适量补钙,如多吃一些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芝麻……
摘要:饮食是为免疫力充电的重要帮手。生活中,大家应尤其注意以下重要营养素的摄入。
摘要:贫血的人群不仅要在饮食上多吃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同时还应该要补充一些其他的营养元素,这样才能有益吸收,使补血的效果更好。在这里,不如就来一起了解了解有哪些营养……
摘要:每天最佳补钙时间是什么时候呢?要知道,补钙也要讲究科学方法,盲目补钙或许会让补钙事倍功半。该如何补钙,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哪些食物可以补血呢?补血的人群是有很多的,而最佳的补血方法就是饮食。我们都知道动物血是具有补血功效,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动物血补血。今天,具体来看看补血食……
摘要: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不健康会导致气血不足,气调血顺才能肤色红润、有什么食疗的方子可以帮助你补充气血吗?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四大名补”!
摘要:免疫力低下吃什么好呢?随着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就会容易患病,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免疫力呢?大家不妨试试通过饮食提高免疫力,在这里盘点一下哪些食物可……
摘要:各类人群都可能出现贫血的现象,而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并不能盲目的认为可以吃血补血,这并不一定会有作用。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可以补血的食物都有哪些,快来一……
摘要:奥运场上,有人欢喜有人忧。一边是孙杨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一边是举重的谌利军因为小腿抽筋而遗憾弃权。据了解,抽筋在举重比赛中非常少见,但在我们日常生……
摘要:贫血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还应该要进行饮食调理,因为饮食缓解贫血是最有效果的方法之一。具体来说,有哪些食物具有调理贫血现象的作用呢?贫血患者应该怎么吃呢?快来一……
摘要:血虚患者吃什么可以进行调理呢?中医认为,红枣对于血虚的症状会有很大的作用,是不能替代的补血食物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食物对于血虚症状也会有所帮助,下面……
摘要:体虚吃什么好?体虚的原因有很多,想要更有效的缓解体虚现象就应该要根据具体的状况来选择适合的方法。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根据不同体虚症状选择适合的食物,快来一……
摘要:老年人补血营养食谱你知道几个?其实人一旦上了年级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衰退,从而出现很多不好的症状,其中贫血就是常见的症状之一,而很多时候老年人的贫血又不易察觉,……
摘要:吃什么食物补铁呢?众所周知,铁质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元素,对于补铁我们经常第一反应是吃菠菜,除了这个,还有哪些补铁的饮食方法呢?
摘要: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营养不良发生率居高不下,这究竟是为什么?营养专家指出,现代人的饮食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营养不足,一种是营养过剩。大家对营养的认识还停留在大……
摘要:营养不良吃什么?营养不良不仅仅是儿童会出现,成年人也有可能营养不良哦。今天,就来告诉大家,不同的营养不良都有哪些症状,同时应该如何调理营养不良的现象,千万别错……
摘要:营养缺乏应该吃什么?成年人也一样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所以补充营养是很重要的。在这里,小编不仅要为大家介绍补充各种营养素的食物,还有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快来一……
摘要:国内几乎所有的营养学专著都强调中国人缺钙不缺镁。但事实上中国人缺镁很严重。问题在于中国人对镁的认识还存在很多盲点。国外医学机构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不少疾病与……
摘要:像其他一些具有抗氧化特性的维生素一样,维生素E能防止细胞过早的衰老。它还能在人体年轻的时候保护肺细胞,促进神经发育。一项新的研究支持这样一种理论:维生素E是人……
摘要:总能听到类似“我们日常的饮食中缺乏很多营养成分”、“日常饮食营养摄入不足”这样的声音,于是很多人会选择买上一些维生素药片每日服用来帮助自己补充维生素。但英美的……
摘要:秋天一到,天气变得越发干燥,很多女性会出现嘴角潮红、皲裂、溃烂等症状,这是口角炎的主要表现,也叫“烂嘴角”。口角炎往往是维生素B2缺乏的常见反应,当人体缺乏维……
摘要: 哈密瓜的营养价值。哈密瓜闻起来味道非常的香,而且口感甜而不腻。那么哈密瓜怎么吃呢?哈密瓜的营养价值有哪些呢?
摘要:血红蛋白低、贫血、脱发、疲劳和头痛等症状和健康问题常与体内缺铁有关。根据我国膳食指南,19~50岁女性每天应摄入铁20毫克,19岁以上男性每天应补铁15毫克。……
摘要: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繁忙了,很多人都是早午餐比较随便的吃,晚餐往往会吃的比较有营养,其实这都是不对的,这样做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多困扰。吃好晚餐,要注意以下……
摘要:铁在人体的血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缺铁,会导致贫血和智力下降,而最新的医学研究结果显示,缺铁会使DNA受损,诱发肿瘤。尤其是对于贫血的患者,补铁是很有必……
摘要:营养缺乏的症状常见的有哪些?营养缺失就是我们常说的营养不足,这会导致我们身体的营养无法满足,因此出现影响到成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营养不足……
摘要:老年人缺钙会造成很多疾病,最常见的是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骼变得细小而空洞,犹如浮石般脆弱易断。老人如何补充钙质呢?老人补钙吃什么最好呢?下面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一……
摘要:美国卫生署及哈佛医学院曾发表一项报告:食用太多的奶制品与蛋白质是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骨质疏松症和动物性蛋白质的关系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越是吃肉类和动物性……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营养均衡的问题,总是经常烦恼于自身是否缺乏什么营养。其实,身体最了解自己的状况,所以,缺乏哪些营养,身体都会向我们发出相……
日,第五届华南地区健康管理论坛暨2016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广东省健康服…
[]母亲节特辑:近视不老花?警惕老花眼的两大误区
[]被砍了30多刀的好医生陈仲伟辞世 民众自发为主任哀悼送行
[]预防颈椎病可以按压几个穴位 预防颈椎病要做好5点
[]早包皮过长当心导致早泄 假性包皮过长该如何辨别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气候特点为偏凉,向冬季过渡。当气候开始转凉时,人们体内的气血……
副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重症病患等营养治疗
|||||||||||||
|||||||||||||
单位:北京协和医院 营养科
职称:主任医师
单位:北京协和医院
职称:主任医师
单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营养中心
职称: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营养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单位:广东省中医院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单位:广州市儿童医院 临床营养科门诊
职称:主任医师
饮食频道热点专区【图文】第一节 营养缺乏病--概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一节 营养缺乏病--概述
&&对生活中常见营养缺乏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简要防治的概述。
大小:1.9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营养与疾病的关系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营养与疾病的关系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85|
上传日期: 20:06:1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营养与疾病的关系
关注微信公众号10、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内科学第七版 )
我的图书馆
10、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内科学第七版 )
第八篇& 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
第一章 总论&&
新陈代谢指在生命机体中所进行的众多化学变化的总和,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通过新陈代谢,使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转化,同时体内物质又不断进行分解、利用与更新,为个体的生存、劳动、生长、发育、生殖和维持内环境恒定提供物质和能量。新陈代谢包括物质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过程。合成代谢是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内,参与众多化学反应,合成为较大的分子并转化为自身物质,是需要能量的反应过程,其中三大营养物质以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合成和储存;分解代谢是体内的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降解反应,是产生能量的变化过程。中间代谢指营养物质进入机体后在体内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或比例不当,都能引起营养疾病。中间代谢某一环节出现障碍,则引起代谢疾病。营养疾病和代谢疾病关系密切,往往并存,彼此影响。例如维生素D缺乏症属营养病,但常表现为钙磷代谢失常;糖尿病为代谢病,常伴同蛋白质和能量缺乏。
【营养和代谢的生理】
(一)营养物质的供应和摄取
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以维持生存和健康,保证生长发育和各种活动。这些来自外界以食物形式摄入的物质就是营养素。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DRIs》对营养素分类如下:①宏量营养素:包括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它们在消化时分别产生葡萄糖及其他单糖、肽和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宏量营养素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能源,脂肪产热37.7kJ/g (9kcal/g),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产热16.7kJ/g (4kcal/g)。②微量营养素:指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消耗甚微,许多微量元素有催化作用。③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④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见表8-1-1,其中一些必须由外界供给,主要来自食物,另一些可在体内合成。食物的营养价值指食物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是否能满足人体需要。营养价值高低决定于其所含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多少、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是否合适,是否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等。同一种食物的营养价值还因贮存、加工和烹调方法不同而异。必需营养物质需要量指正常情况下维持机体正常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并可防止因缺乏而出现相应生理、生化或病理变化所需的最少量。为维持体重稳定,能量的供给和消耗必须平衡。每日所需能量为基础能量消耗、特殊功能活动和体力活动等所消耗能量的总和。基础能量消耗可因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而异。特殊功能活动指消化、吸收所消耗的能量,可因生长、发育、妊娠、哺乳等特殊生理需要而增加。体力活动所需能量因活动强度而异,轻、中、重体力活动所需能量分别为基础能量的30%、50%、100%或以上。生物效价为80以上的蛋白质,成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约需1g左右。蛋白质生物效价的顺序依次为:动物制品、豆类、谷类、根类等。牛奶与鸡蛋蛋白质的生物效价为93,牛肉为76,麦片和米为65,玉米为50。如供应的食物中蛋白质的生物效价较低,则每日所需蛋白质的量应增加。脂肪所供应的能量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在供应的脂肪中,饱和脂肪、多价不饱和脂肪与单价不饱和脂肪的比例应为1∶1∶1,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宜在300mg以下。每日所需总能量除由蛋白质和脂肪所供应外,余下的由糖类供应。
