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小孩发烧打吊针好吗吗?

&&&&&&&&&&&& & 正文
切记!宝宝发烧不要盲目吊针
?很多家长第一个念头就是带孩子去吊针,认为这样好的快。其实,婴发烧后立马打点滴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家长应要先带孩子带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由医生决定是否打点滴哦。宝宝发烧不要盲目吊针有部分患儿存在,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口服或静脉抗生素治疗。阮为勇表示,现在有不少患儿家长对滥用注射剂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习惯将静脉给药作为首选,患儿家长往往主动要求“吊针”,甚至错误地把葡萄糖当作“补药”,其实,十瓶点滴液,不如一碗热稀饭加生姜、冰糖的营养。而且,专家提醒,不管何种疾病,治疗时肯定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挂水。接下来,还有一些宝宝发烧的小常识,一起来看看吧。宝宝发烧的常识发烧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是身体抵抗的一种表现。一般在37.8~40℃之间,对孩子来说不会造成任何伤害。体温介于38.3~40℃间,持续2-3天,是病毒感染最典型、最常见的现象。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没有一定的关系,必须配合其他相关症状,才能决定病情的严重程度。譬如,发烧并伴有很厉害的、或等。家长普遍害怕发烧过度,会把脑袋烧坏,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普通发烧是不可能造成脑部伤害的,除非高烧令口温超过41.7℃,肛温超过42.2℃,才会并发脑部的问题。宝宝发烧怎么办?要保持理智带孩子接受正规的检查和治疗哦。
(责任编辑:张琴琴 )
文章关键词:
虽然最近的天气还是冷热反复无常,但春天的确是到了。在春天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宝宝最容易发烧了,宝宝发烧怎么办?婴幼儿发烧后,家长不能乱了……
宝宝发热是坏事吗?几乎所有的妈妈都担心宝宝发热,怕宝宝高热不退烧坏脑子,影响大脑发育。可是,发热真的有那么可怕吗?让我们看看宝宝发热有哪……
休息和睡眠高热会增加小儿的能量消耗,此时增加小儿的睡眠时间,减少能量的消耗,将有利于机体与疾病的斗争。同时父母要注意观察小儿的精神、体温……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
对于年幼的婴儿来说,体温并非是衡量是否发烧的方法。宝宝发烧的症状不仅仅是通过体温来体现。今天小编就来介绍婴儿发烧的症状有哪些。
相关健康数据
擅长: 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对内科疾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擅长: 胃肠道动力以及胃肠内镜操作
擅长:对消化内科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较高水平,熟练掌握消化内窥镜(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的操作及镜...
擅长:内镜诊疗技术(包括胃镜、肠镜、超声内镜及小肠镜下消化道出血治疗及早期胃肠肿瘤切除)。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擅长:各类痛症、肿瘤、妇科病、皮肤病和亚健康状态....小儿发热打针好还是吊水好啊
小儿发热打针好还是吊水好啊
小儿发热打针好还是吊水好啊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抽动多动、自闭症、遗尿症、智力低下等
擅长:小儿内科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全科
&&已帮助用户:48820
问题分析:你好;你家孩子发烧,要看是由于什么导致的,如果有炎症严重最好是打吊瓶治疗,如果只是感冒导致的,吃药就可以。意见建议:再就是看体温是多少,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如果宝宝体温在38,5度以下最好是吃药,超过过38,5 可以打针。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医生推荐的药品,点击药品查看详情
如遇商品下架,请咨询对方药师或客服
问我家小孩咳嗽挂吊水和打针,相对哪个好点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99968
病情分析: 你好,那得看病情来决定了。小孩咳嗽考虑支气管感染或者肺炎.轻微的感染可以服用消炎药治疗.咳嗽或者有痰可以服用鲜竹沥口服液或者小孩麻甘颗粒治疗.严重时建议静脉输液治疗.还需要警惕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如果支原体感染建议使用静脉输液红霉素注射液或者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意见建议:建议看医生听诊和透视确诊,必要时拍片检查确诊.平时多给孩子喝水,最好是用冰糖和梨子一起煮了喝,而且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问孩子发烧打针吊水吃药都不退烧怎么办
职称:医师
&&已帮助用户:8311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孩子发烧属于细菌病毒感染造成的,是机体的防御反应。意见建议:建议只要体温不超过38.5度,一般不要退烧的,可以用50%的酒精擦拭身体血管暴露明显的地方。
问16个月宝宝发烧39.2打针还是吊水好
职称:医师
专长:小儿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川崎病,腹泻病,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
&&已帮助用户:1377
问题分析:宝宝发热提示体内存在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一定要寻找病原菌及感染灶。治疗的总原则:能口服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意见建议:得根据患儿的一般情况看是否输液还是打针治疗。口服退热药还是比较安全,建议可口服退热药降温,如美林。
问为什么小儿发烧打吊水之后低烧了
职称:医师
专长:小儿肺炎,小儿炎症性肠病,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小儿发烧,小儿感冒,小儿呕吐
&&已帮助用户:31959
意见建议:一般输液后还出现低热考虑是炎症没有控制,用药后有些效果,但病的时间还没有到,建议继续给予输液,现在用药有效,暂时可以不用换药。
问女儿发热了,吊水也打了,怎么退了又老起热已反复了好几次了...
