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可见交界多形性腺瘤瘤成份是什么意思

卵巢交界性肿瘤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卵巢交界性肿瘤
卵巢交界性肿瘤恶性程度较低。WHO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定义为:在生长方式和细胞学特征方面介于明显良性和明显恶性的同类肿瘤之间,无损毁性间质浸润,且与同样临床分期的卵巢癌相比,大多是预后好得多的卵巢肿瘤。
卵巢交界性肿瘤症状体征
卵巢交界性肿瘤存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受累淋巴结多属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不论肿瘤是否伴发种植,其受累淋巴结的病变类似。Seidman统计43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伴淋巴结转移者,经6.5年(中位数)随访,存活率达98%。目前尚无依据表明怀孕会加剧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进展。
卵巢交界性肿瘤用药治疗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除特殊病例外现多不主张加用辅助治疗。与过去有较大不同的是,引入了微灶性浸润和非浸润性种植等概念,为交界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依据。1.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保守性手术
保守性手术通常指患侧附件切除,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手术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患者年轻、渴望生育;②确定为Ⅰ期,对侧卵巢和输卵管正常;③术后有条件长期随访。年轻患者如一侧卵巢有肿瘤时,一般开腹后留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然后先做一侧附件切除,剖视有可疑时送冷冻切片。如病理报告为交界性卵巢肿瘤,应作对侧卵巢剖视,并送病理检查,同时应仔细探查盆腔及上腹部,如均无恶性证据,可不再作其他手术。切除标本应每1~2cm做一切片检查,明确是否有侵袭。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如为癌,可根据情况进行卵巢癌再分期手术和(或)加用化疗。Buttini等回顾分析了142例Ⅰ期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患者的资料,只有1例在293个月后死于肿瘤;29例行保守手术,只有1例对侧卵巢复发,复发率3.5%。提示早期病变可根据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愿望行保守手术,而不需要辅助治疗。较晚期患者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但淋巴结是否切除值得质疑,因为它与生存期无关。Kennedy等探讨了有卵巢外病变或晚期患者行保守手术的可能性。76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39/76例有卵巢外病变,28/74例为Ⅱ或Ⅲ期患者,其中66例随访了8~264个月(平均99个月)。仅有1/66(1.5%)病情进展,死于广泛播散的浆液癌,2/18(11.1%)例行保守手术者复发。长期随访显示卵巢外病变并不意味着腹膜种植,对年轻患者行保守手术是可行的。有作者又研究了交界性肿瘤患者行子宫+双附件切除、附件切除和单纯囊肿切除术后的复发率,分别为5.7%,15.1%和36.3%。但复发后可再次行保守手术,仍可获得妊娠和长期存活。因此认为保守手术的复发风险虽然显著升高,但不影响最终生存。即使是晚期患者,行保守手术后也有机会获得自然妊娠。对年轻的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行保守手术,但术后需严密随访。交界性肿瘤手术的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1)对侧卵巢楔形活检: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双侧发生率为43%,许多作者建议对健侧卵巢行楔形活检;但也有人反对,认为术后易出现卵巢周围粘连而导致不孕。虽然目前微创技术和抗粘连制剂的应用能减少粘连的发生,但有报道肉眼外观正常的卵巢镜下分析也无病灶,因此对对侧卵巢活检的价值提出疑问。目前尚无统一意见。