(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
食物进入胃肠道在消化液、酶等作用下,转变为单糖、氨基酸、短链和中链脂肪酸、甘油,与水、盐、维生素等一起被吸收入血,中性脂肪和多数长链脂肪酸则经淋巴入血,到达肝和周围组织被利用,合成物质或提供能量。机体自身的物质,亦随时被分解提供能量或合成新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的中间代谢受基因控制,在酶、激素和神经内分泌水平进行调节。代谢底物的质和量,辅因子、体液组成、离子浓度等反应环境,以及中间和最终产物的质和量等对调节中间代谢亦起一定作用。中间代谢所产生的物质,除被机体储存或重新利用外,最后以水、二氧化碳、含氮物质或其他代谢产物的形式,经肺、肾、肠、皮肤黏膜等排出体外。
【营养病和代谢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营养病
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均有一定的需要量、允许量和耐受量,因此营养病可因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或比例不当而引起,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以下两类:
1.原发性营养失调 摄取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或比例不当引起。例如摄取蛋白质不足引起蛋白质缺乏症,能量摄取超过消耗引起肥胖症。
2.继发性营养失调 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所致。
(1)进食障碍:如口、咽、食管疾病所致摄食困难,精神因素所致摄食过少、过多或偏食。
(2)消化、吸收障碍:消化道疾病或某些药物如新霉素、考来烯胺等所致。
(3)物质合成障碍:如肝硬化失代偿期白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的低白蛋白血症。
(4)机体对营养需求的改变: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大手术后以及生长发育、妊娠等生理性因素,使机体需要营养物质增加,如供应不足可致营养缺乏。中年以后,体力活动减少,如摄食量不相应降低,能量过多可致肥胖。
(5)排泄失常:如多尿可致失水,腹泻可致失钾,长期大量蛋白尿可致低白蛋白血症。
(二)代谢病
指中间代谢某个环节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1.遗传性代谢病(先天性代谢缺陷)基因突变引起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紊乱,特异酶催化反应消失、降低或(偶然地)升高,导致细胞和器官功能异常。
2.获得性代谢病可由环境因素引起,或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不合适的食物、药物、理化因素、创伤、感染、器官疾病、精神疾病等是造成代谢障碍的常见原因,如常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大手术后的氮代谢负平衡,慢性肾衰竭时的钙磷代谢障碍等。血脂异常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胆道梗阻等。肥胖和糖尿病显然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外,有些遗传性代谢病以环境因素为其发病诱因,如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如能在出生后3周内确诊,限制摄入含苯丙氨酸的食物,则可以不出现智能障碍。
【营养病和代谢病的分类】
(一)营养病
一般按某一营养物质的不足或过多分类。
1.蛋白质营养障碍 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蛋白质缺乏症、赖氨酸缺乏症;氨基酸过多,如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酪氨酸、蛋氨酸过多可诱发肝性脑病。
2.糖类营养障碍 糖类摄取过多易引起肥胖症,摄取不足伴有能量不足时常致消瘦。
3.脂类营养障碍 脂类摄取过多易引起肥胖症或血脂异常,摄取过少易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4.维生素营养障碍 各种维生素缺乏症或过多症。
5.水、盐营养障碍 水、盐不足或过多。
6.无机元素营养障碍 微量元素不足或过多。
7.复合营养障碍 多种营养物质障碍的不同组合。
(二)代谢病
一般按中间代谢的主要途径分类。
1.蛋白质代谢障碍
(1)继发于器官疾病:如严重肝病时的低白蛋白血症,淀粉样变性的免疫球蛋白代谢障碍。
(2)先天性代谢缺陷:如白化病、血红蛋白病、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等。
2.糖代谢障碍
(1)各种原因所致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以及低血糖症等。
(2)先天性代谢缺陷:如果糖不耐受症、半乳糖血症、糖原贮积症等。
3.脂类代谢障碍 主要表现为血脂或脂蛋白异常。可为原发性代谢紊乱或继发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4.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多为获得性,亦可见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5.无机元素代谢障碍 如铜代谢异常所致肝豆状核变性,铁代谢异常所致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6.其他代谢障碍 如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痛风,卟啉代谢障碍所致血卟啉病等。
【营养病和代谢病的临床特点】
1.营养病多与营养物质的供应情况、饮食习惯、生活条件与环境因素、消化功能、生理或病理附加因素等有关。先天性代谢病常有家族史、环境诱发因素以及发病年龄和性别特点等,如痛风主要见于男性,苯丙酮尿症在新生儿期即可检出。
2.营养病和代谢病早期常先有生化、生理改变,逐渐出现病理变化。早期治疗可能使病理变化逆转。
3.营养病和代谢病可引起多个器官、系统病理变化,但以某些器官或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较为突出。
4.长期营养和代谢障碍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甚至影响下一代。
【营养病和代谢病的诊断原则】
要求尽可能了解疾病的病因和诱因、发病机制的主要环节、发展阶段和具体病情。营养病和代谢病常具有特殊的症状和体征,是提供诊断的首要线索,须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是确诊依据,对临床的期患者更有价值,例如有些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检测血糖而确诊。除常规检查外,可根据拟诊线索进行有关特殊检查。对一些不明原因的症状和体征应进行随访观察。
(一)病史
询问症状的发生、发展和相互关系,并从现病史和个人史中了解发病因素、病理特点、每日进食情况等。必要时作详细的家系调查。
(二)体格检查
需注意发育和营养状态、体型和骨骼、神经精神状态、智能、毛发、皮肤、视力和听力、舌、齿、肝、脾以及四肢等。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尿、粪和各项生化检查以及激素、物质代谢的正常或异常产物等。
2.溶血及凝血检查 如血红蛋白电泳、凝血因子检查等,主要用于遗传性血液病的鉴别诊断。
3.代谢试验 如糖耐量试验,氮平衡试验,水、钠、钾、钙、磷平衡试验等。
4.影像学检查 骨密度测定、CT和MRI等。
5.组织病理和细胞学检查以及细胞染色体、酶系检查等。
6.血氨基酸分析 诊断氨基酸异常所引起的先天性代谢病。
7.基因诊断 诊断遗传性代谢病。
在诊断营养病时,如同一群体在同一时期内发现相同的病例,则提示可能有相当数量临床前期患者。代谢病(如糖尿病、痛风等)常与种族、遗传、体质等因素有关,诊断一个病例常可追查发现另一些病例。对某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如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可对其家族成员在出现生化紊乱和临床症状前发现基因异常。一些遗传性代谢病,在症状出现前已有生化改变。应对这些疾病进行临床的期诊断,包括有计划的调查、检出杂合子携带者等。
【营养病和代谢病的防治原则】
(一)病因和诱因的防治
对营养病和以环境因素为主引起的代谢病,多数能进行病因防治。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导推广平衡饮食、合理摄取营养和促进健康。以先天性代谢缺陷为主的代谢病,一般只能针对诱因和发病机制进行治疗,但目前基因治疗已显示出一定前景。此外,有报道用肝、脾、骨髓等移植以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和其他免疫
(二)临床前期和早期防治
早期诊断和采取防治措施可避免不可逆的形态和功能改变,使病情不致恶化,甚至终身不出现症状,如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糖尿病如在早期使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可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三)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1.避开和限制环境因素 例如G-6-PD缺乏症患者应避免进食蚕豆和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磺胺、伯氨喹等药物;苯丙酮尿症患者限制进食含苯丙氨酸的食物等。
2.替代治疗 例如对蛋白缺乏症患者补充蛋白质,对血友病患者给予抗血友病球蛋白等。有些代谢病是由于作为酶反应辅助因子的维生素合成不足,或由于酶缺陷以致与维生素辅酶因子的亲和力降低所致,补充相应维生素可纠正代谢异常。例如胱硫醚β-合成酶缺乏所致的高胱氨酸尿症,须给予低蛋氨酸饮食,并试用大剂量维生素B↓6及叶酸。
3.调整治疗 例如用皮质醇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用别嘌醇抑制尿酸生成以治疗痛风;用青霉胺促进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铜排出等。
(四)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
对已生育过遗传性代谢病患儿、具有X连锁隐性遗传病家族史或某些遗传性代谢病高发区的孕妇进行产前羊水检查,对防治遗传性代谢病有重要价值。
祖国医学对营养病和代谢病早有记载。例如对脚气病、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等,均有论述,并提出很有实用价值的食饵疗法,不少沿用至今。目前原发性营养缺乏病已少见,但继发性营养缺乏病仍较常见。代谢病种类很多,其中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症、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等较为常见且患病率逐渐上升,将于本篇介绍。
第二章 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糖尿病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是包括遗传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受体结合并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效应,这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糖尿病。