职称:医师
专长:胃、十二指肠溃疡,面神经炎,低血压
&&已帮助用户:245428
指导意见:你好小孩发热主要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多休息,多喂水,必要时化验血常规根据化验的检查情况再合理的用药。体温没有超过38.5度的话,一般是不用退烧药的,但是可以用点酒精、退热贴等对症支持疗法。
问请问这位专家小孩发热吊水需要这个...
职称:医师
专长:全科
&&已帮助用户:48820
问题分析:你好;以药物来看你家孩子是由于有炎症导致的,这些药物主要是消炎配合清热解毒以及维持电解质的药物。意见建议:如果孩子是有炎症感染,是可以这样用药的。这是对症治疗。是不是你感觉给孩子输的液多了。这个用于体液流失的治疗,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多人不能良好调节自我心理,导致.
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方面,药物治疗可分为针对抽动症状…
主要有:发病年龄;食欲极佳,多食,喜甜食;皮下脂肪分布均匀;青
百度联盟推广
小儿发烧相关标签
小儿发烧是指当小儿发热,温度在39.1~41℃左右。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如果小孩发烧了,打退烧针等于害了小孩 有没有宝宝的都来瞧瞧吧【育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91,455贴子:
如果小孩发烧了,打退烧针等于害了小孩 有没有宝宝的都来瞧瞧吧收藏
孩子一发烧,爸妈就着急,不知是该先吃药还是先观察,或者去医院。最担心的就是半夜突如其来的发烧,家长在着急的同时往往不知所措,乱了手脚,大多数家长都经历过这样一幕。交大二附院儿科侯伟教授说,其实发烧只是一种症状,不可盲目退烧,首先要明确原因,因为发烧是许多疾病的前期症状,所以要在弄清原因后再给予相应的治疗。   -孩子发烧“烧着”家长   近日,随着气温降低,在西安市儿童医院、交大二附院儿科门诊里记者见到了不少因孩子发烧抱着孩子前来就诊的家长。   李女士说:“宝宝8个月大了,前天给宝宝打了麻疹疫苗,昨天半夜开始发烧,今天早上体温37.8℃,中午又高了!下午已经38.4℃了。咨询医生,医生说给宝宝吃点退烧药。听说,打完麻疹疫苗一般是6到8天以后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家的早了这么多天啊?”   焦急的赵奶奶称,孙子两岁,前几天晚上发烧,39℃左右,第三天去医院,有的医生说是肺炎,有的说扁桃腺发炎,打了退烧针和消炎针,可是回家晚上又烧起来了,孩子不吃药,精神尚好,但是舌苔厚,小便少,很黄,呼吸急促,发烧最高到了39.9℃,退烧药不管用,担心会引起其他的病变。   还有家长反映,宝宝8个多月了,下面的牙已经长出来了,现在在出上面的门牙,最近莫名其妙发了两次烧,度数不是很高,是不是和出牙有关呢?但是牙医和育儿杂志上都说没关系的。   -孩子为何易夜间发烧   冬季突然发烧的小儿较多,尤其是半夜发烧,家长很着急,不知该不该立即送医院,对此侯教授指出,遇到突然发烧的情况,家长不要着急,除了要给孩子量体温外,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   侯伟说,引起婴幼儿发烧的原因很多,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孩子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孩子经常会在夜间突然出现高烧,这是因为婴幼儿身体含水比例较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容易发烧。孩子生病的时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间长时间不进食喝水,体温就易升高。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等疾病会导致发烧,此外,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如风湿热、红斑狼疮等也会导致发烧,但一般不会是高烧。   另外,房间空气不流通、受到惊吓等都会引起发烧,同时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破伤风等反应也可能引起发烧,发烧只是表面现象,有的情况重,有的情况轻,关键是要正确判断导致发烧的原因并进行对症治疗。   发烧的温度高低并不能说明病情严重与否,孩子个体机体反应差别很大,温度高,不一定病情严重,发烧只是一个症状,是机体反应过程。当然,发烧温度过高,会带来危害,引发并发症。   -发烧和哪些疾病有关   宝宝一发烧,家长就担心会烧坏脑子,其实,发烧只是一种症状,家长需要通过发烧弄清楚孩子本身疾病所在,发烧时家长只要知道如何处理,至于诊断病因,应该交给专业的医师,不必过分担忧。   侯伟教授称,孩子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常伴有呼吸道的症状,如咳嗽、流涕、打喷嚏,甚至呼吸急促等,其次是消化道感染如秋季腹泻、急性胃肠炎,常伴有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这种发热往往会持续3~5天,经过抗感染和抗病毒治疗,体温会很快恢复正常。如果孩子发烧时间超过5~7天,且经过以上治疗不见好转,则需要按发烧原因认真系统地检查,以便排除一些其他发烧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结缔组织病等发热性疾病。   实际上,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可能会影响智力发育,而并非是高烧引起的,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差,轻度病毒感染可能高烧40℃,年龄段不同的孩子发烧的主要原因也会有所不同。   -先物理降温还是服退烧药   有的孩子一发烧就是好几天,如果需要退烧,什么时候退烧较好?是否应该先进行物理降温?侯教授称,孩子发烧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对调动机体防病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原发疾病的好转,体温会逐渐正常,可在家中口服退烧药物。   遇到孩子发烧时家长不要着急,如果孩子体温在39℃以下,且精神状态良好,可以口服退热药物治疗,需要注意的是,退热药是通过发汗达到退烧目的的,如吃了药物后体温不退,可给孩子喂热水发汗,或给予热水擦浴协助退热,或反复擦拭小儿的背部及腋下、腹股沟、四肢皮肤等血管丰富的部位。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9℃,且精神萎靡或有高热惊厥病史,可先在家中口服退热药后,及时送医院就诊。   侯伟提醒,对新生儿不宜使用退热药和酒精擦浴,可脱去外衣或减少被子散热,或热水擦浴降温。有时候孩子对疾病的反应性过强,退热药治疗效果不好,可激素降温。   家长还应注意让病儿卧床充分休息,减少体力的消耗。发烧后孩子食欲差,可吃些流质食物,要少吃或不吃油腻食物,多喝水,也可加少量的食盐,促其发汗,有利于体温下降和毒素排泄,防止脱水。   -退烧药不可随意吃   平时,家里应备有体温表、退烧药,以便应急,发热儿童须每隔1小时测量体温一次。退烧药有布洛芬、百服宁、小儿退热栓等,也可以选用中药,但由于中药退热作用缓慢,侯伟教授称,不推荐家长选用中药,特别是为婴幼儿退烧。退烧药也不可多服或将剂量增加。   孩子常用的退烧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百服宁等),布洛芬(如美林、托恩等),阿司匹林及赖氨匹林等。这些都属于解热镇痛类药物,对乙酰氨基酚起效快、作用强、安全高,可首选该药,布洛芬退热快而平稳,退热持续时间6~8小时,最好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可单用,也可与对乙酰氨基酚同时或交替使用。婴幼儿给予口服液制剂退热药较为方便。年龄较大的儿童可服用颗粒剂型。   侯教授还称,由于多数疫苗是生物制剂,接种后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这是正常反应。但如果体温超过38℃,就需要用退烧药物,使用退烧药后不会影响疫苗效果。在孩子接种疫苗前一定要注意幼儿的健康状况,如有呼吸道感染、腹泻或其他疾病时,暂缓接种,否则很可能会出现发烧、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本报记者 韩艳   孩子长期低热怎么办   长期低热是指小儿体温在37℃~37.4℃之间持续两周以上。导致长期低热的疾病很多,概括起来,有因为器质性疾病而导致,也有因功能失调所致。   在小儿长期器质性低热中,以慢性感染最为常见。如小儿结核病、慢性鼻窦炎、某些寄生虫病等。这些都是由于感染因素而导致的低热,治疗应针对引起感染的病原体。还有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导致小儿长期低热。如小儿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及类风湿病等。对这些非感染原因而发生的低热,首先应详细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引起低热的原发病。   