(2)关于冰冻病理诊断:冰冻病理的可靠性各家作者报道不一,尤其对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一般认为鉴别良、恶性较可靠,但鉴别交界性与恶性或交界性与良性则不是非常准确。Houck回顾分析了140例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符合率为60%,冰冻病理将良性误诊为恶性者为10.7%,而将恶性误诊为良性者达29.3%。冰冻病理的阳性预测值为89.3。Kayikcioglu分析了33例患者,冷冻切片与最终的符合率为72.7%,9%的误诊者为浆液性,36.6%为黏液性。冰冻病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95%和57.14%。冰冻病理的局限性提示,术中根据冰冻病理结果决定手术范围具有相当的风险性。术前与患者和术中及时与家属沟通是十分明智的。既往主张在完成生育功能后切除保留的卵巢,现在认为可以继续保留。腹腔镜处理交界性肿瘤尚不成熟,因此术前考虑到交界性肿瘤者不主张行腹腔镜手术,避免种植。2.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其他手术
临床Ⅰ期成人如不再需要生育时,可作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由于常常在同一肿瘤中同时存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成分,如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不能确定交界性或恶性,则一般应进行淋巴结清扫:Ⅱ、Ⅲ、Ⅳ期者可行肿瘤细胞减灭术。Buttini等认为较晚期患者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但淋巴结是否切除值得质疑,因为它与生存期无关。临床治疗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现多主张不进行二次探查术。3.辅助治疗
超过Ⅰ期的患者是否需作辅助化疗,各家意见还不十分一致。Genadry认为无需辅助治疗,因为卵巢外的交界癌是多处原发,而不是转移。sutton等报道32例Ⅲ期交界性卵巢癌,手术后40.6%无残存,59.4%仍有残存,经过化疗效果较好。有文献报道,辅助治疗不仅不能改变交界性肿瘤患者的预后,过度化疗还可引起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尚无任何前瞻性随机研究支持化疗有益。但也有报道交界性肿瘤对化疗并非完全不敏感,术后辅助治疗仍有一定的近期疗效。特别是术后有残留病灶者,化疗可使肿瘤松动、病灶缩小,待条件许可时再次手术,可达到将肿瘤完全切除的目的。因此,关于交界性肿瘤的术后辅助治疗,提出以下几点:(1)应明确交界性肿瘤辅助治疗的目的是缩小病灶,有肿瘤残留者可给予化疗,为再次减瘤手术成功创造条件,但不能期待利用辅助治疗改善预后。(2)FIGOⅠ期及其他期别术后无肿瘤残留者,不必接受辅助治疗,但应严密随访。(3)没有腹膜浸润的患者不需要辅助治疗,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中只有发生浸润种植者需要化疗。(4)交界性肿瘤的肿瘤细胞增殖速度较上皮性癌缓慢,化疗应有别于卵巢上皮癌,宜选用较温和的方案,如PC方案较为理想,疗程不宜过于集中。(5)建议开展肿瘤细胞DNA含量、倍体水平及有关癌基因的检测,明确转移灶的病理类型,使治疗有的放矢。
卵巢交界性肿瘤饮食保健
食疗方A、参芪健脾汤:高丽参10G、黄芪10G、党参18G、山药18G、枸杞子15G、当归10G、陈皮5G、桂圆肉14G、猪排骨300G或整光鸡1只,清水适量。制法:高丽参、黄芪等中药洗净后放入布袋中扎口,和排骨或鸡一起加水煮,先大火后小火,煮2-3小时,捞出布袋,加入盐、胡椒等调味品即可。每次1小碗,每天1次,以上物料可做出5小碗,吃肉喝汤.多余的放入冰箱保存。功效:健脾益肺、开胃壮神。B、商陆粥配方:商陆10g,、粳米100g,、大枣5枚.清水适量。制法:将商陆用水煎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大枣煮粥空腹食之,微利为度,不可过量。功效:健通利二便,利水消肿。按语:本膳主要适用于卵巢肿瘤排尿困难所致腹水。C、陈香牛肉:选料与配比陈皮30克、香附子15克、牛肉500克、葱、姜、盐适量。制作方法:将陈皮与香附子加水2000克煎半小时去渣,放入牛肉加葱、姜、盐等调料,文火炖至酥烂,凉透切片食之。功效:舒肝理气,健脾益气,方中陈皮有理气健脾之功。吃什么对身体好?1、热量和蛋白质(蛋白质食品)供给应充足:可以多吃一些牛奶、鸡蛋、瘦猪肉、牛肉、兔肉、鱼肉、禽肉、豆制品等;如患者厌食清淡荤腥,可选吃奶酪、鸡蛋饼、咸鸭蛋等。平时还应多吃蜂蜜(蜂蜜食品),以及米、面等谷类食品;2、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油菜、菠菜、番茄、洋葱、芦笋、山楂、鲜枣、小白菜、猕猴桃、海带等。如恶心严重,可以进食菜汁,也可以吃些清爽的凉拌菜和水果;3、多吃增强免疫力的食品:如香菇、银耳、黑木耳、蘑菇等,以及动物肝、鱼肝油、胡萝卜、莴笋叶等富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食蕊;4、合理安排三餐时间:早、晚餐应分别安排在清晨6时前、晚上7时后,延长用药和进食时间间隔,减少药物反应。避免用胡椒、芥末等刺激性调味品(调味品食品),以及油件、熏烤食蕊;5、住意饮水;每天不少于2000毫升,以减轻药物对消化道粘膜的刺激,促进毒素排泄。牛奶、豆浆和绿豆汤有助于排出癌细胞释放的毒物;最好不要吃什么食物?从总体上来说,卵巢癌化疗后忌食发物,如猪头肉、狗肉、公鸡、老鹅、母猪肉、荞麦面等,忌食辛辣食蕊及调味品;不宜食禹权、烟熏、烘烤、腌腊食蕊。