我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已有认识,属“消渴”症的范畴,早在公元前2世纪,《黄帝内经》已有论述。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改变而迅速增加,呈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我国年调查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年调查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5%,另有糖耐量减低(IGT)者2.5%; 年调查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3.21%。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4千万,居世界第2位。2型糖尿病的发病正趋向低龄化,儿童中发病率逐渐升高。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卫生部于1995年已制定了国家《糖尿病防治纲要》以指导全国的糖尿病防治工作。
【糖尿病分型】
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病因学分型标准(1999):
1.1型糖尿病(T1DM) 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自身免疫性:急性型及缓发型。
特发性:无自身免疫证据。
2.2型糖尿病(T2DM) 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胰岛β细胞功能的基因缺陷:①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mellitus of the young,MODY):迄今已发现6种亚型,按其发现先后,分别为不同的基因突变所致:MODY↓1/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MODY↓2/葡萄糖激酶(GCK),MODY↓3/肝细胞核因子1α( HNF-1α),MODY↓4/胰岛素启动子1(IPF↓1),MODY↓5/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β),MODY↓6/神经源性分化因子1(Neuro D↓1/BETA↓2)。②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③其他。
(2)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A型胰岛素抵抗、妖精貌综合征、Rabson-Mendenhall综合征、脂肪萎缩型糖尿病等。
(3)胰腺外分泌疾病:胰腺炎、创伤/胰腺切除术、肿瘤、囊性纤维化病、血色病、纤维钙化性胰腺病等。
(4)内分泌病: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胰升糖素瘤、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生长抑素瘤、醛固酮瘤等。
(5)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吡甲硝苯脲(vaeor,一种毒鼠药)、喷他脒、烟酸、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二氮嗪、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噻嗪类利尿药、苯妥英钠、α-干扰素等。
(6)感染: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等。
(7)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僵人(stiffman)综合征、抗胰岛素受体抗体(B型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等。
(8)其他: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包括Down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Turner综合征、Wolfram综合征、Friedreich共济失调、Huntington舞蹈病、Laurence-Moon-Biedel综合征、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卟啉病、Prader-Willi综合征等。
4.妊娠期糖尿病(GDM) 临床分期指在糖尿病自然进程中,不论其病因如何,都会经历的几个阶段。疾病可能已存在一段很长时间,最初血糖正常,以后血糖随疾病进展而变化。首先出现空腹血糖和(或)负荷后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称葡萄糖调节受损(IGR),包括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和(或)IGT,二者可同时存在。IGR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其命名尚未确定,有称之为“糖尿病前期”。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后,某些患者可通过控制饮食、运动、减肥和(或)口服降血糖药而使血糖得到理想控制,不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随着病情进展,一些患者需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但不需要胰岛素维持生命;而有些患者胰岛细胞破坏严重,已无残存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必须用胰岛素维持生命。
在糖尿病自然进程中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进行病因学分型。某些类型糖尿病甚至在血糖正常时即可发现导致糖尿病的病因,例如在正常血糖的个体出现胰岛细胞抗体,提示这一个体可能存在T1DM的自身免疫过程。某些患者最初仅能根据其临床特征划入不同阶段,随着对患者糖尿病病因的了解,进一步进行病因学分型。
【病因、发病机制和自然史】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类型中也存在着异质性。总的来说,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一)1型糖尿病
绝大多数T1DM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某些外界因素作用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激活T淋巴细胞介导的一系列自身免疫反应,引起选择性胰岛β细胞破坏和功能衰竭,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行性加重,导致糖尿病。
1.多基因遗传因素 T1DM多基因遗传系统至少包括IDDM1/HLA、IDDM2/INS 5 'VNTR以及IDDM3~IDDM13和IDDM15等。其中IDDM 1和IDDM2分别构成T1DM遗传因素的42%和10%,IDDM 1为T1DM易感性的主效基因,其他为次效基因。
HLA是一种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由HLA复合体所编码。HLA复合体位于人类第6对染色体短臂,其功能基因可被分为三类:Ⅰ类基因包括HLA-A、B、C等;Ⅱ类基因包括HLA-DR、DQ和DP等;Ⅲ类基因主要编码补体、肿瘤坏死因子(TNF)等。HLA经典Ⅰ类及Ⅱ类分子均为抗原递呈分子,可选择性结合抗原肽段,转移到细胞表面,被T淋巴细胞受体所识别,启动免疫应答反应。IDDM1包含HLA区域与T1DM关联的一组连锁位点,主要是HLA-DRB1、DQA1和DQB1,它们的易感或保护效应强弱不等,IDDM1关联是HLA-DRB1、DQA1和DQB1的综合效应。由于HLA复合体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这些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构成一个单倍型(haplotype),在遗传
过程中,HLA单倍型作为一个完整的遗传单位由亲代传给子代,更能反映与T1DM的关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报道的与T1DM易感性关联的单倍型不尽相同。
IDDM2/INS 5'VNTR是T1DM第二位重要的基因,它是胰岛素基因(INS)旁5 '调控区转录起始点前一可变数量的串联重复序列(5 ' VNTR)。根据串联重复单位的数目可将VNTR分为Ⅰ类、Ⅱ类及Ⅲ类等位基因。Ⅰ类短VNTR与对T1DM的易感性有关,Ⅲ类长VNTR与对T1 DM的保护性有关。认为后者的显性保护效应与其诱发自身免疫耐受有关。
T1DM存在着遗传异质性,遗传背景不同的亚型其病因及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2.环境因素
(1)病毒感染:据报道与T1DM有关的病毒包括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脑心肌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迅速、大量破坏β细胞或使细胞发生微细变化、数量逐渐减少。病毒感染还可损伤胰岛β细胞而暴露其抗原成分、启动自身免疫反应,这是病毒感染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
(2)化学毒性物质和饮食因素:链脲佐菌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动物模型以及灭鼠剂吡甲硝苯脲所造成的人类糖尿病可属于非自身免疫性胰岛β细胞破坏(急性损伤)或自身免疫性胰岛β细胞破坏(小剂量、慢性损伤)。母乳喂养期短或缺乏母乳喂养的儿童T1DM发病率增高,认为血清中存在的与牛乳制品有关的抗体可能参与β细胞破坏过程。
3.自身免疫 许多证据提示T1DM为自身免疫性疾病:①遗传易感性与HLA区域密切相关,而HLA区域与免疫调节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②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艾迪生病等;③早期病理改变为胰岛炎,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④许多新诊断患者存在各种胰岛细胞抗体;⑤免疫抑制治疗可预防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所致动物糖尿病;⑥同卵双生子中有糖尿病的一方从无糖尿病一方接受胰腺移植后迅速发生胰岛炎和β细胞破坏。在遗传的基础上,病毒感染或其他环境因素启动了自身免疫过程,造成胰岛β细胞破坏和T1DM的发生。
(1)体液免疫:已发现90%新诊断的T1DM患者血清中存在胰岛细胞抗体,比较重要的有胰岛细胞胞浆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和胰岛抗原2(IA-2)抗体等。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检测可预测T1DM的发病及确定高危人群,并可协助糖尿病分型及指导治疗。GAD抗体和IA-2抗体还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
(2)细胞免疫:在T1DM的发病机制中,细胞免疫异常更为重要。T1 DM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失调体现在免疫细胞比例失调及其所分泌细胞因子或其他介质相互作用紊乱,其间关系错综复杂,现人为将其简单分为三个阶段:
1)免疫系统的激活:指T淋巴细胞与胰岛β细胞的相互识别、接触及免疫细胞的激活。当免疫耐受遭到破坏时,胰岛β细胞自身成分可能被当成抗原物质;或在环境因素作用下,病毒感染、化学毒物或食物因素直接或间接使胰岛β细胞自身抗原得以表达或因细胞损伤而被释放出来。抗原被巨噬细胞摄取、加工,所形成的多肽片段与巨噬细胞内HLAⅡ类分子的肽结合区结合成复合物,转运至巨噬细胞膜表面,被提呈给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巨噬细胞和Th在此过程中被激活,释放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1β和各种细胞因子,募集更多的炎症细胞,产生免疫放大效应。
2)免疫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Th按照所分泌淋巴因子不同分为Th↓1和Th↓2两个亚类。Th↓1主要分泌IL-2、IL-1、TNF-α、TNF-β、INF-γ等; Th↓2主要分泌IL-4、IL-5和IL-10等。各种细胞因子在胰岛自身免疫炎症反应及β细胞杀伤中发挥不同作用。总的来说,有的细胞因子促进胰岛炎症反应,大量破坏β细胞,如IL-12、IL-2、INF-γ等;有的细胞因子下调自身免疫性,对β细胞有保护作用,如IL-4、IL-10等;有的细胞因子表现为双向作用,如IL-1和TNF-α,但当它们在外周血及局部组织中浓度显著增高时,主要表现为β细胞损伤作用;细胞因子之间还可产生协同效应。上述提示Th↓1和Th↓2之间存在相互调节和制约的关系,T1DM患者Th↓1及其细胞因子比例增高,Th↓2及其细胞因子比例降低,免疫调节紊乱与T1DM发病有密切关系。
3)胰岛β细胞损伤的机制:免疫细胞通过各种细胞因子(如IL-1β、TNF-α、INF-γ等)或其他介质单独或协同、直接或间接造成β细胞损伤,促进胰岛炎症形成。T1DM胰岛β细胞破坏可由于坏死或凋亡,其中凋亡更为重要。
4.自然史T1DM的发生发展经历以下阶段:①个体具有遗传易感性,在其生命的早期阶段并无任何异常;②某些触发事件如病毒感染引起少量胰岛β细胞破坏并启动自身免疫过程;③出现免疫异常,可检测出各种胰岛细胞抗体;④胰岛β细胞数目开始减少,仍能维持糖耐量正常;⑤胰岛β细胞持续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通常只残存10%β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糖耐量降低或出现临床糖尿病,需用胰岛素治疗;⑥最后胰岛β细胞几乎完全消失,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