小儿长期功能性低热的原因,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这类低热的特点是早晨及上午体温高于午后及晚上,常常伴有多汗、乏力、食欲不振、烦躁等,但检查无异常体征,理化检查无异常。对小儿长期功能性低热的治疗可采取中医治疗,主要着眼于整体的调整,使体温恢复正常。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低热症状,要每天给孩子测试多次体温,做好记录,找出发热规律,同时应注意观察除低热以外的伴随症状,如饮食、精神状态、是否出现过皮疹或紫斑等,并尽量及早就医。   医生对长期低热的孩子要认真体检,尤其注意扁桃体有无肿大,心脏听诊有无异常,肝脾是否肿大,浅表淋巴结是否肿大等。根据家长主诉的症状及体检结果,进行针对性理化检查,以便及早进行正确诊治。宝妈还可以下载【宝宝树时光】,里面很多育儿知识值得我们学习。
育儿知识大全--孩子早教的好帮手,建立孩子积极,培养乐观开朗;增强孩子记忆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自信品格,健康体魄,美好的品德!
不建议打针的,宝宝要是能吃辅食,多注意补充一下蔬菜和水果,再喝点像优博这样的奶粉,里面含有的营养可以帮宝宝提高抵抗力,少生病。发烧的时候多喝水,多用物理方式降温,少吃药,尽量不打吊针。
登录百度帐号小儿反复&感冒、发烧、咳嗽&忌盲目打吊针
陈映平&沈中
受访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教授 张忠德
医案 小卢4个月娃 反复感冒、咳嗽两个月
小卢是4个月大的小宝宝,经常感冒、发烧、咳嗽,每次生病,家人都非常紧张,第一时间抱着跑去大医院挂吊瓶,吊针后基本能好,但动不动就感冒、咳嗽,隔三岔五得往医院送。但这次却没那么简单了,小卢因为不慎受凉,高热持续不退,咳嗽频繁,在当地一家三甲医院治疗了20多天,手上、脚上都是针孔印,治疗后烧是退了,但是咳嗽频繁,痰声重,自己又咳不出痰来,胃口变得很差,动不动就吐奶,面色苍白,大便少,家人抱着四处求医未果,后经人介绍来省中医找德叔求治。
德叔解谜 余邪未出,表不固,病邪随意进出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一般生病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小卢因频繁吊针,使得寒邪隐藏在体内,加上保护体表的防护线变弱,病邪得以随意进出,所以平素容易反复感冒、发热、咳嗽,并形成恶性循环。德叔认为治疗上,应以疏风散寒为主,兼以健脾、消食滞。服用第1剂中药后,小卢的咳嗽和胃口都明显好转,痰少了很多。经过近两周的调治,至今已两个月,感冒再没复发。
预防保健 春分至,揉一揉,去病邪
春分时节,天气逐渐回暖,但易感儿,往往表现为抵抗力差,要适当捂一捂,但一定要把握好度,早晚或夜间外出时,适当添加衣物免受风寒。德叔建议,当小卢出现鼻塞、流清涕、发热等症状时,不要急着打吊瓶、口服退烧药,爸妈要看幼儿情况进行处理,发烧38.5摄氏度以上,可口服退烧药,但没到这个度数可选择物理降温,如用退烧贴退热,还可以给小卢做做小儿推拿,如开天门、推坎宫、揉足三里等,可起到疏风散寒、调脾和胃之效。
开天门:两拇指自眉心交替直推至前发际,200-300次/分。
推坎宫:用两拇指自眉心沿两侧眉梢作分推,其余四指轻放在头部两侧固定之。200-300次/分。
按揉足三里:位于膝盖髌骨下方的凸起处为起点,向下四指宽胫骨外侧,用大拇指的指肚按揉200-300次/分。
德叔养生药膳房 太子参红枣山药粥
材料:太子参5-10克,山药鲜品50克,粳米100克,红枣2-4枚(去核),冰糖适量。
功效:甘温养脾
烹制方法:将各物洗净,山药削皮,剁碎,太子参、红枣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约1小时,取汁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后稍浸泡,加入山药、太子参红枣汁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煮约30分钟,煮至粥成,再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备注:本药膳适用于9个月以上的宝宝食用。若宝宝小于6个月,可单用太子参5克,煎煮约1小时,分四五次饮(2-3ml),连续服用3天;6个月-9个月宝宝,可以用太子参汁(制作方法同上述小于6个月宝宝)调米糊服食。
(责编:许晓华、权娟)
健康管理中心
健康直通车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电话:010- 邮箱:孩子发烧,打针能快些退烧吗?