卵巢交界性肿瘤预防护理
卵巢交界性肿瘤应像卵巢癌一样进行随访。阴道超声、妇科检查及血清CA125是患者术后随访的常规项目,其中阴道超声检查是目前发现复发最有效的手段。CA125在很多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中升高,Gotlieb回顾分析了91例患者,75%的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患者术前CA125升高,平均为156U/ml;而黏液性仅30%升高,平均为28U/ml。Ⅰa期患者仅有35%升高,平均67U/ml;有卵巢外播散者则89%升高,平均259U/ml。Engelen报道黏液性交界性肿瘤57%有术前CA19-9升高,并建议黏液性肿瘤随访用CA19-9。
卵巢交界性肿瘤病理病因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因尚不明了。伴交界性肿瘤的腹膜假黏液瘤以往认为原发于卵巢,现在提出最可能的来源是阑尾。
卵巢交界性肿瘤疾病诊断
应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交界性浆液性肿瘤相鉴别。
卵巢交界性肿瘤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阴道超声、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如血清CA125、CA19-9的检查。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卵巢交界性肿瘤并发症
周围组织粘连、Scully提出卵巢交界性肿瘤存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16%,与临床分期无关。
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
预后报道不一,非浸润性种植者的淋巴结受累一般不影响预后,偶有转化为明显癌者则影响预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Ⅰ期高达96%,其他各期平均约92%。无残留病灶患者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有:DNA倍体,形态测定,FIGO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分级,年龄,特别是DNA倍体和形态测定可作为指导预后的指标。交界性肿瘤非整倍体者的生存率仅15%。而手术方式和化疗不是独立的影响因素。目前对腹膜假黏液瘤的治疗仍不满意,伴有腹膜假黏液瘤的交界性黏液瘤其生物学行为不善,预后不好。间质浸润>5mm是惟一的不良预后指标。单纯行卵巢肿瘤切除术后的复发率为12%~15%。而浸润性种植者有较高的复发率。
卵巢交界性肿瘤发病机制
主要病理类型为浆液性和黏液性,也有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等分类,但均非常少见。1.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组织学诊断
一般采用Katzenstein等提出的标准:①上皮细胞复层和(或)呈出芽状簇集;②细胞异型性;③核分裂;④无间质浸润。Russell认为在无真正间质浸润的前提下,这四点中必须达到两点以上才能诊断。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又不断进行补充。间质浸润有时不容易判断和识别。一部分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有腹膜种植,在诊断时应以原发肿瘤的形态为准。近年有人报道了有微灶性浸润的浆液性交界性肿瘤,Bell和Scully将微浸润定义为:典型形态的浆液性交界性肿瘤间质中存在灶性或多灶性,呈现为单个细胞、不规则小巢状、乳头状或筛孔状细胞巢,细胞呈现不典型性,但对周围间质不构成破坏性并不伴有间质反应,病灶范围直径小于3mm或面积小于10mm2。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认为微浸润不影响预后,仍划入交界性肿瘤的范围。Scudly又提出,当这种灶性肿瘤细胞在间质中呈现紊乱的生长方式,并在细胞学上具备恶性特征、对周围间质构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或引起间质反应时,应诊断为“微浸润癌”,尤其合并卵巢外病变时,对患者具有威胁。2.黏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组织学诊断