(二)2型糖尿病
T2DM也是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对T2DM的病因仍然认识不足,T2DM可能是一种异质性情况。
1.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T2DM是由多个基因及环境因素综合引起的复杂病,其遗传特点为:①参与发病的基因很多,分别影响糖代谢有关过程中的某个中间环节,而对血糖值无直接影响;②每个基因参与发病的程度不等,大多数为次效基因,可能有个别为主效基因;③每个基因只是赋予个体某种程度的易感性,并不足以致病,也不一定是致病所必需;④多基因异常的总效应形成遗传易感性。
环境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现代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子宫内环境以及应激、化学毒物等。在遗传因素和上述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和T2DM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有关肥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详见第八篇第五章。
2.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 在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如果β细胞能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则可维持血糖正常;当β细胞功能有缺陷、对胰岛素抵抗无法代偿时,就会发生T2DM。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T2DM发病机制的两个要素,不同患者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所具有的重要性不同,同一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两者的相对重要性也可能发生变化。
(1)胰岛素抵抗: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主要机制包括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HGP)、刺激内脏组织(肝和胃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以及促进外周组织(骨骼肌、脂肪)对葡萄糖的利用。
组织中胰岛素作用主要涉及胰岛素受体及其调节过程、受体后信息传递至发挥效应的过程以及影响体脂含量和分布异常的过程等。遗传因素可能引起上述生物学过程中有关环节多种基因的多态性或突变,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多种基因细微变化叠加效应的后果。环境因素中主要为摄食过多、体力劳动过少导致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可引起一系列代谢变化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如游离脂肪酸(FFA)、TNF-α、瘦素、抵抗素等增加和脂联素降低以及慢性内质网应激等,进一步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加重胰岛素抵抗。
(2)β细胞功能缺陷:T2DM的β细胞功能缺陷主要表现为:①胰岛素分泌量的缺陷:随着空腹血糖浓度增高,最初空腹及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代偿性增多(但相对于血糖浓度而言胰岛素分泌仍是不足的);但当空腹血糖浓度进一步增高时,胰岛素分泌反应逐渐降低。②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中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减弱或消失;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早期胰岛素分泌延迟、减弱或消失;胰岛素脉冲式分泌削弱;胰岛素原和胰岛素的比例增加等。
影响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β细胞胰岛素合成及分泌过程、损伤过程以及再生、修复过程。影响上述过程的遗传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β细胞数量减少、胰岛淀粉样沉积物等均可导致β细胞功能缺陷。低体重儿、胎儿期或出生早期营养不良可损伤β细胞发育。
3.葡萄糖毒性和脂毒性 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高血糖和脂代谢紊乱可进一步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和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分别称为“葡萄糖毒性( glucotoxicity)”和“脂毒性(lipotoxicity)”,是糖尿病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获得性因素。
脂毒性还可能是T2DM发病机制中的原发性因素。血循环中FFA浓度过高以及非脂肪细胞(主要是肌细胞、肝细胞、胰岛β细胞)内脂质含量过多可通过各种有关途径导致胰岛素抵抗性的发生以及引起胰岛β细胞脂性凋亡和分泌胰岛素功能缺陷。
4.自然史 T2DM早期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β细胞可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时,血糖可维持正常;当β细胞功能有缺陷、对胰岛素抵抗无法代偿时,才会进展为IGR和糖尿病。T2DM的IGR和糖尿病早期不需胰岛素治疗的阶段较长,但随着病情进展,相当一部分患者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或维持生命。
【临床表现】
(一)基本临床表现
1.代谢紊乱症状群 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口渴多饮;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渐见乏力、消瘦,儿童生长发育受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维持机体活动,患者常易饥、多食,故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血糖升高较快时可使眼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致视力模糊。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
2.并发症和(或)伴发病见下文。
(二)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1.1型糖尿病
(1)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1A型):诊断时临床表现变化很大,可以是轻度非特异性症状、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或昏迷,取决于病情发展阶段。多数青少年患者起病较急,症状较明显;未及时诊断治疗,当胰岛素严重缺乏或病情进展较快时,可出现DKA,危及生命(详见下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某些成年患者,起病缓慢,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糖尿病不需胰岛素治疗的阶段,有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尽管起病急缓不一,一般很快进展到糖尿病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或维持生命。这类患者很少肥胖,但肥胖不排除本病可能性。血浆基础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曲线低平。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可以阳性。
(2)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通常急性起病,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甚至衰竭,临床上表现为糖尿病酮症甚至酸中毒,但病程中β细胞功能可以好转以至于一段时期无需继续胰岛素治疗。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阴性。在不同人种中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病因未明,其临床表型的差异反映出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异质性。诊断时需排除单基因突变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一般认为,95%糖尿病患者为T2DM,目前认为这一估算偏高,其中约5%可能属于“其他类型”。本病为一组异质性疾病,包含许多不同病因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人,常在40岁以后起病;多数发病缓慢,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仅于健康检查时发现。很少自发性发生DKA,但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也可发生DKA。T2DM的IGR和糖尿病早期不需胰岛素治疗的阶段一般较长,随着病情进展,相当一部分患者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或维持生命。常有家族史。临床上肥胖症、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IGT或T2DM等疾病常同时或先后发生,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目前认为这些均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称为代谢综合征。有的早期患者进食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餐后3~5小时血浆胰岛素水平不适当地升高,引起反应性低血糖,可成为这些患者的首发临床表现。
3.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
(1)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病。主要临床特征:①有三代或以上家族发病史,且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②发病年龄小于25岁;③无酮症倾向,至少5年内不需用胰岛素治疗。
(2)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最早发现的是线粒体tRNA亮氨酸基因3243位点发生A→G点突变,引起胰岛β细胞氧化磷酸化障碍,抑制胰岛素分泌。临床特点为:①母系遗传;②发病早,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自身抗体阴性;③身材多消瘦(BMI&24);④常伴神经性耳聋或其他神经肌肉表现。
4.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均可认为是GDM。GDM不包括妊娠前已知的糖尿病患者,后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但二者均需有效处理,以降低围生期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GDM妇女分娩后血糖可恢复正常,但有若干年后发生T2DM的高度危险性;此外,GDM患者中可能存在各种类型糖尿病,因此,应在产后6周复查,确认其归属及分型,并长期追踪观察。
【并发症】
(一)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指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见下文。
(二)感染性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有时可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体癣也常见。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是女性患者常见并发症,多为白念珠菌感染所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者高,病灶多呈渗出干酪性,易扩展播散,形成空洞。肾盂肾炎和膀胱炎多见于女性患者,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