来源:“drpei”微信公众号
作者:裴洪岗医生
孩子一发烧,家长恨不得马上退烧,如果总不退,就会想着抱医院打针,因为很多人认为打针能好得更快一些。
连医生都会给自家孩子打的退烧针,可以打吗?发烧打针能好得快些吗?
读了那么多科普大家可能也知道,发烧是症状而不是疾病,如果不考虑发烧背后的病因,仅退烧而言,吃药和打针都是用退烧药去调节体温中枢来实现降温,只不过两者给药方式不同,用的药也有些不同。
口服是把药吃进去,然后通过肠胃吸收进血再发挥作用,而打针的形式会更多一些,可以直接把药推进血管里,也可以通过吊瓶把药慢慢滴进血管里,还可以把药打进肌肉里然后吸收进血发挥作用。打针不用担心肠胃吸收不完全,也不需要先经过肝脏的代谢破坏,确实起效会更快,药物利用率也会更高。
但不论是世界卫生组组还是美国儿科学会还是中国的发热指南,儿童退烧推荐的都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而不是打退烧针,而且很多国家都没有退烧针,这是为什么呢?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国内用的“退烧针”主要有来比林,安乃近和安痛定3种。
来比林成份是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和赖氨酸的复合物,经人体代谢后释放阿司匹林从而发挥退热镇痛的作用,但阿司匹林会增加儿童瑞氏综合征的风险,尤其是水痘、流感等病毒感染的孩子。瑞氏综合征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虽然少见但很凶险,所以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都不应以退烧为目的给12岁以下孩子使用阿司匹林类的药物。
安痛定是一个复方制剂,里面有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巴比妥三种成分。氨基比林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的结合物其实就是鼎鼎大名的安乃近。
&?戳蓝字了解更多&
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安乃近其实都同属于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关于这类药物,国内有篇论文总结得很清楚,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摘自:梅占军,杨悦,边蕾 儿童应用吡唑酮类药物的安全性及监管措施研究
我国的原卫生部在1982年将氨基比林针剂和安替比林的单方予以了淘汰,但安乃近和氨基比林+安替比林的复方药物安痛定却予以了保留,目前仍在一些基层医院当作“退烧针”给孩子用。
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发烧除了让孩子难受,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也都可以在一小时内起效,没必要冒瑞氏综合征、粒细胞减少、骨髓抑制这些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去打。
另外打针起效可能快一些,但因为药品没有经过人体的固有的保护屏障直接进入血液,发生不良反应也更多更快,所以不论什么药,用药原则都是能口服尽量口服,能不注射尽量不注射。在有更安全可靠的口服退烧药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只有发烧恐惧症的医生才会给自己和别人家孩子打退烧针。
图片来源:pixabay.com
至于静脉输液,同样因为有输液反应风险,不是首选的用药方式,只有严重的细菌感染,不能进食,中重度脱水等情况才需要用,门诊需要输液的情况很少,真正需要输液的发烧病人往往需要住院了。
绝大部分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都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治疗以对症为主,输液不会退烧更快,发生输液反应反而可能导致发烧。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输了敏感抗生素可以通过控制感染来帮助退烧,但单就退烧效果而言,输注抗生素或者糖盐水不会比吃退烧药起效更快。
而发烧打抗病毒药、打糖皮质激素、打维生素则大部分是无指征的乱用药,打喜炎平、柴胡、热毒宁这些中药注射液,不但对退烧没帮助,反而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更不建议用。
所以,退烧首选的是口服退烧药,不能口服可以用退热栓,需要在门诊输液的情况很少,输液也不会比吃退烧药退烧更快,打退烧针退烧更快但不安全,没必要打。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吊针 的文章

 

随机推荐