Piura等关于黏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标准为:有上皮增生,无间质浸润,并具有以下三项中的两项:①绒毛样腺状增生;②有丝分裂象或细胞不典型;③细胞不超过4层。近年Rutgers和Seully把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分为宫颈内模型和肠型。Scully提出卵巢交界性宫颈内膜样黏液性肿瘤,其结构类似于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惟乳头含有丰富的间质并有细胞出芽,可能种植于腹膜及转移至淋巴结,但不伴发腹膜假黏液瘤。其腹膜播散为散布的结节,其组成为黏液腺和纤维间质。预后好于肠型。Riopel等提出肠型黏液性肿瘤的诊断标准:①黏液上皮呈复层及簇状,但无间质浸润;②伴微浸润者常表现为腺体拥挤,呈融合性生长或背靠背,缺乏纤维间质,或呈筛状结构,可伴坏死,核分裂象<5/10HPF,浸润范围<5mm。伴腹膜假黏液瘤的多为肠型。Riopel对肠型交界性黏液性肿瘤的间质浸润由<3mm已放宽至<5mm,因两者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3.腹膜种植
传统的观点将卵巢外病灶均视为“种植”,这种分类方法有缺陷。Bell提出非浸润性种植中上皮成分稀少,被四周反应性纤维细胞围绕,使上皮与间质细胞常常融合、难以查见;浸润性种植则上皮成分较多,显示高度复杂增生或微乳头结构及小细胞巢无规律地分布于间质中。Sliva对腹膜种植的诊断标准如下:①在间质内寻找单个或成群上皮细胞,若达到一定数量则称“浸润性种植”;②腹膜表面或顶端无纤维组织反应,而上皮细胞穿透下方组织亦称“浸润性种植”;③若种植部位广泛纤维化,仅少数单个细胞位于间质内,则称“种植伴早期浸润”。不管腹膜病灶为多中心原发还是种植,前者发生率约88%,10年存活率为95%~98%;而后者占12%,10年存活率仅33%,极类似浸润癌。因此近年主张不管卵巢上病灶是什么,存在腹膜浸润性种植者即视为癌。Seidman统计4129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经7.4年(中位数)随访,非浸润性腹膜种植者存活率达95%,而浸润性腹膜种植者为66%,浸润性腹膜种植是目前判断预后最可靠的指标。因此希望医生在手术时对腹腔应慎重地进行多点活检来寻找病变,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中发生浸润种植是惟一的致死原因,只有这类患者需要化疗。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中肠型腹膜播散多为弥漫分布的黏液池,内中漂浮黏液上皮。伴交界性肿瘤的腹膜假黏液瘤以往认为原发于卵巢,现在提出最可能的来源是阑尾。目前对腹膜假黏液瘤的治疗仍不满意,伴有腹膜假黏液瘤的交界性黏液瘤其生物学行为不善,预后不好。间质浸润>5mm是惟一的不良预后指标。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粘液性肿瘤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粘液性肿瘤
粘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95%的肿瘤为单侧性,表面灰白色,体积较大或巨大,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大小不一。囊肿间隔由结缔组织组成,囊液呈胶冻样,含粘蛋白或糖蛋白,肿瘤表面光滑,很少有乳头生长,囊腔被覆单层高柱状上皮,能产生粘液。恶变率为5~10%。
粘液性肿瘤概述
腹膜粘液瘤,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患者有2~5%并发腹膜粘液瘤,多继发于囊肿破裂后,瘤细胞种植于腹膜,并形成肿瘤结节,产生大量粘液,一般不发生脏器实质浸润。手术不易完全切除,术后甚易复发,5年存活率仅45%,肿瘤上皮高度分化,对放疗或化疗不敏感。
粘液性囊腺癌,占的10%左右。单侧居多、瘤体较大,囊壁可见乳头或产质区,切面半囊半实,囊液混浊或为血性。预后较浆液性癌明显为佳。5年存活率为40~50%。
粘液性肿瘤验方偏方
验方:地鳖蟾蜍汤:地鳖虫、蟾蜍、大茯苓、猪苓、党参各15g,白花蛇舌草、苡仁、半枝莲各18g,三棱、白术各10g,莪术12g,甘草3g。水煎3次,分3次服。如无明显反应可连服2—3个月以上。
疗效:潘明继等人应用本方治疗卵巢癌取得一定疗效。
偏方:核桃树枝30g,紫草根30g,水煎服。
粘液性肿瘤疾病概述