(三)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认为与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氧化应激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有关。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是重要的共同机制,进一步引起多元醇途径激活、非酶糖化、蛋白激酶C(PKC)激活以及己糖胺途径激活,导致组织损伤。
此外,直接或间接参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尚包括:胰岛素、性激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多种激素水平异常;脂代谢异常、脂肪细胞的内分泌和旁分泌功能变化;低度炎症状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异常等。各种并发症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并发症可在诊断糖尿病前业已存在,有些患者因并发症作为线索而发现糖尿病。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所有原因的死亡增加1. 5~2.7倍,心血管病的死亡增加1.5~4.5倍,失明高10倍,下肢坏疽及截肢高20倍;此外,糖尿病肾病是致死性肾病的第一或第二位原因。
1.大血管病变 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较,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较快。作为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已知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在糖尿病(主要是T2DM)人群中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
2.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μm以下的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网。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其典型改变是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发生机制极为复杂,除了与上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共同发病机制有关外,尚涉及以下方面:①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异常;②细胞外信号分子调节异常,如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最为重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异常等;③全身因素引起的局部变化,如高血压、血脂异常、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异常等。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和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为重要。
(1)糖尿病肾病: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T1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T2DM,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病理改变有3种类型:①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有高度特异性;②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最常见,对肾功能影响最大,但特异性较低,类似病变也可见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③渗出性病变,特异性不高,也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活检所见组织学改变与临床表现和肾功能损害程度缺乏恒定的相关性。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可分五期:①Ⅰ期:为糖尿病初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内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升高;②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多数正常,可间歇性增高(如运动后、应激状态),GFR轻度增高;③Ⅲ期: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UAER持续在20~200μg/min(正常&10μg/min),GFR仍高于正常或正常;④Ⅳ期:临床肾病,尿蛋白逐渐增多,UAER&200μg/min,即尿白蛋白排出量&300mg/24h,相当于尿蛋白总量&0.5g/24h,GFR下降,可伴有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⑤Ⅴ期:尿毒症,多数肾单位闭锁,UAER降低,血肌肝升高,血压升岛。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是本病早期的重要特点,表现为高灌注(肾血浆流量过高)状态,可促进病情进展。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 (2007)推荐筛查和诊断微量白蛋白尿采用测定即时尿标本的白蛋白/肌酐比率,& 30μg/mg、30~299μg/mg和≥300μg/mg分别为正常、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患者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视网膜改变可分为六期,分属两大类。Ⅰ期:微血管瘤、小出血点;Ⅱ期:出现硬性渗出;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以上Ⅰ~Ⅲ期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Ⅴ期:纤维血管增殖、玻璃体机化;Ⅵ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失明。以上Ⅳ~Ⅵ期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当出现PDR时,常伴有糖尿病肾病及神经病变。
(3)其他: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称为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此并发症可以加重那些同时患有糖尿病和其他心脏病患者的预后。
3.神经系统并发症 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一部分。认为其发生机制尚涉及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免疫机制以及生长因子不足等。
(1)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①伴随严重DKA、高血糖高渗状态或低血糖症出现的神志改变;②缺血性脑卒中;③脑老化加速及老年性痴呆危险性增高等。
(2)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可伴痛觉过敏、疼痛;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力减弱甚至肌萎缩和瘫痪。腱反射早期亢进、后期减弱或消失,音叉震动感减弱或消失。电生理检查可早期发现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单一外周神经损害较少发生,主要累及脑神经。
(3)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功能。临床表现为瞳孔改变(缩小且不规则、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排汗异常(无汗、少汗或多汗),胃排空延迟(胃轻瘫)、腹泻(饭后或午夜)、便秘等,直立性低血压、持续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等,以及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阳痿等。
4.糖尿病足 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轻者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胼胝(高危足);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残主要原因。
5.其他 糖尿病还可引起视网膜黄斑病(水肿)、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其他眼部并发症。皮肤病变也很常见,某些为糖尿病特异性,大多数为非特异性,但临床表现和自觉症状较重。
【实验室检查】
(一)糖代谢异常严重程度或控制程度的检查
1.尿糖测定 大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的是尿葡萄糖,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尿糖阳性只是提示血糖值超过肾糖阈(大约10mmol/L),因而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可能。并发肾脏病变时,肾糖阈升高,虽然血糖升高,但尿糖阴性。妊娠期肾糖阈降低时,虽然血糖正常,尿糖可阳性。
2.血糖测定和OGTT 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又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血糖值反映的是瞬间血糖状态。常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抽静脉血或取毛细血管血。可用血浆、血清或全血。如血细胞比容正常,血浆、血清血糖比全血血糖可升高15%。诊断糖尿病时必须用静脉血浆测定血糖,治疗过程中随访血糖控制程度时可用便携式血糖计(毛细血管全血测定)。
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时,须进行OGTT。OGTT应在清晨空腹进行,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或82.5g含一分子水的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5~10分钟内饮完,空腹及开始饮葡萄糖水后2小时测静脉血浆葡萄糖。儿童服糖量按每公斤体重1.75g计算,总量不超过75g。
3.糖化血红蛋白(GHbA1)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 GHbA1是葡萄糖或其他糖与血红蛋白的氨基发生非酶催化反应(一种不可逆的蛋白糖化反应)的产物,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GHbA1有a、b、c三种,以GHbA1C (A1C)最为主要。正常人A1C占血红蛋白总量的3%~6%,不同实验室之间其参考值有一定差异。血糖控制不良者A1C升高,并与血糖升高的程度相关。由于红细胞在血循环中的寿命约为120天,因此A1C反映患者近8~12周总的血糖水平,为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血浆蛋白(主要为白蛋白)同样也可与葡萄糖发生非酶催化的糖化反应而形成果糖胺( fructosamine,FA),其形成的量与血糖浓度相关,正常值为1.7~2.8mmol/L。由于白蛋白在血中浓度稳定,其半衰期为19天,故FA反映患者近2~3周内总的血糖水平,为糖尿病患者近期病情监测的指标。
(二)胰岛β细胞功能检查
1.胰岛素释放试验 正常人空腹基础血浆胰岛素约为35~145pmol/L(5~20mU/L),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或100g标准面粉制作的馒头)后,血浆胰岛素在30~60分钟上升至高峰,峰值为基础值5~10倍,3~4小时恢复到基础水平。本试验反映基础和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释放功能。胰岛素测定受血清中胰岛素抗体和外源性胰岛素干扰。
2.C肽释放试验 方法同上。基础值不小于400pmol/L,高峰时间同上,峰值为基础值5~6倍。也反映基础和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释放功能。C肽测定不受血清中的胰岛素抗体和外源性胰岛素影响。
3.其他检测β细胞功能的方法 如静脉注射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了解胰岛素释放第一时相,胰升糖素-C肽刺激试验反映β细胞储备功能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检查目的而选用。
(三)并发症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选用血脂、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急性严重代谢紊乱时的酮体、电解质、酸碱平衡检查,心、肝、肾、脑、眼科以及神经系统的各项辅助检查等。