此种肿瘤的内容物以往以其能溶于醋酸,有别于胃内粘液,故曾称为假粘液囊性瘤(pseudomucinous cystadenoma)。近年用组织化学方法检验,证实为粘蛋白,象乙酰胺基葡萄糖(acetylglucosamine)及其他带蛋白的碳水化合物的复合物。由于此种肿瘤囊腔内容物以含有丰富的与糖蛋白(属粘多糖类)为特征,故目前已通称为粘液性囊腺瘤。覆盖瘤壁的腺体和囊腔的上皮与 子宫 内膜或肠粘膜类似。
这类肿瘤相当常见,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5~25%,粘液性癌占所有 卵巢癌 的6~10%。所有卵巢粘液性肿瘤中约85%为良性(粘液性囊腺瘤),交界恶性者(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癌)约占6%,浸润性癌(粘液性囊腺癌)约为9%(Bemnigto等)。粘液性囊腺瘤最常见于30~50岁,交界性肿瘤和浸润性癌最常见于40~70岁。其中粘液 性交 界性囊腺癌占卵巢粘液性癌的17~52%。
粘液性肿瘤组织发生
目前多认为粘液性肿瘤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或体腔上皮包涵囊肿的化生。许多证据显示粘液性肿瘤可含有其他苗勒氏型上皮如输卵管型、子宫内膜样上皮。体腔上皮包涵囊肿和粘液上皮间的转换区也可看到。然而,某些粘液性肿瘤中可见杯状细胞(goblet cells,约见于1/4病例)、嗜银细胞(argentaffine cells,约见于1/5病例)以及帕内特氏细胞(Paneth ′scells,见于少数病例);而且粘液性腺体和囊肿常是畸胎瘤的成份,约5%的粘液性肿瘤伴有良性囊性畸胎瘤,因此有认为粘液性肿瘤可能起源于生殖细胞,很似单胚瘤。然中胚层起源的器官如肾和宫颈也可表现肠型上皮化生而出现上述细胞(Anopardi等)。卵巢表面上皮的类似化生能解释肠型粘液性肿瘤的起源(Fenegli等)。偶尔在同一肿瘤内,甚至在同一腺体内可见宫颈内膜和肠型上皮并存。
某些学者认为,本病发生似有遗传倾向,如遗传病中Peut-Jeres综合征是以皮肤粘膜色素沉着、息肉为特征,约14%患者伴卵巢瘤,或为粒层细胞瘤,或为囊腺瘤。
粘液性肿瘤实验室检查
【目检】 粘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约5~10%为双侧。交界性肿瘤和侵蚀癌约10~20%为双侧。瘤体通常较大,大多数直径为15~30cm。平均重量2000~4000g,文献上有报道重达149kg(328磅)者(Spohn,1922)。肿瘤表面光滑,囊壁薄,透明或半透明。切面多为多房,囊内液体或粘稠如胶冻,或稀薄似水。交界性肿瘤和侵蚀癌可有乳头和实性增厚区,常见出血坏死灶,囊内液体即变为棕褐色或血性。
【光镜检查】 粘液性囊腺瘤被覆高分化单层高柱状上皮,胞浆丰富,含有粘蛋白,核位于基底。在粘液型上皮细胞间,可见杯状细胞。约20%肿瘤含有嗜银细胞,偶有帕内特氏细胞。若出现明显上皮增生呈复层化(交界性肿瘤细胞不超过三层)、出芽和搭桥、核异型性及分裂相,则提示交界性肿瘤或侵蚀癌。高分化型粘液性囊腺癌被覆高柱状粘液型上皮,轻度异型,癌细胞侵入间质,腺管较规则;中度分化型,瘤细胞明显异型,侵入间质,腺管不规则,有上皮突起结构;低分化型,癌细胞分泌粘液,呈多形性,细胞明显异形,可见腺管样结构。
【电镜检查】 粘液性囊腺瘤被覆上皮大多似宫颈内膜上皮,细胞顶端可见小而粗短的微绒毛,以不规则的方式突向腔面。微绒毛之间的顶端胞膜光滑,缺乏胞饮现象。细胞侧壁上部光滑,与邻近细胞紧密相连,偶见桥粒;胞膜基底部有复杂的绒毛状突起,与相邻细胞呈指状交叉,此处常不含桥粒。基底部胞膜则多呈平滑状或有轻度折曲。核位于基底部,常含一个核仁。核内充满圆或椭圆形的粘液滴。线粒体小,位于细胞体部。高尔基器发育良好,无光面内质网,有数量不等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缺乏糖原,未见溶酶体样结构。
粘液性腺癌或囊腺癌的超微结构,基本似粘液性囊腺瘤。电镜显示,癌细胞分化愈低,则分泌粘液功能愈差。低分化者,癌细胞核明显变形,可呈深沟、假小叶、不规则折叠或畸形、卷曲以至呈穴洞状,并以具有分泌粘液滴和肠型绒毛为特征。
【腹膜粘液瘤】 国外一直沿用腹膜假粘液瘤(pseudomucinous peritonei),但此 种情况既来源于卵巢粘液性囊瘤或阑尾粘液囊肿,而二者内容已证实为粘液故宜改称为腹膜粘液瘤(myxoma peritonei);实则Long等(1969)早就建议称之为粘液瘤性 腹膜炎 (myxoma tous peritonitis)或粘液性腹水(mucinous ascites)。为卵巢粘液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约占2~5%)。Silverberg(1971)报道,粘液性囊腺瘤中腹膜粘液瘤的发生率高达16%。其特点为胶冻状物质充盈整个腹腔,粘液状团块可沉积于腹膜的壁层和脏层。并可引起脏器粘连,阻塞淋巴管,引起异物性腹膜炎等。
对于良性粘液上皮发生腹膜种植过程的机制无满意的解释。此病最常见的两个起源部位是粘液性卵巢瘤和阑尾粘液囊肿。可以因这些肿瘤的破裂,粘液溢入腹腔而造成种植。然而许多腹膜粘液瘤病例,肿瘤既无破裂又无穿透的证据。有认为由于粘液物质缓慢渗漏进腹腔,可引起腹膜增生并化生成产粘液的上皮而形成腹膜假粘液瘤。虽然反复手术,但因不能除尽种植的上皮残余,预后往往不佳。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局部伴有交界性成分小于2%,怎么解释,又什么建议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局部伴有交界性成分小于2%,怎么解释,又什么建议
女24岁|科室:妇科综合
敦化市第二人民医院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局部伴有交界性成分小于2%说明您,这个卵巢的性子有了变的倾向但是成分很小小于2%,可以建议复查。
拇指医生提醒您: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你好!如果是已经手术了需要再复查超声看看有没有复发等
根据病理检查诊断,卵巢肿瘤属于粘液质浆液性囊腺瘤,这个肿瘤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容...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您的以上这些内容的描述,您的情况考虑是畸胎瘤的情况
意见建议...
真好,根据你叙述的情况,比较严重。已经有恶性改变了。建议尽快手术,一侧卵巢切除。...
病情分析:您好,根据您的以上这些内容的描述,您的情况考虑是癌症的情况
意见建议:您...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左侧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局部上皮内癌变术后
来自于:重庆|
提问时间: 09:47:20|
病情描述:
女,31岁,于日行左侧卵巢及附件切除术,手中前抽取了部分囊液。术中快速剩余标本,灰红组织一枚,大小20*10.5*1CM,送检时已剪开,为囊性,充满粘液性液体,囊内见多处突起,表面菜花状,直径2-3CM,壁厚0.1-0.2CM.
诊断意见:左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局部浸润,建议免疫组化。
3月5号江苏省肿瘤医院病理会诊意见: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局部上皮内癌变及浸润。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84收到了:
如果为上皮内癌的话,上述治疗我认为就够了; 但是病理描述有浸润,而且肿瘤表面菜花状,所以至少为Ic期,所以建议进行分期手术; 根据目前诊断已经不属于交界性肿瘤。
谢谢马教授:1)可能是描述有误,应该是囊内多处突起,表面菜花状,不是肿瘤表面,这个是不是没那么严重?2)把切片拿去上海红房子做病理鉴定和江苏肿瘤医院结果一样。邳州中医院的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开始时间:10:55,结束时间:13:30,全程2时35分 术前诊断:待产,卵巢囊肿 探查:子宫想右旋转,自动下段,右侧输卵管,卵巢正常, 左侧卵巢异常;形成良好,左卵巢多房性囊性增大,20X19X15CM,包膜完整,光滑无腹水。 附:缝合子宫切口后,于左卵巢囊肿表面做一荷包缝线,吸出部分囊内粘液后,取出左附件,近卵巢门侧切开栏超囊肿包膜,剥除囊肿,送快速切片检查,创口以可吸收线缝合。报告为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予行左附件切除术。钳夹切断骨盆漏斗韧带,左输卵管小半部及左卵巢固有韧带,残端缝扎。。马教授,请您再给点治疗意见,是不是现在进行分期手术?或者密切观察,等出现异常,进行彻底的手术?另外,有大夫说粘液性对化疗不敏感,获益不肯定,这种病还是手术治疗为主,想停化疗,风险大吗?
如果病理有浸润,就属于癌,而非交界性; 如果为癌则需要手术分期; 最好到协和病理科会诊一下,明确诊断;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89收到了: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是介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极易发展为恶性肿瘤,复发率较高并且易发生种植,但转移率较低,您的情况已经明确诊断为交界性肿瘤,并且已经手术治疗,所以您需要积极进行治疗防止复发及种植。建议您做化疗治疗,以降低复发及种植的几率,并定期复查,以观察病变恢复及发展情况,如果出现复发或种植,建议您及时手术治疗,期间注意休息,进食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运动
妇产科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