(四)有关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检查
GAD65抗体、IAA及IA-2抗体的联合检测;胰岛素敏感性检查;基因分析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早期T2DM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在临床工作中要善于发现糖尿病,尽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诊断以血糖异常升高作为依据,应注意单纯空腹血糖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应加验餐后血糖,必要时进行OGTT。诊断时应注意是否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分型、有无并发症和伴发病或加重糖尿病的因素存在。
(一)诊断线索
①三多一少症状。②以糖尿病的并发症或伴发病首诊的患者;原因不明的酸中毒、失水、昏迷、休克;反复发作的皮肤疖或痈、真菌性阴道炎、结核病等;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肾病、视网膜病、周围神经炎、下肢坏疽以及代谢综合征等。③高危人群:IGR[IFG和(或)IGT]、年龄超过45岁、肥胖或超重、巨大胎儿史、糖尿病或肥胖家族史。
此外,30~40岁以上健康体检或因各种疾病、手术住院时应常规排除糖尿病。
(二)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要点如下:
1.糖尿病诊断是基于空腹( FPG)、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2h PG)。空腹指8~10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一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OGTT采用75g无水葡萄糖负荷。糖尿病症状指多尿、烦渴多饮和难于解释的体重减轻。FPG 3.9~6.0mmol/L(70~108mg/dl)为正常;6.1~6.9mmol/L(110~125mg/dl)为IFG;≥7.0mmol/L (126mg/dl)应考虑糖尿病。OGTT 2hPG&7.7mmol/L( 139mg/dl)为正常糖耐量; 7.8~11. 0mmol/L(140~199mg/dl)为IGT;≥4 11. 1mmol/L(200mg/dl)应考虑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 1mmol/L (200mg/dl),或FPG≥7.0mmol/L (126mg/dl),或OGTT2h PG≥11. 1mmol/L(200mg/dl)。需重复一次确认,诊断才能成立。
2.对于临床工作,推荐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如用全血或毛细血管血测定,其诊断切点有所变动(表8-2-1)。不主张测定血清葡萄糖。
3.对于无糖尿病症状、仅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天复查核实而确定诊断。如复查结果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应定期复查。IFG或IGT的诊断应根据3个月内的两次OGTT结果,用其平均值来判断。在急性感染、创伤或各种应激情况下可出现血糖暂时升高,不能以此诊断为糖尿病,应追踪随访。
4.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相同。
(三)鉴别诊断
注意鉴别其他原因所致尿糖阳性。肾性糖尿因肾糖阈降低所致,尿糖阳性,但血糖及OGTT正常。某些非葡萄糖的糖尿如果糖、乳糖、半乳糖尿,用班氏试剂(硫酸铜)检测呈阳性反应,用葡萄糖氧化酶试剂检测呈阴性反应。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空肠吻合术后,因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快,可引起进食后1/2~1小时血糖过高,出现糖尿,但FPG和2hPG正常。弥漫性肝病患者,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功能减弱,肝糖原贮存减少,进食后1/2~1小时血糖过高,出现糖尿,但FPG偏低,餐后2~3小时血糖正常或低于正常。急性应激状态时,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糖耐量减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应激过后可恢复正常。
(四)分型
最重要的是鉴别T1DM和T2DM,由于二者缺乏明确的生化或遗传学标志,主要根据以上所述疾病的临床特点和发展过程,从发病年龄、起病急缓、症状轻重、体重、酮症酸中毒倾向、是否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等方面,结合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和β细胞功能检查结果而进行临床综合分析判断。从上述各方面来说,二者的区别都是相对的,有些患者暂时不能明确归为T1DM或T2DM,可随访而逐渐明确分型。
MODY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有一定临床特点,但确诊有赖于基因分析。
许多内分泌病,如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可分别因生长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拮抗胰岛素而引起继发性糖尿病。还要注意药物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上述),一般不难鉴别。
(五)并发症和伴发病的诊断
对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组分,如经常伴随出现的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也须进行相应检查和诊断以便给予治疗。
由于对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乏病因治疗。强调治疗须早期和长期、积极而理性以及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治疗目标为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良好健康和学习、劳动能力,保障儿童生长发育,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而且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了糖尿病治疗的5个要点分别为: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近年来循证医学的发展促进了糖尿病治疗观念上的进步。DCCT(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1993)和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1998)分别对大样本的T1DM和T2DM患者进行了平均为期6.5年和10.4年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应用强化治疗使血糖接近正常可减少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首次证实控制血糖的重要性。EDIC研究(糖尿病干预和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研究,2003)为DCCT的后续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早期强化治疗可延缓T1 DM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这一保护作用可持续较长时间(称为“代谢记忆效应”);Steno-2研究(2003)结果表明,全面控制T2DM的危险因素可以降低心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在糖尿病诊断之时就应该注意保护或逆转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而不仅仅是控制血糖。除了控制空腹高血糖,还应注意餐后血糖和HbA1c达标,减少全天血糖波动。糖尿病心血管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高血糖以及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因此糖尿病防治策略应该是全面治疗心血管危险因素,除积极控制高血糖外,还应纠正脂代谢紊乱、严格控制血压、抗血小板治疗(例如阿司匹林)、控制体重和戒烟等并要求达标(表8-2-2)。
(一)糖尿病健康教育
是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之一。白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医学模式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医护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健康教育被公认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耗费和负担,使患者和国家均受益。健康教育包括糖尿病防治专业人员的培训,医务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和公众的卫生保健教育。应对患者和家属耐心宣教,使其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持之以恒。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学会测定尿糖或正确使用便携式血糖计,掌握医学营养治疗的具体措施和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使用降血糖药物的注意事项,学会胰岛素注射技术,从而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长期坚持合理治疗并达标,坚持随访,按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生活应规律,戒烟和烈性酒,讲求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二)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
是另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应长期严格执行。对T1DM患者,在合适的总热量、食物成分、规则的餐次安排等措施基础上, 配合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对T2DM患者,尤其是肥胖或超重者,医学营养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以及减少降糖药物剂量。医学营养治疗方案包括:
1.计算总热量 首先按患者性别、年龄和身高查表或用简易公式计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生活习惯等,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年人休息状态下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量105~125.5kJ(25~30kcal),轻体力劳动125.5~146kJ(30~35kcal),中度体力劳动146~167kJ (35~40kcal),重体力劳动167kJ (40kcal)以上。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以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的±5%左右。
2.营养物质含量 糖类约占饮食总热量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最杂粮,忌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各种糖果、甜糕点饼干、冰淇淋、含糖饮料等)。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15%,成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8~1.2g,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增至1.5~2. 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至0. 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g。
蛋白质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质,以保证必需氨基酸的供给。脂肪约占总热量30%,饱和脂肪、多价不饱和脂肪与单价不饱和脂肪的比例应为1∶1∶1,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宜在300mg以下。
此外,各种富含可溶性食用纤维的食品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并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每日饮食中纤维素含量不宜少于40g,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粗谷物、含糖成分低的水果等。每日摄入食盐应限制在10g以下。限制饮酒。
3.合理分配 确定每日饮食总热量和糖类、蛋白质、脂肪的组成后,按每克糖类、蛋白质产热16.7kJ (4kcal),每克脂肪产热37. 7kJ (9kcal),将热量换算为食品后制订食谱,并根据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需要进行安排。可按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
4.随访 以上仅是原则估算,在治疗过程中随访调整十分重要。如肥胖患者在治疗措施适当的前提下,体重不下降,应进一步减少饮食总热量;体型消瘦的患者,在治疗中体重有所恢复,其饮食方案也应适当调整,避免体重继续增加。
(三)体育锻炼
应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不同条件,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T1DM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时,常可能处于胰岛素相对不足和胰岛素过多之间。在胰岛素相对不足时进行运动可使肝葡萄糖输出增加、血糖升高;在胰岛素相对过多时运动使肌肉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增加,有可能诱发低血糖反应。故对T1DM患者,体育锻炼宜在餐后进行,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对T2DM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适当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如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亦应按具体情况作妥善安排。
(四)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并建议患者应用便携式血糖计进行自我监测血糖(SMBG);每3~6个月定期复查A1C,了解血糖总体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每年1~2次全面复查,了解血脂以及心、肾、神经和眼底情况,尽早发现有关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
(五)口服药物治疗
1.促胰岛素分泌剂
(1)磺脲类( sulfonylureas,SUs):第一代SUs如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D860)、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等已很少应用;第二代SUs有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格列吡嗪(glipizide)、格列齐特(gliclazide)、格列喹酮(gliquidone)和格列美脲(glimepiride)等。第二代SUs的作用特点见表8-2-3。
SUs的主要作用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其作用部位是胰岛β细胞膜上的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K↓(ATP))。K↓(ATP)是钾离子进出细胞的调节通道,对葡萄糖以及SUs刺激胰岛素分泌非常重要。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葡萄糖被胰岛β细胞摄取和代谢,产生ATP,ATP/ADP比值升高,关闭K↓(ATP),细胞内钾离子外流减少,细胞膜去极化,激活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钙离子内流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刺激含有胰岛素的颗粒外移和胰’岛素释放,使血糖下降。K↓(ATP)由内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Kir)和磺脲类受体(SUR)组成,含有4个Kir亚单位和4个SUR亚单位。Kir形成钾离子通道,SUR则调节Kir开放或关闭。SUs与SUR结合,也可关闭K↓(ATP),通过上述相同过程,启动胰岛素分泌而降低血糖,其作用不依赖于血糖浓度。SUs降血糖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机体尚保存相当数量(30%以上)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
适应证:SUs作为单药治疗主要选择应用于新诊断的T2DM非肥胖患者、用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年龄&40岁、病程&5年、空腹血糖&10mmol/L时效果较好。随着疾病进展,SUs需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应用。当T2DM晚期β细胞功能几乎消失殆尽时,SUs及其他胰岛素促分泌剂均不再有效,而必须采用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
禁忌证或不适应证:T1DM,有严重并发症或晚期β细胞功能很差的T2DM,儿童糖尿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大手术围手术期,全胰腺切除术后,对SUs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等。
不良反应:①低血糖反应:最常见而重要,常发生于老年患者(60岁以上)、肝肾功能不全或营养不良者,药物剂量过大、体力活动过度、进食不规则、进食减少、饮含酒精饮料等为常见诱因。糖尿病患者随病程延长和自主神经系统损伤,对低血糖的对抗调节能力越来越差,低血糖症状也越来越不明显、不易被察觉。严重低血糖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反复或持续低血糖可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甚至昏迷死亡,应予避免。作用时间长的药物(如格列本脲和格列美脲)较容易引起低血糖,而且持续时间长、停药后仍可反复发作,急诊处理时应予足够重视。②体重增加:可能与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有关。③皮肤过敏反应:皮疹、皮肤瘙痒等。④消化系统:上腹不适、食欲减退等,偶见肝功能损害、胆汁淤滞性黄疸。⑤心血管系统:上述SUs关闭β细胞膜上K↓(ATP)而刺激胰岛素分泌,但K↓(ATP)至少有三种类型:SUR1/Kir6.2主要分布在胰腺β细胞和大脑神经元,SUR2A/Kir6.2主要在心肌、骨骼肌,SUR2B/Kir6.2主要在血管平滑肌。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K↓(ATP)主要调节心肌收缩、氧耗量、血管阻力和血流量,在生理情况下基本上是关闭的,缺血时则开放,使血管阻力下降、血流量增加,可减轻对心肌组织的损伤。SUs关闭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K↓(ATP),可能妨碍缺血时的正常反应。不同SUs对不同类型K↓(ATP)的亲和力不同、选择性结合的特异性不同,某些SUs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带来不利影响,但有待于以心血管事件为终点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
临床应用:目前应用的基本上是第二代SUs。各种药物的降糖机制基本一致,虽存在作用强度的差别(格列美脲最强),但作用强的片剂量较小,作用弱的片剂量较大,因而相同片数的各种SUs临床效能大致相似,各种SUs最大剂量时降糖作用也大致一样。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早餐前半小时一次服用,根据血糖逐渐增加剂量,剂量较大时改为早、晚餐前两次服药,直到血糖达到良好控制。格列吡嗪和格列齐特的控释药片,也可每天服药一次。,一般来说,格列本脲作用强、价廉,目前应用仍较广泛,但容易引起低血糖,老年人及肝肾心脑功能不好者慎用;格列吡嗪、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作用温和,较适用于老年人;轻度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60ml/min)时几种药物均仍可使用,中度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30~60ml/min)时宜使用格列喹酮,重度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30ml/min)时格列喹酮也不宜使用。应强调不宜同时使用各种SUs,也不宜与其他胰岛素促分泌剂(如格列奈类)合用。
(2)格列奈类:此类药物也作用在胰岛β细胞膜上的K↓(ATP),但结合位点与SUs不同,是一类快速作用的胰岛素促分泌剂,可改善早相胰岛素分泌。降血糖作用快而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低血糖症发生率低、程度较轻而且限于餐后期间。较适合于T2DM早期餐后高血糖阶段或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老年患者。可单独或与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等联合使用。禁忌证和不适应证与SUs相同。于餐前或进餐时口服。有两种制剂:①瑞格列奈(repaglinide):为苯甲酸衍生物,常用剂量为每次0.5~4mg。②那格列奈(nateglinide):为D-苯丙氨酸衍生物,常用剂量为每次60~120mg。
2.双胍类(biguanides) 目前广泛应用的是二甲双胍。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肝葡萄糖输出,也可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近年来认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激活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系统而发挥多方面的代谢调节作用。单独用药极少引起低血糖,与SUs或胰岛素合用则有可能出现低血糖。二甲双胍治疗T2DM尚伴有体重减轻、血脂谱改善、纤溶系统活性增加、血小板聚集性降低、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受抑制等,被认为可能有助于延缓或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适应证:①T2 DM:尤其是无明显消瘦的患者以及伴血脂异常、高血压或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作为一线用药,可单用或联合应用其他药物。②T1DM:与胰岛素联合应有可能减少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波动。
禁忌证或不适应证:①肾、肝、心、肺功能减退以及高热患者禁忌,慢性胃肠病、慢性营养不良、消瘦者不宜使用本药;②T1DM不宜单独使用本药;③T2DM合并急性严重代谢紊乱、严重感染、外伤、大手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④对药物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⑤酗酒者。肌酐清除率&60ml/min时不宜应用本药。
不良反应:①消化道反应:进餐时服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可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②皮肤过敏反应;③乳酸性酸中毒:为最严重的副作用,苯乙双胍用量较大或老年患者、肝肾心肺功能不好及缺氧等时易发生。二甲双胍极少引起乳酸性酸中毒,但须注意严格按照推荐用法。
临床应用:儿童不宜服用本药,除非明确为肥胖的T2DM及存在胰岛素抵抗。年老患者慎用,药量酌减,并监测肾功能。准备作静脉注射碘造影剂检查的患者应事先暂停服用双胍类药物。现有两种制剂:①二甲双胍(metformin):500~1500mg/d,分2~3次口服,最大剂量不超过2g/d。②苯乙双胍(phenformin,DBI):50~150mg/d,分2~3次服用,此药现已少用,有些国家禁用。
3.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s,格列酮类) 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起作用。PPARγ是一种调节基因转录的因子,被激活后调控与胰岛素效应有关的多种基因的转录,诱导调节糖、脂代谢的相关蛋白的表达。TZDs被称为胰岛素增敏剂,明显减轻胰岛素抵抗,主要刺激外周组织的葡萄糖代谢,降低血糖;还可改善血脂谱、提高纤溶系统活性、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使C反应蛋白下降等,对心血管系统和肾脏显示出潜在的器官保护作用。TZDs促进脂肪重新分布、从内脏组织转移至皮下组织,可能与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有关。近来发现它也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TZDs可单独或与其他降糖药物合用治疗T2DM患者,尤其是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不宜用于T1DM、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体重增加,有心脏病、心力衰竭倾向或肝病者不用或慎用。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但如与SUs或胰岛素合用,仍可发生低血糖。现有两种制剂:①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用量为4~8mg/d,每日1次或分2次口服;②吡格列酮(pioglitazone):用量为15~30mg/d,每日1次口服。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 食物中淀粉、糊精和双糖(如蔗糖)的吸收需要小肠黏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AGI抑制这一类酶可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作为T2DM第一线药物,尤其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或不太高)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可单独用药或与其他降糖药物合用。T1DM患者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AGI有助于降低餐后高血糖。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或腹泻。单用本药不引起低血糖,但如与SUs或胰岛素合用,仍可发生低血糖,且一旦发生,应直接给予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进食双糖或淀粉类食物无效。肠道吸收甚微,通常无全身毒性反应,但对肝、肾功能不全者仍应慎用。不宜用于有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现有两种制剂:①阿卡波糖(acarbose):主要抑制α-淀粉酶,每次50~100mg,每日3次;②伏格列波糖(voglibose):主要抑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每次0.2mg,每日3次。AGI应在进食第一口食物后服用。饮食成分中应有一定量的糖类,否则AGI不能发挥作用。
(六)胰岛素治疗
1.适应证 ①T1DM;②DKA、高血糖高渗状态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③各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或慢性并发症;④手术、妊娠和分娩;⑤T2DM 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者;⑥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
2.胰岛素制剂 按作用起效快慢和维持时间,胰岛素制剂可分为短(速)效、中效和长(慢)效三类。速效有普通(正规)胰岛素( regular insulin,RI),皮下注射后发生作用快,但持续时间短,是唯一可经静脉注射的胰岛素,可用于抢救DKA。中效胰岛素有低精蛋白胰岛素(neutral protamine Hagedorn,NPH,中性精蛋白胰岛素)和慢胰岛素锌混悬液(lente insulin zinc suspension)。长效制剂有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protamine zinc insulin,PZI,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和特慢胰岛素锌混悬液(uhralente insulinzinc suspension)。几种制剂的特点见表8-2-4,速效胰岛素主要控制一餐饭后高血糖;中效胰岛素主要控制两餐饭后高血糖,以第二餐饭为主;长效胰岛素无明显作用高峰,主要提供基础水平胰岛素。
根据来源,目前胰岛素制剂有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和猪胰岛素。人胰岛素比动物来源的胰岛素更少引起免疫反应。
胰岛素类似物指氨基酸序列与人胰岛素不同,但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功能及作用与人胰岛素相似的分子,目前已有多种不同氨基酸序列及作用特性的胰岛素类似物,可提供更符合临床需要的速效及长效制剂。已在国内上市的有:
(1)速效胰岛素类似物:①赖脯胰岛素(insulin lispro):将胰岛素B链28位的脯氨酸(Pro)与29位的赖氨酸(Lys)次序颠倒(Lys↑(B28) Pro↑(B29));②门冬胰岛素(insulin aspart):胰岛素B链28位的脯氨酸被门冬氨酸取代(Asp↑(B28))。上述改变使胰岛素分子自我聚合能力减弱,能保持单聚体或二聚体状态,皮下注射后吸收加快,通常15分钟起效,30~60分钟达峰,持续2~5个小时。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于进餐前注射,起效快、达峰快、作用时间短,更符合进餐时的生理需求。
(2)长效胰岛素类似物:①甘精胰岛素(insulin glargine):胰岛素A链21位的门冬氨酸换成甘氨酸,并在B链C末端加两分子精氨酸,使等电点偏向酸性,在生理pH体液中溶解度降低,皮下注射后局部形成沉淀,缓慢分解吸收。②胰岛素Detemir:在胰岛素B链29位赖氨酸上接一个游离脂肪酸侧链,切去第30位苏氨酸,经修饰后可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而延长其作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提供的基础胰岛素水平较稳定,血糖控制较好,低血糖发生减少。
胰岛素吸入剂:有经肺、口腔黏膜和鼻腔黏膜吸收3种方式,已开始上市。
注意事项:当从动物胰岛素改为用人胰岛素制剂时,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应严密观察。胰岛素制剂类型、种类、注射技术、注射部位、患者反应性差异、胰岛素抗体形成等均可影响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维持时间。腹壁注射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上臂、大腿和臀部。胰岛素不能冰冻保存,应避免温度过高、过低(不宜&30℃或&2℃)及剧烈晃动。我国常用制剂有每毫升含40U和100U两种规格,使用时应注意注射器与胰岛素浓度匹配。某些患者需要混合使用速、中效胰岛素,现有各种比例的预混制剂,最常用的是含30%短效和70%中效的制剂。胰岛素“笔”型注射器使用预先装满胰岛素的笔芯胰岛素,不必抽吸和混合胰岛素,使用方便且便于携带。
3.治疗原则和方法 胰岛素治疗应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胰岛素剂量决定于血糖水平、β细胞功能缺陷程度、胰岛素抵抗程度、饮食和运动状况等,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
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有两种模式:持续性基础分泌保持空腹状态下葡萄糖的产生和利用相平衡;进餐后胰岛素分泌迅速增加使进餐后血糖水平维持在一定范围内,预防餐后高血糖发生。胰岛素治疗应力求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1型糖尿病:对病情相对稳定、无明显消瘦的患者,初始剂量约为0.5~1.0U/( kg·d)。维持昼夜基础胰岛素水平约需全天胰岛素剂量的40%~50%,剩余部分分别用于每餐前。例如每餐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或餐前即时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使胰岛素水平迅速增高,以控制餐后高血糖。提供基础胰岛素水平的方法: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可保持夜间胰岛素基础水平,并减少夜间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另于早晨给予小剂量中效胰岛素可维持日间的基础水平;②每天注射1~2次长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使体内胰岛素水平达到稳态而无明显峰值。目前较普遍应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是餐前多次注射速效胰岛素加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应为患者制订试用方案,逐渐调整,至达到良好血糖控制。一部分T1DM患者在胰岛素治疗后一段时间内病情部分或完全缓解,胰岛素剂量减少或可以完全停用,称为“糖尿病蜜月期”,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
2型糖尿病:胰岛素作为补充治疗,用于经合理的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治疗仍未达到良好控制目标的患者,通常白天继续服用口服降糖药,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早晨可加或不加小剂量)或每天注射1~2次长效胰岛素。胰岛素作为替代治疗(一线用药)的适应证为:T2DM诊断时血糖水平较高,特别是体重明显减轻的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反应差伴体重减轻或持续性高血糖的患者;难以分型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此外,在T2DM患者胰岛素补充治疗过程中,当每日胰岛素剂量已经接近50U时,可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而改成替代治疗。应用胰岛素作为T2DM替代治疗时,可每天注射2次中效胰岛素或预混制剂; β细胞功能极差的患者应按与T1DM类似的方案长期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
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后,有时早晨空腹血糖仍然较高,可能的原因为:①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②“黎明现象(dawn phenomenon)”:即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短时间内出现高血糖,可能由于清晨皮质醇、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素激素分泌增多所致;③Somogyi效应:即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导致体内胰岛素拮抗素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夜间多次(于0、2、4、6、8时)测定血糖,有助于鉴别早晨高血糖的原因。
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时,低血糖症发生率增加,应注意避免、及早识别和处理。2岁以下幼儿、老年患者、已有晚期严重并发症者不宜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又称胰岛素泵)是一种更为完善的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法,放置速效胰岛察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容器通过导管分别与针头和泵连接,针头置于腹部皮下组织,用可调程序的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胰岛素输注,模拟胰岛素的持续基础分泌和进餐时的脉冲式释放。定期更换导管和注射部位以避免感染及针头堵塞。严格的无菌技术、密切的自我监测血糖和正确与及时的程序调整是保持良好血糖控制的必备条件。
人工胰由血糖感受器、微型电子计算机和胰岛素泵组成。葡萄糖感受器能敏感地感知血糖浓度的动态变化,将信息传给电子计算机,指令胰岛素泵输出胰岛素,模拟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模式。目前尚未广泛应用。
糖尿病患者在急性应激时,如重症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卒lfl或急症手术等,容易促使代谢紊乱迅速恶化。此时不论哪一种类型糖尿病,也不论原用哪一类药物,均应按实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以渡过急性期,待急性并发症痊愈或缓解后再调整糖尿病治疗方案。急性期血糖控制良好与急性并发症的预后有密切关系,但应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对老年、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患者尤其要小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遗传疾病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